高中作文网

读《看见》读后感(15篇)

时间: 2024-04-07 栏目:小学周记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1

生活中大部分时间的悲欢应该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吧。

出门,路上下着雨,车子越来越多,马路堵塞起来。坐在车里等待的心情很浮躁。其实我们都明白,雨过天晴之后的城市,就会是绿的树、蓝的天、白的云,甚至还会出现彩虹。我们何不想想这些,去思考一些美好的东西,那么生活就会是欢乐的。

我们不能总是幸运地说我遇见了美好,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用心看见了美好。相信我们在心里看见的一切,总有一天它会出现的。生活就是无尽的期待与相信。

柴静曾写过这么一句话:“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我觉得这句话与她故事中的老毛相当匹配。

老毛是一位人大代表,来自社会的基层,是地道的农民,拖着年过花甲的身体。连续六年为了农民的利益在奔波着。

会上发言时,老毛拿出一瓶深黄色的水,激动地讲起农村里水污染严重,致使农民的身体受到伤害的问题。他毫不犹豫地批评有关部门失职,当这个问题有人答应来解决时他湿了眼眶。当年,政府就安排资金打深井解决了农民的喝水问题。

在他接受中央台直播采访时,拿了个玉米反映粮价太低,金黄的玉米棒子在他手中显得那么耀眼。他的大胆、直截了当带给大家的不只是震惊,还有感动。他用最真挚的热情、最朴素的方法尽力解决老百姓的利益问题。老毛提出的粮价要“小步快涨”被写进了当年的中央文件。

第六年老毛再次接受采访时非常气急,急得嗓门都尖了。这次是为了一个持续多年的解决农民贷款难的提案。他前些年得到的答复一直是“在探索中”,这次他很确定地说解决必须要拿出办法。原来他得了结肠癌,化疗的第一个疗程还没完就跑出来开会了。后来这个问题,也得到了中央的重视。

老毛大概就是因为心中一直有一份期待与相信吧。

静默于沙发上,读到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个人物,忽然我想停下来。于是我把书签夹在了那一页,放下书,推开移门。

黄金海岸的夜空泛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只有在旅途中的我心才会这般平静。树的剪影隐隐约约倒映在河面上,清凉的晚风拂过,被拼凑成不规则的画面。我独享这份难得的清寂。

记得刚刚到悉尼的那天,也是这样的一个夜晚。我们没有带电源转换器,这在异国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同行的老师也没有办法。我只好和一个朋友结伴,出酒店试试看能不能买到。前台告知商店已经关门,我们抱着一份期待与相信,仍然决定出去找一找。

夜晚的悉尼郊区显得很安谧,我们漫无方向地走着。当看到一个阿姨走向她的车子时,不知哪儿来的一股劲儿,我快步走向她,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询问她附近有没有商店。她大致给我们指了方向。道谢后我们继续前行着,期待着商店的现身,更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

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看到了一条相对热闹的街道,两家商店映入了眼帘。内心抑制不住喜悦,我们跑进了第一家便利店但是失望地走了出来。第二家店名是中文,我们激动得连气儿都喘不过来。一句“CanyouspeakChinese”并且得到的回答是“Yes”后,我们两个人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店主告诉我们附近有一个十点才关门的超市肯定有卖转换器,并给我们清楚地指了路。道谢之后我们春风得意地继续前行。最后,在一个来自广州的电影院工作人员带领下我们找到了超市,在一个澳洲、一个中国的超市工作人员指引下,我们买到了转换器。

这一路上,我们碰到的困难其实不少,但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所以我们把一开始的惶恐变成了欢乐和自信。

回国之后,父亲又把我拉去游泳。在出国之前我的游泳还必须依赖漂浮泡沫,一直不敢把它从腰上解下来。试一试吧,你不相信自己,怎么知道你行不行呢?——我对自己说,说完解下了漂浮泡沫开始游,原来我是可以的。

生活就是无尽的期待与相信。相信自己,就可以去享受满片的薰衣草带来的生活的芬芳。你可以在这一路中,带着那一份充满了期待和相信的信念,眺望更远的地方。你会真正拥有春暖花开,还有你想拥有的美好,更可以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你的正能量。

我转头往窗外一望,阳光刚刚好,它们自信地把温暖传递。于是我深吸一口气,把阳光都藏到了我的心里。我想我每天都可以看见美好。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2

这本书早就借来了,可是一直没看。前几天遴选进面试,可是领导不让去,无果。心里堵,不想做事,于是开始看书。今天看完了,浑身轻松,自己做完了一件小事。

我很喜欢这本书,有两个理由,即直面分歧、面对感受。离奇事件的背后,可能是因为一次偶然,也可能是个笑话,通过柴静的视角,我慢慢意识到,离奇事件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必然,也可能是一种情感。

真实的力量非常强大。一个敢于批评而又得到大家认可的官员说,因为我批评很准确,所以大家认可,因为官僚系统是一个复合(我自己用的是“复杂”这个词,翻了笔记本才发现他用的“复合”)系统,只有一种人就玩不下去了。征地拆迁之中,仿佛是充满邪恶,又好像群魔乱舞,现实最终在实实在在的细节中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复杂而又充满疑惑。柴静说不是批判什么而是发现什么,我觉得很有道理。一个人有错有罪,早就够了吗?不够。人的背后,是情感,是利益,道德和对错可以评价一个人,却很难影响一个趋势。一件事有结果了,就够了吗?不够。事件的背后,是一个个细节,结果可以传播很远,但只有细节才能够让事件回归,让人们关注事件发展而不只是记住一个传播出来的结果。

