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蝶恋花·春景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苏轼)

时间: 2022-12-01 栏目:学习资料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翻译参考:

注释
①蝶恋花&春景;,原本无题,傅本存目缺词。
②花褪残红;:褪,脱去,小:毛本作子;。
③子;,毛本误作小;。飞;,《二妙集》、毛本注一作来。;
④绕;,元本注一作晓。;
⑤柳绵;:即柳絮。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诗:往年同在莺桥上,见依朱阑咏柳绵。;
⑥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⑦墙里秋千;五句: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恼,犹撩也。,言墙里佳人之笑,本出于无心情,而墙外行人闻之,枉自多情,却如被其撩拨也。;又卷一:却,犹倒也;谨也。;却被;,反被。唐&胡曾《汉宫》诗: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多情:这里代指墙外的行人。无情:这里代指墙内的佳人。

白话译文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由于这首词没有编写时间,但依据《全宋词》所载的顺序,此篇当于苏轼被贬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时所作。

文学赏析
本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最擅婉约,本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我们仍用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本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指出本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5]
花褪残红青杏小。;褪对旨颜色变浅或消失。开头一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句意为: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只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的点缀,仍显美中不足。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大意是:树上的柳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之大,竞找不到一处怡人的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6]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作者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6]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人回味、想象。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名家评论
清&王士祯《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大江东去;耶? 髯直是轶伦绝群。
清&王运《湘绮楼评词》:此则逸思,非文人所宜。
民国&俞陛云《宋词选释》: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下阕墙内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欧阳修)
  • 下一篇:题临安邸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林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