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电力行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人身伤害事件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样也就使得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逐渐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施工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安全意识并不是很强,所以如果想要保证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水平,就一定要在这一过程中实施一系列相对比较科学的管理手段。
2、配电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2.1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落实不全面
工作内容在执行之前,供电企业在现场勘查工作人员的组织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场摸底并不是十分的全面,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也并不是十分的到位,工作票安全控制工作也不完善。
2.2工作负责人对现场不熟悉
在实施工作之前,对现场没有采取一些有效的安全措施,同时对安全措施的落实也没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在一些比较特别的条件之下,对一些危险点没有全面的分析,在一些比较繁琐的工作中没有指派专门的工程监督人员。
2.3防范措施不落实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地压线路以及广播线等部分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并不是十分的全面,同时对施工中所使用的工具也没有详细的检查,对于那些因为操作失误而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也没有及时的执行。
2.4施工中的安全、质量监督不到位
在配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保证现场监督的质量和水平,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施工的质量也应该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很多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都没有强化监督管理工作,这对安全生产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2.5安全教育不到位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安全教育,领导干部在实际的工作中比较重视的是经济效益的实现,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也不是十分到位,所以可以说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树立起比较强的安全意识,甚至是对安全不能有一个相对比较系统的认识。
3、电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完善制度建设,控制违章行为
在电网安全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遵守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将安全问题当做一个重点的内容来抓,重视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充分的结合电网工程管理的具体情况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此外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违规规律,制定一个更加全面的惩处制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违章操作予以控制。
3.2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全工作违约条款
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将合同管理当做是重要的切入点,从而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合同和与之相关的一些规定制度和协议是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予以规范和规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施工安全管理当中的责任认定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所以在合同当中,一定要对双方应该旅行的义务、承担的责任以及需要遵守的规则予以明确的规定,此外还可以将安全协议当做是合同的补充。这样也就使得合同更加的全面和完善。
3.3加强施工过程安全控制
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制定一些非常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全面的补充、规范和贯彻,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预防的目的,所以施工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该建立起一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无旁贷的意识。同时还要保证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和水平。每个员工和监督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的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此外,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要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生产中的异常现象,从而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做好危险点辩识和安全预控工作
首先,工程建设单位要做好对施工单位的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工作需包含各施工环节的危险点,如土建基础开挖要想到地下有无电缆、煤气管道等。其次,施工单位要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尤其做好多回线路共架施工、带电设备工作、杆塔撤立、架线、10kV电力电缆作业的施工方案编写工作,方案中要详细说明防止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倒杆(塔)、车辆伤害等事故多发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同步开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初步评估施工风险等级。再次要组织工程建设单位及其设备运行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做好施工方案审查工作,会审确定施工方案危险点风险评估和预控措施是否准确完备,本工作可采取照片或录像的形式将安全交底、方案审查与现场对照的办法,使得安全技术交底和方案审查直观易于理解,同时结合已编制的《配电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和《配电网工程停电施工方案(模版)》等资料,提高审查效率和实施效果。
