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疗效对比
乳腺纤维瘤,属于临床方面比较多见的病症,为乳腺良性肿瘤方面的疾病[1]。这类病症一般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瘤的生长速度比较慢,表面也比较光滑。所以,临床方面并没有显著的症状,一般通过传统放射状切口术进行治疗。然而,这种手术方式应用的时间较长,同时临床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2]。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探究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0~44岁,平均年龄为(32.7±2.4)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为(34.5±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手术方法对照组通过传统放射状切口术治疗,手术中实行局部麻醉,于肿瘤的四周乳腺导管方向选取切口部位,采取电凝止血的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在患者皮下组织、四周脂肪组织实行剥离,完成手术。
观察组通过环乳晕切口术治疗,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选择肿瘤四周乳晕确定切口的部位。切口的长度设置为13mm,构成一个弧形的切口,然后进行电凝止血。将患者的拉向一侧,然后将其皮下组织、四周脂肪组织实行剥离。外科手术操作的时候,应保证对患者的止血处理,再实行缝合的操作,缝合操作应实行逐层缝合。
1.3治疗效果的评判痊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完全消除,检查后没有发现肿瘤情况,同时腺体完全清除,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显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显著降低,通过检查没有发现肿瘤情况,同时腺体降低高于70%,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有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通过检查显示患者肿瘤腺体降低高于50%,患者基本无不良反应情况。无效: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没有任何变化,通过检查患者肿瘤腺体降低低于50%,且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的处理通过SPSS18.0,实行统计学方面的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表示,标准差应用代表,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的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2.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下床时间的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16.52±2.43)min、(7.19±0.19)h,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30.7±93.51)min、(14.21±1.32)h,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
3讨论
乳腺纤维瘤病症治疗的阶段,一般会采取X线和B超的方式进行诊断[3]。然而这种诊断的方式,主要通过细胞学的检测结果确定,临床方面得以确诊,应及时实行手术治疗,以防止肿瘤继续生长。进而能够实现及早切除肿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临床的效果,降低手术的难度和危险因素。本次研究,通过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以确保手术的视野清晰,并且将病变组织完全切除,减低患者的乳腺疤痕[4]。与此同时,这种手术的方式还能够实现切口小的效果,从根本上满足患者对于乳腺美观性的要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73.0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综上所述,乳腺纤维瘤通过环乳晕切口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实现手术时间短、创口小的效果,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发亮.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21):477-478.
[2]张小立.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5,3(3):115.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图像诊断价值
乳腺纤维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肿块,超声诊断可简便、直观、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动态观察,为进一步探讨其鉴别诊断依据,提高诊断准确性作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女性,年龄18—60岁,其中3例复发,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
1.2仪器方法:GEVOLUSON730PRO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议,频率6—12MHz,采取直接法,体位:1、仰卧位,为常规体位,病人充分暴露双乳及腋窝,2、侧卧位,如病人的乳腺病灶靠外侧,仰卧位时不能全部包括乳腺病变,可以改用侧卧位探测[1],适当调节TGC和聚焦深度,每一侧乳房的4个象限按顺时针顺序作连续扫查,探头接触乳房时轻重适度,以防止局部组织变形及产生伪像。在发现肿块区观察肿块不同切面的图像特征、形态、及内部回声、边界、包膜后方回声及侧边声影,活动情况、血流情况。
2结果
本组56例乳腺纤维瘤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典型与不典型,其中典型的有42例,可见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晰,呈椭圆形或类椭圆形,纵横比
3讨论
3.1乳腺纤维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可单发、多发或双侧同时发生,通常将纤维腺瘤分为5种类型[2]:1.管周型纤维腺瘤;2.管内型纤维腺瘤;3.巨大纤维腺瘤;4.导管内纤维腺瘤;5.囊性增生型纤维腺瘤。
3.2本组典型纤维腺瘤的声像图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包膜光滑,内部回声均匀,有的内部可见条索状回声,可有侧方声影,无或有少许彩色血流,非典型组可见肿块形态不规整,有的有分叶,包膜不明显,病史长者部份可见钙化灶及液化灶,部份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应特别注意与乳腺癌、乳腺增生结节等肿块鉴别。当肿块纵横径比>1,有饱满立体感,可见砂粒样钙化灶,彩色多谱勒血流信号较丰富,RI>0.7,常规给予扫查双侧腋窝,有助于鉴别诊断,但超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要结合其它相关检查来提高诊断率。
乳腺采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只要仪器设置正确,操作者耐心、细心,并对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总结、随访,可通过高频彩色多谱勒声像图及CDFI为临床诊断乳腺纤维瘤提供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四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术,2002.396-397.
