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乡村的发展变化(精选8篇)

时间: 2023-06-30 栏目:写作范文

乡村的发展变化篇1

关键词:土地流转;乡村景观;模型

Abstract: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ural landscape after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as object of stud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and transfer, analyzed the collective land circulation and transf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untryside landscape development space of four stages model: privatization rural landscape stage, socialist countrysid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tage, market-oriented rural landscape stage and urbaniz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stage、 And then discusses four approaches to mode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ural land circulation and transfer: land patches and the farmland landscape, rural settlement and garden landscape, industry and the adjust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d the country culture rural economy、

Key words:circulation and transfer of land;rural landscape;model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2-11(5)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始终是伴随着城乡关系发展,形成以城乡二元结构为特征的城乡二元景观结构。在这二元结构中,无论是1978年前农业主要为工业和城市提供农业产品生产为主的乡村景观,还是1978年至2003年间主要为城市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等乡村资源为主的乡村景观,还是2004年后伴随由上而下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惠农措施的实施推动下的乡村景观,乡村景观的发展,总是处于实际的附属地位,滞后于城市景观发展。人们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从最初的实验到学术层面的研究再到中央法规、文件的层面,成为众多学科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点、热点。形成土地流转在空域角度存在着三个层次的共识:即乡村土地流转层次、城乡土地流转和城市土地流转。从乡村景观空间、类型、结构上来看,无论是乡村土地流转还是城乡土地流转都直接或间接带来了景观重构的结果。尤其是城乡土地流转,不但是我国城市化土地需求的主要满足方式,而且是乡村景观形态变化的主要推动力量。那么土地流转究竟改变了乡村的哪些景观形态?影响的机制和途径是什么?此外由于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种失衡为本文论述带来了困难。所以笔者设定论述的乡村区域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且土地流转较为明显的区域,并不局限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的村落。

1 基于集体土地流转的乡村景观衍变模型

讨论我国土地流转影响下的乡村景观衍变,首先需要确定本文所谈论的乡村景观的概念指向。好在对乡村景观研究在地理学、生态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国内一些学者对乡村景观也提出了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看法。韩丽等人,从美学角度认为乡村景观是审美信息的源而存在。自然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的主体,是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基础。将山水、田园、村落、建筑、乡土文化作为景观美学评价主体[1];金其铭等人从地理学角度认为乡村景观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生物等客观因素和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等主观因素的一种各要素相互联系、协调统一,且具有一致自然地理基础、利用程度或发展过程、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种综合体[2];王运才认为乡村景观是城市景观以外的一种空间,是分散的农舍和集镇所代表的区域,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复合体[3];刘滨谊认为乡村景观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与人类聚居活动有关的景观空间。是乡村生活、生产和生态在特定空域的反应。景观类型可以分为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4];而谢花林等则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认为乡村景观是由村落、林草、农田、水体、畜牧等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5]。

如上所述,对乡村景观的认识,不同学者依据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但总体来说,对乡村的认识关注过多的是对特定空域物质或人文景观因素的组成、结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对乡村景观塑造的隐性力量关注不够。实际上,景观是人类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特定印记在特定空域的一种客观反映。是与城市相对应的一个乡村性特征明显的空域,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社会关系在自然空域的直接反映。具有与城市诸多不同的特征:拥有更多的自然景观资源、粗放的土地利用、特有的田园文化与生活、舒缓的生活节奏、淳朴的人际关系、相对稳定社会关系等等。由乡村聚落景观、农田景观、自然景观、乡村庭院景观和乡村文化景观几个部分组成一个复杂系统。

在乡村景观中,土地被看作是最基本的景观要素之一,是乡村景观赖以发生、发展和存在的载体,而土地的权属和职能的变化必定带来乡村景观的特征变化。从目前对我国土地流转的研究成果来看,建国后的乡村土地流转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49—1953的,使得乡村土地完成了由封建地主向农民手中的转变,农民手中土地可以自由流转;二是1953—1958年间,伴随农村土地制度由“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的演变,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由初级合作社的“农民所有、集体经营”发展成“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完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变革,土地流转基本停止。化阶段的土地经营由初期的经营规模扩大到后期生产队为基础的规模缩小,土地流转完全停止;三是始于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农地第一轮土地承包(1978-1993年)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完成了土地集体所有,经营权由集体向农民的流转。2003年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家庭承包土地的流转开始[6][7];四是基于城市化和“三农”问题的土地流转阶段,乡村土地流转在空域上体现出乡村内部流转和城乡土地流转的形式,并呈现多样化快速发展的态势。

而土地流转的结果势必引起乡村景观土地斑块、农田景观、乡村聚落形态、乡村庭院景观以及乡村文化景观的变化。从上文的土地流转阶段划分和同期乡村景观特征做个比对,我们可将我国乡村景观衍变分为四个阶段:一、建国后伴随而呈现出的土地私有化乡村景观。这一时期的是按人平均无偿分配的形式展开的,最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乡村的农田景观土地斑块由过去的“规模化、整体化”转变为“小型化、零星化”;战后村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使得乡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这种积极性也激发了村民开荒种田的热情,一些荒地不同程度地被开垦。乡村景观呈现百废待兴的可喜局面;二、由“互助组合作社”阶段构成的社会主义乡村景观建设时期。土地收归国有,集体经营、集体耕作,使得农田规模化空前;村民集体劳作与休息、农田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等等都使得这一时期的乡村景观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三、基于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市场化乡村景观。这一时期的乡村农田斑块因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行而再次细分,土地经营权由集体转向了家庭,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决定土地种植的关键因素,乡村经济的发展使乡村的村容村貌趋于多样化。乡村剩余劳动力形成我国特有的“农民工”阶层。农民工农忙回乡,农闲进城,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引发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现象。乡村的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乡村住宅和院落的发展呈现多样化、城镇化的特征;四、以城市化高速发展为背景的“类城化”乡村景观。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并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乡村景观正发生最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乡村住宅和院落的建设带有明显的城镇化住宅特征;源于土地征收和乡村合并的行政主导型乡村景观改造,使传统村落空间发生重组;规模种植、规模经营为目的的乡村土地流转,使乡村农田景观发生重大变化;乡村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乡村的景观面貌;大众传媒、互联网在乡村的大力发展,正深刻影响着乡村的文化景观形态和文化消费方式。

2 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影响机制模型

土地既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乡村景观的基本景观要素。很显然,每一次土地权属的变更都会直接带来乡村景观形态的变化。土地权束的流转最终会通过土地以及土地所承载的景观元素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土地流转是乡村景观衍变的一个基本原因。依据土地流转发生的空域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农村(乡村)土地流转、城乡土地流转和城市土地流转三个层面,并以此来分别对应于城市、城乡交错带和乡村,以及城市景观、城乡交错带景观和乡村景观。

2、1 乡村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影响的机制

从目前学者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结果来看,乡村土地流转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以及宅基地流转三个层次。不可否认,目前我们讨论该命题更多是依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如何破除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与“集体所有、农户经营”土地制度长期稳定之间的矛盾。在笔者看来,乡村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影响的机制至少可以描述如下。

2、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直接影响了农田斑块的形状以及土地职能的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为单位平均分配承包集体土地引起农田土地斑块细碎化,破坏了农田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以规模化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一定程度增加乡村景观整体性与连贯性的同时,因产业化、企业化、科技化、自动化为特征的新规模农业重构了现代乡村景观审美形象。而以非农化生产为目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则成为乡村景观的新变量,使得乡村具有一定的城镇化特征,成为“类城化”乡村的重要参数。

2、1、2 乡村宅基地流转直接影响了乡村聚落的特征和乡村庭院景观

如果说乡村聚落内部宅基地的流转主要影响了乡村聚落的内部结构和形态的话,那么因为乡村宅基地规划和管理的弱化或缺失而造成的耕地向宅基地流转,则带来乡村聚落的外延扩大。而在具有矿产、旅游、交通、航道等资源的村落,宅基地流转通常围绕资源点展开,建设全新的商住两用房屋,直接重建了乡村聚落和乡村庭院景观形态。乡村的贫富差距通过宅基地流转的途径以乡村庭院景观的两级分化表现出来。

