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岷江东路逸夫学校“校对校帮扶工作”先进集体汇报材料
2022年,是教育脱贫攻坚之年。德阳市岷江东路逸夫学校继续“校对校”对口帮扶越西县大营盘学校。该校结合实际,依据双方签订的《2022年度校对校对口帮扶协议》,利用学校教育教学优势,精准开展教育教学帮扶活动。
精准帮管,探索管理效能提升
德阳市岷江东路逸夫学校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把本校在学校管理一体化的成功经验与越西县大营盘学校分享,并结合大营盘学校实际,就办学思想体系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的构建共同探讨,有效促进了越西县大营盘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针对贫困生的帮扶,两校还就“扶智”与“扶志”的融合广泛地交流了意见。疫情期间,两校就疫情防控及复课期间如何抓好安全管理、加强师生心理辅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真诚地沟通,切实地交流,有效促进了越西县大营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精准帮研,推动科研工作开展
以科研促发展,是岷江东路逸夫学校进行对口帮扶的又一举措。2019年12月23日,“旌城飞虹,情满文昌——旌阳区·越西县教师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在岷江东路逸夫学校成功举行。越西县教育部门的领导、师生一行参观了岷江东路逸夫学校的文化长廊和师生书画作品展。两地师生还走上舞台,分别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结对学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并互赠了礼品,到班上感受学习氛围,到好友家体验城市生活。同时,由越西县和旌阳区共同推动的《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彝汉地区学校本土文化交流的策略研究》省级课题立项专题研讨活动成功举办。2022年,两地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课题研讨。两地学校利用本土文化来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工作,让两地学生深入了解彝汉本土文化的内涵,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豪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为了促进学校科研精准落地,2022年6月,岷江东路逸夫学校语文骨干教师王金蓉在越西县大营盘学校就《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下学习专注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与全校老师进行了分享。这项课题立足于课堂,操作方法简单易学,成效显著。分享过程中,一些专注力训练的方法,让与会老师们倍感受益。
精准帮教,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越西县大营盘学校提出,学校的数学教师、体育教师亟待培养,中学英语教师需要指导。为此,岷江东路逸夫学校精心安排,进行对口专业帮扶。
一是精派支教教师。岷江东路逸夫学校先后派出数学骨干教师周义用、体育教研组长欧阳炳到越西县大营盘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帮扶。两位老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受到了越西县大营盘学校老师的一致认可。
二是精准送培送教。2022年6月、10月,岷江东路逸夫学校分别由副校长文成、石红带领学校小学数学教研组长罗波、语文骨干教师王金蓉、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张建蓉、英语骨干教师王春兰赴越西县大营盘学校,先后进行为期三天的教师专业培训。几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大营盘学校的听课老师们纷纷赞叹。课后,两校老师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思路、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式方法的合理选择,尤其是教学细节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精准对接,增进彝汉学生友谊
彝汉人民的友谊要从娃娃抓起。岷江东路逸夫学校学生在“爱在大凉山,筑梦索玛花”的系列活动中,了解到了彝族学生渴望知识、渴望友谊的情况后,用一封封书信、一本本书籍在两校间架起了一道道彝汉友谊的彩虹。
2022年6月,岷江东路逸夫学校四年级D班46名同学与大营盘学校四年级学生开展了结对子“手拉手”活动,互通书信,结为朋友,同学们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为大营盘学校同学们采购了书籍、笔、文具盒等礼品,并亲手制作诗集,在扉页上写下期望和祝福,赠送给自己的朋友。
2022年10月,岷江东路逸夫学校七年级A班45名同学还为大营盘学校七年级1班的结对好友精心准备了礼物,用自己节余的零花钱购买了书籍、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及衣物等生活用品,并在书籍的扉页写上一段心里话,激励结对好友克服困难,勤奋学习,一起争做好少年,长大成为祖国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心组织,爱心筑梦索玛花开