[2]顾绥岳,陈忠年,沈铭昌等,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医学出版社,1997.598-599.
[3]张缙熙,李建初.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及进展[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3,(03).
一般来说,乳腺纤维腺瘤对孕妇没有很大影响。大部分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是可以先妊娠后治疗的。少数患者可能会因妊娠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肿瘤迅速增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能否先妊娠后治疗,要综合考虑肿块大小、位置及妊娠时肿块可能的变化而最终确定。
肿块大小与位置很重要
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少女的良性肿瘤,一般15~25岁比较多见。一般情况下,乳腺纤维腺瘤最好进行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几乎没有效果。其中,单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易切除,且肿瘤越小,对的损伤就愈小。对于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用手不能触及,或只能在B超下才能显示的小纤维腺瘤是很难切除干净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最好每隔半年(于月经周期的第9~11天),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定期复查。
大多数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担心手术后会影响哺乳。是否真的有影响要看腺瘤是否堵塞了乳管。位于下方且直径2厘米以上的乳腺纤维腺瘤应尽早切除,因为处于这个位置的腺瘤本身就会影响乳汁分泌。只要对进行手术,就可能损伤乳管而影响乳汁的分泌,造成乳汁分泌不畅,乳汁淤积还可能导致乳腺炎。无论是否手术,母亲都应坚持哺乳,只要还没有发生乳腺炎就该坚持。
对已经有过妊娠经历的患者,可结合以往妊娠时的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先妊娠后治疗。其判断的标准在于妊娠后肿瘤大小的变化,如肿块逐渐增大,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相反,肿块恒定则可考虑先妊娠,哺乳后再进行手术切除。
手术要避免引发流产
关键词:经乳晕切口手术;传统的放射状切口;乳腺纤维瘤;美容效果满意度
乳腺纤维瘤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女性疾病,其中以年轻的女性较为多发,主要以单发为主,乳腺纤维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所引起的,在传统对这一疾病实施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为放射性切口切除术来切除瘤体[1]。在运用传统放射性切口切除术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皮肤纹理切断形成瘢痕或者凹陷畸形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而随着我国居民对美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这样的质量方法和结果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对更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2]。本文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纤维瘤治疗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对经乳晕切口手术在治疗乳腺纤维瘤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纤维瘤治疗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大的为52岁,年龄最小的为24岁,平均年龄为39.4岁,其中单发患者有48例,多发患者有24例,肿瘤直径最大的为6.2cm,最小的为0.7cm,平均大小为3.2cm,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乳腺纤维瘤个数以及肿瘤直径大小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给予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治疗的方法为:患者采取仰卧位,给予局部浸润麻醉,乳晕在3.5~4.0的正常范围内沿入院边缘做切口,乳晕大于正常的患者以为中心做直径为4cm的圆形,沿乳晕做切口,依次切开患者的皮、皮下组织,沿患者的管走形潜行剥离,分离患者的皮肤和腺体,将患者的瘤体椎至切口的附近,同时再次确定患者瘤体的大小和目的,将周围的组织与患者的瘤体实施分离,瘤体和薄层腺体一并切除,给予彻底的止血,最后缝合患者的皮下组织和皮下脂肪,同时进行皮内连续缝合,切口加压包扎。
1.2.2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治疗,治疗的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局部或者静脉全麻,给予以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术性肿块的切除,垂直切除的范围为肿瘤以及周围0.5cm内的组织。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满意度和乳晕边缘切口瘢痕的大小以及术后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做出详细的记录,以供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试验研究中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8.O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X2)检验,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将P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满意度对比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观察组共36例患者,其乳晕边缘切口瘢痕的平均大小为0.9±0.4cm,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复发的情况,其复发率为2.8%,有1例患者发生了切口感染,2例患者发生了乳晕感觉异样,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对照组共36例患者,其乳晕边缘切口瘢痕的平均大小为2.4±1.0cm,其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复发的情况,其复发率为5.6%,有1例患者发生了局部血肿,有2例患者发生了切口感染,1例患者发生了乳晕感觉异样,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观察组患者乳晕边缘切口瘢痕的平均大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这一疾病的发生率大约占肿瘤发生率的50%左右,同时少数患者还有可能发生癌变,对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在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传统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为放射状切口或弧形切口,具有手术时间短和损伤小的特点,但是瘢痕较为明显,影响患者的形态和外形等方面的美观,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4]。