2、1、3 乡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则直接影响了乡村景观的产业布局和乡村向城市转变的速度和程度

在经济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成为农村发展的主要走向。这种集体土地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变,带来的乡村的农田景观、村落景观破碎化,第二、三产业的大量出现也带来了乡村景观生态的破坏。甚至有的乡村,经济发展是以牺牲村民集体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而这种破坏性的经济发展成为乡村景观的最大杀手。

2、2 城乡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影响的机制

如果说乡村土地流转的最终结果是带来了乡村景观由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转变,最终在城市影响的诱导下孕育了新城镇的话,那么城乡土地流转则是城市规模扩大的必然结果,是乡村景观加速城镇化的必然途径,是乡村受到城市因素侵入后的必然结果。这种影响机制可以被描述为:

①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化的深入使得城市建设用地日渐匮乏,将城市周边区域的乡村集体土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是城乡土地流转的内在需求,也是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的最有效途径。

②乡村土地流转到城市土地的通常途径是先将乡村的行政管理划归城市,然后采用土地征收的方法将集体土体转换成国有土地,进入土地一级市场,完成城乡土地流转过程。

③农民从原有土地上剥离,成为城镇户口,完成农业人员向非农业人员的转变。

④被流转的土地职能从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改变了乡村具有的景观特征。

2、3 基于土地流转的城乡景观互动影响模型

通过上文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乡村土地流转还是城乡土地流转,最终的结果和目的都是向城市的流转,具有由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性。乡村景观作为与城市景观对应的一个概念,通过土地流转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力,并相互交融。城市景观具有乡村性,而乡村景观也具有城市性。城市景观里的乡村性是乡村景观影响力的结果,乡村景观里的城市性则是城市景观影响力的结果。考察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相互影响的关系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城市景观影响力随着乡村距离城市的增大而呈现逐步衰减趋势,并通过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大众传媒诱导乡村内部孕育出新城镇景观;乡村景观影响力随着距离城市区域的减小而呈现递减趋势,并通过土地城乡流转升华为城市景观或蜕变为服务于城市的新型乡村景观点(如图1所示)。

3 土地流转影响乡村景观的途径模型

3、1 土地斑块与农田景观途径

乡村区域的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了土地斑块的变化以及因土地斑块变化引起的农田景观上。在景观生态学中,乡村景观空间格局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斑块作为景观生态学的一个概念,被用来描述“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Forman and Godron 1986)”。因土地流转引起的农田地块的种植功能转变、新型农业、耕地的非农化操作等都可被看作是干扰斑块,引发原有土地景观斑块的大小、形状和性质的改变,并作用于廊道和基质上,引发整个乡村生态景观的改变。如果从城乡空域而言,乡村区域被看作是乡村景观的基质,乡村河流、道路、山川、森林等被看作廊道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将农田、乡村聚落看作是斑块。所以,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了农田景观层面。主要表现在:

①农户之间自发进行的耕地经营权流转,使土地细碎得到有限控制。种植专业户、企业化承包经营、集体互助合作经营等规模种植的内在需求因土地流转得以有效实施,并作用于乡村景观空间中,增加了土地的生产效率、使得粗放型的农田景观带有了明显的科技特征和时代气息。

②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和家庭作坊等非农建设引起的土地流转则改变了土地的功能,使乡村由过去的农业生产性景观向非农业生产性乡村景观转变。

③因乡村建设用地无序规划或管理失控造成耕地向建设用地大量转变,引发乡村聚落外延扩大,压缩农田景观斑块,在有的聚落密集区,聚落之间几乎连成一片,乡村性逐渐被城镇化所取代,进而发展成为“类城化乡村”。

④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出现的“垦荒”和后来的“抛荒”都带来不小的乡村景观空间变化。垦荒的结果是将乡村空域中未纳入土地承包范围的滩涂、沟岔、道路、水渠等被村民自发地进行了开垦用以农业种植。而后者则是将地块细小的耕田、自留地等废弃不用或采用栽植林木、放牧等无人值守的耕种模式。结果使得乡村景观带有一定的荒芜化特征。而有的乡村因劳动力外流和村民自然死亡甚至呈现出衰败特征,乡村景观正退化为自然资源。

3、2 乡村聚落形态与乡村庭院景观途径

乡村非农用地的流转突出表现出两种类型:一是乡村内部流转。其中又以宅基地流转为主体。改革开放初期的宅基地流转规划和监管权多在村集体,流转速度较慢,村落外延拓展缓慢,新居多在老宅基址上翻盖建成。随着改革的深入、居户的增多、村集体的管理职能的逐渐弱化,乡村宅基地规划和管控效度降低甚至失灵,乡村宅基地增量多以占用自家自留地等离村落较近的耕地为主,年轻居户的房屋多在村落的外延,并逐步向外拓展。在一些资源点附近的村落,房屋建设多依资源而建,或沿街道、河等呈线性分布,或者散落乡间,成为资源诱导型新城镇的雏形,乡村聚落形态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乡村庭院景观差异化增大。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乡村庭院的储藏、种植、养殖等经济功能都在逐渐减弱,但这种变化因住户的意识水平和经济状况的差异正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经济条件优越的住户拥有更多的住宅或“类城化”住宅,庭院更多追求安全、卫生、美观、便利,家庭生活设施电气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经济条件差的住户因平均的生活成本提升和收入下降、劳动力弱化或丧失而生活困难,庭院景观功能逐步退化,成为赖以生存的栖身之所。

而在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受到城市吸附效应的影响,土地流转主要是以集体土地通过土地征收进入一级土地市场形式展开。基本模式是先从行政区划上划归城市区县管辖,然后借助城市交通、河流等快速通道,以工业园、科技园等经济项目和城市公益用地等形式征收土地,成为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的廉价而又有效的主要途径。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村镇的大部分或全部土地被流转入城市,彻底完成乡村向城市的物质转变。乡村庭院景观的建设已经难觅田园属性。

3、3 乡村产业调整与乡村旅游景观途径

传统乡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空间单元,乡村景观也被看作是农业景观。就改革开放30年的乡村产业而言,基本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乡镇企业兴起、发展和壮大时期。这一时期的乡村非农土地流转的主要去向是企业建设用地。这些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大量出现增加了乡村空域的第二产业比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地兼业的机会的同时,也改变了乡村景观的性质和类型,同时也让乡村景观带有一定的城市性;二是乡镇企业倒闭、“农民工阶层”出现、发展和壮大阶段。昔日带有工业色彩的乡村景观因乡镇企业的大量倒闭而显出破败而失去生机。种地收益急剧降低甚至是负数,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机会,引发“抛荒现象”,留守乡村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这一时期乡村景观呈现由工业色彩乡村向传统乡村退变的趋势;三是农村税赋改革以及惠农政策的实施,极大改变了抛荒现象,并出现以企业化运作的规模化新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逐步展现。在离城市较远的传统乡村区域,多以规模种植、养殖、畜牧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以此建立初加工、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非弄劳作体系,快速构建成新乡村景观。而在城市周边地区,则依托城市旅游市场,大力开发种植园、采摘园、民俗风情等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快捷的交通、田园风光、绿色食品、农家习俗成为一些村落的支柱产业,最终形成服务型新乡村景观的模式。

