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12 栏目:公文范文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中学校园法律意识行为失范罪与非罪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生抢劫案引发的校园法律意识缺失之思索

案例一:赵某是某省会城市某中学学生,曾是老师以及同学眼中的“尖子生”、“好学生”,她生长在一个严厉的家庭,她的父亲认为,只有非常严厉地实施大棒主义,才能不断激励女儿的成长与进步,处于青春期的赵某对父亲严厉的教育产生了强烈的逆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另一种”朋友:她的邻居吴某。吴某也是中学学生,吴某比较“会玩”,学习成绩以及平时的表现都不是很好。一天,两人结伴逛街,赵某看到地摊上有一把刀具比较漂亮,提议买下来“玩玩”,吴某便付钱买了刀具。两人吃饭完后,发现口袋里的钱已经花光,恰值走到赵某的学校,吴某提议“拿刀子吓唬吓唬学生”、“弄点钱花花”,赵某没有反对,觉得象电影里的情节,“很好玩儿”。两人合意,持刀从学生李某处抢得人民币三十元,欲从学生刘某处抢劫时,被学校大门口的保安抓了个正着。检察院以抢劫罪对赵某以及吴某分别提起了公诉。案发时,赵某刚过完十六岁生日,吴某刚过完十八岁生日。最终,吴某以抢劫罪入罪,赵某因系未成年犯,且系初犯,考虑到其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检察院免予对赵某的起诉。

案例二:被告人洪某是湖北某县中学学生。2010年某晚,洪某发现自己带到学校的生活费200元遗失,不敢告诉家人,就准备在外面“搞”钱。星期五下午,洪某放假回家,准备返回学校时,发现被害人洪某某(系被告人洪某的亲戚)正在洗漱,遂起意抢劫。便从地上捡了一块石头,藏在衣服里,以买烟为名骗被害人洪某某打开房门,并尾随至卧室,趁其拿烟时,用石块连续击打头部致其倒地。被害人洪某某倒地后,被告人洪某掐住其颈,持石头又连续击打头部,后见被害人洪某某仍在动弹,遂从其家找到一把菜刀,朝被害人洪某某颈部连砍数刀致其死亡。被告人洪某劫得现金100多元后逃离现场。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赵某与洪某作为中学生,均存在行为失当,不同的是,赵某在罪与非罪之间,幸运地被免予起诉,洪某则作为被告人不得不接受刑事法律的制裁。两名中学生的遭遇引人不无深思:一旦中学生的行为模式出现偏差,其矫正就很可能只是亡羊补牢,为了预防这种法律风险的发生,中学校园有必要针对中学生的日常行为,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意识体系。

二、中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以及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中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探析

作者通过一家专业刑事律师事务所了解中学生行为失范现象,通过研究发现中学生行为失范以程度轻重为标准可以分成如下三类:第一类系尚未违法的违规行为,即违反除法律法规以外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如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违反社会、生活秩序的行为,违背社会公共道德等;第二类系一般的违法行为,

即未遵守法律法规规定,而又尚未达到由刑事法律制裁的行为;第三类系犯罪行为,即违反刑事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而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此类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大量的案例表明,中学生的行为失范刚开始一般都比较轻微,这些轻微的失范行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就很容易结合一些偶发因素发展为一般违法行为,有的甚至成为犯罪行为。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对中学生的法律行为给予高度的重视,分析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作者认为,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心智的不成熟、外部因素的诱惑、法律知识的薄弱、权利、义务、平等意识的淡薄是造成其行为失当或违法的多种原因。

(二)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虽已拉开帷幕,我们的法学工作者及社会上各种力量也作出了大量努力,以期促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但现状仍不容乐观。正如商家做广告要从娃娃抓起一样,我国的依法治国进程也需要从校园抓起,构建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从宏观的方面来讲,它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它是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增强中学生维权意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需要。

三、社会、学校、家庭、媒体: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多元视角之建议

(一)社会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形而上

“法律需要被信仰”。作为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讲,自然离不开社会层面的信仰或者重视。首先,就立法体系而言,我国虽然已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以及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权利做了规定,但总体来说过于原则性,法律救济途径不健全,使得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难以落到实处。毫无疑问的是,立法的完善将有助于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其次,就整个社会层面而言,有关主管部门需要制订相关的政策,扩大宣传构建法律意识体系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包括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介,如可在有关媒介开辟相关的法制专栏。

然而,无论如何,社会层面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学校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

一个文明社会的人,从出生后三四年后就已经进入学校课堂接受礼教与文化的教育,一般来说,在十八周岁之前,他(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共同度过,在校园尽情挥洒喜怒哀乐。与此同时,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即便存在种种焦虑与不安,也不得不将孩子撒手于校园。因此,无论是从中学生自身的权益还是学校权益的保护而言,学校对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均责无旁贷。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律意识体系进行构建:

1.加大管理上的重视力度

法律意识的缺失,不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实施方案,而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和任何一个企业、团体、组织一样,都离不开管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效率,影响着方方面面,包括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学校的领导班子要在管理上加强对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重视力度,理顺管理关系,梳理规章制度。

2.开设多种形式的法治讲堂

中学校园虽开设有思想政治课,但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一般比较浅薄,尚不足以引起中学生的重视,使其具有足够的鉴别分辨能力,因此,有必要考虑开设多种形式的趣味法治讲堂。作者曾在二〇一二年上半年主动向学校申请,针对中学生开设一系列的专题法律知识讲座,编制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案例。经过实践与调研,趣味的法治讲堂深受学生欢迎。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邀请法学教授、公检法工作人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开设讲座与座谈,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一株幼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滋润,有心的栽培人会对苗株进行细心的跟踪,记录气温、湿度等状况。人的成长更应当如此。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时间要远远多于家长,建立一份书面的或非书面的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档案,对于中学生法律行为在模式的选择上具有较好的指引性。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

有些家长对校园与老师存在一种误读,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完全交给学校与老师了,自己就不用管了。基于这种误读,部分家长对孩子出于失控或半失控的状态,一旦孩子的行为模式不符合“逻辑”与“要求”,便可能出现过激的处理方式,从而导致孩子的逆反、叛逆心理,进而可能误入歧途。因此,作为学校而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双管齐下,对中学生法律行为作出指导与规范,进而构建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

作为最直接最活跃的一个因子,学校显然在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从模式的选择上看,上述四种模式不足以一一列举,而且尚有许多经验有待开发与实证。希望能通过上述模式的论证,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三)家庭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不容忽视的部分

相信很多具有执教经验的教师会有这样的感触,在开第一次家长会时,便能够根据家长的言行举止判断他(她)是哪位学生的父母,而且几乎那些特征都能吻合。这并不是个奇特的现象。任何一个人,即使大多数时间在校接受教育,却总也无法脱离曾经的家庭生活背景并深受其影响。因此,如果忽视家庭层面构建法律意识体系的话,无疑是舍本逐末。就本文引用的赵某抢劫案的案例来看,赵某之所以走向歧途与其家庭的教育不无关联。可见,家庭对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四)媒体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之正确的舆论导向

从大的分类来讲,媒体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这里单独将媒体列为一个板块,是想强调媒体的作用。如今的媒体可谓多种多样,传统的电视、报纸,非传统的万维网,这其中包括多种的聊天视频软件、博客、新兴的微博、微信,受青少年欢迎的人人网、开心网等。这些多重媒介,让中学生非常容易接触到校园外面的信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的力量可谓是双刃剑,运用得当是一把手术刀,运用失当则是一把凶器。因此,有必要建立关于媒体的立法规制,除此之外,媒体也应加强自律,不宜报道与渲染色情、暴力等对个人造成负面影响的东西。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评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Abstract:Thepremiseofimprovinghighereducationqualityisthatweshouldbuildthequalityguaranteesystemofhighereducation,whichtakesthegovernment,thesocietyandthecollegeasthemainbody.The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atprovinciallevelhastheimportantdutytoimprovethequalityofhighereducation.Atpresent,weshouldstrengthentheevaluationofdisciplineandmajor.Atthesametime,weshouldusethescientificconcepttoevaluatehighereducation,buildamultidimensionalnetofevaluation,evaluatetheevaluationorganizationandtheprocessofeducationalevaluation,strengthentheprofessionalizationofeducationalevaluation,treattheresultofevaluationcorrectly.

