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生物化学报告(6篇)

时间: 2024-05-31 栏目:公文范文

生物化学报告篇1

关键词:医学检验单;标准化管理;计量单位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94-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种检验申请单和报告单,发挥着临床医师与检验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广大检验人员劳动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医疗文书和法律的依据。近年来,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医疗纠纷的增多,由检验报告单引发的纠纷也屡见报道。检验人员应加强医学检验单的标准化管理,防止差错发生,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服务。

1医学检验单的法定计量单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计量单位不统一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是唯一合法的计量单位。

报告单上的计量单位描述不准确、不规范、不全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常规检查的物理性状、内容、用词,各医院均不相同。如尿沉渣检查,有的报告为XX个/μL,有的报告XX/高倍视野,未注明换算关系,如果计量单位不采用标准化的计量单位,无疑给临床医师带来不便,也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医学检验单上的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准化迫在眉睫。

国务院已于1959年《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1984年1月20日国务院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计量局《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请示报告》、《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运计量单位》。文件规定1990年底以前完成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1991年1月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包括: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以及辅助单位;②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③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④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⑤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拾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医学检验领域中过去所用单位很混乱,如百分浓度、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毫克当量等,对临床医学及国际交流带来很大麻烦。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凡是已知分子量的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都要应用物质的量单位mol(摩尔)表示,其分母都以L(升)为单位,或用mmol/L(毫摩尔/升)表示。

血红蛋白(Hb)的换算:用物质注明单位(Hb(Fe))或四聚体(Hb(4Fe))以mmol/L表示,但由于N的Hb往往有HbA,HbA2和HbF的混合物,比例各人不同,因此可用质量浓度g/L(克/升)表示。氢离子浓度:虽然有些实验室用物质浓度mmol/L代替pH报告氢离子浓度,但多数仍可沿用“pH”计”来计量。

酶:酶催化活性的国际制单位是摩尔每秒mmol/S,即每秒转化的底物量。IUPAC(国际纯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暂时承认Katal(Kat)作为这种单位(即1Kat=1mol/s)。但尚未被CGPM(国际计量会议)所公认。摩尔秒(mol/s)如被采用,将取代国际酶单位(符号U)。换算因数IU=1μmol/min=16.67nmo1/S=16.67nkat(nkat=nanokatal)。开(尔文)(kelvin)与西尔萨斯度:“西尔萨斯度”已为CGPM承认,与开(尔文)单位相等,但是某一特定温度在两种温度计上的数值不同。

温度K=℃十273.15,如℃=273.15K。

细胞计数:以前用每mm3若干个细胞,因1mm3=1μ,SI要求用L为分母,如:报告为500万/mm3其分子分母同乘于106,即为5.0×1012/L。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还应注意:①不能用M代替mol/L,mM、nM也不能代替mmol/L、nmol/Lo;②分子量不确切的物质(如IgG,Alb)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但分母一律用升(L)不能用分升(dl);③配制试剂不再用克分子浓度(M)和当量浓度(N)等己取消的单位,一律改用摩尔单位。如:NNaOH改为Lmol/LNaOH;2NH2SO4应改为1mol/L。目前医学检验中用的标准品及检验数据,尚有很多仍延用旧制,应及时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2检验单填写、领取方面的一些建议

目前,报告单描述不准确、不规范、不全面的问题普遍存在。如常规检查的物理性状,内容,用词各医院均不相同。如尿沉渣检查,有的报告为XX个/μL,有的报告XX/高倍视野,未注明换算关系,无疑给临床医师带来不便。

一份化验单涉及多个部门的质量和安全,往往需要共同努力,检验科有责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督促临床医师按要求填写申请单,在保证检验单权威性、合法性上应得到全院的足够重视。各实验室应当与临床共建必要的防范措施,从而保障检验单的质量和安全。

要选择高年资检验师担任终审,核对每天报告单有无差错,建立终审登记制,对错漏、异常复查后的结果都记录在册,查出可疑结果,及时复检,复查后仍超出医学决定水平者,当即与临床科室医师联系,先作口头报告并征求临床医生意见,再作相关处理。

化验单包含着病人的隐私情况,其隐私权应受到尊重,一般而言,门诊化验单由病人自行领取。为此,在领取报告单的同时,检验科应设立领取登记制,避免被他人冒领,做到有据可查,避免发生隐私权纠纷。

参考文献:

