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漫漫人生中,总会有些成长的经历,或快乐,或难过,或喜悦,或愤怒。于不知不觉中,我也成长了──从刚上学时的小豆包到如今学校里最高年级的学生。六年时光,忽如春风拂去,回忆往事,感觉快乐无比。
刚上学时,大家彼此不认识,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来上学,只觉又新奇又好玩。上课都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个个害怕老师。
这样过去了三年,转眼到了四年级。同学们熟悉了,拉帮结派、男女同学的打闹就成了家常便饭。于是,桌子上的三八线划了起来──我们成长了!
不经意间,升到了五年级。大家突然意识到小升初迫在眉睫。于是,帮派成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桌上的三八线也不知去向,不管是不是仇人,看见人家学习好,就去请教问题──我们成长了!
紧张的一年匆匆逝去,我们迎来了更加忙碌的六年级,老师的责骂和敲打也如暴风雨一样袭来。看看走廊外,谁愿意浪费这最后的宝贵时间出去玩?谁不是待在教室刷真卷?有谁晚上八、九点钟就睡觉?──我们,成长了!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不是成长?从小豆包到哥哥姐姐,这不是成长?从不敢回答问题到下课主动问老师,这不是成长?从逼迫学习到主动刷真卷,这不是成长?
如今,六年小学生活即将逝去,而我们,也将各奔东西。在迎来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之时,让我们珍惜现在,用更积极主动的心态书写成长的故事!
评语: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选材方面。选材角度最贴近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写出了学生小升初阶段的学习及思想状况,具有较强的积极引领作用。
人的一生,有很多次出发。有的是为了自己,有的是为了他人。但无论如何,出发都会有收获。
人的成长离不开出发,人的一生就是在数不清的出发中度过。出发可大,也可小。出发去学校、去商场、去旅游、去医院这些都是平常的小事,但很重要。出发往往都会很重要,因为只要出发,就有新的见闻,就会成长。
有出发就会有第一次,而人这一生会经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出家门、第一次去上学、第一次去考试、第一次去医院、第一次去旅游这些都是人一生中重要的记忆。年长以后再绘声绘色地讲给晚辈们听我第一次去大理是在和风旭日的春天,我在那里
出发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为了游学四方,有的是为了理想,而有的只是单纯地为了出发。目的地的不同,心情也会不同,可能会激动、开心、也可能会伤心、落泪
有一件事,虽过了很久,但我仍记忆犹新。我上小学的第一天,并不像幼儿园的小孩子那样嚎啕大哭,而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没有主动找任何人说话,只是默默地找到地方坐好,双手背后,认真听从老师的坐直坐正,不要乱动,像松柏一样任风吹雨打我亦岿然不动。其实,我只是因为不熟悉环境感到紧张。
后来老师教我们拼音,要出声朗读,我也只是张了张嘴,不发声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早上我刚到学校门口,准备进去,有同学看到了我,主动和我打了招呼,我才认识了上学后的第一个朋友。渐渐地,我才主动去认识更多同学。这让我知道,我要大胆地放开自己,迈出主动交朋友这一步。这次交朋友的出发之旅可以说是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身边有了许多朋友,让我在后来的学习中不再恐慌。这件事对我来说意义非同小可,我会铭记一生的。
人的出发有很多意义,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不要胆怯放弃,勇敢迈出第一步,前路的光明,等着你的到来。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妈妈都有着不同的形象,而我心中的妈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妈妈。
在我学习过程中,不管什么样的难题,妈妈总有办法解决。
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做一张关于古诗的手抄报,写诗都不是难事,难的是画画的部分。回到家,妈妈看到我无精打采地坐在沙发上,问我怎么了,我告诉妈妈:老师让我们做手抄报,可是我不会画呀。妈妈说:不用担心,交给我吧。接着妈妈把我准备的材料拿出来了,只见妈妈拿着手中的画笔,抿着嘴,全神贯注地开始画了起来。首先妈妈先给每个景物画了个轮廓,确定好位置,画好轮廓后,再一笔一笔地画实线,渐渐地画面上就出现了楼阁、海水、太阳接着就是画细节部分了,这里也是最难的,由于妈妈很久没有画画了,很生疏,她就反复调试,画了擦,擦了再画,直到满意为止。我在旁边看着,建议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也越来越困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一张十分美丽的风景画呈现在我的书桌上。只见远处的夕阳泛着万缕金光,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近处一座楼台亭阁,高高耸立在云海之上,一位古人身穿唐装站在城楼上,望向夕阳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整个画面色彩鲜艳,人物衣着、神态惟妙惟肖,看得我都入迷了。我的妈妈真是巧手啊!后来我给画配上了古诗《登鹳雀楼》,交给老师,老师表扬了我,当然也表扬了我的妈妈,我真的太自豪了。
我的妈妈不仅会画画,还会下棋、写字、游泳、讲英语、做美食在我的心中我的妈妈是最棒的。
今天下午,我向姥姥提出要学包包子,姥姥答应教我,让我非常兴奋。
姥姥准备好包包子的材料,我们就开始了,首先我们先把面粉用发酵粉和好,等待面团发酵膨胀。
过了一会我去掀开盖子看了一下,面团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什么变化,我很着急,跑去问姥姥,姥姥告诉我说:面团要过两个多小时以后才会发酵,你不要心急呀!