Keywords:highereducationquality;guaranteesystem;evaluationofhighereducation;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atprovinciallevel

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截止到2005年,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1]。随着连续七年的规模扩张,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新思考与关注。在2005年1月9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重心转移的工作思路:“我国高等教育要将工作重心由前一阶段重视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因此,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保障体系,就成为当前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其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质量保障方面应该承担的职责更是一个全新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成

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主要反映在各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上,要想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在提高各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保障体系。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主要由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两部分构成。外部保障体系是指高等院校之外的国家、政府、社会等机构团体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鉴定与评价、监督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活动的体系,其成员包括高教界和高教界以外的专家。内部保障体系是指高等院校的自我保障体系,是以自我监督、自我改善为目的的高等院校内部的评价体系。高等院校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主要通过高等教育的评估活动来实现。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包括三个:政府、社会和高校。政府主要从宏观层面对高校的整体或某一方面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最终目的主要是鉴定或认证,结果多与政府的拨款、政策的制定相关联,为社会各界提供相关信息。成员由政府指派,代表政府行使相应的职责。社会主要是指介于政府和高校之间的民间组织或团体,成员来源多样化,主要以企业、工商界人士为主,可以客观、独立地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相关参考信息,也可以为政府决策等提供建议。高校主要是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自我评估,并为外部评估提供基础,发现问题,及时改善。

其中,政府又分为中央和地方(省)两级。中央政府是针对全国的高校进行评估,而地方政府只是针对本地区高校进行评估。如美国的资格鉴定(认证)[2],是对高等教育机构能否达到最低要求的一种评估,包括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认证机构的成员主要由非政府的同行专家组成。其中,院校认证由全国性或地区性的认证机构进行。地区性认证机构目前全美共有六个地区(新英格兰、中部各州、中北部、南部、西部、西北部)的院校协会及其下属的8个鉴定委员会,分别对本地区的院校进行认证;全国性鉴定机构共11所,分别负责对全国的职业和专门职业院校及全国信仰性院校(faithbasedinstitute)的鉴定。

就我国目前情况看,承担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是教育部,由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和学者组成评估组,依据统一的评估标准,依次对我国所有的普通本科院校整体教学水平进行评估。这种综合测评,对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其建设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我国高校中,“211”和“985”全国重点高校仅占少数,而地方性高校占绝大多数。因此,在我国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如何促使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至关重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地方高校的主管部门,目前在如何保障本地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其职责还不十分明确。为此,应该加强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保障教学质量方面的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职责是,引导本省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高校按照各自的定位发展,使其能够办出自己的特色,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使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能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履行上述职责,应该建立省级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主体由三个方面构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和高校。其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是,依据国家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评估的项目和具体标准;领导、组建相关的中介机构;协调中介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关系;监督中介机构的评估;公布评估结果,并依据结果给高校以相应的奖励和经费资助;监督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估质量,等等。社会中介机构在开始时隶属于省教育行政部门,接受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人员由社会各界代表、高校教师及专家组成。随着评估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向独立机构过渡。高校主要应该完善自我评估,接受校外评估机构和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应该对省内高校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类的标准应该是多维的,如按照科类划分为:综合性、工科、农林、医药、师范、其他(艺术、体育、民族);按隶属关系划分为:中央部委院校、地方院校;按照层次划分为:重点院校、一般院校、专科学校;按照性质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高专;等等。对上述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进行评估,应该制订不同的标准。从我国业已进行的评估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全国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的院校。因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质量评估时,应该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同时,在对院校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评估基础上,应该侧重对高校的单项评估,且评估的内容也应与不同类型的院校相对应。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单项评估,其重点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科评估;二是专业评估。学科评估主要针对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进行。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广泛开展,并已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但是专业评估还不完善。尤其扩招后,每所高校的专业数都增幅很大,各校为了能够多招收到学生,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大多增设了计算机、法律等热门的文科专业,而不考虑本校的优势与特色。甚至在申报新专业时弄虚作假,而一旦审批下来,就不再加以建设,进而造成高校专业设置的低水平重复,培养的人才质量下降。因此,应该加强对高校的专业评估,主要应由各专业学会来进行,成员应是本专业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从国外的经验看,许多国家也都十分重视专业评估。如美国的专业鉴定是由61个特定专业或学科的认证机构实施,旨在对各学科的师资、课程、教材等内容进行评价。日本的技术人员教育评估机构(简称JABEE)[3]于1999年成立,2001年起开始对日本大学的理工、农科等领域的院校进行评估认证。评估的对象是相当于本科层次的专业课程教学。具体的评估由日本工学会下属各专业学会承担,同时吸收部分产业界人士参加。评估认证过程一般先由学校申请,然后校内自评;在此基础上,由JABEE专家组入校考察并审核自评报告,最后由专家组做出最终认证报告,指出被评专业教学的长处与短处,并提出改进意见。认证的最长有效期为5年,期满后要进行复核。评估结果分为3档:C(concerned:合格,5年内有效)、W(weakness:基本合格但不够完善,2年后重审)、D(deficiency:不合格,1年后重新申请)。

三、几点思考

1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应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

首先,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评估。一般来说,目前的评估大多是鉴定性或论证性的合格及水平评估,评估重在区分优劣,评定等级,重视终结性评价,监督、检查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而很少有针对高校未来发展趋势的评估。这种针对高校未来发展的评估,应该侧重运用激励手段,注重形成性评价,目的在于帮助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而不是只停留在对高校的历史和现状的评估上。因此,如何在评估中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发掘高校未来发展的良好态势,促使被评估对象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应成为今后高等教育评估的新追求。

其次,在评估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不仅要对高校的物质、资源等硬件条件进行评估,更应加强对高校中的人,尤其是学生的评估。目前各国都非常重视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水平的评估,而在对学生评估的重视程度、侧重点和评估的方式上却存在差异。我国对学生的评估主要侧重在学习质量上,对学生就业及就业后的跟踪评估重视不够,尽管在2004年的评估方案中已经把学生就业作为一个2级指标单独增列了出来,但是其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构建多维的高等教育评估网络

多维的高等教育评估网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评估主体多元化,评估类型综合化,评估标准多样化和科学化。

评估主体多元化,即国家、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参与评估。任何只强调单一主体的高等教育评估都不是科学和完善的。目前从世界范围看,存在着两大基本趋势:其一,如法国、中国等,正在改变过去以国家或政府为单一主体的评估方式,以民间或社会为主体的评估机构逐步产生;其二,以民间为评估主体的国家,如美国等也在逐步加强中央及地方政府参与评估的力度。我国目前工作的重点是应该扩大省级政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参与的力度,积极筹建中介评估组织,充分调动学校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还不具备建立完全独立于政府和高校之间的中介评估组织。因此,首先应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建一个机构,然后再逐步向独立机构过渡,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评估类型综合化。对同一高等教育评估对象而言,任何一种方式的评估都不可能完全反映出被评估者的全貌,若要对被评估对象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就必须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即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综合评估与单项评估、宏观评估与微观评估、发展性评估与鉴定性评估、政府为主体的评估与民间为主体的评估相结合。在我国,目前应该侧重坚强对高等学校的单项评估和发展性评估,加强高校的内部评估及其评估质量的监控,积极推动社会团体参与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

评估标准科学化、多样化,即对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和不同专业应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且指标的确立要科学,这样才能保持不同高校的个性及特色。在我国,由于存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其经费投入也不同的差别,不同类型学校(文、理)其生均设备费也不同的差别,所以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应该按照高校的不同类型和层次确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同时,制订相应的学科和专业的评估标准,加强对学科,尤其是专业的评估,这对我国扩招后如何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对评估机构和过程的再评估

除了要科学合理地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之外,还要对评估本身作第二次评估,即加强对评估机构和过程的再评估。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而且可以杜绝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独立的评估机构,现有的评估机构几乎都是从属于政府部门。评估人员和评估程序都是由国家和政府来选定,造成评估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无从考证。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中介机构,监督评估机构和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如美国就十分重视对鉴定机构的再鉴定,并于1996年成立了全美唯一的从事高等教育鉴定机构鉴定的非官方组织——美国高等教育鉴定委员会(CHEA)。目前,地区性鉴定机构、全国性鉴定机构中的5所,专业鉴定机构中的42所通过了CHEA的认可[2]。可见,美国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4加强高等教育评估的专业化、理论化建设

高等教育评估的专业化包括评估组织的专门化和评估人员的专业化。评估组织的专门化是指,应该建立专门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尤其是中介或民间性质的机构,充分保证评估的公正性、权威性、独立性。人员专业化是指,应该加强对从事评估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注意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评估道德,在评估时做到客观、公正。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评估,尤其是高等教育元评估理论的研究。目前国外对高等教育元评估的理论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注重加强元评估。但是我国却缺乏对高等教育元评估的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因此,需要高等教育评估人员不仅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更应从理论层面上加深研究,从而使高等教育评估尽快步入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更加有利地指导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

5正确运用与看待高等教育评估的结果

高等教育评估的结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拨款等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也可以为社会各界提供相关的参考,对高校调整自身行为起到方向性作用。所以,评估结束后,应该公布评估结果。但是,应该清楚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出名次,而是为了提高质量。如对于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众多版本的大学排行榜,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都应该理智分析,正确对待,力求既不轻视,也不唯上,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总之,中央和省级政府组织的外部评估、社会的民间评估、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构筑一个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平台,充分发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借助多维的评估网络促使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6.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1篇3

