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12 栏目:公文范文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变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新公共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未来十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40%,而扩大招生规模首先要解决的是后勤保障问题。1999年―2002年,国务院连续四年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中提出,要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2011年高校系统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已建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为动力,以建立行业组织为保障,以重大项目为依托,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改革,实现了高校资金筹集的多渠道化,为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奠定基础;二是通过改革,高校后勤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三是通过改革,使市场机制在高校后勤管理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四是通过改革,建立了成本分担机制。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后勤实体以准企业化运行模式为主,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在经营策略上普遍存在市场意识不强、成本控制差不严、资本运营差等问题。

文章将以贵州大学后勤实体为具体对象,从其现状、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小见大,找到适合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后勤实体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

二、相关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在《变革的力量》中谈到,由于高校后勤实体决策机制具有时限性强、服务对象反馈性快等特征,要求高校后勤实体在对决策机制进行创新时,必须做到:(1)确定企业经营方向―对未来,通常是遥远未来的情况高瞻远瞩,并为实现远景目标而制定变革策略;(2)联合群众―对需要其合作的人讲明这一既定经营方向,以形成联盟,对远景目标形成共识并投身于实现这一目标;(3)激励和鼓舞―通过唤起人类非常基本但常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价值和情感,来使群众战胜阻碍变革的各种障碍,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高校后勤,也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后勤推给社会,而是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把高校后勤搞得更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李连江指出,高校后勤运行机制应采取准市场的方法是:学校组建后勤管理部门,该部门代表学校作为“甲方”,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只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通过招投标选定的“乙方”,承担具体的后勤服务工作,甲、乙方不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服从管理,而是契约关系;卢杰认为,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改革的模式必须同国情结合起来考虑,不是找到一种模式,把它加到某个高校头上,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各大学倡议,真理的后勤模式选择的学校,因地因学校系统,逐步实现后勤工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翟福生认为,目前我国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与方式是符合我国高校需要的,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在推行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企业化的同时,还要必须坚持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和“公益性”原则。

三、贵州大学现行后勤管理分析

(一)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现状

贵州大学自2000年起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贵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贵州大学关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整改,并于2005年正式成立后勤服务集团。

贵州大学的维修、信件收发室、校医院、房改和对后勤服务的监管工作都是由后勤管理处管理的。贵州大学机构在2013年改革后,后勤管理处不在负责校医院和房改的管理。贵州大学的后勤实务都是由后勤服务集团负责的。后勤服务实体是在《贵州大学关于成立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的通知》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相结合的后勤服务公司,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南校区,后勤服务公司和贵州工业大学北勤奋服务组。

贵州大学南、北校区、蔡家关、太慈桥、茶店、小关、罗汉营七个地方的后勤工作都是由成立于2005年的后勤集团负责的。后勤服务集团借鉴公司管理的经验,利用合约的方式来保障学校的后勤服务,让契约方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自己经营管理,以这种方式实现共同发展。在餐饮、住宿、修建、环卫、绿化、物业、水电等方面为教育和科研做了保障。2012蔡家关校区开设了新的贵州理工学院,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搬进新校园,各类后勤服务部也退出了,在同年九月的贵州大学学校,同时,理工大学食堂以契约形式由贵州大学后勤集团的管理。从2005年开始,后勤服务集团经过7年的努力,虽然在体制上有障碍,在市场主体上存在问题,但在餐饮和物业管理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特征

虽然和社会上的企业在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自己经营,自我负责一样,但是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和社会企业还是有所不同,后勤服务集团还是要接受贵州大学的监管,因为他没有设立出独立法人,所有不能真正独立出贵州大学。

(三)贵州大学后勤管理运行成效

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从2005年成立以来,由原来的事业化管理到现在的模拟企业化管理,进行了体制上的转变。

后勤集团贯彻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此来保证对学校全体职工的服务质量。经过共同的努力,后勤集团的工作已经基本达到了科学的发展,规范的进行,精细的分工。这样的贯彻完善了后勤集团的体制改革,由原来的没有到现在的基本完善,使得贵州大学后勤集团有规则有秩序,有据可依。贵州大学后勤集团为了保障服务的及时性、可持续性、有效性,由17名学生组成了学生督察员团队。这17名学生根据会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的后勤具体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交到后勤服务集团的信息处,信息部门根据督察团的意见分发到后勤集团的相应的部门,并由部门提出相应的方案进行解决,督察团会在后勤集团解决之后,对解决方案进行再一次的调查了解,直到解决相应的问题。如果相应的部门不解决问题,后勤集团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四)贵州大学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贵州大学后勤集团与国内多所高校一样,虽然拥有完整、科学的工作机制,但执行力却难以提升。执行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明确,但却没有实际的执行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高校后勤集团无法完全实施企业化。虽然大部分高校一直在模拟企业化,但却依然受到事业化体制的牵制,这就是现存单位体制问题。如何保证后勤集团不以自身盈利为目的为全体师生服务?相关人员务必进行监督;那么又由哪些人员进行监督?在校教师亲属也许会通过关系进行监督,但“亲属监督”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并不能完全履行“有错必罚”,这就必然会直接影响后勤集团的服务质量。

2.职工聘用“关系户”居多。后勤服务集团不能保障全体师生的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勤部门的聘用问题:后勤集团聘用的普遍是职工的亲属及熟识的人,很容易出现后勤职工管理才能偏低、学历达不到要求、年龄偏大等问题,后勤集团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后勤服务人才的严重缺失。后勤集团职工普遍年龄偏大且思想保守,缺乏改革积极性,管理才能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引进人才是唯一的选择,但是由于工资低且得不到领导重视,后勤集团即使聘请了合适的人员担任相应职位,也“留不住人”,这也是后勤集团不能快速发展的最大原因。

为了使贵州大学后勤集团快速发展,保障后勤服务质量,必须大量引进相应的人才。同时培训固有员工,提高其自身的管理才能以及自身素质。后勤集团的现有员工应充分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改变自身固有思想,与时俱进。这样新的体制新的思想观念才会使得后勤集团又快速的发展壮大。

四、对贵州大学后勤管理模式的新设计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某些公共部门应该实行私有化,或者说,通过合同出让的形式,使更多的私人部门能够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以此打破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上的垄断地位。具体说来,政府可以在公共服务提供这一块引入市场竞争、合同出租等方式,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良性竞争机制,从而保证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所以,在对贵州大学后勤管理模式的新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念,提升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完善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着力完善“一个抓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加强学习培训,继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引进后勤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完善督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精简机构,提高效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管理效益。

(二)牢固树立“师生至上、服务第一”理念

加强管理,多措并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全力抓好学生伙食工作,维护学校稳定;大力提升学生宿舍(公寓)管理服务水平;强化校内交通车运营管理,注重安全、文明行车,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加强维修工程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三)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类专项重点工作

坚决执行学校统一部署和安排,在确保各项日常后勤服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做好人力、物力、资金的统筹协调,广泛动员、周密计划、精心实施,全力配合学校顺利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四)积极支持后勤研究会开展工作

按照上级组织的有关要求,继续给予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推进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五)及时对改制后公司业绩进行绩效评估

做好年度后勤服务工作绩效评估和总结,肯定工作亮点并加以发扬运用,同时更要找出不足和缺陷所在,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以后开展工作起到很好的预防和借鉴作用。

将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整体改制注册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有限公司,以此来提升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与展望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20多年来,取得了不少成就,制度和观念也在层次上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体制到体制内围,渗透程度随难度增加而变慢。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影响下,高校后勤体制也被要求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更要遵循经济规律。

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管理模式与经营策略也在动态发展着,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形成与各时期、阶段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其生死存亡。本文希望借此引起广大学者和企业家对校园后勤实体的关注,共同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后勤实体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沛建.美国大学后勤管理―中美大学后勤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钟顺虎.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模式选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1(9).

[3]赵淑梅.德国高校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4]徐云,郭雯雯.浅议高校后勤改革后服务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2(6).

[5]薛居华.谈高校后勤管理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4).

[6]李连江.高校管理与后勤社会化研究[M].北京市场出版社,2008.

[7]约翰・科特.变革的力量[M].华夏出版社,1997.

[8]卢杰.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企业导报,2010(11).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篇2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继续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后勤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分开,实现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创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形式,引进竞争机制,逐步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后勤服务市场体系。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2年10月印发的《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课题研究报告中,提出到2022年要形成以“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规范自律、部门依法监管”为主要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2013年1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有这些,已明确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改革发展的“常态”,而有序、稳步开放服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开放办后勤也已经成为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新趋势、新常态。

从高校后勤自身而言,经过十多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和实践,全国各高校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优化调整及校园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师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大多高校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社会化程度、专业化水平已经难以完全适应和满足学校构建现代大学的要求。加之后勤部分干部职工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高校后勤干部职工,还满足于传统习惯、程式化的工作方式,创新意识不强、应对新形势能力不足,导致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与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期望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就要求今后一段时间内,高校后勤自身必须向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及多元化发展,才能有满足学校发展和师生服务需求的需要。

2我国各区域发展情况对比

高校后勤的改革发展应建立于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大,下面通过对划分的四大经济区域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目前现行文献中从区际角度将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四大板块”,见下表)。以下数据均是由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整理得出。

2.1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在四个区域中以GDP总量作为衡量标准,各区域总量都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东部地区最高达到30亿元,而西部地区为8亿元,中部地区15亿元,东北地区5亿元贫富差距可见一斑,各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呈现了巨大差距,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最后占生产总值的47%,西部地区为37.5%说明西部地区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发展不足。从各区域的城镇人口收入与农村人口收入数值来看,西部地区城镇人口和农村地区人口的收入水平与中部地区持平,较之于其他区域最低。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天津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西部地区中,重庆、宁夏、青海城镇化水平最高与中部、东北、东部中的河北、山东等差距不大,四川、广西、云南、甘肃、新疆城镇化进程次之,西藏和贵州最低。总结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西部地区就经济发展情况和城镇化水平而言,西部地区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推测出西部地区具备资深服务水平和雄厚经济实力的企业数量不足,西部地区整体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消费观念与城镇人口有差距,更加倾向于高校的社会效益服务,难接受高校的经济效益。