3、4 乡村人文景观与乡村文化经济途径

乡村土地流转并未直接带来乡村人文景观的改变,而是通过土地流转释放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有文化的年轻劳动力,使他们从传统的农民、兼业农民转换成非农劳动人员。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和乡村间的摆渡加速了城市文化对乡村的影响,由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对乡村的负面评价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一些长期在外的务工人员在城市购置房产和产业长期定居城市,客观上造成人才外流;而大部分则需要继续回到乡村进行房屋安置。这些从城市归来的本土乡民带回来的不但是金钱,同时还带回来的生活方式、文化认同、电子产品等城市生活元素,成为构成当下乡村人文景观的新鲜要素和主要内容。长期以来,民俗、民艺的传播依靠代际间的口传身授,而这种方式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和文化氛围。随着乡村经济条件的好转,老人仍旧保持了传统的乡村田园文化,而这种存在于老居民之间的民艺民俗,有的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得到有限传承,但更多的将随着老人的辞世而逐步消亡。年轻一代在义务教育和电视、广播、互联网、微博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下,逐步重新构建乡村人文景观、人际关系与道德观念。文化经济是被用来描述因为文化和经济紧密结合、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以经济为依托的新型文化形态,或者是以文化为内涵的新经济形态。就目前乡村文化经济来看,主要是依托乡村田园生活、生态农业、饮食文化、自然环境建立的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其次是乡村民间艺术团体以及民间工艺品加工为主的民间艺术文化经济,近年在一些新型乡村也逐步出现了以科技农业示范为主农业科学文化经济。而这些乡村文化经济的建构都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做物质支持。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乡村土地流转对乡村农田景观、土地斑块、聚落形态、庭院景观、产业调整、旅游景观的影响并没有先后和主次关系。乡村作为一个有机的复杂大系统,不同时期、不同空域土地流转的程度、层次和性质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结果。如果说上述影响可以被看作是对乡村物质景观影响的话,那么对人文景观影响是间接表现出来的,是对物质景观影响后的文化反映。这正印证了这样的结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落后于经济而发生变化,也可能先于经济而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 韩丽,段致辉、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

[2] 金其铭,董昕,张小林、乡村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47-283、

[3] 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3、

[4] 刘滨谊、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J]、城市规划学刊,1996,(4):5-11、

[5] 谢花林,刘黎明,李振鹏、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评价方法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3):101-104、

乡村的发展变化篇2

在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乡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正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的乡村社区也成为都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8、5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全国乡村旅游经营户超过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达2600万①。但与此同时,一些乡村旅游社区在经历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直接面临游客量下滑、旅游收入下降、城市化或商业化现象加剧、乡村景观特征减弱并迅速进入衰退阶段的发展状态,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乡村旅游的“围城效应”[1]。乡村旅游社区复杂的演化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2]、社区增权[3]、社区治理[4]和社区居民感知[5]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而景观空间的演化是乡村旅游社区演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应用演化经济地理等相关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进行研究,对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社区演化的相关研究内容,推动乡村旅游社区向良性方面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1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文献研究

1、1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概念内涵

景观是地球表面的动态系统,是包括地球表面的沉积物、岩石、土壤、动物、植物以及土地形态等复杂体,而且还包括空间结构内在的能量物质变换过程[6]。景观通常可以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大小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指完全未受到或受人类影响较小的景观,称之为自然景观;第二类是指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的景观,称之为人源景观。对这两类景观进一步划分,自然景观又可分为原始景观和轻度改变景观,人源景观可分为自然―人源景观和文化景观。自然―人源景观是指那些虽然受人类活动影响但之后还是能按照其自身规律发展的景观,而文化景观则是人类为满足某种需要而有意识地建立的景观[7]。乡村旅游社区是人类为了满足生产或生活的需要在乡村社区范围内开展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其本身是一种文化景观。因此,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是指在乡村旅游社区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区域文化景观主要包括聚落景观、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等三方面,它是由地域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并产生和发展而成的[8]。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分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等[9],乡村文化景观的核心是聚落和土地利用[10]。

综上,我们认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是指在乡村旅游社区地域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文化景观的总和。如表1所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包括乡村旅游社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等三部分,其中,聚落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各种房屋集合所形成的景观,包括民居、厂房、社区公共建筑等;民居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房屋景观,包括居民住宅内景、外观以及其结构和功能等内容;土地利用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由于不同用途的土地所形成的景观,包括农业用地、工业用地、旅游用地、绿化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内容。

1、2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现有解释

(1)符号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形成及演化机制。陈岗等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景观的形成及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处于自在状态的文化景观经过旅游开发后就形成了旅游景观[11]。根据符号学理论,当旅游者对乡村社区景观产生“凝视”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乡村社区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吸引旅游者的时候,景观符号就从自在的景观符号转换成为乡村旅游景观符号,形成了新的“能指”和“所指”。作为自在的乡村景观的“改造”过程,实质是通过本地居民、当地政府、外来开发商等乡村旅游参与者的“意义博弈”最终形成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的过程。在“意义博弈”的过程中,由于旅游开发运营商的现代文化背景和旅游者的外来文化背景,使得乡村旅游社区遭受现代商业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冲击,进而推动乡村旅游社区的城市化和商业化。因此,旅游文化主体意义博弈所形成的旅游景观符号的现代化重构就是乡村旅游城市化的本质含义。

符号学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演化的解释是将社区旅游景观形成的过程视为意义主体博弈的结果。在符号学理论框架下,乡村旅游社区演化一定会导致商业化和城市化并最终会使乡村旅游社区景观走向消亡,也即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的演化是单维的(最终走向消亡)。这种单维演化理论是针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长期演化而言的,忽视了乡村旅游社区在某一阶段通过创新而走向复兴的可能,因此,符号学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解释存在一定局限性。

(2)传统经济学及地理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社区景观城市化解释。池静等应用经济学“公地悲剧”等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乡村性被削弱、城市化和商业化日趋严重的现象进行解释[12]。乡村旅游资源公共产权的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在乡村旅游社区,农家乐的发展对公共空间无度挤压,公共管理的无效和公共服务提供的短缺损耗了社区核心资源,损害了社区旅游品牌形象。钟伟运用城市化理论构筑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城市化问题”这一概念,探讨了“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两种不同情况对乡村旅游目的地造成的危害并从宏观背景、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13]。乡村旅游社区的主要客源是渴望体验乡村文化景观的城里人,而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是向往城市生活的农民,城里人虽然渴望体验“乡村性”浓郁的乡村文化景观,但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仍然是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在游客消费习惯的城市化和乡村旅游经营者向往城市化生活的双重推动下,乡村旅游社区的城市化和商业化不可避免[14]。可见,传统经济学和地理学相关理论重点关注乡村旅游社区城市化和商业化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但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历史过程和机制并未做详细深入的探讨。

2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演化经济地理学将演化经济学中的时间和历史等因素和经济地理相融合,借鉴达尔文主义的遗传、变异、选择及演化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报酬递增等概念对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景观演化给予了有力的解释[15]。相对于传统景观空间演化理论的解释,演化经济地理更加注重对区域经济景观演化的历史和过程分析,其假设更加“真实”,对现实问题也更具解释力[16]。因此,本文应用演化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将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置于演化经济地理视野下,借助遗传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路径依赖等演化经济地理的基本概念工具,分析乡村旅游社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的演化(图1)。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由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的演化共同决定,这个演化是一个三位一体的过程,它们分别沿着各自的方向演化,每一时点将会形成一个演化面,最终形成景观空间演化。在该分析框架中,遗传机制、变异机制是景观空间演化的内部因素,选择机制、关键事件和起点状态是外部因素。

(1)遗传机制。正如生物体具有遗传基因一样,按照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三个层面在演化的过程中也存在遗传因素的影响,这种遗传基因实际上是乡村旅游社区文化基因的体现,如乡村旅游社区民居建筑风格的继承、相对固化的聚落分布等。

(2)变异机制。在自然界中,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生物体的变异特性使生物体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变异对生物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理,就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而言,也存在变异,如在旅游等产业的冲击下民居建筑风格和聚落形态的改变、社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等。

(3)选择机制。自然界选择的基本准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解释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在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中,市场竞争机制是决定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方向的重要力量。

(4)关键事件。演化经济地理还认为,外部环境的突变对区域的演化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偶然因素的触发机制。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还受社区外部环境突发性因素影响,如交通条件改善、重大政策或社会因素影响等。

(5)起点状态。不同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起点不同,对其演化的方向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3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过程和机制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体现了随着社区产业形态的变化而在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变迁,其本身是一个具有路径依赖演化特征的演化过程。如图2所示,按照演化经济地理的理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路径依赖过程可以划分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锁定(或创新)阶段,在遗传机制、变异机制等内因和选择机制、起点状态、关键事件等外因共同作用下,每一阶段都是随着产业变迁的变迁而发生演化且每一阶段都形成各自的演化过程和机理。