3.5实责任人,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健全的安全生产组织,同时还要在其运行的过程中落实生产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安全为主,重视预防的原则,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管理上出现的漏洞予以严肃的处理,同时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方法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的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4、结语
关键词: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供电安全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X934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供电安全管理是电力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保证电网建设安全、稳定进行的前提。通过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应用在供电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的控制供电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和危险源,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促进了供电安全的良性循环。
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含义
危险点指的是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危险事故的行为、设备、地点、部位以及场所等,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指的是在进行作业之前,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引发危险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处理,以此防止危险点对设备、人身等造成损害的一种方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在供电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能够将供电安全防范的关口前移,实现对供电安全的超前、主动以及动态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管理,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供电安全管理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应用,是新时期预防危险事故和保证供电安全生产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
三、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在供电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1)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原则在供电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分析。想要将危险点与控制应用在供电安全管理中,应该遵循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原则,这是科学运用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前提与基础。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原则主要包括:分层控制原则,由于供电安全管理的作业点相对较多,并且呈现分散范围广的特点,因此供电网路中的危险点也相对较多,但是危险点和危险源存在着大小和轻重缓急的区别,控制难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即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应该遵循层次性原则;动态控制原则,由于危险点与危险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某个时间段其为危险点,但是在下一刻危险又不存在了,即不构成危险点,由此可见对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应该坚持动态性的原则;闭循环控制原则,当供电安全管理部门找到危险点之后,应该及时、准确的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然后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预防控制相关的负责人进行贯彻和落实,同时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结果准确的反馈给供电安全管理人员,经过安全管理人员分析之后对预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预控措施能够整整的贯彻落实到实处,确定预控措施落实到实处之后则应该及时的对危险点进行销案,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减少危险点的再次发生,有效的降低供电安全管理中的危险点。
(2)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方法在供电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分析。供电安全管理涉及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包括管理环境、管理工艺、材料、设备以及管理人员等众多方面,因此,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在供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方法在供电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供电网络的各项程序进行分析,预测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其二,根据经验以及同类工程发生的事故状况,采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列出危险点列表,并对各个危险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三,对危险点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即确定危险点能够造成的物质损失、功能损失、损耗或者损伤,进一步的确定危险性的大小,便于对危险点的大小和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其四,制定控制或者是消除危险的措施,即研究危险点转化为危险状态甚至是转化成危险事故的必要条件,并针对这些条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其五,贯彻和落实预控措施的部门与人员,应该对危险点的预控措施进行认真的贯彻和落实;其六,对危险点分析和控制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分析预测错漏项目以及已造成危害的危险点,便于为日后的危险点分析和控制项目提供可靠、有效的参考。