1高校家校关系的现状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责任,家庭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阵地,两者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变化,高校和学生家长都意识到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双方密切合作、互通有无,才能达到教育最优化、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然后,现实却是家校联合仅仅停留在理论层次。有调查表明,大部分家长没有接到过高校的任何信息,绝大多数家长没有去过子女的高校,认为孩子上了高校成才与否是学校教育的事,与己无关;大部分老师没有主动跟家长联系过,只有在发生特殊情况才会与家长“投诉”、反馈;老师们认为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双方在教育思想、观念和方式上没有协调统一,存在教育偏差,无法很好地沟通,常用的家校联合过于形式化,途径单一、内容空泛;家校联合没有明确规定和准确定位,严重影响了和谐家校关系的建立,制约了家校联合的深入开展。

家校矛盾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受教育的主体人群是“95”后的孩子,优越的经济条件让学生在成长过程受到过度的保护和溺爱,长期处于家庭和学校双重关注的状态下,习惯了对父母、老师的依赖,进入大学后,突如其来的自由让很多学生无法适应,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入高校后,学生家长对学生的管理开启了全放手模式,认为学生的教育应该由高校单方面负责完成,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沟通,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就是疏导,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心理案件的频发。更有甚者,在问题发生时,不及时沟通还存在相互指责、推卸,甚至采取极端行为,将学生问题激化、恶化。大量事实表明,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三观形成中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和缺失等情况,以及家长的不理性态度都会使得家校矛盾日趋突出严重,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另外,高校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服务意识不强,总是带着高高在上的态度与家长、学生交流,无形中就知道了矛盾;还有些教师常常将学生问题归咎为家长不作为、学生不努力,没有检讨自身的教育问题,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2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必要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缺一不可。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的第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曾指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说明了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有着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但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也不能忽略。所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有机结合、通力协作,形成良性家校合作教育,共同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现实中,家长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开展家庭教育,无形中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从空间和心理上打断,不利于彼此交流;另外,由于高校辅导员带的学生多、基数大、工作繁杂,不具备与每个学生家长密切联系的可能,导致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及时反馈给家长。在多种原因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了“真空地带”,对于正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过渡的大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为了同一个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势在必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3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策略

在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及良好育人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首先,家校双方都必须要更新观念,提高对和谐家校关系的认知。双方具有相同的教育愿望,是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基础;家校双方的教育方式方法的相互完善,是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保证;家校双方共同服务于学生、帮助其成长成才,是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终极目标。只有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有效地服务于学生,才能真正地将家校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建立良性家校关系。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掌握学生最新动态,从而有效开展家庭教育;高校要积极吸引家长加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立高校、家庭与大学生友好互动的良性环境,在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

其次,国家政策上完善家校联合制度,为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创造安全环境。市场经济的“顾客就是上帝”观念下产生的功利性师生关系引发矛盾;不完善的赔偿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使得高校在对大学生行使职权存在障碍。我国至今没有系统文件来指导高校预防和处理处置突发事件,现有的法律法规很难提供良好的法律后盾。针对年龄成立、心理未完全成熟的18-24岁的大学生,如果更好地保护、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权益,如何进行教育事故责任权利划分,都需要出台专门的政策,才能让家校关系在合法合规的环境里和谐开展。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1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德育工作;职校;使命

Abstract:Theharmonioussociety'sessencerequeststhemediumvocationaleducationtotrainthecountedbythe100millionhighqualityworker,thevocationalschoolmoraleducationisundertakingtheraise"themostimportantquality"theduty.Thistextisonthebasisofanalysingthatstructurestheerademandtotheschoolmoraleducationworkofmedium-sizedjobofharmonioussociety,athatworkexistsuchasattheeducationalfunctiononeasymmetrictodutyschoolmoral,educationincompatibility,differentstep,incongruousoneofeducationalmechanismofeducationalcontentinidea"harmonious"notegoonrealityreview,andtohowmakeharmoniousconnotationplentifuldutyschoolwholejourneythatmoralworkthinkactively.

Keywords:Harmonioussociety;Moralwork;Dutyschool;Mission

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深刻阐述。“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①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措施、目标的题中之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职校德育工作如何顺承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培养广大职校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摆在职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

1.构建和谐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职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它必然对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重要手段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它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经济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向往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实现包括职业教育及职校德育工作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和谐发展。“今后20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步由传统粗放型方式转变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这种转变必然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源的开发。”②而中等职业教育正是担负着这样一个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而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各行各业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里的“质量”就包含了社会对职校德育成效的期望:所培养的毕业生要有健全的人格,要具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要有与职业相匹配的良好职业道德习惯和科学文化技能,要有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强烈意识和创造能力等等。

2.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和伟大实践触动并更新着人们的观念意识,反映在职校德育工作上,必然要求在德育内容、目标及工作的思维前提(即德育观)和环境等方面做出新的改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在契合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愿望的同时,也在通过舆论传媒和实践探索深化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与追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总结了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建设这样一个社会,缺乏对包括职校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今天的职校生两三年后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内化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及道德观,并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成熟。因而,德育内容上,除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的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遵纪守法、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包括和谐文明教育。从根本上看,和谐社会是指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矛盾全面和谐的社会,而人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职校德育工作,就是要结合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实际,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并与社会整体发展达成统一,从而造就出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准社会成员。这就要求职校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德育观,即主体性德育观,并努力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3.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符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本质,但在这个过程中,职校德育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与矛盾,必然对职校德育工作者实施“和谐德育”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中等职业教育更是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③正是鉴于对其不能很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要这个“不和谐”的正确认识,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确定为今后一个阶段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在教育部文件和周济部长的讲话中,都多次提到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要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就是要通过服务“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紧密结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合科学技术进步的有机协调。”④以就业为导向,是因为职业教育对扩大就业具有支持作用、服务功能的优势,而就业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因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符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本质。但在这个过程中职校难免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职校在新形势面前定位清不清,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有没有很快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是否具有活力,有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职校发展的社会环境等。在这些矛盾面前,德育工作如何发挥“首位”作用、如何增强职校的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是对职校德育工作者实施“和谐德育”的素质和能力的考验。

二、职校德育工作“不和谐”音符的现实反思

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德育生态为立足点,审视当前的职校德育工作状况,可以帮助我们在坚持职校德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性的同时,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德育工作的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也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这些文件已经成为指导和促进职校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纲领。同时也昭示着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职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为当前的职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与人才培养目标与和谐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教育功能上的不对称。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它具有教育本质的所有属性,目标是育人,所培养的人既要有技能,又要有较高水平的包括道德素质在内的过硬的综合素质。然而,在一些职业学校,迫于竞争与生存的压力,虽然把“德育为先”喊在嘴上,其主导意识和行动上却偏重于单纯的技能培养。职校德育的价值何在?是保证这些掌握了技能的劳动者真正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越高,社会才能越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让学做人和学技能成为职校生得以全面发展的“两翼”。实践已经证明,德育工作搞得好的学校其市场竞争力也更强。

2.教育观念上的不适应。基层职校德育工作者由于缺少各种培训进修的机会,其德育理念往往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受传统的德育观影响,对职校生个体成长缺乏关照,往往用一个目标规格模式进行要求;对德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不清,方式方法僵化生硬,习惯于我训你听,把发生在校园的各种矛盾简单判定为对抗性质,看见心中就“憋着一团火”,要么不理,一理就激化,造成师生人际关系紧张;沿袭旧的教育模式,时代感不强,脱离德育实际,实效性差。这些表现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职校生的主体意识正在增强,“管”和“灌”都已不适合变化了的教育对象,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主体性德育要求职校德育工作者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

3.教育内容上的不同步。德育内容只有贴近时代、与职校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才会为学生关心和接受。对我的发展与成长有利没利,能不能帮助我解决现实问题,是很多职校生在对事物取舍前首先要想到的。因此,职校德育工作内容体系的构建也要围绕这两点进行,一是围绕职校生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二要凸显时代特色和社会要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职校德育实现服务人和社会的和谐。职校德育要依据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生素质的新变化相应及时拓展教育内容,如实践、创新精神的教育,生态伦理观念的教育,团结、协作意识的教育等等。只有德育内容与时代要求同步,职校德育才会以其有效、有形的现实价值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不断加强。

4.教育机制上的不协调。在职校内部,各方面教育不协调的现象普遍存在,德育工作者、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职业指导人员在接触和教育学生时要求的标准有高有低、倡导的价值观迥异,有时甚至形成对立,让学生无所适从,制约和弱化了德育效果。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项踏踏实实的工作,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只能强化“恨铁不成钢”的浮躁心态,影响德育质量。在职校外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在拓宽职校德育视野的同时,也给职校德育工作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带来挑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才能使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真正转化为支持职校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仍需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让和谐意蕴充盈职校德育工作的全程内外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⑤让和谐意蕴充盈职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为职校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一大批建设主力军,成为职校德育工作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要履行好这个使命,“和谐德育”必须成为职校德育工作不懈的创新目标与追求。笔者以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职校德育工作应该是充满生机性、体现时代感、富于创造力的一项条理、融洽、透射出和谐美的育人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实践的,其运作是和谐的。