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意识到美容作用在保乳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必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对更加有效,并且可以保证患者美观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5]。经乳晕切口手术在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同时可以保证患者外观的美观,而且操作上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对患者乳腺管造成的损伤也较小,减少患者手术疤痕的大小,患者对这样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满意率[6]。但是在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首先确定患者的瘤体性质,看纤维瘤与患者乳晕相距的位置,如果距离太远应该考虑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实施治疗,以便可以更好的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7]。
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满意度和乳晕边缘切口瘢痕的大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程度,减小患者乳晕边缘的瘢痕大小,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笛,孔凡立,张震.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可行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15(20):142-143
[2]向琳.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10(16):2314-2315
[3]王铮,邓博,李珍,等.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8(08):327-328
[4]应荣培.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2,10(02):289-290
[5]李军,刘艳红.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0(17):478-479
[关键词]乳腺下缘切口;乳腺后间隙入路术;乳腺纤维腺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9(b)-0004-03
[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edgeofmammaryglandincisionafterbreastgapintotheperioperativeclinicaleffectforthetreatmentofmultiplebreastfibroadenoma.MethodsGroupscreeningofMarch2014―March2016inthehospitaltreatedmultiplebreastfibroadenoma,atotalof115cases,basedondatarandomizedintotwogroups:treatmentgroup(n=61cases,withtheedgeofmammaryglandincisionafterbreastgapintotheroadtreatment),conventionalgroup(n=54cases,withcommonsurgicaltreatment),thetwogroupsinclinicalcurativeeffectinthetreatmentofmultiplebreastfibroadenomawerecompared.ResultsAftertreatment,thetreatmentgroupeffectiveratewas96.72%,operationtime(27.8±3.4)min,postoperativeincisionscarscore(4.5±1.2)points,breastappearanceforsatisfactionscore(1.5±0.4)pointsgradingissuperiortoconventionalgroupeffectiveratewas79.63%,operationtime(38.4±2.4)min,postoperativeincisionscarscore(6.9±0.8)points,breastappearancesatisfactionscore(4.2±1.3)points(P
[Keywords]Edgeofmammaryglandincision;Clearanceafterbreastapproach;Breastfibroadenoma;Clinicaleffect
乳腺纤维腺瘤属于临床常见乳腺良性肿瘤之一,该病发病的部位重点集中于乳腺小叶中,常为一种混合性的肿瘤,且发病较为频繁,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20~30岁的女性[1]。该文筛选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共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多发性纤维腺瘤115例,分成两组:治疗组61例,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年龄19~36岁,中间值(26±3.8)岁;常规组54例,施以普通手术方法,年龄20~36岁,平均(27±4.6)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治疗组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具体方法为:首先,医务人员对患者做一个弧形的切口,并顺着乳腺下缘慢慢将皮肤切开,从下层组织直至筋膜,将的后间隙充分暴露出来,做分离处理,以便保证整个乳腺组织能够完全翻起;其次,医务人员由的后间隙进行入路,按照彩超检测的结果,来选用适宜的乳腺组织后方部位,慢慢切开其组织,并仔细查看肿块,顺着肿块四周进行分离,以将肿块完整切除;最后,如果患者肿块的位置多,就可以在乳腺的后方做一个切口,待切除肿块之后,及时将其送至冰冻病理检查,待所切除的肿块进行彻底止血以后,医务人员可应用美容吸收线对切口做缝合处理,放置相应的负压引流管,以便调整乳腺的外形,最后进行加压包扎[3]。
