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激励机制
随着我国各类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职院校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契机。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都对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也要求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激励机制的应用不仅能够满足课程改革提出的客观要求,还可以有效改善教育教学现状,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激励机制应用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大多数中职院校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未对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并不理想,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普遍不高。由于大部分中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极易出现心理叛逆等问题,学习状态长时间处于不稳定的情况。尤其是在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以及家庭条件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过去很少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各项结构也未形成充分的了解,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自卑心理。
除此之外,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内容会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内容较为抽象,对概念的理解难度较大,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复杂,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这些情况导致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后极易产生厌烦情绪,对计算机知识丧失学习兴趣,更不要说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由此分析可知,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针对这一问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者尝试将激励机制运用到教学工作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激励机制运用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充分培养,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计算机知识。激励机制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育教学工作者通过利用激励机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怀,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了提升,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激励机制应用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述分析可知,激励教学法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各项要求,还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之间的矛盾,促使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下面针对激励机制应用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索和分析。
1.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对中职院校学生阶段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是保证激励机制有效应用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开展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前,教师应对W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表现出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信息进行全面收集,通过收集、整理学生的个人信息,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策略。唯有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才能找到开展激励工作的切入点,才能明确激励策略应用的重点。通过对中职院校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可以看出,相比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在上机操作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对此,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以在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中,采用激励策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具体来说,教学工作者可以在学生上机操作前,为其设置一定的任务,在预设任务奖励的情况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从而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2.在教学各个环节融入情感教育
教育教学工作者在计算机教学中除了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外,还需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和优势,在教学各个环节融入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功能的激发促使激励策略的实效性得到提升,为激励策略的有效应用奠定基础。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在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下降,继而失去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致使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开展。针对这些问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以借助情感教育,合理、有效地开展情感教学,改善学生的叛逆行为。中职院校学生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该阶段特有的心性,为了保证激励机制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教学工作者可以针对学生的阶段性心理特点对其实施情感教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与其情感上的互动,发挥激励策略的积极作用,为帮助学生成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创造条件。除此之外,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评价工作中,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可以实施激励策略,通过合理、科学、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强烈的成就感,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借助评价能够促使学生充分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使其更加重视自己的学习行为。例如,在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对其练习情况、操作结果、回答问题的情况等进行记录,从而在课堂总结阶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
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激励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还能促使计算机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使其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各项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充分把握激励机制应用的有效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规划加以完善和优化,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黄永.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实施激励机制的探讨[J].教师,2015(32):88.
[2]俞宝明,曾晓芳.浅析激励机制在中职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43-44.
[3]陶银峰.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实施激励机制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3(A2):122.
[4]董跃钧.基于激励机制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2(5):106-107.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17-0000-01
VocationalEducationComputerEnglishTeachingExperiences
JiangCui
(Xianning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Xianning437100,China)
Abstract:Iwasthe"computerprofessionalEnglish"teachingformanyyears,thelaststudentstoactivelylistentoopinionsandsuggestions,gotoworkwithstudentswhohavethepracticalapplicationoffeedback,analysisofanewteachinganotherclass,summedupsomeoftheeffectiveteachingexperience,suchasthematerialsselectedandthecontentsoftheselectedmaterialhandling,multi-materialcollectionofteaching,teachingintheformofdiversification,"thetimes,individualized."
Keywords:ComputerEnglish;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eachingmethodsandskills
一、教材的选定和对选定教材的内容的处理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公共英语的水平大多停留在高中毕业水平甚至更低,因此本着“基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的原则,相关教学负责人在选定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教材。