2.2各区域学校发展与政府经费投入情况

从各区域每十万人口中平均在校生人数、各区域成立的高校数量、各区域平均每所高校的在校人数截至2012年的数据看,西部地区每十万人口中的在校生数目远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为1.8万,而东部地区为3.9万,但中部地区持平,高于东北地区。高校数目中西部地区456所,远低于东部955所和中部地区783所,但是平均每所高校的人数却与其他区域相差无几,说明在非在校人数与在校人数的比重中,西部地区在校人数比其他地区小,也即高校学生总人数相对于其他区域较少,就每所高校的在校人数而言,西部地区与其他区域相差不多,如果高校规模以平均在校人数来定义,那么西部高校的规模与其他区域高校规模相当。从各区域平均每所高校所得教育经费情况看,政府的主导地位在西部地区显现明显。

综上数据可以得出: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实力薄弱且第三产业落后,如在高校后勤改革发展中引入纯社会化模式,一是没有足够多的优质企业来承担;二是西部地区相当部分人口处于非城镇人口,对学校后勤更多的是非盈利认识,如果高校后勤的公益性不足,又会引来贫困学生的辍学或是对学校不满等情绪。

3西部地区高校后勤的改革发展思路与目标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师生对后勤服务需求呈现多样性,校园服务市场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引进社会资源。然而,以构建“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前提是要有合格的市场主体。就社会企业而言,通过上述分析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得出,当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其他区域存在较大差距,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不仅整体发展水平落后,而且能满足高校后勤需要的社会优质企业(服务要求高、资金实力雄厚、社会责任感强,具有专业的经营方法和管理经验)少之又少,合格的市场主体仍然比较缺乏。就高校本身而言,因所在地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学校规模类型、思想观念和后勤实体的市场竞争力等因素不一,导致各地各高校后勤改革进程及类型、模式也不一。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基本不可能于短时间内将后勤培育成为一个合格的市场主体,完全社会化、市场化的形式参与学校或社会竞争。

我国高校后勤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稳定的要求,二是服务育人的要求。社会企业要成为合格市场主体,需要经过培育和塑造,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当前对于规模中上的大多高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高校而言,全部引进社会力量可能性不大,学校现有的后勤仍是学校办学必须依靠的力量,但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参与竞争是趋势和必然。今后一段时期,西部地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仍应坚持“一校一策、因校制宜”方针,以构建大物业格局和实施一体化管理为契机,加强后勤质量监管、效益评价、服务标准等体系的建设;同时,逐步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参与非公益性、非核心项目的服务与竞争,构建以学校后勤实体为主、社会优质资源参与为辅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4西部地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措施

4.1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大学制度所需的治理结构

在国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框架下和总过程中,完善高校后勤治理结构,是适应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现代大学制度管理的要求,提升自身治理水平,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的内在要求。

(1)要结合学校实际,区分公益性与非公益性,按照“公益保障与服务经营分类管理”的原则,完善后勤经费“拨改付”机制,在保持学校核付的委托管理费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适度增长的同时,建立公益性服务保障项目经费保障、服务收费项目收费办法和效益评价等制度,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切实履行学校公益性主体职责。在强化高校后勤实体服务保障首要职能的同时,也要发挥后勤实体的主观能动性有条件鼓励其成立独立法人主体,按企业化进行运作。

(2)逐步将分散于校属各部门的物业管理及服务工作集中归口,通过“专业化的管理体系、标准化的服务体系、数字化的信息体系、统一化的监督体系”,把分块、分类及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过渡到统一规范的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模式。

(3)在非核心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建立适度竞争格局,实现不同所有制后勤服务企业和实体之间展开公平有序竞争与合作共赢发展,以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加的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4)在加强后勤监管部门和监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上下工夫,着力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标准。要完善后勤服务运行覆盖全过程监管制度和相关规范标准,建立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杜绝安全事故,保证服务质量,防止资产流失,遏制职务犯罪,形成高校后勤安全稳定运行、清廉高效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

4.2推进高校自办后勤实体七个内涵体系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1)以管理服务执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标准为核心的规范管理服务内控体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以内部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为着眼点,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技术标准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体系。以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依据,建立相应的校园物业管理服务流程规范、质量标准、考核规章、评价机制。

(2)“社会、学校、师生”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体系。探索对引进社会企业的有效监管和退出机制,保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事业发展大局;不断完善学校自有后勤承办业务各方共同参与监管机制,始终围绕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这一中心点,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3)以制度健全、分清职责、责任到人为核心的安全防范管理体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将安全稳定工作贯穿后勤工作的始终,确保后勤工作安全、正常、有序开展。同时,建立和完善学校后勤意外事故处理办法或快速反应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保证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4)以服务育人、爱岗敬业、共建共享为核心的后勤企业文化体系。注重对已形成企业文化的培养)与优化,把后勤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现念有机结合,将“服务育人”贯彻于后勤工作的始终,不断丰富后勤企业文化内涵,提升后勤文化品位。

(5)以推进绿色校园、低碳校园建设和后勤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核心的绿色科技后勤建设体系。以校园公共物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契机,逐步构建餐饮管理服务、教室管理、会议室管理、校园节能管理等应用系统及相应的监督管理平台、效益评价系统,实行校园公共物业网络一站式服务,提升后勤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模式

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如何理顺各种财务关系,规范会计核算,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索建立既适应高校未来发展需要,又符合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高校财务工作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目标是将高校的行政管理职能与经营服务职能分开,组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后勤社会化实体,变高校办后勤为社会化办后勤,最终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通过理顺高校与后勤的财务关系,规范会计行为,建立科学规范的后勤财务管理体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特别是财务管理体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高校后勤改革的需要,其弊端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管理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现了很多经济实体,这些经济实体为了拓展社会上的业务,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注册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企业在注册成为独立法人实体以后,对于财务核算的要求会更加严格。

2.约束机制与发展问题。随着高校预算管理体制的改变,为保障高校正常运行所需的后勤服务费用,由高校预算拨款改为后勤集团向接受服务的部门直接结算收取,资金的流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改革后,后勤集团与各接受服务单位形成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市场约束,建立了用户的消费选择机制,形成内在的市场驱动力。一方面,各经费使用部门提高了自主理财的积极性,增强了节约意识;另一方面,增强了后勤集团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资产管理与监督。改革前,后勤实体占用的资产作为高校资产的一部分,一般无偿使用,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资产实物形态的管理。改革后,资产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非经营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评估后作为高校对后勤服务集团的注册资本金投入,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控制,管理的目的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方面转变,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起一种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控股关系。

二、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模式的探索

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如何建立新的财务管理体制呢?借鉴近几年各地社会化改革试点的经验,笔者认为,总体思路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之间的财务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新体制,做到既有利于高校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管理,又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之间的财务关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前提

1.搞好资产的产权界定和评估,规范分离行为。资产界定评估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起点,明晰产权关系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后勤集团的前提和基础,规范分离可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社会化改革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完善投入机制。资产剥离后,后勤集团进入模拟运行或准社会化阶段,高校应继续支持后勤集团的建设和发展,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纳入高校的中长期财务预算,分年度投入,补充后勤集团的资本金,作为国有资本投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真实地反映后勤集团的经营成果,壮大实力,培育后勤集团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为将来后勤集团的股份制改造打下基础,避免产生新的产权不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社会化服务价格收费管理。社会化改革以后,必然涉及到服务结算价格和收费标准的问题,高校应合理确定后勤集团服务的范围、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建立科学的财务结算关系。国家有明确收费标准的,应严格执行有关申报、审批手续。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应参照社会价格,并尽可能采取市场价格。对于某些敏感的服务价格调整,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制度,以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4.资本保全与收益分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的原则,高校剥离的资产一旦脱离了高校的资金运动轨道,就代表高校的股权投入到后勤集团的资本金中去,高校按股权享有所有者权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不直接干预后勤集团的经营活动,后勤集团经营期间,高校除依法转让外,不能抽回投资。后勤集团在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的基础上,在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前提条件下,自主地进行资产的运营,享有资产的处置权,高校不得随意将资产收回,也不得干预资产实物形态的改变。

收益分配也必须规范化,高校只能以资产为纽带,以股权的形式,通过后勤企业的盈利来分享投资收益,而不能通过收取费用的形式实现。那些要求后勤集团上交资产占用费、租赁费或者折旧基金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符合资本保全原则,更谈不上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加强后勤集团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

规范分离以后,后勤集团就变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要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契机,建立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培育自我造血功能。随着高校投入的逐步减少,尽快完成三步大跨越,由“高校养后勤”到“后勤养自己”,最终发展到“后勤完全服务于高校”,这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

内部财务管理模式剥离后的后勤集团是由若干个经济实体组成,业务涵盖饮食住宿服务、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应采取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别核算的紧密型管理模式。做好事业会计核算制度向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转换工作,做好与高校母体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明确成本的开支范围,引入责任成本等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的重心下移,划分若干个利润中心,实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建立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机制和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成本考核体系,找出差距,使经营成果显性化、真实化。(三)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保证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减轻高校负担,提高服务质量,最终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如果没有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高校对后勤资产的控制将更加弱化,极有可能加速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保证。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高校纪委监察部门以行政监督为主;高校财务部门主要以财务监督为主;后勤集团财务部门对各经营实体的会计控制;高校审计监察部门对集团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审计检查,是对财务监督的再监督。除以上专业监督以外,还应做好群众监督,建立和完善消费者监督体系,保证后勤对教学科研的服务质量。通过以上努力,切实建立起一个以专业监督为主,群众监督为辅,二者有机结合的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

(四)实行后勤会计委派制建立财务通报制度

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高校后勤资产的保值不流失,有利于保证后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有利于后勤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后勤完全脱离高校以后,高校应停止会计委派。

在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同时还应建立财务通报制度,后勤实体财务应按会计制度要求,及时向高校财务部门报送真实、准确的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重大财务事项要及时向校级财务部门汇报。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现行高校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财务部门在改革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和支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系,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办法,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现高校后勤的真正社会化。

参考文献:

[1]李连霞.谈谈高校后勤部门的成本管理[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7).

