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灯具节能减排方案范例(3篇)

时间: 2024-05-14 栏目:公文范文

灯具节能减排方案范文篇1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而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报告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这些崭新的提法迅速引发人们的热议。在“绿色经济”涤荡全球的今天,纵观中国,目前较为紧迫的环保问题是大气污染中的氮氧化超标排放,而此问题也成为今后首要解决问题之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表示,我国将努力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争取到2022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碳强度降低40%—45%。“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异常艰巨,要加大措施,做大做强节能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节能减排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从节能、循环、低碳等来说作为耗电大户之一的照明光源如何降低污染和能耗,做到真正的绿色照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LED照明被公认为21世纪“绿色照明”,具有高节能、寿命长、多变幻、利环保、高新尖等特点,是人类自从懂得电光源照明技术以来首次出现的集多项技术优辨于一身的固体电光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陈良惠甚至估算道:“只要目前1/3的白炽灯被半导体灯所取代,每年就可为国家节省用电1000亿度,相当于三峡工程一年的发电量。”

按照节约一度电相当于减少0.98千克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少排放980亿千克二氧化碳。

而从绿色环保、循环使用来说,LED灯不含汞元素(节能灯不仅其部件中含有铅、多溴联苯等有害物,而且一支废旧节能灯所含的汞,渗入地下竟是以污染180吨水及相关上壤),没有污染,而且废弃物可回收。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既没有热量,也没有辐射,眩光小,是冷光源,可以安全触摸,属于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

上述LED照明的优势可以看出LED照明产:业符合“美丽中国”新的生态理念,其市场前景可期。

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提升到空前高度。就如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所讲,LED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与“十”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部密切相关。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绿色发展的理念的指导下,在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基调下,LED照明将会凭借其自身的优势,迎来蓬勃发展。

二、瑞煌LED照明——引领绿色照明新时代

(一)认识LED

LED是“LightEmittingDiod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发光二极管”,利用砷、镓、铟、铝、磷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所构成的发光器件,其发光原理是对A1GaAs(砷化铝镓)、A1GalnP(磷化铝铟镓)及GainN(氮化铟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施加电压,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发生复合引起光子发射而产生光。LED属于冷光源,具有体积小、耗电盛低、寿命长、无污染、抗震耐冲击、反应速度快、色彩丰富等特性,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电源指示、交通信号、彩色显示屏、背光源、照明汽车、通用照明等几大领域,尤其是随着大功率LED光效不断提升。正在形成新兴的基于LED发光技术作为光源的高效照明产业。

(二)瑞煌LED系列产品及技术优势

安徽瑞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合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示范区,注册资本6100万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合肥国家高新区核心示范企业和合肥市国家高新区科技小巨人企业。集团总部设有安徽省半导体照明检测检验中心、合肥市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瑞煌LED照明演示体验中心。其中瑞煌LED照明演示体验中心是安徽省LED行业唯一产业主题展馆,为华东地区最大。

公司致力于LED户外照明、LED商业照明、LED通用照明、LED专用照明、超大功率LED照明等多种灯具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LED路灯、隧道灯、投光灯、投射灯、筒灯、日光灯、护眼灯、球泡、负离子球泡等多种LED灯具。

(三)瑞煌LED绿色照明改造工程部分案例

1、安徽省宿松工业园区路灯改造项目

宿松工业园区是省级开发区,是该县承载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振兴县域经济的主战场。从2005年开始,区内道路两侧陆续安装了高压钠灯。在使用过程中,不仅暴露出温度高、易毁坏的弊端,而且耗电量和维护成本大。针对这种情况,县政府从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大局出发,决定采用能耗低、寿命长且发光效率高、光线质量好的LED路灯,并经多种产品相互比较后,选用了拥有多项技术专利的安徽瑞煌光电科技公司的产品。2009年内,先后在园区7.5公里的道路两侧安装T460柱780盏大功率LED路灯。投入使用以后,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据园区管委会建设部门负责人介绍说,LED路灯不仅照明效果好,至今还是零维护,而且耗电量大大减少,电费大幅度降低。他们以长一公里、宽25米的兴业路为例,使用300瓦高压钠路灯时,每月电费上万元,更换为40柱90瓦LED路灯后,每月电费降到了2000多元。按此推算,园区安装460柱780盏大功率LED路灯,全年节电量可达719160度,节省的总费用可达871728元。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9413.1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552.8吨,碳粉尘排放量为23166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277604吨。