内心自有万钧力。这个力,可以严重伤害自己,可以很好的造就自己,可以泯灭自己的灵魂,可以吞噬你我的生命。人是有温度的,事件是有温度的,历史也是有温度的。我们感受不到温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接触的人、事件、历史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太麻木。我这几天给母亲和另外一个友人打电话复述自己一天的活动和感受,母亲愿意听我讲,好友却不愿意。互相讲自己一天的经历,是一个很不错的成长方式,回顾自己一天的生活可以让自己的感受更加敏感,说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才会不会积累情绪,有人说有人听才能够增加了解。若不能够倾听,便不是真正的感情。看到柴静的报道,我经常在感慨,若是家人能够多一点倾听,家庭的悲剧就会少很多,人生的悲剧就会少很多。说出来靠勇气,听进去靠耐心,若是这一点勇气和耐心都没有,自己便失去了战胜生活的最大的秘密武器。

我会继续寻找愿意倾听和倾诉的人,因为我想拯救自己的灵魂,我也愿意顺带拯救愿意自救的灵魂。

接下来继续看书吧,看书可以让自己了解更多的人、感受和事情,自己的心会慢慢变化。其实自己内心一直有一些自卑,没有出色的体育项目,没有钱,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出色的工作和学习。可是自己依然要追求快乐,并希望给更多人带来快乐。这就是我自己,我接纳我自己,完美也好残缺也罢,走运可以事事不如意也罢,这就是我自己的命,我努力追求可是也接纳命运的安排。

用随心所欲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对自己好点,对别人好点。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3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欺骗。以前,我总以为,欺骗,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去骗别人。但是,当我读了阿真的《我看见了大海》这篇文章以后,我就不这么认为了。欺骗,除了我们平常见到的那种让人愤慨的恶意欺骗,还有一种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的善意的欺骗。

《我看见了大海》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名叫河子的女孩子,由于她身体畸形、相貌丑陋,所以,在她八岁以前从未出过家门。

上天给了她一个畸形的身体,丑陋的相貌,但又赐予她一个值得她感激与骄傲的继父。

就在她八岁那年,她的亲身父亲离她而去,她的继父如天使般降临到她的身边。在继父的帮助下,她勇敢地走出那八年来从未走出过的院子,开始迈出了她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步。

但是只是走出那狭小的院子是远远不够的,她还得学会生活。对于一个天生畸形的人来说,要学会独自生活,那是多么困难啊!于是,她继父开始用大海的故事来吸引河子,因为他是海员,对大海当然是十分的了解。继父用为看海作准备来鼓励河子不断的进步,终于用了七年的时间让河子学会了买菜、做家务等独自生活的能力。七年了,河子整整努力了七年,可当河子知道,这只是一个骗局时,她是多么的伤心。

但是只是走出那狭小的院子是远远不够的,她还得学会生活。对于一个天生畸形的人来说,要学会独自生活,那是多么困难啊!于是,她继父开始用大海的故事来吸引河子,因为他是海员,对大海当然是十分的了解。继父用为看海作准备来鼓励河子不断的进步,终于用了七年的时间让河子学会了买菜、独自进商店买东西、做家务等独自生活的能力。七年了,河子整整努力了七年,一切都是为看海,可当河子知道,这只是一个骗局时,她是多么的伤心。

其实继父早就知道他不能带河子去看海,因为他得了很严重的过敏性哮喘病,不能接近海洋。他之所这么做,是因为他想让河子学会独立生活呀!可惜的是,当时的河子并没明白继父的良苦用心。

直到继父去世以后,她一个亲人都没有了,虽然她是一畸形身体的女孩,但是她仍然能够独自在闹市中穿梭,熟练地做着家务,并通过照看孩子的劳动获得报酬,养活自己。此时,她才忽然明白了继父七年以来的良苦用心了。所以她无数次地站在继父的遗像前说:“伯伯,我真的看见了大海,真的,我看见了……”

通过这场感人的骗局,让我明白了:有时候“欺骗”别人也是一种爱,因为爱,所以才会用善意的谎言来欺骗她们;谎言也不全都是恶意的,有时也会有善的一面。对于善意的谎言或欺骗,是我们每一个都渴望得到的。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4

书名如其人,书如其人。于前者,可以看见柴静内心世界;于后者,从娓娓道来的故事或人生感悟中,透露出她对这个世界的关爱和对人性的剖析。于是,无论是关于人生的感悟还是对世界的觉悟,在《看见》里,都可以看见。

起初拿到这本书时,本能地认为在这本书中应该会有可以选择的标志性事件,或者会有描绘历史的雄心,然而,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柴静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这些人,让我们本身存在的一些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最后发现这种摇晃是危险的,然而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一、生活中充满悖论

柴静的文字,有一种力量,一种有温度又有黏度的力量大多指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夹杂着探索人性的热情,关照着那些为怜悯所涵纳的不安、恐惧与绝望。

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在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不断质疑,故而字里行间带有脆弱迷人的气质,与此同时,又因这种发问与质疑的持续性,这些文字拥有一种韧劲,糅合着作者的执拗与激情。

但我猜,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的人,会对这样的文字产生些许不适,因为其中经常使用的,恰恰是“我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这种的悖论式表达,而其思考的探究,也常止于最易达成共识的界面上,诸如:过程是有价值的;人性是复杂的;认识自我是艰难的;内心要独立等。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思考者那里,你都能找到相类似的句子,以及更精致的论证过程。

