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晚上,我拿出一头胖乎乎的大蒜,准备无土栽培。这头蒜的十一个蒜瓣紧紧地簇拥在一起,就像十多个好朋友盘腿而坐,在一起玩游戏。
种蒜之前,我先帮大蒜脱掉白衬衫,又剥掉里面一层薄薄的保护膜,放到盘子里后,我给它浇足了水,放到窗台上,期待着它快快发芽。
第二天一醒来,我就跑窗台上去看大蒜。呀!每瓣蒜头上都抽出了嫩嫩的绿芽,我忙叫来妈妈看我的大蒜,妈妈说:大蒜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就会长得更快听了妈妈的话,立马给大蒜浇了水,又把它挪到阳光充足的地方。
第二天蒜苗果然又与昨天有些不同,不仅长高了一点儿,而且嫩芽分成了两片嫩叶,紧紧地靠拢在一起。
我还惊奇的发现大蒜的底部长出了白色的须根,水就是通过这些根传送给蒜苗的。到了第五天,每个蒜苗长度不一,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它们吸收了不同的养分吧。
最长的蒜苗已经有10厘米长了,两片长长的嫩叶微微张开,就像英文字母,在两片绿叶中又钻出了一片嫩叶,过不了几天,它们也会变成绿叶。
等蒜苗长得更长时,我们就可以炒菜吃了,吃着自己种的蒜苗,肯定非常香!
去年11月份,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科技活动——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
我先准备了一些大蒜子、泥巴和一个盒子。我先用盒子装了一些土,再把大蒜子种到盒子的泥土中。
奶奶说:“我们种一盆水培的吧”。
我说:“好呀!”
我又拿来了一个玻璃碗,装了一些水。奶奶选的都是发了芽的大蒜子,我把它们整整齐齐摆放在碗里,然后就高高兴兴地等待它们的变化。
我把土培和水培的大蒜种子放在同一块地方。这就是对比试验,对比观察。
每天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它们。开始几天,没有发现什么变化,我心里真还有点着急了。
一个星期后,土培和水培的种子发芽后都长高了。再过几天因为水培的是用发了芽的大蒜子种的,所以它长得比土培的快,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土培的长得慢一点,有些叶子还没有全部变成绿色。
又过去了几天,它们都长高了。
大蒜很容易种,长得也快。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学到很多的知识,我觉得这种试验活动以后可以多做。
在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的早晨,妈妈突然幸灾乐祸地说:“哈!你这星期要种大蒜。”顿时给我来了个晴天霹雳。种大蒜?我心里一万个不愿意。
我只得捏着鼻子,提起了全身苍白的大蒜,把它放在桌子上。首先得准备土和小铲子,接着,我把大蒜先放入盆里,然后把这来之不易的土倒进花盆。切记,土一定要保持湿润,但也不能太湿,如果觉得会失败的话,可以准备几个单个的蒜,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终于熬到了种蒜后的第四天,一放学我便直奔家门,门一开一推,书包一丢,鞋子一踩,就奔向了我的大蒜。我既兴奋又紧张,紧张什么?我怕发不了芽,兴奋什么?发芽了,就可以吃上我亲手种的大蒜了!冲到花盆前,我欣喜若狂,那美丽如绿宝石的绿色映入眼帘,那绿色的小生灵冲破土壤,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着美丽的世界。一刹那,我甚至觉得我就是那一天天长大,慢慢地寻找机会冲出土壤,用独特的出场方式来到了这个世界的大蒜。我在心里暗暗佩服蒜苗那冲破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其实自然界所有的小生命都在努力,小草破土而出,冲破黑暗,迎来光明,树苗历经寒冬的考验,在春天新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老师布置了一个我特别喜欢的作业:“今天回家种蒜,写写你观察到的大蒜的生长过程。”于是,我一放学就狂奔回家,开始种蒜。
首先,我挑了一头又白又胖的大蒜,接着,妈妈又帮我用可乐瓶做了一个大蒜的“泳池”,我把蒜放到它的泳池里“游泳”。大功告成!我的大蒜会长大吗?我的大蒜会长成什么样子呢?我可真期待呀!