生物化学报告篇2

培训工作由教研员主持,首先进行的是教研员领导老师们认真学习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课程标准还详细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并着重指出教学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要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空间;评价形式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提倡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提倡多主体评价;提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培训内容接下来进行的是由孙西革老师做了题为《高中基础年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精彩报告,指出目前我县高中物理教学缺乏和探究;教师的教学设计直白,不能有效的创设情境;解题示范性不强,有的教师没有读题、审题等环节,不能及时拓展升华。教师要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尝试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师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转换。

然后由陈辉老师进行了题为《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意见》专题报告,报告中提出的一轮复习策略是:明确高考特点,抓好基础复习;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强化答题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如何提高审题能力的方法;强调如何正确对待错题和改正错题;要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

高三复习课与新授课是不同的,进入高三,要上好复习课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信恒光老师在他的报告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一轮复习要抓基础,抓好中、低档题目,抓好概念、规律;抓薄弱环节,注重计算题结果的分析论述;抓好两大主线力和能;抓好应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模型意识;培养良好的物理习惯,要严谨认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

为了让老师们对高考改革前后物理试题的变化有个清楚的认识,张殿龙老师做了题为《山东高考试题与全国高考试题的比较》的翔实报告,通过张老师的报告,消除了老师们对高考改用全国卷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并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并特别提醒老师们要重视学生数理模型的构建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最后的报告是由刘新华老师做的题为《打造高效课堂,追求高考辉煌》的精彩报告。刘老师在报告中指出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介绍了高效课堂的特征和操作方法,并介绍了教学管理经验及圣泽中学利用该教法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

生物化学报告篇3

顶级专家呼吁,有必要建立一个体系,用来严密监督世界各地存在潜在危害的“人造生命”实验室。美国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发出警告说,目前还没办法监控肆意进行“生物合成”的实验室,所以,无法确保它们创造的东西都是安全的。

2010年,一名科学家把合成DNA加入到一种细菌的细胞里,创造出“新”的生命形式,“合成生物学”领域由此诞生。一名牛津大学伦理学家发出警告说,它为“可能的最强大的生化武器”敞开了大门。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合成生物学项目推荐利用一种“记分卡”来确保实验室能够遵循总统委员会2010年颁布的指南。当年亿万富豪企业家克莱格-文特尔创造出世界首个人造生命形式后,该委员会的13名科学家向奥巴马总统提交了一份报告。从那以后,合成生物学领域发生了变化。那些自称“生物黑客”,并把该领域称之为“DIY生物学(DIYBio)”的狂热人士,开始进行他们自己的“合成生物学”试验项目,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凯-奥尔重新改编了大肠埃希氏菌的基因组。

纽约、波士顿和旧金山都成立了自由的“绅士空间(Genspace)”生物学实验室,这里为科学家提供自行进行试验的仪器,不受法规管制。上述报告建议:“随着该领域不断进步,政府应该继续评估合成生物学研究存在的特殊安全风险。”总统委员会执行理事瓦莱丽-博纳姆说:“该委员会成员在这份报告里着重强调了合成生物学保持透明度、交换意见和责任心的必要性。”为了对第一批“合成生命形式”做出响应,奥巴马总统2年前要求该委员会提交报告。亿万富豪企业家文特尔2010年首次创造出“人造生命”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Synthia)”。

牛津大学伦理学家朱利安-萨瓦莱斯库教授提及文特尔的发现时称:“文特尔开启了人类史上最深奥的一扇门,或许它能预见人类的命运。也许未来人们会利用它制造最强大的生化武器。现在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在确保没有虫子的情况下吃掉水果。”威尔逊中心合成生物学项目负责人大卫-雷赫斯基说:“该委员会的报告是一份地标性文件,像很多此类报告一样,它促使产生了一个框架,但是目前还没有用来追踪合成生物学进展的机制。我们的目的是确保这份报告能够促使该领域发生一些改变。”

生物化学报告篇4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课;多元评价体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21-0289-02

生物化学是农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一门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结论全部源于实验结果,这决定了实验操作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大部分高校在开展生物化学课程时,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同步开展,以此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并且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目的。然而,笔者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实验课堂评价体系很难满足现代学科发展的要求,表现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在实验中往往不明就里以及实验报告作假抄袭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用多元评价体系来综合鉴定学生的实验课表现。从实践效果来看,该评价体系可以较好地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