2、合肥温莎国际照明工程改造项目

该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节能服务公司出资为业主进行节能改造,业主将未来节约的能源费用作为节能服务公司的收入。

温莎国际是安徽省政府和温商集团签约的重点项目,于2008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商业面积约5万平方,沃尔玛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先后入驻。近年来,随着企业用电量的持续攀升,导致供电部门捉襟见肘,拉闸停电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用电支出也给企业造成不小压力。2011年8月,温莎国际与安徽瑞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合同能源管理(EMC)协议,后者将免费为其提供高效、节能、环保、零维护的LED灯具。并于当月实施安装。

灯具节能减排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

1.引言

在中国,电力作为重要的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中国能源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了空调用电,照明用电是主要的功耗模式。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使用节能电器和照明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在照明设备的设计,以减少线路能耗,提高电力系统,充分发挥在照明设备的节能潜力。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重视节能照明设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21世纪许多国家的战略性发展策略,也是我国长期的发展目标。将这一方针落实到各个产业的发展中,就要求企业和政府共同做好生产和管理的节能减排工作。建筑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在能源消耗量和工业排放量上都较大,做好建筑产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将有利于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发展目标。电气照明是所有建筑中都会使用到的设备,控制好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设计将促进建筑施工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1]。

2.电气照明

电气照明技术作为一门具有基础性且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其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内容十分广泛,具体包括光学、电学、建筑学、生理学等等。并且其中包含的基本概念以及原理也各有不同,为了实现照明节能方案的设计,提高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效果,就必须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对其本质原理展开深入的研究,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关于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具体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是电光源。根据能量转换原理,光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而得,并且利用这一原理的装置实现照明效果的装置就被称为光源。其中光源主要采用的是电能向光能转换的方式,使人类的照明需求得以满足,这类光源被称为电光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光源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建筑照明的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并且在安全性、使用寿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节能环保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电光源展开研究,寻找节能效果更好的电光源能够有效推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发展。其次是灯具。灯具的作用是对对电光源的全部组件以及与电源连接中的路线附件进行保护与固定,灯具还具有透光、分配光源以及改变光源分布的作用,因此,灯具的选择及其特性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者是电光源的综合能效的评价方法。站在能耗的角度来看,电光源对光效、使用寿命都应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光效能够实现电光源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其主要受到发光效率的影响,发光效率与电光源的能量转换能力成正比。而光效越高,往往会影响到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换才能够使照明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在电光源综合能效评价中,除了要考虑光效的提高,还需要对电光源的使用寿命予以考虑,使电光源的节能降耗效果得以有效提高[2]。

3.建筑电气照明设计节能的措施

良好的方案是实现照明节能要求的前提。为实现照明设计方案的优化,设计人员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当注意两点。首先是建筑的照明设计应当具备良好的实用性,不能只注重形式的新颖,而忽视了实际的照明需求。例如,在有空调的房间内,照明方式就应当选择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相结合的方式。而对于一些采光效果较好、房间颜色较浅的房间,应当充分利用自然光,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次,建筑的照明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法规,其中最主要的参考标准为《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所有的建筑照明设计都应该在符合这一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建筑结构和功能特点,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照明设计方案.合理的使用灯具是控制建筑照明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灯具的选择也应该根据建筑的照明需求和自然采光效果来选择。灯具既要满足良好的光照效果,同时还要具备节能减排的要求。此外,灯具的质量、使用年限、操作性、实用性、经济性等也应当有较好的保障。在进行灯具的选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在较低的建筑中,可以采用荧光灯,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的基础上,荧光灯就能充分满足室内的光照需求。对于高度较大的建筑则可以采用金属卤化物灯。这种灯具的照明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在一些室外建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主场馆鸟巢的照明灯就采用了金属卤化灯。

结语

节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关建筑节能工作的政策、法律、法不断颁布和出台,说明国家对于建筑节能十分关注重视。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应充分考虑选择高效率的节能设备,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按照节能标准进行设计,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使建筑成为生态的、可持续的绿色建筑。此外,还要加强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合理的利用天然光,改善人们的生活工作的环境,提高节能效果,增强人们的舒适感,加强对人们视觉的保护,确保人们身体健康,并且达到节能作用。节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关建筑节能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不断颁布和出台,说明国家对于建筑节能十分关注重视。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应充分考虑选择高效率的节能设备,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按照节能标准进行设计,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使建筑成为生态的、可持续的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关键.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129-130.

