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根据湖南省卫生计生委、湖南省扶贫办下发的《关于印发2017年度湖南省健康扶贫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湘卫财务发[2017]8号)文件要求,我局对照考核指标与评分细则,对2017年度健康扶贫工作进行自评,现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精准识别
我局对省健康扶贫系统中因病致贫人员3248人进行了全面摸底核查,核查内容包括人员基本信息、疾病信息及救治信息,核准率达100%。之前我局还摸底核查了国家平台的2024人及区扶贫办交办的1643人,共核定健康扶贫对象1358人(系统外60人),其中大病患者108人(四类9种疾病71人,已救治59人,未救治12人;五类公共卫生疾病37人,已救治36人,未救治1人),慢性病患者1250人。
(二)方便看病
1、自9月1日起,我区医疗机构均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贫困患者,凭相关身份证明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入院时只需签订《君山区贫困人员先诊疗后付费协议书》,无须交纳住院押金则可直接住院治疗。目前,共有163贫困住院患者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贫困患者享受“一站式”结算补助。患者出院后不需要来回奔波,仅需将医保证、身份证和个人银行存折复印件送到乡镇卫生院,其大病保险补助、扶贫特惠保补助、医疗救助及区级健康扶贫专项补助均由我局健康扶贫办公室按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君山区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君政办函[2017]号)要求核算后给予打卡发放。截止10月20日共有726名贫困患者符合该项政策补助,补助金额171.46万元,均已打卡发放。10月20日以后的贫困住院患者费用正在进行核算。
3、我区贫困患者住院实行逐级转诊,定点医院严格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和可报比例,大病区内首诊比例到达93%。
(三)群众满意度及政策知晓率
我局印刷了50*70cm规格的海报6000份,内容为健康扶贫对象、工作目标、行动措施、支付对策、贫困患者就诊绿色通道流程图。海报由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逐户上门张贴在贫困户家中,同时在村部、镇政府、医院张贴宣传。我区健康扶贫相关优惠政策有效地减轻了贫困患者看病住院的经济负担,通过多次下村宣传,基层干部与贫困群众对健康扶贫工作也有了很好的了解。我们还制作了健康扶贫政策要点卡片5000份,内容简要,携带方便,随时都能拿出来学习,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政策知晓率。我局电话调查群众满意度和政策知晓率均高达98%。
二、“三个一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一)大病集中救治
1、9月11日,区卫计局、区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君山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岳君卫发【2017】71号)。
2、我区农村贫困人口患4类9种大病共有71人,已救治59人,救治率达83.1%。未救治的12人中,终末期肾病11人均在接受透析治疗,暂未到医保中心报账;儿童先心病(室间隔缺损)1人需择期手术。
3、因君山区人民医院暂不能开展4类9种大病救治工作,只能按规定转诊到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医院主动对接患者,联系市一人民医院,为他们治疗开通绿色通道。
4、我区贫困人口五类公共卫生病患者37人,已救治36人,其中肺结核8人;晚期血吸虫病1人;重症精神病住院27人。未救治1人,系艾滋病患者,由区疾控中心免费发放美沙酮治疗。
(二)慢病签约服务管理
1、健康档案建立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为我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建立了动态管理电子健康档案及纸质档案,共7805份,为4371名农村贫困人口开展了健康体检(包括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B超、心电图),每个贫困家庭都有1名签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
2、对慢病患者制定个性化慢病管理方案,根据病情不同,在服药、定期医院复查、饮食、锻炼、并发防治症等方面拿出方案,有效管理。
3、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结核病管理率均达70%以上。
(三)重病兜底保障
1、我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7805人,参保率100%;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
2、农村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区财政予以全额负担;其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区财政给予50%的补贴。全区范围内实行了门诊统筹。
3、建立了大病兜底保障政策。区政府补助70%。
4、大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4类9种大病救治59人总费用219.73万元,补助193.22万元,实际报销比例87.94%。
(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1、我区有区级公立医院3所,其中二级公立医院2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7所,合格村卫生室126所。
2、落实乡镇卫生院在岗人员待遇,共218人,在区财力相当薄弱的情况下,年初预算按2.34万元/人安排经费,年底实行预算追加590万元。
三、组织领导与信息宣传
(一)组织领导
我区将健康扶贫工作纳入了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考核范围,并于11月27日组织开展健康扶贫考核工作。分别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省健康扶贫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健康扶贫现场推进会议精神。
(二)信息宣传
7月25日,中国平安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湖南润农生态茶油有限公司在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签订了“三村工程油茶产业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为全面了解此次签约事宜,评估对我公司影响,省分公司普惠金融事业部会同农业保险部组成专项调研组于7月30日前往湘西州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国平安“三村工程”简介
