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化验室统计工作计划(6篇)

时间: 2024-06-03 栏目:公文范文

化验室统计工作计划篇1

中图分类号:G482;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48-03

一、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区域社会和行业发展服务。专业实验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地。因此,专业实验室建设必须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相结合,才能建设出先进的、适应新世纪要求、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实验室。我们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作为学校的一个新建学院,在专业实验室建设中为克服经费不足,避免实验设备固化和实验项目陈旧等问题,确保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了将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毕业设计相结合,通过毕业设计来做好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预规划、开发新型实验项目、为自制实验设备做好铺垫工作等,既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又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结合专业实验室建设做好毕业设计选题工作

恰当的毕业设计选题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先决条件。由于毕业设计的选题来自于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项目,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要求。结合专业实验室建设用于毕业设计选题的课题主要有三类:①实验室建设规划类;②实验装置开发类;③新型实验项目开发类。

专业实验室建设通常与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紧密结合,其建设规划的制定离不开学科专业的发展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由于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的紧张,只能量力而行地建设一些紧缺的专业实验室,其他专业实验室建设只能依靠中地共建项目的经费。近几年来,我们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需要的实验教学设备,统筹规划了我院车辆工程实验中心的各个实验分室,将其中一部分实验室的建设规划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验室方案论证与设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室方案论证与设计、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方案论证与设计、交通控制实验室方案论证与设计等,由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来完成部分专业实验室的预规划,后来在申报中地共建实验室项目时得到了很好的借鉴,获批两个中地共建项目,资金约600万元。

用于毕业设计的实验装置开发类课题有很多,这类课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涵盖机械设计、流体传动设计、自动化控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来进行设计,工作量较大,可将其作为一个团队的课题。如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验台设计”分成三个子课题,分别是机械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性能测试软件设计,由三个学生组成设计团队来完成整个课题,这样,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难度和任务量都比较适中,由于三个子课题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各不相同,将任务分配到不同专业方向的班级,机械结构设计子课题由车辆工程汽车技术专业方向的学生承担,控制系统设计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设计子课题由车辆工程车辆电子电气专业方向的学生承担。

用于毕业设计的新型实验项目开发通常是针对新建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的,这类课题需要学生掌握已有实验台的结构原理,通过创新设计实验项目,并与设备供应商合作对实验台进行改进,以使开发出来的实验项目能更好地满足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目的。这些课题既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在各自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三、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工程设计能力、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结合专业实验室建设完成的毕业设计选题是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的,可使学生在真刀真枪”中得到训练。下面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验台设计”这一课题为例说明如何在毕业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验台设计”这一课题本身是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需要通过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和详细设计来完成。通常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验室建设的需求完成项目规划,所设计的实验台用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性能试验,包括功能试验、输入输出特性试验、助力电流特性试验、反向冲击试验、回正特性试验、空载转动力矩试验等,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来完成方案设计和详细设计。这是一个需要三人合作完成的毕业设计课题,其中的方案设计是三人共同完成的任务,详细设计由三人各自独立完成。

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首先要了解课题的主要任务、目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调研,拟定总的设计思路,进行方案的比较和设计。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收集资料和积累知识就是继承前人和别人的科学研究成果,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为社会实践服务。让学生学会在图书馆、网上进行论文检索的主要方法,要求学生依据课题的内容进行相关论文的检索、收集、学习等,阅读和分析已有的相关文献,可高效率地获得有益的观点和建议,这大大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分析出设计思路,完成方案的分析比较,按工程设计的惯例,求优化而不求惟一答案,强调综合地分析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科研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在进行该课题的方案设计时,要以国家标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作为依据,可先根据个人设计的重点提出本人设计部分的几个方案,再综合起来进行优化,通过团结协作,确定出最佳的方案,共同完成总体方案设计。

接下来进入详细设计阶段,每个学生均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子课题的设计。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独立科研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做机械结构设计子课题的学生需完成输入端旋转动作器、输出端旋转动作器、工装夹具、逆向冲击部分和台架的设计。其中,动作器由伺服电机、减速器、联轴器等组成,这些部件只需通过计算然后合理选择就可以,减速器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输入、输出轴之间的联轴器如果选不到合适的就需要自己设计。工装夹具、逆向冲击部分和台架需自行设计。做控制系统设计子课题的学生需完成传感器的选择、电机驱动模块的选择、硬件电路图和PCB板图设计、电气接线图设计、元器件的详细清单、电路板卡的制作、控制系统组装等。做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设计子课题的学生需完成的主要软件模块包括系统管理、项目测试、实验台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实验数据记录、结果处理和显示等,以实现对试验过程进行控制、对试验系统工作参数进行设定、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设计相应的试验方法并得到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显示、存档、查询、打印等。

通过完成这样的工程实际课题,整个团队相当于完成了一个产品设计的绝大部分工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设计主动性,强化了工程实践能力中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共享知识的能力、发现知识的能力、传播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该团队课题中有2人的毕业设计获得了优秀。