[2]王皓,孙英.高校后勤产业成本核算的探讨[J].事业财会,2002,(6).

[3]王皓.高校后勤会计报表的探讨[J].事业财会,2003,(2).

[4]高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过渡性会计科目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3,(6).

[5]黄书琥.我们尝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甜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0,(3).

[6]王皓,孙英.高校后勤产业成本核算的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02,(5).

[7]丁来兴.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2002,(5).

[8]罗德明,都东跃.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教育,2003,(8).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篇4

关键词:后勤;管理体制;创新

1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成果

高校后勤经过近十年的社会化改革,初步建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勤管理体制,总体上实现了准企业化管理,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改善了学校的经费结构,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基本实现了如下几点:

1.1政企分开,将学校承担经营、服务职能的部门分离出来组成后勤实体,后勤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了管理的企业化。

1.2变学校拨款的无偿服务为用户付费的有偿服务,实现了服务商品化。将过去拨款驱动的运行机制改为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学校将经费分拨给各单位,对教职工的福利也逐渐变暗补为明补,后勤经济实体以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换取经济收入。

1.3逐步开放校内市场,引进校外优质服务,实现了后勤服务主体和后勤基础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1.4实体内部建立了适应企业化管理的新型人事、分配制度。后勤实体人员全部列入实体编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措施,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以岗定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5后勤实体与学校建立以合同制约的甲、乙方关系。后勤实体按照甲方的目标责任制,一方面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成本核算,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同时保证了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对后勤实体加强目标责任的过程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其经营服务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校开展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正是推进了这一改革,才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形成了有利于学校全面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办学规模到办学条件,从教育质量到办学水平,从后勤保障到服务水平,实现了我校近年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学校和后勤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后勤也逐步增强了自己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基本适应学校发展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

2当前高校后勤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进入良性发展状态的高校还是少数,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垄断市场,自办后勤;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还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后勤依然是高校中较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方面;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以及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与后勤社会化改革不相适应的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3坚持后勤社会化方向,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把体制机制建设贯彻始终,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使改革进入良性发展状态,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目前,高校后勤存在的主要矛盾还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在推进改革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求真务实。通过改革,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3.1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并认识到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几年,带来了后勤的快速发展。当前后勤工作的问题,是社会化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的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而不是改革的方向问题。因此,应充分认识当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继续下大力气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取代不利于高校发展的旧的后勤管理体制。

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后勤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我国正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方面体制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也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影响,这就决定了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还要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3.2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因地因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要根据国家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的,检验后勤管理创新成败的标准,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勤保障,是否有利于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后勤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所以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建立切实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体制机制。

3.2.1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管理实践。不加分析、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某些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做法,或机械地按上级指令办事,最终会经不住实践的检验,由此造成的错误决策甚至会造成学校利益的重大损失。决策者应该系统、超前的研究后勤管理理论,重视基层单位在改革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的借鉴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并将创新方案建立在决策者与执行者、上级部门与基层单位共识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避免脱离实际的盲目决策。

3.2.2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本校的实际。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后勤管理体制的要求也不同,由于高校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校内情况各不相同,实现途径和进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高校还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鼓励积极进取,同时也要反对盲目冒进。目前,多数高校成立了后勤服务实体,并在争取做大做强。这种做法实际上不是对每一所高校都适合的。对后勤正式职工多、市场环境不成熟的高校,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难度很大,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因此,对后勤正式职工比较少、市场环境成熟的高校,最好的选择是不办后勤服务实体,直接将办后勤的职能交给社会。学校之间没有必要比较谁的后勤实体强大,应该比的是谁有能力快速稳妥地达到改革目的,建立起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体制。后勤服务实体的发展也应讲究策略。应该通过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借助优质资源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3.2.3管理体制机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目前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自然就受到所处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当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达、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时,社会能够在更多方面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后勤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会高一些,较多的后勤服务项目可以由社会相关服务企业来经营管理;如果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社会提供高校的后勤服务成本高,也不能达到高校要求的服务保障水平,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就相对低些。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

转贴于

3.3继续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坚持育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要引进现代后勤服务方式,提高后勤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下,服务也是一种无形的商品。要提高学校后勤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引进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切实提升后勤的现代化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使学校后勤服务成为师生心目中优质的品牌。

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这种激励作用,对高校后勤市场同样具有较深刻的影响,学校后勤要自觉发挥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方面加强成本核算,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损失,使各项服务价格低于社会同类服务价格;另一方面了解市场、掌握市场,主动开拓市场,不断地遵循市场调节的红绿灯信号,使服务在实践中增值,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要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利用、开发。学校后勤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学生宿舍、食堂、商业网点、体育场馆、园林绿化、物业管理、交通运输、医疗服务等。在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生活日常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加以合理开发整合,从而使后勤企业形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状态。

3.4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类推进我校后勤体制机制创新

3.4.1经营型的后勤产业借鉴国有企业改制,推向市场,推向社会。按照“勇于创新、稳妥推进、资产运营、彻底剥离”的原则,积极将具备改制条件的经营型后勤实体成熟一个改制一个,改成独立法人企业。

3.4.2经营服务型的,如水电暖、物业等,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积极推进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逐步与社会接轨。

教学区物业管理以项目承包的方式引进社会物业公司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管理。教职工住宅区物业管理服务引进社会物业公司,学校改暗补为明补,以往用在职工住宅区保洁、保安及绿化养护管理上的费用按人头直接明补给职工,职工再按社会提供的物业化保洁、保安以及绿化养护管理的服务标准缴费,解决在职工福利上存在的“住校内校外不公”、“单双职工不公”、“住大房小房不公”等不合理问题,有利于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切实提高教职工住宅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学校教学区、住宅区的单位和个人均按社会收费标准、按实际计量缴纳水、电、暖费,水、电、暖服务逐步与社会接轨,彻底实现社会化。

3.4.3面向大学生生活服务的后勤实体,如学生公寓、食堂等,坚持公益性原则,以服务育人为前提,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的国情和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在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学生住宿、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原则,使这样的实体为大学生提供的服务既是有偿的,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福利性。

学生住宿保障工作是高校后勤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公寓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实施亲情式服务,人性化管理。对学生住宿收费的同时,也采取一定的免费送电等形式。

饮食经营实行企业化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努力提高饮食经营效益,但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对饮食服务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食服务实体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服务成本、堵塞管理漏洞,完善原材料采购的竞争机制,建立应对物价波动的长效机制,并且积极争得学校支持,从而稳定学校饭菜价格、稳定饭菜质量,赢得学生的满意。

3.4.4社会型的,如校医院、附属小学、幼儿园等,适应医疗社会化改革、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化。

校医院实行经费定额包干,促进其自我发展。校医院干部职工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要加强管理、办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引入竞争、降低药价、赢得市场,同时还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

抓好附小、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办学规模,从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稳定大学年轻教师队伍。

这种综合型的后勤管理服务模式,既能维持高校安全稳定,又能有序地引进社会上的市场竞争;既能充分地调动后勤职工改革的积极性,又能有力地缓冲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冲击波;既能显著地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又能明显地降低后勤运行成本。从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渐进过程中,稳步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3.5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3.5.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种工作程序。使后勤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做到执章必严、违章必究。3.5.2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监督机制。一是自觉接受纪委、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监督,使后勤的经济活动在体制和机制上始终处于有关部门的参与监督之下;二是严格实行工程和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标管理;三是加强后勤各单位的财务监控和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制度,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努力降低成本费用开支;四是在认真核算各实体的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应的定额费用,逐步推行定额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经济实体管理费的定额监控;五是科学论证、合理使用发展基金,努力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2-0023-1.5

高校后勤在高校发展中担任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重任,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勤部门的职责涵盖多个方面,为了行使其职能,必然对人才、资金、物资有相应的需求。随着近年高校的普遍发展,后勤服务涵盖范围逐渐增大,而各类资源的供需矛盾也逐渐凸显、加深。后勤部门为了加强管理,按照职能或其他原则划分次级机构,加大组织内部精细管理和增加管理层次已是必然,但这与社会上从粗放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的大环境相违背。因此,能够节约管理成本,节省人力资源,最终能够促进院校教育教学全面发展的后勤社会化管理便应运而生了。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和历史

上个世纪末我国开始进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十几年间取得了重要成果,它打破了原先封闭式的校园后勤服务生产和管理模式,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工作体系。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这个概念是针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个高等学校自成体系,与社会隔绝、学校办社会、后勤小而全的状况而提出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是指后勤管理部门既与高校相分离、又与高校相结合的一种状态。具体来说它包括: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既有国有资金的投入,又有社会其他资金的广泛参与;提供服务的商品化,即实行不同程度的有偿服务、微利服务;服务过程的社会化,即分工协作、联合采购、专业化生产;服务人员的社会化既可以是校内原有的后勤职工、临时工,也可以聘请校外有专业技术特长的技术工人。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应用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服务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作为一种产品参与到市场交易、换取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中。这与传统的福利型高校后勤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办学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校后勤服务从“福利型”向“商品化”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随着高校的不断改革,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也经过尝试、探索,摸索出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模式。

(一)独立法人模式

它是指后勤与行政分离时,或以学校固定资产和后勤积累为注册资金,或以现金为注册资金成立后勤服务公司。学校继续保留相应的职能部门,代表学校对后勤进行“规划建设、质量监控、经济核算、组织协调”。这种模式实现了事业企业分开,两权分离。

(二)社会企业投资与管理模式

以学校后勤市场为资源,吸引社会企业来投资建设和经营后勤服务设施,并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服务质量。这种模式可以使学校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教学设施的建设上,以快速提升学校的教学和招生能力。

(三)后勤托管模式

指由学校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自筹资金建设后勤设施,然后再用招标的形式将后勤设施托管给校外的专业的后勤服务企业来经营管理。这种模式使学校从后勤琐事中脱离出来,同时又享有后勤设施的部分所有权。