(1)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乡村社区独特的民居建筑、浓郁的乡土气息、乡村田园风光……,这些社区景观在外来旅游者“凝视”之前都只是乡村社区景观而已,旅游者的“凝视”使之从乡村社区景观转化为旅游景观。因此,在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乡村社区的演化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为向旅游景观空间的演化做准备或者创造机遇,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或机遇成熟,乡村社区景观空间将开始向旅游景观空间转换。

(2)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阶段。当旅游者进入乡村社区并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时,乡村社区就逐渐完成了由社区景观空间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的转化。在遗传机制的作用下,乡村社区旅游景观仍主要保持着原有的乡村景观特色,但同时,旅游者的进入使得乡村旅游社区产业发生演化,社区逐渐出现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由此推动原有景观空间发生变异,主要体现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增多、旅游基础设施增加、现代化配套设施增多等方面。在此阶段,乡村旅游社区旅游产品处于开发成长阶段,供小于求,选择机制的作用尚不明显,因此该阶段主要是在遗传和变异机制作用下,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逐渐形成。

(3)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发展阶段。在报酬递增机制的作用下,旅游产业发展加速,接待游客量快速上升,景观空间变异加快,吸引外来旅游投资商进入乡村旅游社区,旅游商业用地增加,乡村集体用地减少。同时,社区民居内外景观功能发生重大改变。外来旅游投资商在乡村旅游社区投资建设的旅游商业服务设施,将使得乡村旅游社区城市化和商业化现象更加明显。此阶段市场选择机制已经开始产生作用,农家乐经营户之间竞争相对比较激烈,一些规模较大、营销和经营能力较强的经营户接待游客较多,规模不断扩大,侵占庭院景观,同时农家乐经营户和外来投资商也开始了市场竞争。

(4)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锁定或创新阶段。在路径依赖规律作用下,乡村社区旅游产业发展停滞或衰落,由此社区景观空间将进入一种“锁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逐渐固化,旅游设施长期缺乏维护,外来旅游投资商经营不景气并逐渐闭门歇业,农户接待游客量显著减少,乡村社区景观破败,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将逐步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如果此时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处于动态变化状态,通过创新(变异)寻求新的演化路径,就有可能实现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创新。在促进空间创新环境的作用下,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将会走向创新和变异,从而进入新一轮演化。

4 案例研究: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过程和机制

4、1 案例地与研究设计

前卫村位于上海市崇明县中北部,面积2、5平方公里,2013年有239家农户,500名村民。作为上海市远郊的一个村庄,前卫村于1970年由围垦而形成。建村以后以农业为主,19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乡镇工业,走上“以工致富”的道路。1990年代中期乡村工业发展逐步走向衰落,由此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1994年前卫村开始对外开展旅游接待,1999年8家农户率先改造自家住房接待游客,开辟了上海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先河。2004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前卫村后,前卫村乡村旅游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全村有108家农户开办农家乐。除此之外,前卫村还引进外来资本建立了“木化石馆”等景点。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前卫村旅游门票收入500万元,全年全村旅游营业收入达1570万元,农家乐接待户收入数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乡村旅游已成为前卫村主要产业。

为了掌握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和事实,研究者主要采取了实地观察、深入访谈和资料搜集等方法。其中,对前卫村的实地调研于2013年4月至7月陆续完成,深入访谈同时进行,访谈人员共计60人次,涉及前卫村“两委”干部、旅游公司负责人、农家乐开办者及普通农户等。

4、2 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分析

自1970年建村,到1999年正式开始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再到2011年开始进入路径锁定阶段,崇明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大致经历了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1970~1998),景观空间形成阶段(1999~2004),景观空间发展阶段(2005~2010)和景观空间锁定阶段(2011~)。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各个层面演化过程及主要特征如表2所示。

4、3 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机制分析

如表3所示,在乡村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前卫村围垦后形成的景观空间起点状态体现了农业产业特征,1978年中国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前卫村产业发生巨变,1981年开始和上海市长征联营厂合作开办工业,这一关键性的历史事件改变了其发展轨迹,传统农业产业发生变异,走上了村办工业的发展道路,乡村工业的发展使景观空间产生变异。1993年,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前卫村村办工业发展陷入困境,与长征联营厂和上海市牙膏厂合作失败这一关键性历史事件终止了原有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在遗传机制作用下,乡村工业发展阶段所积累的良好的接待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知名度为前卫村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打下基础。1999年8家农户率先开办农家乐并迅速走红这一事件直接推动前卫村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2004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前卫村这一关键性事件更强化了前卫村乡村旅游发展道路。2010年上海长江隧桥开通和上海世博会召开这一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得前卫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但与此同时,随着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逐渐崛起,竞争日趋激烈,选择机制发生了显著的作用,前卫村农家乐的吸引力逐渐下降。2011年前卫村老书记突然中风病倒使得其发展所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的陷入停滞和衰落阶段。因此,前卫村乡村旅游景观空间是在遗传机制、变异机制等内因和选择机制、起点状态、关键事件等外因共同作用下,随着产业变迁而发生的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演化过程。

5 结论及展望

乡村的发展变化篇3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种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旨在使用统筹发展的眼光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只有做到城乡统筹,才能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实行城乡统筹的发展模式,能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帮助和带动作用。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必须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通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脚步,才能有效保证我国农村经济的平稳、有序、较快发展,“三农”问题才有可能得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才有可能实现。基于此,我们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建立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并通过转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

一、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背景

随着乡镇企业的突起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了以“人口就地城市化、迅速扩张小城镇”为主的特点。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城乡户籍依然分隔的现实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已经必然成为政府的最佳城市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更加注重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施行的重要举措。只有坚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彻底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改革方针,才能逐步地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只有实行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战略方针,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规划统筹建设。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到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中,这样协调城乡发展才能实现共同繁荣。这就包括了统筹城乡的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定位规划布局;统筹城乡的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各种类型用地;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二)城乡产业统筹发展。除了发展出“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战略格局,同时还要促进农村的劳动力积极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村人口逐渐地向城镇集聚。

(三)城乡收入统筹分配。依据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情况,从而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并进一步地完善农村的税费改革。加大政策对“三农”财政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快农村的公益事业建设发展。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的交通、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列入到政府财政支出的范围中。

(四)城乡制度统筹管理。要突破以往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纠正体制和政策上往城市偏离的问题,切实地保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户籍管理等制度。

二、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也因此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极大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仍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予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和不均衡,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比较落后,城乡的居民收入差距仍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农业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的经营规模也普遍偏小;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不强这些问题也都未能根本改变,从而导致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不断被拉大。

二是农村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受限。由于农村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使得我国很多区域的农民都缺乏基础教育,知识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农业新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和全面地推广。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从而造成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农产品的生产效益。此外,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转型政策也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而不能够及时得到吸收和贯彻落实,这也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

三是农村的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环境的污染严重。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水利、交通、电力和通信条件都比较差,造成了农村的综合生产水平低下,导致生产进度极度落后。此外,许多地区的村镇布局也非常不合理,垃圾处理、生态保护等设施也极度匮乏。尤其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污染企业都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地区,加速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村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四是尚未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全面发展阶段,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尤其涉及城乡统筹发展相关的深层次改革策略,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地进行改革。

三、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反过来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促进。农村的经济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必须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倾斜,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

(一)基本原则

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坚持以民主促民生,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同时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创新和实践。2、以城带乡,全面发展: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中心,以城市带动农村为主导,加快构建大都市网络,做成大城市,做出新农村。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把生态经济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产业发展、农村建设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农村经济发展。4、分类开拓,特色发展:坚持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区分特色,走功能发展的道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地缩小城乡差距,有序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路径选择

