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教室布置的意义范例(3篇)

时间: 2024-05-02 栏目:公文范文

教室布置的意义范文篇1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很广泛,我认为,包括生态环境布置(绿化、生物角等)、装饰环境布置(教室、周围环境、墙面布置等)、文字环境布置(墙报、标语等)、语言音乐环境布置(广播系统布置)。通过环境创设,让幼儿在一种美好的、易于接受的氛围之中,陶冶情趣,养成良好习惯,长大后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环保教育相互渗透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墨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试想想,如果一个幼儿园果皮乱扔,到处是脏水、垃圾,家长、老师熟视无睹,孩子耳闻目睹,长大后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人呢?所以,要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两者相互渗透,即在进行各项环境创设时要处处考虑安排环保教育的内容,而进行环保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发挥其特殊作用。

1.1生态环境创设方面。

人的生命太需要绿色了,孩子们更是如此。给孩子们一块绿地,一个水池,一个花园,室外尽量开辟草坪、花园、菜地,利用自然角、动物角,让幼儿亲身体验植树、栽花、养草、种菜的乐趣,努力创设净化、美化的育人环境,如我园因地制宜地设置了“天台花园”、“绿上云霄”、“云台叠翠”等绿化环境,这些都成为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直观教具,使他们萌发了爱护环境的感情。

1.2装饰环境布置方面。

可以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加以利用,设计有关环保的宣传画等,从而使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在室外、梯间的墙壁、走廊、墙裙等地方设计环保题材的壁画等,如设计壁画《小鸭子找家》,画出被污染的河流和没有被污染的河流,让幼儿思考小鸭子该走哪条水路才能回家,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为什么水被污染,以及判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让幼儿学会思考、学会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又如在周围多制作一些美丽的花、草、树木,让幼儿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氛围之中,产生热爱之情。在室内,可以考虑在音乐室、美工室布置中突出环保内容。让动物、植物和人生存在同一空间,在课室内可以根据《我和动、植物》、《我和大自然》等题材进行环境创设。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和习惯,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水呢?可以在幼儿洗手的地方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图案、标志,告诉幼儿节约用水的方法,懂得珍惜每一滴水。

1.3文字环境布置。

利用橱窗及张贴标语,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宣传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臭氧日等环保节日的意义和内容。

1.4语言、音乐环境布置方面。

利用广播系统的合理布局和设置也可起到较好的环保宣传教育效果。通过室内外的广播,播放小鸟的声音、动物的叫声、环保歌曲、环保小故事等,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空间环保教育网。

我们既然创设了环保教育环境,教师在课堂或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就要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把环保教育融入幼儿园创设的环保教育环境之中,把环境布置作为环保教育的教具。如认知活动《自来水从哪里来?》,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可带幼儿参观墙壁画,讲述江河的水如何进入大水池,进入自来水厂,进入水塔和千家万户的迁移过程,直接观看,使幼儿印象更加深刻。又如带幼儿在餐后、课间休息等时间,参观生态环境方面的布置让幼儿更多接触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让他们了解自然界各种生物的互存关系。

二、环境布置必须适合幼儿的特点

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好奇多问,活泼好动。而我们进行环境布置时往往容易以成人的观点代替幼儿的观点,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幼儿的眼光,特别是在环保教育时,如果只讲大道理,孩子们难以理解,收不到教育效果。

环境创设如何适应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呢?

2.1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环境布置要让幼儿易于理解,所以,设计时要图文并茂,以画为主,并且运用各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如设计墙报《创建绿色乐园》,就用了挂历纸、旧竹签、棉花等多种材料,使用浅显易懂的图案,力求做到色彩丰富、图文并茂来吸引幼儿。设计环保教育内容应该以幼儿熟悉的小草、小花和喜闻乐见的动物为主,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亲切感,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2.2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设计画面应该带有童趣、童真,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如设计幼儿在花丛中荡秋千,这样既有童趣又具环保特色,幼儿活泼好动,老师可带领幼儿到设置的生态环境中亲自栽种植物、喂养小动物。又如在课室环境布置中,可让幼儿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参与制作,这样,幼儿在操作中学习,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增强了环保的意识。

2.3要以幼儿的情感为出发点。

环保教育要在幼儿面前显现最美好的画卷,让幼儿置身于最美丽的情境之中,从而培养和激发幼儿热爱世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特别是创设环境时,应以各种手段提高其艺术性,让幼儿生活在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世界里面,将来长大才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加强环保教育