灯具节能减排方案范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大决定,全面总结回顾近年来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明确省直各单位节能减排责任目标。省委、省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副省长在百忙中亲自到会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先讲几点意见,最后以张省长讲的为准。

一、近年来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省直各单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和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结合机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多策并举,狠抓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全面启动省直节能减排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机关节能工作,明确由省事管局负责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20*年以来,我们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经过调查研究,对*期间省直机关节能减排进行全面规划,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省直机关办公区20*年度能耗调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直机关办公区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关于在省直机关开展20*年“节能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关于建立省直机关资源能耗统计工作制度的通知》等,明确了节能减排指导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20*年成立省直节能减排工作协作组,加强了省直各单位间的交流、观摩和经验推广,进一步推动省直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今年3月,按照《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表》的要求,制定了《省直机关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加强对新建建筑节能管理,对既有建筑提出了改造计划并开始实施,省直各单位节能减排工作也已全面启动。通过对省直84个单位办公区节能减排工作专项检查,绝大多数单位都按要求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多数单位对办公室、卫生间、公用走廊、电梯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节能改造,新建办公楼中,节能建筑材料和节水、节电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是初步建立能耗计量统计制度。由于省直机关能耗计量统计工作起步较晚,存在能耗统计数据不系统、不完善、不准确的问题,我们就从基础工作做起,组织进行了五次能耗调查,基本掌握了省直机关20*及20*年度水、电、油等能耗基础数据。20*年人均用电4613度,人均用水109吨;20*年人均用电2813度,人均用水75吨。目前,省直已初步建立了能耗统计报告制度,今年以来开始实行能耗季报制度,将各单位每季度水、电、油等消耗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及时掌握机关能耗动态变化,为实施节能改造和建立考核体系打下了基础。

三是采取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省直机关的主要能源消耗品是水、电、油等,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也是围绕这几方面开展,经过省直各单位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统计,20*年度省直机关人均耗电、用水分别比20*年度下降了39%和31%,公务用车百公里平均油耗下降了12%。

1.积极推广节水龙头和洁具,省直84家单位共安装节水龙头3865个,占总量的37%;节水洁具3876件,占总量的76%。如省委统战部积极进行节水器具改造,改造后,耗水量同比减少45%。在办公区绿地用水方面,部分单位将绿化草坪由漫灌式改造为喷灌式,节水效果明显。各单位还加强了日常用水管理,努力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

2.严格执行国务院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认真进行空调节能诊断和改造,挖掘空调节电潜力。开展办公区照明系统改造,逐步更换节能灯具,截止目前,省直已更换节能灯具40452个,占灯具总量22%,每年可节电约113万度。省商务厅率先实现节能灯更换率100%,节电率达到50%。

3.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大力推进公务车节油减排。完善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和管理制度,严格公务用车编制核定和购置审批,切实压缩用车规模。在车辆配备时,优先选购节能环保型车辆,带头使用国产自主品牌、小排量、低油耗、低排放车辆。加快更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老旧车辆,20*年以来,共处置高耗油、高排放、高污染车辆579台。严格实行“一车一卡”加油制度及车辆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期保养,增加了节油透明度。通过以上措施,省直公务用车百公里平均油耗下降1.85升,减少了尾气排放,效果十分明显。此外,省直机关还积极进行锅炉改造,关闭了所有10吨以下燃煤锅炉,广泛应用锅炉余热回收等新技术,增强了节能效果,减少了废气排放和热能浪费。

四是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20*年8月,我们组织开展了“节能宣传周”活动,省直各单位充分利用内部刊物、网络、宣传栏、板报等媒介,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了步行上下班、空调停用、电梯停开等能源紧缺体验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营造了浓厚的节能减排氛围。活动期间,我们还会同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深入有关单位,跟踪调查“节能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加强舆论监督,宣传先进典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年9月及20*年8月,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召开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经验交流会,省直各单位办公室主任和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参加了会议,有关单位介绍了在节电、节水、节油等方面好的做法,与会代表充分交流了节能减排工作的经验,并通过实地观摩,考察了先进单位的节能减排项目和设施,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提高了节能减排工作水平。