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农村,而潜力也在农村。只有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地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加快进行新农村建设,才能提升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所以,基于城乡统筹视角,对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转变、加快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实施城市的带动工程,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利用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辐射功能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促进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强化城镇特色工业的相关功能区建设,从而能够促进农村的工业集聚;建立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高、并且独具特色、功能清晰的工业功能区;此外还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建立起完善的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使用市场;建立相关的劳动力保障制度,实现农村劳动保障服务的全面覆盖。二是实施农村的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动城镇的道路、供水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进行延伸,同时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积极向农村拓展。通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和卫生厕所的普及率,来全面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农村的环境工程,重视农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健全改革农村的卫生体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的医疗服务网络。三是实施农业的提升工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要优化农业的产业布局,在保护农村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基础上,坚持生态高效的原则,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改善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经济;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主动抓好市场的主体建设;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推广和普及新型化肥和农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创新农业的经营机制,完善以家庭承包的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四是实施教育的配套工程,促进农村技术进步。保障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合理配置城乡的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努力引导大学毕业生向基层农业部门就业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各种培训,扩充农民的专业技能,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此外还要繁荣农村的文体事业,加强有线电视和广播的覆盖面积,切实提高农村的技术质量。五是实施政策保障工程,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首先要采取优惠政策引导城市的资金投向农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努力完善农村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的干预;完善新型的农村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新型医疗合作的覆盖率;健全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的面向农村劳动力的社保制度;改善教育制度,配套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对相应的贫困家庭进行救助。

乡村的发展变化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 转型 升级

自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举办荔枝节开始,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余年中,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特别是自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确作用显著。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了一轮较快的发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急需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推行,旅游业发展契机良好。在近距离出行规律的作用下,城市居民的出游频繁的指向郊县,40cYo以上的目的地是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06、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当年旅游发展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 “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同时,各个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政策,不仅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础,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0和8%。

有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时期、农业产业带动时期、政府政策驱动时期,最终进入了现在的市场需求导向时期。但与乡村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质量差,产品雷同,经营粗放,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变化。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 “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乡村旅游电不例外。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尤其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新的目标、机遇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问题的解决和新目标的实现最终都离不开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

二、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各地区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普遍存在总量规模大、单体规模小,相关产业发展不配套,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低和经营的“飞地化”;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各地盲目建设,造成了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趋同,甚至乡村性丧失;管理、协调与监督缺失,社区参与不够,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和谐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市场意识淡薄、营销力量有限,造成乡村旅游的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水平较低;人才引进难,教育培训少,导致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等。在这种形势下,乡村旅游要转型升级,必须特别关注如下问题:

(一)产业层面的问题。从产业层面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产业功能单一,各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过分看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一定程度上怱视了其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作为复合型产业的作用;第二,本地产业链过短过窄,产业间横向合作少,融合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旅游漏损大,广大农村地区受益有限;第三,各地尚未形成协同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导致乡村旅游发展中,管理体制不顺,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二)产品层面的问题。首先,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功能简单,基本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初级阶段,未能形成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体系;其次,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差异不明显,基本呈现产品雷同、内容泛化的局面,尚未形成品牌效应甚至很多地方在开发过程中,一味追求标准化、现代化,乡村性丧失殆尽;再次,产品开发中,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产品质量一直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痛处,严重影响着其长远发展。

(三)市场层面的问题。一方面,当前国内乡村旅游的服务对象基本为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和国际游客很少,市场结构单一;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旅游景区相比,大多数乡付旅游产品知名度有限,乡村旅游地分布比较分散,旅游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网络建设滞后,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基本处于等客上门的局面,即使有点简单自我营销,也是各自为阵,难以形成气候。

(四)专业合作组织层面的问题。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发育时间较短,基本以政府主导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类型较少,而且组织形式松散,自我生存发展能力较差。同时,受合作组织参与者、乡村旅游经营者文化水平低、 “小农意识”强,以及做组织内部本身管理机制也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稳定性差,合作局限越来越凸显。 (五)教育培训层面的问题。由于乡村地区较城市条件差,长期以来,乡村旅游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人才引进难、教育培训落后的局面,导致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低、服务意识差。尽管这—问题旱已为业界和学界多认同,但受资金、规模、意识等制约,对现实及潜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往往部是临时抱佛脚,难以形成制度,形成体系。

三、对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层面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产业功能的转型与升级。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了关注其创收、吸纳就业等基本经济功能外,还要深刻挖掘乡村旅游业作为一项特殊产业的多重功能和综合作用,实施功能多元化取向,由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型。实践证明,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旅游产业的独特性质使得旅游产业不仅能够带动诸多产业发展,而且也能够和诸多产业一起融合发展,当前实施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战略主要有两种路径,印“泛休闲化”和“广服务化”,3、产业链的本地化和纵深化。产业链的本地化和纵深化是指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包括各种原材料币门人力资源等,以旅游业为龙头,优化配置相关产业,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避免乡村旅游经营的飞地化:4产业运作方式的转变;要将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运作方式转向多产业融合的政府——市场化(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整合现有产业链,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管理机制,协调各方利益,加强域内外交流与合作。

(二)产品的转型升级。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内当前以民俗村、采摘园、观光农园、渔家乐、农家乐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并不符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未来乡村旅游产品应该不断由观光向休闲、由审美愉悦向体验参与、康体娱乐转变,由此必然将带来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具体体现在:1在产品结构和功能方面将有两个方向

的转型:一方面是乡村旅游产品向多元化、休闲化转型,即从以简单观光、采摘旅游为主到以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转变,另一方面是乡村旅游产品向创新化、体验化转型,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让游客参与其中, “表演”旅游。2、在产品形式上,尽管乡村观光、采摘等仍然是大众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休闲度假、水上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也亟待开发。3在产品开发方面也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要保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保留和延续产品的乡村性,在资源中注入文化,在文化中凸显特色,在特色中形成专题,以专题组合线路,在线路的基础上建设精品,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三)市场的转型升级。市场的转型升级包含两层涵义,其一是市场的分级与拓展;其二是营销的细分与深化。前者指打破当前以本地城市居民为主要市场的局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根据各地资源、产品、交通、设施等状况,形成本地城市居民、周边城市居民、外地城市居民,甚至国际游客等不同层次市场并存发展的局面;后者则是指进一步研究游客市场,进行市场细分,针对细分市场进行专门营销,彻底改变以往等客上门的局面。同时,要充分认识整合营销和网络营销的优势,建立营销合作组织,形成统一协调的市场,联合推进,优化网络平台,完善网站建设,开展在线服务。

乡村的发展变化篇5

关键词:生态景观;乡村审美空间;元素

引言:乡村审美景观的设计,需规划整体的布局,把布局放在首位,其次才是功能,且乡村景观布局的优化,也会让乡村整体的建设和谐统一,带给人美的享受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展示出良好的人地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要求。

1、生态景观中构建乡村审美空间的因素

1、1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客观环境中文明的发展,比如自然村落的形成、知识的取得与丰富、人们审美的提高等,并且,自然审美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整个乡村生态景观中,空间是建设的基础,而文化则是建设的软件,传承景观脉络。文化不是一个实体,但在这个空间内,却可以随处发现,形成地域景观的特色,是空间建设的动力,并影响着空间格局的变化[1]。

乡村实体景观建设中,整个实体空间是它的硬件,文化传统是软件,而文化是一个抽象的形态,会从整个空间中体现出来,形成历史遗迹,并且,文化一直是乡村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作用于整个景观,而文化习俗的变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整个空间格局的变化,并体现出当地的文化观念。

1、2乡村审美空间建设的轨迹

作为一个可以提高人们审美的场所,其尺度可大、可小,形成一个三维空间,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它也会变成四维空间。实际存在的乡村空间中,审美场景主要有村落、树木等,给人们留下美学印象,而与此同时,人们也会发现乡村审美的起源,即对自然的崇拜,利用自然景观划分出多个空间,并发现空间轨迹的变化,而把空间轨迹作为审美空间建设的一个因素,可优化空间内景观的建设,提高人们的审美。

乡村空间最初的划分是以人们日常农业劳作为前提,规划整体的布局,演绎空间的变化,展示出空间变化的表象。而乡村审美最初出现的原因是,人们崇拜自然,给空间赋予新的文化内涵,让其有自己的文化形象,展示出自然环境与社会空间的相互性,审美观的展示也能够表明人地之间的关系。地域人文景观的创立,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自然和人文耦合而成,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自然景观也会随之变化,但不论如何变化,都会展示出人与地之间的关系理念, 并且景观格局的变动,也会展示出当地的审美意象。