教室布置的意义范文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从广义的角度上理解,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从使用功能上分类,园内环境大致可以分为活动室、卧室、厕所、走廊等等。幼儿园的活动室是幼儿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日常的活动也都在活动室进行。一般幼儿园里,活动室也兼做餐厅使用。卧室是幼儿午休的场所。3-6岁的幼儿需要的午休睡眠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良好的午休质量可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保证下午的活动质量。幼儿园里的厕所是幼儿必备的生活场所之一,其墙面环境的引导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走廊在园内环境中所占面积最多,但是往往被忽视。幼儿从一个活动区域到另一个活动区域,走廊起着连接和过渡的作用。

二、当前幼儿园墙面环境布置现状

本次调查运用实地观察的方式,调查两所幼儿园――实验幼儿园和龙凤祥幼儿园。

前者是浙江省一级幼儿园,是衢州市幼儿教育先进单位,后者只是一个普通民办幼儿园。这两个园所在墙面环境创设上有着较大的不同。

(一)墙面环境的物质基础

从理念上比较:实验幼儿园非常重视园内墙面环境的布置,园内有具体的环境布置规则和评分标准,并且每个月都会组织教师对环境进行整体的清洁和布置。龙凤祥幼儿园里对环境的布置并没有形成重视,墙面的布置已经有大半学期没有进行更换,部分装饰物快要脱落,并且已染上灰尘。

从色彩运用上比较:实验幼儿园色彩缤纷亮丽,大部分班级主题色彩鲜明,但少部分班级墙面颜色过于艳丽,显得空间拥挤狭小。龙凤祥幼儿园则相反,除了张贴个别幼儿喜爱的小动物以外,其余墙面留有大片的空白。

(二)墙面环境的教育引导

从创作形式上比较:实验幼儿园采用师幼共创的原则运用于部分区域(活动室、走廊)。在这些区域内张贴幼儿的绘画作品或剪纸作品等。龙凤祥幼儿园里的墙面创设以教师的作品为主,幼儿有一面墙作为作品展示区,悬挂幼儿的美术作品和工艺品。

从墙面主题上比较:实验幼儿园采用与主题教学相对应的墙面布置主题,比如“春天来了”,“过年了”,“秋天的农作物”等等。园内墙面布置评价要求中指出活动室的墙面布置应与本月教学主题相一致。龙凤祥幼儿园没有对墙面的主题提出要求和规定,幼儿园内各班活动室环境的布置也是以“童趣”为主要基调,用幼儿喜爱的各种卡通人物或小动物作为装饰。

三、幼儿园墙面环境与幼儿身心发展

通过实验幼儿园与龙凤祥幼儿园的对比观察发现,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创设对幼儿各方面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它是一种隐性课程的存在,如果教师能对它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意图的创设,使之转化为显性课程,那么墙面环境就能成为幼儿的“第三位教师”。

(一)墙面的创设形式

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形式有教师创设、师幼共同创设、幼儿独立创设等不同形式。不同的创设形式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教师单独创设墙面环境,虽然装饰美化的效果会更好,但是与幼儿参与程度就会减少,“墙面环境创设”就简单地被理解为“墙面布置”,教师也成了“装修工”,墙面成了教师们的作品展。所以这种教师单方面创设墙面环境的形式并不科学。

“师幼共创”是目前被认为是最具教育和效仿价值的创设形式。幼儿参与到墙面主题创设中来,设计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表达他们心中的想法,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从而使墙面环境更具教育意义。在墙面环境创设时,幼儿需要明确主题、收集材料、准备制作材料,和同伴、老师一同分享交流合作。创设的过程,幼儿学习解决问题和主动创作,它使幼儿适应团队合作,激发荣誉感和自信心,发展幼儿搜集信息和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墙面色彩的布置

色彩在墙面环境布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对色彩极为敏感,不同的主色调会影响幼儿身心的状态,这也是色彩的独特魅力。研究发现,色彩会对幼儿的生理、心理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色彩搭配的优劣,首先会对幼儿视觉审美产生影响,紧接着影响幼儿的生活学习效率。