(四)高教园区后勤资源共享模式

指在建设高教园区时,划出一块相对集中的土地,由一家实力较强的单位集中建设多所高校的后勤设施。

三、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模式和经验

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高校教育发展历史等方面,国外高校后勤运作与我国存在许多差异,但他们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运作模式和经验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英美两国往往在学校设有专门后勤事务管理机构,校方直接参与后勤事务的运作。参与方式多种多样,学校举办和社会上第三产业举办均有。

法德的高校后勤管理则社会化程度较高,由专门机构负责后勤事务。这种机构通常是具有行政性质的国家公立机构,分国家和地区两个层次,承担大学生住宿、用餐、发放助学金等事务。

日本的社会第三产业对高校后勤的参与程度很高,政府对此产业也有类似免税和低税的照顾政策,这类公司通过竞争来争取学校的后勤业务,给了高校的主管部门较为宽泛的选择空间。

四、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发展空间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处于逐渐完善的摸索阶段,目前已有一些模式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的社会第三产业发展不完备,还无法担当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体责任。国家对高校后勤的政策尚不清晰,没有明确的减免税收等政策,对这一产业的发展也没有激励机制。

(二)我国高校后勤长期以来由于经费来源单一,消费封闭型运作,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后勤社会化管理的发展还相对缓慢,在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利用上的配置都不够理想。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1篇6

关键词:高校后勤;甲乙方关系;契约关系;改革;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D693.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4-0073-03

收稿日期:2012-11-01

作者简介:欧阳连勤(1960-),男,安徽怀远人,高级工程师,从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矛盾,劳动力市场配置的作用还没完全显现出来,为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国家采取了一项重大举措,即从1999年开始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随之带来扩招后后勤服务基础配套能力不足的瓶颈问题,[2000]1号文件下发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便全面启动了。回顾走过的十余年改革之历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绩显著,起到了在新形势下保障高校发展和扩招后的正常稳定运行作用,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也遇到了一些在机制上,甚至在制度上凸显出来的深层次的问题,如新型的大学制度没有建立,校内的人事制度改革并不彻底,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进展缓慢,体现在高校后勤工作上存在着甲乙方关系职责不清、分分合合,甲乙方合同签订形同虚设、学校其他改革不配套等等问题。加快推进校内外后勤市场的无缝对接,建立学校完善的开放性后勤市场,是有效解决甲乙方职责不清凸出问题的关键之一[1,2]。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逐步进入第二阶段,目标是提高后勤保障质量,就会要求制度上要有好的设计、政策上要有好的措施保障,以及要有好的服务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后勤要提高保障质量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原因,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后勤运行建设的好路径,围绕建立开放完善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促进建立规范的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后勤保障质量,建立良好运行机制的主要模式[3]。

一、现阶段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没有真正建立的原因

十多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高校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迄今为止,这项改革事业还远未完成,后勤运行中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问题,管理机制形式多样,没有形成规范的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其原因如下:

(一)认识不到位,机制缺陷

一部分高校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认识有差异,定位偏低、观念滞后,没有积极抢抓机遇以促进建立完善开放的学校后勤服务市场,形成规范的后勤服务合同契约关系[4]。加之高校其他改革没有及时配套到位,后勤改革也只能停留在解决扩招后,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上,这是没有形成规范的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的学校内部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高校始终承担着部分公益性与模拟市场运行的双重运行机制,只有建立规范的后勤市场运行机制,才能起到有效促进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后勤的保障效率和质量,但是高校现阶段后勤服务市场与完全的市场经济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是造成高校后勤服务难以形成规范的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的又一深层次原因。

(二)深化改革难,无法规范

众所周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改革最初有政府主导,各高校限时完成建立校内后勤服务的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应该说对当时背景下对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高校差异性很大,国家要求因地因校搞改革,不能搞一刀切。但后勤多余人员如何分流安排、后勤服务效率如何提高、按劳分配如何体现、高校如何承担安全稳定、公益性责任等等[5]。

遇到以上改革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仅能满足最基本要求,后勤保障尚能维持正常运行就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浅尝辄止;另一方面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很大,后勤社会化改革难易程度不同,有的改革遇到阻力很大,造成后勤社会化改革难以深入,无法形成规范的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有的高校遇到改革难题,得过且过,主观上不愿深入推进解决,也是造成规范的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不能建立的原因之一。

(三)基础有差异,统一难

我国高校长期存在着多头管理的体制、机制,从前有重点高校和一般高校之分;现在是985高校、211高校和一般高校等等之分,管理渠道上存在差异,有的是教育部直管、有的是行业主管和地方主管高校等等,行业差异、地区差别,造成教育经费上的投入差距很大,直接导致各高校之间后勤投入不同,造成基础设施差距十分明显,很难实现较统一规范的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

二、后勤甲乙方关系存在的主要形式

只要后勤服务市场存在,对后勤服务的内容、质量就有要求、就会存在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的履行,高校现有后勤管理职能部门设置(甲方)和后勤服务实体(乙方)设置,有“显形”和“隐形”的设置模式。

(一)显形的甲乙方设置,学校明确设置了后勤管理单位为甲方,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设置,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就后勤服务实体(乙方)提供的服务内容有明确的合同契约关系、对后勤服务实体提供的后勤服务内容、质量有明确的要求,根据明确的合同契约关系,乙方要接受后勤管理单位(甲方)的日常工作的检查、监督、评价和验收等;后勤服务实体为乙方,按照合同要求,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优质价廉的生活、物业和其他后勤服务等。

(二)隐形的甲乙方设置,学校没有明确的具体单位为甲方,但是根据服务内容、也可以以项目为纽带确定甲乙方关系,也就是依附于具体服务项目,形成甲乙方合同关系的管理模式。

(三)甲乙方关系形式上已经不存在,有的高校为了适应现阶段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提高后勤服务工作效率,把已形成的后勤服务实体进行自身翻牌,形成了新的后勤甲乙方统一体;而有的高校进行了校内人事制度改革,把原来已形成的甲乙方单位合并,探索新的后勤管理模式。

即使现在的“自身翻牌”也好,还是合并的新的管理模式也罢,都是在前一个改革的基础上的提升,现阶段高校改革开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很长的改革之路要走。

三、签订好后勤服务合同,建立规范的契约关系,仍是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2000〕1号文件下发后,高校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了多种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我校以改革为契机抢抓机遇,并于2001年初在安徽省率先签订了学校后勤与国有资产管理处(甲方)与后勤集团(乙方)后勤服务整体大合同。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在后勤服务供水、供电、供气、食堂和学生宿舍及其他后勤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学校的扩招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从而签订后勤服务大合同是规范后勤甲乙方关系的重要举措,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制定甲乙方后勤服务大合同,文本是基础

为制定甲乙方后勤服务大合同文本,学校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项是适时成立了后勤服务集团(后勤服务采用了先剥离后规范的方式),作为模拟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实体,新增的员工实行聘用制;另一项是将后勤服务项目,部分创造条件交由社会企业行业管理,有些项目开放校内市场,引进社会优质企业为学校提供服务。通过后勤服务经营职能的剥离规范,改变了后勤原有的劳动关系,理清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学校和职工的关系。后勤员工推进劳动合同聘用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认真制定后勤服务合同,特别是双方拟定合同内容文本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当初学校高度重视合同内容起草,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合同条款要认真研究,起草文本条款部分共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对合同经费中后勤运行经费的测算,本着“依据实际、保证使用、适量从宽”的原则,因以前没有完整的数据参考,测算共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

依据实际:学校要求按前三年的后勤总经费加权平均数为测算费用基数,测算当年后勤经费,并将其经费写入当年的合同中,在甲方对其乙方考核的基础上分四个季度进行分批拨款,实行后勤乙方会计由学校委派制,设立独立账户。

保证使用:学校在对乙方经费测算时,提前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可能遇到人员、物价、人数变动等政策性调整时,要适时给予调整。

适量从宽:后勤乙方一段时间内仍是学校的乙方,经费运行是模拟市场化运作,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经费测算时,考虑今后的发展和适度调节之需要给予适量从宽。

(二)履行好后勤服务大合同,重在落实是关键

众所周知,任何好的机制必须由人来执行,签订再好的合同文本都需要落实。签订合同后,必须要从监督机制、日常检查入手,重在检查坚持形成制度,十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由学校后勤集团监事会单位派人参加,组成检查小组,每月对后勤提供的服务全面检查一次、对后勤服务质量按合同约定内容的评价打分,并将检查评价结果分级与下季度划拨后勤运行经费直接挂钩。

(三)依据市场变化,及时修订合同内容是能否履行合同的生命

市场变化大、变数多,学校要求依据市场变化,实事求是地及时调整修订合同的内容,每年至少调整修订一次。多年来我校甲乙方后勤服务大合同相关条款,每年都得到了及时调整修订,在涉及到政策性调整(水、电)、学生人数的增加、工作人员变化等造成后勤运行经费增减时,学校会要求相关单位及时进行核定,适时调整相关费用,确保了后勤服务合同能够顺利履行。

通过以上三个主要环节的把控,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较规范的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

四、后勤服务市场存在,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就存在

合同契约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可以有效规范市场行为、调节后勤服务市场的各方面关系:

(一)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施,存在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学校对后勤基础设施进行投入实施时,必然会通过合规的竞争方式,选定优秀的施工服务队伍,从而形成合同契约关系;

(二)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中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后勤服务内容、什么样的后勤服务质量,后勤市场要规范开发,引进社会优质服务企业,也必然会存在合同契约关系。

(三)后勤保障服务用人,存在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现有的高校人事制度管理,高校进人有一定的学历要求,而现阶段提供后勤服务的人员,一般学历较低,新聘用人员难以纳入学校的正式编制。而学校的事业发展需要有人提供后勤服务,这里也必然会存在用人合同契约关系,这也是新劳动法要求必须要做的。

综上所述,甲乙方合同契约关系的存在形式可以因校因地,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设立后勤职能部门(甲方)和后勤服务实体单位(乙方),并在设立之初必须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同时,甲方要按照工作职责范围,认真研究制定后勤的各种规范、规定、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解决后勤服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乙方要按照合同内容,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优质价廉的生活、物业和其他后勤服务,减员增效,不断拓宽校内外市场。

参考文献:

[1]刘新田.浅析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甲方”的定位于作用[EB/OL].http:///show.asp?id=471.