本年以来,在局党组的准确指导下,我局的对口帮扶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创优活动和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等有机结合,全局上下工作到位,办法得力,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20万元,对口扶贫工作获得了新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局指导班子非常注重对口帮扶工作,本年已先后5次召开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研讨对口扶贫工作,进一步健全了以局长舒刚同志为组长,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同志为副组长,各相关处室参与的对口扶贫工作指导小组,由局机关党委和办公室、人事处负责协调、处理有关扶贫工作,做到了指导到位,组织机构和人员落实。
二、积极指导帮扶规划并协助落实
本年,我局由局指导率队先后5次深化定点扶贫村市镇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实时与市相关部分、镇县政府深化村一起协商了该村2012年建立反时节蔬菜和无公害蔬菜栽种基地、开展甜叶菊栽种、社区手工制造绢丝花加工项目和重点打造生猪规范化规划养殖场项目。对养殖场项目标建立、发展进行了充分的查询研讨,赐与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实时将项目发展状况报局党组研讨。经重复论证,党组决定筹集扶贫资金20万元,用于我局对村的“新乡村生态养殖场”的项目建立和发展强大村级集体组织的专项投入,当前20万元曾经到位,正由村上落实到详细产业项目之中。我局指导特地到山镇对扶贫款的运用向镇村提出要求,要求镇、村做好产业项目标规划、建立和监督工作,把每一分扶贫款真逼真切用到强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老百姓收入上来。为透露表现我局对村上的大力帮扶,镇、村还向我局赠予了印有“对口帮扶促发展乡村新貌见真情”的锦旗。依据村计算,至本年10月底,全村人均收入到达5500元,比上一年底人均4800元增收14.58%,到岁尾能圆满完市委市县政府下达的扶贫帮扶目的任务。
三、大力开展扶贫慰劳和干部帮户活动
2012年2月1日,由朱建郑等指导带队深化到村贫穷党员和贫穷户家中开展慰劳活动,代表全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奉上了筹集的2400元慰劳金和米、面、油等慰劳品;我局的“干部帮户”工作采取“支部帮”的方式,机关五个支局部别帮扶对口扶贫村村的一户坚苦群众。机关五个支部的党员代表先到村对接了各自帮扶的坚苦群众,每个支部的党员干部应用支部活动时间到帮扶对象的家中进行亲热攀谈,具体讯问他们的身体和生产、生活状况,送去了慰劳金和电热毯、衣被、米面油等慰劳品,切实协助了坚苦群众渡过难关。五户贫穷户手捧慰劳金和慰劳品心境非常冲动,纷繁透露表现,感激党和县政府的扶贫政策,感激市粮食局对他们的关怀。
四、发扬驻村干部效果,增强扶贫基本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对口扶贫工作,我局认真贯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增强乡村基层基本工作的意见》(委发〔〕36号)精神,上一年遴派了有较强群众工作才能的张英同志到对口的村驻村任职,经由一年的辛勤工作,我局驻村干部的工作获得了本地党委、县政府和村民的高度承认,在一年驻村期满之际,村的村民们联名写信激烈要求我局的驻村干部留任。经局党组认真研讨,为进一步落实村加强长效造血机能的扶贫规划,愈加扎实对口扶贫的基本工作,决定张英同志持续驻村一年。
五、增强科学致富脱贫宣布道育,给村民致富供应强壮的精神动力
,县总工会帮扶中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及工会工作全局,在大力实施送温暖工作和协助政府推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政策落实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平安信丰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一、深入基层开展调查
“两节”送温暖活动是工会维权的重头戏,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工作主动、态度积极。首先,我们以信工字()58号《关于做好困难职工调查摸底的通知》下发给各基层工会,要求各系统、基层工会了解、掌握上报特困职工情况,县总工会从上报名单中进行抽查核实,然后对新增和有疑问的逐户上门调查了解,我们先后深入十几个基层工会,对80多户特困户进行了登门走访调查,从而摸清了情况,确保了情况的准确无误。在进行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及时把特困职工基本情况、困难原因汇总打印送交县总工会主席办公会审定,同时送交县委、县政府领导,为做好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送温暖工作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二、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