四、利用毕业设计推动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完成

把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毕业设计完成预演,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专业实验室建设,完善、丰富了教学内容,并且更加适应了学科及专业的建设,充实了实验设备,促进了实验室建设。可见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加快了实验室建设的步伐。

化验室统计工作计划篇2

为全面加强建设系统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中的计划生育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全省建设系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结合市建设局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市市直有关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的任务要求,现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中央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决定,通过齐抓共管等措施,不断完善人口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监督和责任考核,有效督促各责任部门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计生工作与建设事业健康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任务和目标

1、负责建筑施工队伍人员中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人员中《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审验率达到95%以上,并将审验情况通报现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纳入城市社区建设;负责国有土地上房屋被征收人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在征收前将征收人的情况向当地人口计生部门通报。

3、在审批买、租房手续时,审验经现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查验过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不属于流动人口的审验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审验率达到93%以上;没有证明的不予以办理,并将审批结果通报现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在独生子女家庭办理第一套住房所有权证时,减免10%的房屋登记费。

5、负责指导房屋物业管理机构协助人口计生部门加强对各类住宅小区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三、工作措施和任务分工

1、加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宣传,提高干部职工认识。抓好中央、省市委《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实施意见》、《实施办法》的学习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始终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摆到工作的重要位置,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服务齐抓共管的意见,明确本部门职责分工和考核奖励指标。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各级领导同志要认识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常抓不懈,确保不出问题。

2、加强计生工作制度建设,实行分工负责严把入口关。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建设局、各房产管理机构和局属有关单位要制定出台年度履行计生工作的配套文件及目标责任书,对目标责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具体科室,明确责任人。局属单位分工是:市建筑工程管理处负责全市建筑施工队伍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审验;市房产交易中心负责在审批买、租房手续时,审验经现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查验过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不属于流动人口的审验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审验率达到93%以上。没有证明的不予以办理,并将审批结果通报现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独生子女家庭办理第一套住房所有权证时,减免10%的房屋登记费;市拆迁办公室负责国有土地上房屋被征收人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在征收前将征收人的情况向当地人口计生部门通报;市物业管理办公室负责指导房屋物业管理机构协助人口计生部门加强对各类住宅小区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要加强经常性工作,建立健全审验工作机制,实行定期汇报、季检查、半年核对制度,堵死漏洞,提高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

3、加强计生工作信息交流,完善系统计生工作长效机制。各单位、各部门要定期进行计生工作信息沟通,把本地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评估、调研情况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计生部门汇报,努力争取计生业务部门的支持。在长效机制建设上,要按照控制人口增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第一任务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目标责任书、量化调查考核、追踪奖惩等办法,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择时对各单位、各部门履行计生职责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凡是没有完成责任目标及职责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不得评为一切先进,并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4、加强计生基础工作,努力实现干部职工婚育观念转变。坚持经常与集中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大计生宣传教育力度,通过进一步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年活动,在全民教育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全系统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的宣传教育工作,重点进行计生法律法规和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加快婚育观念的转变,使流动人口由要我计划生育变为我要计划生育,由被动接受管理服务变为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从而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四、组织领导和检查考核

化验室统计工作计划篇3

1.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山东潍坊261041;2.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潍坊261041

[摘要]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方法抽选2012年6月8日—2014年6月8日于该院计划生育手术室接受治疗的30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护理质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可有效规避各种安全隐患,优化手术室综合护理质量,从而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安全性得到提升。

[

关键词]护理;风险;安全管理;计划生育;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2(a)-0045-02

[作者简介]刘晓媛(1981-),女,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计划生育手术室属于医院的重要手术科室,承担着各类大大小小的妇产科手术,具有安全隐患大、手术风险高、工作任务繁重等基本特点,术后极易诱发继发性感染、呕吐窒息、晕厥以及出血等安全隐患[1-2]。倘若手术操作失误,不但会给患者造成经济损伤、机体损害,情况严重时还可诱发死亡危险。因此必须加大对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规避护理安全隐患,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护理纠纷,优化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本文为了探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抽选2012年6月8日—2014年6月8日于该院计划生育手术室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进行手术室护理,详细报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2年6月8日—2014年6月8日于该院计划生育手术室接受治疗的30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3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实验组(150例)。在对照组的150例中,患者年龄:19~32岁,人均:(26.85±3.02)岁;手术类型:处女膜修补术35例,诊断性刮宫术20例,清宫术10例,人工流产术70例,药物流产术15例。在实验组的150例中,患者年龄:19~30岁,人均:(26.67±2.98)岁;手术类型:处女膜修补术33例,诊断性刮宫术24例,清宫术11例,人工流产术65例,药物流产术17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年龄、手术类型等),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150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150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具体方法:①优化工作环境,使护士工作压力得到缓解,从而减少护理差错;②督促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强护士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以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③定期进行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对护士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与优化,以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④制定、执行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分为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

