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新生儿黄疸护理诊断问题范例(3篇)

时间: 2024-05-07 栏目:公文范文

新生儿黄疸护理诊断问题范文

[关键词]白蛋白;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4(a)-0080-03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mainmethodandclinicaleffectofalbumintreatingneonataljaundice.Methods96caseswithneonataljaundicereachedclinicalinterventionstandardandreceivedclinicalconventionaltreatmentinourhospitalfromNovember2011toDecember2013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thetreatm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andtherewere48casesineachgroup.Thetreatmentgroupwastreatedwithalbumincombinedwithbluelight,and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bluelightandYinzhihuang.Thechangeofserumγ-GT,TBiL,CRPandFFAbeforeandaftertreatmentandtheclinicalefficacybetween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After3daystreatment,inthetreatmentgroup,42caseswerecuredand6caseswereeffective,andthetotaleffectiveratewas100%whileinthecontrolgroup,30caseswerecuredand8caseswereeffective,andthetotaleffectiveratewas79.2%,andtherewasastatisticaldifferenceoftheclinicalefficacyinthetwogroups(P

[Keywords]Albumin;Neonataljaundice;Clinicaleffect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之一[1],很多新生儿在出生后几天内就会出现黄疸,黄疸产生的原因是胆红素生成过多。很多新生儿若在出现黄疸并经治疗仍没有退却或者退而复现,表明普通的黄疸已经成为病理性黄疸[2,3]。目前,临床研究表明,白蛋白属于胆红素载体,在治疗黄疸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有效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法与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门诊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96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其中,男婴50例,女婴46例;年龄2~28d;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血常规、肝功能和B超常规等多项检查确诊为新生儿黄疸,并达到我国2001年制订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之干预标准[4],所有患者均排除肝炎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蓝光治疗仪来自北京华运安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药(械)准字:京药监械(准)字2006第2260205号。

对照组:给予蓝光光疗加茵栀黄治疗。蓝光治疗方式为多次间歇照射式,每天需要照射8~10h,连续治疗2~4d。茵栀黄(江苏万高药业有限公司,批号Z20080039):口服,1g/次,3次/d。

治疗组:给予蓝光光疗加白蛋白治疗。蓝光治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5-7]。白蛋白治疗方法:静脉滴注,每次用药剂量按照1g/kg的方式进行计算[1]。将准备好的白蛋白加入20ml的10%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

治疗3d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γ-GT、TBiL、CRP、FFA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疗效判定

痊愈:黄疸全部消失,肤色变为正常肤色,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85~119μmol/L);有效:黄疸明显改善,但肤色仍显黄色,未全部恢复正常,血清胆红素仅下降到222~257μmol/L,仍需要进一步治疗[8-11];无效:黄疸及肤色无任何改善,血清胆红素未达到以上任意1个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3d后,治疗组痊愈4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3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9.2%,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水平的比较

治疗5d后,两组的血清相关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的血清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任何毒副反应。

3讨论

在儿科门诊中,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健康的新生儿在出生后都有可能出现黄疸,而引发该疾病产生的原因比较多,如黄疸达到干预标准而未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并将损害患者的神经系统,严重者甚至死亡[12-13],所以,新生儿黄疸一旦达到临床干预标准,医护人员必须立即采取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措施,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使疾病得到控制。

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比较多,最常用且效果最为显著的方法是光疗,其中蓝光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蓝光治疗之所以能达到治疗黄疸的目的,是因为在蓝光照射治疗下,新生儿体内过量的胆红素会被转化成为异构体,这种异构体能够在水中溶解[14],所以,在不断照射下过量的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并最后通过胆汁、尿液直接排出体外,且光疗是在浅层毛细血管或间隙中作用于胆红素白蛋白联结物。一般而言,在给予蓝光光疗过程中,为了使黄疸症状得到快速缓解,多数医生均会使用其他可抑制胆红素的药物加以辅助治疗。白蛋白可以与非结合胆红素结合,形成胆红素白蛋白联结物,增强蓝光治疗的效果。白蛋白治疗黄疸的效果比较明显是因为白蛋白本身属于胆红素载体,所以在注射后这种载体能够将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胆汁排泄的方式排出体外,使脏器功能恢复正常。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蓝光加白蛋白治疗的治疗组相对于给予蓝光加茵栀黄治疗的对照组效果更为明显。

总而言之,白蛋白加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67,306.

[2]陈昌辉,吴青,李茂军.新生儿黄疸的诊治及其相关问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9(14):318-319.

[3]赵瑞斌.加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73例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0(20):214-216.

[4]《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4-187.

[5]王大玲.血清白蛋白与非结合胆红素的检测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3,33(6):104-105.

[6]陈兰,石碧珍.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3,3(5):137-138.

