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关于初中记忆作文集锦6篇

时间: 2022-10-14 栏目:初二作文

开在记忆的花朵

记忆,是人们心灵中重要和可贵的芯片,记忆能使我们回首往事;也能使我们重现以前所错过的东西,警示我们下不为例;还能使我们品味曾经获得的乐趣和欢乐——而在我茫茫的记忆中,一棵尚未人知,渺小的花朵正在一块种满向日葵的田野发芽,但它却没有争高直指,只是颔首低眉。

那是个寒假的开始,我还懒洋洋地赖在床上,回忆着昨晚玩得痛快的电脑游戏。突然,一种熟悉而又遥远的呼唤在我耳边游荡。“儿子,是时候起床了,一会儿你还要去补习呢!”母亲亲切地说,用手推耸着我,但我由于晚上失眠多梦,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快点!妈还要去上班!”母亲催促着我,而我还像蛔虫那样死死地粘在床上,吮吸床上的温暖。母亲看我仍死性不改,拿我没办法。于是她用那刺骨痛心、感人肺腑的语言来唤醒我这千年不醒之虫。“儿子,你还赖在床上,妈还要上班的啊!你还不起床干嘛?”母亲失望地问。“让我多睡会,我好困啊!那要不你跟补习老师请个假吧。”我毫不客气地说,然后用被子把头裹住。“你不要再躲避了!你不起床就算了。但你要想想妈为了你而浪费多少时间,时间就是金钱。不但白白送给人家一天的补习费,而且比别人学少了知识,你还怎么跟同学竞争呢?”母亲冷静地坐在书桌前,想控制激动的情绪,但刚刚激动的话已掩盖不了她的愤怒。

我盖着被子,整个人不知所措地躺在床上。因为那一次呼唤是我有史以来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它像一支利箭刺穿那侵蚀我勤奋的心,那颗心的灵魂唯有垂头丧气地脱离我的身体,飞回属于自己的地方。而此时,我坚定地从被子里挣扎出来,望着母亲瘦弱的身影。母亲发觉我醒来后,泪珠想从眼眶里跑出,但她一时控制住了自己的心绪,默默地看着我离开房间。

那朵记忆之花,它已深深地插在我懦弱的心灵上,我唯有等待它生根、结果。收获属于自己与母亲那份深挚的爱。

初中记忆作文篇2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正是钓鱼的好时候,我当然要抓住这钓鱼的大好时机,便缠住爸爸,叫他一起和我去钓鱼。我们从地里挖了几条蚯蚓,拿上钓鱼竿,来到了我们老家的小河旁。我们选了一块水较深的河段,坐在岸边,拿出一条蚯蚓,剪作两节,我和爸爸每人一节,穿在钓钩上,用力一甩,鱼线落入水中,泛起一圈圈波浪,可好玩儿了。

我是个急性子,一会儿把鱼竿提起来看,又放下面去。看爸爸那边,一条大鱼已经上钩了。我看看我这边,还是没动静我不禁发起牢骚来:“这鱼怎么了,怎么不朝我的钓竿去啊!难道我爸爸那边的蚯蚓比我的好吃吗?鱼儿啊,你快点来吧。”爸爸在一旁听了,笑着说:“不是你说的那样,鱼儿喜欢吃我的鱼饵,而是你太心急了,一会儿就提起来看一下,把鱼都吓跑了。钓鱼不要心急,鱼饵在水里,自然就有鱼来咬饵了。”“哦,我懂了。我晓得我为什么钓不不到鱼了。”

我点点头说。我静下心来,专心地注视这水中的浮标,突然,浮标动了一下,我刚要提,被爸爸拦住了,他说:“等鱼把钩咬稳了再提。”我看见浮标整个儿沉了下去,我便想:这次的一定是个大家伙。我把鱼竿一提,只见鱼竿被拉的弯弯的,我猛的一甩,把那条鱼甩到了岸上,一看,足足有一尺多长!

我欢天喜地的把鱼放进了桶里。那次钓鱼的事一只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因为我不但学会了钓鱼,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不要心急,要冷静,沉着。

初中记忆作文篇3

题记:一念起,百念收,往事不会再回头。敛起笔尖,抛尽清愁,把飘泊的心拉回原点,挥一挥手,一个人走!

