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12 栏目:公文范文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1篇1

高等教育考试诚信主体上的特殊性高等教育考试作弊与其他考试作弊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主体的特殊性上,即高等教育作弊的主体或者参与者必不可少地会有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就个人的能力来说,能够顺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其智力与学习能力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形却是,正是这群人他们却成为了高等考试作弊中的积极参与者。就笔者了解到的信息来看,重庆市某高校的学生不仅自己四六级英语考试寻求他人替考,而且还从中汲取了经验教训和获得灵感,通过欺骗方式考上研究生之后,积极组织本班和外班同学帮助他人替考英语四六级,按照三七分成,规模颇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利不少,但是最终因举报而被监考组查觉,自己和同学也被学校强令退学。细析其原因,我们会发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接触较为紧密,在一种相当开放的教育过程中,社会上的不良因素总是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不少学生。另外,由于这段时间的需求比较多,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不少学生经济比较拮据,而自身又缺乏收入来源,易受他人的诱导而步入歧途,成为“”也就较为自然了。

高等教育考试作弊手段的多样化如今考场上的作弊手段可以统分为两种,传统作弊手段和现代化作弊手段。传统的作弊手段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方式,最常见的包括携带小抄、夹带书本、偷瞄别人的试卷、交头接耳或者通过传递小纸条给对方提供答案,另外,还有在考试过程中打手势或者替考的等等。传统的作弊手段,都是通常能够想到的一些方式,利用的是考试过程中某些监考疏漏环节而实施的作弊行为,它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仅仅依赖于外在的人或者物作为载体就能实施并达到目的。而现代化的作弊手段则是最近几年来才出现的,它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涌现出的新兴作弊手段。比如,携带通信工具进行短信或者电话传递答案,或者夹带微型耳塞通过语音远程系统传递答案,还有在网上通过交易买卖答案。较之于传统的考试作弊方式,其形式更是多种多样,难以枚举。现代化的作弊方式,性质更加恶劣,对考试制度的挑战性更大。从实际情形观之,这种情况已经相当普遍,稍微留神一下就会发现,在大学校园里的厕所门上,随处都可以看到那些“提供答案”或者“助考”之类的电话与联系方式。(四)高等教育考试作弊呈现重大的危害性可以说,高等教育考试中的作弊简直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是,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教育考试失范现象,我们也同时感受到了由考试作弊而带来的重大危害后果。由于高等教育的考试往往带有一定的竞争性与选拔性,但是由于作弊现象的客观存在,这些通过考试而取得的最终成绩却已经难以分辨出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人才素质的高低。比如,就笔者所在的政法性院校来看,司法考试被认为是“天下第一考”,但是,在考试前夕,有不少学生就告诉我,他们收到了可以花一定费用获得真题及答案的短信,而且不少学生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我这些内容的真实性;而且,在司法考试考完之后,他们又同样地收到了可以改分或者提分的短信,并且有无效退款的承诺。如果事情真的如此,那么,旨在建立法律共同体的司法考试必将失去其存在的真正意义,由此而进入司法队伍中的毕业生,必将对司法的公正性心存疑虑,既不能胜任自身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同样也会因为品德修为的惯性而在司法实践中步入泥淖之中而难以自拔,对司法体制的公信力与司法权威的树立都将是极其不利的。

高等教育考试诚信缺失的原因

“诚信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不可或缺,但现实生活中诚信现状之‘实然’和人们对诚信的期待即诚信状况之‘应然’存在着极大的反差。”〔2〕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对于高等教育中出现的考试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并且有日益严重之趋势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

(一)考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通过考试作弊来弥补学习上的不足是普遍心理。考生作弊的主要原因是“平时没有学好,想通过作弊来弥补其不足”,这是笔者在学生中间走访时得到的信息反馈。与以往的中学应试教育模式不同的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往往是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大学课堂宽松了很多,许多大学生逃课、旷课,迟到、早退甚至有些学生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课直接不去,或者一学期或者一学年都在外打工、兼职,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学业。就算是去上课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玩手机、打瞌睡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不难想见,由于缺乏对课堂知识的汲取以及平常对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一到考试的紧要关头,能够想到的方式只能是采取各种作弊方式来蒙混过关。

2.对待考试作弊的态度有了较之以往的很大不同。众多考生认为,“作弊并不丢人,作弊能成功也是个人能力的展现”。从最开始的只有少部分人愿意作弊,发展到后来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作弊,这里明显体现了考生对作弊一事心理态度的转变。就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自身的智力都没有什么问题,考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通过考试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对于那些通过作弊就能取得高分的同学,努力学习的考生总是难以接受,认为自己辛苦学习取得的成绩还不如作弊的来得轻松,导致了“辛苦学习一辈子,不如作弊一阵子”,继而产生了一种不公平感,于是在此心理的引导下也会慢慢选择作弊。正如学者所言,“考生作弊的心理态度也从以前的侥幸心理转变到预谋心理”〔3〕。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考试时通过作弊来完成求学任务的情形下,可想而知,整个学校的教学与学习风气就会急骤下降,作弊会成为一种常态而被不知不觉地加以接受,对考试和学习的态度会变得更为随意化和轻率化,只要能够达到目的,至于采用何种手段都将不是他们考虑之列的事项。

(二)社会环境方面对诚信失守的不良引导与感染

1.社会诚信失守是高等教育考试诚信不佳的重要社会原因。高等教育考试诚信度低,与社会环境诚信不无关系。“任何个体的道德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对历史上沿袭下去的社会道德的不断内化。”〔4〕就当前来看,我们已经很难保证社会生活中什么是能够得以诚信保证的,什么东西是能够让人放心接受的。毫不讳言,我们生活中相当多的物品,都是造假与售假的一条龙服务,时不时出现的伪劣食品药品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在道德防线不断退却,诚信机制不断受到质疑的当下,高等教育考试作弊也就自然成为其中的“重要一员”。另外,受此影响,在公务员考试中,时不时地会出现“萝卜考试”(事先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进行了人员预设)之类的质疑之声,还有在笔试之前就有通过关系拿到试题和答案的,也有在面试中通过关系直接内定的,还有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事后递补与顶替的。我们常常感叹,在这样的各种选拔性考试的场合,面试中的“潜规则”似乎也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以至于任何人听到这些内容时也并不感到有太多的惊讶与诧异。市场经济的大门打开之后,追逐经济利益成为了中国人的共识,“以经济为中心”的口号充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多数人都认为老实者会吃亏,在这个社会讲诚信无用。依此进行下去的恶性循环,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不断下降就可想而知,这样的社会氛围也必然会潜移默化影响到高等教育诚信的遵守与否。

2.家庭因素是导致高等教育考试诚信失守的重要原因。考生作弊,学生的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一方面,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映射到学生身上,对学生从事行为选择时具有极强的参照作用。有些父母在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鼓励自己的孩子去给老师送礼,或者提前打点以获得一个好的成绩。这样的举动必然会给学生起到一个极强的心理暗示,即单纯的努力学习是无用的,关键还在于人际关系的疏通。另一方面,中国父母都关心孩子的成绩,认为成绩代表了一切,既是孩子能力的显示,也是自己的光荣与骄傲,更是自己在其他家长和朋友面前炫耀的资本。在“唯成绩论”的观念引导下,父母只关心结果,而不太看成绩取得的过程,这样一来,对于考试诚信与否,父母根本缺乏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面对有些孩子对自己诚信考试的辩解,父母不仅不加以正面的表扬与鼓励,反而以“他人能做到的,你为什么做不到”加以反刺激。在此情形下,父母的言行无疑会促使孩子走上考试不诚信的道路上来。

3.监督工作未落实到高等教育考试的实质环节中去。从总体上来说,考试监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考试之前的监督;其二是在考试之中的监督;其三是考试完成之后的监督。从现有的考试环节来看,整体的考试监督仍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致使监督机制没有体现其自身价值。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老师的监督不力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本校考试主要是本校老师监考,对于本校学生的作弊行为,老师对于那些细微的作弊动作更多采取包容的态度,或者仅仅提示一下,有时老师甚至会“同情”那些参加补考的同学,放任作弊不管。在其他的社会考试之中对于作弊行为也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再者,对考试之后的监督没有坚持到底,致使有些学生可以在考试之后通过寻求关系来进行改分或者提分。实际上,无论是考试前、考试中还是考试后,都是存在作弊空间的,既然有这些空间或者漏洞存在,我们的监督工作就要有对应性的措施予以应对,遗憾的是,现有的监督与处罚机制还没有真正辐射到整个环节,致使高等教育考试作弊之风仍有屡禁不止之势。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篇2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电子线路教学;课件制作

