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航空运输服务贸易运输联盟运输自由化
国际空运服务贸易,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空运服务贸易,即一方为另一方提供航空运输及其相关服务,其范围包括国际航空运输与空运辅助服务,一般由各国根据双边航空协议的约定,由各方制定的航空公司进行。而对于国内空运服务贸易,因其涉及“国内载运权”问题,一般各国都严格禁止外国公司和国民的介入。航空运输作为一种服务商品,自wto成立才开始纳入多边贸易体制中。探讨国际空运的发展进程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有利于我们了解世界航空运输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促进中国航空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国际航空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
(一)萌芽阶段:18世纪80年代—20世纪初
飞机最初是用于邮件运送,后来发展为载运旅客和货物,但仅限于特定的短程航线,而且每次载重量仅为一二百公斤。1783年6月5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前面的大广场,法国猛戈尔、费埃兄弟俩当众演示用热空气充入球形气囊,飞上高空,是人类历史上有正式记载的世界航空货运的开始。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赖特兄弟制造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试飞成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能够载人和货物的飞机,从此以后,世界航空货运也随之飞速发展。
1909年法国最先创办商业航空运输,接着德国、英国、美国等相继兴办这种运输方式。仅仅在1918年全世界就制造了总共3,500架飞机和52,000套飞机发动机,飞机的性能不断改进,航空技术持续快速革新。
(二)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60年代
民用航空飞机制造业始于1920年,当时德国的航空工程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再用于战争破坏的飞机很快被人用于快速递送邮件,并且迅速发展为经营收入可观的航空货运业。从1919年至1939年,世界各地的航空邮件快递公司的收入超过邮电总额的一半,同时军用飞机制造和应用也很快发展起来。
二战结束后,有很多军用运输机转入民用运输。西方国家都大力发展航空工业,改进航空技术,增添航空设备,开辟国际航线,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航空运输网,使航空货运业脱离了过去传统的运输模式,而演变成一种更具有使用价值的运输方式。航空货运作为国际贸易运输的方式之一随之产生与发展起来。
20世纪60年代海上货运的高增长率,诱使许多航空公司开辟了全货运航线加入货运市场的竞争,逐渐使航空货运成为一种独立的业务。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航空货运作为国际贸易运输的方式之一随之产生与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大型宽体货机的问世,标志着航空货运完全结束了从属于客运的地位。
(三)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航空货运业处于由发展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国际贸易中适于航空运输的货物大量增加,促进了航空货运量的高速增长。反过来,航空事业的发展又为航空货物运输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国际贸易与空运业务相互促进,航空技术与空运共同发展,使得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形成了当今的庞大规模。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把货运业务分拆成独立运作的货运航空公司,提供其他配套、增值服务,将航空物流塑造成为利润中心。其中较成功的包括汉莎货运航空、新加坡货运航空、英航货运和日本货运航空等。航空货物运输已经成为国际货运,特别是洲际货运的重要方式,成为现代物流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
二国际航空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航空运输联盟化趋势加强
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进入和退出要受到政府间双边协定的严格限制,多数国家出于本国整体利益的考虑,一向对第三、第四自由权以外的外航运输权持排斥态度,并且还干预本国航空公司的股权结构,硬性规定外资所占的份额比例。航空业仍然是一个受到严格管制的产业,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是在特定的市场环境和产业组织结构中进行的,呈现出网络化竞争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成功地进入对方航空市场,很多国家的航空公司开始寻求新的合作形式,如营销合作、候机楼共用、联程订座、航班代码共享等,并初步形成联盟化趋势。航空公司联盟化,既是航空公司之间合作关系发展的新形式,也是推行放松管制政策、促进企业竞争的直接后果和航空运输全球化的必然要求。航空业战略联盟的形式多种多样,从选择航线的代码共享(codesharing)到一体化航空公司的网络化服务体系等等。
世界航空公司联盟经历了探索阶段(1985—1988年)、发展阶段(1989—1995年)和成型阶段(1996年至今),最初主要由欧洲和北美的航空公司发起,1990年以后,亚太地区的航空公司也加入进来,现已进一步扩展到拉美、加勒比地区和非洲,但从目前联盟的航空网络来看,亚洲特别是东北亚和中国大陆部分参加的航空联盟较少,今后有待继续发展。
(二)航空运输自由化趋势
航空运输自由化主要是指改革航空运输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从政府对空运企业(国际和国内)航空运输经营活动的全方面管理到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予以调节,给予空运企业更多的经营空间和灵活性。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内航空运输的自由化。即基本取消经济性管制(放松管制)对本国从事航空运输的企业,按市场化原则对市场准入、价格、航线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管理,企业经营活动基本不受人为限制。二是国际航空运输的自由化。它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双边自由化、地区或次地区的自由化和全球范围内的自由化。
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航空发达国家开始对该产业实行放松管制和自由化的政策,国内航空运输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对国际航空市场也带来了一定影响。航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外推行自由化政策,提出“天空开放”主张,要求在双边或多边航空协定中互相开放对方市场,允许企业的自由进入,目前航空运输自由化的趋势越发明显。
参考文献:
[1]孙南申.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郑兴无.wto航空运输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中国民航的改革[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3(4).