(3)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内容在供电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分析。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直流回路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直流回路操作是供电运行的常见操作项目,当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需要对接地点进行及时的检查,某些自动装置以及继电保护临时性的检查、投入以及退出等操作都存在有危险点,如果操作方法不正切当,将会导致某些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等误动,造成危险事故,针对直流回路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操作进行操作,取下直流控制熔断器时,应该先取正极,再取负极,当危险点消除之后,装上操作的顺序相反,这样能够避免出现寄生回路和保护装置误动;其二,母线倒闸操作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母线是设备的汇集场所,连接的元件相对较多,母线倒闸操作指的是母线的停送电以及母线上的设备在两条母线件的调换操作,母线倒闸操作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防止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切换错误导致的误动,以及带负电荷拉倒闸事故,操作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其三,变压器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变压器的操作主要包括切断空载变压器、带负荷、并列、充电灯,其实供电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变压器危险点的分析与预防控制也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严格控制变压器的空载电压,防止变压器出现绝缘被损坏,以及切合空载变压器的过程中应该防止出现过电压,避免对变压器的绝缘造成损害。此外,当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完成之后,运行人员应该填写相应操作的操作票,并将危险点事故以及异常处理制成危险点故障处理员,为以后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提供参考。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实践应用在供电安全管理中,能够对供电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及时、准确的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进行处理,对保证供电安全生产起到实质性的保护作用。因此,供电企业应该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贯彻落实到实处,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面上或者口头上,强化对该项工作的指导、监督以及总结,这对保证供电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宏.试论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J].广西电业,2011,15(12):85-86.
根据“大运行”体系建设后电网管理职能,电力调度机构承担统筹调度运行、电网方式、继电保护、自动化等专业,如何将各专业明确分工、协调统一,将各专业形成合力,对电网运行安全水平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莱芜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坚持“三要六查”思路(要强化安全管理,查思想认识,查责任落实;要树立危机意识,查风险隐患,查措施管控;要学业务强技能,查规章执行,查流程严密),按照PDCA闭环管理思想,建立起电网运行安全管控“查、建、改、验、销、提”一整套工作流程,改进“重检查、轻整改,重形式,轻执行”的弊端,消除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隐患,夯实电网运行安全基础。
一、抓计划管控,常态分析电网风险
“双循环”监督加强风险管控。结合“大运行”体系建设职能设置、电网实际情况和人员配置,全面开展电网运行安全隐患自排查,从安全意识、安全管理、专业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完善制定46项排查项目,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建立一个中层干部和一个专工帮扶一个班组的工作体系,督促工作质量和进度,确保排查效果。
结合年度方式大纲开展电网安全诊断。按照“统一组织、深度分析、全面诊断、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牵头部门主导、责任部门和单位配合”的工作机制,在每年的岁末年初对各电压等级电网情况进行全面诊断分析,明确给出电网诊断结论,提出电网安全运行存在的具体问题,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结合月度计划开展风险辨识。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根据公司正式计划,提前对全月停电计划进行安排,计算电网潮流分布,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下发月度电网运行方式单。
结合日检修申请确定风险等级。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电网运行、运行方式、继电保护、自动化等专业逐级进行审批电网检修申请,评估电网在停电、检修方式下运行的风险等级,在检修申请中挂红色、橙色、黄色三种颜色旗帜,电网调度员利用EMS高级应用模块开展电网静态安全分析,模拟电网方式调整或异常情况,分析电网运行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二、严抓措施落实,夯实基础工作
坚持发现一个处理一类原则。针对部分主变投运时间较长、强油风冷型变压器,完善了同类型220kV变压器冷控失电语音报警功能;针对220kV线路高频通道告警信号上传不规范情况,下发《高频保护巡视检查备忘录》;针对10kV拉手线路存在30角度差的问题,统计下发拉手线路注意事项,告知相关单位拉手危险点和防范措施。
开展优化监控信息提升监控效率活动。为解决监控冗余信息频发,影响监控质量,组织监控人员记录异常信息,每周召集继电保护、自动化、调控运行等专业人员进行集中研究筛选,分层分类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无实际意义信号的上传数量。
“三算三查”抓牢电网基础数据。核算全网线路的负载限额,清查电网限流值;核算所辖变电站各级母线短路容量,清查全网输变电设备稳定极限;核算小电厂上网线路定值,清查大用户供电可靠性。
“四到位”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准备工作“心到位”,演练前指定专人编写演练角本,进行事故预想和危险点分析,特别注意隐蔽的特定危险点,做到了然于胸、防范到位;演练过程中要善于观察“眼到位”,根据故障情况,及时掌控全网负荷分配和潮流分布,做到判断准确,处理果断;调度术语规范“口到位”,汇报、协调和下令清晰正确;调度操作“手到位”,遥控遥调标准迅速,拉路限电有序规范。
