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范例(3篇)

时间: 2024-04-27 栏目:公文范文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范文

摘要采用抗病砧木嫁接是有效防治棚室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可靠途径,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为方便掌握和应用,阐述了品种选择、

>>棚室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番茄根结线虫病的识别与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温室大棚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蔬菜根结线虫病无公害防治技术总结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设施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番茄抗根结线虫病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北方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白菜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设施栽培芹菜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温棚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烟台地区茶苗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臭氧水灌溉防治根结线虫病试验效果初探大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试验研究不同药剂不同浓度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药效试验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张桂海,王明耀,黄志辉,等.嫁接法防治温室番茄病害栽培技术[M]//杨树新,曾维宾,吕雅楠.设施蔬菜生产经营与管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3]李英梅,陈志杰,张淑莲,等.蔬菜根结线虫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7):369-374.

[4]于力,朱为民,薛林宝,等.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06(11):35-38.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范文篇2

【关键词】日光温室;连作障碍;减产;表现;防治

1.连作障碍主要表现

1.1土壤物理性状不良

与露地相比广大菜农虽然施入较多的有机肥,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水稳性团粒增加,毛细管孔隙发达,但由于经常踩踏,长期大量灌水不当,耕作层上层的土壤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活性孔隙比例相对降低,加上耕作层浅,土壤通气透水性差,最终导致土壤物理性状不良。

1.2土壤板结

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有的菜农仅凭自己的“经验”施肥,以为使用化肥越多产量就越高,化肥施用量过于偏大甚至超过蔬菜生产需要的几倍乃至十几倍,这样不仅造成肥料的流失引起巨大浪费,而且还会造成土壤盐渍化,导致土壤板结。

1.3土壤养分不均衡

由于日光温室长期种植单一或近缘蔬菜种类,蔬菜的根系对离子长期有选择吸收,造成特定养分和微量元素或富集或亏缺;据调查日光温室蔬菜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比例不合理,氮磷钾比例与蔬菜需要的氮磷钾比例也有很大差距,施用氮磷比例偏高,钾偏低或不足,导致土壤养分不均衡。

1.4土传病虫害严重

连作提供了根系病原菌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繁殖场所,遗留在土壤内的蔬菜残体上病原菌长期积累,使土传病害严重发生,土传病害是连作造成的最大障碍,特别是近几年来大量使用土壤杀菌剂,使土壤中病原菌的拮抗菌数量锐减,更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最常见的有各种蔬菜的立枯病、枯萎病、蔓枯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

1.5土壤生态环境恶化

日光温室蔬菜多年连作后,其根系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长期积累,不同程度地引起土壤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而影响蔬菜生长。同时由于蔬菜根系会分泌一些酸性和苯酚类物质,产生自毒现象,这些都加剧了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

温室栽培条件下土壤的干湿交替不明显,造成土壤长期处于厌气环境中,一些好气性的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破坏了土壤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种群结构破坏,益生菌死亡,连作使致病菌群体增大,致病菌的拮抗菌群变小,破坏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比例的平衡,也加剧了土壤环境的恶化程度。

2.防治措施

2.1采取轮作倒茬

实行不同种类蔬菜间的合理轮作,一是可有效地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措施能使寄主专一的病原菌得不到适宜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从而减少致病菌的致病能力和数量;二是可有效地调节地力,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如茄果类、瓜类、豆类等深根性蔬菜可与白菜类、绿叶菜类、葱蒜类等浅根性蔬菜轮作倒茬。三是减少杂草的滋生,轮作换茬还可以破坏杂草与蔬菜的伴生关系,降低病虫害。

2.2客土育苗

农谚说得好“苗好三成收”。育苗是蔬菜生产的关键,是避免病虫和连作障碍的重要措施。客土即调制好的营养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且养分完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没有病虫。

2.3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蔬菜品种,是提高抗病能力的前提,也是防止土传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2.4采取嫁接技术

选用高抗枯萎病菌、根结线虫的品种,或者选用经过选育的野生、半野生同科品种作为嫁接砧木,可使植株根部健壮抗病。如选用云南黑籽南瓜、长青藤F1、甬砧2号作砧木嫁接黄瓜,赤茄、托鲁巴姆做砧木嫁接茄子等。近几年,国内外针对番茄和甜椒等蔬菜品种也采用嫁接技术进行周年生产。