[2]蔡昉.高等教育该不该保持继续扩大的势头[R].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10):25-27.

[3]符俊辉.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甲乙方关系[J].高校后勤研究,2008(3):26-28.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机制后勤产业

高校后勤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没有后勤作保障,教学科研就上不去,高校教育就无法发展。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今天,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发展,高校后勤设施问题和管理水平滞后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并已成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后勤社会化改革已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笔者认为,除进行运行机制上的转变外,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体制上的转变,只有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后勤社会化具有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一、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时代的需要

我国的高校把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混在一起,存在诸多弊端,如事业经济来源单一化,

消费市场封闭;供给制、福利性等“小而全”的服务特征和运作方式,造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超负荷运转的包袱越背越重,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人财物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致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教学科研水平上不去,办学效率不高。因此要加快学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改变把高校办成小社会的状况,逐步使高校从沉重的负担下面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完成社会赋予它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提高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在为学校师生服务的经营宗旨不改变的情况下,把生活部分分流出去,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建立起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师生员工服务,就成为目前高校求得发展的关键。

二、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良性发展

几十年来,我国高校后勤工作的运行,完全是依靠拨款驱动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需将后勤逐渐从学校分流、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服务型企业实体。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法人企业。后勤成了企业后,其运行机制就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因此,高校后勤改革应以体制改革来促进运行机制的转换,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良性发展。

1.改拨款制为收费制

要使学校后勤真正走向社会化,就必须建立起后勤服务的收费机制,没有这个转变,也就不能最终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作为学校,要改变过去那种给后勤的行政拨款方式,要让后勤通过自己提供服务来收取费用,学校可以有选择服务方的权利和余地。

2.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运行机制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和前提条件就是加强学校后勤队伍建设。目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队伍是一支缺乏后劲的队伍,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后勤来讲是第二次创业,不把队伍建设好,解决管理层面和运转机制矛盾的问题,就会影响后勤社会化的进程和效果,也就不能最终达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当前要做的工作,一是要提高后勤管理干部的文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以及适应性;二是要加强对后勤管理干部的业务培训;三是需要选调、招聘精兵强将来加强和充实后勤队伍,才能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发展。

3.改革劳动人事用工制度

按照社会化方向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劳动人事用工制度,定岗定编,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

坚持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双向选择,以岗择人;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正式工与临时工的界限,干部实行聘用制,工人实行合同制,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4.改革产权制度

这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后勤实体都不具有法人资格,没有与学校进行产权界定。学校的财产也是国有资产,按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后勤实体最终都要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即现代企业的轨道。那么产权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设法得到解决,因为它关系到学校后勤实体的生存与发展。

5.改革财务管理制度

为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使高校后勤实体真正“剥离”,必须改革现有的学校财务拨款制度,将按人头计费拨款改为按工作量和任务计费,这是使后勤变拨款服务为收费服务的一个重大机制转变。当然,在财务管理上,可能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不一样,但是,如果不改革拨款制度,后勤社会化改革就会流于形式,就会出现干不干都拿钱,没有效益不干活也要钱,甚至给少了还不行,这样又会回到吃“大锅饭”的老路上去。在校内分解经费时,应将公用指标分解到户,促使后勤服务工作按经济规律办事,超支不补,节余归用户单位留用,能有效地抑制公用经费上涨和无人负责的问题。

6.建立监控机制

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是对后勤工作实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通过职能部门进行督察,也可以让服务对象参与督察等多种方式,对后勤的服务质量、经营状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把检查结果反馈给后勤各部门,并定期公布督察结果。监控人员也要将后勤的服务宗旨、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质量要求及检查督促制度公布于众,让服务对象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服务育人”工作的开展。建立有效监控制度,让服务对象了解、认识后勤工作,促进后勤不断深化改革。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1篇8

【关键词】高校后勤;企业化;财务管理

高校后勤工作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高校后勤实体得到了长足发展,后勤保障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高校后勤财务工作得以不断完善和加强,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方式,不断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对高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后勤企业化管理的引入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的是要改变原有的供给型、福利型的后勤体制,其改革方向在于后勤社会化,用企业运作方式加以规范,以市场规律驱动,在竞争中提高和改进服务质量,同时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要求高校后勤的“社会化”要先做到“企业化”,高校后勤的企业化就是要在高校后勤系统建立企业化的组织机构,形成企业化的经营机制。高校后勤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引入,其核心问题是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引入,要选择企业化管理的方法和制度,改变传统的服务管理方式,使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分开,使高校后勤实体从供给型、福利型的体制中分离,使之成为服务经营性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运用市场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方式解决市场活动中的问题。高校后勤实体应逐步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收支自主、自负盈亏”的服务经营型后勤实体,建立并实行事业单位内部的企业化管理。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势必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理顺各种财务关系,规范会计核算,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达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因此,高校建立和探索适应其发展需要,又符合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的后勤财务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工作的管理模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如图1所示。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是以后勤实体财务独立核算的模式存在,因为这样更适应于社会的外部环境和高校后勤实体各项工作的开展。另一部分高校则是采用原有后勤的核算模式,虽然后勤管理体制变了,管理模式变了,思想变了,但其财务核算形式变化不大,存在一定的弊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要因地、因校而形成适应自身高校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核算制度的不确定问题

各高校依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同,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程度也不同。我国部分高校后勤实体已经真正地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于高校之外,而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另一部分高校是引入了企业化管理方式,但不具有法人资格,仍作为高校的一个职能部门或直属部门,没完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后勤社会化。这样一种现实情况给高校后勤实体带来了财务核算体制问题,要求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核算必须满足现实需要。具有法人资格的后勤实体要执行企业的财务核算制度;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后勤实体,既要满足学校的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制度,又要考虑结合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这种模式给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核算带来了相应的困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另外,由于核算制度的不确定,造成了核算制度的不规范,特别是在固定资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法,没有明确统一的规范,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会缺乏可靠性。

2.财务管理目标的双重属性制约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目标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高校后勤实体的运行既要保障后勤服务,又要符合市场规律。或者理解为,高校后勤实体既要体现其公益性,又要体现市场性,这就使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具备了这样的双重属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使财务管理目标相互制约,不能很好地发挥财务管理作用。而目前,我国高校后勤实体与学校之间存在的隶属关系,又被赋予了太多的行政性任务,导致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张强,2011)。高校后勤既要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高校后勤实体的资产不断保值、增值,又要实现各方利益的相互满足。但实际操作上,由于高校的自身性质,学校要保证校园的和谐、稳定,使公益性要放在首要的位置,市场性必须给公益性让步,这种情况造成了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实现路径不一致、不均衡,很难准确实现切合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设计。

3.企业化运行下的财务管理滞后问题

按照国务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具体要求,我国高校后勤实体基本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并实施现代企业化管理模式,随之带来的就是财务管理配套问题。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要适应改革带来的模式过渡和转变,但实际情况是一些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还相对滞后,达不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目前,从我国高校后勤实体的社会化改革进程上看,绝大多数高校的后勤实体都与高校自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注册了法人资格,也接受学校的监督、指导和领导,这就造成了后勤实体财务管理上的相对制约。多数高校的后勤资产所有权归学校,国家拥有终极处置权,真正属于后勤经济实体的只是部分经营权,并不具有对其经营资产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孟建敏、刘华,2008)。这样的产权结构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严格的企业财务管理,从而使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受到一定影响。

4.运行经费核定标准的不配比问题

高校后勤实体的运行经费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向学校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学校以“服务经费”的名义向后勤实体拨付相应的运行经费;二是后勤实体通过自身的一些经营项目获得经费。由于高校后勤实体占有一定的优势资源,其通过一些自主经营项目获得相应的补充、保障运行经费无可厚非。但是其服务经费的核定却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矛盾的双方就是学校和后勤实体,学校既需要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又需要节约经费,这造成了服务经费标准核定的不配比问题,给后勤实体造成了困难局面。学校在核定经费时,多是按照后勤行政管理职能的经费标准进行一些调整,这种调整缺少科学论证,也未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同行业标准等,使高校后勤难以实现企业化管理和成本核算(牟起玲,2009)。目前,对于高校服务经费标准的核定问题,我国高校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和规范的服务质量价格体系,同时缺少相应的指导性文件,这也是造成服务经费标准核定不配比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应对措施

(一)明确现阶段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核算体制

1.明确现阶段的会计核算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实体依据其自身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企业和事业两种会计核算制度,而又由于后勤实体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致使事业核算制度中的高校后勤实体又多参照和借鉴企业的核算模式进行会计核算。这给会计制度设计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也是一直困扰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的问题。鉴于这样一个客观情况,高校后勤实体在会计核算制度上应把握好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会计制度的设计要求等三个方面。后勤实体要从其实际管理要求出发,根据其自身的后勤管理模式,确定所要执行的会计政策,并应根据服务、经营以及管理需求,设置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会计科目体系,统一明细科目,这样有利于加强会计资料的汇总、控制和监督检查。

2.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

高校后勤实体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目前仍是众多高校后勤财务工作的难点问题。很多高校是自筹经费购买固定资产,但必须在学校资产处进行验收,学校财务处同时进行账面价值管理,而后勤实体又不进行固定资产折旧,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高校后勤实体在引入企业化管理后,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在固定资产的购建、使用、处置方面进行设置,选择适宜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并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使得会计核算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在需要更新固定资产时,应履行相关手续报请上级审批,经审查核实确需要更新时,方可从相应的折旧款项中支付使用。

3.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机制

实行企业化的高校后勤实体,应不断加强和完善成本核算机制。以往的高校后勤实体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由于引入企业化管理,出于管理要求和成本核算的考虑,建议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能体现高校后勤实体的业务活动运营效果、实现计划、预算、控制和报告的一体化。以权责发生制作为高校后勤实体的会计核算基础,同时考虑国家拨付教育经费的管理要求,在年终决算时,一方面按照企业化财务运行模式出具财务报表,另一方面要按照学校要求填报事业单位年终决算报表。在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的同时,高校后勤实体应建立可行的核算制度,严格区分经营性收入和后勤保障服务经费收入。