三、排查各类隐患,核查实施成效
查找人员思想认识,管理人员参加班组事故反思会和安全活动,开展“周周回头看”,及时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安全文件、事故快(通)报,分析周工作存在不足,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对事故理解、对本职岗位安全认知程度。
查管理流程漏洞,对交接班管理制度、调度值班制度、操作票管理制度等进行检查,建立调度录音定期听取制度,检查是否使用规范调度术语,是否执行了复诵制度等,点评存在不足。对典型事故处理预案、限电拉路序位、重要用户保电措施等重要资料进行检查梳理。
排查各类隐形隐患,保护专业对电网220kV系统保护定值进行了安全校核,自动化专业开展“五查五促”活动,按照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管理要求,对主备调、配调软件系统进行检查,对设备参数、运行数据进行备份,确保了信息系统安全。
四、“三师”会诊电网,完善保障机制
全身透视,做好电网的“诊断师”。通过分析电网各电压等级电网潮流分布、N-1通过率、短路电流、无功电压控制以及骨干网稳定性水平、负荷预测、备用容量、调峰能力、频率控制等指标,查找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症下药,做好电网的“规划师”。在对电网进行全面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对电网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电网存在的单主变、单电源及串接供电等问题,在电网规划中统筹考虑;优化区域电网架构,下发专题整改督促函,保证电力电量平衡和区域电力平衡。
强筋健骨,做好电网的“建造师”。加强资金投入,新建备调EMS系统、智能配网调度系统,在功能上考虑备调系统为主调备用、主调系统与配调互为备用,实现电网调度系统“N-1”配置;协调大用户远动信息上传地调,提升电网管控精度;推动实施变电站内开关按照“配调、监控和地区调度”模式实现分类分级遥控功能。
五、取得的成效
在专业管理上,电网运行安全内控管理遵循电网安全管理的原则,要按照目标制定、目标实施、检查沟通、协调改进这条主线开展工作,坚持绩效考核指标管理的“定、做、评、改”的工作方针,树立“隐患不除事故终究要发生的理念”,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通过电网运行安全内控管理工作,把涉及电网安全生产的工作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彻底排查,并把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达到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管理工作高效畅通、设备及时消除。
(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关键词跳闸事件;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1-0213-01
安全是电力生产活动第一生命线,电力安全生产不仅要求保证人身、设备安全,还需要保证电网运行稳定。然而由于麻痹、大意、不负责任等因素,电网安全事故事件时有发生[1-3]。本文将根据一起实际电网事故,分析其原因,并对电网事故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1事件发生前运行方式
事故发生前盘县电厂接线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220kV升压站为双母并列运行,220kV出线均正常运行,1号联络主变停运(218开关在断位),2号联络主变运行(219开关在合位)。
图1盘县电厂升压站接线图
2事件简要经过
2014年8月22日17时53分,盘县电厂2号联络主变220kV侧219开关无保护动作跳闸,2号联络主变所带地区电网与主网解列。18时05分,孤网因运行不稳失压,导致负荷损失。
3原因分析
1)保护配置情况。盘县电厂2号联络主变保护使用的是许继电气的WBH-100型变压器保护,于2000年10月投运,保护配置为单套配置,高压侧与中压侧开关各一个屏。
2)保护动作情况。盘县电厂2号联络主变保护未动作,无任何启动报文和保护动作报文,仅有219开关三相分闸信号
指示。
3)跳闸原因分析。经现场检查和试验,发现之前因2号联络主变控制屏上2192母线刀闸位置指示器损坏,故将控制屏后相关线头(该线头原设计为通过常开接点导通送至734回路上,用于显示母线刀闸2192的位置,用万用表测量此线头带有113.7V的正电,如图2所示)进行拆除并用绝缘胶布进行包裹。
图2母线刀闸指示器回路图
由于年限较长绝缘胶布的黏性受到影响导致胶布脱落并使线头悬垂,同时因电厂2号机组建设工程施工重型车辆经过网控楼旁公路,引起2号联络主变控制屏柜震动,致使该线头瞬时碰触控制手柄KK第7号接点上,导通219开关手动跳闸回路,导致219开关跳闸(开关控制回路如图3所示)。
图3219开关控制回路图
4事件暴露的问题
一是风险管控未有效落实。盘县电厂风险意识淡薄,安全措施不详细,针对性不强,对历史遗留的废弃线头未采取有效隔离或固定措施。
二是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盘县电厂2号联络主变服役已达20年,2014年8月13日该联络主变曾因110千伏侧A相避雷器引线断落搭在构架上导致跳闸,但未引起盘县电厂高度重视,未认真开展一、二次设备运行维护,未及时发现长期服役设备运行安全隐患,导致设备跳闸事件短期内重复发生。
5启示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后,火电厂装机容量小、不满足环保要求的机组陆续退役,取而代之的是能效高、大气污染物排放少的大容量超临界机组,多数火电厂选择异地重建,部分火电厂为降低投资成本而选择就地改(扩)建,但面临着拆除(改造)设备及基建施工作业给现有运行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如何更好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安全生产,是每个发电企业亟需思考的问题。
作者认为发电企业要认真吸取本次事件教训,举一反三,切实落实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一、二次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缺陷及隐患,确保设备可靠、稳定运行[4-5]。二是结合厂内一、二次设备运行状况定期组织开展设备风险评估,根据设备风险评估结果,对运行年限较长的一、二次设备尽快制定并落实检修、技改计划,提高设备健康运行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做好运行设备与拆除(改造)设备的安全隔离,做好现场施工作业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的落实,在进行相关二次回路拆除施工时对运行设备做好标识及安全隔离措施,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要求开展工作,杜绝因施工作业等原因导致保护、安自不正确动作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艳丽.对电力安全生产的思考[J].电力安全技术,2012(12):48-50.
[2]罗阳.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8):100-101.
[3]孙爱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09(20):68-72.
[4]高建明,魏利军,吴宗之.日本安全生产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3):105-111.
[5]乔庆梅.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6(06):20-30.