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工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帮扶中心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建全和完善。形成了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工会主办,社会参与的工会帮扶工作新格局。帮扶中心按照“九有”和“六规范”的标准不断深化基础建设。县总工会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始终强调从基础抓起,从窗口抓起,建立了规范、完备的困难职工书面档案和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的电子档案并实行了动态管理,做到了出现一户,掌握一户,帮扶一户,今年,县总工会在新建的工会大门右侧建设了一套面积为50平方米新的帮扶中心,新帮扶中心建成后添置了新的办公设施,设置了显示屏幕、触摸屏,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三、帮扶形式多样
1、实行了领导干部与特困职工结对子帮扶。对所帮扶的对象采取领导干部自已选择和工会安排相结合,并由工会帮扶中心编制安排表,县委、县政府下文的方式进行。领导干部对所帮扶对象家庭生活、再就业问题、医疗和子女上学问题全面关注,经常走访,有了困难及时解决;元旦、春节县委书记、县长等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分成17个组,走访慰问困难职工67户,各级党、政、工领导干部共走访慰问困难职工815户。共送出慰问金和慰问品23.72万元。
2、开展了金秋助学调查模底工作。对考上了二本以上分数线的困难职工子女进行登记造册,调查模底。一是举行了发放仪式,现场为26名受资助的对象每人发放1000---元助学金。帮助、跟踪助学的困难职工子女和今年高考被录取二本以上的困难职工、农民工的子女顺利完成学业;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助学帮扶,我们主动联系一家企业老板,资助一户困难农民工的女儿仲雷雷6千元学费及每月生活费;三是各级工会筹集助学资金2万元,资助10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四是县委、县政府筹集助学资金148万元,资助296名困难职工子女每人5000元助学金。一年来,全县各级通过各种途径共筹集助学资金达153.3万元,共资助330名困难职工子女、农民子女上大学。“金秋助学”活动已成为我县工会组织维权帮扶工作品牌之一。
3、开展了爱心捐款活动。根据市总赣市工通字()27号文件要求,我们及时下发了信工字〔〕34号《关于开展为新时代优秀农民工曾庆香儿子二次心脏手术捐款的通知》并组织部分单位开展了为曾庆香儿子二次心脏手术捐款。
4、开展了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活动,年内共救助特困职工200人,发放医疗救助金、生活救助金15.74万元,这是工会组织为困难职工办好事、实事的具体行动。
四、特色工作新颖
1、开展了义诊帮扶活动。县总工会与县卫生局以信工字()26号《关于在全县开展“和谐帮扶街头义诊”活动的通知》,组织全县9个卫生院及骨伤科医院从1月—12月分别在林业系统的林场、县城、敬老院、乡镇开展义诊帮扶10场,接受下岗职工、农民工、群众咨询1960人次,义诊治疗38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680份(10种),免费发放药品价值2.82万元,发放医疗服务优惠卡180张,发放医务人员联系卡180张。受到了职工群众、农民工的称赞,
2、开展了再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配合有关部门在县陈毅广场、召开了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招应聘现场录用322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并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组织1600多名下岗职工、农民工参加上岗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县总工会与县就业局联合举办了2期下岗职工创业培训班,培训下岗职工95人,实现再就业职工90人。
3、县总工会成立了困难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县司法局成立了“维护农民工权益律师服务团”,江丰律师事务所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聘请了两名律师长年为困难职工、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县总工会与县法院成立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合议庭”,县总工会帮扶中心开通了12351热线电话,我们认真接待困难职工、农民工来电、来信来访50多起,涉及职工185人,并做好了来信来访的登记核查和处理。一年来共接待法律咨询5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份,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30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基本情况
我镇辖17个村委会,总户数10283人,总人43120口人,现有贫困户803户,现有贫困人口1369人,目前落实帮扶贫困户313户,帮扶贫困人口1140人,落实帮扶种养业297户,帮扶劳务输出58人。
二、帮扶的工作目标