[7]刘秋玲.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4):4528-4529.

[8]余木焕.蓝光照射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3):125.

[9]黄敏.白蛋白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3):374-376.

[10]查燕红.苯巴比妥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25例疗效观察[J].九江医学,2003,18(4):224.

[11]王育花,张天云.蓝光光疗结合茵桅黄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疽的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65.

[12]伊慧珍,张倩,申英杰,等.新生儿黄疸检测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的临床价值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7):991-993.

[13]牛会晓.血清白蛋白与非结合胆红素联合检测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13,33(2):93-94.

新生儿黄疸护理诊断问题范文篇2

辽宁沈阳郑孟琪

郑孟琪读者,你好!

睡眠监测即多导睡眠仪,指同时记录、分析多项睡眠生理学指标,进行睡眠医学研究和睡眠疾病诊断的一种技术。通过监测,可以明确诊断患儿是否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孩子打呼噜是因为先天或后天性疾病引起的,例如扁桃体肥大、小颌畸形、腺样体肥大、咽腔狭窄或者肥胖等,导致呼吸道不通畅,发出鼾声。由于孩子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一旦呼吸困难不能及时纠正就会酿成大祸。儿童期是呼吸模式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打鼾现象。

根据你的描述,你孩子的睡姿和睡眠呼吸方式都有问题,做睡眠监测是有必要的。

我女儿3个月,随着气温升高,这几天她总是睡不安稳,不停地哭闹,怎么哄都不行。我发现宝宝的臀部、皮肤发红,还有许多小红点。请问是不是得了“尿布疹”?该怎么处理?

江苏镇江程雅

程雅读者,你好!

你女儿这种情况属于尿布疹,是婴儿期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尿布疹是婴儿臀部的一种炎症。表现为臀红、皮肤上有红色斑点状疹子,甚至溃烂流水,孩子爱哭闹,表现不安、烦躁、睡不踏实。

尿布疹的病因,一方面与未及时更换婴儿尿布有关,另一方面由于婴儿皮肤娇嫩,易对洗涤剂、柔顺剂过敏。在反复使用尿布时,洗净后一定要用清水多淘几次,并定期用开水烫或煮。有的家长会把尿湿的尿布烤干或晒干后,再给婴儿用,这样尿布中的尿酸盐没有洗去,不断刺激婴儿皮肤,增加了患尿布疹的可能性。

建议:

1、在婴儿尿布疹严重时,暂时不用尿布,让婴儿的臀部暴露在空气中。如果婴儿躺在床上,可在身体下多放置几层尿布,尿布下可放塑料布以免弄脏床褥,切记不可将塑料布紧贴婴儿臀部,以免影响透气。

2、选用纯棉布做的尿布,要勤换洗尿布。洗烫后,在阳光下晒干再用。

3、给婴儿勤把尿,以免尿液浸湿皮肤。

4、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鞣酸软膏、护臀霜、加热消毒后放凉待用的植物油等涂抹患处。

我儿子上大班。上学期在幼儿园体检时,没有1颗蛀牙。可这学期体检说有6颗蛀牙。真是让我很意外。请问蛀牙都需要拔除吗?怎么这么短的时间竟出了这么多蛀牙呢?

河南焦作赵熙元

赵熙元读者,你好!

像你孩子这种情况,一般不建议拔牙。因为你孩子是乳牙蛀牙,拔除之后不仅需要戴牙间隙保持器保持牙齿间隙,还会使恒牙萌发缺少刺激,对恒牙萌发不好;如是恒牙更不能拔除。所以建议先以治疗为主,在有蛀牙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补牙进行治疗,如果伤及牙髓,可以先做根管治疗再补牙。

你孩子蛀牙近期突然增多,通常有以下原因:

1、由于儿童很难独立完成口腔清洁,造成口腔长期不够卫生。

2、儿童饮食无节制或家长娇纵养成不良习惯(如爱吃甜食)。

3、口腔环境天生偏酸(遗传或唾液分泌异常)。

你可以对照上述原因,及时引导孩子改正不良的生活或饮食习惯。

我孩子比较顽皮,放学回来后发现他手上扎了“小刺儿”,他总是来回抓伤处。应该如何处理?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感染吗?

福建厦门李海燕

李海燕读者,你好!

孩子扎刺后,一要将刺挑出来,二要消毒防感染。

步骤如下:

1、将镊子或缝衣针在火上烧一烧(打火机或火柴);

2、将伤周皮肤擦洗干净;

3、顺扎入方向将刺挑出来或;

4、刺挑出来后,用手挤一挤,挤出一两滴血,再涂些酒精或碘伏,防止患处发炎;

5、如果刺扎得深或很脏,要到医院找医生处理,并注射抗破伤风预防针。

我家儿子出生快一个月了,但是他的黄疸还没完全消退。我在他出生第7天就去医院开了去黄疸的药,但吃了大半个月,怎么还没消退?我很着急,请问应该怎么办?