作者简介
2.10kV接线及运行方式对电压切换设置的影响丁学真,肖军明
3.高压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感应电压的分析张腾,周卫巍
4.高压并联电抗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日常维护方法熊秀平
5.备自投保护在不同接线方式下的应用林征
6.核电站汽机房降标高布置技术经济分析刘向明,霍丽梅
7.基于Multisim2001的串联型稳压电路故障仿真关朴芳
8.380V交流馈线屏全绝缘改造工作总结孙丽君
9.GW7系列隔离开关状态检修方式之管窥宋明钰
10.500kV蝶沧甲乙线感应电压过高的解决方法朱名权,孙婷婷
11.110KV电缆交流耐压试验中的问题及处理办法吴晓强
12.浅谈汽水管道水击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孟慧峰
13.也谈遥视系统在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尹慧敏
14.变电站总控双机切换模式分析尤欣,唐喜丰,江小兵
15.浅谈BP-2P母差保护中分列压板的问题黄欣,伍弼清
16.基于CP340的PLC与动态称重智能仪表通讯的实现高之圣,王海燕,王海荣
17.MIMO-OFDM信道估计方法比较研究林祥勇
18.变压器故障分析在线监测诊断孟玲琦,詹洪靓,杨耀先,乌江
19.发电厂电气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应用浅析宋智勇
20.平行双回线路保护的实践探讨官伟
21.电子式互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张国明
22.城爱线送电线路工程设计实践张明杰
23.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的常见问题探讨徐鹏程
24.关于高压脉冲变压器的结构设计及实验的探讨战国印
25.浅析一起10kV绝缘管母失地的查找处理及解决方法李国建
26.一起多台变电站主变跳闸分析李爱元
27.浅析县调自动化前置系统程序配置与应用方式李鸣
28.关于建筑工程弱电系统安装工艺的探讨梁远飞
29.浅谈电除尘器高效稳定运行的措施殷政
30.脉冲变压器锥形高压绕组不同脉宽的单脉冲实验盛阿芳
31.电能量计量系统在生产中发挥实效祝静
32.浅谈无线网络在线式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应用舒东波
33.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维修蒋安伟,李维刚
34.MGA2000-6E型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技术的应用赖建华
35.农村电力线路冰灾事故及预防措施邢朝辉
36.浅析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点及控制措施郑献平
37.浅谈电力工程中架空线路的设计要点郝惠斌
38.配电网设备检修关系分析技术研究郭曦
39.如何强化变电运行操作陈启山
40.发电厂电气系统谐波抑制措施探究陈旭
41.探讨500kV输电线路防雷害技术陶则勇
42.议变电运行状态检修常见问题雷昊
43.10KV配电网谐波的产生分析与治理韩雪辉
44.继电保护与断路器压力闭锁马晓芸
45.浅谈综自一体化五防在220kV廷苑变电站的应用高文江
46.500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黄俊波
47.对做好10kV智能化配变电所接地技术的探讨黄文钧
48.浅谈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黎献腾
49.发输电组合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龙洋
50.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网无功补偿优化控制研究孙伟
51.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在电力行业的应用韩迎军
52.浅谈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和变电站的标准化管理王永龙,梁坚
53.母线充电保护浅析史永祥
54.110KV电网安全调度之我见周英
55.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初探徐翔
56.浅谈数字化变电站的运用优势何吉翔
57.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李凯
58.三维设计平台在电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姜哲
59.如何解决电力调度中心网络系统安全李文广,崔波
60.农电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李艳军
61.降低缺陷存量提高消缺率确保供电可靠性梁柱强
62.电力系统输变电降损节能实施策略探究胡志祥
63.建议厦门试行20kV配电网黄摘花
64.六安电网2010年迎峰度夏期间存在问题分析与研究黄继华,姚兴武
65.500kV变电站主变励磁涌流的特点和防范措施汪太平
66.论配电系统开关优化配置与应用孙健强
67.基于(SDH)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梁耀明
68.主变送电瞬间差动保护动作后续分析姚智慧
69.微机继电保护事故分类及处理方法田海明
70.关于电能表电流线圈分流窃电问题的探讨韩朝霞
71.两起变电站倒母操作中母差保护异常的案例分析和防范安若
72.农村配变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合理配置王东升
73.浅谈12kV户外真空断路器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姚毅军
74.浅析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于东民
75.IEC61850标准的研究及其在变电站中的应用仪荣,蒋励
76.对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试验研究何伟斌
77.论大型电站锅炉焊接的安装监督检验重点余勇华,谢宏,王振星
78.浅谈综合智能控制技术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卜健
79.采用旁路带电作业法完成配网架空线路改造作业孔召贤,肖麟祥,张雪峰,冯磊
80.浅析配电设备运行中的安全维护宋士贤
81.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扩展规划研究徐超,王进,张斌,柳浩
82.10kv配电网常见故障及措施浅析杨伟
83.浅谈配电网发展与初期配电自动化建设杨园
84.窃电原因分析及反窃电技术措施江勇
85.20kV中压配电网的优化研究王伟,胡娟
86.送电线路技术人员掌握的学科与安全运行王明华
87.浅析新形势下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一些方法范永丽
88.六安地区电网集控站建设郑学勤,房毓灵,孔庆竹
89.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意与对策马文
90.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论高小芳,党剑飞,张云,刘楠
91.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刍议刘鑫林
92.超声波在管道内径检测中应用研究任宏伟,黄世峰,邹金龙
93.循环流化床锅炉汽包吊装方案分析朱岩
94.锦屏一级水电站坝体混凝土施工制冷站布置分析刘文,鲁芬梅,雷骊彪
95.闸坝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吴晓
96.CFG桩在复合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唐治
97.浅谈如何控制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张书宝
98.变压设备故障及异常处理分析李莹
99.并联电抗器故障情况分析李长庚
100.浅析变频技术在送气系统中的应用李海英
101.微机测控及保护装置电源插件损坏的分析及对策李明,朱胜
102.600MW超临界机组回热系统的研究常海龙
103.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运行与维护张龙,丁玲
104.智能无功补偿器的研究与设计曹胜利
105.提高仿形磨边机精度的改进设计张海鹰
106.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李军禄
107.电力变压器故障类型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乐娟娟
108.锅炉改造项目实例研究刘洋
109.回龙1号机组水导轴承瓦温升高原因分析李勋
110.多层大空间体育训练馆不规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李社生