1.4统计方法

统计数据软件包:spss17.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控评分比较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98.85±0.79)显著高于对照组(84.46±1.1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其他观察指标比较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实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总满意率:95.33%,对照组总满意率:87.33%,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3.1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3.1.1人为隐患①在手术室中,护士承担的工作较多,包括:术前谈话、术中记录、术后监测等,工作较为琐碎,易出现记录内容不全或者手术登记本错记、漏记等现象,例如:节育器类型、大小描述不详细或者记录不全等,从而造成护理风险;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注重沟通技巧,无人性化服务观念,用语措辞生硬、直接,使患者的隐私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伤害,严重影响护理质量;③在对患者实施妇产科手术时,常用到超声影像技术,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护士所具备的能力难以达到手术护理要求,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常出现各种护理不当的现象,例如:无痛麻醉后,患者会发生欣快感、躁动、不自主活动等现象,易产生坠床、撞伤风险,由于护士不清楚无痛麻醉临床表现,导致风险发生;术前洗手不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从而将细菌带入手术室;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时,工作怠慢,不按照相关程序处理;由于过分追求速度,导致抽检合格的手术包仍具有安全隐患,例如:继发感染、隐血阳性等;术毕,对患者进行阴道擦洗护理时,由于粗心大意,将棉球落在患者阴道内[3-4]。④由于大部分护士的工龄较短,护理经验不足,且责任识薄弱,因此发生技术差错的概率极高,例如:在无痛诊刮后,患者在意识不清醒的状态下突发舌后坠现象,并带有明亮的打鼾声,护士误将打鼾声当成普通的呼噜声,从而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5]。

3.1.2环境隐患室内空气质量属于影响护理安全性的关键因素,若室内空气质量差,极易诱发术后切口感染;由于手术较为复杂,工作量大,需要不断传递手术器械,再加上术中需要用到挥发性制剂、具有辐射性的医疗设备(麻醉剂、监护仪等),护士易产生紧张心理,从而使护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可能产生护理隐患。

3.1.3管理隐患管理人员在安排手术室护理人员时,由于安排不当,而发生部分护士工作超负荷的现象,可能诱发护理风险;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缺乏业务培训与管理,导致专业能力不合格的护士负责护理工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护理风险;由于护理服务管理力度不强,许多护士无人性化服务意识,在护理服务中,态度冷漠,从而引发护理风险;由于医院未实施手术室安全隐患管理,未定期分析、探讨、总结风险事件,未制定风险干预措施,从而引发系列性的护理风险。

3.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规避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①优化工作环境,使工作压力得到缓解,从而规避意外风险。在安排值班人员时,要科学合理,使护士工作压力得以减轻,从而以轻松、愉快的状态投入工作,使护理质量及效果得到提升;由于术中会存在一定的辐射危害,当发放防辐射衣,避免护士人体受到损伤,从而缓解其紧张、忧虑心理,降低护理操作不当的几率[6]。②加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定期进行护理技术考核,降低护理差错率。为了增强护士的法制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其护理行为得以规范化,使护理职业风险得到规避,当为护士发放《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手册,并定期进行考核,以增强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从而提升护理自律性,增强护士的责任意识;定期举行“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活动,对护士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与优化,以降低发生护理差错的概率;重视环节质量控制,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环节的控制,例如:登记患者基本手术资料时,要进行重点核对;术中用血时,要认真核对血量、血型,以确保无误;加强巡视护理,做好指标监测,以规避手术意外。③执行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护理隐患管理。要改变管理思路,根据计划生育手术室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规章,以提升护理风险管理力度;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由经验丰富护士或主管护师专门负责护理风险管理,定期召开“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大会”,针对护理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要重视对护士业务技能的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优化护士业务技能,以满足计划生育手术护理工作的需求;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以减少护理风险因素。

3.3护理安全管理对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的重要作用

据相关报道研究显示,在手术室护理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可有效减少意外事件、医疗纠纷,降低切口感染率,还可使护理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得到提高[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2.67%)比对照组(6.00%)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2.67%)比对照组(8.00%)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4.67%)低于对照组(1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33%)比对照组(87.33%)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98.85±0.79)显著高于对照组(84.46±1.15),P<0.05,有统计学意义。此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8]。充分说明,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可有效规避各种安全隐患,优化手术室综合护理质量,从而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安全性得到提升,充分体现了现代护理学中“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当加强对安全管理的实施力度。

[

参考文献]

[1]刘赞.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9-50.

[2]周加玲,王志成.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3):1764-1766.

[3]刁国宣,蔺习凤,柴静,等.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的防范[J].重庆医学,2008,37(7):773-774.

[4]赖晓萍,王美珍.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安全管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3):1845.

[5]朱玉玲,李蕊.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3):142-143.

[6]魏丽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115-116.

[7]秦瑶.手术室护理中安全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析[J].吉林医学,2014(18):4108-4108.