鹤舞楼头,孤影清瘦

怦然心动的感觉还跳在胸口

遥望着暮色中深深雨巷

油纸伞下的一幕幕

早已被寒冷浸透

微凉的风

几多苦囚?

眷眷情怀

载着我挥不去的清愁!

荷塘的月色,还是那样温柔

西楼的清辉里,素月挽起了寂寞

成了不协调的闲愁!

难舍的梦驰骋在无垠的天际

握着秋天的一缕衣角

苦苦寻求!

想已跨越千山万水

思念却紧随其后

轻轻浅浅的记忆,斑驳了泛黄的秋伤痕累累的心事,遗落在萧瑟中

独听更漏

把飘泊的心拉回原点

让逐渐冷却的情,尘封在红楼在飘雪的日子,化一朵圣洁的.精灵潇洒的走,不带走任何一片衣袖

花开了,又谢了,芬芳依旧

曾经的对与错

不再追究

一段留不住的缘,轻轻松手

整理好凌乱的思绪

去告别那回不去的清愁!

初中记忆作文篇4

初中记忆作文篇5

一眨眼,我们都这么大了。小时候什么都不认识,连电视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现在,我们把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玩耍的时间少,看电视的时间也少……

记得我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喜欢玩捉迷藏,一约到三四个朋友,就邀请他们和我一起玩。

放假了,我们一群人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来决定谁来当“鬼”。呀——我中奖了,我是“鬼”!我大声的吼了吼:“我数100秒,藏好来啊!”我把手遮住眼睛,开始数数:“1,2,3,4,……97,98,99,100。我开始找了啊!”说罢,便踮起脚来轻轻地走着,用苹果大的脑袋这儿看一下,那儿望一下,总之,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哪呢?在哪呢?”我急了,因为过了十分钟都还没找到一个人。我加快了速度,继续往前行。“哼,我一定会找到你们的。”我默默地想。

不知怎的,回了一下头,呀,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在后面。奇怪——刚才明明很细心很细心的找过了,怎么会有人呢?我过去悄悄的吓了她一下,可她却捂着嘴,笑着说:“哈哈哈,你太慢了,太好笑了。”我当时一脸疑惑的看着她,也没时间问她为什么,就要求她告诉我其他人在哪,她依旧笑着,用手指指了指后面。原来他们都在前面,是我太马虎了吗?

怪我当时太幼稚,只知道一味的向前,却忘了他们可以随时改变位置——这都是我的后知后觉。

那是的我多么开心,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做什么!可那些都是记忆中的我了,看看现在,那些幼稚都变成了成熟,以前的快乐都变成了烦恼:

每天手都在不停地写着,要做的事渐渐变多了,脑袋里要装的东西也变多了,即使储存不够,也要强行塞满!“宝贝,来帮妈妈打扫房间。”“哦,好!”这之类的对话也听惯了。有一次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和同学出去玩,约好了的,我会按时回家的。”可妈妈却说:“不行不行,你已经是高年级了,要好好读书,怎么能在乎这无趣的玩耍呢?只要你考上重点大学,想玩什么玩什么,听话……”“这不还早呢,我小学还没毕业,你就……”我看了看表,焦急地对妈妈说:“破例破例!”便挥手向妈妈再见。

已过去的美好,只是回忆,我们无法追回。现在和过去,人们会想回到过去,重温当时的自在。可只能在梦中实现,毕竟那是以前,再怎么追都追不回来了……

初中记忆作文篇6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回来吃饭了,小余汤!青绿的田埂边,久久荡漾着外婆缠绵不绝的声音。那一声声呼唤,淹没在清香的麦田里,触动了我心灵深处的柔弦。

——题记

轻风掠过思绪的眉梢,勾起我记忆深处的声音。

小时候的外婆家,青砖碧瓦的后面,是那多得快把我吞噬的绿。铺面我的眼眶,装点了我的心房,那时的我,无忧无虑,神秘巧妙的大自然,吸引了我不是很宽大的脚步,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每当我的身影渐渐隐没在无尽的绿海中,时光如流水般不留痕迹的走过。那时那个略有些弯曲的背影总是在饭时准时出现在田野的尽头,传来回来吃饭了,小余汤!