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白、灰等10种颜色中,幼儿更多地偏爱红、黄、绿色,对黑、灰、棕色较少偏爱。表明幼儿普遍偏爱暖色调。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年龄为2―3岁的幼儿喜爱鲜艳明亮的颜色,尤其是对比明显的颜色,有部分幼儿对新鲜颜色的偏爱程度会持续整个幼儿阶段。因此,为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做设计时,应更多地使用明度高与纯度高的暖色彩。实验证明,让幼儿在不同颜色的环境中玩耍、游戏和学习。在淡蓝色、黄色、黄绿色和橙色的房间里,幼儿的智商比平时高,玩耍、做游戏时也更为机敏灵活;而在白色、黑色、褐色的房间里,幼儿的智商要比平时低一些,反应迟钝。科院心理所于2005年2月主持了一向持续了近10年的大规模儿童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在幼儿时期接受色彩教育的儿童与没有接受训练的幼儿相比,在主动认知事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经过色彩教育的幼儿普遍具有认知事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这项研究对幼儿园墙面环境色彩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三)墙面布置后的教育引导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具有教育功能,不但体现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而且体现于布置结束后对幼儿的教育引导。所以,墙面环境创设结束后,并不是教育功能的结束,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引入与幼儿经验相关的墙面布置。

当然,“环境不只是用来实施课程的,它本身就是课程”。环境创设不但是课程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可以作为课程实施的准备。是儿童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所以除了使儿童参与环境创设外,还必须使环境与课程融为一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布置内容和创设过程进行介绍和解读,加深幼儿对墙面的理解,充分发挥墙面的教育功能。

在实验幼儿园,小三班的墙面环境主题是“春天来了”。教师在创设这一主题时,先让幼儿动起手来撕纸做“柳条”,用红手印树上的“花”。幼儿在创设过程中积极主动,动手动脑。但是,在完成后,询问幼儿为什么在树上印花,幼儿却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创设结束后,教师在语言活动课《春天来了》中,向幼儿介绍了墙面布置的内容与春天的联系。幼儿回想动手的过程,在看到漂亮的墙面对春天这一季节的理解更加形象,对墙面环境更加关注。幼儿间相互讨论“这是我做的花!”“这是我印的蝴蝶!”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环境创设结束后,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四、总结

教室布置的意义范文

1、区政府和区相关部门(财政、教育局等)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

2、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区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区政府将根据相关政策,制订实施义务教育各类学校的相关规划,使学校分期分批达到相应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并进行检查验收。

3、区政府负责筹措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办学单位或者经国家批准的私人办学者负责筹措。区政府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依法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城市的,纳入预算管理,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4、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争取五年内全区小学、初中生入学率达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100%,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0%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01%以下。

5、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根据XX市城市发展规划目标,我区到2007年人口将有大幅度增长,现有学校数量、布局及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新的发展需要,为解决我区适龄儿童就学矛盾,必须结合小区开发和城市发展规划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优质教育资源。5年内拟撤销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中小学12所;合并、整合中小学7所;新建中小学12所;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发展均衡、质量优良的办学格局。

XX开发区及政务文化新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根据XX市城市发展规划总体目标予以实施。

6、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在调整中小学布局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置换、整合、开发、对口支援等途径尽快改变薄弱学校面貌,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和校际间办学水平的差距,做到全区教育资源共享和学校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小区开发配套学校要不断引入优质教育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以名校、名师支持、扶持薄弱学校,以办学体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全区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7、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2006年拟建全区教师共享的教研教学平台和XX区教育电子政务平台;全区所有学校实现“校校通”,40%的学校建成不同规模的校园网。2007年底力争70%的学校实现宽带光纤连通,80%的学校建成不同规模的校园网,在“校校通”的基础上实现“管理通”。到2008年100%的学校建成不同规模的校园网,并且能利用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共享XX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的教育教学资源。中小学要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积极开发共享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学校信息网络管理,为青少年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8、加快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建设。2006年新建多媒体网络教室16个,全区中小学计算机台数达到人机比15:1,80%的学校建有多媒体网络教室;2007年底计算机台数达到人机比12:1,100%的学校建有多媒体网络教室;2008年底学校计算机台数达到人机比8:1,每个学校要建成2-5个多媒体网络教室。

9、继续增加对学校图书室、实验室及其他专用功能教室、运动场地等投入,对城市、农村学校分别提出不同的达标要求,至2008年全区70%以上中小学图书、实验等教学器材均应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其余学校要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标准。各校要加大对硬件设施的管理,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年s店个人年终工作总结(7篇)
  • 下一篇:高二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笔记(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