1.人际和谐:实现德育目标的首要前提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⑥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职校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承担着唤醒职校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的任务。完成这个过程,师生人际关系状况对德育接受效果有着决定影响,必须调整好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使二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一是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客观地分析职校生职校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做到“知己知彼”;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消除隔膜,使学生产生“自己人”的感觉;三是要学会把德育内容“活化”,从解决学生生活、学习、择业等实际问题入手,促进道德对象的道德社会化;四是引导学生自觉修德,大胆放手,指导学生自发开展有利于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的育德活动。

2.管理和谐:确保德育成效的切实保证

职校内部管理涉及招生、就业、教学、实训、德育诸环节,管理系统的和谐与否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而德育管理的和谐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在制约着职校整体管理的质量。管理与和谐是相互促进的一对范畴,没有管理,和谐就缺乏基础,没有和谐,管理就缺乏方向。职校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一个全员德育的工作局面。一是要更新德育观念,通过引导、教育,使职校教师摒弃思想上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专利”的思维局限,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主动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实习实训与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与德育工作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二是健全管理机制,保证落实好德育工作的校长负责制,加强职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德育投入;三是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分层施教,使德育运行在和谐状态下进行。

3.环境和谐:学生德性成长的肥沃土壤

职校生德性的成长、发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这些有机情境。让学生学会判断并吸纳这些情境中“情”的有益养分,使其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是职校德育工作的职责。必须努力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首先,校外环境与校内环境要和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这是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职业学校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争取社会各行各业和广大家长的支持,塑造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其次,校园内部诸子环境要和谐。设施功能环境(如校园网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建设环境、师生人际环境等子环境构成职校的校园生态环境,这些子环境中德育氛围形成与否、程度厚薄及子环境间德育目标与方式的整体协调性,在促进学生加强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和对其本身和谐、全面发展的深入理解上至为关键。

和谐是一种美,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注释:

①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

④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6月17日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中学校园法律意识行为失范罪与非罪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生抢劫案引发的校园法律意识缺失之思索

案例一:赵某是某省会城市某中学学生,曾是老师以及同学眼中的“尖子生”、“好学生”,她生长在一个严厉的家庭,她的父亲认为,只有非常严厉地实施大棒主义,才能不断激励女儿的成长与进步,处于青春期的赵某对父亲严厉的教育产生了强烈的逆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另一种”朋友:她的邻居吴某。吴某也是中学学生,吴某比较“会玩”,学习成绩以及平时的表现都不是很好。一天,两人结伴逛街,赵某看到地摊上有一把刀具比较漂亮,提议买下来“玩玩”,吴某便付钱买了刀具。两人吃饭完后,发现口袋里的钱已经花光,恰值走到赵某的学校,吴某提议“拿刀子吓唬吓唬学生”、“弄点钱花花”,赵某没有反对,觉得象电影里的情节,“很好玩儿”。两人合意,持刀从学生李某处抢得人民币三十元,欲从学生刘某处抢劫时,被学校大门口的保安抓了个正着。检察院以抢劫罪对赵某以及吴某分别提起了公诉。案发时,赵某刚过完十六岁生日,吴某刚过完十八岁生日。最终,吴某以抢劫罪入罪,赵某因系未成年犯,且系初犯,考虑到其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检察院免予对赵某的。

案例二:被告人洪某是湖北某县中学学生。2010年某晚,洪某发现自己带到学校的生活费200元遗失,不敢告诉家人,就准备在外面“搞”钱。星期五下午,洪某放假回家,准备返回学校时,发现被害人洪某某(系被告人洪某的亲戚)正在洗漱,遂起意抢劫。便从地上捡了一块石头,藏在衣服里,以买烟为名骗被害人洪某某打开房门,并尾随至卧室,趁其拿烟时,用石块连续击打头部致其倒地。被害人洪某某倒地后,被告人洪某掐住其颈,持石头又连续击打头部,后见被害人洪某某仍在动弹,遂从其家找到一把菜刀,朝被害人洪某某颈部连砍数刀致其死亡。被告人洪某劫得现金100多元后逃离现场。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赵某与洪某作为中学生,均存在行为失当,不同的是,赵某在罪与非罪之间,幸运地被免予,洪某则作为被告人不得不接受刑事法律的制裁。两名中学生的遭遇引人不无深思:一旦中学生的行为模式出现偏差,其矫正就很可能只是亡羊补牢,为了预防这种法律风险的发生,中学校园有必要针对中学生的日常行为,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意识体系。

二、中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以及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中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探析

作者通过一家专业刑事律师事务所了解中学生行为失范现象,通过研究发现中学生行为失范以程度轻重为标准可以分成如下三类:第一类系尚未违法的违规行为,即违反除法律法规以外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如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违、生活秩序的行为,违背社会公共道德等;第二类系一般的违法行为,

即未遵守法律法规规定,而又尚未达到由刑事法律制裁的行为;第三类系犯罪行为,即违反刑事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而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此类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大量的案例表明,中学生的行为失范刚开始一般都比较轻微,这些轻微的失范行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就很容易结合一些偶发因素发展为一般违法行为,有的甚至成为犯罪行为。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对中学生的法律行为给予高度的重视,分析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作者认为,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心智的不成熟、外部因素的诱惑、法律知识的薄弱、权利、义务、平等意识的淡薄是造成其行为失当或违法的多种原因。

(二)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虽已拉开帷幕,我们的法学工作者及社会上各种力量也作出了大量努力,以期促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但现状仍不容乐观。正如商家做广告要从娃娃抓起一样,我国的依法治国进程也需要从校园抓起,构建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从宏观的方面来讲,它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它是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增强中学生维权意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需要。

三、社会、学校、家庭、媒体: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多元视角之建议

(一)社会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形而上

“法律需要被信仰”。作为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讲,自然离不开社会层面的信仰或者重视。首先,就立法体系而言,我国虽然已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以及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权利做了规定,但总体来说过于原则性,法律救济途径不健全,使得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难以落到实处。毫无疑问的是,立法的完善将有助于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其次,就整个社会层面而言,有关主管部门需要制订相关的政策,扩大宣传构建法律意识体系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包括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介,如可在有关媒介开辟相关的法制专栏。

然而,无论如何,社会层面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学校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

一个文明社会的人,从出生后三四年后就已经进入学校课堂接受礼教与文化的教育,一般来说,在十八周岁之前,他(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共同度过,在校园尽情挥洒喜怒哀乐。与此同时,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即便存在种种焦虑与不安,也不得不将孩子撒手于校园。因此,无论是从中学生自身的权益还是学校权益的保护而言,学校对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均责无旁贷。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律意识体系进行构建:

1.加大管理上的重视力度

法律意识的缺失,不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实施方案,而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和任何一个企业、团体、组织一样,都离不开管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效率,影响着方方面面,包括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学校的领导班子要在管理上加强对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重视力度,理顺管理关系,梳理规章制度。

2.开设多种形式的法治讲堂

中学校园虽开设有思想政治课,但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一般比较浅薄,尚不足以引起中学生的重视,使其具有足够的鉴别分辨能力,因此,有必要考虑开设多种形式的趣味法治讲堂。作者曾在二〇一二年上半年主动向学校申请,针对中学生开设一系列的专题法律知识讲座,编制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案例。经过实践与调研,趣味的法治讲堂深受学生欢迎。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邀请法学教授、公检法工作人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开设讲座与座谈,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一株幼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滋润,有心的栽培人会对苗株进行细心的跟踪,记录气温、湿度等状况。人的成长更应当如此。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时间要远远多于家长,建立一份书面的或非书面的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档案,对于中学生法律行为在模式的选择上具有较好的指引性。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

有些家长对校园与老师存在一种误读,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完全交给学校与老师了,自己就不用管了。基于这种误读,部分家长对孩子出于失控或半失控的状态,一旦孩子的行为模式不符合“逻辑”与“要求”,便可能出现过激的处理方式,从而导致孩子的逆反、叛逆心理,进而可能误入歧途。因此,作为学校而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双管齐下,对中学生法律行为作出指导与规范,进而构建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

作为最直接最活跃的一个因子,学校显然在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从模式的选择上看,上述四种模式不足以一一列举,而且尚有许多经验有待开发与实证。希望能通过上述模式的论证,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三)家庭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不容忽视的部分

