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盛大的传统节目。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热闹至极,到处一片欢天喜地。可是,今年,2020年,这个春节却不同往常。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我们的武汉爆发,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危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所以全国人民开始宅家抗疫。疫情期间,我们停课不停学,只是因为上网课午休和课间都延长了。我就想学学做菜来打发时间。
有一天午休,我学习了做一道番茄炒鸡蛋。先把西红柿洗干净,再切成一块块的。可我切的双手都是番茄汗,好奇地小心翼翼地舔上一口,那酸爽简直不敢想象。然后拿一个碗将鸡蛋打在里面。看看妈妈打蛋,一气呵成,蛋黄正好在中心。可是一到我手里,蛋液却都争着跑着到我手上来玩耍。双手满是黏糊糊的蛋液,被妈妈看到了后妈妈赶忙帮我洗手。一边洗手一遍说:看好了,这个鸡蛋要先将壳敲出一条裂缝。接着,打开煤气灶和油烟机,将油倒入适量,妈妈叮嘱我在炒菜时千万手上不能有水,一旦有水,锅里的油就会飞溅起来。将油加热后,把搅拌好的鸡蛋倒入锅里来回翻炒,我发现这一环节我做的是最好的。等鸡蛋变成金黄色且熟了以后,倒进一些酱油和酱料再把块状的番茄也倒进去。等到番茄变软了,一道番茄炒鸡蛋就新鲜出炉了!这是我除了面以外学会做的第一道菜,没想到味道竟然还不错!也不知是因为自己亲手做的呢?还是真的很美味?我把盘子清空了还吃了两碗饭。当然,和妈妈那手艺比还是差的多呢。
这次做菜虽说不累,但还是很费功夫的。可想而知,妈妈每天都为我们做一日三餐有多辛苦啊。我觉得疫情期间我成长了,不光是学会了怎么做番茄炒鸡蛋,还可能意外尝到了妈妈的辛苦。虽不知该怎样去理解和帮助,但我也会尽我所能去分担一些家务。疫情很快会过去,一切也会恢复正常,但我希望有一点改变,就是所有人的家庭越来越好!
我喜欢自己在疫情下的成长。
2020年,一个特别的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袭卷全国,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人被感染甚至将生命定格在2020年,然而我却在这次疫情中成长了。
我曾经是一个不严格对待自己的人。
刚步入初中,成绩起起伏伏,很不稳定。这原因不是我没有认真听讲,而是不严格要求自己。
初一的时候,我满怀着要争夺年级前十的信心,制订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五年计划时间像是一块充满水的海绵,在这计划中被我挤得脱水。
这次计划刚开始进行得非常完美,我也有丝丝成就感,时不时睡梦之前都会想:要是这么一直努力下去,嘻嘻。但是,这十分热度,刚使出了三分就开始递减了。因为有时候我感觉到学习特别枯燥无味,所以,一旦有什么有趣的事便吸引了我,或者有什么事就会打破我的计划,我便直接解剖这学习计划。于是,我一天一天变得懒散,学习成绩也就常常提不上来。
但就在这次特殊而漫长的寒假,这次疫情中,我改变了,我成长了。
寒假中,我走进了一封封父亲给孩子的家信,也就是这一封封家信改变了我-《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父亲傅雷对孩子傅聪的家信,这里面都是傅雷的谆谆教导和充满爱的鼓励。傅雷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傅雷说:计划不能因为别的事而被打乱,甚是放弃,即使被冲突了,也要找时间弥补,要不然会损失很大,欠下的帐一定会还的,今天的事必须今天干完。我对这番教导思考了许久,曾经的我不就是不严格对待自己,不将计划进行到底,导致了我的成绩不稳定。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有一次,我正在认真的学习,突然,邻居家的小孩跑过来找我表弟玩,我又不可能将他赶走,便只好让他进来,结果一进,屋里便闹翻了天,一瞬间安静就被吵闹给代替了。我也只好收起书,等着这位贵客辞去,但是这时,傅雷的话又在我耳边回荡,我又想了想:我不能因为他的到来而影响了我的计划呀,但是,这里却这么吵,我内心纠结着到底学不学,内心经过一番激战,我便下定决心,又回到了书桌前。
这次疫情中,无数的人都在前线时刻为国奉献,从工程院士到医护人员,再到人民解放军甚至是快递小哥而我的学习也是对国家的最好的、力所能及的贡献,所以没有什么事可以打搅我的学习,我的计划,但这最关键的还得靠自律。这次疫情让我成长了,让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让我感到欣慰。
2020年初,新冠病毒在全球被疯狂刷屏。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次病毒除了引发了疫情,更促进了我们成长。
了解时事
寒假前,由于是上学期间,所以我没怎么上网。可就在期末考完拿起手机的那一刻,我吓了一跳。在我老家武汉,爆发了一场大危机。我为疫情多点爆发,感染人数持续上升而感到担忧;为十天盖好火神雷神的中国速度感到骄傲;被所有逆行者的无私无畏而感动。我在睡前饭后与父母讨论,询问老家亲人的情况,甚至在春晚上,主持人说向所有湖北人问好时,我默默擦拭了眼角我从未感到自己与国家命运如此近,我也从来没有感到亲人在我心中的分量这么重!如若放在以前,我是不会这么主动刷新闻,关心国家,关心亲人的。在疫情中,我成长了!