1传统实验课评价体系的弊端

传统的生化实验课流程常常是课堂讲解―学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报告打分。这种简单地根据实验报告打分的评价体系,往往造成学生篡改实验数据、编造实验结果、相互抄袭等不良现象。而且,在小组合作实验中,同组的部分学生可能蓄意偷懒,仅在一旁观看其他小组成员操作,甚至是仅在实验室里闲聊闲逛。另外,部分学生对这种应付任务式的实验过程,往往是课堂做完,课后就忘,结果还是一问三不知。以上种种问题,都很难简单地在实验报告中反映出来,从而无法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实验动手能力[1]。因此,该类传统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弊端,严重影响了生化实验课的教学效率。

2多元评价体系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既然实验报告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学生的实验课表现,那么重新建立实验课堂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倡导的多元评价体系,就是要从多个实验课中间环节对学生进行打分,从而完整客观有效地获得评价结果。以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为例,其多元化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在该评价体系中,将评价打分环节划分为4个大环节,执行标准如下。

2.1实验课前评价环节

在该环节里,教师有3个主要任务:①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上将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透彻,夯实基础。②就实验相关理论内容提出思考问题,使学生在实验课前就开始关注实验原理和内容[2]。比如,在“葡聚糖凝胶色谱”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这2个实验中,蛋白质分子得以分离的原理是截然不同的:前一个实验中大分子蛋白质移动快,先流出色谱柱,小分子蛋白质移动慢,后流出色谱柱;而后一个试验中大分子蛋白质移动慢,迁移的距离短,小分子蛋白质移动快,迁移的距离长。这些可以预计的实验现象要求学生仔细对比2个实验的原理,从而得出答案。同时,在实验课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是为了实验课上进一步解答问题,这样前后呼应的问题设置,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为深刻。③布置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作用是提前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到了实验课上才忙乱地打开实验教材学习。同时,对于预习报告,必须要提出合理的要求。笔者一直强调学生在写预习报告时,实验原理部分可以从简或者简要归纳一下即可,而不是一字不漏地抄袭实验教材的内容。学生只有在归纳和整理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实验的原理和内容。

相对应地,在该环节学生也应积极完成以下任务:①理论课上认真学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②思考和回答教师布置的实验预习问题;③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地准备预习报告。

最后,该环节需要就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进行打分,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10%。该评价打分环节的设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实验课前预习的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预习实验内容,对实验课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实验课中评价环节

实验课中是该评价体系的核心环节,又可以分解为以下2个小的环节。

2.2.1讲解和演示环节。在该环节里,教师有3个主要任务:①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经过学生的预习后,教师在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时就可以有的放矢,要重点针对原理中难懂的部分进行解释,以及步骤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强调。比如在“酵母RNA的提取和鉴定”实验中,须强调在添加乙醚试剂时一定要在通风橱内操作,以免强挥发性的乙醚试剂危及大家的身体健康。②就课堂上讲过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提问。该环节可以很好地解答实验课前环节布置的思考题,或者就实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及现象进一步提出新问题,从而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实验内容。③演示关键实验操作步骤。对于一些学生以前没有操作过的实验仪器和步骤,要在学生动手实验前讲解清楚并进行演示,以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而损坏仪器、浪费材料甚至引起实验室安全风险。比如在“葡聚糖凝胶色谱”实验中,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色谱柱,纯粹靠课堂讲解或课本上文字描述很难获得色谱操作技术的感性认识,因此必须要求教师演示色谱柱的组装、加样和回收等过程,使学生能正确地学会该实验技术[3]。

相对地,在该环节学生也应积极配合完成以下任务:①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若有不明白之处一定要及时提问,以免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②积极回答和思考问题,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和内容。③仔细观看实验关键技术演示操作过程,确保能独立完成实验内容[4]。

最后,该环节需要就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及准确性进行打分,从而进一步确认学生思考问题和课前预习的能力与力度,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10%。

2.2.2学生动手实验环节。在该环节里,教师有2个主要任务:①仔细观察和监督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确定其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阻止部分同学偷懒闲聊及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②及时纠正实验错误。对于发现的实验操作不当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指出和纠正,比如在“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实验中,用来调节pH值的盐酸或者氢氧化钠试剂一定不能滴加过快过猛,否则不容易观察到等电点时的蛋白质沉淀现象。