1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优势分析

1.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电子线路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课件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像,通过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对分子、离子等内在变化过程进行宏观及微观展示,能够使学生对电子器件的运行原理有更直观地了解[1]。如对三极管基本工作原理进行讲解时,可利用动画的方式,对电子分配关系及流向进行展示,有利于学生对三极管的具体电流放大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对电子控制过程是放大原理的实质加深理解,如图1所示。同时在三极管工作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通过直观展示放大电路的相关输入和输出波形关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化。因此教师应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合理选择和编制,对电子线路进行模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积极性提高。

1.2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在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由于其中涉及较多电子线路图,传统教学方式通常教师利用黑板对简单线路图进行绘制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线路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对于较为复杂的电子线路图而言,教师则利于挂图的方式进行讲解,但此方式极容易因挂图长期使用模糊或破损,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不利影响,使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因此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使各种线路进行清晰展示,使学生能够对电子线路图进行清楚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能够对相关原理和知识进行更详细地讲解,使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如在进行高放实际电路讲解时,基于电路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可通过分层处理电路图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每一个电路的变化能够更直观地展示,同时学生能够利用鼠标点击图片的方式,对下一部分进行它显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层显示,有利于学生对图片内容及电路变化进行理解和分析,使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2电子线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弊端分析

2.1学生对课堂笔记缺乏重视

在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课本是学生重要的阅读材料,有利于学生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有效构建。但在电子线路课堂教学引入多媒体技术后,学生可利用网络进行随时复制和下载,导致学生对课堂笔记缺乏重视,使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另外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常更集于中教师所展示的多媒体课件,对课本材料内容及书本知识予以忽视,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对整体知识脉络缺乏准确把握。

2.2学生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

在电子线路教学中,一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所有知识制作成课件,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替代,对教学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全部知识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详细展示,并照着课件内容进行讲授,极容易使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同时也使学生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忽视课堂笔记。其次教师往往关注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对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教师自身肢体语言的配合运用造成不利影响。

3电子线路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方法合理应用的有效策略

3.1与传统教学方法加强结合

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能够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了避免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方式加强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通过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使两者的应用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教学有效性切实提高,因此教师应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方法运用的基础上,使其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如在进行微观世界中原子与电子的内在构成及复杂电子线路图展示等内容教学时,老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板书、教师肢体语言等有效结合,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推导和理解,并使师生之间能够加强沟通和教学,从而使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其存在的弊端得以有效消除。通过加强板书设计及运用,有利于教师在解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同时有利于学生对自身知识掌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之间对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对学生自主学习及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并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能够对问题求解及推导过程进行理解和消化,使教学水平及效率有效提升。

3.2精心制作课件内容

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因教学过程存在复杂性,难以通过一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切实提升,需要使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有效结合的同时,教师需要对课件制作加强重视,确保课件内容安排的合理性,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在电子线路课件制作时,需要确保课件内容涉及教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及逻辑层次、电路原理图、动画演示及重要结论等,同时应对课件内容进行适当简化,防止内容过于详尽,对教学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如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简化或省略等,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得以有效调动。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关注于课件中所包含的内容,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对字体、色彩等进行合理运用,确保重点及教学目标突出,对学生的精读、聆听及记录加强引导。另外还应对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装饰性动画等进行删除,防止对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课件内容进行准确定位,确保多媒体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得以有效克服,使教师课件制作负担和压力减轻的同时,使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之一,教师应确保课件内容的合理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件进行制作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计划,对教学知识重点及难点予以突出,知识结论及逻辑结构清晰,对动画、视频、音频等合理运用,同时对于重难点知识,可利用不同字体或颜色,使学生能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更加明确,但因避免课件制作过于花哨,造成教师备课精力浪费,及极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分散等情况出现,从而使课件内容更具实用性,使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效提高[2]。其次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还应避免学生对课件过度依赖,对课本内容予以忽视,对学生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造成不利影响,教师需要对课件内容进行合理删减和简化,加强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使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另外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多媒体应用水平,使电子线路教学课件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制作设计水准能够满足课堂教学要求,通过动画、幻灯片、视频音频素材等各种软硬件的合理应用,使课件更加新颖,使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改善,枯燥、抽象、复杂的原理知识能够更具体化、简单化、多元化,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如在进行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时,可针对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和击穿特性等教学内容进行课件设计和制作,其中包括了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法和图解法、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及以小控大作用、“虚短”和“虚断”、微变等效电路法等内容和知识点。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锗管的伏安特性以虚线表示,硅管的伏安特性以实线表示。针对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推导及静态工作点等内容,在课件制作时可只涉及放大电路图及相关结论,教师可利用白板或黑板板书的形式,对中间的推导过程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另外在课件制作时,通过动画、图像、视频等形式,使教学重点内容更加突出,利用板书文字形式,能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两者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动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及探究能力的培养。图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Fig.2Thevolt-amperecharacteristiccurveofthediode

3.3指导实践教学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电子线路教学中应以实验实践加强重视,通过合理的实验教学安排,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有效激发。现阶段不少实验教学活动中,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仅费力、费时,也极容易受到实验器材不完善、实验设备落后、实验结果不易观察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实验存在较大误差,使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在此情况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对相应的实践操作视频进行制作和播放,使学生能够对操作过程及实验结论有更清晰和准确的认识。如教师借助视频的形式,将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波形进、晶体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的半波整流过程及RLC阻尼振荡器性能等的模拟仿真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直观、清晰地展示,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运用及方法熟悉掌握。所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其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实验效率及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实验投资及实验成本节约,使教学难度一定程度降低。但教师也应对多媒体技术在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认识,尤其是其应与传统教学方式加强结合,多媒体技术能够在电子线路实验中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实验方式的不足予以弥补,并对部分实验具有再现的功能,但仍无法完全取代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使学生对实验结论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对知识进一步巩固[3]。如在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测试、晶体管特性鉴别和测试等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有深入理解,同时也对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培养。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加大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力度,其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为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并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和价值,同时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运用,将其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效结合,使两者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对实践教学加强重视,从而使提高电子线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石晓斌.解析多媒体教学方法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现代妇女(下旬),2013(1):94-95.

[2]葛宝良.多媒体技术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4):47-49.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篇3

一、国内外审计教学现状分析

国外审计教学研究发现,21世纪初,全球审计实务发生的变革需要审计教学随之变革,Alvin和Randa(2006)指出,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通过后,审计环境的变化要求学生们必须具备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能力,以及处理公司治理和其他PACOB要求事项的能力。因此国外审计界开展了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并已经在方法和内容上取得成效,充分强调职业道德教育,舞弊、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信息技术比重增大,增加逻辑学、案例教学和群体项目,这些改革对教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外发达国家的审计教学研究在方法和内容上取得较好的成效,而国内审计教学发展比较慢,综合类大学审计学专业的开设较少,大部分以会计学专业为主,审计教学研究内容比较单一,内容不够充实,方法也较局限在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上,其他实验、互动教学方法很少,最终体现在学生技能和职业界期望技能之间的差距。因此,审计教学创新是提高审计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可以借鉴国外审计教学的经验,充分考虑三大审计主体的要求,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矛盾与问题。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审计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审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高级财会审计人员的需求呈快速直线发展,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其需求更加迫切。审计署“十二五”规划明确要大力扶持审计专业,不管是国家审计还是社会审计、内部审计,都对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对于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其核心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政策法规和财政金融知识,核心技能包括技术运用、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核心品质包括遵纪守法、独立客观、职业谨慎等。当然,由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不同,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异,这就需要在审计教学中兼顾三种审计监督体系下的人才培养需求进行课程创新,改变以往只针对社会审计的培养方向,将审计人员培养成多方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有必要结合社会需求,研究目前审计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进行审计教学创新,以满足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培养需求。

(二)审计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审计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目前的审计队伍仍然存在人员素质不够高、结构性短缺的现象,高学历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较为短缺,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审计行业因此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随着科技发展与推广,社会对高新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这也给拥有较好计算机技能的素质优秀的审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审计教学中亟待培养出大批技能扎实、素质优秀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对审计人员而言,这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三)舞弊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财务舞弊手段层出不穷,而且越来越隐蔽。02年财务报表审计中了对舞弊的关注准则,在理论上正式确认了舞弊审计,系统总结了舞弊审计方法,在实务上激发了舞弊审计工作的职业需求。从审计署的发展规划到审计工作八项任务,无不强调审计的真实性,强调舞弊审计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因此,将舞弊审计引入到审计教学创新体系任重道远。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审计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培养爱岗敬业、有较高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的人才