化验室统计工作计划篇4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方面是指为适应课堂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培养而制定的相对完善的实践性教学计划或方案、实习指导书、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等。如环境认识实习、课程(课间)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其相对应的实习教学内容和方法。硬件方面是指为完成实践性教学计划而配套的实习场所、仪器设备、实验装置、生产工艺流程、实验材料和相关辅助设施等,包括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三废”处理厂(场)、野外实习地区、环境问题突出和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等。

按照环境类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要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将需要很大的投入,仅靠环境科学与工程院系来独立建设是难以完成的。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而单独建设所有需要的实验室,将因课时的有限性而使实验室在大部分时间闲置,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设置在综合性大学的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除专业性很强的一些实验室需要单独建设外,其他实践性教学都应该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基础教学条件好、科研力量强、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利用己有的公共课、基础课实验条件和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条件,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实验室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培养、高效运转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性教学体系。其建设目标是实现公共课实践教学统一化,学科基础课实践教学合作化,专业课实践教学规范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化。

一、公共课实践教学统一化

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公共课是指全校各个学科专业都开设的课程,或者是指学校大多数专业开设的课程。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公共课程主要有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体育、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语言、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等。当然,这些课程中有的不需要实验室,有的必须要有相应的实验室,如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外语听力实验室、程序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实验室、体育器材和实验场地等。对于公共课所对应的实验室和实验条件,如果各个学科专业都分别建设,一则没有必要,二则难以建设好,还会因重复性建设造成浪费。就拿计算机实习机房建设而言,各学科分散的建设将无疑造成重复建设,既不能形成适应教学的规模,又达不到科技发展所要求的水平,还会造成设备闲置、利用率低,管理混乱。因此,公共课实验室不宜在各院系建设,应在全校层面上建设。

公共课教学实验室具有普适性、更换快的特点,它的建设形式和内容要与社会发展同步,建设水平要与科技发展同步。公共课实验室的功能覆盖面很宽,技术装备要求高,经费投入量大。要充分发挥公共课实验室应有的作用,高效运行且便于维护,必须由学校职能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筹管理,对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开放。对公共课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应集中财力,形成规模效应,建立现代化程度高的公共课实验室,从而满足全校公共课的实验要求,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保证质量。显而易见,实施公共课实践教学统一化是高等学校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优化教学、优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二、学科基础课实践教学合作化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课既有理科类专业的基础课,又有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并且有课间实验实习的课程较多,要求有相应的实验室作为教学的支撑。如大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检测化学、化学工艺学、电工电子学、工程测量、工程制图、CAD基础、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学、地球科学概论等。要建设满足这些课程实践教学要求的实验室,不仅需要很大的实验室空间,而且要有相应的数量众多的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需要很大的经费投入。显然,这么多的实验室,全部由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来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说环境科学类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计划呈阶段性使用实验室的规律,每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时多则36~54学时,少则仅有8~12学时,由此导致实验室空闲时间较多,甚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闲置,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际上,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基础学科实力强的特点,本身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实验提供了良好条件,如物理学的三大力学实验室、化学学科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检测化学等实验室;力学专业的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实验室。因此,要利用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拥有仪器设备齐全、技术水平配置高的实验室条件,按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已有实验室适当进行合作性建设,同时,合理有效地安排好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室利用计划,从而满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课的实践教学需要。

另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类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制图、CAD基础课程属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其实验室应联合学校内所有开设此类课程的专业,如力学、土木工程等专业。在学校教务处和实验室管理处的直接参与协调下,统一建设该类基础课的实验室,真正实现学科基础课实习的合作化。

三、专业课实践教学规范化

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环境要素的监测分析,如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监测分析、室内外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监测分析、噪声监测等等;二是生产工艺流程类,如污水处理工艺、大气除尘工艺、固废处理处置等工艺流程;三是性状识别和图件制作类,如污染物的种类和存在状态、微生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环境现状图件的绘制、环境工程设计图件的绘制等。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既要考虑理工相兼的特性,又要考虑专业规范。尤其是环境要素监测类实验室的建设,要根据我国颁布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分析监测技术规范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建成适应环境科学发展的标准化实验室,才能使学生受到符合技术规范的环境专业训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环境保护技术人才。

对生产工艺流程类的实验教学,应以模型化为主建设污染治理实验室。因为污水处理、大气除尘、固废处理处置都是企业行为,处理设备或装置规模庞大,在学校不可能建设此类实验室。而相对适宜的是建设污染治理模型实验室,就可以进行“三废”治理实践教学,再辅以参观污水处理厂、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和垃圾填埋场等实践教学,就能够保证环境类专业课教学的质量。

污染治理教学课间实习模型化具有“方便经济、直观生动、整体全面、安全省时”等优点,厂区实习又具有“建筑宏大、现实真切、实效显著”的特点。可见,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污染治理教学实验室建设实现模型化、规范化非常必要,也非常现实。

对性状识别实践性教学,可利用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各种标本和薄片进行教学,如土壤、植物、动物、岩石、矿物等标本及薄片。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只需要购置一些专用的仪器设备即可,如生物显微镜,微生物培养、驯化和利用装置等。图件制作类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图、环境产品开发设计图、环境功能(分区)图、环境规划图等,另外还包括对各种专业用图件的识别和判读。目前,绝大部分图件的制作和判读均己实现了计算机数字化。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满足培养高素质的环境保护人才的需要,就应建立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环境图件制作专业实验室。

