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北山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王安石)

时间: 2022-12-06 栏目:学习资料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翻译参考:

注释
⑴北山:即今南京东郊的钟山。
⑵输绿:输送绿色。陂(bēi):池塘。
⑶堑:沟渠。回塘:弯曲的池塘。滟滟(yàn):形容春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

白话译文
北山把浓郁的绿色映照在水塘,春水悄悄地上涨;直的堑沟,曲折的池塘,都泛起粼粼波光。我在郊野坐得很久,心情悠闲,细细地数着飘落的花瓣;回去时,慢慢地寻芳草,到家已是很晚。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职退居江宁(今南京)。在春天到北山游玩,为这雨后落花飘飘点点的美景所陶醉而流连忘返,就写了这首诗。

文学赏析
王安石的绝句,最喜欢将自然界景物拟人化,让万物都赋有生机活力,带有感情色彩,这首作于晚年写钟山的诗前两句也是如此。诗中的北山本是无情之物,但春天到来,万物萌生,山上一片浓绿,映现在满陂春水中也是一片绿色,似乎是山主动地把自己的绿色输送给水塘,又随着春水上涨,仿佛要把绿色满溢出来;水,也很多情,或直,或迂回弯曲,以种种秀姿,带着粼粼波光,迎接着山的绿色。这联诗,把绿色写活,特别引人注目。王安石擅长写绿,除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这类脍炙人口的句子外,又如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也状出颜色的流动,与此诗创意仿佛。
山有情,水有情,人亦有情。诗人面对着这诱人的山水,留连忘返。因为心情悠闲,坐了很久,以至于仔细地观察着花朵飘落,默数着一朵,二朵&&&&&&坐够了,回途饶有兴趣地寻觅着芳草,滞留了多时,回家已经很晚。这两句,通过数花、寻草两个动作,很形象地反映了自己淡寂安闲的心理。
诗前两句纯是景语,写得细腻工巧;后两句纯是情语,写得纡徐平缓。写景时,注意了色彩的渲染,把静态写得仿佛飞动起来;写情时,通过客观叙述,刻画主观情绪,境界全出,把动态写得平静之至。诗全首用对,在整齐中同时富于变化。如三、四句,出句先写结果,后写原因,坐久了,心情很闲适,所以数起了落花;对句先写因后写果,因为寻芳草,所以回去晚了。内容与艺术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诗便以其鲜明的特色为广大诗家所喜爱。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这两句历来被评家关注,宋吴开在《优古堂诗话》中认为徐俯诗细数李花那可数,偶行芳草步因迟;有窃取王安石诗的嫌疑。

名家评价
吴开《优古堂诗话》: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词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荆公晚年闲居诗云‘细数云云,盖本于王摩诘‘兴阑啼鸟唤,坐久落花多,而其辞意益工也。;
吴可《藏海诗话》:‘细数落花、‘缓寻芳草,其语轻清;‘因坐久、‘得归迟,则其语典重。以轻清配典重,所以不堕唐末人句法中,盖唐末人诗轻佻耳。;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三:以闲适为胜。;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吴文英)
  • 下一篇:望海楼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米芾)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