相信很多具有执教经验的教师会有这样的感触,在开第一次家长会时,便能够根据家长的言行举止判断他(她)是哪位学生的父母,而且几乎那些特征都能吻合。这并不是个奇特的现象。任何一个人,即使大多数时间在校接受教育,却总也无法脱离曾经的家庭生活背景并深受其影响。因此,如果忽视家庭层面构建法律意识体系的话,无疑是舍本逐末。就本文引用的赵某抢劫案的案例来看,赵某之所以走向歧途与其家庭的教育不无关联。可见,家庭对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四)媒体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之正确的舆论导向

从大的分类来讲,媒体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这里单独将媒体列为一个板块,是想强调媒体的作用。如今的媒体可谓多种多样,传统的电视、报纸,非传统的万维网,这其中包括多种的聊天视频软件、博客、新兴的微博、微信,受青少年欢迎的人人网、开心网等。这些多重媒介,让中学生非常容易接触到校园外面的信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的力量可谓是双刃剑,运用得当是一把手术刀,运用失当则是一把凶器。因此,有必要建立关于媒体的立法规制,除此之外,媒体也应加强自律,不宜报道与渲染色情、暴力等对个人造成负面影响的东西。

三、结语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企业;联动;培养平台

作者简介:熊燕(1972-),女,浙江丽水人,丽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浙江?丽水?32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丽水市2011年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参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LB20111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054-02

在当今大力提倡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建构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多数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最重要环节的高校和企业,开始考虑如何以教育联动方式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此,必然在综合分析两种教育类型联动本质及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教育运作规律,力求铸合成一种新的社会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一、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认知及校企联动教育平台解读

校企联动教育平台,顾名思义,是指地方高校与企业响应所属区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革新要求,以互相联动的方式综合双方特色教育优势所打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视野下,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平台其必然要具备以下新的特征与本质:

1.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要素的聚合平台

所谓高技能人才,即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基此而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以高技能的知识和实践要素为支撑才能实现,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必会以联动的方式综合各自教育优势,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所需要素的聚集平台。地方高校和企业经由多年的发展积淀,存在着体现自身特色优势的教育资源,如地方高校丰富的传统理论基础知识、完备教学设施、科学的实验设备、丰富的师资力量等。企业同样积淀有地方高校所不具备的高技能人才创新知识要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前沿的实践性知识及其隐性知识、各式各样的实践性岗位。若要合理优化配置这些知识要素并使之体现出社会价值,高校和企业必须以教育联动方式聚集这些要素,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要素的聚合平台。

2.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运作平台

校企联动教育平台的建构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运作平台,必要打造出特殊教育形式和特色教育优势。其特殊教育形式体现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出一种虚实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实体化教育即为以地方高校和企业大学为具体教育运作实体的实体化教育形式,而虚拟教育即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实体教育及虚拟教育的结合汇聚了地方高校教育、企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三者的教育优势,既能体现教育平台实体化运作优势,又可使现代信息技术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藉此实现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优势互补及其和谐共处。校企联动教育平台的建构必然考虑高技能人才培养运作中所必需的开放性教育运作机制、灵活性人才培育方式、联动性教育运作体制等等,从而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育的教育运作平台。

3.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平台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有着如下关系: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运作基石,而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的价值体现。首先,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的社会价值体现平台。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作为一种结合了地方高校、企业特色优势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为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体现出不菲的社会价值。其次,校企联动教育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要素的价值实现平台。高技能人才培养要通过高技能理论知识要素传授体系和实践知识要素运作体系才能使其价值得以实现。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以灵活的运作机制、丰富的知识资源、开放教育方式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要素价值实现运作平台。最后,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学术研究拓宽上升空间。现如今中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发展水平尚处于初步阶段,学术研究成果集中在经验层面总结及对国外学术成果的翻译介绍,校企联动教育平台建构提供了立足中国各经济区域发展现实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现实案例。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构问题诉求

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若要实现基于校企合作的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的建构及良性发展,必要解决以下问题才能满足其建构诉求:

1.诉求之一:有效加强三方教育服务的互动与合作

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三方教育服务互动与合作,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保证。现有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校企合作为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及服务功能。特别是高校和企业忽视解读地方政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所制定的培养基本方略及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格,不明晰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提供的政策,导致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导作用不明显,服务功能体现不凸现。同时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沟通机制、为政府制订教育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的机制运作不畅。此现状必然导致地方高校、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服务政策利用不畅,造成培养目标缺失,延缓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构进程。因此,如何有效加强三方教育服务服务与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构首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篇7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随着职工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工作生活质量,随着政府部门关于劳动就业法规的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中变的非常关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引起了大多数管理者的重视。中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除了拥有同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相同的特点以外,还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深刻理解中等教育的独特性,科学掌握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规律是优秀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必要功课。本文试图从我国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中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向,中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须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应是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等五个方面分析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希望能给广大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我国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

教育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代表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尤其是从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的中等教育事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中等教育即将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力资源的群体已经形成并不断壮大。我国中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改革、结构化调整都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等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分配制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各级人才市场的逐步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走向市场化良性循环。我国高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倡导并引入了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传统的人力资源往往扮演被动的人事行政角色,局限于一个部门,封闭于狭小的领域,现代人力资源强调的是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力量,在组织发展远景、组织使命、经营战略、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使其与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紧密结合,以达到短期内促进组织业绩提升,长期内推动组织战略实现的目标。如何在学校建立健全良好有效的,既有别于企业又切合本校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体系是各国教育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适时、合理地建设教育人才高地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向

中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重在构筑人才高地,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名牌教师才能承担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任务,也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过去,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十分有限,从中央到地方,中等教育教师都以留校学生为主,引进人才比例很低,除专职教师外,社会兼职和校际交流教师较少,师资来源渠道狭窄。人力资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构成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当前,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已远远超过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中等学校都在尽最大努力采取特殊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随着外聘教师的增加,外聘教师的福利、待遇已趋于市场化,特别是在职称评定和人事分配制度及聘任制度的改革中,拉开档次,给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高薪,这样的激励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为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评估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所在

中等教育学校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量化考核,充分反映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教学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抽象劳动决定价值,劳动时间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很多中等教育学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具有模糊性,很难在时间上给予界定,因此很难客观地评价教师工作,必须用合理的劳动价值量来衡量。同时,教师业绩评价较为复杂。教师的工作一般由教学和科研两部分构成。教学可以按课时量、学生对教学评价等为依据衡量,直接和工资、奖金挂钩;科研部分相对要复杂得多。教师通过职称晋升反映出的标准,虽然既有数量要求,又有质量要求,但如果用现行的标准,很难客观、准确地衡量出一个教师业绩的多少,需要制度和管理上的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可以经过成本计算的,根据企业利润和效益进行确定,能够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而高等教育学校教师的劳动价值并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价值和成本价值,需要用市场杠杆进行科学评估。在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家长教育选择权的情况下,学校要不断提高行政服务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建设优质美誉的教育环境,不断巩固和加强学校经营的竞争力,实现有效的教学与学习,获得学生家长的认同与满意,为此,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应做到:1.建立切合时宜的人力资源规划,提拔优秀人才,作合理的配置与运用。2.针对人力资源的个别差异,强化技能训练和改善。3.随时对人力资源予以绩效评估,以提高专业素质。4.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福利待遇,建立透明舒畅的晋级提升办法。

四、人力资源管理须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通常情况下,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距甚远,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能被动地服务于具体业务发展需要,不能发挥其主动性。招聘、薪资福利、绩效管理、培训工作等以职能形式各自独立,而对学校的领导者和其他管理者来说,所面临并需要解决的人力资源问题往往是跨越这些职能的,例如如何吸引优秀教师并保留他们,如何对教职工进行考核评价,如何激励教职工,如何培养学校管理者等,只有一体化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学校的人力资源真正发挥功效。学校应着眼于长远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校的领导者应从全新的角度,以系统、全局的眼光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校内建立基于学校发展远景和战略的层层落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项目学习”,系指研究的目标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的项目学习,也就是把项目学习作为学科常规教学的主要策略,实现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用“项目”来统整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换言之,项目学习是以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科学习内容为基础,以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学科思想、学科素养为项目的价值追求,特别注意项目设计与课程标准的切合,能够反映课程标准所重视的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和学生表现,“项目”将成为学科学习的主体。

项目学习有多种模式,其中以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研制的“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项目学习”最具系统性和操作性,其对课程标准的关注切合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项目学习”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研究的范畴应当包含课程、教材、教学、学校教育与管理以及理论探讨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但又各有侧重;只有五个方面的研究同步并重,共同实施,共同作用,项目学习的效果、效率、效益才能更好地得以彰显。