至年底前,被帮扶的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被帮扶的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
三、帮扶的工作措施
1、我镇成立了由镇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办。制定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方案。
2、我镇于年12月31日召开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镇长主持会议,覃世宽书记作动员讲话,参加会议的有市局挂扶我镇的领导,镇党政班子成员、驻我镇机关单位负责人,镇干部职工和村支部书记、主任。
3、实施帮扶“五到户”
(1)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省市县镇级干部和驻我镇机关单位共313人,落实结对帮扶313户贫困户。
(2)产业发展帮扶到户。落实了帮扶发展规划,帮扶种养业297户,规划帮扶村集体19项目个。
(3)教育培训安排到户。规划安排有一定文化和较年轻的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计划帮扶58人劳务输出。
(4)贫困户泥砖房造册登记到户。待有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全镇有226户贫困户需改造泥砖房。
(5)保障措施落实到户。在册贫困户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全部列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四、做好分类指导和检查落实工作
2018年是cc县的脱贫摘帽年,xx单位DD村帮扶工作队围绕脱贫攻坚,严格对照考核标准,逐步推进各项扶贫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成效
一是制定精准扶贫工作3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按期制定扶贫工作月度计划,按期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根据该村贫困户名单,结合我委干部职工实际状况,确立了由DD单位班子成员与处室长与该村nn户nnn名贫困人口建立结对帮扶,并建立完善了结对帮扶档案。
二、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
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的30%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全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完善了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农电网改造正在进行,“用电难”问题即将解决。村综合服务平台已经完工即将验收。33万的综合服务平台前护坡项目基座已经完工。村内3个小桥、一条砂石路,一些泥泞小路的20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获批。30万的3个停车坪项目,15万的背街小巷项目已经启动。申报的DD村通往隔壁县的大约4.5公里的道路,已由cc县县交通局筹划,cc县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立项,将于2019年开始建设。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村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五是全面落实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2018年新增低保人员一户。六是落实医保、扶贫特惠保等政策。所有贫困户家庭成员均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依规享受其它医疗保障政策。cc县县政府还统一为贫困户家庭成员购买了扶贫特惠保。2018年8月针对贫困户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组织村两委再次进行了核实,查漏补缺,防范遗漏贫困群众。
四、多方调研,推动产业发展
1、鼓励村民自发发展各种产业。
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在全村摸查村民养殖、种植情况。上报产业奖补人员34人,拟奖补13700元。
林业产业稳步发展。全村山多田少,经济作物以林木为主,共有山林面积28000余亩。村民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均积极种植莎木,发展林业产业。加上现在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在原来水田上也种植莎木积极发挥地力。
竹鼠养殖示范基地在建中。前往广西桂林调研竹鼠产业,送训村民前往广西培训竹鼠技术,购置竹鼠种苗200对,拟在村内建立竹鼠示范基地。拟通过竹鼠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
建立了跑步鸡养殖基地。发动村民养殖土鸡。村内目前建立跑步土鸡养殖基地3个。
拟发展饮用水产业,在村内建饮用水厂1个。经环保部门用饮用水标准进行检测,村内的山泉水资源达到饮用水标准。如果进一步检测无误拟建一家饮用水组织发展JJ的饮用水产业。
发展光伏产业。在隔壁村发展了光伏发电产业。目前光伏发电产业已经并入国家电网,预计每年将为全村增加1万元左右的集体经济收入。
2.成立专业合作社。DD村成立了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DD专业合作社两个专业合作社,用于跑步鸡和竹鼠的养殖。