二、柴静说,我的理想是不断完善自我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人的一生是不断实现自我意识的过程。当看见非典时期由于疫情的肆掠,运送病人的医生没有隔离服,只穿着普通的蓝色外科手术服时,我们明白了,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当看见偏远的双城中,出现了事件,我们明白了,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看见十几年遭受丈夫殴打都不曾还手,而在一天的晚上刺了他27刀的安华后,我们明白了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憎恨,认为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直到书的末尾处,出现了这么一句话:曼德拉说,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

三、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望天

梳理了思绪,能震撼人心的,往往存在于细节处。正如我们的教学,何尝不是一个在悖论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面对既幼稚又成熟的学生,我们要懂得把握其两面性;面对既活泼又安静的学生,我们要懂得其差异性;面对既骄傲又谦虚的学生,我们要懂得因材施教。从实践中获取问题,到理论中寻找答案,并有机结合。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5

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

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

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6

从没有看过柴静的节目,但是在好多人的推荐之下,看了柴静的这本《看见》。她的好是内容,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个电影里的长镜头,从从容容地白描。你以为演完了,才不是,她换个角度喘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

书里讲她的采访故事,讲她怎么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的价值观,深深吸引我、打动我。她的字是煽情的,可情绪激发全在事实陈述之后,水到渠成,没有强迫感,同时她对自己也是非常不客气的。书的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一开始愣是没有读通这个标题,但是在行文之中,慢慢理解了柴静要讲的是什么。刚从文艺范儿转到中央台来做新闻,柴静心高气傲,一直强调自己关心新闻当中的人,但是周围的人一再地提醒她节目中没有人味。直到一年后她去了新疆地震灾区,接过地气之后,做出来的节目才有些味道,有些细节了。从“人”到人的转变,这是一种历练。在演播室里做节目的时候,只想到节目要怎么吸引观众的目光,怎么结束这次的节目,那只是工作,只是在为制片人、奖金、虚荣心,为恐惧而工作,但是却少了最简单的东西,那东西不在腔子里了。她去新疆采访完,刚才在向全国人民说孩子们已经背着书包开始高高兴兴地上学了的时候,零下十二度的天气里,一对双胞胎姐妹只住在空地上,连个铺的毡都没有,她,五味杂陈。做到有人味儿已经不容易,她还得摆脱轻慢、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复杂无解的事件,做这些事都特别不容易,因为除了她自己真没人逼她必须成为一种什么形象,她跟自己较劲是在追求一些别的东西。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那是在非典的时候,柴静的感慨。非典那会儿我还小,已经不记得当时的情形了。柴静在那会儿,从原来以为的每天想着怎么把每一个问题问好,把衣服穿对,每天走过熟悉又局促的街道,就这样到死,到“欲望”将她笼罩,迫使她追求真相。接触的多了才会有感受,如果只是坐在演播厅里,指手画脚的对事件对出评论,那不是做新闻,是作秀。她不仅是一个记者,更是真相的揭示者,大家伙都告诉她做记者怎么能有情绪,采访过后都以泪洗面那怎么行?但是这就是柴静的血性,一个人该有的反应,有血有肉。虽然专业是记者的职业操守,但是观众要的不是一个堆积品,而是真实的报道、真正能感动人心的故事。就像做研究,只是在一边闷头查资料,没有实际的经验的话,怎么写得出好的想法,要下去多看多思才会更加了解,否则只是浮在面上。

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她写吸毒的妓女,写滥交的同性恋,她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第六章《沉默在尖叫》,她采访因家暴而杀死丈夫的女囚,总结出“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又写“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第九章《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柴静反思她在采访两会期间顺口用“万人空巷”这样的空词、假词,坦白思维定势之深,“光靠自己靠不住”。第十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她直面“煽情”,把自己将偏见美化为趣味的姿态心理一一曝光,追问记者的职业要求究竟是迎合大众的情绪表现,还是客观的探索,甚至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重建”问题——“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她要新思维的萌芽,她要“让人‘明白’”。

但是年轻时的她太过用力,一位医生朋友曾经这样对柴静说,“像我们在急诊室,实习的医生都很同情受伤的人,会陪着他们难受,但是如果一个医生只是握着病人的胳膊,泪水涟涟,这帮不了他们,冷静询问才能求解。”年轻时的柴静就是如此,但是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成长。这跟中央台的宏大背景无关,跟著名记者的光环无关,跟那些传播率极高的新闻节目无关,我能看到的,是一位女性,从年轻气盛,到平淡如水。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7

有时候,一份清淡,能历久弥香;一生平凡,可回归本真。

所谓诗酒趁年华,也只有青春鼎盛之时才敢于挥霍光阴,一醉求欢。十年以后,再去回首,只觉红尘如梦,我们只不过在梦里做了一场春朝秋夕的沉迷。厌倦了凡尘五颜六色,独爱岁月清欢,只希望可以有个妥当的归宿,安排落拓的自己。

而汪曾祺只愿作一个素淡才子,没有想过要风云不尽,只想在属于自己的空间沉醉,浪漫自由地生活。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羡慕那些寂寞的人,开始恋上一种单纯简洁的生活。或许是看多了繁华世态,内心更加坚决地想要一份安静与纯粹。于是每个人都在尝试改变自己,努力减去繁复,视单薄为完美。但有一天我们都会回归平凡,因为那是生命的本真。