一、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结构的研究

1.关于课程方案中领域、学科的研究。

关于国家课程方案中课程结构的研究,旨在对国家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试行十余年之后进行反思与研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指出的课程设置的原则是:(1)均衡设置课程;(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但从十余年的实践来看,后两条基本没有实现。该方案的最大亮点是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实验的结果是,这些课程基本上形同虚设,课程设计的目标远没有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割裂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历史与社会”与“科学”课程的设置在我国教育土壤的不适应性也暴露无遗。根据各学科的内容和性质,设计基于现实生活与学生密切相关且有意义的项目,真实地、适当地、适度地将学科知识综合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2.关于立德树人,三维目标共同达成的研究。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时至今日,立德树人,特别是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教育、公民素养教育等的课程和各个学科的整合还远没有达成,各学科仍然是固守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形成学科壁垒,使得立德树人、文理相融、成人成材等教育只能处于可有可无、贴标签、形似神不似的尴尬局面。我们可以利用来自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项目学习,将立德树人、生命教育、公民素养教育等内容与各学科知识天然融合,使三维目标在学生做项目的过程中血肉相连,一气呵成。知识学习,特别是侧重知识结果性的学习是不可能承载三维目标的,只有让学生在做那些源于现实生活、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项目(或称之为事情)的过程中,发现知识,亲历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天然相融,共同达成。

3.关于学科学习时间的研究。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学科学习时间的分配以及学习空间的重构也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在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以及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分配学习时间,如何统筹课前、课上和课后,如何用“学时”代替“课时”,如何打通教室、校园、社区、社会等学习空间,只有将以上问题在课程层面加以深入研究,才能为课程全面实施以及新教材设计奠定可行的基础。

二、基于课程标准项目学习的教材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项目学习的教材,其内涵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习研究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知识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解决问题的原理和规律,知识技能背后的学科方法、学科思想、学科素养等为主题和目标,并把这一主题置于真实而有意义的项目中,通过学生做项目而对主题进行深入探究的课程活动。它是以精心确立的主题为中心,以驱动问题为动力,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展示给他人为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强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合作、成果共享,且能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习得相关知识。

这里需要研究和突破的是:

(1)如何将记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做事情、做项目的学习,充分体现“做中学”。如何选择项目,使项目既源于现实生活,又与学生密切相关且有意义又可行,还能蕴含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实现项目学习的过程就是融价值、能力、知识为一体的素养形成的过程。

(2)如何用本学科的核心概念、学科思想、学科素养来统整、统领相关学科知识,从而形成项目并成为项目的灵魂和目标。

(3)如何设计和选择项目,使学生在做项目过程中,实现对学生价值判断、公共关怀的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意义领悟的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自主自治的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学科的喜爱,对科学美的感受,对规律美、平衡美、对称美、结构美的感受,对不同思维风格美的感受等。

(4)如何将以知识体系为逻辑的设计转变为以做项目的步骤程序为逻辑的设计。

(5)如何将陈述式、告知式、灌输式的学习转变为发现式、探究式、生成式的学习。如何处理既让学生发现探究又作为教材需给出完整结论的矛盾。

(6)如何将项目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相融合,用项目学习的教材引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将教材做成融“活动、内容、规则、程序、方法”为一体的学生学习指南。

(7)如何设计和选择驱动问题、项目成果,把学生的学习变为以意义领悟和成就体验为驱动的学习,变为在教师组织、引导、评价下的学习,让学生在做项目中完成全部的学习任务,达成全部的三维一体的学习目标。

(8)教材设计如何凸显读中学(让学生不仅读教材,且要读自然、读社会、读相关的书籍、读报刊),说中学(说方法、说思想、说原理、说事实、说质疑等),写中学(学生不仅仅做题,而且要写学习报告、科普小文章、小论文、实验报告、设计报告等微写作)。

(9)如何将理性思维、科学素养的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融通在教材中。这里主要指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态度、习惯和能力,对逻辑、事实、数据的信赖(超越经验、印象、估计)的态度、习惯和能力,尊重知识首创的态度、习惯和能力,形成态度、发表看法的习惯和能力等。

(10)在教材中如何设计本学科系列的学科文化典藏,除在项目中渗透外,让学生结合项目学习,不断地读到有关本学科的发展史、相关科学家的传记、逸闻趣事、发明故事等。

(11)如何把良构的封闭的验证的活动和实验设计为劣构的开放的探究的活动和实验。

(12)在项目实施的设计中,如何实现从现实问题到学科问题的水平学科化和从学科问题到学科概念、学科规律、学科思想、学科素养的垂直学科化。项目实施的过程即是学科化的过程。

(13)项目成果如何展示,如何说明,如何使用。

(14)在教材中如何设计评价测试题,探索对素养评价的办法和途径,厘清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适用范围。

(15)教材如何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采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如何从网络上与别人协作学习、收集数据、绘制图表、分析数据、创建模型、制作多媒体作品,如何应用网络技术工具作为强有力的学习支架。

(16)关于教材“六个统一”的研究:教材、学案、练习册相统一,不仅有学什么,而且有怎样学;课前、课上、课后相统一,课时转化为学时;学科知识、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相统一;教育部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修养”相统一;听中学、说中学、写中学、做中学、练中学相统一;21世纪核心学习主题“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的目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与职业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三者相统一。

三、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

项目学习的教材始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呼唤,新的教材反过来引领新的教学模式向更高水平发展。所以对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也是迫在眉睫的。需要研究的问题有:

(1)在学习组织上,如何从班级授课制切实转变为小组探究制。小组这一新型的学习组织成为学校基本的学习单位和管理单位。项目学习与实施依附小组进行。

(2)在教师角色上,教师如何由讲授者、作业布置者转换为项目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参与者,教师应从讲师变为导师。

(3)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如何实现从教师讲坛到学生论坛的转变,教师如何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和引导。

(4)教师如何高效地组织项目活动,特别是室外活动、校外活动如何组织和实施。

(5)教师如何统筹和合理安排课前、课上和课后的全部学习时间,如何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和效果(包括对自主学习的控制,自主学习内容的布置与要求,自主学习效果的监控与反馈等)。

(6)学生如何进行整体化学习展示,在展示中教师如何引导质疑、辨析。学生如何学会倾听,如何形成观点、发表看法。

(7)在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如何把只针对个人的评价转化为对团队和个人兼顾的评价,如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如何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共同评价。

(8)项目成果如何展示,如何使用,如何体现成果的意义和社会价值,使学生更充分地享受意义领悟和成就体验。

(9)针对新的教学模式和项目学习,如何设计阶段性测试题和终结性测试题,为中高考改革探路、铺垫、引导。

四、项目学习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研究

新教学模式的形成,新教材的使用,必定导致学校管理、制度、文化、学生的社团活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学习场所设施设备的配置等一整套学校管理机制和操作办法的变革和创新,学校需要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需要各方联动,全面推进。需要研究的问题广而深,诸如:

(1)学校如何建设一个以校长为首的彻底理解新模式、新教材理念并且完全认同新教育模式的价值追求的强有力的工作团队。

(2)如何做好教师、学生干部、小组长以及各种不同职责组员的培训工作,以适应新模式、新教材的使用与学习。

(3)如何搞好项目学习的校内教研和区域校际教研。

(4)新模式、新教材所需要的新的教室配备标准的研究。教室要有利于小组活动、展示活动、相关实验、课本剧表演等,黑板、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相关的教具、学具、制作工具等的配置,教师图书角的设置及图书、报刊的配置,教室电路及有线、无线上网的配置等。

(5)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电子阅览室、仪器室、信息技术教室等如何尽量靠近学生,方便学生项目学习使用,生物、地理等标本、教具如何方便学习小组和个体的观察使用。

(6)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理化生实验外,设计、制作类的活动将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那么,相关的工具、材料等耗材如何解决。

(7)学校的课程表如何编制,学时如何统筹安排。

(8)教师新的工作量标准如何确定。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需要教师的统筹、引导、组织、评价等工作,如何计算工作量。

(9)随着新教育模式的建设,新的项目学习教材的使用,如何开发与管理大量地存在于学区、社区、自然、社会的学习资源,使越来越多的学习活动发生在教室以外、校园以外的社会和自然中。

(10)各门课程如何逐步建立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的校外学习基地,教师要像研究教材一样研究校外学习基地,从而保障对学生体验、考察、调研、采访的有效指导。

(11)针对校外学习的种种疑虑(如组织问题、效率问题、安全问题等),如何建立校外学习管理制度。如何组织家长、社区成员等组成学校理事会,保障家长、社区对学生项目学习的支持。

(12)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用好新的教材的教师队伍。新模式、新教材非常强调教师的组织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设计和制作能力等,如何引进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实现教师来源的多元化,如何建立校外兼职教师制度,如何研制合格或优秀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基本标准和评价标准。

(13)学校的社团活动如何与项目学习相结合,学校的校本教材和教学如何与项目学习相融合。

(14)小组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等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学习方式。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篇9

1前言

就业难是困扰当前社会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开辟新的就业途径是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对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国家高等职业教育2010―2015年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是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高职院校如何顺应时代需求、服务区域经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家庭服务需求,加强家庭服务专业建设、培养符合家政市场需求的“质、量”双优的家政人才,无疑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良好契机。