1.2.2常规组施以普通手术方法治疗,具体方法为:医务人员在患者肿块的位置做放射状的一个切口,其切口的类型可是横向或是乳晕弧形,其大小需与患者肿块大小相符,之后对肿块做切除以后,需仔细缝合创口,并对其做包扎处理。
1.3观察指标
医务人员严密查看并记录下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瘢痕评分、外观满意度评分。术后切口瘢痕评分:术后3个月,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来评定切口瘢痕状况,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为3个参数,评分0~3分;柔软度评分0~5分,总评分是4个评分和,正常皮肤0分,分值越高,则瘢痕外观就越差;外观满意评分:术后应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分,术后乳腺外形不良影响是0~10分,自我主观感受是0~10分,总分为两项相加,分值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疗效评定
术后评定,发现患者肿块、疼痛感均消失,即痊愈;患者疼痛有所缓解,且肿块的体积明显减小,减小程度超出70%,即显效;患者肿块的体积明显减小,但减小程度低于50%,或是症状、痛感无变化甚至加重,即无效。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5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分析文中计数资料时,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客观对照分析2组入选对象临床数据,判断其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72%优于常规组79.63%(P
2.2对比两组各指标变化
治疗后,治疗组手术时间(27.8±3.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4.5±1.2)分、外观满意评分(1.5±0.4)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手术时间(38.4±2.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6.9±0.8)分、外观满意评分(4.2±1.3)分(P
3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属于临床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发病人群主要是青年女性,临床症状表现为无痛性的肿块,一些患者很有可能会引发轻度疼痛,且在月经期易激发[4]。对此,临床采用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方法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缩减临床手术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李军[5]等人经临床实践研究结果证实,以往的手术主要是切除纤维腺瘤,尽管手术治疗较为彻底,但会在的表面留下放射状以及渊横形的切口,这就对女性日常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6]。当前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切除术进行治疗,其切口十分隐蔽,可以将患者机体肿瘤完成、彻底地清除,不会对产生较为明显的瘢痕,这对改善患者的病情起到重要作用[7]。
现阶段,临床主要应用乳腺微创旋切术来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该种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旋切刀直接把肿块进行分次切除,之后将其取出,医务人员在切除一个乳腺良性肿块的过程中,需要行多次手术,然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整个手术切口只有3mm左右,其远期的伤口瘢痕十分小,美容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法,但是乳腺微创旋切术经过手术之后,容易在乳腺内形成一个空腔,通过严重压迫止血,以及加压包扎,待患者完成愈合以后,一些患者很有可能会发生的局部凹陷,进而影响其外形[8]。
据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能够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该种手术方法主要将手术切口设置于患者乳腺下部,这样能较好地遮挡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瘢痕,且手术切口十分隐蔽,可大大提升美容效果。②从患者乳腺下缘部位做一个手术切口,之后在乳腺后间隙位置入路完成钝性的分离处理,这样能够将整个乳腺组织翻起,同时该种方法能把一些多发性的肿块在首次治疗过程中完全切除,以免重复做相应的手术切口以及进行缝合时,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也能大大缩减患者的手术时间。③该种手术方法的入路手术乳腺组织切开以及缝合操作过程,大部分在患者腺体的深面实行,且的表面在手术完成以后,并不会扪及硬块,这样可保持原有的外形。总之,针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尤其是青年女性,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用乳腺下缘切口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可将肿瘤一次性完成切除的同时,还能保留较好地外形,且切口十分隐蔽,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12-13]。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72%、手术时间(27.8±3.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4.5±1.2)分、外观满意评分(1.5±0.4)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有效率79.63%、手术时间(38.4±2.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6.9±0.8)分、外观满意评分(4.2±1.3)分(P
综上所述,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升临床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冉红廿.彩超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多发性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5,31(4中旬刊):189-190.