宁夏银川刘潇潇

刘潇潇读者,你好!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是指因其胆红素代谢尚不完善而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并不是由于某些病理因素所致。据有关统计资料报道,约80%的新生儿出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但大部分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10―14天会自行消退。

如果2―3周后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出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所以你孩子应该属于病理性黄疸。

你应及时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就诊,找出病理性黄疸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我女儿快6周岁了。之前发现她腮帮肿,医生诊断为腮腺炎。可从发病到现在已经有5个月了,病情总是反复。请问像我女儿这种情况属于腮腺管堵塞吗?该怎么治?

河北承德董磊

董磊读者,你好!

你女儿需要做腮腺造影才能诊断是否属于腮腺管堵塞。

你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的方法,例如,按摩腮腺,促使分泌物排出;咀嚼无糖口香糖,促使唾液分泌;用温热盐水漱口,有抑菌作用,减少腺体逆行性感染。

近年来,一些学者采用唾液腺镜冲洗导管并灌注药物的方式,患儿治疗效果良好。经上述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我女儿5岁多。从小爱上火,外阴处时常发红,有时还有分泌物。给她服用医生开的药后,症状就会缓解,可过不了几天,症状又会反复。请问怎样才能彻底治愈?

陕西宝鸡殷梓煜

殷梓煜读者,你好!

3-8岁的女孩容易发生外阴炎,引起外阴发炎的原因:一是女孩的外阴和阴道表皮较薄,阴道的酸度较低,抗感染的能力弱;二是卫生习惯不好,比如使用不清洁的便盆,饭前、便后不注意洗手等。

由于引起外阴炎的病原微生物有多种多样,可以是细菌、霉菌,也可以是滴虫、蛲虫等。不同病因采用的治疗药物是不同的,所以你要带孩子先到医院检查,必须在明确致病菌种类之后,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我儿子12岁。前段时间出现发热头痛,咽痛,扁桃体肿大。我以为是病毒性感冒,可没过几天就出现小便颜色加深,以及少尿现象,眼睑、面部、双下肢都出现浮肿。请问是急性肾炎吗?

浙江宁波王烁

王烁读者,你好!

你儿子的症状属于儿童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儿童急性肾炎又称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期患儿应卧床休息至少两周,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接近正常,可逐渐下床活动。一般卧床半个月至一个月,第二个月逐渐增加活动量,等尿常规恢复正常,第三个月可以恢复正常活动,以及上学。

新生儿黄疸护理诊断问题范文

作者单位:462600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等黄染现象,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主要作用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1]。笔者通过对2007年1月-12月份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总结存在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12月共收治155例新生儿黄疸,其血清总胆红素值均超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2]且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是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中足月儿110例,早产儿31例,早产低体重儿10例,足月小样儿4例。

1.2方法将光疗箱清洁,箱内湿化器水箱加蒸馏水到2/3满,接通电源,使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一般夏天30℃左右,冬天31℃~32℃左右,根据新生儿病情随时调节,相对湿度55%~65%[2],将患儿双眼佩戴黑色的眼罩(自制,用纯棉黑布制成,类型为眼睛状),以防损伤视网膜,全身,用尿布遮盖(男婴尤其要注意阴囊的保护),放入预热的光疗箱中,记录开始照射时间。

1.3结果通过对155例新生儿黄疸采用光疗,重视存在护理问题并加以总结,及时整改不足之处,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未发生一例护患纠纷,均治愈出院。

2存在护理问题

2.1环境的变化新生儿光疗时因全身,失去了安全感,加上灯光刺激及温度的变化,改变了原来的环境,表现为剧烈哭闹,烦躁不安,出汗等。

2.2皮肤损伤的危险新生儿皮肤娇嫩,如保护措施不当,皮肤易损伤。足月儿指甲超过指端,活动时容易划破面部及前胸部的皮肤;双足反复与床平面有机玻璃摩擦,可使外裸皮肤擦伤;光疗时患儿处于一个高温环境,如不及时更换尿布,容易引起红臀;光疗时间长,加上新生儿皮肤娇嫩,眼罩处皮肤容易损伤[3]。

2.3体温变化光疗时荧光灯产热较多,而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成熟,易受环境的影响,在高温中易发热,体温可达38~39℃,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红、哭闹、躁动不安等。

2.4体液不足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失水比正常小儿高2~3倍,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严重者会引起脱水。