2.5加强栽培管理技术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栽培技术,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就随之提高。如高畦栽培、合理密植、土壤耕作,及覆盖地膜(黑膜、白膜)、现代浇灌(滴灌、微灌)、合理调整植株、无土栽培、在合理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加施微生物菌肥等技术,都能有效地防治或减轻土壤连作障碍的发生。

2.6采用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增施微量元素

推广蔬菜平衡施肥技术是防治和治理连作障碍的主要措施,通过测定分析土壤养分和所种植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肥规律确定肥料的施用量,使蔬菜的吸收和肥料的投入基本平衡,实现节本增效和优质高产。由于蔬菜对微量元素的需要较少,增施微量元素时一般采用叶面喷施。

2.7高温闷棚与降盐处理

利用夏季光照充足,重新密闭日光温室,高温杀死病菌和虫卵。选在晴天的上午浇大水漫灌温室,然后密闭闷棚,棚内最高温度可达70℃,连闷1个月左右,既可有效地杀死温室内残存的病菌和虫源,又可随水的渗透淋掉土壤中的盐分,降低土壤盐的浓度。

2.8增施生物菌肥

目前微生物菌肥种类较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按使用说明施用。施入的有益微生物在蔬菜根系周围土壤大量生长、繁殖,从而形成优势菌群,抑制和减少病原菌的入侵和繁殖,对蔬菜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刺激有机质不断分解出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达到高效持久;土壤团粒结构增加,疏松透气;分解有毒物质,治理和消除土壤污染,不失为防治连作障碍的又一主要措施。

2.9氰氨化钙土壤消毒

氰氨化钙(又称石灰氮),是一种高效土壤消毒剂,其原理是氰氨化钙与水分解后所生成的气体单氰胺和液体的双氰胺对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线虫等有害生物有广谱性杀灭作用。氰氨化钙分解的中间产物单氰胺和双氰胺最终可进一步生成尿素,具有无残留、不污染的优点。

2.10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反应堆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蔬菜所需要得二氧化碳、矿物质、有机质、放出热量并改良温室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蔬菜。其原理是利用麦秸或玉米秸作为有机物主体,加入酵素菌,在好氧条件下发生生物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矿物质和热。该技术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增高地温、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而且还能调节土壤微生物平衡,抑制和杀灭病菌和虫卵,有效防治土传病害。衡水市桃城区在用这一技术防治连作障碍上已取得显著效果。

日光温室连作障碍表现在多个不同方面,这就为它的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综合措施,只靠单项技术不能快速解决,需要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家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因子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11(06).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范文

论文摘要介绍温室黄瓜结瓜期的主要病症,即花打顶症、瓜皮发黄症、缺瓜症、化瓜症、脆叶症、干叶症、秧蔓“虚症”、真菌病、细菌病等病症,并针对上述病症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黄瓜种植户参考。

日光温室黄瓜结瓜期,因受水、肥、气、温、光的影响,棚与棚之间长势不同,往往表现出影响产量的各种症状。现将黄瓜结瓜期常见的几种不良症状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花打顶症

花打顶即瓜打顶,瓜蔓生长点内缩,叶色黑绿,幼瓜上扬而高出生长点,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时产生障碍。这类蔓是一次性施肥过多(尤其是磷肥)或喷农药量过大造成的。防治措施:一是重浇第1次水,随水施入少量粪尿;二是在生长点喷赤霉素;三是追肥应少量多次。

2瓜皮发黄症

3~4月份黄瓜处于结果旺盛期,叶蔓大,生长快,产量高,但往往瓜皮发黄而降低商品价值。瓜皮发黄是缺氮或缺铁所致。防治措施:一是施硫酸亚铁75kg/hm2;二是叶面喷施多元素液体肥(含铁),可使瓜皮由黄变绿;三是增施硫酸钾,促进根系对氮、铁的吸收。

3缺瓜症

秧蔓从上至下叶片黑绿厚大,直径达20cm,茎粗超过1.2cm,而瓜数很少,隔节1个瓜或几节1个瓜,产量减少。此症状是由于施氮素化肥过多,磷、钾肥不足造成的。防治措施:一是在20d内不施或少施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氮素化肥;二是立即重施硝酸磷或磷酸二铵等复合肥,首次施600kg/hm2,隔4~5d再施300~450kg/hm2;三是晚揭早盖草帘,降低白天温度和缩短光照时间,10d后就会果实累累。