3、利益链接机制的建立。基地与合作社设想16-60岁的贫困户以每人1000元每户入股合作社,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红,至少按照10%进行最低保底分红。其余产业扶贫资金以村集体的名义入股合作社,也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红,但至少按照10%进行最低保底分红,三年后允许回赎。每个合作社要求优先吸纳贫困户和本村村民进行务工。目前利益链接机制正在与村内牵头发展产业人员洽谈中。
五、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
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组织村民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一次,对全村的入村道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理,剪除了杂草,清理了道路。向全村村民发放分类垃圾桶,倡导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实行房前三包制度。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易地搬迁工作。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并根据贫困户情况和本人意愿选择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途径。整改县城插花安置情况8户,原计划集镇集中安置42户,村内安置2户。村内安置的2户已经搬迁入住。27户拟在镇上集中安置,即将搬迁入户。三是落实安全饮水工程。所有农户均有效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全村96%村民均安装了自来水,另有5户也通过饮用山泉水方式解决了安全饮水的问题。
六、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潜力。抓党建促脱贫。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有提升。积极公开村级财务,让村民成为村级财务的明白人。
七、针对“三率一度”开展活动,加快脱贫步伐,增强村民满意度。
帮扶工作队与JJ村两委一起对JJ村的贫困户再次进行了深入摸底核查,进行了一次统一动态调整。
正在进行的背街小巷项目将为村内居住的村民家门口前的路面予以水泥硬化以方便村民行走。
为JJ村贫困户赠送了土鸡苗。每户50只土鸡苗。
举办的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JJ村15个孩子受邀全程免费到长沙参加了为期4天的夏令营活动。孩子们到长沙长了见识,孩子的家长也十分满意。
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走进cc县N+1专项基金助学活动,为JJ村符合条件的孩子予以希望助学。目前助学金已经到了cc县,工作队计划JJ村综合服务平台正式竣工后在综合服务平台内正式发放希望助学金。
希望工程安踏茁壮成长公益项目,将为镇小学的贫困孩子提供一套免费的运动装备。
协调cc县移动为JJ村解决了网络不畅的问题,并专门入村为贫困户发放移动卡,并向JJ村村民赠送话费。
八、急待解决的问题。
1、产业利益链接模式有待论证。产业发展目前是大户带动。以股份制的形式进行产业帮扶,按什么样的比例进行资金投入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有待论证。资金投入给合作社入股后,对产业规模如何合理引导有一定的困惑。
2、有待进一步压实结对帮扶人责任。结对帮扶人来的少,对帮扶对象关心不够。有待进一步熟悉结对帮扶对象基本情况。站在帮扶的角度,全力帮扶帮扶对象脱贫,确保完成今年脱贫任务。
一、柏万城社区的基本概况
柏万城社区位于鲤溪镇南部,东与仙马石村接壤,西与狮子畴村紧接,南与龙泉村相邻,北与桑梓头村隔界。柏万城社区由上柏万城村、下柏万城村、虎形村、新厂岭村组成,下辖39个村民小组,709个农户,总人口3254人,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34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983亩;林地面积4798亩,退耕还林面积459亩;水面面积39亩,其中上柏万城火洋塘32亩(小二型),小山塘面积7亩。
劳动力状况:全社区农业劳动力1683人,外出务工人口1097人。五保户3户,4人;低保户18户,41人;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18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口1687人;参加新农合3208人。
基础设施:全村自来水覆盖709户,电改已完成,村民生活用电安全。全村公路实现通达,网络已覆盖上柏万城、下柏万城、虎形,新厂岭。社区综合服务平台2018年8月已完工,属普二型,现已搬入新办公楼办工,各种制度牌已委托雷鸣广告公司制作,下周即可安装完成。
基层组织:社区总支下辖3个网格支部:上柏万城村支部、下柏万城村支部、虎形村支部,共有党员58人,其中女党员8人(上柏万城村党员18人、下柏万城村党员20人、虎形村党员16人、新厂岭党员9人)。广大党员活动正常,三会一课制度能够坚持,并能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经济状况:2017年农村人均收入3300元,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水稻、玉米、花生、发展养猪、养鸡以及外出务工为主,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85%以上。2018年社区种植烤烟100多亩。组建多个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如宁远县柏万城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宁远县向荣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宁远县华姿养鸭专业合作社、宁远县兴利养鸭专业合作社。