练习钢琴
父母见我学业任务日益加重,便想尽早停掉钢琴,专攻学习备战中考。可又不想我半途而废,就与钢琴老师商量跳级。于是,我开始练十级的曲子。但是我与其他考十级的人相比,时间少了3个月因为他们比我先起步。我弹第一首的时候,他们已经会弹第三首了。所以老师特批我放假可以到练琴练琴。平时上学,我都是每天练半小时,疫情期间,我每天连弹3小时,并每天给老师发视频打卡。很快,手指就能在键盘上跳出优美的舞姿了。疫情好转后,那些先弹的人也来练琴了,听了我的琴声,都赞叹不已。现在,我已经追上了他们。如此高效的练琴,只有考级前的集训时才有。在疫情中,在海中,我后来居上,我成长了!
锻炼毅力
毕竟是放假。人都是有惰性的,所以这段时间,我十分懒散。就连开始上网课后,情况也没有多大改变。可当我看到新闻中,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克服种种困难上网课时,当我看到各地初三高三的学哥学姐们拼命复习的样子时,当我提起笔却书到用时方恨少时,我才想起,现在已经开学了。我便制定了计划,逐步减少上网次数,不在与同学在网上聊天,打起精神,认真上网课,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课余坚持多阅读多做题,锻炼自己的毅力。最后,我做到了。在疫情中,我战胜了懒惰,我成长了!
坚持是孤独者的游戏,傲慢是毁灭的开始!在逆境中成长,才能通向成功的山顶!
所谓成长就是要在跌跌撞撞和踉踉跄跄中破茧成蝶,正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给了一次机会让我们蜕去青涩的外衣。
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呆在家里。以前母亲要奔波上班,我也要上学,即使晚上我大多数都在自己的房间,交流自然不多。一天,母亲看到我凌乱的头发,突然说要帮我打理一番。本我觉得无所谓,可她已经准备好工具,准备大显伸手,于是我便不想扫兴,也没说什么。母亲轻梳我的头发,用手将我两侧的头发抚平,即使她已经小心翼翼,我仍能感受到母亲粗糙的手里满含的艰辛。忽然才发觉自己是多久没有关注过母亲,多久没有握过她的手,可时间似乎敬业地记下了一切。条条手上的痕迹直敲我的心弦,那痕迹盛满的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夜里点灯为我缝衣而刺伤的痕迹;是为了端上一盘我爱吃的糖醋鱼而烫伤了手;是为了家中繁琐的事情而忙碌的手,这是顶天立地的手。母亲的手似乎就这样为我承担了一切。就像荷叶与红莲的关系,风雨时,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但再怎么说荷叶承受的只是一些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而母亲承受的远不止这些。这使我想到冰心的那句我只知道有蔚蓝的海,却原来还有碧绿的江,这是我父母之乡。
母亲的手似乎更像四月的春风温柔的轻抚着我。
我决定要去帮助母亲分担家务。每天在与母亲洗洗碗,扫扫地中我们的话题更多了,我也更加关心母亲。我更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减轻压力。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我的动手能力,得到成长。在傅雷家书中,傅雷与子只能通过书信交流,对于傅雷而言,梦中看到儿子便是莫大的幸运,收到一封儿子寄来的信足以让他欣喜,见上一面竟成了奢侈的事情。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回头看看在成长路上一直陪伴我们的父母。
成长可以是一刹那间的领悟,也可以是一段时间的收获。即使我们处在危机时,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成长,没有停留的成长,只有未察觉的成长。