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化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不仅要充分地利用校内实验室条件,而且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进行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保护环境的能力。校外环境专业实践性教学有认识性实习、课间参观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四个环节。除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范围比较广、受地域限制小外,其他三个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学时都由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基本确定。因此,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要按照专业教学要求,预先优选实习地点和路线,确定实习内容,制定实习计划,并编写实习指导书。即: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相符的、教学内容保持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环境实践性教学实习基地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适合环境实践性教学,能够满足教学计划要求,选择可观测的环境现象多,或者“三废”治理技术方法全,或者工艺流程技术先进,或者环境管理水平高的地区或部门。其次要考虑食、住、行方便,距学校远近适中,教学费用低,教学效率高。再次要考虑稳定性较好,便于产、学、研相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多变的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三废”治理技术水平高的工厂或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著的地区,实施清洁生产或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单位等,都是可供建设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对象。尤其是大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火力发电场、防沙治沙站、自然保护区等都是建设环境实习基地的首选地点。

环境实践性教学实习基地的规模应以一次性接待30~60名学生实习为宜,因为校外实习基地的使用往往是一年一次,每次一个年级或一个班级,如果实习基地规模太小,则不能容纳一个班级,造成实习不能按计划时段和计划学时进行。如果规模太大,则会増加投入,有可能造成浪费,在管理上带来不便。

实习基地一般都依托在稳定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建设,按照实习内容和相关条件,可建设有食、宿条件的实习基地,也可建设无食、宿条件的实习基地,一般要以协议的形式明确实习基地建设的有关事宜,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在显著位置挂上实习基地的标牌,以示合作培养环境保护人才关系的确立。由于实习基地仅在一年中的一段时间内启用,其余时间都挪作他用,因此可以不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一般都委托挂靠单位管理。实习基地应实行学校和挂靠单位共建、共用,互惠互利。

五、结论

根据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性质,为加强实践性教学,共享教育资源,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建设实践性教学体系,对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环境保护人才非常必要。

化验室统计工作计划篇5

LIMS产品平台的选择方面,架构是选择的首要因素,如前所述,为了使应用效果最佳,计划采取C/S和B/S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排除Tyan-LIMS等B/S结构的LIMS产品。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等使用LabbuilderLIMSSystem3.0作为LIMS平台,NautilusLIMS的定位是生物技术实验室等。基于大型石化行业环境监测站的特点,必须在可以提供C/S和B/S结合架构的基础上选择熟悉石化行业业务、有在该行业成熟的应用经验和现成模板的LIMS系统。现在石化行业应用最为广泛、成熟的LIMS平台是LabWareLIMS。被全球很多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的大型实验室使用,在国内诸如大庆石化、独山子石化、大连石化等大型企业的检测实验室和诸多大型制药、冶金、烟草行业的实验室均使用LabWareLIMS产品[6-8]。LabWareLIMS具有开放性、可组态、标准化等优点[9-10],其中最突出的优点是可组态,系统提供了诸多通用的DOS功能和工具,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用户编程和定制的麻烦。LabWareLIMS可以现实B/S和C/S相结合的架构模式,同时为了共享在石化行业应用的先进经验和软硬件资源,为后期软件的维护提供知识和人员的支持,选择LabWareLIMS作为石化环境监测LIMS系统的软件平台。

二、系统结构的实施规划设计

在向软件开发人员提出使用需求之后,对于系统的结构、层级、主要事项等都需要监测部门未来的LIMS系统维护人员协同软件工程师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既定的LIMS系统维护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知识,同时要对环境监测业务和所在单位的管理模式非常熟悉,因为软件工程师并不是实验室专家也不了解该实验室的管理。需要强调的是,从项目立项到系统经过组态实施完成LIMS系统建立的整个过程中,维护人员都不应只是被动参与维护培训的学生,而应该在努力学习软件组态、数据库操作的同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LIMS系统的开发中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对系统结构的设计建言献策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这是系统成功建立的关键所在。应从监测计划、样品登录、分析方法、采样点位、数据录入、样品审批、监测报表生成、LIMSWEB、超标数据汇总、数据库系统、服务器、以及分析流程的组态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并不断优化来设计最佳的系统实施规划。LIMS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及人员职能,如图1所示。对于数据库系统,因为大型石化企业均已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应用系统,如ERP、MES生产管理系统、技术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平台、科研项目管理平台、论文管理平台等,有着极为成熟的数据库应用管理经验和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而LabwareLIMS可以使用任何遵守ODBC标准的数据库,如SQLServer、ORACLE等,所以选择在石化行业其他系统中已经成熟使用的世界第二大软件供应商美国甲骨文公司的ORACLE数据系统。