王维诗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的一生不过是日出至黄昏的距离,月上柳梢,茶凉言尽,一切都可以落幕。汪曾祺不肯做悲情男子,不愿对过往低头,所以他喜欢怀旧,却不会沉迷。

汪曾祺描绘祖父祖母时,给人浮躁中的宁静,平凡简约的生活让他感悟很深。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合适自己的地方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就都是驿站,将来启程,也不再细数流年,过往的千灾万难到如今都成了回忆,成为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但是走过去了,一切便已从容。汪曾祺似乎早已深悟,无论是悲伤还是喜乐,翻阅过的光阴都不可能重来。他亦明白,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真正的烟火,琴棋书画诗酒花能怡情养性。

《看见平凡》中写出牡丹花虽然娇艳欲滴,但花期甚短,凋落时,恍若流星在天边划过,留下干枯的瓣。直到有一天,风尘满面,谁还可以在时光的明镜里收拾起凋落的容颜?无论你如何掩藏,想要挽留青春的纯真,岁月还是会无情地在你脸上留下年轮的印记与风霜。人的力量多么微不足道,抵不过一寸光阴的削减。过尽流年,也可以让自己更加深邃成熟,内心却总是面临巨大的洪荒,一刻都不能消停。

汪曾祺写他的二伯父二伯母在宅院待了一生,青春与生命从这里慢慢消失。许多人以为守着一座老宅,栽花种草,平凡生养,从红颜到白发,就算是安宁。背着行囊浪迹萍踪,人间摆渡就是放逐天涯,苍茫遗世。真正平凡是懂得随遇而安,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至于太过曲折,不至于时刻彷徨在转弯的路口。世事难遂人愿,你想要行云流水过此一生,却总是风波四起。

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会变迁,我们无需不辞辛劳地去追寻什么。活在当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一个和自己有缘的城市,珍惜每一个与自己擦肩的路人,纵算平凡,虽有苦楚,但无怨悔。

纵然都是人生的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甘于平凡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如美花眷,平凡过往,都成为汪曾祺永久的怀念。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8

柴静将现实撞进我内心的柔软,明白了,现实有时是破碎的美好。

《看见》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帧帧摄像机下拍摄的影像,真实得有力,残酷得让人满目苍凉。与大众传媒不同,柴静将摄影机转向一个个“人”。有人说柴静的新闻将节目堕落到拍网站新闻的最低一行,不拍时政却去关心边缘人群的事,只是为了吸引眼球。但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知道和感觉,是两回事。”许多东西我只是知道它的表层,或是错误的一面,没有真正地去深入地感受过它,却依然说着明白。而摄像机下那些被边缘化了的人,从始至终都没有被感到他们存在过。

对于社会里的“少数人”——同性恋者,我无法说感同身受,或是要求别人去宽容,我只希望,能有一种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评价。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对同性恋者只是表示理解和支持,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了解过他们的处境。可传统的教育下形成的社会观念告诉我们:它不是健康的,是一种病态。在这种观念下,社会对同性恋者施行了一种无形、巨大的暴力,他们不被正视。

若是有人聊起同性恋者时,多数人的脸上就会先是流露出惊讶随即是一种恶心。因此,他们被要去送去“治疗”。这种意义上的治疗无外乎是一种磨灭掉欲望的折磨,不是电击,就是药物催吐。他们无法正常地恋爱,甚至要在伦理观念下被要求与异性结婚。爱情本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可怕的是,这种性取向是先天基因决定的。要是一个人生来就是同性恋,那么就要被歧视,背负这种罪恶来活一辈子?这不应该是同性恋者应该遭受的。人生而平等,谁都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权利。他们作为少数人,所能发出的声音本就很微弱,还要遭受人歧视和攻击。为此,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尊重,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

对于家庭里的“沉默”的一方——受家暴而入狱的妇女,光是“家暴”这个字眼看着就令人为之一颤。第一次知道,是在《房思琪》里。和许多受暴者一样,许伊纹在结婚前并不知道丈夫会是个家暴者。文学的救赎都不能愈合她遭遇家暴后淤青的皮肤,一年四季高领长衫讳莫如深。看完《沉默在尖叫》后,一度使我对爱情产生一丝畏惧。《看见》里采访的杀夫女犯多半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女性,有的甚至连连工作都没有。无论如何求救都无济于事。所以,她们跳不出这个泥潭,在最后的一次反抗中,失手将丈夫一击致死。而且,在历经了这一切后,受伤害的不只是母亲,孩子也会因此受影响,这种影响是一生的。令人心痛的是,我国关于反家暴并未形成完整体系。女性在婚前,婚后仍无法有效的预防家暴,这该不该说是法律的一种失职?许多女性在遭受家暴后只能通过拍照取证来离婚,这一形式,包含了多少疼痛与心酸。许多女性在家暴中沉默,除了无力反抗更痛苦的是跳不出那个温柔的漩涡,贪恋于那仅存的一点温暖。

现实有时像透明的玻璃瓶,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似乎被看得很透彻清晰。而这一切,只不过是没有被打破而已。当我们一切的认知被颠覆,被鲜活地剖析,一切便会像一个充满裂痕的修补过后的玻璃瓶。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它不堪,但是我们得接受它,我们要有一份勇气,一份敢于面对与接受的勇气,然后,去改变它。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9

今天华东、华北很多地方下起了雪,我们这也是,上午的时候豆大的鹅绒般的雪花从天而降飘飘洒洒的,一点风也没有,沉静而从容,雪下的有几分慵懒和悠然,想来“铃儿响叮当”唱起来的时候天空中也是这个样子吧……

这样阴沉下雪的情况下,窝在家里看书是的选择,我看的是央视主持人柴静的新书看见,看了一大半写写我的感悟:

小时候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唱过这样的歌:“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但凡知道一点京剧常识的人知道,白脸的曹操是的,红脸的关羽是忠的,黑脸的张飞是闹腾的,但我原以为这不过是戏,后来我看了柴静的书才反思了一下自己:原来我早已经活在了戏里,那么黑白分明,意味着世界上就只有这两种颜色而已……

细细想来,也许不光是我,小时候课本里的董存瑞、黄继光和千千万的红军战士哪一个不是高大全?说起日本鬼子,哪一个不是坏事做绝?现在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们变了吗?其实未必!