审计是一门行为学科,审计岗位涉及到企业的财、物,是重要的管理岗位,大部分的审计行为都涉及到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复杂,因此审计准则更多注重对行为的约束指导,更加强调在学历教育阶段,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强调爱岗敬业和职业谨慎。

(二)培养能胜任岗位的专业人才

由于审计学科的特点,要求审计人才除了具备会计审计学科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同时还需要较强的公关与社交能力。只有具备全方面的管理、财务、法律等知识,才算拥有能够胜任的专业技术能力。

(三)培养有较强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

审计常常需要出外勤,接触到被审计单位复杂多变的环境和不同的人,需要审计人员及时对其进行判断,迅速了解业务,胜任工作,这就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力,需要不断通过审计实践,模拟仿真现场,进行锻炼。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审计教学创新研究

由于审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审计教学创新,关键在于审计教学模式的创新,创新审计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以应用型为导向,提高学生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方法、内容、手段和实践环节等实现创新,将审计实践经验更好地结合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探索。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虽然是审计学的必修课程,但在教学中往往受到师生的关注度比较低,在当前财务舞弊案件频发的现状中,它却是审计人员违反规定进行舞弊和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将职业道德教育单列一门课程进行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中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审计诚信教育。课程内容应从专业胜任能力、政策法规、职业价值观、职业责任教育、道德意识等方面引入全面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引导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培养服务社会的职业责任心,为审计人才打下良好道德基础。

(二)改进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全国开设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培养的二十几所高校,其课程体系均针对社会审计进行设置,但对于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来说,必须顺应社会需求,兼顾社会对三类审计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要涵盖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业务类型,增加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课程,同时突出管理类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财政财务审计,还能接触到管理审计、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公司治理和管理咨询等,满足综合性审计人才的培养需求,以便满足社会对三类审计岗位的应用需求。审计学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课程:审计业务课程、管理咨询课程、资产评估课程以及税法课程,每个类型核心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根据学分和学时对四个类型课程在内容上交叉删除,对涉及审计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进行重点安排,例如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税法等;另外再设置一些选修课,扩大知识面。课程教学安排可以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进行协调,资源互补,利用现有条件实现综合审计应用人才的培养。当然这样的课程体系下,既要兼顾三大审计主体,又要保证原有财会类管理类课程不减少,一定要避免出现“蜻蜓点水”的问题。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授课教学基础上,应更多地针对审计的实务性特点,探索其适合的教学方法。首先,由于审计课程的理论授课相对枯燥,学生往往兴趣不高,知识吸收效果不佳,应借鉴国外工商管理专业最流行的教学方法,广泛开展案例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案例教学就是将现实中的案例搬到课堂上传授、探讨并提升的,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接触了解到企事业单位及事务所的审计实践,在活跃课堂的同时,也提高了知识的吸收。另外,创新性审计教学方法上还建议开发研究型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研究,教师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假设,选择解决方式和内容,转变完全由教师授课的模式,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查找和案例分析,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也非常重要,我们称之为动态教学,在动态教学中,教师积极主动,学生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与教师的“动”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加强项目教学等方法来改进审计教学。

(四)拓展教学内容

首先,审计实务往往较多利用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研究表明逻辑清晰的学生比逻辑混乱的学生实验成绩好的多,并且更能胜任具体的审计工作,因此,在审计教学中增加逻辑学教育势在必行。其次,高校审计学专业有必要开设专门的舞弊审计课程,舞弊审计课程的设置是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需求,鉴于舞弊审计课程是一门实务性非常强的课程,诸多高校也无太多经验可借鉴,实务界不断出现新的舞弊手法和舞弊特点,审计人员就应密切关注会计实务发展,吸取经验,了解新兴技术下的舞弊手段,这就给舞弊审计课程带来了巨大挑战,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结合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不断更新,加强师资培训,积极更新课程教材用书和辅导用书等教学资源。第三,增加计算机辅助技术审计课程的学时,现代审计已经由手工审计转向计算机审计,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实时在线审计和云审计已成为趋势,因此对计算机数据应用成为审计人员必备知识,审计人员要从计算机中调取财务和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中更加突出计算机审计课程的重要性,适当增加课程的比重。

(五)注重实践环节,加强执业能力的培养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篇4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过程考核一纸开卷

中图分类号:TP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066-01

“自动控制原理”作为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自动化专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同时,在化工、机械等专业中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1]目前,这门课程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双重困惑,特别是其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进行考核制度改革,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传统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闭卷或者开卷考试,存在不少弊端。

1传统考核方式及弊端

(1)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积累,而且难以客观评价学习效果。目前,独立学院考试沿袭了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在这种考核模式中,期末考试是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其所占比重较高,因此,期末考试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衡量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依据。这样会造成学生考试易存在作弊心理,考试临时抱佛脚现象。

(2)使教与学不能较好结合。在独立学院中,大多数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及格,平时在课堂上和课后都不用心,不操心,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很少主动总结教师课堂内容和找教师答疑。在传统考核模式中,闭卷考试容易照成学生死记硬背,是典型的记忆力考核。而且,闭卷考试客观题较多,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创新和个性的成长。开卷考试容易形成学生不劳而获的意识,往往把考试寄托在课本和作业上,不会主动学习。这就达不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自动控制原理考核改革的思路及方法

(1)改革考核内容,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自动控制原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在制定课程考核内容时,要与实际生活、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相链接,考核学生创新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中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具有特殊学习兴趣和有想法学生的才能得到发挥。比如,自动控制原理也是一门自动化专业和相关专业的考研课程,一部分学生需利用本课程学习考研,因此在制定课程考核时,可通过适当增加与考研内容相关的考核试题,同时,加大考研课堂讨论力度。这样,即能满足一部分学生考研需要,也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考试不能完全限制答案,除了原理性、原则性的问题,对于学生似是而非、较牵强的答案,特别是比较新颖的答案,要给以肯定,不能全盘否定,以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主动思考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加强过程考核。传统考核模式可能会导致教与学相脱节。实施过程考核的考核理念,能较好的克服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的分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分割、知识排序方式与知识学习方式分割的缺陷。[2]过程考核是课程教学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体现了考核成绩的科学性,也体现了公平性,一定程度上也杜绝作弊和临时抱佛脚的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重结果更重过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以后进入社会,进入职场有更好地发展。

例如,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把平时成绩提高到总成绩的50%,同时,将考勤、课堂考核、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答疑、课后作业、学生互动和课程论文等纳入平时成绩。在平时成绩中,还要加大课堂讨论和课堂提问在平时成绩中的比重。这样,既体现了公平性,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开扩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培养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3)引入“一纸开卷”。“一纸开卷”是指在考试开始前两周由系部统一发给学生印有“自动控制原理考试专用纸”字样的试卷纸,学生可在试卷纸上书写与考试内容有关的公式、内容等,考试时允许带进考场。[3]考试结束后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视为作弊处理。

采用“一纸开卷”考核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可有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知识点,减轻学生负担。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含有大量公式和图形曲线等特点。采用“一纸开卷”的考试形式,学生可以不用死记硬背公式,可以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知识点的理解和归纳总结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主动思考的能力。(2)有利于减小作弊的几率,端正考风。考试前,学生通过自动控制原理考试专用纸把需要记忆的公式、基本概念和归纳总结的知识点写下来,这样,考试时,部分基础薄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基本上不需要携带一些采用闭卷考试时常用的作弊小抄,而且也有利于调节学生的考场气氛,缓解考试时的紧张。

(4)加强考核反馈机制。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结束后,要形成反馈机制,及时的把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完善学生知识点的理解。特别在过程考核时,比如,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课堂测试和课程论文后,教师要及时的根据完成情况,对学生解题或理解错误问题进行案例讲解,对重点知识点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及时修改错误,加强和完善知识点的理解。

3结语

在独立学院学生教学过程中,自动控制原理考核改革还任重而道远,但教师应围绕以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理念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实行“一纸开卷”和加强课程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思路,推动了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避免了过去传统考试模式作弊、临时抱佛脚、单纯应付考试和只要60分及格等心里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婕,程丽平.应用型本科“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改革及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4):111-112.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1篇5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

互联网作为一种主流新媒体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当今大学生人数在日益增多,但国家对于精英的要求更多在质量上而不是数量上,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提高自己各个方面能力素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拥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健康的心理,在面对大千世界的新鲜事物时,要防止不良信息的影响。尤其是网络上五花八门、难辨真假的各类信息,更容易改变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以及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模式等,所以探究互联网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解决方法是当务之急。

