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嫁接与扦插的区别范例(3篇)

时间: 2024-03-04 栏目:公文范文

嫁接与扦插的区别范文篇1

关键词:杨树;育苗;造林;抚育

中图分类号:S79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18-72-1

1育苗

1.1扦插育苗

一要严格选条,保证质量种条的质量主要标志是木质化程度、腋芽的发育状态及有无病虫害。扦插的种条以1年生苗为好,其中以根蘖苗优于扦插苗,不可用嫁接苗。苗干基部和中部木质化程度好,用作插穗扦插成活率高。梢部木质化程度差,用作插穗扦插成活率低。插穗长度视种类不同而异,一般15~20厘米。白杨派杨树如毛白杨应长些,其他种类杨树可短些。要求插穗上部应具有2个饱满芽。剪切插穗时应从基部向上依次剪切,上剪口要高出第一个芽1.5厘米左右,并要平滑,若有压伤,应用锋利刀将剪口削光滑(特别是白杨派)。剪好后50根或100根捆成一捆,切忌上下头颠倒。白杨派杨树扦插前,清水浸泡3~6天;二要深耕细整,施足底肥。这是促进插穗愈合发根、加速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重要措施之一。按照一定的株行距作垄或作床;三要找准扦插时间和方法。一般春季扦插,宜早不宜晚。白杨派扦插时,可采用铁锨开缝,将插穗顺缝直接插入土壤。插穗上部第一个芽的基部要求与垄顶或床面平行。扦插时严防下部蹬空。插后即灌水,使之与土壤密接;四要加强田间管理。扦插后地上部分芽相续萌发展叶,但未生根,因此扦插后控制土壤水分,松土提高地温,利于愈伤组织形成。当幼苗生长到5~8片叶时,要增加灌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为幼苗发根创造条件。当成活稳定后,应施肥、灌水、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

1.2嫁接育苗

主要用于白杨派杨树中。利用家杨、大官杨等杨树扦插成活率高的特性,嫁接毛白杨等白杨派树种,使之扦插易成活,生长快。嫁接多在秋季采用一条鞭芽接或冬季和早春“接炮■”。具体做法是:选择生长健壮的1年生加杨、大官杨等杨树苗作砧木,在秋季进行芽接,按18~20厘米距离从苗干下部至中部螺旋式芽接,来年春天在接芽上端1.5厘米左右剪成插穗即可扦插。“接炮■”是将砧木剪成长12~15厘米,接穗截成10~13厘米,在接穗下端用刀削成两个斜面,一边较厚,一边较薄,斜面长度2.0~2.5厘米,根据接穗的粗度选择适合的砧木,将砧木顶端削成平面,然后在中心纵开口,开口的深浅要与穗相适应,轻轻插入接穗。一定要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对准,深浅合适,夹得越紧越好,形似“炮捻”。若是冬季,“炮捻”接好以后,选择背风向阳处挖贮藏坑,深度以70~80厘米为宜,坑底要平,坑底铺5厘米左右的湿沙或湿沙土。将捆好的“炮捻”朝上墩齐,整齐的放入坑内,用湿沙土轻轻覆盖,切忌不可碰歪“炮捻”,最后将坑慢慢填平,并高出地面15厘米左右,再覆盖草,防冻保墒。翌年早春即可扦插,开沟扦插。插后用湿土埋好,及时培土,略高于接穗顶端,封后拍实。

2造林

杨树适宜生长在肥沃湿润、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上。平原地区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速生丰产林常进行全面整地;沙区采用带状整地;“四旁”多用大穴状整地。树坑的大小视苗木规格而定,一般在春季采用大苗、大穴、大株距行距栽培。造林后要灌水施肥,中耕除草,抹芽修枝,合理间伐。

3杨树育林抚育管理

3.1适时灌溉

作为速生树种的杨树,要求水分量较高。灌溉适时能提高的不仅是造林成活率,还能使杨树的生长量得以提高。幼龄林新造要立即浇水,在干旱的7~8月季节,也要灌溉林木适时,才能保证林木的旺盛生长。干旱的秋季时更要灌溉适时,灌水量与灌溉次数可视土壤情况和天气情况而定。

3.2合理施肥

3.2.1底肥每公顷在造林前土杂施肥245~500kg,过磷酸钙肥700kg,在混合完成后施入树穴内根系挖好的栽植深度范围里。

3.2.2二次追肥杨树生长高峰为6月中旬和8月下旬,最好在6月中旬实行追肥,过晚会造成苗木徒长,木质化不好,产生冻寒(如毛白杨、银白杨等)。在造林的当年可以适当晚施或少施追肥,可随林龄增加后适当再施,氮磷钾肥也要注意配置,追肥也要与浇水进行结合。