现在所谓的家庭剧(也称婆媳剧)越来越多,但好的作品屈指可数,大部分的这类电视都把婆婆妖魔化了,把媳妇祥林嫂化了,把丈夫夹板化了,把孩子道具化了,我很不喜欢这类电视剧,原来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明白了,因为这些号称“高于生活”的作品压根写的就不是生活,写的也不是人,只是一个个极端的符号,善恶一眼就看到骨子里……

看着柴静的书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人越长越大,信息越来越全,但思维架构越来越简单,就好像京剧里的脸谱,好坏什么的看一眼就知道了,可是作为这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想起那些因为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在哪的小岛去砸车的人,想起了在网络上咒骂的人(咒骂的人里有时候包括我),我们判断的方式越来越简单,只要发泄和怒吼就够了,不用知道背景,也不用知道过程,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可能引来一阵喝彩或者是围攻!

柴静的书里和视频里写过采访过归真堂的邱淑花和虐猫女作为一个保护动物者我曾经大骂这些人,甚至想着一个天雷劈下来将这些人化为灰炭…但是我看了柴静在采访邱淑花的视频时,我一开始认为柴静有些过于宽容或是纵容这样缺德带冒烟的人,但过后想了想释然了:

客观和理性才能理顺事情找到问题的源头,作为一个动物保护者我略感遗憾,但是我很欣慰,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问题可能只能激化却解决不了……

邱淑花和动保志愿者再大的问题是道德和观念上的差异,邱认为熊只是国家合法的商品而已,而志愿者则认为熊首先是一个不应该待蹂躏的生命……所以我不准备原谅那些伤害动物的人,他们也不配得到原谅,不管什么原因,都不是理由,但我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的这个国度他们合法!

在采访虐猫视频的制作者时,他说只要钱够了,合法,这事就能办!但柴静问“如果违法呢?”答:“多少钱也不干(敢)!”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法律才能威慑和约束此类人性道德中最黑暗的事情发生,那么怎么才能立法呢?

最早的动物保诞生于英国,20世纪初英国人因为鞭打马匹而产生对人道对待动物的讨论,虽然最初立法没有成功,但是随后终于在数年后确立了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中的各项准则,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有全世界一大半的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关法律,但时至今日中国还没有这样的法律,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法律我想是因为首先是物质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其次是允许人表述自己的建议……

上一篇博客,我写了一篇“致李承鹏”的博客,本意是祭奠我们在碰撞中升华的思想并不想选边站队,但有两位博友觉得我的博客太淡,觉得什么也没写,还有一位觉得按照马列的斗争哲学凡是于己不同的都要党同伐异……越来越简单的观念自然不用浪费时间和头脑,能发泄就行,但是这样的东西是否对我们有所裨益呢?

我只能说如果到了这个年月我还不能做到求同存异,尊重别人,那我就不能称自己为正确,甚至不能说我鲜活,那我只是附庸和行尸走肉……

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思绪,但尽量不要偏激,能了解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的评价事物,最后找到不合理的逻辑并为之努力去修缮它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想要告诉我的!

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胡适。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10

想来已经很久没有写什么书评、影评、剧评了。但是在柴静新书《看见》销量如此火爆的今天,我也追个新潮、赶个时尚买来一本读了起来,感受一下这姑娘外柔内刚里透出的那令人折服的智慧。

可以很准确的说,我对柴静的了解并不多,原因是在众多繁花丛里有太多的记者、主播、评论人,而让我能真真正正的去关注一个衣着多以暗色为主、出境基本素颜的陌生女子着实有些难度,当然我还是承认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以貌取人者。但是当我开始关注她的时候我知道她已经成为中国记者队伍里面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了,当然也可以这么说,是因为她的现在的名气才使我对她有更多的关注。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更愿意形容柴静为记者。为什么呢?因为从我了解她的时候我就知道她是以记者身份去采访,并非是单纯演播室里的播报机器,就其这一点,我认为在目前中国整个新闻行业里面可以做到无缝对接的人却着实不多。

柴静新书《看见》里面首先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陈牤。一个对柴静人生起到了关键转折的一个人。虽然书中没有更多的去渲染陈牤是一个怎样的人,又如何帮助的柴静,但是字里行间中都能品的出来柴静对陈牤的感谢与怀念。当然因为陈牤的这个伯乐让我们首先认识到了白岩松、崔永元、水均益然后就是柴静。

书中起初写到了柴静那种略带文艺女青年不羁的性格,和对体制内工作的不懈,到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女子走入到央视的经历。一步步应正着伯乐的正确,当然无论你是多么有才华的人,你依然需要努力才会获得收获,这里年轻时候的柴静那种原本不服输的气质也凸显了出来。