一、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和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率也是直线上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57亿,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2300万人。其中,18至24岁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5.2%,目前我国2300万在校大学生中网民所占比例约为51.8%。①其实,大多数大学生在面对互联网杂乱的信息时还是可以很好的分辨真假,把握自己;但还是有部分学生站在网络的“分岔路口”容易迷失自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有利有弊,如何减弱其弊端对人们的影响是互联网环境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有利的方面

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1.学校除对学生开设了主修课程,还另外开设了网上公共任选课,这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课程在互联网上进行线上学习,这使同学们在节省时间基础上更大程度的获取自己喜欢的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2.互联网让当代大学生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是在无空间地域障碍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交流,了解全球性的事件,逐渐培养自己的开放性思维和全球意识;3.互联网可以给大家提供大量的各类信息、知识等,让学生利用引擎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话题,通过不断的了解和思考,将所了解知识与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相结合,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知识储备和素养;4.互联网身份隐密性和信息开放性的双重特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找到自身价值的平台。大学生是一个处于极度需要情感安慰的时期,在网络这个开放性平台上,大学生不用担心自己隐私泄露的问题,可以放松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二)互联网不利的方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有利的同时肯定会有弊端的存在。1.大学生现在对互联网终端的手机和电脑应用率较高,在手机上有越来越多的网络游戏APP提供给使用者,由于大学生在学习中有课量少,闲余时间多的特点,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下载游戏来打发业余时间,而游戏则是扰乱大学生的心智,影响德智l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很多游戏软件都是以暴力类杀人游戏为主,使用者在互相挑战可以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容易导致学生对生命的漠视;2.互联网传递给学生的海量信息,虽然可以让学生汲取更多有营养的知识,过多过复杂的信息则会增加学生本身面临的学习压力、社会压力等等,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学生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同时,网络上的信息有好有坏,学生在面对这些信息时需要把握自己的方向,拒绝许多不良诱惑,这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对互联网依赖的原因

(一)有结果必有其原因,从古至今一直如此。那么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又是因为什么呢?学生在现实世界经历到挫折没有继续进行的勇气时;学生在现实世界感到孤独没有人理解自己时;当学生在现实世界感到巨大的压力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沉迷在网络中,在这种虚拟的、便捷的、匿名的世界寻求安慰,寻找自我价值。

当学生在现实世界感觉不到关爱时,网上的某些平台提供给了学生一个有自己的地位可以发表自己言论,让别人都知道自己,关注自己的地方,同时可以释放压力。

(二)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发现与他人交往困难时,网络提供给他们一些谈论的话题,让他们寻找到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情感需求最为重要,所以便致力于寻找话题,让自己在这个世界寻找认同感,不让自己与社会脱轨。

三、互联网弊端的弱化

(一)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我们不难发现,网络带给学生的弊端方面,更多的是在学生心里形成的一些偏激的想法和观念。所以要抵御这些伤害,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建立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让学生能够自我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正确认识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做好了这些预防工作后,当学生在现实世界遭遇打击,遇到挫折时也能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和态度去解决问题。从家庭角度讲,家长应该将对学生的教育科学化、网络化,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会极大提高心理教育效率;从学校方面来讲,可以将教育网络相结合,形成“教育网络一体化”方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加的直接、全面,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发现网络世界提供的“一片海洋”。

(二)净化网络环境

现实中经常会有学生在网上观看某类视频、小说等之后,幻想自己也拥有某种奇异能力,然后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危害到自己生命的行为;也会有某位同学在观看某类不良网站后,学习态度不积极,找不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等。

21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的无处不在,这对学生的成长有更大的挑战。总之,面对网络带给我们的利与弊,我们要从不同角度理解它、解决它。让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拥有健康成熟的心理,做新一代的大学生、做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01-19.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篇6

一说起上网,大概有许多人都知道这个名词,网络的出现是社会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上网已成为一个21世纪流行趋势。在中国的13亿人里,网民就已经达到了1.1亿人。随着上网的人数与日俱增。中学生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上网的利与弊也渐渐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中学生到底该不该上网呢?

就本人观点而言中学生应该上网,但应适可而止。说到上网,上网不仅可以聊天、交友、查资料、玩游戏......,还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可以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可以毫无顾忌地与网友聊天,倾吐心事,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觉得很有成就感;还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现在自己动手做主页已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

无论何事好处与坏处只有一线之隔,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上网亦是如此。跨越了“利”的界线便是“弊”。

当今许多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常上网,1.是因为怕自己的孩子近视。2.怕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3.怕上当受骗。的确,长时间的上网会引起视疲劳,而且,近视的度数还会逐渐增加;而玩网络游戏,轻的会导致近视,重的还会导致学业的荒废;而在网络世界里,可信度不是100%的,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网络,在我们的身边,网络受骗的受害者也比比皆是。

虽然上网的坏处不少,但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上网,争取让它的弊端不在我们身边出现,让它成为我们学习、工作上获取更多有益信息的高科技工具。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篇7

关键词:手机弊大于利有效控制对策

手机是一种通讯工具,具有诸多优点,如小巧、便于携带、功能多、用途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和喜爱。作为中职生,思维非常活跃,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在手机盛行的今天,很多中职生也追求时尚,用起了手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现在一些人利用手机进行诈骗或者发送不良信息,而中职生正处于价值与人生即将成熟时期,抵御能力和判别是非能力比较低,有的学生甚至还利用手机在考试过程作弊,必须要对此加以引导和教育。

1中职生使用手机的现状

根据我校对2014年9月入学新生进行统计显示:我校学生的手机使用覆盖率为99%,仅有一少部分人由于其他家庭贫困等原因没有配置手机。

2手机使用带来的便利

不可否认,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有着极大的便利,沟通与联系是手机使用的基本用途。

随着手机GPRS、WiFi功能开通和普及,一是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室、宿舍随时通过手机进行QQ聊天、网页浏览、在线游戏等;二是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新闻,利用闲暇时间看电影小说、听音乐、玩游戏,使身心得到放松。

3手机的频繁且无约束的使用,将对学生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

当前,我校的学生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好奇心强、约束力差;二是人生观、世界观暂未形成,心理方面尚未成熟。因此在使用手机的时间上,控制力明显不够,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3.1听课质量下降

学生由于自律性较差,上课期间或者发送短信、或者使用QQ、微信进行聊天,或者浏览网页。种种因素造成学生听课过程心不在焉,听课效果下降。

3.2沉溺网络,有碍于身心健康成长

学生对网络获得的信息不能自我过滤,不能自我分辨,极有可能影响到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研究表明一旦学生接触到不良言论,不予以及时疏导,必将影响到学生的健康生长。

学生喜欢使用手机看言情类的小说,将催生与实际年龄不符的爱情观,而学生由于好奇便付之实践。早恋的学生利用手机秘密交流,老师、家长难于察觉。

3.3影响睡眠和发育,不利身体的成长

研究证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较幼嫩,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伤害,造成学生的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明显下降。

同时,手机还会使听觉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调。此外它还是致癌因子,能诱发白血病和肿瘤。15~18岁的青少年器官正在发育阶段,手机辐射会让器官产生变异或者功能退化。由于手机广泛使用历史过短,尚有一些潜在的弊端未被科学家发现。

3.4同学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

玩弄手机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舍友或者同学之间沟通、交流在减少,同学之间容易产生隔膜,日积月累的矛盾必然激化。

3.5潜在的危害

3.5.1充电行为。手机充电时,由于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差,在充电过程中随便摆放,充电线之间互相交叉,电座板的使用呈现饱和状态,手机充电也有短路的可能,是学校安全的一大隐患。

3.5.2手机盗窃事件时有发生。手机价格往往不菲,学生的防范意识不够,且容易外露,给无法分子创造可趁之机。

3.5.3学生在发泄不满时,由于未能有效进行情感的伸张,往往借助QQ以及微信发泄个人看法,悲喜之事喜欢在个性签名上提及,容易造成个人的隐私暴露,容易被社会无法之徒所利用。同时,我们关注到,学生极易喜欢在聊天工具上对某个同学进行语言上的人身攻击,这将造成学生之间的矛盾激化。

4对策和解决办法

学生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管理存在的不争的事实,如何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是当前中职卫生职业教育的一个大难题。下面就笔者切身体会以及管理过程采取的一些办法进行探讨。

4.1要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让学生意识到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在课外时间与校外同学、家长进行必要联系是应该的,利用课外时间听音乐、上网了解国内外新闻都是可以的。但在上课期间应关机,以免影响正常上课秩序。

当前“慕课”概念已得到官方的认可,打造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平台、创建自我学习自我批判新模式将成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使用手机终端进行学习和考试,吸取营养。