受内陆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9-2004年GDP年均增长9.6%,2005、2006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0.2%和10.7%。在这个阶段。航空货运也经历了指数增长。1978-2004年,航空货邮周转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7%,2005年、2006货邮周转量增长率分别为9.9%和19.5%。
航空货运状况
机场
2005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定期航班通航机场为135个(不含香港和澳门),此外还有不少军用机场。随着经济的增长,一部分军用机场可转化为民用机场。根据中国民航组织(CAAC)规划。2010年民用机场数量将达到237个。然而,新增加的机场将主要是小型机场,服务于地方经济,不会对大的格局造成影响。因此,我国的机场应着力于改善其操作条件,增加航空港的容量。首都机场是环渤海经济区最大的航空港口,和天津机场是一个联合体。上海有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两个大型机场,服务定位于国内和国际。有待进一步细分。珠三角有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大机场,是香港机场和澳门机场的补充。
在过去十多年中。我国航空货运量增长了3倍。2005年总货邮吞吐量为633.1万吨。其中,北京(北京、天津)、上海(虹桥、浦东)和广州(广州、深圳)三大城市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59.8%。
内陆航线货运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空货运量实现了巨量增长。从1978~2005年间总的增长率是17.7%。
据观察,平均货运行程也在逐渐增加。平均货运行程是用总的货物和邮件量除货邮周转量(FTK)。2005年,国内的平均货运行程距离达到2572.5公里。随着更多的长途货物加入到航空货运中,国际货物的平均行程也相应增加。
航空货运操作
当前。国内航线的货运主要依赖于客机腹舱运载,因此受到一定限制。首先,特定路线的货运容量受客机容量和客机周转频率约束。其次,客票的费率固定,货物空间以边缘费用来计算,制约着全货机发展。此外,内地航空货运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与世界的连接、处理效率、托运到世界主要城市的便捷性等,制约着国际航空货运的发展。
影响航空货运发展的因素
在我国。运输基础及政策等都将对未来航空货运的发展产生影响。
铁路
我国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铁路。2005年,铁路总里程达7.54万公里,铁路货运周转量20726亿吨公里。随着青藏铁路建设完成,铁路网络已连接所有省及主要城市。为了与高速公路及航空运输相竞争,铁路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网络。提高操作速度。对于许多长途线路,即使北京至广州,货物也能在第二天到达目的地。对于行程在500-1200公里的范围,铁路系统能够提供当天到达或者隔夜到达服务。这对于货物运输来说极有吸引力。
以中铁快运为例,其网络覆盖超过190个城市。近年来,公司扩大车队,以扩充其中等距离运送的容量,在短程内提供灵活的服务。此外,中铁快运在大城市间推出专门的快递货物车,以和航空货运公司竞争。基于中铁的高效率和低费用,中国邮政定期航班在某些路线也把邮件服务交给中铁。
随着铁路系统的进一步提速,航空货运仅能在超长的内地线路上保持优势。
公路
2005年。国内公路总长度为193.05万公里,其中,4.10万公里是高速公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特级高速公路连接了所有主要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及93%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在50万以上)。
道路系统的建设对航空货运产生两个主要影响。一、明显提升提交环境,确保国家经济长期持续发展。这是关键因素;二、完善道路与机场的连接,提升我国城际航空包裹的竞争力。
外商在航空业投资环境改善
2002年8月1日起实施的外商航空业投资新政策放宽了外商投资于航空货运市场的途径,放宽了外商在国内航线的控股比例,对于航空货运地面服务和仓储不设限制。外商拥有的先进操作和管理经验刺激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
1999年12月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西部航空运输及货物运输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举办奥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对我国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届时将使航空货运、客运提升到新的水平。
航空货运市场的发展趋势
航空货运量预测
经济发展是航空货运需求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近年来,中国GDP总量急剧扩张,带动航空货运行业快速发展,据预测,2022年,国内航线航空货运量有望达到1500万吨。
机场定位
航空货运量的急速上升将对航空货运系统结构提出更大的挑战。根据CAAC规划,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3个主要机场将发展为国际性的货运中心,沈阳、武汉、成都、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将成为二级中心。
(1)北京/天津机场
作为通往中国北部的关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内陆最繁忙的机场,2002年,北京机场和天津机场形成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集团,天津机场主要负责货物运送。但是,连接到天津的航线还没法同北京一致。基于此。首都国际机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两个机场进行操作而服务于同一市场。
(2)珠三角和香港
珠三角拥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五大机场。香港拥有连接世界最好的路线,广州、深圳拥有更好的国内路线。地理连接方面。深圳机场作为香港机场的部分补充,服务于国内;香港作为国际性机场,代替深圳机场服务于国内部分市场。两个机场互为补充。广州机场增加容量,扩展网络覆盖,将在国际货运市场中更有竞争力。直接的结果是。香港机场的一部分货运业务将转移到广州机场。