三、LIMS系统运行流程设计

设计规划系统整体架构和人员职能之后就需要设计石化环境监测、LIMS系统的运行流程。石化行业环境监测实验具有和政府环境监测实验室不同的管理模式,石化环境监测实验室施行班组制,所以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运行流程,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和两年的正式运行认为这种运行流程和模式是非常合理的。在石化行业,监测人员在采样完成后需要根据采样时间在客户端LIMS系统中登录样品,如果是固定周期的样品,如周一、周二、周三……周五监测哪些点位的水质是固定的,则可以设定自动登录样品的个,监测人员在点击自动登录样品后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点位名称,监测人员只需输入采样时间即可,类似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普查也可以制作成自动登录,如果监测时间是随机的,则需要手动登录样品。在分析完成后,监测人员在LIMS系统客户端查找登录的样品,根据原始记录在LIMS中录入如温度、压力、采样时间、吸光度值、空白值等数据,系统就可自动计算出监测结果,录入完毕保存后监测人员的工作基本完成。在分析结果报出的次日或周末、月末、季末、年末等时间,质控人员根据管理部门根据正常和临时性监测任务书对系统中所有的数据进行审批,再次确认无漏输的数据和未完成的分析项目,然后根据时间段在客户端操作自动点击上传相应监测报表,包括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系统立刻自动生成报表,检查报表无误后即可确认自动上传。上传后,LIMSWEB中“报表查询”同时显示所确认上传的报表。至此,LIMS系统中监测数据的全部流程运行完毕。

四、LIMS系统组态、实施和维护

设计好了系统的运行流程,就要开始进行各种组态、实施创建LIMS系统,这也是最为复杂的工作,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环境监测实验室LIMS系统的组态和重点的实施内容如图3所示。这些也是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进行维护的工作。将组态与实施工作化为为五个板块,分别为人员板块、分析方法板块、采样点板块、报表板块和定制功能板块。其中“定制功能板块”是根据用户需求制定的个性化模板,难以通过LabWareLIMS系统自有的功能进行组态,需要独立编程,最为复杂,所以应该在系统其他部分组态完成后进行,其他的板块可以按上述顺序依次完成组态。首先进行人员板块的组态,石化环境监测实验室采用班组制,所以应该建立班组和岗位以供分配,对于人员,需要分配系统中的角色、工作流界面(需要用Macromedia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软件进行创建)、唯一的ID和密码。其次进行分析方法板块的组态,对于所有的监测分析方法系统维护人员都要熟系,对于分析过程和数据计算公式更是要熟练掌握,才能配合软件商高效、正确完成每一种分析方法的组态。再次进行采样点板块的组态,对于采样点部分,环境监测LIMS不适合使用LabWare平台默认的由生产实验室使用的“采样点—产品—分析”的模式,因为环境监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而产品这一层级又是平台所不能“跨越”的。对于ProductSpecifica-tion中的字段,可以使用“空气—化工老区—芳烃—主控室、噪声—国家原油储备库—南界—1号”这样的“类型、分厂、车间、采样点”的层级结构的字段命名方式,对采样点的特征进行区分,为石化环境监测实验室上千个采样点的分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监测报表需要使用CrystalReports软件进行编制,在LIMS系统中建立报表模板进行报表配制。如果报表需要根据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如求最大最小值,只显示年度监测平均值等,则需要编程实现,对于CrystalReports的编制在此不再赘述。定制功能是根据实验室的个性化需求和企业的管理要求所编程实现的功能,最为不易,耗时最多,但是可以使LIMS系统不只是计算器、数据统计软件,而可以为工作提供便利,发挥巨大的作用。

五、结束语

化验室统计工作计划篇6

一、概述

血脂标准化的核心是准确性的可溯源性。要开展标准化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可靠的参考系统作为准确性基础,然后再将准确性转移到常规分析中去,或使常规分析的准确性可溯源到参考系统所提供的准确性基础上。完整的参考系统包括决定性方法、一级参考物质、参考方法和二级参考物质。目前美国已有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决定性方法,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由于被分析物存在形式的复杂性和目前技术水平的限制,则只有参考方法。TC、TG决定性方法是由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建立的[1,2],CDC建立并维持TC、TG、HDL-C和LDL-C参考方法[3],其中TC参考方法是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国家胆固醇参考系统(NRS/CHOL)的组成部分,TG、HDL-C和LDL-C参考方法也已为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所推荐[4~6]。决定性方法由于其技术和成本的高要求,一般只用于参考方法的评价和监督,而参考方法往往是日常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角色。目前CDC的TC、TG、HDL-C和LDL-C参考方法和用参考方法准确定值的冰冻血清参考物质实际上在为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血脂分析提供准确性基础。

转移准确性需制定转移计划,亦即标准化计划。CDC与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的血脂标准化计划是世界上最早的血脂标准化计划。此计划主要通过经参考方法准确定值的冰冻血清物质转移准确性。使用定值血清转移准确性是最简便、最经济的标准化方法,但适合大规模生产、贮存和运输的血清难免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如冰冻、冻干等,而这些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血清性质,使某些分析系统的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即产生基质效应。为此,CDC于1988年建立胆固醇参考方法实验室网(CRMLN),以便仪器、试剂生产厂家和临床实验室直接用新鲜血清与参考方法对比分析结果。