4.2要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自然会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为了使学生乐于学习,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形式上下功夫。笔者现行尝试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4.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如开展球类比赛、演讲、棋类比赛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开辟爱国、科普等系列讲座,组织学生参加讲座,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扬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的精神。

4.4班主任和家长要建立沟通机制

为了确保学生的听课质量并彻底改变学生沉溺于手机网络的现状,班主任需跟家长建立常沟通常联系的长效机制,一是及时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的现状;二是了解学生是否存在网恋等行为;三是及时了解学生使用手机的动向,及时讲解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

4.5学校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手机管理

4.5.1加强手机充电的管理

本文3.5.1中提到,频繁的手机充电,不仅浪费学校的电力资源,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学校应建立严格的充电规章制度,严格限制充电时间,规定充电次数,如每周1次(完全够一周内接、打电话使用)。也可实行收费充电政策,充电过程派专人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5.2建立有效的巡查制度

4.5.2.1班委干部的检查,主要负责学生充电频率的登记和建档。如有较大充电频率的情况需报告班长,班长进行谈话和劝说,如有不服从者,上报班主任,由班主任酌情处理。

4.5.5.2学生会干部的检查。主要负责巡查,上课或者自习课期间检查学生的纪律,若有手机违规行为,经确证后,给予登记,扣除操行量化分并通报批评。晚修期间,经熄灯后,学生当关机睡觉,若使用手机视为违规,学生会可根据规定扣除操行量化分并通报批评。

5结论

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学校、班级管理者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既是安全管理的问题,也是资源浪费和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大难题。在手机使用层面上,要及时地认识到危害,思想上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要注重整合学校的管理资源,在各个环节上下足功夫,下定决心对学生的手机使用加以控制,一方面,确保师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另一方面,让学生进入健康成长的正轨。

参考文献:

[1]刘钦涛.关于中职学生手机管理的三维途径.职业教育研究,2010.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从作者的工作实际出发,归纳当前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缺失现象的特点,究其原因,探讨通过教学管理改革,从制度上引导学生诚信考试。

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和手段从古延用至今。目前,考试作弊成为又一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可怕的是考试作弊歪风逐渐蔓延到人们心中的象牙塔——高等学府,如何有效防范考试作弊几乎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大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现象的特点

1.作弊队伍规模化。考试作弊队伍不断“壮大”,由过去个别考试人员作弊变成了一群人作弊。南京理工大学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场上,工作人员查出41名代考“”。

2.作弊公开化。作弊学生的心态由过去的偷偷摸摸、害怕害羞变得比较坦然,毫无羞耻感。

3.作弊工具现代化。作弊工具不断出新,由过去夹带小抄发展到用无线接收器、米粒耳机,利用手机查找、传递答案。

4.作弊服务专业化。出现了组织严密,形成联络、谈价、代考等分工明细的“职业”队伍。

首先,严抓考纪流于表面、作弊处罚不动真格。有的高校认为期末辅导员强调考试纪律、悬挂倡导标语、簇拥领导到考场拍照就是严抓考风,对监考是否到位、考场纪律全然不知。另外,学校管理层对作弊行为处罚停于表面,态度暧昧,要么抱着“照顾”学生的心态、“关爱”学生不了了之,要么简单通报批评而已。如此一来,学生有恃无恐。

其次,考试方式滞后为学生作弊提供方便。陈旧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在教室考核记忆类客观题,一锤定音——期末考试为总评成绩。有的学生对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兴趣,为了应付过关,就甘于冒险。

再次,功利主义侵蚀大学生的心灵。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也没幸免。成绩好可以获得奖学金、免试攻读研究生等,成绩不及格要补考、交费重修,甚至影响毕业。受利益驱使,有的学生就会不择手段提高自己的分数。

最后,浮躁心态助推大学生考试作弊。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侥幸、竞争、从众、虚荣的心理说到底是浮躁心态作祟。由于受到物质利益诱惑、功利主义的干扰,没有把心思完全用于学习,只是混张文凭,考试时便想着作弊。

二、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

1.与时俱进,构建和完善适时的考试管理制度。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修订适合本校的考试管理制度,执行中有法可依。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崇尚经济,造成人的思想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急功近利。如此状况,笔者认为,考试违规处罚力度要恰如其分,处罚太重会影响监考的执行力;太轻又不起威慑作弊行为和教书育人的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于2011年9月颁行《课程补考实施细则》中规定作弊的科目取消成绩和补考资格,仅可申请参加结业后的重修考试,这样的处罚既严厉,又给予改过补救的机会。同时,诚信考试的学生有多次免费补考的机会。刚柔相济、奖罚分明的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收到良好的效果。据统计,该规定颁行后补考学生的违规率较之前降低37%。

2.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教学制度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考核,提高过程考核所占总评成绩的比重。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急抱佛脚。教学过程考核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课堂出勤、作业情况、研讨表现、实验技能等。避免一锤定音,折减考试作弊诱惑。

构建多样考试形式的制度。传统的闭卷考试,考些死记硬背的客观知识,容易给学生作弊营造条件。以制度保障并赋予教师能结合专业、课程的特色选定考试形式。让教师敢于开拓进取,探索以技术操作、设计、论文、作品等灵活的考试形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的素质,有效防止考试作弊。

实行相对灵活的学制。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渠道,充分实现学习的时间性迁移、内容性迁移;给学生更多的安排自我学习的权限(如弹性学制),增强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设定可置换学分课程),这样必能驱使学生认真学习。

3.建立现代标准化考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克制使用现代通信工具作弊,仅靠人力难以收到理想效果,需借助现代防御设备。例如在教室安装高清摄像、无线信号屏蔽、配备金属探测器等,这些现代“盾”不仅起防御作用,关键是它能攻破人的心理,强劲的威慑力,促使考生诚信应考、教师认真监考。

4.真抓实干从严治考。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对考试中发现的作弊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刹住作弊歪风,这样的处理措施必能引导学生诚信考试。对于“”,学校、公安部门要将其诉之法院,以作威慑,敢于维护校园这片净土的纯洁。今年2月25日,3名内地大学生涉嫌赴香港代考托福考试被警方逮捕。27日,3人被控使用假身份证明文件被判入狱10个月。此例一出,估计今后没有“抢手”敢到香港替考。

当然,要有效防范考试作弊,除了有制度导向外,也需要思政教育配合,通过两者的结合,必能让大学校园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圣殿堂。

参考文献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置换培训置换培训教师顶岗支教意见和建议

一、引言

“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项目”旨在通过城镇教师的支教或高等师范院校(包括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下同)师范生的顶岗实习,置换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并组织其参加教师培训,从而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意识与能力,促进了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培训的组织形式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必须与师范生顶岗实习、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这两项工作紧密衔接,互为支撑,同步实施,整体推进。具体形式为:省内师范院校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当地已派出支教教师的城镇学校或农村中小学校进行顶岗实习;城镇派出的支教教师或参加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在一定时期内顶替现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岗位,通过两次置换或一次置换出来的农村教师参加由师范院校和当地教育局联合组织的脱产培训。

培训的形式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采取在师范院校集中培训的方式实施。师范院校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科的农村教师开展分类培训,会同当地教育局共同确定包括高校专家、中小学特级教师、名教师等的高水平教师担任授课教师,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交流互动、说课评课、同课异构等形式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应坚持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注重培训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突出案例教学和参与互动。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农村教师实际需要,着力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重点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学科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设计实施等。

目前,置换教师培训工作已经顺利开展。为使置换培训模式更优化,置换培训真正提高教师的各种能力,真正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本人采集了一些置换培训教师对置换培训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现简述如下。

二、研究方案

(一)问卷调查――国培教师

1.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所在学校以及其他平行学校参加过“国培”的一线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分析。

2.步骤

对本校教师发放问卷,统一回收;对其他平行学校则运用电子邮件进行调查。

3.问卷材料及调查结果

在邢台柏乡县三所平行中学抽取教师施测。发放教师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4.研究报告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参加国培的教师认为培训课程对他们很有帮助的为25人,有帮助的为29人;对课程设置很满意的为18人,满意的为24人,一般的为12人;54个人都认为培训班授课教师责任心强,备课认真;对于培训时间,18个人希望可以加长培训时间,而36个人认为恰当;对培训班的教务、组织管理有12个人很满意,36个人认为较好,6个人认为一般;42个人认为授课课时应适当增加,12人认为应当减少课时;教师们对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法培训较感兴趣。