3.3管护精心

3.3.1除草与松土郁闭前的林木,除草每年应不少于2次,一般抚育3年,各年抚育次数为3、2、1或2、2、1。也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管理。郁闭后林木应依据情况减少除草的次数。农林间作期也不用专门为林地特意松土,但停止间作后应每年最少要松土1~2次,以防止土壤板结,达到疏松土壤的目的。

3.3.2适时修枝为提高树干质量,培育有利于干形圆满的良材优质林木。在造林时修去苗木的全部侧枝,并在造林后1~3年的幼树,修除竞争枝,保留适宜的辅养枝,并把树干基部的萌条剪除,培养和保护直立强壮的苗木主干,修枝强度应保持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在3/4以上。修枝应在秋季树木落叶后进行,切口要平滑,不撕裂树枝。

3.4以耕代辅

嫁接与扦插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榉树;播种;嫁接;扦插;繁殖技术

榉树是我国的珍贵硬阔叶用材树种,为重要的出口用材。材质优良,抗风力强,耐烟尘且净化空气,耐干旱瘠薄和短期水淹(1-2个月),天然更新比较容易。榉树资源较少,树老结实年疏,采种困难;播种发芽率约20%~40%。

1播种方法

1.1种子采集

榉树种子采集通常在果实由青色转为黄褐色时进行,采种期三周左右,采种应从30年生开始。

1.2苗圃地选择

育苗圃多选择在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地片。

1.3筑床

将苗圃的土壤进行深翻后,施入2000-2500kg/ha的饼肥,然后再将地面细整耙平后,筑成苗床,宽约120cm。

1.4播种

榉树的播种有秋播、冬播和春播3种。秋播多是随采随播,翌春3月上中旬发芽,虽然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相对比较高,但榉树的幼苗期生长时间长,过程中容易受到鸟兽的危害。春播最好是在“雨水”至“惊蛰”这段时间内进行,多采用的是条播,播种量为150-200kg/ha,行距20cm,播种后覆一层0.5cm厚的土,然后再盖一层草,要始终保持苗床湿润。

1.5种子处理

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需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将干藏后的种子在水中浸泡2-3天,将水中上浮的瘪粒除去,取出沉下的种子晾干备用。这样既可以让种子充分吸收水分,还可以剔除带病菌涩粒或容易霉烂的瘪粒。将种子在0.5%的高锰酸钾或1%的漂白粉中浸泡30分钟。然后在温水中浸种4天,最后将种子放在4-8℃的条件下催芽10天。冬播的时候在室内用1层湿沙铺1层种子层积,并保持沙子润湿。低温层积时间至少在30天以上,最好超过60天,这样即使在10-30℃的条件下也能播种。

2嫁接育苗

选择1-2年生白榆实生苗作为砧木、其地径为1.5-2cm,接穗可选择1-2年生的榉树枝,嫁接最好是在树液流动的季节进行。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枝接在4月进行。过早嫁接会导致嫁接苗的成活率较低,过迟则会影响新梢的生长发育。枝接方法可以采用劈接法或者皮下接法。嫁接成活率的关键是接穗削面要光滑平整、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对准、绑扎要适度。

芽接多在7月下旬-8月中旬进行,实践证明方块形芽接比“丁”字形芽接有一定优势,嫁接的关键技术是将塑料薄膜带轻轻插入接穗芽与皮部之间,绑扎好,使接穗芽部内皮层与砧木密接,有利于接穗和砧木之间的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榉树嫁接的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枝接当年生长量80-160cm,地径0.8-1.5cm。

3扦插育苗

3.1插穗的选取

选生长健壮,直立性枝多作母株,以枝条长分枝小的嫩枝作插穗,截取长度3节以上,插穗基部靠近接口,顶部保留半叶,20枝捆成一扎。

3.2扦插

扦插基质:扦插基质采用黄心土与沙子混合物,其中黄心土为石灰岩发育的红壤,pH值4-6,打碎过筛。营养袋规格为8×10cm;扦插。把捆好的插穗用ABT6号生根粉浸泡,浓度为200-300mg/L,浸泡时间5小时,浸泡深度2cm,其后插于营养袋内,深度为插条的1/3左右。插后浇透水,覆盖薄膜,并用遮阴网遮阴;管理。同常规扦插育苗,插后每隔一个月浇水一次,定期用0.125%多菌灵溶液喷雾,夏季增加遮阴层数,隔半个月检查生根情况。