2.5哺乳方式改变光疗时新生儿与母亲分离,哺乳方式改变,新生儿室采用奶瓶喂养,有些新生儿不习惯用奶瓶,引起哭闹不安。

2.6知识缺乏

2.6.1护士自身知识缺乏少数护士对影响光疗疗效的因素认识不足,如灯管灰尘,机箱湿化器的清洁处理不到位,灯管的使用寿命,新生儿皮肤扑粉或涂油剂等,均能影响光疗的效果。

2.6.2家长知识缺乏由于医务人员的宣教不够,与家长交流不到位,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缺乏认识,对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治疗过程、预后等不了解,以致于多次到病房询问病情,如解释工作不到位,往往会引起医患矛盾。

3护理对策

3.1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向其详细介绍光疗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取得其信任与配合,通过良好的有效沟通,155例中无1例发生医患纠纷。

3.2满足新生儿的需求针对环境改变,哭闹不安,护士应能判断哭闹不安的原因,首先应满足新生儿生理需要:如尿湿、饥饿、箱温是否过高或过低,有无发热或腹胀的不适;其次是满足安全需要;光疗时无依无靠,失去了安全感;再次是满足爱的需要。采用通过听觉和触觉给予安慰,用温和的语音与其说话,并给予躯体的抚触,使患儿感到安全、舒适。对于哭闹剧烈,精神极度缺乏,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可减轻黄疸,减少体力消耗。

3.3皮肤护理入箱前皮肤清洁,剪短指甲,双手戴小手套,注意松紧适度,能容纳一指为宜,不能影响血液循环,定期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双脚套上袜子,减少与有机玻璃的摩擦,防止皮肤损伤。光疗期间因过热,容易引起红臀,应及时观察患儿尿布有无潮湿及大便污染;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皮肤,防止发生红臀,如发生红臀,可用棉棒蘸少量糊状思密达均匀涂抹于臀红部位皮肤上,自然待干,3~4次/d[4]做好脐部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禁止在患儿身上涂粉剂或油剂,以免影响光疗效果。

3.4加强巡视和观察

3.4.1观察眼罩有无脱落及眼罩处皮肤有无擦伤,注意观察输液部位皮肤有无外渗及针尖滑脱情况,并及时处理。

3.4.2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随时观察光疗箱的使用效果,发生警报信号及时查找原因,妥善处理,保持患儿体温36℃~37℃,及时根据体温调节光疗箱的温度,防受凉或发热。由于散热增加,特别是早产儿易致体温过低。足月儿夏天光疗时,也可因热量过高而发热。曾有1例患儿,体温36.5℃,进入光疗箱时,由于当班护士粗心大意,未注意光疗箱玻璃的通风,再加上夏季室内温度比较高,新生儿的体温升高至39℃,另一护士巡视时及时发现,汇报医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故光疗时应该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做好记录或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测量,根据体温调节光疗箱温度,同时应保持通风,早产儿需置于暖箱内,以补充额外的热量需求。体温超过38℃,应停止光疗。

3.4.3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组织儿科护士认真学习专科护理知识,掌握光疗护理基本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指导于临床,要密切观察黄疸的部位、程度以及变化,光疗前后及过程中注意检测血胆红素的变化,以判断疗效。并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的改变,观察患儿哭声、吸允力、肌张力的变化,以判断有无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观察患儿皮肤有无发汗、干燥、皮疹,有无呼吸暂停、嗜睡、腹泻、呕吐、惊厥等,以及患儿大小便的性状、色、次数和量,如有异常,应报告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3.5合理喂养光疗期间应保持水分及营养的供给,护士应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间歇喂养,保持奶量摄入,每2餐喂奶间歇要给水,多喂些糖水,夏天需防止患儿哭闹,大量出汗引起的脱水、发热、酸中毒。不能口服者,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喂奶后让患儿侧卧,防止误吸造成窒息。

3.6蓝光箱的消毒与处理使用期间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箱内、外,用清水擦拭1遍。湿化器水箱用蒸馏水每天更换1次,以免细菌滋生。机箱下面的空气净化垫每月清洗一次。

3.7保持灯光及反射板的清洁,并定时更换灯管,如有灰尘会影响光疗效果,每天应清洁灯下及反射板,灯光使用1000h必须更换[3]。在光疗箱旁边悬挂一本登记本,以记录光疗照射时间。

3.8出箱一般采用12~24h才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光疗时间按医嘱执行。一般血清胆红素<171μmol/L时停止光疗[4]。

4小结

通过密切观察变化,改进工作方法满足新生儿需要,合理喂养,做好皮肤护理,能减轻患儿焦虑,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9-100.

[2]金汉珍,黄德民.实用新生儿学.卫生出版社,2002:265-266.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爱国卫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6篇)
  • 下一篇:高一物理科目必修一知识点归纳(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