对于最为实用,效果最为明显,启发最多的课程,教师们各有看法:部分教师认为《青春期教育》《初中生“网络沉迷”的预防与矫正》《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这几个课程最能联系当下的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他们的教育会有所帮助;有些教师认为《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最为实用,因为这直接涉及到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去管理学生并与学生沟通交流,主要教会掌握学生心理的一些方法技能;还有些教师认为《开放式试题讲座》《社会问题解析》对其启示最为明显。

教师们都认为有机会参加“国培”很好。首先,参加培训可以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可以聆听名师们的精彩讲解,提升了教学理念,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其次,教师们反映在农村教学多年,出去学习、培训的机会太少,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技能、教学理论和理念等不断地被输出、掏空,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职业倦怠。国培给了教师们难得的机会,不仅让教师们在知识技能、教学理论和理念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提高了师德修养,提高了知识素质,还有机会结识很多新朋友,让教师们收获很多,并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事业中去。在一线教师们补充新能量的同时,顶岗实习生们也有了一个上讲台的机会,很难得。

当然,也有教师认为参加国培就不能照顾家庭,家庭与事业不能兼顾。另外,还有些教师担心顶岗实习生不能独当一面。

(二)自我剖析――一个参加了国培的农村中学教师

说起国培,有褒有贬,但我觉得国培活动利大于弊。首先,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国培活动的开展使大量中小学的教师岗位空缺出来,给了师范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机会,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给了他们宝贵的教学经验。其次,对国培的教师来说,虽然有弊但是利大于弊。当今的教育出现了一些弊端,如:新出现的幼儿园教育对小学的教育存在不利的影响;农村教育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人们大众化选择教师职业,造成了教师整体素质的下降等等。这些现象与弊端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阻碍,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国培计划开设了针对各专业、针对各教育理念等的课程,提高了各地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储备,也培养了各地方教师对21世纪教育的理解与实施。国培计划又一次实现了教师向学生的转变,使教师能亲身体会到学生的感受,对于反思自己的课堂教育缺陷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是让教师作为一个学生的角度去真正关心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听听大学教授幽默诙谐、意义非凡的课程,更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超脱,对自己心灵的一种净化。再加上课下如此“充实”的电子作业及各种课件与反思等,给每个地方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的机会。

三、结论

置换培训教师对置换培训模式较为满意,在亲自参加过“国培”之后,教师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并且获益匪浅。为继续更好地开展这项培训活动,让以后参加“国培”的教师们能够收获更多,教师们对国培计划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具体有如下几点:(1)多增加一些学生心理方面的课程,以便与学生沟通交流。(2)增加一些教师心理方面的课程,以便自我调节。(3)最好增加跟岗学时,让接受培训的教师真正体验到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换句话说就是,一节好课应该如何上。(4)多与一线教师交流,包括从备课到组织教学、管理学生等方面。(5)希望专家在讲解理论之后可以亲自上一节示范课。(6)应注意教学新理念与目前应试教育体制有脱节的现象,进行改进。(7)适当增加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法的培训。(8)多增加专业性讲座。

参考文献: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教学管理;诚信考试

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和手段从古延用至今。目前,考试作弊成为又一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可怕的是考试作弊歪风逐渐蔓延到人们心中的象牙塔——高等学府,如何有效防范考试作弊几乎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大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现象的特点

1.作弊队伍规模化。考试作弊队伍不断“壮大”,由过去个别考试人员作弊变成了一群人作弊。南京理工大学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场上,工作人员查出41名代考“”。

2.作弊公开化。作弊学生的心态由过去的偷偷摸摸、害怕害羞变得比较坦然,毫无羞耻感。

3.作弊工具现代化。作弊工具不断出新,由过去夹带小抄发展到用无线接收器、米粒耳机,利用手机查找、传递答案。

4.作弊服务专业化。出现了组织严密,形成联络、谈价、代考等分工明细的“职业”队伍。

首先,严抓考纪流于表面、作弊处罚不动真格。有的高校认为期末辅导员强调考试纪律、悬挂倡导标语、簇拥领导到考场拍照就是严抓考风,对监考是否到位、考场纪律全然不知。另外,学校管理层对作弊行为处罚停于表面,态度暧昧,要么抱着“照顾”学生的心态、“关爱”学生不了了之,要么简单通报批评而已。如此一来,学生有恃无恐。

其次,考试方式滞后为学生作弊提供方便。陈旧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在教室考核记忆类客观题,一锤定音——期末考试为总评成绩。有的学生对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兴趣,为了应付过关,就甘于冒险。

再次,功利主义侵蚀大学生的心灵。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也没幸免。成绩好可以获得奖学金、免试攻读研究生等,成绩不及格要补考、交费重修,甚至影响毕业。受利益驱使,有的学生就会不择手段提高自己的分数。

最后,浮躁心态助推大学生考试作弊。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侥幸、竞争、从众、虚荣的心理说到底是浮躁心态作祟。由于受到物质利益诱惑、功利主义的干扰,没有把心思完全用于学习,只是混张文凭,考试时便想着作弊。

三、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

1.与时俱进,构建和完善适时的考试管理制度。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修订适合本校的考试管理制度,执行中有法可依。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崇尚经济,造成人的思想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急功近利。如此状况,笔者认为,考试违规处罚力度要恰如其分,处罚太重会影响监考的执行力;太轻又不起威慑作弊行为和教书育人的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于2011年9月颁行《课程补考实施细则》中规定作弊的科目取消成绩和补考资格,仅可申请参加结业后的重修考试,这样的处罚既严厉,又给予改过补救的机会。同时,诚信考试的学生有多次免费补考的机会。刚柔相济、奖罚分明的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收到良好的效果。据统计,该规定颁行后补考学生的违规率较之前降低37%。

2.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教学制度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考核,提高过程考核所占总评成绩的比重。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急抱佛脚。教学过程考核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课堂出勤、作业情况、研讨表现、实验技能等。避免一锤定音,折减考试作弊诱惑。

构建多样考试形式的制度。传统的闭卷考试,考些死记硬背的客观知识,容易给学生作弊营造条件。以制度保障并赋予教师能结合专业、课程的特色选定考试形式。让教师敢于开拓进取,探索以技术操作、设计、论文、作品等灵活的考试形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的素质,有效防止考试作弊。

实行相对灵活的学制。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渠道,充分实现学习的时间性迁移、内容性迁移;给学生更多的安排自我学习的权限(如弹性学制),增强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设定可置换学分课程),这样必能驱使学生认真学习。

3.建立现代标准化考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克制使用现代通信工具作弊,仅靠人力难以收到理想效果,需借助现代防御设备。例如在教室安装高清摄像、无线信号屏蔽、配备金属探测器等,这些现代“盾”不仅起防御作用,关键是它能攻破人的心理,强劲的威慑力,促使考生诚信应考、教师认真监考。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篇11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心态;诚实守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10—03

考试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我国的官吏史和教育史,都与考试制度息息相关。自隋朝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的阅历与观点,按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开始,中国的科举制度由此正式诞生。相对于原有的世袭、举荐等选拔人才制度,科举考试的确立,无疑是一种相对公平、公开和公正的选才方法。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考试制度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选才和检验学习成绩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一直伴随着学习不停地参与各种考试,每学期甚至每个月不间断地考试似乎已经成为学生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经历了中学阶段,特别是千军万马涌向高考这座独木桥后,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如今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对待各种考试的呢?

一、大学生考试心态的几种现象

迈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们,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环境。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们的学习目的往往是不同的。在义务制教学的学习阶段,只是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考试的目的大多以检验学习效果,挖掘学习潜力,鼓励学习热情为主要目的。到了高中阶段,在现有的教育体制的制约下,学习与考试的目的开始变得单一和现实。学生们逐渐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或者说再没有闲暇的时间来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买单。为进入一所理想的高中而进入一种程式化的学习模式;到了高中阶段,更是一种千军万马奔向“独木桥”的情景。初高中阶段的学生,为了在以后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得好成绩,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上课和考试似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应试教育的结果使得他们必须应对考不完的试,各种月考、季考、期考、联考、竞考等如同家常便饭,由此而造成一些同学生活经历单一、认知能力模糊、心理脆弱、意志薄弱以及缺乏挫折后的承受力。

曾经经历过上述过程的大学生们,在他们初入大学校门后,往往会有个心理适应期。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目的,不同于以往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差异。面对大学的考试,他们的心态又会产生何种变化呢?

