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女冠子二首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韦庄)

时间: 2022-12-10 栏目:学习资料
年代:唐代
作者:韦庄

原文

女冠子二首⑴

其一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⑵,含羞半敛眉⑶。
不知魂已断⑷,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其二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⑸。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⑹。觉来知是梦,不胜悲⑺。

翻译参考:

注释
⑴女冠子:词牌名。
⑵佯(yáng)低面:假装着低下脸。
⑶敛(liǎn)眉:皱眉头。
⑷魂已断:即魂销;。江淹《别赋》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⑸柳叶眉:如柳叶之细眉,这里以眉;借代为面;,亦是低面;的意思。
⑹依依:恋恋不舍的样子。
⑺胜:尽。

白话译文

其一
今天是四月十七,去年这个日子,正是与你离别的时候。忍住泪水假装着低下脸,含羞皱着眉头。
自别后我魂销肠断,如今只能在梦里与你相见。我的相思之情,除了天边的月亮,又有谁知道呢?

其二
昨天深夜,你出现在我的梦里。我们说了好多话。你依然像从前面若桃花,频频低垂的眼睑,弯弯的柳叶眉。
看上去好像有些羞涩,又有些欢喜。该走时却又依依不舍。醒来才知道只是个梦,心中不觉涌起难忍的悲哀。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关于韦庄《女冠子二首》的本事背景,学术界意见有很多分歧。杨湜《古今词话》说:(韦)庄有宠人,资质艳丽,兼善词翰,(王)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辞,强夺之。庄追念悒怏,作《荷叶杯》《小重山》词。;(见《花草粹编》卷三引)因而有人认为《女冠子二首》也是思姬;之作,如吴世昌认为是忆故姬之作;(《词林新话》),华钟彦认为是为怀念宠姬而作;(《花间集注》)。但也有人认为思姬;的说法证据还不够充分。

整体赏析

其一
这首词在《草堂诗余别集》中题作《闺情》,可看成是女子追忆与情人的相别以及别后相思,抒发了闺中少女的相思之情。词句质朴率真,哀惋动人,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篇。上片忆与郎君相别。四月十七,正式去年今日。;连用记载日期的二句,在整个词史上少见。似乎是脱口而出,有似乎是沉醉之中的惊呼。正是;二字用得传神,表现出记忆之深,让人如闻其声。别君时;非常直接地点明让这个少女如此痴迷的原因。原来是与郎君分别了,痴迷、沉醉于苦苦的相思忘了时间的飞逝,忘了四季的轮回,忘了身在何处。好像是在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别离已一年,相思也一年了。然而,这一年似快又慢,快是指别离太快,相聚太短,慢是蕴涵了无数煎熬,无数牵挂。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佯;是掩饰,但不是故意做作,是基于感情的真挚。害怕郎君发现脸上的泪水,而牵挂、担心,而假装低头;含羞;是别时有千言万语却有无从说起,欲说还休,难于启齿。这两句通过白描手法,生动地再现了送别时女子玲珑剔透的面部表情,细腻真实的心理活动。
下片抒别后眷念。不知魂已断;,是过片。魂断;紧扣上片别君时;,承上;只好空有梦相随;,启下,过渡自然,不留痕迹。不知;故作糊涂,实指知,但比知更深更悲。知是当时,是如今,还是这一年,却又不知。事实上,三者已融于一起,无从分别,也无需分别。君去人不随,也不能随,只好梦相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这里的梦是凄苦的,是在无法选择的前提下,不得不选择聊以慰藉的方式,可见相思之深,相思之苦,相思之无奈。除却天边月,无人知。;天边月;与首句四月十七;在时间上相应。无人知;即是不知,重复上文,加强凄苦。魂销梦断都无法派遣相思之苦,那就只有对月倾诉了,这是古人常用的寄托方式,没有人知道,但明月知道,不仅知,还理解,更会把这一切记住,作为见证。在少女的心目中,月竟成了她在人间的唯一知己,这是十分无奈的选择,更见其孤独,寂寞。况且明月的知,本是子虚乌有。寄托相思,相思却更浓,排遣相思,相思却更深。真是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少女受相思折磨,为相思煎熬,楚楚动人,愈发憔悴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首词也可以看成是男子对女子的回忆。