到底新闻评论应追求的是什么?柴静第一天走到央视新闻评论部时候她看到了:“求实、公正、平等、前卫”当然这几个字在柴静未来的工作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看见》开篇介绍她第一次在央视做节目的时候,仿佛就已经奠定了她今天应有的节目风格,因为:陈虻在会上公开批评柴静的一段话,我相信对柴静影响之深也之刻骨。陈牤说:“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了几个层面?”当然从我个人对柴静后期节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寻找到了她刚刚走进央视评论部看到的“求实、公正、平等、前卫”的影子。

在《看见》新书里,我很少感受到柴静说自己多么才华横溢,多么形象出众被选入央视,而字里行间却读到了她是一个不折不扣菜鸟进入的央视。她没有出众的长相、没有过人的文笔、甚至没有主持人科班出身的经验,也许这样会让很多人羡慕,就这么一个人都能成名,那我又有何不行?但是后面你读到了柴静所忍受到的非议、压力、艰辛。甚至想到,如果换做是我,可能我真的会选择放弃。但是柴静没有放弃,同时在书里我也看到了她的成功不是她一个人的成功,而是拥有了很多人的帮助她才会留在央视,才会进步,才会成功,基于这么真实的柴静,这么懂得感恩的柴静,我想才会做出那么多优秀的片子,才会写书这么一本书。

当然就像柴静新书《看见》开头所提到的,“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我不能说柴静再一次次的挑战某种底线,但是她的传播再一次次的发挥着作用,当央视的《焦点访谈》说的是用事实说话时,我想柴静的《看见》是将事实还原,还原到最初的样子,并寻找背后的影子。她会从大量的质疑、愤怒、谴责、谩骂等等一切态度中寻找一个她认真最真实、最公正、最平等东西,也许这些需要她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乃至可能遇到的危险等等一切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但对于柴静来说,她只为寻找一个足以说服她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往往不会是大家通常能看到的答案。

她始终将“求实、公正、平等、前卫”作为她职业道德的准则去执行着,也因为这几个字成就了今天的柴静和她的《看见》。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11

大概是年初的时候,我在优酷上闲逛,无意中点到了一个演讲视频,《看见》的新书发布会。那是第一次知道柴静。

现在回想起当时,几乎是一开始就被柴静吸引。她的演讲像是用安静的声音从你耳边娓娓道来。她安安静静的说,你安安静静的听,嬉笑怒骂,一切那么清晰自然。听完之后就发现彻底的认可了一个人。

后来看到穹顶之下,当时引起很大热议的一部纪录片。全篇看完只剩下对她的赞美。她的演讲还是那么清晰有力,情绪表达还是那么自然。看起来她演讲的一个停顿,一个情感表达都是那么舒服,好像本来就应该在这里发生。我甚至特意看了三遍。可是除了赞美之外,心里始终有种隐隐约约约的别扭感。随着自己经历的增加那种影影约约的别扭感就愈加清晰。

前阵子刚刚读完了《看见》这本书。封面是柴静采访的一张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长者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孩子撑着凳子在大家面前玩耍。柴静似乎在和小孩打招呼。从看到这本书的章节名开始我就知道了一个事情,我喜欢这本书。柴静用她惯有的语言来讲诉她在央视工作十年看见的一些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她的文艺和理性都表达的恰到好处。柴静是有这样能力的人。这大概也是一直喜欢柴静的地方。我喜欢阳春白雪,我本质确是下里巴人。

但是我读完我就知道一直以来隐隐约约的那种感觉是什么了。就像书中史努比所说的:过分得体。

这本书仍然是柴静似的风格。她用她的语言将她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每个章节都写的好,有的能让你感动,有的能让你伤心,有的能让你愤怒,有的能让你开心。就像柴静希望的那样,她希望每个故事能引起你的共鸣,希望你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参与进来,而不是做为一个旁观者。但是,抛开单章的内容,从整本书的结构上看显得太精致得体了,太过精心安排了。就像是一块石头,你把所有粗劣的东西全都去掉后仿佛每一个存在的地方都要有它应有的价值。

小时候我一直比较羡慕别人考试的时候能拿高分。我想如果把这本书拿来评分的话,我也会给很高的分。但是这种高分并不是我想要的。就像你搭了一个很漂亮的游乐园,但我也许只喜欢山川河流。就像一个过分精心装饰的花园总是容易让人对它的外表更加感兴趣,而容易忽略它散发的花香。我喜欢花香即将散发之前的那点遗憾,而不是外在表现出来的那点完美。

我喜欢这本书。也许是从第一眼开始甚至就带点崇拜的喜欢柴静的时候,也许是在书里那些文艺又理性的文字引起我共鸣的时候。但我总想找出一些不喜欢的东西。一本书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应该是内容,而不是修饰。因为内容自有千钧之力。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12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柴静的一本记录自己在央视十年的自传性的书。这本书记录了柴静在央视十年里经历的大型新闻事件,像非典,汶川地震等等。原本只是想它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品读起来时,却意外地收获了更多的是是对柴静本人的敬畏,对众多媒体失职的痛心,更有的是对人类感情的崇敬。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透过《看见》,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柴静。散文般的叙事风格,细腻婉约的情感表述,都将柴静的博学多识与扎实的文学功底展露无遗。“非典”事件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让我对于柴静这样一位身材娇小的姑娘,心生敬畏。在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非典”时刻,是柴静主动请缨去到现场了解最真实的“非典”,去接近最鲜活的事实。她七次与“非典”患者面对面交谈,软磨硬泡才获许一个人进入病区权利,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公民知道真正的“非典”。她以一个新闻人的社会责任约束自己,用真实回报受众,用真实击败流言。她的勇敢和执着给每一位读者注入养分,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反思,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也让我明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本职,努力工作,为整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是作为公民对于社会的最基本的回报。