首先,鉴于计算机英语专业术语多,而且派生和新出现的专业用语也在不断地增加,如:“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等都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如果所选教材内容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其次IT行业里的缩略词汇多,而且新的缩略词汇还在不断地增加,并成为构成新词的词源。学生要达到对这些词汇的熟练掌握首先要有一定的英语词汇量,还要有对新词汇的了解。如果所选教材的篇章代表性不强,没有及时的对这些常用的专业术语和缩略语加以总结和批注的话,即使教师讲了,鉴于很多学生不爱记笔记,想一遍就记住显然是有困难的。
接下来就是如何对选定教材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如果真正想上好一堂课,要做的文章是无止尽的。研究教学主体,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甚至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走进课堂,根据课程上学生的反应,还得再次灵活变通,适当补充或删减你所准备的内容。
这些年,我们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专业选用的是同样的教材,作为任课教师,我个人认为应该是首先具备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专业知识的,所以应根据特定专业的专业课程构成特点和所选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如软件技术专业在实现软件开发、软件管理与维护、数据库运用等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主干课程的名字大多是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英文名称,我想如果想让学生在本专业快速入门,并深入下去,除了任课教师对某门课的系统讲解之外,《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应该适当的强化该专业的必备英文词汇和英文阅读技巧,如软件的安装、升级、卸载(install,setup,upgrade,uninstall,remove,delete),再如计算机文章的几种常见文体(Book-图书,Thesis-专业论文,Specification-产品说明书,Advertisement-广告,Recruitment-招聘简章),对于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讲,应为他们介绍这些常见文体的组织结构,让他们能快速阅读简单的英文资料,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如专业论文一般由Title-标题,Abstract-摘要,KeyWords-关键词,Introduction-引言,Body-正文,References-参考文献等部分构成,而产品说明书一般是以OperatingManual-产品使用手册,Instruction,Direction,Description,Specification,Manual等表述的,大多包含以下几项内容,产品概况-Introduction,产品的性能和特点-CapabilityandFeatures,产品的安装使用方法-InstallingandUsingGuide,产品的保养与维修-MaintenanceandWarranty,其他事项,如疑难排除-Miscellaneouse.g.Troubleshooting等。
二、教学素材的多方收集
正如上文所述,针对不同的专业,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收集对应的专业领域里出现频率高的英文应用,上课时及时加以补充,甚或对他们正在开设或即将开设的专业课有足够的了解,上课时把对应课程中必备的英文词汇或短语甚或是典型段落、篇章加以引导,一方面辅助了专业课老师的教学,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目前我院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采样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上课主要靠老师黑板板书,讲解文章,总结篇章特点,重点词汇、短语、段落等,但是在过去的几年的教学中,在多媒体教室允许的情况下,我也尝试使用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一些传统方式不太好表述的内容,在文字、图表两类主要素材中,灵活地使用多媒体编辑方法可以使内容变得活泼生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在适当的地方采用超链接、图画等方式加强内容的表现能力,还可以在课件中用超链接的形式将专业词与它们的解释对应起来,这样学生可以通过链接来找到相应的解释,比如为他们介绍一些Internet上学习的方法,百度词典,在线翻译,在线计算机专业词典等,如http:///就是其中一个。
四、总结
《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既有计算机专业的科学性、技术性,又具有专业特色的英语语法规则和语言特点,我们面向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与时俱进,因材施教”很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该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内容,多渠道收集教学素材,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式,运用Internet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该课程教活,使学生真正愿意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
现在很多学校顺应时展的潮流,开展了计算机课程。学习计算机课程,不但能扩展学生的计算机理论,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不被时代所淘汰。而目前一些卫生职业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下面就对当前卫生职业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当前卫生职业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现在卫生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是:计算机教师进行演示,学生在下面做笔记。从表面上看学生好像掌握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可实际上学生并没有深入了解,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也不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对计算机也不能熟练操作。还有一些计算机教师不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不给学生布置计算机操作任务,学生对计算机缺乏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被制约,也阻碍了学生的实践探索精神。
2.计算机教学考核不够
一些卫生职业学校对计算机教学进行考核时,标准很低,还有一些卫生职业学校的电脑数量不能满足学生计算机考试的要求,难以实现一人一台电脑,导致学生在计算机考核时作弊。还有的教师觉得学生如果进行补考会很麻烦,就把计算机考核标准下降到及格分上,学生不管学得怎样,都能顺利通过考核。这样一来,削弱了学生上计算机课的动力。
3.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滞后
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中,一些学生一遇到疑难的问题就放弃,缺少解决复杂问题的信心。计算机教学内容安排不够科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计算机潜能开发,也没有完善的教学指导。
二、解决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问题的方法
1.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在课程内容上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选择计算机教学内容,舍弃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对原有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地梳理,构建新的计算机教学体系。计算机教师还需要根据计算机教学大纲准备计算机课件。计算机科学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这就需要计算机教师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更新,增加必要的讲授环节,保持课堂内容与新计算机技术的密切联系。
2.因材施教
针对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对计算机的不同掌握程度,因材施教,使学生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教师对课程操作和训练设计要有梯度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要考虑到层次性,从易到难。学生反馈给教师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解决处理,最后对问题进行评议性的小结。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还要营造自学式课堂气氛,使学生自学能力得以增强。
3.知识点要全面,把学生当成主体
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要考虑到计算机教学总任务,讲解的内容要能够全面地囊括知识点,让学生对计算机理论以及操作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明确计算机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间的联系,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课题设计上,可用树形的结构框架,让计算机课程各部分标题与题干联系,做到紧密结合。把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表现,教师应做出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梳理,帮助学生处理计算机学习中有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有清晰完整的认识。教师还要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计算机考核管理
在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成绩考核方面,需要加大计算机成绩的权重以及日常的作业量,不能只注重专业卫生教育。增加计算机考核次数,对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考核,每个单元考核没有通过的学生要重新补考。考核管理过程要注重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过程、理论知识过程,注重师生交流合作。
卫生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起点,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计算机知识,使计算机教学能够满足学生个体间的最大限度的差异需求,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帮荣.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9(4).
[2]张殿龙,梅险,吴宏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4).
[3]李海瑛,张钰,刘秋红.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和改革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