4化瓜症

该病症是由营养供求失衡所致。因营养生长不良而发生化瓜的,要重施氮素化肥,叶小蔓细的施硝铵可促使叶阔蔓壮;叶大而薄又发黄的施碳酸氢铵可速使叶色浓绿。防病要早,及时喷多菌灵、灰霉净,早揭晚盖草苫棚膜,防止高温高湿伤秧。白天室温应控制在24~28℃,不要超过30℃。晚上控制在14~18℃。根瓜长不大,要早摘;成瓜花开始萎蔫时即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减少化瓜,提高产量。

5脆叶症

叶片颜色黑绿且干皱不平,叶缘下垂,用手指弹即破碎,瓜条小而少,这是有机基肥施量少、追肥单调所致。防治措施:黄瓜定植前应施入鸡粪、牛粪,追肥要化肥、人粪尿交替施用,叶面喷米醋300倍液。如加入少量叶面宝、绿迪乐或光合微肥,可提高叶片光合能力。

6干叶症

发生干叶症的原因:一是风灾。如地区3月份以前,气温、风力变化大,如通风口中午出现叶片萎蔫,3d后褪绿干枯。二是热害。3月份以后,棚内温度高达60℃,中前部秧蔓、中部叶片和离棚膜近处的叶片极易干枯。三是药害。喷药浓度过大或用药不当可使蔓全部萎蔫。补救办法:不论何种原因造成叶片萎蔫,都应立即在叶面上喷洒清水,或冲水洗叶片。喷清水后3~5h,再喷丰产宝、多元素液体,以利于恢复叶片功能。

7秧蔓虚症

温室黄瓜于11月上旬定植后,如遇连续晴朗天气,温度高,湿度大,此期若基肥不足,将使瓜秧蔓茎节过长(超过8cm),茎杆过粗(直径超过0.8cm),叶柄过长(超过11cm),叶片过大(直径超过14cm),叶柄与茎杆夹角小于45°;叶茎淡黄,叶片过厚过肥,生长点凸出,卷须细长发白,营养生长过旺;易发病,生殖生长受抑制,幼瓜减少且不膨大,产瓜能力降低,这种现象即为秧蔓虚症。复壮办法:一是追施腐熟鸡粪或豆饼15t/hm2,磷、钾肥各375kg/hm2,重施有机肥,补充多元素营养,防止缺肥饿长。二是将棚内夜温由12℃以上逐步降至5~6℃,低温炼秧5~6d,然后再恢复到12℃左右。三是停止浇水,困秧促长瓜,待60%秧蔓上幼瓜膨大后再进行浇水,以少浇为佳。四是白天加大通风量,增加透光量,降低叶蔓体内含水量,适当失水使纤维变强。五是对缺幼瓜的温室,在上午8~9时施放二氧化碳气肥,或在晚上燃烧麦草(连续烧3~4个晚上),再喷乙烯利增瓜。六是用乙锰、倍得利防治在12月份至翌年1月份光温较低期造成的霜霉病。

8真菌病

日光温室黄瓜早期因低温寡照易感疫病,中期高温高湿易感灰霉病和白粉病,后期高温高湿易感霜霉病,这些都是真菌性病害。防治措施: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份喷甲霜灵、速克灵或多菌灵,棚内应保持干燥。3月份以后,每7d喷洒1次粉霉1号和乙锰,遇连阴雨天喷抑快净,以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6~7月份霜霉病发生严重时,可选用1∶1∶240倍的波尔多液,日本产的辛万生、百菌清,美国杜邦产的克露作叶面喷洒。

9细菌病

日光温室黄瓜极易发生细菌性角斑病,随着温室面积

的扩大和连年种植黄瓜,此病会越来越严重,可导致减产10%~30%。角斑病与霜霉病症状相似的,均为多角形病斑,不同点是角斑病病斑颜色较浅、发白,后期穿孔,叶背无霉毛,有白色黏液。这两种病往往同时发生。防治办法:一是用5%防细菌粉尘防治角斑病,用量15kg/hm2,7d喷1次,防效可达90%。二是用12%乙滴粉尘和70%多利可湿性粉剂、倍得利、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可杀得、DT杀菌剂综合防治角斑病和霜霉病,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技术基础科目考点(3篇)
  • 下一篇:公司人事部个人年度工作总结(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