相对应地,在该环节学生也应积极配合完成以下任务:①认真完成实验操作,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和现象。②实验过程中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老师提问和报告[5]。比如多个生化实验中涉及离心机的使用,若发现离心机出现故障或者运转声音不正常,一定要及时切断电源并向教师汇报,避免引起安全事故。

最后,该环节是学生实验能力的直接体现环节,需要就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打分,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30%。

2.3实验课后评价环节

在该环节里,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并经教师批改打分,该环节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30%。需要强调的是,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一定要做出明确要求。一般来讲,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及思考题等6个内容板块。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特别强调实验结果和分析及思考题这2个内容板块是要重点详细记录的板块,并且明确要求学生杜绝弄虚作假、编造篡改数据和相互抄袭等行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措施确保实验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①鼓励原始数据记录,即使没有达到实验预期的结果,但是只要分析讨论该类非预期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同样给予高分评价。比如在“考马斯亮蓝显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实验中,一般要求将标准蛋白质样品的浓度和对应吸光值拟合成标准曲线,该曲线的参数R2≥0.98才算标准曲线合格。但是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R2

2.4考试考核环节

对于生物化学课程,部分高校和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上,而其他高校和专业把它当成生物化学理论课的一部分来完成。这使得两者的考核机制略有不同。前者需要在所有实验内容完成后,进行单独的笔试或实验操作考试,这就要求教师提前设计考试内容。对于实验操作考试,可以将之前讲授过的所有实验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实验,要求学生抽签决定需要操作的实验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做过的实验要烂熟于心,而不是边学边忘[6]。后者的考核形式宜和理论课的考核相统一,例如在理论课的期末试卷中,将部分实验关键原理作为考核内容,督促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该环节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20%,至此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所有打分环节结束。

3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效果

自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生物化学实验课开展以来,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表现在如下几点:①学生在课前能认真地预习并完成预习报告。大部分报告中字迹端正认真,不少学生能创造性地用图、表等形式将原理和步骤进行归纳。由于认真地准备了预习报告,学生在实验课上基本可以不翻看实验教材,只需根据报告中归纳的实验步骤往下做即可。②实验课上师生互动明显提高。由于课前环节思考题和预习报告的设置,学生对实验内容早就有了充分了解,只需教师轻轻点拨即能完全理解,同时学生在实验课上会根据已经掌握的原理和内容主动提出新的问题。③由于每个环节都是打分环节,在实验课上基本上没有学生做与验无关之事。④实验报告实事求是,杜绝了抄袭和编造数据。部分学生虽然获得的实验结果不够理想,但是因完整地记录和分析原始数据而得了高分,反而激发了其端正科研态度、实事求是的学术美德。⑤学生牢固掌握实验原理和内容,即使经过长时间后仍能回忆起和重新使用学过的实验技术。

4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元评价体系在生物化学实验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①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设计实验打分环节。②对教师的知识要求更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经常会提出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自我知识体系。

因此,想要按照多元评价体系上好一门实验课,必须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才能收获满意的教学效果。

5参考文献

[1]孙新.农业院校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5(19):341-342.

[2]王叶菁,何华伟.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J].蚕学通讯,2014,34(4):54-58.

[3]马晶,赵继英,丁诚实.设置障碍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尝试[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9):87-88.

[4]杨靖,郭敏亮.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方案[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333.

生物化学报告篇5

报告文学曾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苏联和欧美。“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某些通讯、旅行记和叙事散文已具有报告文学的部分特性。但正式倡导和自觉创作报告文学是从30年代初开始的,并与左翼文艺运动和外国报告文学的传入有关。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名义出版的作品集是《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1932)。稍后有《活的记录》《中国的一日》等专集和《包身工》(夏衍)《1936年春在太原》(宋之的)等名篇。3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报告文学获得很大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品种。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19世纪的晚清,报纸登陆中国,散文与新闻相结合的产物——报告文学才开始孕育。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第一批初具报告文学雏形的作品,但只是到了梁启超的《戊戌记》才明显具备了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梁启超之后,报告文学作品慢慢多了起来。

“五四”运动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带来深刻的变革,报告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冰心、瞿秋白、梁启超、鲁迅、柔石、谢冰莹和文学研究会的诸位作家都积极写作报告文学。除坚持一贯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宣扬外,同情人民生活疾苦、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恶、寻求中国出路、赞扬苏俄革命、表现北伐革命等思想内容,更多地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作者们多以亲身经历的事件为素材,作品的抒情性大为增强。到这时,作者们尚没有文体的自觉性,“报告文学”这一名词直到1930年才正式被引进。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报告文学要追踪事实,但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值得它们去报告,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