近年部分高职生走进家政市场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欢迎。全国各地高校也相继开办了家政专业学院。但如何发展高职院校的家政专业,为地方经济服务,如何摆脱人们对家政服务的思想束缚,寻求家政服务的新出路是本课题所要探寻的问题。

2高职生的就业现状及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职教育面临学生就业难和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由家政服务人员构成的低端家政服务市场饱和,大量的高职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第二,高职院校因未开设相应专业,提供不了相应的毕业生,导致用人单位招不到高质量、专业性、高层次的中高端家政服务人员,出现毕业生和用人市场严重脱节的情况。因此,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中高端家政服务人才的需求已由数量转向质量。

3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等收入阶层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随着家庭小型化加速,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从烦琐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因而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随之增长,家政服务将是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调查显示,家政行业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现有的家政服务人员素质无法满足待聘家庭的要求,这就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广阔的办学空间,培养高质量的家政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4家政职业教育培养质量不高,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虽具有办好家政职业教育的自身优势,但由于家政职业教育是伴随行业发展的新的育人方向,并无过多的成功经验可借鉴,而且课程内容涵盖量大、培养层次多样,要求学生既具有全面的家政学知识,又具有熟练的家政操作技能,以满足“初、中、高各级”家政服务需求。这对高职院校师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实际上很多院校并不具备培养合格家政人员的资质,软硬件跟不上,培养模式、层次单一,忽视非学历教育,培养对象大多停留在学校层面,缺少培养对象向社会需求人群的延及,缺少理想家政校企合作的对象等。各因素导致培养对象不符合市场需求,使家政职业举步维艰。

5丰富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需求

没有特色专业是造成高职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高职教育中很少有学校踏入家政服务业,不了解市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直接造成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滞后。因此,高职毕业生如何体现自己独特的社会竞争力,如何解决就业难,如何提升家政相关专业的社会地位等,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此外,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家政专业涉及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工艺、园艺、信息、法律等不同领域,怎样才能使人才培养达到真正的学用结合,也是高职院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学校要设置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并根据专业需要进行必要的专业建设,尽快把与家政相关的课程纳入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为中国的家政学研究和家政教育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6家政专业在高职院校的发展

6.1提高全社会对家政专业的认可度

高职院校自身首先要明确家政专业是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有着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应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树立对家政专业认可的价值观,营造重视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使家政专业在高校形成气候,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因此,作为高校既要重视内部落实,又要配合政府加大宣传,发挥学校的引领作用,在社区、街道设立家政咨询室,让家政知识从社区、街道开始推广,让广大群众对家政知识从认识、到了解、到逐步认可。

6.2完备学科体系,将家政课程纳入高职院校教育体系

良好的师资队伍,扎实的学风教风必不可少。因此,首先,要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家政教育的师资,用雄厚的师资队伍去从事对家政相关学科的教育,以保证对大学生家政教育的普及;其次,从资金和技术各方面支持学科建设,使其学科体系不断完备与创新,保证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与衔接性,使其既生动又具体;最后,授课方式上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认知能力,展现出高职生的才华与个性,培养合适的后续人才。

6.3高职院校应成为家政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主体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明确指出“支持高等院校和技工院校开设家庭服务业相关专业,鼓励有条件的家庭服务机构与高等院校、技工院校合作,建立家庭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

由于我国家政行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家政市场上已具一定规模,并且在管理方面也达到规范化的家政企业还微乎其微,这就决定了从事家政服务的企业不能成为家政从业人员的教育主体,这就为我国职业院校进行家政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契机。现阶段,我国高职类家政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乐观,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上的主体优势与地位。如何打破这一困境,是高职院校发展家政教育所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做到与时俱进。高职院校的家政课程设置与教育都要跟上时展的节奏,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培养的高职生应能满足来自社会各类家庭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需求,在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技能强化与素养提升并重,力保每位接受高职家政教育的高职生都能成为高技能、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其次,完善师资,校企联合。高职院校要借助政府的政策与导向资助,积极与各社会团体、妇联、工会等组织合作,借助各界社会力量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充分调动本单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加入到家政类专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篇10

关键词: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内部制度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对凝聚师生,建设和谐校园具有的重要意义。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才是深层次的合作。随着校企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入,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发内控制度建设发生相应变革。

一、校企文化对接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作用

(一)校企文化对接为内部控制建设创设良好的环境保障

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内部审计设置、人力资源政策等,而成熟的内部控制总是植根于文化基础,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取向和行为意向,为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奠定优良的土壤。高职院校作为校企文化对接的主要倡导者和受益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校企文化对接的方法和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也为内部控制的改革创设一定的环境保障。校企文化对接之后学校的治理结构和机构设置等会做相应变革,改变“行政化”的结构设计,使之更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校企文化对接之后的文化建设也更务实,涉及范围更广阔,影响作用更深远,为内部控制建设打下良好的环境根基。

(二)内部控制建设可以合理的评估校企文化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形式不断多样化,企业化的实训项目和基地计算投资不断扩大,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取得进步。但是,规模的扩张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学院资金筹措紧张,负债过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缺乏有效论证等,还有资产不断增加而管理不善,会使国有资源流失。为了确保高职院校实现发展战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效对接,提高国有资产的有效性,建立并加强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已势在必行。

二、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文化对接过程中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建设近几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却迟迟没有搭建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没有与对接后的校风、教风、学风很好地结合起来,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作用认识不清,缺乏自发性内部控制意识

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内控制度只是制定一些制度文件。尤其是在校企文化对接上,更多的关注停留在校牌、校训、校园环境的设计上,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校外实习的联系上,而认为建设内部控制与校企文化对接的发展战略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一些已建立内部控制的公立高职院校也并非源自学校自发性的管理需要,而是根据高职院校在发展中暴露出来的某个经济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并以学院条例形式颁布,或者依靠国家提出某些管理政策来加强内控建设。如果没有内在地加强管理控制的决心和意识,势必会造成高职院校内控机制发展缓慢。

(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具体经济事项的控制制度缺失

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日益增加,如:资产负债率过高,固定资产占资产比例过高而使用效率过低,大型专业设备购置缺乏可行性和使用效率论证等,都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国家所有”思想的影响,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在风险评估方面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缺乏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也有一些院校虽然重视内部控制,但是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中,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细化,缺乏有效的执行力,例如基本建设项目、办公用品和仪器设备采购、资产管理控制、信息化控制、教材及图书采购、招生和就业领域、校办企业经营与管理等重点风险关口的控制还比较薄弱。导致内控体系覆盖不全面,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内部机构设置缺乏相互制衡与约束机制,缺乏独立的监督机构

高职院校的经济活动涉及学校的采购、预算、财务、后勤、投资和资产处理等,业务活动包括教学、学生管理、科研、人事、安全保卫等,范围较广。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管理上述事物的各职能部门的权责分配缺乏相对科学的制度规定,岗位职责分配不清,应该多人分管事务的全由一人负责,应该一人就能够完成的事务,反而要经过多个部门;各职能分管院长之间也缺乏协同配合和信息沟通共享,造成工作重复和矛盾冲突发生;内部机构设置“行政化”明显,没有独立的审计监督机构进行监管,缺乏相互制衡和约束机制。有的高职院校财务和审计合署办公,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建立内部审计部门,通常根据学校需要才临时组建审计小组开展审计工作,导致高风险领域不能被及时发现,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功能。

三、如何做好高职校企文化对接下的内控制度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之所以存在上述一系列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内部控制在观念上已趋向僵化老套,在方法上已趋于陈旧过时,不能适应校企文化对接下高职院校治理与发展的要求。校企在文化上的互通融合,使得其内部控制建设也应进行水土调试,全面转型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并与企业内部控制实现对接。那么如何做好校企文化对接下内控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内部控制的转型:

(一)优化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为校企文化对接创设制度保障

内部控制的根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良好的治理结构和权责分配可以改变过去“行政化”的做事之风,助推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那么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和权责分配该如何进行重构,应改革过去“简单职能化”的组织机构设置方式和“党委会”“班子会”的议事方式,以“三权分立”为主要构建思路,即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要相互分立,首先通过设立“相关利益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弥补公立高职院校出资人缺位所引发的问题。“相关利益代表大会”应由优秀职工代表、优秀教师、主要借款人、政府主管部门等组成,负责选举党政一把手的人选,和借款、对外投资、年度工作规划、预算草案审定等重大事项。其次组建“理事会”这一权利决策机构,接受相关利益代表大会的委托,负责专设事项的拟定,可通过下设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学术和产学研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人力资源委员会研究重要事项的制定和执行方案。第三通过设立校务会执行理事会的相关决议,负责管理学校各项具体事务,包括教务、科研、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安全保卫、人事、财务、后勤等教学及相关业务活动的落实情况。最后通过设置监察会对理事会的各项决议进行监督审查,保证理事会工作的正确性。为了保持监察会的独立性,监察会的组成人员可以由有能力的离退休人员担任。通过组织机构间的相互制衡和各岗位职责的明确分配,为内部控制设置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也为校企文化对接创造必要的制度保障。

