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健词香榧;发展前景;低产改造;丰产栽培
香榧为我国著名干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集食用、用材、观赏、生态于一体的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宁国市的香榧资源位居安徽省前列,过去宁国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甚至几年不结果,人工种植也很少,现由于采取了低产改造和丰产早实栽培措施,使宁国市香榧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以林业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大户和农户积极跟进,大力发展香榧人工栽培和低产改造利用的良好局面。
1宁国香榧的发展前景
1.1资源状况
1.1.1资源分布。经调查统计,宁国香榧成年树有5.5万余株,其中甲路镇有近万株,其余主要分布在胡乐、万家、南极、霞西、青龙、方塘等山区乡镇,生长在海拔200~600m之间的谷地、沟边、山的中下部,与山核桃、毛竹及杂灌木混交在一起,在很多自然村边可见百年以上的大树,成散生或块状分布。
1.1.2品质。宁国市的香榧属于天然林,没有经嫁接改良,但是品质中上等的小籽长形榧和中籽长形榧在各个产区都有分布,其中甲路镇略多,总体上是口感一般的实生榧占多数。
1.1.3产量。统计资料显示,在1983~2002年的20年中,香榧最高产量在1986年和1995年,均达到240t,另有3年达到上百吨,其余年份产量较少,在产区各乡镇都有单株蒲包产量超过500kg的大树。产量主要来源于村落边上的大树,混交林中的成年树数量多但产量少。
1.2经营现状
长期以来,榧农缺乏管理技术,大批天然榧树林处于自然野生荒芜、靠天收状态,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使榧农经营的积极性不高;香榧育苗及造林的成功率较低,经营周期长,制约了香榧的人工栽培;没有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缺少优良种苗与接穗;采收及收购香榧子时不分品质等级、收购价格偏低;政策和资金支持及社会各方的参与力度不够。
1.3发展优势
1.3.1自然优势。香榧是红豆杉科榧属常绿植物,为高大乔木,幼时耐荫,成林较喜光,浅根系肉质根,适温暖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宁国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皖东南山区丘陵带,天目山脉与黄山余脉在宁国市南部交汇,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常绿落叶阔叶林相混交,林木生长旺盛,林地资源丰富,是香榧生长最适宜地区之一。
1.3.2经济优势。宁国市人工林有山核桃、板栗、毛竹、元竹、杉木等,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是安徽重要的山区林业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及人均收入均居安徽省前列。省级林业企业詹氏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山核桃加工企业,年销售量上百吨,从2004年开始发展香榧人工种植,现已有香榧育苗基地13.3hm2,香榧造林基地逾66.7hm2,野生香榧经嫁接改造少数已开始结果。
1.3.3市场需求。目前我国香榧面积和产量少,市场需求旺,供需矛盾突出,市场销售价格每500g已超过100元。香榧已成为目前经济效益最高的干果之一。
2低产林改造
2.1人工授粉
2.1.1授粉不良的原因。香榧雌雄异株,雄花在每年的4月中旬初成熟,雌花在4月中旬末成熟,花期往往不一致,还有雄树缺少、授粉期天气阴雨连绵等都可能造成雌花授粉不良,因此必须人工授粉,否则产量没有保障。
2.1.2授粉方法。将成熟雄花枝采集下来并立即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摊薄保管,待雌花成熟时用喷雾机将雄花粉15g对水10kg喷到雌花上。雄花与雌花的开放时间受各种因素影响往往每年都可能不一样,所以必须认真地做好花期观察[2]。
2.1.3授粉时间。人工授粉适期胚珠珠孔出现水滴,即在上午肉眼能见到“传粉滴”。最适于授粉的时间是在其出现“传粉滴”的第2~4天。确定最佳授粉期,是保证人工授粉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2.2保花保果