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道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的形象化的细节。

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但它在艺术形象性上的要求是很高的。人物特写自然必须在介绍人物事迹中努力刻画人物,即使在以写事为主的作品中也离不开写人,如果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必然会大大加强感染力。

报告文学还可以吸收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影视剧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

生物化学报告篇6

一、海尔集团环境信息披露

(一)披露方式海尔集团是国内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实践的领头人,于2005年首次公开环境报告书后连续五年了独立的环境报告书,2010、2011年的环境信息通过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其中2010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将对环境的责任阐释为“绿色发展——珍视资源、可持续发展”,且多为文字性描述,2011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将环境责任以一个单独的部分来呈现,层次更加明显,但是量化的信息仍然较少,只提及“2011年万元产值能耗为0.01222,比2005年下降19.61%”,相比之下,2009年的环境报告书内容更为全面,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较为集中。因此,选取海尔2009年环境报告书为例来做说明。

(二)披露内容海尔2009年独立环境报告书的编制依据为《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指南》(DB37/T1086-2008)。其中,主体部分“环境报告”主要包括环境管理、环保目标、环保投资与分析、物质流分析、环境绩效、降低环境负荷及绩效。

(1)环境管理。海尔在报告中明确表示要持续开展清洁生产,贯彻“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环境政策。截止2009年,海尔集团及其下属的17个子公司全部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了海尔的环境管理水平。

(2)环保目标。海尔在环境报告中具体列示了2009年企业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废物的控制等方面的具体数量,例如在2009年节水5.5万吨,节电910万千瓦时,万元产值能耗降低13.8%,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吨,化学需氧量排放3.3吨。另外,也列举了不同类别的产品所要达到的环保标准及要求。

(3)环保投资与分析。在环境报告中,海尔集团披露了环保投资数额。2009年,海尔针对环境管理投资38万元,在污染防治上投资623万元,对节能降耗活动投资355万元。对费用计量方面进行了细分,在环境管理中具体包括培训及宣传费用;污染治理中包括大气、水等污染防治费用及废气排污费,环保配套投资,日常监测费用,中水回用设施运行费用;节能降耗中包括改善工艺设备、提高效率、减少能耗物耗以及节能降耗宣传费用等。

(4)物质流分析。报告中列示了能源、水、原材料、包装材料、化学物质等资源的输入数据,向外界环境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输出数据,阐释了绿色研发、绿色经营、绿色制造、绿色回收的具体做法。

(5)环境绩效。报告中,海尔集团以量化和柱状图的形式对环境绩效进行了披露。披露的项目包括单位产值能耗、水耗,单位产值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以及单位产值废水产生量,如单位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08年下降了7.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4%。此外,还披露了2009年海尔各种能源消费的具体数据,其中电的消耗最大。

(6)降低环境负荷及绩效。在环境报告中,海尔披露了办公中进行节能环保改造所节约的成本。同时,也披露了生产节能改造措施,通过改良生产方式,改造生产系统、使用清洁能源等方法,降低了污染清理费用、节约能源费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成本。针对“低碳行动”的主题,报告书将所披露的节约能源数量折合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例如控制办公照明区,每月节约用电1.5万千瓦时,即每月节约费用7500元,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9吨。

(7)第三方认证。在报告书的最后,还公布了海尔对环境报告书进行的第三方认证。山东省环保厅领导及节能减排相关专家对《海尔环境报告书》进行了评价和认定。一致认为海尔集团的环境报告书质量及内容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对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为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松下集团环境信息披露

(一)披露方式松下集团从1997年开始环境报告(EnvironmentalReport),自2005年开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socialreport),此外作为补充信息。自2006年起开始发行《环境数据册》(EnvironmentalDataBook),考虑到环境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性,2010年将其名称修改为(ecoideasreport)。在报告中对公司环境经营的年度状况进行披露,将企业自身的环保方针、计划和业绩等对外公开,供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评价。松下将其环境保护成本和经济效果与环境负荷量(削减量)联系起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统计工作,并将其作为环境经营的基础信息,推进其在公司内部的有效利用。此外,为了能将公司的环境经营与绿色创意战略联系在一起进行理解,公司将“环境保护成本”和“经济效果”与商品、生产和推广三大绿色创意的各个项目联系在一起进行公开。