(二)重构具体业务的风险管控,为校企文化对接环节设置控制措施

校企文化对接也是一个风险集合体,其风险存在于对接过程的每一领域和环节之中,包括:课程改革、学生社团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设备购置、企业人才引进等,所以作为为校企文化对接保驾护航的内部控制应是一个调动全员力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控的过程。对接的风险领域如不设置具体控制措施,势必影响校企文化的成功对接,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的风险领域,从岗位分工、职责分配和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风险,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设计对应控制措施。学校开展的各种重大经济活动,应组成经济评估小组,进行事前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尽可能减少盲点。通过具体控制措施的构建,可以管控校企对接各领域和环节存在的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之内。

(三)整合内部监督资源,完善校企文化对接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

校企文化对接的内部控制措施的设置和执行效力如何,需要通过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进行考核和监督,那么要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先整合现有监督资源,理顺过去多头监管或监管空壳化的监督现状。根据上述新型治理结构,可以形成“监察会+内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的三级监管模式。其中监察会要对相关利益代表大会负责,监督和评价理事会的议事规则和职权行使;内部审计委员会需要对理事会负责,监督评价校务会的决策执行情况;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内部审计委员会的常设机构,接受内部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负责审查各职能部门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评价工作。该模式通过合理分工,实行内部监督的统一组织,彻底解决过去多头监管、力量分散、以及监管空壳化问题。同时,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还应借助外部审计以增强监督评价的独立性。

内部控制建设为校企文化对接扫平了制度障碍,而校企文化对接又为内部控制建设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因此,校企文化对接与内部控制建设应齐头并进。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高职院校处于良性的发展之中,然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高职院校进行深层次的制度改革,转变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经营模式,并将内控思想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黄明郁.内部控制审计若干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9

[2]侯万能.构建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会计师,2009;7

[3]郭小宁.高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改进[J].内部控制与审计,2011;1

[4]编委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宋瑞.浅议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0;2

[6]许志俊.高校财务监管体系的构建[J].当代经济,2011;3

[7]毛丹.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监管体系的构建[J].社科纵横,2010;5

[8]高炜.高校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发展,2007;12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篇11

教学领导力是指明教学方向的能力

教学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它取决于校长的教育理念如何,因为教育理念反映了学校教学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目的。学校按照“知类通达,以修人成”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关注每个学生适合而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向,努力创办“适合孩子的发展,适宜环境的变化,适应时代的变迁”的特色教育。

确立理念指明教学方向,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学校只有将目标转化成明确的操作性,才能从目标着手,否则只能留下美丽的希望或只是一些陈词滥调而已。”明确学校教学走向和目标,既要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还要明确具体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校长要立足校情和学情,充分地了解学校教学现状、清楚其优势和不足、识别学校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教学发展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和目标实现的优先次序。与此同时,校长还要通过民主程序和广泛宣传,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向转化成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激励各种利益相关者协调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教学领导力是建构教学模式的能力

实施新课程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校长引领、指导教学团队,在深入地理解学校教学管理哲学、价值取向和质量追求的基础上,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特质和环节要求,构建教学新模式,保证学校教学沿着正确的育人理念和教学方向的轨道健康推进。

建构运行教学模式,应注重教学思路的开阔性、内容的建构性、方法的新颖性、过程的生动性和思维的互动性。校长应引导教师:超越教材,注意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超越应试,注意思想方法和操作方法的启迪;超越学科,注意打破学科的人为界限;超越当前,注意渗透学科的历史与前景;超越地域,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校长要注重引导教师,以精当的线索、简约的方式、别致的情境,把似乎零散的教学内容形成有机的框架,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说:“成功的教育必须在其所传授的知识中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必须设法使知识像刚从海里抓上来的鲜鱼,带着它把即时的新鲜呈现给学生。”成功的教学永远离不开智慧与情感。教师的激情可以点燃学生的热情,教师的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幽默风趣和言近旨远,将开辟出广阔的思维流与情绪流,从而赢得课堂。

教学领导力是营造教学环境的能力

优良的教学环境有益于调动教师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建设完善的教学硬环境是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校园建筑颜色、教学设施设备、教室内外布置、装饰等,都会对师生精神面貌、教学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从优化教学环境入手,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基础上,精心营建“软环境”,让自然与人文环境透射学校文化的特有底蕴,让墙壁会说话、花草会赋诗、设施能启智,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个角落。学校注重适时地调整教师发展的管理方式和策略,营造教师相互学习、思维碰撞、取长补短的合作氛围,制定实施促进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相互借鉴、有效激发、良性竞争的制度,运行激励教师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乐于奉献、脱颖而出的机制,培养教师团队归属感与荣誉感,以服务于教学。

教学领导力是追求教学绩效的能力

学校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来实现。教师的教学表现是校长决策力、学校执行力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影响学校教学的关键因素。当前,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教师工作压力感增强、职业倦怠突出、职业承诺下降的现象,并成为制约学校教学变革的消极因素。校长应通过民主程序,基于教学目标和岗位分析,构建教师发展性考核制度,切实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与活力,使其有时间和热情,带着责任意识投入教学变革,这也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后,如何公平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工作表现,如何使绩效考核、教师薪酬制度能有效地引导和促进教师发展,如何提高教师工作绩效,更是考验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一个难题。应对这些难题,办出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教育,校长必须着力提升教学领导力,为学校教育教学多出力、多引领、多想办法,以促进学校教学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班级文化;战略规划;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33-01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演变,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流平台,随着大数据的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教师,怎么可以还执着于如何将粉笔字写好,如何完善教学内容,如何加强班级管理?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如果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再不成长就太老了。

由于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大部分都是直接进入企业,所以向企业学习管理模式是必经之路。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企业管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现代职业类学校的班级管理也都向企业管理的变革进行靠拢。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的好坏跟班级文化的建设是息息相关的。接下来谈谈本人对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一点愚见。

一、什么是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本人认为简单一点讲就是一个班级认同的核心精神观念及其外在表现。

职业类学校相对于普通高中来讲,少了升学压力,所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来建设班级文化,因此职业类学校的班级文化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

二、什么是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

职业类学校的班级文化跟企业文化是相接近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走势。同样,班级文化也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精神,职业类学校的班级文化跟班级的专业和就业方向相关联,它体现了现代职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走势。

因此,班级文化的形成就成为了班级管理的主心骨。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该如何建设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文化受到了冲击,班级文化也随之改革。

首先,需要全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理念,这里的全体不仅仅指学生,还包括老师和家长。因为班级文化的建设不是光靠班主任包办就行的,需要大家分工协作,就像一个公司什么事都要CEO来敲定的话,这个公司肯定发展不起来。

接着,根据目标对班级管理进行战略规划,就是对一个班级的管理发展等进行组织框架的设计、班级制度的制定和绩效管理的考核,为了共同目标的达成确保计划的可执行性。

1、组织构架。战略规划的初期,最重要的就是针对班级的专业设计组织构架,也就是班干部的框架。以前一个班级有很多班委,学习、体育、文娱、宣传等,其实多年实践下来,有些班委基本没事做。因此根据实践,本人认为适合职业学校班级的组织架构分成四个部门:一是理事部,由常务班长和值周班长组成,负责学习督促、班级纪律等事务。二是人事部,由团三委和体育委员组成,负责所有班级活动的策划与执行,例如团组织生活,班会,运动会,艺术节技能节等。三是后勤部,由劳动委员和生活委员组成,负责卫生、住宿和班费等工作。四是常务部,由全体家长和老师组成,负责学生在校期间所有活动的反馈和监督,同时也起到了改善学生教学管理质量的作用。

2、制度建设。当有了合适的组织架构后,班级制度的制定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根据组织设计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权力,是相互独立的。部门之间又相互联系,例如:班会由值周班长主持,所以必须和人事部一起策划活动方案,而各种活动的支出必须由生活部统计做账等。因此,合理的班级制度的建立,对于班级文化的形成也是必不可少的。

3、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的终极目的就是实施,执行力度是否合格将会影响到班级的发展和文化的建设,因此需要对班级的每个成员和团队进行绩效考核。这里的团队包括了家长和老师,因为对于班级的长远发展来讲,除了学生的职责之外,老师和家长的责任也很重要。所以为了激励常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给个人激励还要给团队激励,而奖励的形式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制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绩效管理的参与度,还为班级战略规划的实现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随着整个规划的制定、实施、考核、奖惩,经过每个部门的协调整改,当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能自觉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时,班级文化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这个时候学生已经自觉的把自己看做班级中的一员,把班级核心精神当作自己的使命。

参考文献: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正月十五猜灯谜作文3篇
  • 下一篇:酒店管理心得体会(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