在《看见》中我了解了社会最隐私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之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终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从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我看见了李阳将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现在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初衷,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达到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己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13

有人说读书就是在跟作者对话,《看见》里,柴静最初认为新闻可以有温度,到后来觉得新闻应立足于准确不应有记者自身的态度,再到融合与解脱。不论是看到作者本身的变化还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的确是在一件一件慢慢告诉我,所以想回复它。

非典那年是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对于生死或灾难没有多少概念。儿时的童话会告诉小朋友,人死后会变成除了人之外的另一种形式在世上循环。那时只知道大家突然都带起了口罩,然后学校天天谣传着要放假在家隔离的消息,但也仅限于谣传而已。有一次,下午放学,自己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医院的时候,在医院门口看到了一个好大好大的蝴蝶,是我从来没见过的蝴蝶,心里就在想这会是谁?那时,阳光穿过梧桐树叶,洒在地上一片斑斑驳驳,人声很少,空气寂静,像无数个反反复复的日常。确不知道,在某处的其他地方躺着面无表情的人,不知他在想着些什么。

初中语文老师点评作文,有讲过一句“要做一支会思考的芦苇”。大意指即使随风摇倒,也要守住自己的认知吧。但有时候,会觉得很难接受或理解超脱于自己生活经验总结的事情,所以很难将心比心,也很难直接吸收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前车之鉴,以至于周边朋友会说“我都经历过,也告诉你了应该怎样,为什么你非不听,果真,该走的路一步不能少”。经历之前也确实不解,经历之后才有那么或多或少的感同身受。所以渐渐理解了那句“我不一定认同你说话的内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有时候觉得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绝对化任何事也是一种极大的善。

地点本身是不涉及情感的,因为一个地方有了一些人或一些事,便被人赋予的情感。每次走在以往有生活足迹的地方,便总会不自觉的想“我以前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了哪些人,我们做了些什么,那时充斥的是怎样的心情”。

一次和朋友谈论电影,她说她最喜欢的电影是《泰坦尼克号》,于是重看了一遍,年纪小一些的时候,在电影里看到的更多的是超脱世俗与生命的感情。再大一些之后,触动更深的是船沉时,知道自己命运结局的小人物,坦然面对结局时人生最后几帧极其温暖感人的镜头。人是这个社会单元最小的集合,很喜欢柴静采访里体现出的即使是个很宏大的主题,也可以捕捉到细微。

之前也有人给我说过,现在很难见到有工匠精神的人,德国汽车之所买的好是因为其质量,而其质量好是因为其零件质量好。其实很多事情,很多问题与答案只差了再多问一个为什么?所以有时候答案浮出水面之前,渐渐的喜欢逼自己再进一步,再一步。若问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可能会说争取从现在开始吧。就像他人所说,律师与律师的差别在于,准备案件时需要设想对方会怎么反击,想到对方如何反击后还要思索怎么回击,循环往复,直到见底。

曾经有人问我“你想要什么?”我说“成功”他问:“那你认为成功是什么?”我说:“每个人的定义不一样吧,我想要世俗的成功”后来觉得成功其实是比较级,没有尽头。

瑞士的社会保障体系很健全,所以教育和人们思想也很开明,义务教育后,孩子一般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继续就读还是选择职业技术类培训并在后期直接就业。职业之间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选择的依据完全是看自身兴趣。

有人说虽然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肯定会急速发展,跻身发达国家,因为中国人太勤奋了。但不知为什么,我脑海里浮现了一个词“内卷”。不过想来也是,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体系,兴趣在生存面前可能就显得弱小了。所以就像柴静所述,卢安克带来的不是感动,他的那种自由带来的是一种内心很安静的思考,一种自我与自我的对话。

历史的作用不只是让人记住发生了什么,他也想让人们思考当时为什么发生了这些事。想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医可牵一发,文可动全身;想到陶行知先生舍弃优渥的生活投身农村教育,万世师表。

这段故事是一个叫郝劲松的法律专业的人讲的,他因为北京地铁公司厕所收费5毛却不开发票起诉了对方,最终其赢得了诉讼。很多人质疑这种小事是否值得如此干戈,他说“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土地、房屋。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火车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行拆迁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不合理就是不合理,不在于标的是什么,标的的价值是什么,而在于事情本身,一旦抛却了一点,下次可能就是线,再下次可能就是面,深以为然。

身边的人有时会说,觉得你性情蛮冷淡的,我笑笑说虽然我很冷淡,但是你们很火热呀。读到这里,你会发现,这是一篇没有逻辑体系不符合任何文体的随感,甚至连文章结尾都没有,但你们还能读到这里,还不能说明你们很火热吗?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14

除了不断刷新朋友圈里那些喧闹浮夸的文字,另一种选择是泡上一杯茶,用难得清闲的时光和清醒的头脑静静一读这篇曾触动许多人的文章。初次接触《看见》是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当你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咱们就是平等的》,也是这篇文章使我记住了“柴静”这个名字,也使我有进一步了解她的欲望,而《看见》使我得以满足,既认识了柴静也成长了自己。

《看见》是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讲述自己在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书的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镜头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在柴静的简介里,寥寥几句话写完了她的工作经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在简介里写满各类荣誉、头衔。通过这就给人以平凡有爱、简单真实的形象。