(一)目标明确的自信心态

学有目标的同学,往往学习动机比较明确。初高中阶段的学习,使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考试。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或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们所学的专业课程正是其目标和兴趣所在。学习的动机决定着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动机决定着学习的方向。他们的目标和动机相对连贯,能比较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勤于思索,善于在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中思考问题,因而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经历过高中阶段的考试“战役”,大学的考试就显得舒缓。扎实的基础、自信的心态让他们应对自如。

这部分的同学一般都有相对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学习与考试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进行目标管理,做到自觉调节、自觉监控。他们常常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考试心态以及自觉维护自我行为准则,并且不断地进行总结、评估和修正。在他们身上不仅体现了“我要学”的愿望,更使“我能学”的自信得以树立。他们将学习演变为一种自觉的过程,良好的习惯促进其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习和考试对他们来讲不是一种负担,更多地是一种追求,一种享受过程的愉快体验。

(二)注重实践,追求过程的平和心态

这部分学生和前述的学生最大的差异在于对学习过程的不同诠释。他们在学习上不要求面面俱到,对于考试的结果,并不太注重。他们讲究学有所用,早早地为自身的创业或就业立下规划。他们兴趣广泛,不满足所学课程的限制;他们思维敏捷,社会适应能力强;面对挫折,能够比较好地自我排解;他们独立性强,能够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以及校外学习较好地相互结合,注重实践性和动手能力。对待所修的课程考试,不会为了刻意追求完美而花上太多的时间,有时他们更看重的是一些考级、考证和第二专业的选修,甚至对校外的课程辅导和培训表现得异常热情。比如像会计资格证考试、报关员资格证考试、广告业务员资格证考试等与其爱好或与其将来就业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格考试和认证,为此积累更多的就业资本。

因而,他们对待考试的心态就显得比较平和,他们更多地倾向于技能型的学习,且具个人本位的学习观,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良好的心态使他们敢于面对现实,也不会因为考试时的一时得失而怨天尤人,沉溺于懊丧苦闷之中。

(三)“及格就行”的混文凭心态

十几年前,在我国高校流行的“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口头禅反映的是当时学生对待学习和考试的一种心态。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前,考生们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后,那便是阳光大道,大路通天。国家的包分配制度,使得大学生不需要为毕业后的就业花费太多的精力。“60分万岁”正是这种体制下学生对考试的理解。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考试心态,应该说是“60分万岁”心态的一种延续。“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口头禅虽然可以说已经在今天的高校学生中少有所闻,但扩招后的学生群体和素质存在着相当的差异。从理论上讲,扩招后的大学门槛比以前低了不少,高考的录取率在不断刷新,甚至生源有时也不仅仅局限于高考。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通常说的包分配没有了,但现实中的“包分配”,在现行体制中还是存在的,它体现在如“子承父业”的“富二代”,“我爸是李刚”式的“官二代”,等等。这部分学生,在扩招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是混一张文凭,这样就可以“毕业”了。学业在他们心目中,始终不会在首位。考试的结果,只要分数够,就不会多要一分;另一些学生则认为,大学的学习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去拼搏,大学讲的是学分而不是分数,只要把学分拿到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每门课都考高分,回家时有个交代就行了。认识的偏差使他们消极对待学习,不求学业有所建树,只要考试能通过,能毕业就行。

(四)虚荣心理造成的投机心态

通俗地说,虚荣心理就是一种不实事求是的心理。虚荣心理通常表现为了满足自身的荣誉、地位、成绩等欲望,而表现出的一种不正常的情感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讲,是攀比和不平衡心态导致了虚荣心理。

这部分学生过分看重分数,虚荣心态主导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担心考试成绩不好,让自己的形象打折扣,被别人轻视;担心考得太差,失去了评奖评优的机会;担心分数低了,给以后的就业带来麻烦。这其中有些同学平时学习也算努力,成绩也不错,有的还是学生干部,甚至是奖学金的获得者,但为了得到高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甚至不惜考试作弊。

虚荣心理促使了学习和考试中的投机心态。现今大学里一提到考试,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作弊行为。投机者为了取得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不择手段不惜代价,常常怀有一种赌徒心理。就像前述的那样,这些同学看重的是好的成绩给他带来的利益,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取得的成绩,作弊便成了他们参加考试的手段之一。

(五)盲从心理导致的不平衡心态

盲从心理指的是缺乏主见,遇事随波逐流,作为个体常常屈服于群体的压力,在认识和行为上自觉不自觉地趋同于“大多数人”。他们认识水平低,对是非的辨别和判断能力较差,容易被别人的行为所感染;他们做事缺乏规划,没有见解,或主意不定,遇事不知如何处理,只好人云亦云,做出错误的举动;同时他们意志不够坚定,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和看法,有时甚至为了满足别人的感受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这里指的不平衡心态,主意是指一些同学看到别的同学在考试中采取作弊行为,并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一些平时学习努力、考前认真复习的同学反倒是不如考试作弊的同学,由此而产生的一种不平衡心态。他们认为考试结果的不公平,不能反映每个人的真实学习状况。与其独善无用,不如一起加入。

考试中的作弊行为,使得作弊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不应有的利益。这在缺乏一个健全的诚信体制和健康的诚信环境的现实中,使得那些原本不想作弊,但又经不起利益诱惑的同学,最终选择了对考试公平原则的放弃。心态上的不平衡,到对考试作弊行为的趋同,看别人都在作弊,错不在我一人身上,久而久之,心态发生了变化,认为考试不作弊就是吃亏了,行动上也改变了原有的初衷,习以为常后,作弊行为也就伴随着这些同学的考试。

(六)“能抄则灵”的舞弊心态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手段。一些同学在经历了上大学前的无数次考试,特别是经历了高考之后,对待学业考试,在心理上易产生偏差。过去单纯追求成绩的考试,在入大学校门之后,便没了学习动机。他们的学习目的开始变得模糊,学习热情也随之放松。一部分同学很快失去了奋斗的目标,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则将注意力转向了其他方面,如上网、打游戏、谈恋爱或者其他一些社会性活动,上课迟到、旷课等现象也成为平常的事,到了考试时,就抱着侥幸心态期望能过关。“学不在深,能抄则灵”便被这些同学封为考试法则。

在现今大学的考试中,舞弊现象可以说并非罕见。为什么要作弊呢?作弊者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

这部分同学,一些在平时的上课中,往往疏于努力,主观上不重视学习,考试时只好寄希望于作弊来获得好成绩;另一些同学在报考学校专业时,对现在所学的专业不怎么了解,或是在入学时填写的“服从分配”,而不得不学目前所修的专业,对专业课程或有些科目不感兴趣,学习提不起精神来;还有些同学则是学习方法不得法,平时学习虽然也很努力,但往往不得要领,积重难返,学习变成了包袱。他们渐渐地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进而产生厌学情绪。随着成绩的下降,一旦在考试中遇到有作弊的环境条件,遇有合适的机会,就会有作弊的冲动。

二、课程设置的科学化与考试制度的完善

针对大学生们对待学业与考试的心态和现状,应该说,教学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和考试制度的完善已经迫在眉睫。

大学是一个培育年轻人的场所,我们的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必须围绕这个中心。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更多地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大学生们在经历了中小学的填鸭式教学后,来到大学,他们想学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以便自身个性化发展得到充分的施展。从现状来看,高校课程设置多注重于学科知识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对于学生因素则多少有点忽略。如果我们的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问题,所学的课程与他们的发展需要相去甚远,甚至一些跟不上时展,观念陈旧,思想老化,信息量极低的课程,更是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可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性被扼杀,便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次,应当科学地调整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扩大现有的选修课范围,同时精选必修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必修课的数量。这样,既不加重学习负担又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使得其兴趣爱好与课程学习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变被动为主动,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在考试制度的设计上,要注重考察观点的创新和立论的严谨。旧的考试机制,往往导致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不少闭卷试题,还是多少年沿用至今的靠记忆的方法,为考试而考试,为学分而学分。死板的步骤,僵化的概念让学者索然无味。应试教育环境下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其可能性远远大于素质教育环境。考试的另一个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检验学习的不足之处,同时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展示他们学习成果的平台,从而更加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学校教育应更多的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培养出一代心智健全的年轻人。

同时,在学分的设置上应更多地体现学习能力的培养,奖学金、优秀生的评选更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走依法治考的道路,并且有一套完善严谨又便于操作的考试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奖惩严明。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里,优异的成绩只能源自于自身的努力。

三、诚信原则失守后的迷茫与道德操守的重树

诚信守则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诚实就是要就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考试作弊其实就是一个诚实原则失守的问题。