(二)合理解决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双重属性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双重属性一定程度上使财务工作受到了影响,后勤实体应合理解决其公益性和市场性并存的问题。高校后勤实体应坚持以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为方向,追求具有公益性、非完全营利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使财务人员能维护资产所有人的利益,有利于高校后勤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利于保证后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刘亚岑,2011)。我国高校后勤实体存在着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其公益性和市场性的侧重点也不同,那么从财务管理工作的角度上就应遵照后勤实体的管理模式,以后勤实体的中心工作为重点,采用不同方式的财务管理模式,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财务管理目标双重性问题,才能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强化高校后勤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运行模式

高校后勤实体既然实施了企业化管理,就要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解决财务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探索适应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式,不断强化管理手段,改变财务管理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适时创建新型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李敏,2009)。高校后勤实体应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不断加强成本控制,运用企业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具有法人资格的后勤实体,应在满足学校稳定和体现公益性前提下,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实现利润最大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后勤实体,应有效结合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后勤服务运行成本的控制,实现其财务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目标,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运行成本最小化。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后勤服务经费核定标准

在服务经费核定时,高校考虑的是学校整体年度经费预算和稳定的后勤保障问题,而后勤实体要考虑的是学校核定的服务经费能否满足后勤保障的正常稳定运行问题,站在不同的视角,就会对经费核定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解决服务经费核定标准的不匹配问题的核心就是“统一观念、标准对等”,学校要对后勤实体在后勤保障的重要性上高度认可。另外,相关部门应依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当地区域的物价水平和用工成本,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后勤服务经费标准。对制定的经费服务标准应多方位考虑,并征求多方意见,反复推敲,力争达到科学合理,各方满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高校后勤研究,2011(2):25-26.

[2]孟建敏,刘华.改革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的意见[J].中国农业会计,2008(8):32-33.

[3]牟起玲.浅谈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J].高校后勤研究,2009(3):52-53.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进程变革

高校的后勤部门,是高等院校环境育人以及服务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其重要的服务部门,是其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现如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后勤原有体制的不足也就显现了出来,从而不能够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就需要积极的实施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进程的变革。

一、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阶段划分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阶段,经历了起步、深化、整体突破以及调整和巩固这样的四个阶段。机制转换以及体制改革就是改革深化的阶段,其中的机制转换,就是将企业化管理制度,引入后勤服务实体内部;而体制改革,就是需要将后勤服务和管理分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成立“小机关”负责后勤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以经济合同相关联的甲、乙方关系,组建较多的后勤服务实体,来承担后勤服务。改革的起步阶段,后勤的职工工资实行工作实绩和奖金分配挂钩,在单项定额承包的基础之上,逐步的建立起全面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到了2003年之后,就进入了调整和巩固阶段,一些院校的后勤实体走出院校,逐渐的发展壮大服务于社会,当然,仍然有一些院校的后勤改革步伐处于缓慢的态势。而整体突破阶段,就是组建后勤服务实体,把后勤服务系统成建制的,从学校的行政系统之中分离出来,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以及自主经营。

二、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所存在的问题

(一)效率低下,权责不明

在实践的发展中,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主要形成了“多实体+小机关”以及“大实体+小机关”的管理模式。“多实体”或者是“大实体”,所代表的就是承担后勤服务职能的乙方,而“小机关”所代表的就是学校对后勤进行管理的甲方。而在理论上,将高校的后勤管理的工作做好,就需要甲乙双方互相的配合。但是,在真实的生活中,甲乙双方有着不明确的职责,也有着不够顺畅的协调性,其中之一就是,二者在某一样的问题上相互推诿、互相扯皮,就形成了工作上的薄弱环节和真空地带,其中之二就是甲乙双方的工作内容有着重叠的现象,所造成的工作效率的低下,就是因为比较突出的“多头管理”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生活在高校的师生对学校的后勤部门不是特别的了解,很难将遇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也无法将遇到的问题进行投诉。因为缺乏广大高校师生的监督,后勤实体的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

(二)不到位的体制机制转变

现如今,较多的高校后勤实体实际上仍然是依附于每一个高校,后勤实体和学校的行政系统还没有完全的分离,很多高校的后勤实体也没有注册成为独立法人,并且其法人地位是不明确的,所以在很多的方面仍会受到学校的行政干预,没有办法实现真正的企业化管理。一些高校虽然在表面上成立了后勤集团,却还是依据事业单位的机制运行,仅仅是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换个牌子而已。

(三)轻服务,重盈利

通过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后勤部门形成了企业组织。但是,一些高校的后勤企业忽视了服务质量的提升,过分的追求经济利润,一些更甚者放弃了校园市场,是因为他们在成为了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之后,所做出的选择,所以就产生了极坏的影响。高校后勤所存在的真正目的,就是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以及教学科研服务的,是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组织的,有着公益性和社会性,而对于企业而言,其追求经济的效益是必要的选择,但是应该将高校后勤所存在的真正目的坚持下去。倘若高校的和后勤部门将自身所应当承担的育人责任忽视,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利益,单纯的为了赚钱而赚钱,不讲服务,无异于杀鸡取卵。

(四)不明晰的产权关系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后勤实体所使用资产的占有权仍然在高等院校,尽管很多的高校的后勤系统的人员和经费以及学校之间实现了剥离,后勤实体所占有的仅仅是经营权以及使用权,促使二者之间产生不明晰的产权关系。因为不具有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后勤实体就没有办法实F自负盈亏以及独立核算,也没有办法成为企业法人,从而也会致使管理人员不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促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除此之外,因为不明晰的产权关系,所以后勤实体所管理的资产,一些进入学校的账户,一些被注入后勤账户,容易致使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以及财务管理的漏洞,后勤实体的账面难以将国有资产的情况进行反映。

三、高校推进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需因地因校制宜

进一步改革现行后勤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就是高校推进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的关键一步。当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将相应的资源和后勤服务人员,从学校行政管理的系统中逐步的分离出来,将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经营以及自我发展的后勤实体组建,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然而长远些思考,高校的后勤应该从事业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建立政府主导、学校选择以及社会承办的社会服务体系以及第三产业,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重组和分流的形式。

(一)高校后勤实体需向着企业化管理方向发展

高校应当建立起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需管理体制,实体需通过改制、改组,依据现代企业的方式进行运作,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自主经营以及自我约束。中心、公司以及集团等,都是高校后勤实体的形式,但是应该按照高校真实的情况决定,那些条件成熟的,能够成为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要多多的进行体制改革,但是要切记不可盲目推进、不切实际,要因校制宜、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高校推进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假如高校目前有着较多的后勤人员,有着较大的规模形式,但是自身却没有市场开拓的实力和能力,仍处于拨款服务,所以就能够采取多实体方式;而有些学校处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是却有着较弱的实力、较小的规模以及较少的后勤人员,那么其就可以采取托管的方式;有些学校的后勤实体有着一定的生产服务能力,也有着比较大的学校规模,为了促进后勤的发展,可以采取后勤集团方式,也就是大实体方式。总而言之,通过高校推进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可以进一步的优化配置校内后勤资源,可以充分的利用社会上后勤资源,可以提升保障能力,可以从学校办社会改变为社会办学校,改善服务质量和水平。在管理的体制中,就应该明确:1、要培育教育市场,加强联合协办;2、高校要创造积极地条件推进,高校的后勤部门应该逐步的转化成各类经济实体,学校的乙方以及甲方,需要依据市场的运行机制,通过契约的方式明确利、权以及责;3、高校需要将代表学校的后勤监控部门,精干高效的部门设立;4、高校的后勤服务部门,应该实行有偿服务,当其成为经济实体之后;5、需要盘清高校所有的后勤资产,要明确后勤资产保值责任和产权关系的责任,要明确资产使用权和所有权。

(二)需要将监事会、董事会设立

学校后勤资产的代表,就是董事会,可以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能够负责对经济实体托管和租赁的资产进行监督检查。董事会对重大投资做出决策,也会对学校负责。

(三)甲乙双方关系需建立合同制约

通过目前的后勤服务部门作为基础组建的实体,作为乙方,可以成建制的从高校行政管理的系统之中分离出来。后勤实体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行政隶属关系所转化成的合同制约的甲乙双方的关系。而甲方,就是高校所指定的相关的部门,代表学校行使组织项目招标、制定后勤规划、和后勤实体签订合同以及经费预算,监督管理后勤质量价格。

四、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的建议

(一)需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为高校提供更加高效且优质化的后勤保障服务,就是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的主要目的,并且也为高校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和教学科研人物的培养。所以,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就应该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准确将经济属性和高校后勤教育属性之间的“度”把握好,不仅发挥服务以及育人的功能,还可以依据经济规律办事,坚持为师生员工、科研以及教学服务。然而在实际中,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之间不是相悖的,应该积极地重视起社会效益的实现,不断提升和改进服务质量,赢得广大师生的青睐和信任,逐步的占领市场,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当然,每一所高校都可以合理分担高校后勤服务的相关成本,为了降低高校的后勤实体的运行成本,可以通过给予财税优惠政策等途径。

(二)需加快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推进高校后勤实体转制创新

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就应该规范后勤实体和高校之间的关系,从而将高校的后勤实体培养成为,具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独立经济实体。但是想要实行事企分开、两权分离,就需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所应该坚持的明确产权以及清产核资,从而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建立,还需要将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用人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建立。

(三)需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后勤外部监督内部管理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就是要加强对后勤企业的监督,而并非要放弃对后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监督的形式需要转变成消费者监督,而不是之初的行政监督,从而规范和引导后勤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就需要提升高校的后勤保障能力、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效益评价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以及市场监管体系,从而加强体系建设。除此之外,每一个高校的后勤服务实体,都应该加强内部的管理,就是要提升后勤服务人员的技能素质、服务意识以及工作积极性,加强后勤队伍的建设,建立工作激励机制,还需要积极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也就是推动建立充满活力以及竞争有序的后勤服务市场秩序,吸引社会优秀服务企业进校服务,提升高校后勤的运行效率。

(四)需施行归口管理,组建后勤大实体

现如今,一些高校的后勤存在着职能不清、机构臃肿、条块分割以及层次过多等严重的问题,不同的部门管理着宿舍、餐饮以及食宿,从而就肢解了后勤。有的一些学校允许在后勤之中⒏鞑棵偶尤耄但是却干扰了高校每一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有着比较严重的无序竞争的后果。所以,就会应该施行归口管理,组建后勤大实体,解决“小后勤”的问题。也就是要将属于服务性质的工作,以及教职员工和学生生活后勤的工作,统一归口到高校的后勤实体中来,按照行业的经营特点和内在规律,进行有效且系统的管理。要将有序统一的后勤服务市场建立,施行归口管理以及组建后勤大实体,切实的将高校内部“多后勤”的局面改变。

五、结语

为了积极地促进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就应该在高校的后勤改革中,积极的探索多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促使高校的后勤改革逐渐的沿着市场化、专业化、商品化、企业化以及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目前,我国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已经为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和机遇,因此只需要明确思路,紧紧地抓住机遇,在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中不断的创新,从而缺的最终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李济江.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2(02):140-142.