此外,近年来,我们还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学习中央国家机关节能减排的新思路、新举措;参加在北京、珠海等地举办的节能产品展示会,了解节能产品情况;赴深圳、重庆等地专门考察建筑节能情况;参加在兰州举办的“机关节能减排与后勤改革管理创新”研讨会等多项考察学习活动。通过以上工作,加强了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的交流,学习了好的经验做法,掌握了节能减排工作新动态,为下一步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通过近年来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明显成效,能耗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认识不足。一些单位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不主动、不积极,没有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目标不明,责任不清,措施不力,手段不硬。个别单位迟迟不能报送能耗统计表和工作方案,或者报送数据前后出入较大甚至相互矛盾等,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二是投入不足。一些单位存在“等”、“靠”、“要”思想,对于节能改造的投入不够重视,不舍得投入,甚至连更换节能灯具的资金都无法保障,节能项目推进乏力,严重阻碍了省直节能工作的推进。三是管理薄弱。目前,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建设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尚未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节能管理体系,约束不严格。部分单位管理手段落后,办公区、家属区、出租房用水、用电都没有做到分项、分表计量,耗能情况不透明,统计数据靠估算,制定节能方案没有准确的参考依据,影响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省直机关节能减排攻坚之年。省直各单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节能减排方案和年度计划,确保实现20*年综合能耗降低10%和“*”期间综合能耗降低25%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宣传教育,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全省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工作氛围。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创新载体,采取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和我省的资源形势,宣传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宣传国家资源节约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反对资源浪费行为,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增强宣传教育的时效性,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先进经验。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要扩大能源短缺体验活动范围,采取更多形式,使干部职工深刻体验能源紧缺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倡导全方位节能减排的理念。要积极组织开展用能设备运行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省直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国情、省情,增强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成为机关节能减排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抓好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从4月1日起正式生效了,这部法律的实施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省直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节约能源法,当务之急是要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分解表的通知》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办法等六个办法的通知》要求,着力加强相关基础工作,深入开展机关能耗调查统计,抓紧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节能减排长效机制。一是完善能耗统计报告制度。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能耗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水、电、油等能源资源的计量、记录、报告制度,实行水、电、油、供热能耗分类、分项计量,严格区分办公区和非办公区用能统计,实行一户一表,同时要落实专人负责,及时、准确地统计、报送各类数据,建立省直机关能源资源消耗的数据库,以便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利用,及时研究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在数据库基础上逐步建立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快速、高效传递相关政策及能耗信息,促进各项活动开展,并通过建立用电、用水、用热等统计和监控系统,逐步实现能耗数据远程传输和实时监控,增强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快捷性。二是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考核机制。按照《河南省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办法》、《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表》和全省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关于省直机关的考核要求,今天会议上进行了省直机关节能减排签约活动,这就是各单位签订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是向省政府和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全面落实,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下一步要抓紧完善省直机关节能减排考评制度和考评标准,严格执行我省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规定,定期对省直各单位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与奖惩,并适时通报考核结果,强化监督作用;年终考核时,节能减排目标完不成的单位,要按责任制规定追责。

(三)抓好节能示范工程,推进公共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是政府机构能耗的主要方面。据统计,建筑能耗占机关能耗总量的70%以上,节能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按照统筹规划、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试点示范工作,在省直机关新建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形成一批节能典型,带动和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一是新建建筑要从严控制办公楼建设改造规模,从严核定办公用房面积,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优先选用外保温墙、中真空玻璃等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和技术,严格限制使用玻璃幕墙,重点做好围护结构、空调系统、采暖系统以及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能耗,大型办公建筑要实行节能综合评审制度。二是既有办公建筑要进行节能诊断,抓好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围护结构,更换关键设备,改进运行调节;一般办公建筑要抓好采暖系统节能,推行采暖用能达标制度。积极推广绿色照明,今年年底前各单位要全部完成照明灯具节能改造,降低照明能耗;严格执行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强制淘汰制度,积极实施节能改造,改善节能运行管理,应用节能新技术,鼓励使用太阳能、地热等绿色能源。要通过以上措施,打造一批省直机关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逐步实现省直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节能目标。

(四)抓好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水、电、油等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上册奥数题(6篇)
  • 下一篇:网络时代的生活(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