考试不光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是检验一个人的诚信品质。公开认为自己是不守诚信的人怕是不会有,在作弊时找一些借口,给自己找些心理安慰大有人在。有些同学认为,公共课可以作弊,专业课不可以作弊;校内的考试可以作弊,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以及高考等部级的考试不能作弊;有些同学则认为,考试内容偏重于背诵和记忆的,作弊可以理解;还有些同学的“从众心理”,也给考试作弊找了个借口。“许多人在作弊,我也就作弊了”、“他们先作弊的,我只是看不过去才作弊的”,这种找个借口的所谓不平衡心态,严重拷问了诚信原则的底线,也确实在一些大学生中产生了迷茫。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都以“诚实守信”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一个有着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必须把诚信作为自身的价值底线。现在生活中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重利轻义的所谓务实倾向,多多少少地影响着院墙内的学生。从表面上看,考试作弊仅仅是一个校园现象,但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现实生活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品德认知虽然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但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在缺乏相应的社会阅历和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的同时,就显得自身的不成熟。在其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他们的意志和品质都有所提高,但由于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其自控能力和韧劲的明显不足。特别是在一些利益的诱惑下,他们的道德意识、诚信守则极易出现复杂的态势,表现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缺乏动力、失去目标。这在学习上和行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考试作弊便是其中表现之一。

诚实守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处于一个急剧的变化时期,各种新事物、新潮流、新思维以及封建残渣、没落腐朽鱼龙混杂不断涌现,给大学生们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正经历着悄然的但却是深刻的裂变。作为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中的一些同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观念的影响,他们表现为缺乏对新旧观念的整合能力和有效地鉴别能力,不能建立和运用自我防卫机制,从而造成他们的道德困惑、认知失调和心态失衡。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再把考试作弊这种“诚信失守”看做是道德品质的不良行为,甚至会找到很多的理由和借口。如果这种思维和行为任其发展下去,势必造成诚实守信的基本价值观的毁灭。

道德操守的重树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命题。它不仅仅体现在严肃考场纪律、端正学风校风,更重要的是怎样在如今这个社会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处于紊乱状况、新旧道德观相互交替、相互冲突,人们道德选择“多样化”的现状下,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又符合人类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及适合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具有合理性、正义性和崇高性的价值观。

道德操守的重树是我们必须要努力去做的事情。“学习为什么?”“考试为什么?”原始而看似单纯的问题又一次摆在大家面前,它关系到一代人的价值取向,关系到诚实守信的道德认知,关系到大学校园精神的灵魂和核心。长期以来,大学是理想主义的精神家园,健康、纯洁、向上的精神不仅是同学们对自身角色的认同,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在大学这个知识和道德的制高点上时,你的道德操守和诚信品质就得高出社会一筹。

四、结语

青年人的心智发展,到了大学这个年龄阶段,正从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也是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坎坷和曲折的。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也有待于时间和经验的积淀。

考试不是学习的目的,它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用考试的结果来衡量一个同学的学习是不全面的。然而,现实中还是存在着卷面分数之外的分数价值,它不光是体现在成绩单上的光鲜符号,还可以带来考试本身之外的价值。因而,在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考试制度不断完善的前提下,适当淡化分数的含金量,更多地运用综合考评手段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多开一些学生们喜爱的课程和讲座,让他们有更多选择课程的自由,在公开公平的环境中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培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成就来自于艰苦的过程,名利在于更多的付出。人生要有目标,上大学不仅仅为了学历的提高,更要珍惜自身人格的塑造,把高学历转化为高素质,在诚实守信的信念中坚守道德准则,成为一代心智健全的大学生。这是大学生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社会的期望。

参考文献:

[1]刘书芳.我国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J].江西教育科研,1998,(1).

线上上课的利与弊范文篇12

关键词:高职;考风建设;危害性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是教育公平性的集中体现,是对教育进行评价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尺度,有利于优秀人才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因此,国家、社会、高等院校都把它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考风是指学校的考试风气,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加强高职考风建设,促进良好考风的形成,是高职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职考风存在的问题

1.学生作弊的现象较为严重

举凡考试(入学考试、学期考试、等级考试、选拔考试),总是不乏作弊现象。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甚至出现了经营考试作弊的专业及作案集团,从事从设备提供到答案发送的一条龙服务,极为严重地影响了考试秩序和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学生作弊出现了以下几个新的特点:首先,学生作弊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个体作弊,有夹带抄袭、偷看他人答案等表现形式;其次,群体性的作弊,主要有交头接耳,互相传递答案,约定暗号进行交流舞弊,使用手机短信、无线耳机等现代工具配合作弊等形式。再次,学生作弊行为愈来愈公开化。有的作弊者目无考纪,公开作弊,胆大妄为,有的甚至当众辱骂监考人员。三是学生作弊行为愈来愈庸俗化。如考前千方百计向老师套题目,考试时竟有人把答案写在大腿上,考后不及格就请人向老师说情,甚至行贿,有的考生不以作弊为耻,反以为荣,毫无羞耻之心,竟然在同学中炫耀自己,影响极为恶劣。

2.部分教师对考风的严肃性重视不够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考试纪律不重视,对学生的作弊行为坐视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有些任课教师为了自身的某些利益,提前将试题透露给学生,或者指定考试范围。这样可能会导致该任课教师所教的学生成绩较好,使该任课教师能很好地向领导交差。(3)学校或教师对重大考试的考风考纪抓得较严,但对平时测验的作弊现象没有或很少作出处理。具体表现在:对夹带作弊、传递考生答题答案的行为给予制止及处罚,但对偷看、暗号联系的舞弊行为是大多没有有效的制止和合理的处罚,导致多人采用后种方式作弊,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养成恶习。(4)有些任课教师认为处理作弊学生是班主任、教务处的事,对学生的考试教育时紧时松,因此有学生就视监考老师是谁来确定是否作弊。这些行为使投机取巧的学生更为放肆,严重败坏考风考纪,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并且影响更多的学生。

二、考风不正的危害性

1.考风不正挑衅了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

考试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活动,也是在学校中实施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是由施考者和应试者共同参加的有组织、有目标的活动,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就学生个体而言,考试的结果,如成绩的及格与不及格、名次的高与低、通过与不通过、达标与不达标等,关系到学生的荣与辱、选拔与淘汰、肯定与否定、奖励与惩罚、毕业与否、甚至成功与失败。使得考试这一教学活动更加复杂起来,与考试活动相伴而行的考风问题――考试作弊现象就无情地凸显出来,严重挑衅着考试公平、正义与诚信的社会原则,影响和决定着高职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个人培养质量,拷问着高职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

2.考分不正严重损害着教师的师德和学生的诚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能只会教书,也要学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我国有古语“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以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因此,如果教师对考风的严肃性重视不够,甚至出现考前透露试题或者指定考试范围的现象,会在学生中出现示范效应,使得学生更加弄虚作假,从而败坏社会良俗,影响学生的成才。

三、考风不正的原因分析

1.社会风气的影响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学校是一个小社会。考生舞弊是社会舞弊在学校中的折射。当前功利主义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严重影响着学校学生的行为,因此,学生作弊也是社会的不良之风的一种客观影响。

2.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心中无理想,有一部分学生,高考前经历了紧张的学习,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就产生了松一口气的想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以为考上大学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不会考虑怎样过好短暂的大学生活,更不会去考虑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有些大学生由于受经济改革进程中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功利主义色彩强烈,认为上大学只是为混张大学文凭,在行动上缺乏组织纪律,学习散漫,迟到、早退、无故旷课根本不在乎,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学习风气很差。

3.部分教师的教学质量不高

部分教师面对学生有时候也是敷衍了事,没有正式备课,也不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宗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教师的师德也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导致教师不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教师的教学热情下降,教学质量不高,照本宣科,枯燥无味,使部分学生不愿意上课。有些教师不常与学生交流,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和阴暗面在学生面前过度渲染,对学生造成较强烈的消极心态和情绪,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学生逃课率比较高,最终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考试又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的必要途径,因此,在考试时,教师为了能使得学生通过考试以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出现指定考试范围甚至透露试题的现象发生,同时学生也因为没有听课或者是对课程不感兴趣在考试时不得不选择作弊。

四、高职考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诚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广大学生知诚守信,使考生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道德防线而不去作弊,把诚信考试内化为自觉行动。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这样能直接对学生以后的就业、考研等等起一定的影响和威慑作用,对减少作弊行为的发生有着很好的作用。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

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是成才的关键阶段,也是自我独立的重要阶段。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有的学生感到困惑茫然,无所适从,社会上各种消极落后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因此,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深入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志向,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应特别强调人性化,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正面引导,把思想教育与管理融合在一起,避免空洞的说教,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因材施教,对于个别思想单纯、自制能力差、不善于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容易走入误区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走上正确的轨道。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贫困山区慰问信4篇
  • 下一篇:自动化顶岗实习报告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