[2]特格希.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1):39+42.

[3]柴哲军,包晓明,王静峰.“后社会化”阶段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以宁波大学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06):41-44+47.

[4]施燕惠.浅谈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新经济,2015(26):84.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篇10

教育性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把传统的高校后勤活动纳入社会服务保障系统,建立“由政府主导、以市场提供为主、高校自主选择的后勤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服务主体企业化、服务成果商品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新机制,使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都进入市场,促使后勤服务纳入社会同行业的运行轨道”。但是,高校后勤是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活动,高校后勤改革无论如何设计,各种方案都要围绕“教育”这一主线展开,因而,高校后勤的“教育性”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入手,分析“教育性”与高校后勤的关系,并进而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教育性”回归问题作初步探索。

一、“教育性”意义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反思

高校的“教育性”最初来自于“教育性教学”的命题,一般认为,高校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传播知识与思想教育两个层面,即解决“如何而生”和“为何而生”的问题。高校后勤的“教育性”是高校后勤活动都应有利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尤其要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加强高校后勤的“教育性”功能旨在规范后勤实体的各种活动,调整活动中利益获取与教育功能之间的关系。由于在高教育宏观管理、社会认识、高校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缺陷,高校“教育性”缺失“愈演愈烈”。高校后勤“教育性”缺失事实上已成为制约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瓶颈。重新理解高校“教育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反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为高校后勤回归“教育性”的首要问题。高校后勤的“教育性”回归意义至少可以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是与高校的显性教育产生合力,增强高校教育的整体效果。公开、显性、直接的教育与隐性、间接的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不断改进和创新显性教育方法,积极发展隐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最大程度体现高校的“教育性”特质。高校后勤作为高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区间,客观上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各种、或正面或负面,或直接或间接,或短暂或持久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后勤工作的纰漏、偏差,如惟利是图、服务质量差、态度恶劣等,不仅给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不便,更令高校在学生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对于世界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孩子而言,“非教育性”“反教育性”的高校后勤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高校显性教育的正面影响,令学生对课堂上教师传授的有关价值、道德的知识产生深刻怀疑。

因此,高校后勤回归“教育性”,其实是弥补了高校教育的短板;回归“教育性”的高校后勤将与高校的显性教育相互照应、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共同作用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大的“教育场”。

二是突破高校后勤发展的瓶颈,提升高校后勤发展的层次。在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之下,高校后勤的发展层次比较低,主要表现为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差。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后勤服务实体开始生产讲成本,服务讲质量,经营讲效益。然而,将高校后勤部门等同于一般的经营实体,简单地走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并不能解决高校后勤发展的所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第三产业,要求市场大而繁华,而对高等高校来说,却必须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保证校内正常的秩序,保证师生精力集中、生活有序”,高校后勤的改革与发展首先要体现出高校“教”的特性。同时,由于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服务质量的提高不能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和提高经济成本——这些增加的投入和提高的成本必然最终要由学生买单。这就是目前制约高校后勤进一步发展、提供高品位服务的瓶颈。

在这种情况下,强调高校后勤回归“教育性”,其实是高校后勤的一个重新定位——高校后勤不是普通的经营实体,而是一个提供带有教育的特殊的经营实体:高校后勤服务品质的提升不是依靠经济成本的提高,而依靠文化内涵、教育内涵的丰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反映为收费增加和经济效益提高,而是反映为师生满意度和社会美誉度的提高。

二、“教育性”回归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

高校后勤必须走内涵发展、文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回归其“教育性”,才能打开了自身高层次发展的巨大空间。“高校后勤讲求社会效益先于经济效益,具有教育属性,首要的任务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服务与保障,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后勤服务的主体是学生,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尤为重要”,因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路径选择上同样要体现其“教育性”。

1.高校后勤应恪守道德规范,起道德示范作用

高校后勤回归“教育性”的第一条基本途径就是恪守道德规范,给学生起道德示范作用。应该说,普通的企业必须遵守的只有法律底线——其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就可以;只有特殊的企业,如事关国民今年国家命脉的大型国有企业,在遵守法律底线的同时,还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经过社会化改革的高校后勤应该就属于这样的企业。它不能惟利是图,不能见利忘义,因为它是高校的一部分,是净化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比如,高校后勤不应唯钱是论,提供过分差别化的学生住宿条件,而应恪守教育公平的道德原则,为全体学生提供大致相当的、符合标准的整洁朴素清爽的住宿环境。这对于学生自小确立公平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富观都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2.高校后勤应引导学生过健康美好的生活

高校后勤还应把引导学生过健康美好的生活作为自身一个不容易回避的责任,同时也是回归自身教育性的一个基本途径。首先,高校后勤对学生生活的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应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后勤对学生生活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以任务完成为导向,以压制、控制为主要手段。实际上,生活管理应当同样以育人为目的,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加以自主规划和管理。其次,高校后勤还应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来引导学生过健康美好的生活。文化氛围对校园中每个主体的影响作用都是不容小觑的。后勤应该利用自身布置校园环境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创设校园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来影响人、教育人。譬如,精心选择、播放校园不同时段的音乐,可以很好地起到调节学生情绪、陶冶学生情操的审美教育的作用。

3.高校后勤应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在参与后勤及其管理工作中发展自我

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高校都鼓励学生的自助服务——学生可以有偿担任高校的图书管理员,可以自主经营校园的小卖部。我们认为,学生适当参与高校的后勤及其管理工作,对于其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对于其民主参与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形成,对于其成人、成才都有积极的意义。为此,高校后勤需要对学生的参与活动做出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一方面,制定学生参与后勤管理的制度,帮助学生建立参与后勤管理的组织;另一方面,畅通学生从事校园有偿服务和志愿服务的渠道,使之制度化、日常化。

三、“教育性”回归与高校后勤管理体系的重建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就是要通过转变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尽管不同的高校在服务的模式上各有特色,但是,“然无论采取何种服务模式,只要进人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坚持并履行服务育人功能.努力体现高校后勤和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从管理层面上讲,高校后勤要回归“教育性”,需要其管理策略做出系统调整,改变过去那种强调自主独立经营、强调压低人工成本、以经济利益为惟一目标的管理策略,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形成的后勤服务具有“商品性”与“公益性”的双重属性。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按照回归“教育性”的要求,重建后勤管理体系,需要统筹考虑高校教育的总体规划、后勤职工整体素质和后勤服务的“教育性”内涵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树立全局观念,在高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之下创新后勤管理模式。在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中,很多人误以为后勤实体与高校完全脱钩,变成一个与高校没有任何实质性联系的普通经营实体——师生作为后勤实体服务的对象,与一般的顾客没有本质差别。实际上,这种脱钩只能是组织结构、经济核算上的相对分离,改革中相对独立的后勤实体同样必须秉持高校的文化精神、教育理念。因而,在管理上应当将后勤工作统一于高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之下,从而真正体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根本宗旨。例如,当高校确立了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宗旨,并制定了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校本课程的阶段性发展目标,那么高校后勤管理就应当以之作为工作的重心,为多样化、个性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各种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图书、音像资料、电子设备、实验设备等的购置、配置;校本课程实施所需要的多样化活动场所的安排、布置和维护;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文化氛围的渲染、社会舆论的制造,等等。总之,后勤管理的第一要务就是明确并吃透高校发展的整体理念和规划,将之落实贯彻到自己的各项工作之中。

其次,提高后勤职工的素质,增强后勤职工的高校主人翁意识。长期以来,后勤部门主要依靠压低人员工资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践表明,在今天迫切要求提高高校整体办学实力、提高学生高校生活质量的大背景下,这条道路已经越来越难行得通。很明显,廉价的劳动力往往意味着劳动者的素质差,劳动者素质差则意味着服务的“非教育性”甚至“反教育性”。事实上,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必须主要依靠后勤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高校后勤可以提供优质(主要指带有教育的属性)的服务,从而解决长期困扰自身发展的“经营”与“服务”的内在矛盾。作为提供“教育性”服务的主体,后勤职工的高校主人翁意识的增强也是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目标,管理体系的重建要使职工意识到他们不仅是后勤实体的一员,更是高校的重要成员,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发挥其自身才能和潜能。

第三,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标准,增加“教育性”这一评估维度。评价是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合理、科学、全面的评价往往对具体工作起到正确的导向、监督、促进等作用。相反,评价出了问题,具体工作则必然大打折扣,“只有建立相对完善的监控评价体系,后勤服务实体才能对自己的服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促使后勒服务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一角度看,后勤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勤评价的偏差和缺漏造成的。综观大多数高校的后勤评价考核的条目,可以将其评价标准归结为两条:一是是否符合安全、卫生等一般的服务行业标准,保障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是否使高校资产保值增值,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种评价标准对于高校后勤是偏低的,它实际上将高校后勤降格为一般的服务实体,抹杀了其文化品格和教育责任。因此,要引导后勤服务回归其“教育性”,在管理上必须提高评价的质量标准,增加“教育性”这一评估维度。即在评估衡量后勤服务的质量时,应当不光看它是否合乎一般的行业标准,还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育人”这个高校工作的核心目标。以高校食堂的评估为例,就是不光看它饭菜是否卫生、可口、有营养,就餐环境是否干净卫生,还要看它是否给学生营造温馨愉悦的就餐环境,是否让学生感到价格公道,是否有效指导学生自觉维护就餐秩序、讲究就餐礼仪,是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到合理健康饮食,等等。

总之,后勤工作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不单纯是物质意义上的保障,也带有精神文化的属性。高校后勤应该作为高校整体性的“教育场”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要注重其回归“教育性”,充分发挥其教育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卫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以甘肃省高等高校为例[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32.