(二)披露内容松下的《绿色创意报告2010》(ecoideasReport2010)以日本环境省的《环境报告书指南2007年版》及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06》为依据编制。刊登的信息主要为以全球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生活的绿色创意、经营模式的绿色创意、环境管理、第三方意见及独立鉴证报告。

(1)生活的绿色创意和经营模式的绿色创意(ecoideasforlifestyleandbusinessstyle)。报告前两个部分主要对松下的绿色创意产品及推广进行了展示和阐述,突出体现了产品的节能功效,松下在经营过程中的节能环保方式,包括工厂的生产及污染物排放、办公室节能、废物回收利用等。

(2)环境管理。一是环境业绩,环境业绩信息是在环境管理中体现较多的内容。这一部分信息涵盖了:松下2009绿色计划的目标实现情况及2010年的目标设定;集团内部环境管理经营体制,员工的环境教育;环境体系认证情况及环境风险应对。二是环境会计专栏:在这一部分中,主要披露了两方面指标: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Accounting)和环境保护效果(物质量)(Environmentalconversationbenefits,inphysicalterms)。环境会计部分,具体写明了对象期间为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统计范围是Panasonic株式会社以及日本国内和日本以外地区的子公司,计量单位是百万日元。这一部分使用货币计量,包括商品、生产和推广三个大类中各个细分类别的投资及费用额度(见表1)。环境保护效果以物质量进行计量,主要是生产活动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化学物质的排放削减量以及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等(见表2)。

(3)第三方意见及独立鉴证报告。报告的最后,首先公布了NaturalStep作为第三方对松下绿色创意战略的意见(ThirdPartyOpinion),对松下三年的绿色创意战略提出肯定,认为松下是全球的典范,但也指出绿色创意战略的缺陷在于产品的改善不可能在三年之内实现,应制定20、30年的一个长期计划,然后再分解成若干中期计划,就能产生更大的激励。其次公布了KPMGAZSASustainability株式会社为松下集团出具的独立鉴证报告(IndependentAssuranceReport),说明松下集团环境报告的可靠性满足日本一般社团法人可持续发展情报审查协会的规定。

三、通用电气环境信息披露

(一)披露方式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GE)受到美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作为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通用电气的绿色创想计划自2005年开始启动,一直持续对外绿色创想报告。“绿色创想”是通用的一个倡议,用来满足客户对更节能产品的需求,并推动GE的经济增长。GE的“绿色创想”进步通过报告公开,报告反映了GE公司的承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公司盈利增长的同时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除此报告之外,通用电气还通过更多的方式公开信息,其中有:开设绿色创想网站()、与利益相关者的各种活动、与绿色创想顾问委员会的合作以及参与新的公共政策。

(二)披露内容以通用电气2009年绿色创想年度报告(Ecomagination2009ANNUALREPORT)为例,绿色创想报告中,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分为六个部分,包括(1)未来环保计划目标;(2)预计由绿色创想产品带来的收入增长额;(3)预计将投入绿色创想研发中的资金增加额;(4)温室气体的减排;(5)节水方案;(6)通用在各行各业的电气产品中的节能突破性成绩。

《绿色创想报告》对通用电气2009年在绿色创想计划中各部分的成绩进行了整体概括。报告书中大部分数据以柱状图的形式展现,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GE“绿色创想”研发投入已超过150亿美元,环保产品及解决方案为GE带来收入180亿美元,公司运营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04年的基准线(745万吨)上减少了约22%。另外还提出了未来3-4年的目标。

报告详细介绍了GE的各个公司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成效,GE能源金融服务公司制定了与投资有关的排放准则,明确表示将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本纳入到交易审核流程,通过美国气候行动合作组织(USCAP)来与非政府组织开展政策建议方面的合作,以确保新建的煤炭发电设施在设计上考虑到将来的碳成本。由于业务与产品较多,GE在报告中对不同的研发产品与服务进行了分部分的说明,在说明中对节能绩效的描述占据了较大篇幅。

四、中外企业环境报告书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海尔2005年至2009年以环境报告书的方式来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在披露内容和质量上都可圈可点,但是之后将环境信息体现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则有被淹没的趋势。相比之下国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信息的披露,从早期的环境报告书已经发展到绿色、生态创意(创想)等。从中可以看出,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海尔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与以松下、通用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还存在差距。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优美段落摘抄(11篇)
  • 下一篇:小学四年级国庆节日记字(1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