香榧落花落果比较严重,一般分为生理原因造成的落果(如授粉不良、树势衰弱)和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的落果。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落果高峰,采取人工授粉和在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中旬用喷雾机将爱多收、万果宝5000倍液或复硝钾2000倍液喷到树冠上,都能大大地降低落果率,增加产量。细菌褐腐病、蚜虫等均能引起落果,应及时进行防治。另外,及时、合理施肥增强树势也是防止落花落果的关键技术之一。
2.3科学管理
2.3.1土、肥管理。砍除林中杂灌,清理树桩和石块后挖穴,树冠内浅挖,树冠外深挖,冬季多施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生长季节增施45%N、P、K三元复合肥3次,每次1~3kg/株。施肥时间:第1次在3月中下旬施催芽肥,氮肥比例可略大一点,同时可喷一些叶面肥及中微量肥料,如磷酸二氢钾、硼肥;第2次在5月中下旬施壮果肥;第3次于9月中下旬在香榧采摘后施产后肥,氮肥的比例应小一些。施肥方法是:树冠沟施覆土或撒施后垦复,肥料能集中施入根系上。提倡种植油菜、紫穗槐等绿肥,以施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更好地改善土壤,促进榧树生长旺盛[3]。
2.3.2采收管理。严禁采果时乱打猛敲,损伤枝叶及幼果,要求上树摘果或让其自然落果。
2.3.3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作业道、树基部修小平台、排水沟与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
2.4人工嫁接
为实现优质、早实、丰产目标,必须对野生低产香榧进行嫁接,改换好品种。凡胸径25cm以上的野生香榧以保护为主,管理方便的可适当嫁接一部分;而对胸径25cm以下的(基本上是实行林业“三定”以后培养的),实行全面改造,嫁接优良品种,争取3~5年后结果。
2.4.1嫁接方法。小树以低干嫁接换冠为主,大树以高位主枝多头嫁接为主,应从树的上部开始,分2~3年完成,采用切接、劈接、插皮接,成活率均可达80%以上。
2.4.2接穗选取。从优良、健壮、丰产、稳产的三十至五十年生的雌树冠中上部采取或从优良采穗圃中剪取,应选取粗壮、充实、顶芽健全、有3个以上分枝的二年生枝做接穗。
2.4.3嫁接时间及接后管理。嫁接多在春季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接后做好保湿遮荫以及除萌工作,秋后要及时解除捆扎物。
2.5病虫害防治
2.5.1营林措施。适时清理灌木杂草,翻耕松土,种植绿肥,多施农家肥、有机肥,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提高抗性。
2.5.2物理防治。冬季及时清理烧毁枯枝落叶及病残果;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在蛾类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以减少虫口基数。
2.5.3药剂防治。选用无公害农药如吡虫啉、苦参烟碱、菌毒清、梧宁霉素、甲基托布津等,适时对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瘿螨、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等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
3丰产栽培
3.1造林地选择
应在谷地、山的中下部位选择坡度较缓、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地块,土质粘重、地形开阔的丘陵地不适合[4]。宁国山区的地形不开阔,阴坡和阳坡都可以种植,但在温暖迎风的阳坡生长好,而且结实性能好。
3.2整地与挖穴
山区不提倡全面整地,以水平带状整地为好,方法是沿水平线砍去和保留各2m宽的杂灌木,在砍去的地方进行块状挖穴和修作业道,保留侧方小灌木进行遮荫,这样既不影响造林作业和整地的质量,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苗木生长和节约经费。栽植穴宜大不宜小,长、宽、深以各不低于60cm的为好,大穴为将来根系生长提供必要的生长空间。