二、柏万城社区贫困状况
今年6月动态调整时,张石金1家5人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系统,新识别蒋维六1家2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现该社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18人。经过努力,2014年脱贫6户17人、2015年脱贫13户54人、2016年26户100人,2017年脱贫35户132人,2017年脱贫验收后贫困发生率降为0.52%.。2018年预脱贫4户10人。
三、2018年工作成效
1领导重视
①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扶贫问题。组建驻村常年工作队,局党组书记姚涛亲自抓,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朱松青任第一书记,蒋迎辉任工作队队长,张杰为队员。
②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倾斜。扶贫村已落实资金近10万元,5万元用于柏万城村的基础设施建设,4.6万元扶贫专项开支,如走访慰问。
③搞好结队帮扶,局里干部职工,一一对应未脱贫的贫困户,送知识、送信息,帮资金,邦技术,因户施策。组织多次走访活动。
2搞好社会扶贫。局领导联系长沙宁远商会参与柏万城的扶贫工作。走访慰问贫困户、老党员老干部,推出养蜂、土鸡土鸭土猪养殖暨回收、中药材种植、苗木花卉培育等项目。
3加大宣传力度。将党和政府的决心、党的扶贫优惠政策,传达到老百姓心中。悬挂宣传横幅、制作永久宣传标语牌、入户政策口袋书。
4强化社区班子建设。利用去年村支两委换届的契机,选出配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坚强领导班子。新的两委班子上任以来,工作扎实开展,很得群众拥护。
5七个一批建设取得实效。
①稳步推进扶贫支柱产业建设。本社区集体经济有一定基础,原上柏万城有个砖厂,年收入2万元,下柏万城有果园承包2万元。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好2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组建莲藕种植及复合养鱼专业合作社,种莲藕50亩,采摘莲子4000多斤,产值30000多元。虎形的兴利养鸭合作社,向荣水稻种植合作社,新厂岭华姿养鸭合作社,采取种植大户加村主干积极入股,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的模式,88户贫困户均加入合作社或分散种养,共计27.16万元。
②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将政府教育扶贫优惠政策宣传到每个贫困户中,让贫困户读得起书。全村共有46人享受这一政策。
③加大医疗救助、医疗保障力度。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特大大病救助范围,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对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分类救治,采取“先治疗、后付费”的救助方式,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降低50%。贫困户因病住院的,新农合就医报销比例提高10%。今年享受医疗助医疗救助158人。
④加强基本生活保障。社会兜底保障8户17人。
⑤参加小额信用贷款3人,为贫困户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⑥加大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力度。2017年全村享受危房改造的共13户46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的5户21人,2018年准备易地扶贫搬迁的4户16人。
⑦公益林生态补偿23258元。
6加大村民文化道德建设力度。制定出台文明的村规民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禁止黄赌毒,杜绝奢靡浪费,文明办红白喜事。建设村民休闲娱乐健身中心,组建社区腰鼓队,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胡红灯出面协调20多万元,已建成柏万城文化健身广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全面提升健康素质。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安全饮水工程全部完成,村民饮水得到保障。新修村道5公里,拓宽村道8公里,为新厂岭村安装30盏太阳能路灯。
8努力运用电商扶贫平台。新增两个电商便民服务网点,直接带动4人就业,同时大大方便村民生产生活,降低成本。柏振宇的农村淘宝店去年3月份开业以来,每月的营业额都超过40000元。为新厂岭村接入宽带网络,实现整个社区宽带、移动网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