三村工程,即三村建设工程,是中国平安于2018年启动的公益活动,计划投入100亿元,主要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旨在实现贫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村官工程,即产业扶贫,其目标是“造血式”扶贫,是“三村工程”工作的核心。一方面,平安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对乡村致富带头人进行产业知识技能培训,发挥带头人引领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的作用;另一方面,平安利用其金融实力、技术能力和经营智慧,筛选有条件的贫困地区,通过一揽子保险服务和资金支持,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建设;另外,平安还通过其电销平台支持农产品销售,从而实现产销闭环,形成可持续模式。
村医工程,是以健康扶贫为核心,通过为贫困地区输入优质的医疗资源,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医疗健康水平。目前主要通过村卫升级、村医帮扶、医视平台、医疗援助等方式,完善、优化乡村卫生所设施和服务能力,共享城市优质医疗资源。
村教工程,是以教育扶贫为核心,旨在联通城乡,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为贫困地区输入优质教育资源。硬件方面,主要是向学校提供标准化的硬件设备,接入远程支教平台;软件方面,主要通过“三村晖”APP,将城市名师资源连接至学校,提升县域教学水平。
二、协议签订基本情况
本次签约是由中国平安发起,联合湖南润农生态茶油有限公司、湘西州政府于花垣县十八洞村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是平安“三村工程”在湖南省内落地的具体举措。中国平安拟通过湖南润农生态茶油有限公司带动当地30万亩油茶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油茶特色产业扶贫闭环,并同步推进花垣县的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相关工作。签约结束后,平安集团及润农茶油公司党员代表在十八洞村进行了党建活动。
本次签约政府方出席领导主要有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贺丽君,湘西州副州长王学武,花垣县县委书记罗明;企业方为湖南润农生态茶油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海林;平安方面有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陈克祥,平安产险副总经理曹六一,平安集团驻湖南省机构党委书记、平安产险湖南分公司党委书记孙朝。
经湘西州分公司与州金融办、州法制办和州政府办相关领导咨询沟通,本次签约协议文本未按相关程序进行会签审核,州法制办及金融均对签约事宜不了解。调研组通过州政府办相关人员了解到,本次签约主要由省扶贫办及花垣县政府促成,州政府主要领导并未签字审核,除分管公安、司法和信访的王学武副州长外(兼州公安局局长),其余州政府主要领导均未出席本次签约仪式。另据了解,该战略协议虽名义上为湘西州政府签署,但其主要内容仅与花垣县有关,相关合作暂未扩展至全州。
三、协议主要内容
本次协议签订内容与中国平安“三村工程”战略基本契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扶贫。中国平安联合湖南润农生态茶油有限公司,在十八洞村打造产业扶贫模式。一是平安与湖南润农生态茶油有限公司将合力打造、联合出品“灵犀十八洞村”茶油品牌;二是平安内部扶贫商城上线“灵犀十八洞村茶油”扶贫产品,通过引流带动其销售;三是计划通过产品销售促进、带动当地30万亩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创造就业机会;四是将“灵犀十八洞村”茶油品牌销售额的1%直接捐赠给十八洞村,推动乡村振兴。
二是教育扶贫。中国平安将在花垣县麻栗场中心小学等5所小学挂牌成立“全国科技素养实践学校&平安智慧小学”,通过远程教育和“三村晖”APP实现双师课堂,引入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健康扶贫。中国平安将升级挂牌岩锣村卫生室等5个村卫生室,并捐赠一批检测一体机医疗设备和医疗资源,提升村级卫生室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州、市委、政府关于打贏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紧盯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监督、抓常抓长、标本兼治原则和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深入开展治理整顿,正风肃纪,久久为功,切实解决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作风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二、工作目标
集中力量开展健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用重拳、出实招,切实解决健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效。在专项治理工作基础上,健全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持续推进,确保整治腐败,和作风问题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
三、自查结果
1、在扶贫领域腐败上:
在健康扶贫工作中我院不存在贪污侵占、行贿、受贿、虛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我院不存在套取、骗取医保资金、医疗救助资金、兜底保障资金等问题;在健康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分配、审批、招投标、验收等环节不存在违规操作、滥用职权、以权谋私问题;不存在对上级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惠农资金“动脑筋”“伸手”等问题。
2、在扶贫领域作风上:
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若干规定》(云开组办[2018]38号)精神及卫健局要求,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不存在“四个意识不强、政策落实有差距、资金管理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不存在检查考核走过场,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发现问题隐瞒不报,袒护包庇等问题;不存在政策落实有差距问题;工作职责清晰明确,工作开展进度正常,工作作风扎实,服务规范。
3、在资金问题上:
我院对健康扶贫资筹措保障到位,下拨及时,按要求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待遇;院内管理规范,不存在虚报冒领、取骗取等问题;不存在擅自提高补助标准和保障待遇问题;不存在套取、骗取医保资金、医疗救助资金、兜底保障资金以及非建档立卡人口冒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身份信息进行诊疗的行为。
四、下一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