某个区域审美理念的转变,可以展示出景观的品质与功能,以及人、地变化的轨迹,所以,探究数千年来人、地关系的变化,可以为自然景观的研究提供理论,让其可以持续发展,探寻发展的轨迹。

1、3加入景观哲学立意

生态用地的建设,会在规划空间的基础上,保证空间的实用功能。且在历史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审美一直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根据地理景观的自然划分,规划乡村景观的格局。古时候人们生活的理念是,注重地理的“风水”,不论如何建设或是找到最佳的房屋建设区域,“风水”永远高于利益,如果破坏“风水”,对于人们来说即为严重的毁灭。

乡村审美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会把使用功能作为建设的前提,并且,l村审美空间的规划,会展现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中国哲学理念中,“天人合一”提出乡村景观的建设要体现出清新、淡泊的特点,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所以,乡村审美空间构建时,要加入景观哲学的立意,构建出美丽的田园景观,体现出人文精神与美学。

2、乡村审美空间的构建

2、1大范围景观的构建

乡村大范围景观的构建,是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景观包括山区、河流、平原等,而每个乡村因位于区域的不同,周围的地理景观也各不相同,形成一个较为抽象的关系。同时,乡村是在某个地理空间内,人文历史发展留下的产物,其对生态的作用是:特定地域下乡村形成和发展的场所,也是人们日常生产、劳作的基石,并逐渐形成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所以,大范围审美空间的构建,必须保留原有的景观特色,继承传统文化,明确空间构建的本质意义。

同时,大范围空间对视域有很高的要求,即让景观建设划分出多个层次,呈现出山环水抱的特点,展示它的“平远”和“深远”。

2、2中尺度景观构建

中尺度景观构建是以小镇区域为主,这个区域内有独有的景观,且周围有镇区、村庄等。其景观构建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传统场地内可设计人们居住的景观,比如乡村的祠堂、庙宇等,或是乡村田园的保护区,以增加设计的乡土特色,增加景观的审美价值。其次,农田景观是,原始的村落多以自然生态群为主,而经过一段时候后,有的生态群渐渐演化为现代村落,专有的绿化用地变少,对此,乡村可以仿照城市绿化的建设,选择区域作为绿化的场地,有绿化空间,以提高“绿地率”[2]。而这两方面的建设,要以乡村结构机理为参考,建设乡村的生态景观,让整个审美空间变成一个“画境”,具有趣味性,并建立了空间的网络结构,控制整个审美空间。

2、3小尺度景观建设

小尺度的景观建设,是使用不同的设计方式,完善整个审美空间的构图,其具体体现在乡村各区域的建设。

首先,乡村建筑格局需使用自然审美的观念,内部与外部空间都要注重与田园风格相统一,继承乡村特有的文化,形成与生态地理融合的审美文化。其次,艺术景点多用于村口、古迹等处,会根据周围的树木、山石等景物,巧妙布局,构建精美的景观,体现出审美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用生态景观构建乡村审美空间,需考虑审美空间建设需加入哪些因素,并把空间内景观的建设分为三个尺度,分析了如何构建乡村审美空间,使空间建设更具意境美,体现出多个层次。

参考文献:

[1]姚亦锋、 江苏省地理景观与美丽乡村建构研究[J]、 人文地理,2015,04:108-115、

[2]陈政全,王舢舢,沈骏、 水网乡村景观空间调查与生态格局构建研究――以苏州为例[J]、 现代园艺,2013,15:78-80、

乡村的发展变化篇6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大量农村资源转移到城市建设中,使得城乡二元化;结构日趋显著,甚至导致部分乡村地区经济出现萧条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依托乡村特色资源,振兴乡村经济成为国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温州市为例,以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乡村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与贡献,为温州市乡村经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

文化产业开发;乡村经济;乡村旅游

温州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我国东南沿海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区与前沿阵地,素有南有吴川,备有温州;之美誉、温州文化属于瓯越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南戏之乡、温州乡村地区的地方性、民族性文化特色更加浓郁,使得温州乡村地区在发展经济中,不仅拥有鬼斧神工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拥有丰富多彩、独特绚丽的文化资源,这对于发展温州乡村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独特的温州乡村文化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行开发,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开发文化旅游,发展乡村多元经济,提升第三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进而展现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

1乡村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文化产业开发最重要的动力,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评判标准是多元的,但最终目标都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提升乡村的整体经济,二是提高乡村居民的个人收入、由于文化产业的框架较大,其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在温州市的不同乡村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进行整体研究时不具备普遍代表意义,因此选取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

1、1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对于温州大多数乡村地区而言,农业与制造业仍然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从《2014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温州统计年鉴(2014)》的经济统计数据可知,温州市乡村地区第一产业(以农林牧副渔为主)的收入比重为20、2%,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占44、9%与33、9%,并且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旅游收入贡献不足20%、独立的数据并不足以说明文化旅游或文化产业对温州市乡村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本文以2005年为时间节点,对2005年~2014年温州市乡村各行业收入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自2005年以来,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迅速,进而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但仅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在统计数值上存在微弱的变化影响,由于本文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数据统计研究,所以当不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时,2005年~2014年间温州乡村地区产业结构发生的微弱变化并不能简单的归功于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也就是说,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的发展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1、2对集体经济的影响

在研究文化产业开发或文化旅游对温州市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同样选择2005年~2014年为研究时段,对这十年间温州市乡村集体经济的变化与文化旅游经济的变化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设计乡村集体经济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两个层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2005年~2014年这十年间,温州市乡村旅游呈现逐年7%左右的增幅,与整体经济增幅大致相同,但是进行细致的比较发现,在楠溪、洞头等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集体经济净收入的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说明在过来的十年间,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对当地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此外,温州乡村地区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统计数据来看,乡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带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这说明二者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衔接与关联、

1、3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随着温州市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进而带动乡村居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从传统乡村居民的家庭收入结构来看,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之前,农民的收入基本依靠农业收入或畜牧喂养收入,之后随着地区经济的不但发展,在有些地区开始出现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业,这无疑扩展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宽度、但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部分处于市场竞争优势位置的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文化旅游事业中来,比如农家乐、农业休闲、农特产品、文化产品、小超市经营等,这对于丰富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统计数据结果也显示,从整体上来看,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确实优化了农村家庭的收入结构,带来了农村个人收入的增加,这说明文化旅游对个人收入具有积极的影响、总体来看,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开发虽然给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宝贵的乡村文化资源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严重阻碍乡村居民继续支持文化产业开发或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2乡村文化旅游中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分析

2、1村民利益诉求

乡村居民作为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利益主体,其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来源于经济效益的改变,也就是说,文化旅游是否能够给其带来直观的经济收益,其是否能够在低壁垒的情况下参与到文化旅游经济中、对温州市乡村居民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不同地区村民对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态度是不同的,在文化旅游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村民的支持率较高,而在文化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村民对其支持态度有限,这说明村民对文化旅游的态度是建立在直接利益上的、对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居民关于文化旅游的利益诉求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居民住房问题、村道交通问题、乡村环境问题、农村土地问题等几个方面、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村民更关注自己土地的使用、自己参与方式的选择、收入分配三个方面的诉求,这说明民村一方面表现出支持文化旅游开发的态度,另一方面更为关注自身收入结构的改变与收入的增加、

2、2游客态度与需求

在对楠溪、瑞安、洞头三个地方的乡村地区进行调查后发现,乡村文化旅游的游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近距离游客占据比重较大,超过60%,中距离游客(即浙江省及周边省份)占比约为25%作为,其余为远距离游客;二是游客出游方式以亲友自驾游为主,约占受访游客的70%,其次为单位组织游客,约占17%,这说明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以散客为主;三是游客获取信息的方式方面,网络途径占据最大比例,约为35%,朋友介绍、旅行社信息以及其他媒体信息大致相当,约17%、此外,游客在文化旅游景观的停留时间、留宿情况、预计消费情况等方面,据表现出短期游的特点,即一天后两天的游客占据绝大多数、在对游客态度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获得了游客较高的满意度,但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态度,并且在选择重游方面,一年以内选择重游的比例不足10%,三年以内选择重游的比例40%左右,三年以上占据10%左右,其余40%左右选择不打算重游;、游客对这几个地区的乡村文化旅游需求多表现在休闲、日常生活放松、对民俗的好奇、费用较低、获得传统农业文化体验等几个方面、由此可见,游客对文化旅游的态度表现较好,诉求较为明显,这也是温州市文化旅游事业今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3政府态度及需求