(3)上海机场
上海浦东机场从1999年开始运行,机场对客户的地面服务水平可能妨碍其进一步发展。随着该地区车辆的增多。将随之产生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天气也是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在浦东地区。一年中大概有40个雾天。解决方法之一是在虹桥机场恢复国际航空货运。方法之二是在苏州或无锡建一个小型机场以操作高密度的航空货物。上海机场的发展。使得香港机场货运市场中的一部分国际航空货运转移到上海机场。
(4)二级机场
在内地的二级机场中,成都和昆明增长最快。应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武汉的潜力主要依靠其作为国内快件分拣中心。乌鲁木齐除了服务本地市场外。也能作为通往欧亚大陆的一个关口。此外。西部大开发的成功将使西安成为主要的内地机场。
关键词:孟菲斯国际机场;快速崛起;航空货运
孟菲斯在40多年间,从一个美国南部的小城市发展成为局势闻名的航空大都市,不仅向全球展示了快速崛起的奇迹,同时成为全球学习和借鉴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孟菲斯国际机场和联邦快递发展历程,从数据上找出孟菲斯国际机场快速发展原因,为国内机场发展航空物流业、建设航空大都市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一、孟菲斯国际机场和联邦快递的发展历程
(一)孟菲斯国际机场航空货运吞吐量变化情况如下图1所示: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孟菲斯国际机场发展历程大致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1.低速发展阶段(1929-1972)
孟菲斯市机场于1929年开通,1969年更名为孟菲斯国际机场。
2.快速发展阶段(1973-1992)
1973年,联邦快递将美国国内货运中心设在孟菲斯机场,自此到1992年,孟菲斯国际机场逐步成为全球第一代货邮吞吐量空港,实现从0到100万吨的航空货运量快速发展。
3.跨越发展阶段(1993-2002)
孟菲斯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以13.2%增速飞速增长,货邮吞吐量在2002年突破300万吨。
4.平稳发展阶段(2003―)
2003年后,孟菲斯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以2.0%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基本保持平稳态势。
(二)联邦快递发展历程如下图2所示:
二、孟菲斯国际机场快速崛起发展原因分析
(一)联邦快递提供“快递+航空物流”业务,保障孟菲斯国际机场充足货源,推动其货运快速发展。孟菲斯国际机场的快速崛起是伴随着联邦快递的发展,在1993-2002年,联邦快递几乎贡献孟菲斯机场全部货运量(95%以上),联邦快递的发展造就了如今的孟菲斯国际机场。
(二)孟菲斯市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事宜,具有发展航空货运的天然优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决定一个机场能开展什么业务以及能否很好的发展下去的先天条件。孟菲斯市得中的地理位置、少受雨雪影响的气候条件以及夜间不受噪音影响等因素,决定了孟菲斯国际机场是开展航空货运业务的绝佳场所。
(三)孟菲斯国际机场超前规划和设计,配套和完善航空货运发展的设施设备,保证孟菲斯国际机场快速发展。随着联邦快递的不断发展和孟菲斯机场的航空货运量不断增加,孟菲斯国际机场总是更新和完善地面物流设施设备以及其他硬件设施来满足机场航空货运量和联邦快递的运作,跑道、机库、航站区以及多个货物中心,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四)孟菲斯国际机场综合交通系统完善、地面多式联运条件充足,支撑孟菲斯航空货运枢纽高速发展。完善的地面公路、铁路以及水路运输通道,强力支撑着孟菲斯国际机场航空货运业务的开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仅可以提升交通集散条件支持多式联运发展,还能够扩散航空运输腹地资源,推动孟菲斯国际机场逐渐发展成大型航空货运枢纽。
(五)联邦快递始终站在行业前沿,不断更新操作系统,持续进行技术革新,保障孟菲斯国际机场航空货运在90年代高速增长。联邦快递不仅创新条码扫描系统、追踪、监控包裹信息系统,还进行软件开发,确保了孟菲斯国际机场航空货运的快速高效。
(六)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不仅为联邦快递腾飞保驾护航,还大力支持孟菲斯国际机舱航空货运实现快速发展。
三、总结
综上可见,孟菲斯国际机场的软硬件设施、优越地理位置和适宜气候条件、政府政策支持是贯穿孟菲斯国际机场实现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要建中国孟菲斯或是航空大都市的机场(咸安机场、新郑机场等),其发展条件和基础要远比孟菲斯机场和联邦快递好,而且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也是一个非常适合电子商务、快递业乃至航空货运业发展的大时代,但同时这也预示着竞争的激烈性。
任何一个成功的发展经验不可能完全的被复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也表示我国机场将要走的道路也会出现差异,孟菲斯机场的成功经验只是供我国机场学习,具体该怎么做、怎么去发展,还要针对我国机场本身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摸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禄建恒.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展我国航空货运[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8(1).
[2]王富强.美国空港发展航空物流的做法及启示[J].港口经济,2001(2):32-33.
[3]CosmasA,MartiniB.UPSandFedExAirHubs:ComparingLouisvilleandMemphisCargoHubOperations[J].CosmasandMartini,2007,16.
[4]梁晶.借鉴孟菲斯航空物流发展经验加快我国航空快递业发展[J].港口经济,2014(6):46-49.
[5]张永胜.世界主要航空大都市发展经验及对郑州航空大都市建设的启示[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