其二
这首《女冠子》,写男子对女子的相思而成梦,梦后而悲的情况。恋人在梦中相见,他俩把臂欷歔,说不尽的离愁别苦。语多时;,明写千言万语,暗扣山高水长。依旧桃花面;,特别是频低柳叶眉;欲去又依依;的神态音容,宛在眼前。然而,夜长梦短,梦醒之后,更令人不胜伤悲。此词不似多数花间词之浓艳,而是在清淡中意味深远,耐得咀嚼。所谓意婉词直;,似直而纤;,别具风味。
词的上下片一般都自成段落,如上片写相别,下片写相思。这首词在结构上却较别致,打破了词的上下片界限,没有过片痕迹,一气呵成。它的前七句写梦中之欢,后两句写梦后之悲。
这首词的梦境是清晰实在,温馨甜蜜的,不像前一首空有梦相随;那样迷惘惆怅。头一句点明入梦的时间是昨夜夜半;。梦境一般虚无缥缈,此梦却很分明;。分明;虽贯穿于梦中,其源却使人想到来自实境。正由于主人公日思夜想,意中人才会音容常新,活在脑海了,出现在梦中。可见他也是一位与少女同样痴情的有情郎。这两句交代入梦,仅仅来开帷幕,已露出明朗的色调。
这是一个旖旎的梦,从绵绵情话开始,到依依惜别为止,恩爱缠绵,充满柔情蜜意。梦中那位少女形象,尤其显得楚楚动人。语多时;,明写千言万语相思话,暗扣山高水长阔别久。桃花面;柳叶眉;是旧时对妇女容貌的形容。那位少女习惯于低面敛眉,在《女冠子&四月十七》的现实中和此首的梦境中是一致的。《女冠子&四月十七》中忍泪;十个字重在刻画情态,此首的依旧;十个字重在反映容貌,两者互为补充,使少女形象形神俱备。依旧桃花面;与前首中的去年今日;的艺术构思脱胎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事实上这两位男女主角除了在梦里相会外,恐怕也很难再在现实中重续旧梦了,不然不会在梦醒之后觉得不胜悲;的。半羞半喜;,少女的娇羞情态如绘。欲去依依;,看来单写少女,其实也包括男主人公。两人难分难解,极希望留住这美好的时光。整个梦境写得一往情深。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正当两情缱绻之际,梦醒了,跌回到严酷的现实中,依旧是形单影只,孤栖独宿。一个知;字品出万般凄凉况味,原来当时并不知是在梦中!梦境作如是观,而从前他俩花前月下的美境也未尝不可作如是观。这个知;字大有顿悟之感,所以不免悲从中来,感慨万千。煞尾两句浓重的悲与前七句甜美的乐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词脉络分明,层次清楚,深衷浅貌,语短情长。《历代词人考略》称赞韦庄词: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介存斋论词杂著》说:端己词清艳绝伦。;从这首《女冠子》词中,就足见韦庄词清淡疏朗、清艳劲直的特征。

名家点评

总评
明代汤显祖:直书情绪,怨而不怒,《骚》《雅》之遗也。但嫌与题义稍远,类今日之博士家言。(明汤显祖评《花间集》)
近代刘永济:此二首乃追念其宠姬之词。前首是回忆临别时情事,后首则梦中相见之情事也。明言四月十七;者,姬人被夺之日,不能忘也。(《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近代李冰若:韦相《女冠子》四月十七;一首,描摹情景,使人怊怅。而昨夜夜半;一首稍为不及,以结句意尽故也。若士谓与题意稍远,实为胶柱之见。唐词不尽本题意,何足为病。(《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
近代詹安泰:妙语生成,丝毫不见雕琢的痕迹,而款款深情,自然流露出来这二首应该是同时写的,前首由作别时的情态写到别后的难堪,空有梦相随;;后者紧接着由梦相随;的情态写到梦觉后的难堪,不胜悲;。线索分明,结构严谨。前首的忍泪;两句和后首的半羞;两句,从形象的精细刻画中来展现出无比深切的爱情,尤其具有十分动人的感染力。(《詹安泰词学论稿》)

其一
明代徐士俊:冲口而出,不假妆砌。(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四)
明代沈际飞:月知不知都妙。(《草堂诗余别集》)
清代陈廷焯:起得洒落。忍泪;十字,真写得出。(《云韶集》)
清代王闿运:不知得妙,梦随乃知耳。若先知那得有梦?惟有月知,则常语矣。(《湘绮楼词选》)

其二
近代唐圭璋:此首通篇记梦境,一气赶下。梦中言语,情态皆真切生动。著末一句翻腾,将梦境点明,凝重而沉痛。韦词结句多畅发尽致,与温词之多含蓄者不同。(《唐宋词简释》)

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传世。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王勃)
  • 下一篇:夜雨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白居易)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