3.3扦插效果

根据观察,若沙子、黄心土比例为1∶4,平均生根率为最好达70%以上,若为1∶1,其平均生根率仅15%。3月和9月扦插平均生根率达60%以上,6月份扦插仅10%。

3月扦插的插穗7月就有根透过营养袋扎入土中,根系发达,有2分叉,新梢生长5cm以上;当年梢生长量达30cm以上;6月份的扦插苗,当年也有根系透过营养袋,新梢生长5~15cm;9月扦插的翌年4月才见根透过营养袋,部分见发新梢。

营养袋扦插榉木,材料来源广,占用土地少,每平方米可培育苗木300株左右,节省土地。春季扦插当年也可出圃造林。由于起苗损根少,造林成活率也高。该方法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管理成本低,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4苗期管理

在幼苗的生长前期要做好叶面喷雾保湿、消毒防病、通风换气和喷水降温等工作;期间要揭除薄膜和逐步移去遮阴物对幼苗进行炼苗;后期要做好杂草清除、施肥等工作。

5榉树的整地造林

5.1种植地的整理

如果榉树的种植用途是一般用材,可选择1年生幼苗进行移植,用到的树穴规格一般为50×50×60cm;若榉树的用途是城镇绿化,应当选择比较大的幼苗进行移植,树穴规格应为80×80×100cm,并穴施有机肥10-30kg。

5.2栽植

移栽多在春季“立春”前后进行。如果是营造混交林,应选择隔株栽培,以便后期进行间伐形成纯林,栽植后将土壤浇透水,封土保持其湿润。已栽的苗木比较大的时候还要对其进行撑杆,防止枝干摇摆。

5.3密度

嫁接与扦插的区别范文

丁香为丁香花的简称,又名紫丁香、百结花等,为木樨科香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4~5m,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有沟裂,枝条光滑无毛。叶卵圆形或肾脏形,先端锐尖,叶基心脏形,全缘,革质。初春开花,花单瓣或重瓣,开于前年小枝上,顶生或腋生,花端四裂,筒状,呈圆锥花序,瓣柔色紫,清香袭人,为我国著名园林花卉。丁香花花期4~5月,9~10月蒴果成熟。紫丁香喜光,稍耐阴,荫地能生长,但花量少或无花;耐寒性较强;耐干旱,忌低温;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繁殖。

1苗木繁殖

1.1种子繁殖

9~10月份,蒴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为种子成熟标志,应立即连同果枝剪下,以防种子散失。从小枝上采集果穗后及时放入通风干燥的室内阴干,不宜曝晒,以免种子强度失水而丧失生命力。在室内堆放厚度4~5cm,并经常翻动使其慢慢阴干,待有2/3蒴果开裂时,即可用柳条或其他木棒抽打脱粒,除去毗籽即得净籽。用清水浸泡种子,每5d换1次水,1个月后捞出用0.03%的高锰酸钾消毒2h,然后进行催芽(可常温也可加温),但要经常翻动。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排水良好、较干燥的地块,做成长10m、宽1.5m、高15~20cm的高床,底肥施碳铵150~225kg/hm2、腐熟有机肥30~45t/hm2,并用硫酸亚铁150kg/hm2或退菌特150~225kg/hm2进行土壤消毒。秋季播种,秋播种子不必处理,采种后即在10月下旬播种,播幅宽8cm,行距宽20cm,沟深2~3cm,覆土厚度2.0~2.5cm,播后秋灌,以利保墒。翌年春发芽早,出苗也整齐。春季播种,处理过的种子经过催芽有30%种子裂嘴露白,4月下旬开始播种,技术同秋播。试验表明,春播比秋播效果好,虽然出苗迟,但出苗整齐,出苗率较高,而且生长略高。

1.2扦插繁殖

可用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丁香的硬枝扦插是取一至二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直接插入温床,使其生根发芽而形成新的植物体。通常是春季花谢后1个月剪取顶枝进行扦插,插穗的长度为10~15cm,带有2~3对芽节,其中1对芽节埋入土中,在25℃条件下,30~40d生根,当幼根由白变为黄褐色时开始移苗栽植。嫩枝扦插在7~8月进行,选当年生的粗壮枝条,剪成15cm左右长的插条,插入事先准备好的苗床内,并适当遮荫,保持湿润,50d左右生根。若插前用500μg/g的吲哚丁酸快速处理插穗,可使扦插生根率达80%以上。扦插成活后,第2年春季移植。