我焦急的等待着,终于过了两个小时了,我又去掀开盖子,哇,小面团长成一大盆,上面还有一个个小蜂窝,这也太神奇啦!
姥姥说这样子面团就发酵好了,然后我们把包子馅的材料放在一起,加入各种调料,搅拌均匀。
接下来就要揉面了,要把面团弄到面板上,但是面团太难弄了,它就像泡泡糖一样死死地粘在我手上,拿不下来,在姥姥的帮助下,我好不容易用干面粉将手上的面团弄下来了。
然后接下来就要开始包了,我好紧张呀!我先把面团子揉得软软的,分成许多小块,再把小块的面团揉成圆形,然后压扁,最后用擀面杖把它擀成圆片。把圆面片放在右手掌上,在面里放一些馅,学着姥姥的样子,一手托着面皮,一手将皮边往上捏,并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最后将包子的口捏小,做成一个蜂窝状,这样一个小包子就大功告成了。
之后我跟姥姥又做了许多精致的小包子,看着一个个白胖的小包子好像对我露出了笑脸,让我快点来品尝它们,我好开心呀!
通过包包子我体验了做饭的乐趣,但是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姥姥做饭的辛苦,我想对姥姥说:姥姥您每天给我们做饭,您辛苦啦!
除夕夜,已经很晚了,父亲出去吃饭,母亲陪着睡熟的妹妹,爷爷奶奶已经睡去,宽敞的客厅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春晚继续播着,我靠在沙发上,手里拿着的遥控器放在了大腿上,闭上眼睛,朦胧之中,我看见一个热闹的年。
除夕一大早,家人就开始忙活,为中午的聚餐做准备,调凉菜,切熟食,炒热菜,好不热闹。饭点临近,客人们也陆续来到,宽敞的客变得十分拥挤,大家吃水果,嗑瓜子,聊八卦,说笑声充满了整个屋子。开饭了,作为小馋猫的我,第一个凑到了餐桌前,但我必须让长辈先吃,才能轮到我。中午的饭菜比较丰盛,鸡鸭鱼肉一样不缺,让人都不知道吃什么了。
下午时,三个姑姑也都来了,一起包饺子,边包边聊天,我也在一旁打下手。不过,我包的饺子要么没吃饱要么吃撑了,歪七扭八像一个个妖怪一样。傍晚来临,所有人都来到县城,一起看春晚,吃饺子,涮火锅,抢红包,欢乐的气氛包围着每一个人。
初一早上吃完饭,我与爷爷一起去了庙会。庙会里人山人海,红红火火,有舞龙舞狮,还有杂耍表演和戏曲演出。当然,更少不了我们小孩子的玩意儿,各式的鞭炮是男孩们的最爱,美丽的风筝则是女孩们的手中宝。馋猫们更不用担心,各种口味的糖葫芦,让你百吃不厌,山楂最为经典,酸与甜的相撞,让你欲罢不能。
我正要好好欣赏这个年,骤然一惊,眼前的一切全化作了泡影,我赶忙拿住几乎坠地的遥控器,眼前只剩下了几点彩色的碎影。梦,是一个夹杂着快乐与生气、甚至害怕的东西,当你梦中起来,一切和睡觉前一个样子,很神奇。我又回到了空无一人的客厅,不由得感叹,什么时候能过个热闹年呢?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一大早我就兴奋地把爸爸妈妈从睡梦中叫醒。吃完早饭,爸爸就驱车来到大润发超市和叔叔、阿姨、妹妹们一起汇合。大家精心的挑选了食材,买了油、蜂蜜、胡椒粉和盐等调料;又买了鸡翅、牛肉串、羊肉串和骨肉相连等肉食;还买了土豆、大白菜、香蕉、桔子等果蔬;再从家里带了刀、夹子、刷子等工具。万事俱备,我们就前往东白湖去了。
差不多开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东白湖休闲山庄,我们买票走进了烧烤区。哇!一片沙滩,一个大水池,一座滑滑梯我和妹妹迫不及待的脱掉了鞋子,沙子软绵绵的好舒服啊!我们一起玩沙子、嬉水、玩滑梯,还一起在沙滩上踢球,不亦乐乎!时间过得真快,妈妈烤好了鸡翅和馒头,叫我去吃,闻到香喷喷的鸡翅,口水直流,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去,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了东西,大家一起爬上水库的大坝,欣赏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好大一个湖啊!湖面上有一只野鹭掠过东白湖面,羽翼轻拍激起一缕清风,在湛蓝的天空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自由的鸣叫声在旷野上空久久回荡,我和妹妹摘了很多苍耳边跑边戏耍着,笑声回荡空中仿佛和东白湖融为一体。太阳渐渐下山了,我们在欢笑声中依依不舍地告别这美丽的东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