我拉开门,刚要往出走,妈妈从里屋探出个脑袋,大声吼道:你干啥去?妈妈瞪着眼睛,满脸惊异地望着我。我反驳道:在家这么长时间,我都快要憋坏了,想出去透透气。妈妈又大喊:去去去,透气去吧,把口罩带上,你看疫情这么严重!我赶紧带上口罩,悄悄地下楼了。
来到楼下,看到街上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看不到,小伙伴们都躲在家里不出来。往常的这个时候,早已被小摊小贩占满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唉,可恶的病毒把人们都逼得躲在家里了。我在楼下转了两圈,觉得无聊,又回到了楼上。
妈妈在整理衣柜,爸爸正在厨房里忙活着,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爸爸已经好久没进过厨房了,但是在疫情期间,爸爸天天泡在厨房里,连妈妈都常常表扬爸爸呢!上了一天的网课,我眼睛都疼了,不想看书,也不想看电视。爸爸妈妈都在忙,我能做点什么呢?看着地板上的几片污渍,我还是给家里拖拖地吧。
我走进卫生间,给涮拖把的桶里接了满满一桶水,拿来消毒液,拧开盖子,倒了一瓶盖的消毒液,倒进水桶里。我把拖把放进桶里搅了搅,拎起拖把,快快地跑到里屋,从里屋往外拖。拖过的地面湿漉漉的,散发着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拖着拖着,我拖到了沙发的一角,不小心身子碰到了一摞书,书哗啦哗啦都滑下来了。我赶紧捡起来,用衣襟把书上沾的水擦干净。妈妈过来了,说:没事,你只要把书上的水擦干净,你是在做好事呢!刚才还有些紧张的心,立刻喜悦了。拖完地,屋子里的消毒液的气味越来越刺鼻,我灵机一动,把门窗都打开了。过了半个钟头,地面变得一尘不染,亮光闪闪,气味也消散了。
爸爸妈妈都忙完了,看着我拖得干干净净的地面,相视一笑,妈妈幽默的说:这个疫情还是‘好’啊!让很多人都改变了。我知道妈妈又在夸我,心里偷偷的乐。
消失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
记得小时候,我很不喜欢外公,认为他就像一个老年痴呆病的患者。因为他每次对我说话时嘴里时不时喷出飞沫,让人觉得很不舒服。那一次我很不情愿的,被妈妈逼到外公家去吃饭,因为外公说想我们了。来到外公家,我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外公则笑眯眯地招待我们,时不时还反复念叨着我的名字,让人听了耳朵要起茧子了。后来母亲为了融洽我和外公的关系,就让我坐在外公旁边,这简直是强人所难啊。
我露出一副不情愿的表情。外公着见了,有些沮丧,淡淡地说:就让她坐那儿吧,坐那挺好的。母亲张了张口想说什么,接着又闭上了嘴,看样子有些生气。
到后来外公因食道问题得了癌症。整天躺在医院里,他需要母亲照顾,一陪就是几天,我对妈妈一向依赖,所以更加不喜欢外公了。
最后的几天他的脸蜡黄嘴唇都发白了,灰白的胡子一颤一颤的,全身都在瑟瑟发抖,那时懵懂无知的我依旧不愿去医院看他。
外公在弥留之际得知自己的孙女没来医院,失望的情绪像狂潮般涌上心头,浑身冰凉。
渐渐的对外公慈祥的脸有些怀念。脑海中一幕幕往事重现,外公与我捉小鸟,林子里顿时充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外公一个劲的往我碗里夹菜,自己却只吃一点点
想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外公用尽所有的爱来呵护我,我呢?却一次次的伤害他,连他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他生前时,我年幼无知,现在我懂事了,外公却不在了,我追悔莫及。
外公,您还会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