第二天,放学后,我一进家门就急匆匆地去看大蒜长大了没有。我惊喜地发现,大蒜底部长出了白白的根,就像一条条细线,密密麻麻。蒜苗冒出一个绿色的小脑袋,张望着四周。
第三天,蒜苗长得高了一些,一根根的簇拥在一起,就像微缩版的大葱。根也长得更茂盛了,仿佛很快就会占领整个游泳池。
第四天、第六天,我的蒜苗不断长高,简直是“疯长”!
第七天,小蒜苗终于长大可以吃了,我亲口品尝了还长在水里的生蒜苗,辣得我团团转。这时我才知道,原来生蒜苗跟熟蒜苗完全不是一个味道。后来爸爸还用蒜苗做了丸子汤,非常美味。
能吃到我亲手种的蒜苗,享受劳动的成果,心里可真高兴呀!
国庆期间,外婆把很多颗还未发芽的大蒜放到早已准备好的'“花盆”——两个空罐子里,埋上土,再放到也是早已准备好的阳台上。那里阳光充足,是个很好的地方。
大约十天左右,蒜苗就长出来了,不,应该说是刚出土的“保护壳”。因为我发现,不久后,“保护壳”里就钻出了蒜苗,那些蒜苗绿得那么翠,看着很舒服。后来,蒜长大了,也长高了。在那空心的蒜苗里,又长出了新蒜苗,个个长得正旺。现在,“花盆”里已经有数都数不清的蒜苗了,可以说是“绿苗成片”。不过,等到蒜苗成熟后,大蒜体内的养分就干了,只有些蒜皮。大蒜和其他种子都是“为孩子都是成长而牺牲”的爸爸妈妈,是不是很伟大呢?
种大蒜过程中,还有些有趣事儿。有一次,外婆发现有一颗大蒜根都冒出来了,而没见着蒜苗。怎么回事?原来,种蒜时外婆不小心把蒜弄到了,苗都长到下面去了。还有,这次外婆同时种了两盆大蒜。十来天后,其中一盆长出很多蒜苗,而另一盆的蒜苗却寥寥无几。外婆以为是蒜苗埋得太深了,就把大蒜挖出来看,结果好多蒜就要长出来了,有些甚至只差一点就要钻出来了。真是“性急吃不了热豆腐”!
现在,这两盆大蒜的其中一盆还是那么多,那么壮,而另一盆,虽然也发出了许多根,但都没那一盆长得好。长得旺的那盆看起来就像大哥哥大姐姐们,长得比较瘦弱的那一盆,看起来好似小弟弟小妹妹们,差别真大呀!
今天早晨,我和爸爸一起种大蒜。我见大蒜籽穿着厚厚的紧身衣,连忙帮它剥掉。找到一个土质肥沃的花盆,把像小桔片一样的大蒜籽放到花盆里,再让土盖上。浇了一些水,把花盆放到阳台上,心想:大蒜你快点发芽吧。
第二天,大蒜籽长出一个小小的绿色的圣诞帽,好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圣诞老人。看着它那又绿又嫩的圣诞帽,我心里就极度兴奋。又过了一天,大蒜们个个你追我赶,谁也不肯让谁似的在那疯长,看着它们穿着薄薄的衣裳和绿色的小头,好像一个个初生的小绿精灵。而且它们互相讽刺道:有本事跟我比一比,看谁长得快。过了几天后,我再去看大蒜时,发现的一棵大蒜上长出了一个小小的嫩芽,好像一个大大的丫字,爸爸告诉我,这个嫩芽长大后就会变成大蒜的叶子。一天后,我发现大蒜两片叶子之间又长出一个小而尖的嫩芽,仿佛一个温暖的小家庭。
第三天,大蒜成了一棵缩小的树,让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终于亲眼见识了大蒜的成长历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