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学前班教案怎么写(4篇)

时间: 2024-05-24 栏目:公文范文

学前班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去想象、思考,并理解的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大胆表达;

2、让幼儿明白要有爱心,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活动准备:

1、有下雨声音的磁带,录音机;

2、妈妈和鸡宝宝的胸饰;

3、布置小鸡的`家,对面的小山坡,小河、(蓝布),图片,地毯。

活动过程:

请幼儿和教师一起参加表演。(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宝宝)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表演。第二天,正当小鸡一家准备出门时,发现昨晚的雨水汇成了小河。

(1)启发“小鸡”讨论过河的办法;

(2)经过启发讨论,准备用自己的办法过河时,发现已经有了一座小桥。

(3)音乐声中,鸡妈妈带小鸡们高兴的过河,到达小山坡。鸡妈妈召集小鸡围坐在一起,猜一猜,桥会是谁搭的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想法)

2、听了解内容

(1)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听。

a、圆圆的“石头”组成了什么?它们是真的石头吗?

b、到山坡以后,发现了什么?

c、桥为什么不见了?又是谁帮了小鸡一家?

(2)根据图片内容给图片排序。

3、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生活中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帮助过别人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4、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去帮助他,你也会得到快乐。

5、音乐声中鸡妈妈带小鸡去乌龟家作客。

学前班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培养幼儿识别游戏时识别安全和危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

2、安全卡片和不安全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都喜欢玩球,而且有许多玩球的方法,但是小孩子应该在哪里玩球呢?

2、出示图片。

有两张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讲讲在哪里玩球好

3、一张图片里有车道,旁边有小河,另一张是有围栏的空地。

4、我们应该在第二张图片所表示的地方玩,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第一幅图片中的不安全的因素,只有在没有障碍的空地玩球才是安全的。

二、故事受伤的皮皮

1、故事里有谁,讲了什么

2、皮皮为什么三次受伤

3、我们从故事里受到什么教育

三、游戏:传球

玩法:教师准备有安全内容和不安全内容的卡片,幼儿围坐在一起听铃声传球,当铃声停下时,手拿球的幼儿从盒子里取出一张卡片面向全体幼儿问;这样玩可以吗,幼儿根据卡片内容边拍手边讲对,对,对对可以这样玩,或错,错,错不能这样玩。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四、集体讲评:

今后在生活,游戏中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学前班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在情境中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并尝试改编歌词。

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能够用活泼、诙谐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根据歌曲旋律创编歌词并表演。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钢琴。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春天到了,小鸟(儿童扮演)从南方飞回来了,正开开心心整整齐齐的飞进了一个热热闹闹有很多种动物的农场里(教师钢琴伴奏音乐),参加大型的动物音乐会。

师:音乐会开始前,一起来跟老师来唱首动听的歌好不好呢?

教师幼儿围成一圈,手拉手边走边唱歌。

师:有谁记得我们刚才唱的歌里面提到了哪些动物?儿童自由回答。

二、导入新歌

师:小猪小牛小鸭高兴的时候会怎样叫?能按节奏模仿走路和叫声吗?

请表现好的幼儿到围成的圆圈和中间表演各种动物的叫声和走路。

师:小朋友们的表演真棒!我们一起来跟这些小动物们讲讲话,好不好呢

老师边唱边演示学动物叫声及走路一遍后,幼儿跟学。再放录音老师幼儿一起跟旋律歌唱和表演。(小猪在农场噜噜,小猪在农场噜噜,小猪在农场噜噜噜,小猪噜噜噜。)

请部分幼儿根据教师手中的动物图片表演,其他幼儿演唱伴奏。

师:农场里除了以上动物还有哪些动物呢?他们又是怎么样的叫呢?

生:小狗、小猫、小羊……

幼儿演示动物叫声和走路。

师:小朋友们能否用老师刚才的歌曲旋律学着这些动物叫呢?教师钢琴伴奏,幼儿表演。

今天农场里动物们的音乐会可真热闹啊!而且还有小朋友们能干的表演。

三、游戏巩固

将男生分成几组围成四个圈歌唱伴奏,由女孩在小农场里扮演不同动物。再让男孩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女孩伴唱。表扬表现能干的幼儿。

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他们都喜欢宽广无比,自由自在,魅力清新的大自然,因为那里才是他们最温暖的家,所以我们要热爱和保护每一种动物,让他们成为我们永远的好朋友。所以让这些可爱的而动物们回归到广阔大自然去吧。

教师弹奏音乐并组织动物们回归大自然。

学前班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爱科学的意识和激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尽量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渴望,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

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

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

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

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

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教师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六、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初创企业的盈利模式(6篇)
  • 下一篇:移民英国都有哪些方式?(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