[2]蔡立志,兰韶颖.乳晕弧形与放射切口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5):42-43.
[3]李上芹,苏国森,湛建伟,等.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手术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5(12):1787-1788.
[4]陈杰.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60-62.
[5]李军,刘艳红.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109-110.
[6]周林根.两种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96-97.
[7]姜涛.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并存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2013,12(11中旬刊):223.
[8]宋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102例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654-655.
【关键词】乳晕切口;肿物切除;乳腺纤维腺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28—02
Areolaincisioninthetreatmentof126breastfibroadenoma
LIUGuo—wei,ZHANGPing
HenggangPeople'sHospital.Shenzhen,GuangdongProvince,Shenzhen518115,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icacyofareolaincisioninthetreatmentofresectionbreastfibroadenomaanditseffectonbloodvesselsandnervesoftheareola.Methods126casesofbreastfibroadenomapatientsweretakingtheareolaincisionadenomaresection,andobservedthepatientsforbloodsupplyandsensitivityoftheareolaafter6months.Andcomparedwith112routinebreastsurfaceincisionofthecomparison.ResultsAllpatientsweresuccessfullyremovedadenoma,postoperativehemorrhage,infectionandothercomplications,postoperativefollow—upinJunewithnoareolanecrosis,sensitivitydecreasedandsoon.Areolaincisionsurgerytime(50±9min)waslongerthanthebreastsurfaceoftheincision(43±7min),andbloodloss(30±5ml)isgreaterthanthebreastform(25±5ml)surfaceincision.Buttheareolaincisionsurgicalsatisfaction(100%)wasgreaterthanthesurfaceofthebreastincisiongroup(90.17%),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areolaincision;Tumorresection;Breastfibroadenoma
乳腺肿块中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乳腺结构不良(44.33%)、乳腺纤维腺瘤(32.78%)、乳腺癌(18.78%)、导管内状瘤(2.34%)、慢性炎症(1.34%)、脂肪瘤(0.5%)[1],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亦有报道男性患此病者[2]。病理结构属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病因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失调,如雌激素升高等。临床症状主要为无痛性肿块,一般不伴有疼痛及溢液者。好发于外上象限,多单发,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无触痛,质地坚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大,瘤体大小与月经无关[3],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传统的手术方法为乳腺表面放射状切口,术后遗留疤痕明显,特别是对美容要求较高的青年女性难以接受,我院采用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线将有关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26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均为我院2003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患者,均为女性,其中,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33岁,平均年龄26.3岁。未婚患者48例,已婚未哺乳着32例,已婚已哺乳者46例。术前经乳腺彩超检查,瘤体数目1—5个,单侧发病患者92例,双侧发病患者34例。瘤体最大者5.1*5.0*4.0cm,排除疑似恶性肿瘤者。瘤体距乳晕边缘的距离最大者7cm。发现肿块至手术时间7天—5月。同期行乳腺表面切口切除肿瘤112例,一般资料与乳晕切口组无明显差异。
1.2手术入选标准①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②X线钼靶摄片、B超、等检无恶变表现;③乳晕直径>3.5cm;④瘤体直径≤4.0cm;⑤肿瘤距离乳晕切口最大距离≤7cm。
1.3排除标准①有恶变可能;②乳晕直径4.0cm;④肿瘤距离乳晕切口最大距离>7cm;⑤瘤体无法推动或暴露、切除困难等。