[2]王立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论与实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8.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篇11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

高校的后勤管理问题一直为大家所关注。国外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的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例如日本高校后勤管理就是由日本全国大学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来承担;法国是由国家公立的大学事务中心来运行,以服务为主要目的,国家给予相应的补贴。这些有益的经验也推动了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步伐。我国从1999年开始推进后勤管理社会化进程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推动我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推动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

一、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后勤的社会化管理减少了后勤工作的繁琐性。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后,将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繁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人员也可以有时间投入到更高层次的学习当中,并努力完成自己的科研工作,从而有利于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后勤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2.高校提高其办学层次需要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当前,有的高校年收益还不够偿还校园建设的贷款利息,进而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福利待遇与正常的科研经费,这会严重挫伤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如果能和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由企业出资建设学校的基础设施(如宿舍、食堂等),先由企业自行经营管理,若干年后待企业收回成本并获得相应收益后产权再归学校所有。这种校企联合建校的模式对解决高校建设资金不足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3.高校校园环境社会化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部分高校已完成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以后,校园内大部分营业场所都变成承包经营,更多社会服务设施涌入高校,校园内商业场所增多,经济活动增加。管理和经营的问题,是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经营如果忽视了管理是不能长久的,高校校园环境社会化要求必须加强对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改革。

二、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后勤管理和实体之间的关系不明朗。我国的高校都是由国家出资创办的公益性的组织,食堂、宿舍、教学楼等都是学校所有。我国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实践仍处于摸索阶段。有的高校是将资产租赁给社会上的某些企业个人来为师生提供服务,有的是学校自己注册后勤服务公司或组建后勤集团等来实现后勤管理的社会化。但是很多高校的后勤服务公司或后勤集团并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存在着后勤管理处和实体(后勤服务公司或集团)共同管理的状况。高校后勤管理和实体双方都参与了管理,这会造成经营职能的交叉、经营职责的不明确。由于当前高校后勤管理还没有实现真正的企业市场化,因此不可能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管理。高校后勤管理和实体之间的关系不明确,监管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使监管难度加大,财务漏洞增多,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加大。

2.后勤管理观念陈旧,管理不到位。部分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还存在着一些旧思想和旧观念。部分高校后勤管理市场依旧是自我封闭状态,与第二产业相比,无论是服务质量还是管理水平都缺乏竞争力,后勤实体存在被挤出高校后勤市场的可能。

由于改革的不到位,部分高校依然是自主垄断经营,使优质资源无法应用到高校后勤管理当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阻碍。目前,只有少数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有了显著成效,大多数高校还处在转变当中,各种体制和机制的不合理还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后勤管理的不到位问题很普遍。

3.后勤服务公司盈利能力差,与企业化经营还有很大差距。我国高校虽然组建了后勤服务公司,但是无论是在人事上还是在财务上与学校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营的过程中,权责不明,互相推诿,缺乏经营经验,员工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差,这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对策

在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结合西方高校及优质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实践,让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1.更新观念,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高校后勤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更新观念,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后勤管理人员必须以服务好师生为目标,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意识,加强监督,做好实体和学校之间的衔接工作。收集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例如食堂饭菜价格是否合理,宿舍管理是否有序,可采取什么措施加以改进等,督促后勤做好服务,使师生享受到价格合理的优质服务。只有这样,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才能落到实处。

2.选择适应高等教育和高校后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存在很多种模式,一个是主体分离模式,就是学校将基础设施等交给后勤实体,由后勤实体来完成学校的服务项目以及经营管理。学校投资基础设施和大型设备,其余由后勤实体负责;二是学校与社会联合办后勤的模式;三是横向联合模式,就是由多个高校联合建立后勤服务实体来提供服务;四是经营实体模式,就是学校将后勤服务完全交由独立经济实体来进行的方式。各个不同的模式都各有优劣,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我国高校管理层次较多的局面决定着高校后勤改革及运行模式的选择需要因地制宜。在把握保稳定、保供给、保公益性、保持高教事业及高校后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各地区、各高校进行统筹兼顾,依据国家政策,采取某种模式或是多种形式并存的管理模式。

3.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高经营水平。加强后勤保障队伍的专业、高效和公益化建设才能实现高校后勤可持续发展。后勤保障专业化就是指人才队伍的高素质和提供服务的高品质。我国的后勤人员大多由后勤管理人员和临时工组成,由于待遇和福利低下缺少专业的管理和经营人才;而国外的后勤人员很多都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工资按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统一标准发放,所以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高经营水平。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篇12

作者:徐建涛单位:江苏宿迁学院后勤处

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后勤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小觑的,但是后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校工作力度不够。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中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进程,目前的状况远远未能完成相应的任务。其中改革的第一步要求高校后勤服务经营人员资源及运行都要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中脱离出来,组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主体,部分高校在发展中探索了后勤集团脱离高校的工作模式,但是有一些学校还没完成相关工作。而改革的第二步要在较大范围内组建跨学校的后勤服务集团,目前实现这一任务的地区更少。这里面的原因与高校自身的工作支持力度不无关联。后勤实体产权不清。高校发展中进行了将后勤部门从学校行政体系中剥离出去的探索。从表面上看,有些高校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但实际上只是在后勤处边上再挂上个企业集团的牌子,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权改革,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制度基本上没有变化。后勤企业也无法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也不是真正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无法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就使得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出现了产权难以界定的“模糊产权”状况出现。后勤服务质量不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也带来了服务上的一些问题。一些高校后勤工作还不能坚持“以人为本”,也没能实现“科学发展”。一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相关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不能及时完善,难以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一些高校后勤社会化探索中,学校对相关事项的补贴渐渐减少,部分服务机构也开始考虑节约成本,减少服务员人数,也就影响了服务质量。另外,后勤员工在学历上、进修培训、业务能力提升上得不到重视,在加上自身素质的问题,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优化措施

1.增强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是后勤部门发展的中心任务。后勤在为学校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自然也会赢得自身的发展。高校后勤无论怎样社会化,其“根”永远在学校。高校后勤要在服务内容上下功夫,在服务的效应上动脑筋,通过服务内容的“与时俱进”,满足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对后勤服务工作的需要。高校后勤服务机构可以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月”、“创建优质文明服务先进单位、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等活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升后勤优质服务的整体形象。2.提高员工素质高校后勤部门要通过改革,着力提高员工的素质,确保后勤成为高校服务育人的第二课堂,增强企业的活力和战斗力。提高员工素质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员工大局意识,确立全心全意的服务思想。组织员工参与培训、学习,让员工接受企业文化,实施文化塑造工程,增强后勤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3.完善制度建设将高校后勤部门纳入市场体系,首先要把原来属于事业型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转制为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企业法人。后勤企业化,首先必须清产核资,明确产权。把一部分资产划给后勤实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划分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明确权责利。新型的后勤管理体制框架构成后,维系和支撑它的配套制度如劳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也至关重要。4.健全激励机制配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完善用人制度,落实贯彻“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用人原则。制定后勤服务绩效测评体系,激励先进,开展“党员示范岗”“优质服务示范岗”等活动,帮助员工实现自我成就感。四、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创新思考1.强化后勤角色意识一流的后勤保障系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后勤部门应该认识到自身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后勤工作人员还应该成为服务育人的奉献者。高校后勤实体要在服务中用规范标准的行为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道德伦理。“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伴随着后勤改革的发展而滋生发展,高校后勤的特性需要服务育人来支撑其不断向前迈进”。实践表明,大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大部分时间离不开后勤服务工作。后勤职工的一言一行,后勤部门的每件工作都会对大学生的陶冶情操和道德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和生活。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起到推动作用。2.树立以“学”为本意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高校后勤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关心后勤员工为重点,通过后勤员工的优质服务,维护学校稳定,建设和谐校园,推进高校后勤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科学管理,是高校后勤保障提高效率、增强保障力的必然选择。作为高校后勤部门,必须注意学校、学者和学生。以人为本体现为“以学为本”,也就要求后勤部门的管理服务所用的工作时间,要有利于学校、学者、学生的发展。“以学为本”的后勤发展战略,要求后勤工作实践者不能仅仅局限于完成后勤保障服务任务而服务于“学”,更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高度的责任心、真诚的爱心去服务于“学”,以和谐为出发点,规范要求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在服务中创建和谐的校园。3.打造和谐校园打造和谐的校园必须建立和谐的思维方式。后勤员工要以“和谐”的思维解决问题、消除矛盾,达到和谐的状态,实现满意的效果。后勤员工应该把“和谐”作为思维方式,为构建和谐校园尽职尽责。高校要继续发展,建设一个功能合理、安全有序、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体现人文关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是必要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在校园规划和基本建设中满足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量力而行,突出重点。二是,在建设绿色校园方面,考虑校园植物的多样性,强调科学性、艺术性,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校园。4.创建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和政府高瞻远瞩的战略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建立节约型校园也显得十分重要。新时期的高校后勤部门应加强宣传和动员,使广大教职员工增强节约意识,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5.有效利用校园网络平台随时关注校园网络平台,对待师生员工提出的问题及时沟通,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有交待,对于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也要给予中肯的解释。与师生员工进行心与心的贴近交流,消除误会,对于师生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无条件改进,直至师生员工满意为止。让广大师生了解和支持后勤工作,从而达到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育人的目的。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一年级赤壁赋课文及注释翻译(6篇)
  • 下一篇:细胞核的功能(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