下面将分别对CDC参考方法、参考血清、CDC-NHLBI血脂标准化计划和CRMLN作简单介绍。另外,质控调查计划在血脂标准化中也起重要作用,它们与CDC参考系统的关系也将作简单介绍。

二、CDC血脂参考方法

1.TC:TC参考方法为Abell-Levy-Brodie-Kendall(ALBK)法,包括皂化、提取、显色和比色等步骤。此法移液步骤多,提取和显色也需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难以得到可靠结果。CDC能成功地用作参考方法是由于他们在以下方面做了改进。(1)取样和各部移液均用高性能自动稀释器操作,保证了移液精密度。(2)在取样过程中使用了冲洗程序,即用醇性氢氧化钾(皂化剂)将标准和样品冲入试管中,避免了样品(血清)和标准(乙醇溶液)由于基质不同而对取样准确度的影响。(3)确保提取完全。由于标准和样品的基质不同,胆固醇在提取系统的两相间的分配速度不同,故提取是ALBK法的关键步骤之一。(4)用计算机将标准、样品和质控的分析顺序随机化,以便明察各分析步骤出现任何系统性漂移。经此改进的ALBK法精密度能达到变异系数(CV)小于1%,一次最多可分析120个试管,与决定性方法之间的偏差约+1.6%。此法用NIST的胆固醇一级标准物质SRM911b作标准。此法除用于TC测定外,也用于HDL-C和LDL-C参考方法中的各项胆固醇测定。

2.TG:TG不是单一化合物,其测定比胆固醇复杂得多。目前CDC的TG参考方法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净”TG的化学测定法,另一部分为游离甘油的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TG化学法中用二氯甲烷提取TG,用硅酸吸附各种邻羟基化合物和磷脂,用醇性氢氧化钾水解TG为甘油,用高碘酸氧化甘油,使生成的甲醛与变色酸反应后用比色法测定。取样、提取和皂化中的各步液体转移用稀释器操作,氧化、还原、显色和比色在流动注射分析仪上进行。每次分析的流动注射分析部分都包括一套甘露醇标准,以便结果出现问题时判断问题的来源。此法用Supelco的三油酸甘油酯和NIST的三软脂酸甘油酯标准物质SRM1595的2∶1混合物作标准。此法的精密度为2%~6%。与决定性方法的初步对比结果显示,此法的测定值不仅是TG,还包括(或部分包括)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

游离甘油的测定用1,3-13C2甘油作内标,用甲醇沉淀蛋白并提取甘油,用正己烷洗去甲醇提取液中的少量脂质,将甲醇提取液挥发干,经衍生后用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甘油衍生物。此法是1992年建立的,建立此法的原因是目前绝大多数TG常规分析用酶法测总甘油,测游离甘油的试剂尚不十分可靠,单独一个测净TG的参考方法难以满足TG标准化的需要。

3.HDL-C和LDL-C:血清不同脂蛋白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其理化性质存在一定重叠,准确测定他们的胆固醇含量十分困难。HDL-C和LDL-C标准化首先要定义HDL和LDL,其依据应是目前血脂与心血管病关系研究资料中HDL和LDL的定义。目前CDC的HDL-C和LDL-C参考方法为超速离心-化学沉淀法(β定量法)。用超速离心法去除血清中密度小于1.006的组分(顶部组分,主要为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测定底部组分(BF)胆固醇(BFC),用肝素-锰离子试剂沉淀BF中的LDL,测定上清液中的HDL-C,从BFC中减去HDL-C得LDL-C。BFC和hDL-C的测定均采用ALBK法。LDL-C中包括脂蛋白(a)和中间密度脂蛋白。

4.血清参考物质:CDC血清参考物质一直是CDC血脂参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准确性转移都是通过这些物质实现的。CDC血清参考物质是经参考方法准确定值的冰冻混合血清。这些物质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而且应用范围广,是目前性质明确、质量好的血脂分析物质。它们以往的应用主要是TC、TG和HDL-C。LDL-C的标准化工作刚刚开始,初步研究证明LDL-C对冰冻比其它血脂指标敏感,血清冰冻后LDL-C下降,但在参考方法中LDL-C下降发生在冰冻初期,在以后的贮存中不再下降,说明冰冻血清用于LDL-C参考方法的标准化是可行的。CDC血清参考物质的制备过程大致如下。取来自不同个体的血清,测定血脂后冰冻(-70℃)保存,按血脂水平需要将适当水平的血清化冻后混合。高胆固醇血清用添加血清脂蛋白(乙醇沉淀法制备)的方法制备,高TG血清添加蛋黄提取物。混合血清滤过0.22μm的滤膜后分装于玻璃小瓶中,冰冻保存。随机取一定数量的小瓶,用参考方法分析血脂12次,每次分析两瓶,每瓶分析两份,用所得48个结果检验均匀性和计算参考值。

三、CDC-NHLBI血脂标准化计划

此计划始于1957年。建立此计划的最初原因是当时许多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要求血脂分析的可靠性和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可比性。到目前为止己为100多个美国和国际心血管病研究提供血脂分析标准化。除此之外,它还为血脂分析方法学研究实验室、质控调查计划中的参考实验室和血脂分析仪器试剂生产厂家实验室中血脂分析的质量提高与保证做出了突出贡献。此计划的目前版本如下。