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导者,政府在乡村文化产业开发中发挥中重要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仅依靠当地政府财政支持明显不足以满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需求,这必须要因素社会资金来共同开发、资金需求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增加了政府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难度,并且,乡村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短期内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在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上的态度、另一方面,实践证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在长远来看确实能够对当地经济带来较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丰富政府财政收入层次与居民收入方式、从这个层面来看,无论是政府还是乡村居民,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又持有支持的态度、此外,政府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经济的利益主体,其对利益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提高政府政绩与基层社会的支持度;二是借助文化旅游开发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通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建新型农村环境,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化进程下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3、1城市大众文化消费与乡村文化产业开发

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传统身份开始翻转转变,并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带动机会,这种带动作用是全面性的,不仅包括经济的带动,而且还包括文化、意识的带动、都是大众文化的兴趣带动了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不断提升,大众文化消费的提升逐渐延伸到乡村地区,这给乡村文化产业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成为发展乡村经济的一条全新的路径、大众文化给都是市民带来了文化消费的热忱,这使得乡村文化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机遇,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面向都市大众文化消费倾向不仅新增了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而且还导致了消费者消费结构的改变、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其具备了多样化文化消费的基础,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下,乡村经济亦可依托自身独特的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城市大众文化消费观念接轨,打造创新的发展路径、

3、2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融入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

在不断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土地利用性质发生变化,而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农村农耕土地逐渐转化为多元化土地运用模式,其中文化产业经营是土地的功能发生了转变,这必将影响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产业资源的大力开发使得乡村居民有传统的第一产业经营模式逐步转向第三产业经营模式,展现出与城市发展接轨的倾向、此外,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与文化环境资源使其具备了独特的优势,比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面对这一优势,乡村在进行经济发展时应转变发展模式,逐步向城市化考虑,进一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3、3调整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文化产业

温州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也展现出一定的优势,这也为乡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经济基础和保障、温州市乡村地区应重视自身独特的瓯越文化优势,努力开发乡村文化资源,调整乡村经济发展方向,打造温州乡村文化品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瓯越文化的基础上,由政府引导,建设规模化的文化产业集群,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地域性文化产品服务体系,提供更为多元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温州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建立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特色餐饮、会议接待、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文化体系,实现温州乡村由农业向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者:严再来 单位:浙江海洋学院

参考文献:

〔1〕史学楠、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3、

〔2〕李娟、新型城镇化视阈下的中国乡村文化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2014、11、

〔3〕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5、

〔4〕章迪平、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4)、

乡村的发展变化篇7

(河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乡村旅游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科学理论体系与理念引导的匮乏。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业结构树冠系统、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五个分支,基此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构架要素,建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最后,根据论文构建的研究框架,强调了乡村旅游理论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基于休闲与发展主义哲学语境,提出构建乡村旅游产业理论架构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F 590、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16、06

收稿日期:2014、07、09修回日期:2014、09、09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建构研究”(13TAAG015);河南师范大学部级项目培育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乡村旅游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11、521)。

作者简介:陶玉霞(1972—),女,河南浚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学基础理论与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04、html

A Study on the Tree Model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TAO Yuxia

(College of Tourism,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rural tourism roots in the lack of guide of scientific theory system and long?term concept、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merges the research dimensions and classifies them for five branch systems, including root system of dynamic mechanism, the ground coordinate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the image structure and generating system,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opy system,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system、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clarifies the internal logic and structure factors of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constructs tree model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ramework,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blems which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on the research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and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national leisure times and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 doctrine philosophy, it pus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construct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theory system、

Keywords: rural tourism;theoretical system;tree model;industrial system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广泛,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产品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贡献与文化影响、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及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旅游乡村的建设模式或规划途经、乡村旅游国际比较与借鉴等研究硕果累累。但大多是关于具体经营模式、问题与实践对策的研究,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等方面。

熊凯首先引入了乡村意象概念[1],黄洁探讨了“乡土情结”这一乡村旅游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性[2],彭兆荣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了“乡村空间”与“乡村概念”在当下乡村旅游中的逻辑关系[3],可惜这一理论分析近几年没有深入下去。REICHCLE ARIE强调“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4],何景明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比较总结对乡村旅游概念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5],王艳平、陶玉霞分别从认知过程与发展目标等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概念二层级说[6]、三级概念说[7],刘英杰[8]、陶玉霞[9]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尝试构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体系。但这些研究对旅游实践发展的导引力度作用不大。

第1期陶玉霞: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建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9卷

SHARPLEY指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本地化(Localization) ,并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10]。马波认为如果乡村旅游带来的绩效低于乡民的期望,为发展旅游而保护乡村的逻辑就会崩溃[11]。BROHMAN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正在摧毁本地化的基础[12]。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旅游飞地”、“旅游孤岛”、“新殖民主义”[13]、乡村景观城市化、传统文化异化、乡村性消解等旅游后现象令人担忧。乡村在旅游开发中作为农业生产载体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代之而来的是审美对象和消费空间角色的转换,加上寻租行为潜流暗涌,资本绑架了政策和规划[14],促使中国大地正在生发现代历史上第二次“山乡巨变”,经历着一次空前绝后的重构[15]。这一系列问题根源于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不完整,缺乏前瞻性理论的指导,从而使发展目标、开发层次、客源市场的定位与产品体系研发等方面迷失了方向。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界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机制、形象生成与演变、环境因变影响因素、问题分析的整体框架与维度等关注不够。从研究趋势来看,近些年对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少,着眼于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成果几乎没有;研究成果大多偏重于对具体问题的个案评价和分析,微观的研究缺乏严谨性和理论深度,宏观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和发展理念。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乡村旅游尚缺乏整体系统性和多维结构深度的认识,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尚属空白。

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广泛和深入开展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 乡村旅游系列概念的明确与结构框架的规范,也决定着实践的导向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政府基于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建设引导将决定乡村未来完全不同的命运。

一、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要素

(一)研究方法

通过对搜集文献的分析综合,整理出乡村旅游研究7个维度42个向度,据此设计了114个问题,以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河南辉县郭亮村三个旅游地及游客作为调研对象,采用实地调查 (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历史资料对比) 的方法, 对乡村资源的禀赋与特征、乡村游客的动机取向与行为认知、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乡村游客对乡土的哲学认同与回归诉求、乡村旅游的时空发展与变迁认知、乡村的文化意象与现实感知、乡村旅游环境制约与影响因素、乡村旅游体验满意度及旅游地经济、文化、生活生产、社会结构、景观特征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城区东部,面积12 km2的5个村子依托传统花卉产业分别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5个主题景区,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人称“五朵金花”。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90 km门头沟区斋堂镇辖区西北部的深山峡谷中,现有500间74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三合院民居,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文化遗存丰富,被誉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郭亮村位于河南省辉县西北60 km的沙窑乡太行深处海拔1672m的高高悬崖上,村落为依山势而建的平民石屋三合院聚落景观,先有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天梯,后有“世界第九大奇迹”郭亮洞,是集旅游、度假、写生、影视拍摄于一体的著名景点。三地分别位于西南区大都市郊区——环城游憩带、华北大都市周边山区——大都市周边、华中深山区——小城市辐射的边远山村聚落区,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调查中向三地游客各发放问卷500份, 分别回收472 份、463份、478份, 删除问题样卷, 得到有效问卷438 份、421份、440份, 有效率分别为93%、91%、92%。通过对问卷等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根据问卷反映效果与spss因子分析,剔除低效率问题28个,留下86个问题计38项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向度,并结合访谈情况与专家咨询认可度,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业结构树冠系统、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五大系统,基此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构架要素,建构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