3.3种苗选择
实生苗生长较慢,15年后少量结实,嫁接能使香榧提早5年以上结果,因此种苗必须用二年生实生苗经嫁接培育2年的嫁接苗造林,要求苗木品种优良,根系发达、完整、无损伤,地上部分叶色浓绿,叶子硬实,手触时具扎手感,有大量分枝,顶芽饱满,嫁接口平整牢固,不见明显缢痕。在嫁接苗缺乏的情况下也可用二年生的实生苗上山造林,栽植成活2年后在造林地上嫁接。
3.4栽植
3.4.1栽植时间与密度。一般在早春3月初,气温上升,幼芽即将萌动时开始栽植。株行距一般为5m×5m,栽植375株/hm2左右,在地块上方另配置1株授粉雄树。
3.4.2栽植方法。由于香榧属于肉质浅根系树种,根系特别需要通气,所以香榧千万不能深栽,深栽是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栽植时先将表土回填至穴内,保持苗正根舒,填土上松下实,底土铺于表面,用以保墒、防草。香榧苗应随起随栽,长途运输务必做好枝、叶、根的保湿工作。
3.5施肥
土壤肥力好可以促进苗木生长,也可以提早结实。以有机肥为根本,化学肥料为补充,复合肥应少量多次。施肥时可将深挖与施肥结合起来。香榧的根系对肥料反应强烈,如果肥料直接接触根系,会产生腐烂,引起苗木死亡,因此根系不能直接接触肥料。
3.6抚育管理
3.6.1栽植当年管理。重点是保成活,主要工作是做好遮荫、抗干旱及苗木保护工作。侧方保留小灌木、间种豆类作物、林地覆盖都是好办法。在水土流失不严重的地方可以合理间作,实现以种代管、以短养长。
3.6.2幼林管理。成活后要人工松土除草,1年2次,时间分别在6月和8月左右。根系深挖20cm以上,既可以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促使根系往深处生长,又不伤害根系。化学除草省工省时,但是没有松土的作用,不提倡长期多次使用化学除草剂。
3.7整形技术
通过摘顶修剪整形,调整树势,可以促进植株提早结实,并保持高产稳产。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资源保护
野生香榧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严禁乱砍滥伐,优良单株选取与雄树保护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严禁破坏性地采集雄花粉。
4.2制定产业政策与规划
由于香榧生长周期性长,投入大,收益高,风险也大,因此需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政府要有政策与资金支持,要建设香榧示范基地,搞好香榧品种改良与引进,政府要给予香榧良种补贴。培育香榧龙头企业,引导榧农成立香榧专业合作社,加快香榧产业化进程。
4.3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目前,没有良种壮苗已是宁国市发展香榧产业的一个制约因素。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是一项投入成本大、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严、建设周期长、涉及香榧产业长远利益的大问题,必须以林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4.4加强科技培训与推广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聘请香榧培育专家来讲课、现场指导、作技术顾问,让所有的榧农都能接受到科技培训,同时也必须派人到浙江香榧主产区实地学习取经,要多培养出本土的香榧管理专家。
4.5加大香榧低产林改造和人工丰产早实栽培的力度
争取5年内实现低改与人工栽培面积达到1000hm2,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
5参考文献
[1]韩宁林,王东辉.香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郑金霞.香榧的栽培及抚育管理[J].安徽林业,2009(3):40.
1.1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果粒短椭圆形,开花期与花后经过赤霉素处理,穗重可达750~1000g。开花期一次处理及配套相应栽培技术,果皮金黄色,果粒较小,重约8g左右,开花期与开花后二次处理,果粒重10~12g,果皮色为黄白色与黄绿色,品质依次为金黄色>黄白色>黄绿色。阳光玫瑰果肉硬、皮薄肉脆,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20%左右,是葡萄中的优良品种,可以作为无锡及周边地区中熟品种中的主栽品种。