1.对象:美国国内的血脂研究实验室、参加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的实验室、公共卫生实验室、质控调查计划和标准化活动中的参考实验室;国际上参加重要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的实验室。

2.标准化程序: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评价阶段,评价申请者的分析质量及所用分析系统有无基质效应。申请者分析CDC提供的6种冰冻血清6次,每次每种血清分析2份;收集6个病人血清,将每个病人血清一分为二,一组在分析CDC血清的同时分析血脂一次,每种血清分析2份,另一组冰冻后送CRMLN实验室。若申请者分析结果满足此计划的分析质量标准,且无基质效应,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为主要评价阶段,评价申请者血脂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维持分析质量的能力。申请者分析CDC提供的9种冰冻血清和2种自己血清8次,每次每种血清分析2份。第三阶段评价申请者长期维持分析质量的能力。申请者每季度分析9种CDC冰冻血清和2种自己血清4次,每次每种血清分析2份。进入此阶段的申请者,CDC发给证书,申请者每通过一次季度考核,CDC发给胶签一个,贴在证书的相应位置。证书每年换发一次。

四、CRMLN

建立此网络的背景是有些血脂分析系统对冻冷血清参考材料有基质效应,它们的分析质量不能通过CDC冰冷材料溯源到参考方法上来。1988年CDC建立了CRMLN,以便于生产厂家和临床实验室直接用新鲜血清与参考方法对比分析结果。目前此网络有美国实验室6家,国际实验室6家,其中的一家亚洲实验室为日本大阪癌症与心血管病医学中心。网络实验室均采用ALBK法测定TC,TG和HDL-C多采用专用对比法,TG为酶法(包括游离甘油和总甘油两部分),HDL-C为硫酸葡聚糖(50KMW)-镁离子沉淀法。网络与实验室间准确性转移方案如下。

1.生产厂家:收集新鲜血清40~50份,将每份血清一分为二,一组4℃贮存,在两天内开始分析血脂,在至少5次分析(8~9份血/次)中完成。另一组冰冻保存,与分析结果一起送网络实验室。质量合格后CDC发给证书。分析系统做明显改动、室内质控出现漂移时,需重新进行对比。

2.临床实验室:收集至少6份新鲜血清,将每种血清一分为二,一组分析血脂3次,每次每种血清分析两份。另一组在收集后的当天,送往网络实验室,否则冰冻后送网络实验室。合格后发证书,有效期半年。

应该指出,目前此计划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生产厂家,一方面厂家产品质量影响面广,保证厂家产品质量是血脂标准化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目前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也要求胆固醇产品在上市前的报批资料中包括该产品分析结果与CRMLN分析结果的对比资料。临床实验室目前参加此计划的较少,更多的参加美国国会1988年通过的临床实验室提高分析质量修正案(CLIA′88)要求的质控调查计划。

五、质控调查计划与CDC参考系统

质控调查计划在血脂标准化中也起重要作用。它们有效地提供实验室间精密度和各实验室准确度情况。CLIA′88规定质控调查作为实验室分析质量的评价手段,并批准了13个质控调查计划,其中影响最大的为病理学家协会(CAP)的计划。血脂质控调查计划每年进行三次,每次5个水平,血脂指标包括TC、TG和HDL-C。CDC自1984年为CAP和美国生物分析学家协会(AAB)等质控调查计划的质控材料测定靶值。但这些靶值并没有直接用于准确性评价(TC除外),原因是多数质控物质为冻干血清,有些分析系统对此有基质效应,使调查总均值与靶值之间有偏差。但靶值的提供是研究质控物质性质、各分析系统基质效应大小及质控物质改进等标准化中的重要问题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

1CohenA,HertzHS,mandelJ,etal.Totalserumcholesterolbyisotopedilution/mass

spectrometry:acandidatedefinitivemethod.ClinChem,1980,26:854-860.

2EllerbeP,SniegoskiLT,WelchMJ.Isotopedilutionmassspectrometryasacandidate

definitivemethodfordeterminingtotalglyceridesandtriglyceridesinserum.

clinChem,1995,41:397-404.

3MyersGL,CooperGR,HendersonLO,etal.Standardizationoflipidandlipoprotein

measurements.In:RifaiN,WarnickGR,DominiczakMH,eds.handbookofLipoprotein

testing.AACCPress:WashingtonDC,1997,223-250.

4SteinEA,MyersGL.NationalCholesterolEducationProgramrecommendationsfor

triglyceridemeasurement:executivesummary.ClinChem,1995,41:1421-1426.

5WarnickGR,WoodPD.NationalCholesterolEducationProgramrecommendations

formeasurementof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executivesummary.ClinChem,1995;41:1427-1433.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小学生奥数多位计算、等差数列、火车过桥练习题及答案(3篇)
  • 下一篇:西游记读后感字作文高中(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