最浅层的,通过读《看见》确实“看见”了很多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她尽可能诚实地描述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人。使我们了解到社会最隐私角落里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这些人和事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这都缘于柴静的真实,以及由心而发的热情和关怀。她关注的不是新闻,而是新闻中的人。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却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因为从理智角度看,报道事件本身不能植入个人情感,否则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观性,但从情感角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头脑和一颗带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实。情不自禁为故事角色痛心或愉悦,这就是柴静。

而透过事件,我们站在柴静的角度看这本书,我们会看到一个人不断成长的经历。从刚进新闻界的高度自我肯定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定位。从早期的青涩、懵懂、“不接地气”到后来的自省、观察和沉淀。她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的青涩、困惑,坚持和成长。书中的记录不是简单的叙述,它融合了自己对每件事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的思考,对人性的探究和对自己、对记者职业职责的不断思索。柴静对于记者职业的热情和对自我不断打破再纠正的态度令人感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态度和精神,虽然我们的工作不是记者,我们也要有这种对工作、对职业始终保持热情的心态。对于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于自我打破,审视自己矫枉过正。“生活里怎样是你的事,上了节目就不能有这个”。因为我们都一样是普通人,会犯错、会惶恐、会困惑,只有由内心而发的热情才是坚持的支柱。不断的自省和思考使我们学会去回归生活,去认识而不是去指责批判。

从更深层次的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什么是“韧劲儿”,它是对自己要求的坚守。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想,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或附庸。柴静是一个追求“精确”、追求深度的人。当然这也是在她不断成长中所养成的,在她刚进入央视时同样惨败过。她做的第一期节目是关于剖腹产话题,采访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腹产怎么不好就结束了。结果送审后被公开批评“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选择剖腹产是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你找了几个层面?”同样我们在对待工作,处理事情时有没有想过更深层面?是不是只考虑眼前而不顾长远?处理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这是我们需要深刻自省的。“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从细微处开始的,多想一点,做好一点,终究造就不平凡!

《看见》是一本讲故事的书,但在书中我看见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的感悟,对世界的觉悟,以及如何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最令人深思的是“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看见》。这是一本震撼人心,使人共鸣的书。没有装饰,没有点缀,阖上这本书仍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味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任复杂的情感与感动静静流淌。

读《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15

翻开《看见平凡》,眼前浮现的文字,朴实而又充满趣味。细细的品味着汪曾祺先生写的一字一句,那段时光,仿佛世界静止了,只留下我与书中的文字。

汪先生在《浮生杂忆》里面谈到过“将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都说,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一定要过的有声有味。仔细地体味过这本《看见平凡》就知道,书中的文字可以说是犹如一眼小泉,溪水细细悠悠,缓慢而又平静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简简单单的家常便事。这是我所领悟的,在这本书中,讲述的大多都是作者的老师父母,草木动物,家常便事,语言质朴淡雅,让人感觉到时光的美好,岁月的宁静。

也许有人觉得,这本书讲述的平凡生活甚是乏味无趣,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感人肺腑的情情爱爱,怎么会值得我们去阅读?是的,它没有美丽的文藻,没有扣人心弦的感觉,有的只是质朴醇厚的小事,可是,我们也能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读出了别具一格的风味。

谁又能够说,汪先生写的不就是我们平常的事?我们的生活不就是那样的吗?每天学生们得起早贪黑的勤奋读书,妇女们要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苦恼,男人们需要出去拼搏赚钱养家,这些不都是我们正在经历或者已经经历过的吗?

是的,我们都会抱怨生活,抱怨命运,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是平平淡淡?为什么不能像那些伟大的名人那样创下一番属于我们的天地?我也曾这样子想过,凭什么我们就一定要经历那么多不如意这事?凭什么呀?可是现实就告诉着我,我们没得选择,很多时候不是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阻扰着你。我在汪先生的一句“将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中彻底醒悟过来。

书中的汪先生,似乎是在尝过人生的起起伏伏后懂得了许多。他从那些简单的平凡中读出了伟大的爱,而我从他的文字中读出了伟大的平凡。似乎,人生来都有一个英雄梦,他不一定要很酷,但一定要伟大。当人们渐渐长大,才会慢慢懂得,有时候,平凡也是伟大的。

我看过一个电影叫做《二十二》,影片讲述的是慰安妇在经历了战争带给她们巨大的伤害后,仍然平凡而又毫无波澜的生活着。采访中,她们被问到:“难道不想去报复他们吗?就这样平淡的度过人生,甘愿吗?”她们只是淡淡地笑了:“恨啊,又有什么用?与其生气地度过人生,还不容微笑面对呢!”我看着那些老人脸上的笑容,眼眶渐渐湿润。在这些老人的皱纹中,我看到的不是她们对伤害的憎恨和对国家的抱怨,有的只是淡淡的笑容和对那些伤害后的宽容和善良。她们现在需要的,只是平平凡凡的度过这一生。看到结尾,我擦了擦脸上的泪珠,替她们感到骄傲,也为她们感到开心。

汪老师的《看见平凡》一书中的老师亲人,渺小的动物植物,琐屑的小事等这些平凡中,让我再次看到了伟大的平凡。其实,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能作为英雄的却寥寥几个。世界很大,我们很小。平凡的我们只是这大千世界的众多之一,我们需要的,就是好好地过自己的一生,真正做到伟大的平凡。

    【小学周记】栏目
  • 上一篇:喜事作文300字(整理3篇)
  • 下一篇:环保宣传稿(整理1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