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很普通的妈妈。稀疏枯黄的头发,黯淡粗糙的肤色遮不住那灵动鲜活的五官。说话的嘴像冲锋枪一般,虽然闹腾,却让人信服。
在我这个小康家庭中,有条家规让人难以忍受不准浪费钱,不准浪费水。
我的妈妈这方面十分执着:老爸曾想买个净水器,据说可以过滤四分之一的杂质,能直接饮用。老妈一听就不乐意了:不用买,省点钱,水烧开了再喝不行吗?我要过低碳生活。于是硬是嚷了三天三夜,爸爸买净水器的计划不得不中途夭折。
酷热的夏天,运动完后出了一身热汗,我想痛痛快快洗个冷水澡,老妈又秀了一波气功:不要洗冷水澡,小心感冒。热水澡冲一会就好了,不要浪费水。我刚冒出来的的感恩之火又被浇灭了,刚想怼两句,一想到老妈的三寸不烂之舌,只好做罢。
可有这样一天,普通的妈妈变的不再普通。她仍是那样其貌不扬,那样的爱唠叨,唯一变的,是她不再那么抠了而这一切的原因是一场席卷无数鲜活生命的疫情。
进门第一件事洗手,打过洗手液后水冲30秒。这成了妈妈的口头禅,每每说完这话,她就像门神一般,仔仔细细督促我们洗手。以往从不刷手机的妈妈现在也喜欢翻翻抗疫文稿,并且在大年初五当天混走了我1000块压岁钱,帮我捐了15000元,让我当了回民间小英雄,我渐渐发现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当电视上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毅然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带好口罩、带上护目镜,绑好头发,套上厚重的防护服,忙碌在抗疫一线。24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在他们的脸颊上留下狰狞的疤痕,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他们自豪地说: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这时的妈妈定会记住他们的名字,啧啧赞叹,不住地说:明珠啊,好好学习,以后祖国哪里需要你,你就去哪里!
当屏幕上看到这样一种人:他们玩忽职守,对还剩多少个床位?昨天确诊病例多少人?新增多少人?这样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却还理直气壮的说我不知道。这时的妈妈一定会激动万分,义愤填膺道:这人怎么这样?这人还有责任心,还有羞耻心吗?
要知道,我妈妈这个平民百姓每天都在关注着疫情,若那一天哪个省无新增死亡或确诊病例,她都会高兴个半天,就连我考试满分也没见她如此高兴。她还正儿八经警告我,以后学医或搞科研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弄虚作假。如果有邻居借口罩,妈妈定会毫不吝啬地拿出一大叠,这样爱国豪气的妈妈,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这几天,国家呼吁积极复工,妈妈又是头一波入厂的,不畏疫情凶险。我不敢说妈妈是最勇敢,最高尚的,她虽没有一线医护人员的技术与能力,却也是一个爱国称职的好公民。
这样的妈妈让我骄傲!
中国正是因为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才能够众志成城!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优点那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我可以挑几个优点来排成一部剧。三、二、一,开始!
第一幕:操场上的搀扶
哎哟,我摔倒了!她连忙扶我起来,一边安慰着我,一边给我掸掸身上的土,还帮我把眼角的泪拭去。我很感动,嘴角向上扬了扬,她也冲我笑了笑,开始帮我检查哪里受伤了。她发现我的膝盖流了很多血,关切地问了我一声:疼吗?我点点头。她把我扶到医务室消毒,然后又扶着我回到教室。
第二幕:朋友来了也学习
去年她过生日,邀请我们和她一起庆祝。到了饭店,她没有着急玩游戏,而是拿出了书本开始写作业。我们也都拿出了书本,和她一起写作业。直到我们的作业都写完了,大家才一起吹蜡烛、吃蛋糕、做游戏。这样的聚会多么有意义啊!既能和朋友欢聚,也不耽误学习。
第三幕:教室里的笑声
她是一个幽默的人,常给我们讲一些笑话,也会做一些夸张的动作逗我们笑。有一次,她故作神秘地问我们:一只鸡和一只鹅同时放进冰箱里,为什么鸡死了鹅没有死?我们都以为这是一道很难的科学问题,所以猜了半天也没有猜出来,只好仰着头问她为什么。她淡淡地说了一句:因为那只鹅是企鹅。啊!好冷!
你们猜到她是谁了吗?她就是乐于助人、主动学习、风趣幽默的高修诣。
在这世界上人有很多,有的让你愤怒;有的让你印象深刻;而有的人也能让你敬佩,我敬佩的人有很多很多有军人、医生、老师,而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是在一个中心广场练滑板的小弟弟。
在一天傍晚我和父母去中心广场去玩,这时我被一片空地上滑滑板的大哥哥们给吸引住了,哇,那几个哥哥一个脚蹬地,另一个脚稳稳的踩在滑板上,飞快的滑着他们的身影,就像一只射出去的箭,嗖一下就不见了身影,我一边观看哥哥们的表演,一边暗暗想,要是我也能像哥哥们那样,那感觉多棒!
这时,我看到一个手里拿着滑板的小弟弟,从他眼睛里放射出对滑板的热爱,所以他也学哥哥们有模有样的滑起来滑板,可惜好景不长,由于自身重力可能没有调节好,只听扑通一声,小弟弟应声而倒,捂着胳膊,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前,额也扭成一个川字,看样子痛苦极了,但是他仍站在滑板上,眼神坚定的看着前方的路,一步,一步又一步的坚定迈下去,他虽屡败屡战,终于还成功了,他滑的也像哥哥们滑的那么快,那么稳了。
这个小男孩虽然年龄比我小,但是也值得让我敬佩,因为他坚强、不服输,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所以我敬佩这个小弟弟。
有一个人让我佩服,我佩服他并不是因为他事业有成,他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我只是因为他笑对人生的品质而佩服他。
砰砰的声音响了起来,李大爷又来收破烂了。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有些吃惊:李大爷看起来应该快七十岁了,满头的白发,焦黄的肤色,一脸的皱纹,整手的茧子,站在夏天毒辣辣的阳光下,汗水不时从他额上直淌而下,他却乐呵呵地拿着那几个收破烂的蛇皮袋,直冲着你笑。看到这个场景难免有些心酸。
待他进主家把废品都装好后,他就又会冲你笑着喊道:好嘞!。这两个字是那么简短干脆,然而又是那么满溢着活力与希望,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时间久了,周围邻居也就和李大爷熟悉了。
一次听到他和别人聊天,别人问他:李大爷,你为什么收破烂,你的儿女呢?他站起身迟疑了一会,接着又弯腰埋头干起活来,说:家里太穷了,养不起儿女啊,老伴儿得了重病,常年卧床不起,以前我还在厂里干过几年,现在年纪大了没有工厂要了,只能收收破烂了。说到这,他的眼睛里好像泛出了点点泪光,他拿起肩上的毛巾连着额头的汗,一把抹干了。他直起身,拿出秤,找到个支点,将蛇皮袋里的废品称好,报价,付钱,然后点了根烟,使劲抽了几口,笑着说道:好勒!我走了!
夕阳下,那载满废品的小三轮,渐行渐远,李大爷哼着的欢快小曲儿却还能依稀听得见。
在家能够听到楼道里的那一句好勒,我走了,就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听到那一声时,我就知道李大爷没有放弃,他还在笑对人生。
就算再痛苦,也得记清,有一样东西,人天生就有,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身处高峰还是低谷,它都会一直陪伴着你,那就是乐观,李大爷笑对人生的品质让我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