1.2植物学特征
新梢上端和幼叶都有较多的白色绒毛,嫩梢前端呈浅红色,成熟的树梢呈浅黄褐色。叶片大,呈五角形,浅五裂,成叶上面颜色为绿色,叶柄长,呈浅白色。
1.3生长结果习性与物候期
在无锡地区阳光玫瑰一般3月底4月初萌芽,一般年份在5月中旬初见花,比一般品种可提前1~2d开花。花穗中等,坐果率高。一般在8月中旬成熟,挂果期长。植物长势与苗木有较大关系,选择适当砧木嫁接的阳光玫瑰长势中庸,萌芽率高,成枝率强,枝条成熟度较高,花芽在结果母枝中下部形成的几率较高。
2主要栽培技术
根据阳光玫瑰的生长发育特性与培养优良品质的要求,其栽培技术主要是选择适当砧木嫁接苗木,植物激素的处理,冬季修剪等。
2.1苗木选择
阳光玫瑰繁育有扦插、自根苗嫁接2种方法。嫁接有的用巨峰、红富士等作为砧木或用SO4、贝达等作砧木。扦插、自根苗嫁接的当年生长势弱,有相当一部分植株当年不能上平棚棚架,如用适当的砧木嫁接和较好的肥水管理,当年生长大部分能上棚,长势中庸适宜,第二年正常进入结果期。
2.2色泽与质量
开花后用赤霉素一次处理,技术管理好的呈金黄色,果粒较小;开花后用赤霉素处理2次,管理精致的可达黄白色,品质上乘,一般阳光玫瑰的色泽应达到黄绿色以上。
2.3冬季修剪
阳光玫瑰的花芽分化较好,结果母枝下端形成优质花芽几率较高。冬季修剪一般留3~4个芽进行短中梢修剪,H形修剪留结果母枝2个芽短梢修剪。
2.4奇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盛花期(50%~80%开花)使用25mg/L赤霉素+吡效隆5mg/L;花后2周使用20~25mg/L赤霉素。如需无核化率高,可在第二次处理时再加5PPm吡效隆。
2.5控制产量
阳光玫瑰的产量控制在18750~22500kg/hm2,穗形呈圆锥形,平均穗重0.9~1kg。及时花穗整理、摘心、疏穗、疏果。
2.6病虫害防治
1砧木的选择
酸枣改接大枣,应选择坡度较缓、土层较厚、酸枣树集中连片的地方。砧木和接穗的选择:选用5年生以下、直径1cm左右的幼龄酸枣树做砧木。对于老龄酸枣树可在休眠期平茬,待萌发出新枝后再行嫁接,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利用野生酸枣树就地嫁接,嫁接前应按行距3~4m,株距2~3m留株,将其余的酸枣树刨掉。这样不仅便于嫁接和接后管理,也为幼树的生长和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2种穗的采集与贮藏
种穗质量是嫁接成活的内因,为保证种穗品种纯正和质量,必须选择品种优良的大枣作为种穗,经8年试验,通过对产量、颜色、外观、口感及管理难易等多方面筛选,适合承德县的枣树品种主要有大白玲、早脆王、月光、铃铛枣、凌枣、骏枣等,这些品种均具有个大核小、肉厚皮薄、营养丰富、含糖量高的特点。在这此枣树优良母树上剪取种穗和山枣嫁接,具有很强的生长结实优势,不但生长旺盛,而且当年嫁接当年结实。采穗的时间为大枣萌芽前,以2~4月为好,采集当年的枝条作为种穗,剪去2次枝。保留2cm左右。贮藏方法以窖藏为宜,在窖底以手握湿沙成团不出水为宜,铺1层3~10cm的细沙子,沙子表面喷少量水,把采集的种穗直立在沙子上即可。视沙子湿度适当喷水,保持湿度,确保种穗的新鲜度、保证嫁接成活率。
3嫁接的方法与时间
嫁接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单芽插皮嫁接法,此方法操作简单,技术容易掌握,嫁接成活率高,所用工具少,掌握绑紧扎严这个关键,嫁接即能成活,是当前枣树嫁接中最值得提倡的方法。一是接穗处理,由过去的整条基部水浸8~10h改为分段剪取后整段水浸6~8h,剪取方法是二次枝留3cm,二次枝上端留1cm,下端留2cm左右,即单芽剪取。既节约了接条的消耗,又方便嫁接手的选取接芽,其次是水浸彻底,经水浸后整段接穗木质部鲜绿色,提高了生命力。在砧木剪取上增加了1刀,即由原来的1刀即在砧木剪口上端,以30°由下至上消去1/3部分,在削口下端再纵切1刀,这样舌状接穗插入后上端接触更加坚固、紧实,从而提高嫁接成活率。这种嫁接方法也称“十刀嫁接法”,接后,由原来塑料封改为铅油式石蜡乳剂封顶(无条件的也可以使用塑料条封),防止日灼也节约了成本,嫁接时,嫁接手每人带1个塑料小桶,1把剪枝剪子,1把嫁接刀,小磨石及宽1cm的聚氯乙烯塑料条。塑料桶中装半天用的剪好的枣接芽,放少许清水,以防止接穗失水。这种方法,每个嫁接手平均每天可接400~500株,成活率在95%以上。山枣改接大枣的最佳时机是5月初~6月初1个月时间,这期间雨量较少,易作业,易成活,过早砧木未离皮不宜嫁接,过晚雨水多,并且生长量低,不利木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