1.4手术方法术前B超复查并定位标记设计乳晕缘弧形切口,依据肿块位置,取距乳晕最近的切口,一般切口不可超过乳晕周长的1/2。采用切口至肿块的扇形皮下浸润麻醉和后间隙区域阻滞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方法。沿乳晕边缘走向切开皮肤。沿乳腺导管走向用血管钳在皮下脂肪组织与乳腺腺体被膜之间钝性分离皮下筋膜,直至肿块上方远侧约2cm,用手推肿块至切口下方暴露病变腺体。纵形方向切开乳腺组织做肿块切除。标本取出后送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肿块性质。创面采用电凝止血,4—0肠线缝闭乳腺残腔,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并以皮内缝合皮肤,后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处理。
1.5评价指标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为,手术出血量少,有无术后积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月随访疤痕情况,乳晕有无坏死、敏感度下降等。记录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见表1。
注:乳晕切口的手术时间(50±9min)长于乳腺表面切口(43±7min),而且手术出血量(30±5ml)也大于乳腺表(25±5ml)面切口。
2.2两组术后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情况,见表2。
注:乳晕切口组的手术满意度(100%)大于乳腺表面切口组(9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所有患者均成功摘除腺瘤,术后无积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月随访均无乳晕坏死,敏感度下降等。
3讨论
3.1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对乳晕血供的影响乳晕存在两套血供通道,分别来自于深部和皮下动脉,均由胸外侧动脉分支和胸廓内动脉穿支供应。由于这些血管在乳晕的真皮下,乳腺导管周围,下相互形成血管网,即使沿乳晕周径>1/2的切口环行切断真皮下血管网,乳晕也不会出现坏死现象[4]。国外应用环乳晕切口实施手术更加广泛,已经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保留的改良根治术式[5],另外在假体植入、整形等手术中也已成功开展了环乳晕切口的术式[6]。如本实验中所有患者均成功摘除腺瘤,术后无积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均无乳晕坏死。因此笔者认为,乳晕切口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对乳晕血供无明显影响,也不会使下感染和坏死的机会增加。
3.2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对乳晕敏感度的影响由于乳晕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是重要的性器官,而手术后乳晕区域感觉灵敏度的恢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乳晕部位是受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和外侧皮支的神经支配。另外,孙家明等[7]认为在乳晕周围切口手术中,在皮下浅支均被切断的情况下,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外下方腺体携带乳晕转移,以保证乳晕的感觉。Mofid等[8]认为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对的皮肤压力阈值和敏感度均没有影响,而且术后乳晕敏感度完全恢复的时间在术后6个月左右。本试验中126例患者术后随访患者均诉无乳晕部位触觉及压力敏感度下降的情况。而且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为100%。因此笔者认为,乳晕切口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不影响乳晕的触觉及压力敏感度。
综上所述,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对乳晕部位的血供及触觉及压力敏感度无明显影响。而且临床疗效好,手术简单,术后疤痕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虽然手术时间及出血较多,但是对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应提倡该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传芳,吴翠环,张帆.乳腺肿块中不同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探讨[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4,6:18—20.
[2]李梅,曹晓莉,李建龙,等.男性乳腺纤维腺瘤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780.
[3]张晓丽.乳腺增生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鉴别诊断[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8(10)4:258.
[4]MunhozAM,AldrighiC,MontagE,etal.Optimizingthenippleareolasparingmastectomywithdoubleconcentricperiareolarincisionandbiodimensionalexpander—implantreconstruction:aestheticandtechnicalrefinements.Breast,2009,18(6):356—367.
[5]TanMP.Areola—sparingtechniquesforbreastmalignancieswithnippledischarge.JAmCollSurg,2009,208(4):e1—e6.
[6]MaG,RichardsonH,PacellaSJ,etal.Single—stagebreastreconstructionfollowingareola—sparingmastectomy.PlastReconstrSurg,2009,123(5):141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