1.3嫁接繁殖

嫁接可用芽接或枝接。①芽接法:芽接可于7~8月进行,枝接则在早春萌动前进行为好。嫁接所用砧木一般为女贞、水蜡、流苏、丁香等。女贞砧木萌芽容易,应随时剪除,否则数年后仍为女贞而非丁香。接穗要选用当年生健壮枝条上的饱满叶芽,砧木选用一至二年生丁香实生苗。嫁接时,接穗上的叶片要剪掉,只留叶柄,然后在芽的上方1cm处横切1刀,再从芽的下方1.0~1.5cm处向上平削,将皮层内的木质部剥掉。把砧木距地面5cm至10cm处横切1刀,再从切口中间向下切长3cm左右的立刀,使之呈“T”字形,然后轻轻地把皮剥开,将接穗插入“T”字口内,接穗与砧木要紧密对合,最后用塑料薄膜条捆绑即可。芽接后2~3周,如果接穗上的叶柄自然脱落,说明芽已成活,这时可解除塑料条。②枝接法:一般在早春萌动前进行,接穗长度为8~10cm,带2对芽节,将接穗下部两边削成斜面。砧木选用一至二年生丁香实生苗,在离地面5~10cm处切掉顶部,再从砧木的断面上垂直向下劈开1条缝,然后将接穗插入。接穗的斜面与砧木要紧密吻合,用塑料条捆绑好。为防止嫁接刀口处失水过多,可用湿润的土埋上,待接穗上的芽萌动后,去掉覆盖的土。也可秋、冬季采条,经露地埋藏于翌春枝接,接穗当年可长至50~80cm,第2年萌动前需将枝干离地面30~40cm处短截,促其萌发侧枝。③靠接法:将丁香接穗与砧木,各削1个相同大小的接口,将两者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当刀口产生愈伤组织后,将砧木从接口上方1cm处将顶枝剪掉,将接穗从接口下方1cm处剪断,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植物体。

1.4压条繁殖

以2月进行最好。将根际萌蘖条压入土中,若枝条太粗可刻伤后再压。压后保持土壤湿润,2~3个月可生根,当年秋季即可隔离母株,另行栽植。

1.5分株繁殖

一般在早春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将植株根际的萌蘖苗带根掘出,另行栽植,或将整墩植株掘出分丛栽植。秋季分株需先假植,翌春移栽。栽前对地上枝条进行适当修剪。

2地块选择

丁香性喜阳光,忌积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多浇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切忌栽于低洼阴湿处。如果栽在荫蔽环境中,则枝条细长较弱,花少且花序短小而松散。若种植在瘠薄的土地上,虽然也能生长,但花少,且长势瘦弱。因此,宜栽在向阳、肥沃、土层深厚的地方。

3适时移栽

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栽植时,需带上土坨,并适当剪去部分枝条,栽植三至四年生大苗,应对地上枝干进行强修剪,一般从离地面30cm处截干,翌年即可开出繁茂的花来。株距2~3m,还可根据配置要求进行调整。栽植时多选二至三年生苗,栽植穴直径70~80cm,深50~60cm。每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kg及骨粉100~600g,与土壤充分混合作基肥,基肥上面再盖1层土,然后放苗填土。

4肥水管理

丁香对肥料要求不高,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从而影响花芽形成,反而使开花减少。但在花后应施些磷、钾肥及氮肥,每株磷、钾肥不超过75g,再加氮肥25g即可。若施用厩肥或堆肥,需充分腐熟并与土壤均匀拌合,每株施500g左右。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1次腐熟的堆肥,即可补足土壤中的养分。栽后灌足水,以后每隔10d浇1次水,连续浇3~5次。每次浇水后都要松土保墒,以利提高土温,促进新根迅速长出。以后每年春季,当芽萌动、开花前后需各浇1次透水,浇后立即中耕保墒。灌溉可依地区不同而有别,华北地区,4~6月是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的季节,每月要浇2~3次透水,7月以后进入雨季时,要注意排水防涝。至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冻水。

5修剪

丁香的修剪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主要剪除细弱枝、过密枝、枯枝及病枝,并合理保留好更新枝。花谢以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2个芽剪掉,同时疏除部分内膛过密枝条,有利通风透光和树形美观,有利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可把病虫枝、枯枝、纤细枝剪去,并对交叉枝、徒长枝、重叠枝、过密枝进行适当短截,使枝条分布匀称,保持树冠圆整,以利翌年生长和开花。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我的的妈妈作文(6篇)
  • 下一篇:集成电路工艺(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