顿时,我意识到自由时光的缩减,心中总有些不愿意,那时的我不理解外婆的苦心,执意的逃离。夕阳的影子,绚烂了整个天际,金粉下的却是个小黑点,延伸在尽头。

初中记忆作文篇7

俗话说:小寒大寒,收拾过年。今年的大寒节气似乎比往年的要早一两天,过了大寒,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在陇南,这就到了小年,正式的年节就到了,人们就开始更加忙碌,准备过年呀!

在陇南的农村,腊月二十三日是一个有隆重仪式的日子,“腊月二十三,灶房阿婆上青天”(在陇南农村,以为灶房的神主是一位女性,这倒是符合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当地习俗)。忙碌了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仪式,恭恭敬敬地送灶房阿婆回到玉皇大帝处,汇报这一家的一年四季的好事和坏事(这倒有一些像现代人的年终述职),来决定这一家在来年运气。通常,在腊月二十三日当晚,大人们会在厨房的灶台上方贴上一张写着“灶房阿婆”供奉灵位的红纸,两边还会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并在灶台上布置了一座香炉,并在每天晚上烧香,化纸钱,以表示对灶房阿婆的敬意。因为,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在人间保佑庇护了这家人一年的灶房阿婆就会暂时离开这个家庭,上天述职,暂时的缺位,人们就想了这个办法,就相当于已经离开的灶房阿婆还在家中保佑庇护着这个家庭和家庭成员。在老家,把这个仪式叫做祭灶。

父亲在故乡是一个文化人,在记忆中,在临近腊月二十三日这几天,就会有一些邻居拿着红纸找上门来,请父亲给他们写“灶房阿婆”。父亲总是来者不拒,尽心尽力地给他们写好,在等待墨汁干的过程中,父亲通常会与他们说一说家庭的年节准备的情况,或是问一问家中小孩子的学习情况,叮嘱他们孩子的学习是大事,不可马虎,并开玩笑说等孩子长大了、有文化了就可以让孩子写灶房阿婆了,不用再让别人写了。等墨汁干了,邻居们就拿了写着灶房阿婆的红纸,千恩万谢地离开。以前农村经济不发达,有一些邻居不拿红纸上门来让父亲写,父亲也会找了家中的红纸给他们写了奉送。

在腊月二十三日,另一个习俗就和家中的小孩子有极大的关系了,这也是我们在小时候热切盼望的一种仪式。给孩子喝甜开水!在祭了灶房阿婆之后,家里的大人就会拿出平时积攒下的蜂蜜(或者白糖或者红糖,这要看家境和当年的将经济状况),兑一缸子糖开水,等温度适合了,就让小孩子们喝下,在场的小孩都有份。小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一天晚上喝甜开水,大人也不解释。那时候反正只要有甜开水喝,我们也不过多地问为什么。长大后我猜想,可能是与送灶祭灶的仪式有关吧!大概糖水是祭灶的供品,祭灶之后才给小孩子喝的。灶房阿婆去天上反映这家人的情况,在灶房阿婆走的时候,给她老人家喝一些糖开水,等她汇报的时候就会多说一些好情况,来年这家的运气就会比以前好一些吧。

我的童年时代,正是国家物资紧缺的时期,大部分时间大人们就用土蜂蜜兑水,白糖红糖都是紧俏物资,凭票供应不说,有时还会出现有票没糖的情况。那时候,觉得白糖开水比蜂蜜开水好喝。不像现在,白糖、红糖成了司空见惯的大路货,蜂蜜反倒成了稀罕物件了。

前几天,准备祭灶用的物品,我自己写了灶房阿婆之后,与妻子去超市买蜂蜜,千挑万选地买了一罐蜂蜜,回来一试,还是没有童年时代的蜂蜜好,没有了那时的甜味道和香味道,回想起看过的一部电视专题片讲的有商人往蜂蜜中羼果胶,一吨蜂蜜中竟然羼三四吨果胶。也不知道,是我买的蜂蜜也被羼了果胶,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外面,已经有邻居的孩子迫不及待地燃放起了爆竹,而我,现在却越来越怀念那一些童年的日子。

    【初二作文】栏目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关于初中记忆作文收集五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