111.浅论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实现杨丽珍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电力行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人身伤害事件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样也就使得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逐渐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施工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安全意识并不是很强,所以如果想要保证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水平,就一定要在这一过程中实施一系列相对比较科学的管理手段。
2、配电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2.1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落实不全面
工作内容在执行之前,供电企业在现场勘查工作人员的组织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场摸底并不是十分的全面,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也并不是十分的到位,工作票安全控制工作也不完善。
2.2工作负责人对现场不熟悉
在实施工作之前,对现场没有采取一些有效的安全措施,同时对安全措施的落实也没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在一些比较特别的条件之下,对一些危险点没有全面的分析,在一些比较繁琐的工作中没有指派专门的工程监督人员。
2.3防范措施不落实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地压线路以及广播线等部分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并不是十分的全面,同时对施工中所使用的工具也没有详细的检查,对于那些因为操作失误而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也没有及时的执行。
2.4施工中的安全、质量监督不到位
在配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保证现场监督的质量和水平,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施工的质量也应该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很多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都没有强化监督管理工作,这对安全生产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2.5安全教育不到位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安全教育,领导干部在实际的工作中比较重视的是经济效益的实现,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也不是十分到位,所以可以说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树立起比较强的安全意识,甚至是对安全不能有一个相对比较系统的认识。
3、电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完善制度建设,控制违章行为
在电网安全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遵守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将安全问题当做一个重点的内容来抓,重视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充分的结合电网工程管理的具体情况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此外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违规规律,制定一个更加全面的惩处制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违章操作予以控制。
3.2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全工作违约条款
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将合同管理当做是重要的切入点,从而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合同和与之相关的一些规定制度和协议是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予以规范和规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施工安全管理当中的责任认定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所以在合同当中,一定要对双方应该旅行的义务、承担的责任以及需要遵守的规则予以明确的规定,此外还可以将安全协议当做是合同的补充。这样也就使得合同更加的全面和完善。
3.3加强施工过程安全控制
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制定一些非常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全面的补充、规范和贯彻,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预防的目的,所以施工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该建立起一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无旁贷的意识。同时还要保证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和水平。每个员工和监督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的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此外,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要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生产中的异常现象,从而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做好危险点辩识和安全预控工作
首先,工程建设单位要做好对施工单位的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工作需包含各施工环节的危险点,如土建基础开挖要想到地下有无电缆、煤气管道等。其次,施工单位要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尤其做好多回线路共架施工、带电设备工作、杆塔撤立、架线、10kV电力电缆作业的施工方案编写工作,方案中要详细说明防止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倒杆(塔)、车辆伤害等事故多发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同步开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初步评估施工风险等级。再次要组织工程建设单位及其设备运行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做好施工方案审查工作,会审确定施工方案危险点风险评估和预控措施是否准确完备,本工作可采取照片或录像的形式将安全交底、方案审查与现场对照的办法,使得安全技术交底和方案审查直观易于理解,同时结合已编制的《配电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和《配电网工程停电施工方案(模版)》等资料,提高审查效率和实施效果。
3.5实责任人,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健全的安全生产组织,同时还要在其运行的过程中落实生产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安全为主,重视预防的原则,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管理上出现的漏洞予以严肃的处理,同时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方法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的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