(二)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要素

乡村旅游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求证其存在的哲学基础,即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其次是在需求本质之根基上探讨乡村旅游成长起来的形象结构与系统生成原理及大众认知的反向重构;第三是从理论层次全面把握由乡村旅游形象树干系统生发的发展要素树冠系统,包括客体、主体、媒体各个向度的研究维度;第四是根据其历时空间的需求与供给变化探讨乡村旅游纵向发展、横向扩张与层次升级的变迁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五要清楚认识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制约与因变要素。这五个子系统形成了建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五大系统,在此基础上就能够整体把握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关系,对乡村旅游做一全面理性的系统认知。

1、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

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原动力探究是乡村旅游研究的哲学根基,其实质是探讨乡村旅游的本质。历史文献和调研数据显示,在乡村旅游的动力系统中,人们的亲土心理结构与田园精神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动力源。随着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的作用,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根性诉求和乡村认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探讨乡村旅游的意识建构与文化传播功能便成为目前美丽乡村旅游与建设必要的关注点。

2、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干系统

分析乡村旅游形象的心理召唤结构,厘清乡村旅游发展的价值依据,是进行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哲学根基。大量文献表明,关于乡村的诗歌等的艺术描绘,塑造了或淡泊宁静或朴野天籁般的乡村意象,并在历史阶段与人们的亲土心理同构,生成了独特的心理召唤结构。但是,现代乡村旅游的媒体传播,已然在重塑着乡村的现代形象与结构,影响着人们对乡村的现代性认知。从历史阶段到现代世界纵向时间轴的角度探讨人们对乡村价值的发掘与认知规律,分析当下乡村游客的乡村旅游诉求与认知变化,将成为指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依据。

3、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系统

乡村旅游形象是促使乡村旅游者前往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又是乡村旅游业借以宣传和吸引游客的符号。乡村旅游形象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但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又以其形而上的旅游形象得以实现,二者以载体系统和符号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而存在。因此,可以说乡村旅游产业的三个构成要素均以乡村旅游形象这一主干为支撑相互联系在一起,而现代乡村旅游业又建立在乡村旅游者与旅游资源互动互赖的基础之上。这样,主体系统乡村旅游者、客体系统乡村旅游资源、媒体系统乡村旅游业,这三者就构成了现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结构的要素系统,是为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系统。

4、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

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厘清事物发展变迁的脉络是格物致知的根本路径。根据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乡村旅游本质内涵与发展外延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时间范畴探讨历史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源、概况、特征与社会心理和文化影响,对于在社会公平、文化冲突、发展哲学等语境中预测乡村旅游从城市及周边到偏远乡村向并荒野扩张、从“农家乐”阶段向高端小旅游模式升级等未来发展趋势十分重要。乡村旅游现展的历程表明,不同的乡村旅游认知、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对乡村重构带来的影响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5、乡村旅游环境制约因变系统

国内外学者很少研究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和研究表明,首先,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包括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认知,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经济、伦理、生态、政治目标的认知,决定着乡村与旅游发展的健康与否。其次,乡村旅游的文化性认知及其变异是影响乡村和旅游存在、发展、重构的空气,空气的稀薄或污浊不清均会造成乡村与旅游发展的羁縻或病态。第三,回归诉求、旅游生活方式、游憩时代、城市化进程这些社会背景是培育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土壤。第四,坚实的经济支撑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不竭水源,旅游对乡村来说只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15]。第五,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持是乡村旅游茁壮成长的营养肥源,而大游憩背景下乡村小旅游发展模式则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生态保障。这几个方面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模式、质量和效果。

二、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

综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乡村旅游的需求动机是乡村旅游发生的根源,是乡村旅游存在发展的哲学基础,即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探讨乡村旅游形象的形成、变迁与接受,分析乡村旅游的形象结构与大众认知构成乡村旅游形象干系统,是研究乡村旅游需求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基础;乡村旅游客体、主体、媒体各个产业结构要素及其研究向度构成了乡村旅游这棵大树的繁枝茂叶;格物致知的基础工作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事物高屋建瓴的把握,是明了乡村旅游的纵向变迁、横向扩张与层次升级,构成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任何事物都有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环境制约与因变要素影响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模式、质量和效果。这五个子系统构成了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内在逻辑与架构关系的五个维度。基此,笔者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如图1,并描述了各维度的主要研究向度。每个维度的研究向度又是开放性的,即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研究的向度还可以相应增减和修正,在示意图中用“……”表示。

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历史传统积淀与中国人的田园精神、人的亲土习性与心理结构、人对乡土的哲学认同与回归诉求、现代旅游的社会背景与人性异化、全球化文化冲突与民族社会的身份认同、乡村旅游的文化建构功能开拓等。

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纵向变迁:历史—现在—未来;乡村旅游横向扩张:城市—乡村—荒野乡村旅游层次升级:农家乐—乡村旅游—乡村游憩、乡村旅游与乡村重构等。

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干系统。梳理各种影响要素与因变历史,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的核心在于乡村意象的历史生成与环境因变,主要研究向度有起源—历史与演变、地域与文化差异、个体特征与总体形象、个人诉求与大众认同、积淀的理想与现实的接受等。

乡村旅游客体系统。旅游客体系统即乡村旅游资源的研究向度主要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内容、乡村旅游资源的属性与特征、乡村的意象与形象、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建构与经济开发禀赋、乡村旅游资源的审美要素与休闲向度、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乡民与传统、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与发展空间等。

乡村旅游主体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者的动机取向与行为特征、实现乡村旅游的条件与障碍、乡村旅游的期望与感知、乡村旅游体验与影响、乡村旅游过程中的身份认知与诉求等。

乡村旅游媒体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产品与生产、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与宣传、乡村旅游产品生产的动机与效应、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身份认知与主体变迁、乡村旅游开发的目标与性质演化等。

乡村旅游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念—阳光、乡村旅游的文化变异—空气、乡村旅游的经济支撑—水、乡村旅游的社会背景—土壤、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肥、乡村旅游的生态:乡村小旅游与乡村大游憩等。

三、结束语

(1)基于实证分析与系统论原理构建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理顺乡村旅游的五大系统,能够为乡村旅游研究提供规范的框架体系,为其发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路径引导。

(2)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模型系统关于客体、主体、媒体研究维度的确定比较复杂,尚需要更多实证分析的确证和支持;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的研究在学术界尚属空白,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一研究对于确立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形象定位、产品设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产业实践架构的体系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的建构恰为之提供了构建思路。

图 1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示意图

(3)研究还发现,乡村旅游发生发展的哲学基础研究,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生产动机、身份认知与主体变迁研究,乡村旅游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与认知变迁研究等都是影响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需要引起学界与政府相关部门足够的关注;政府基于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建设引导将决定乡村未来完全不同的命运。

(4)本研究框架的构建对促进学界科学认知乡村旅游研究的整体系统性,发现研究缺失或不足,启发研究思路,拓展研究视野,开拓研究维度,提升研究的理论高度与哲学深度,矫正研究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作为建构性的研究维度体系的理论框架不是针对每一个问题的具体研究,只求达到提纲挈领、抛砖引玉、发微探幽之目的。

(5)我国诸多乡村旅游后现象的发生正是根于乡村旅游定位不科学、战略性产业架构体系缺失造成。基于国民旅游与休闲时代的形势和发展主义哲学语境,根据本理论体系框架,通过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构建乡村旅游产业架构体系主要包括乡村自足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文化意识形态系统、乡村旅游产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系统、乡村旅游产业管理系统、乡村旅游产业经营系统、乡村客流控制系统等子系统。

参考文献]

[1]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3):70、73、

[2]黄洁、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J]、思想战线,2003,29(5):24、26、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2、7、

[4]REICHEL A, LOWENGART O, MILMAN A、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 2000, 21(5): 451、459、

[5]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1):76、80、

[6]王艳平、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J]、旅游学刊,2006,21(5):6、7、

[7]陶玉霞、旅游的空间公平问题与乡村旅游的三级概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120、123、

[8]刘英杰,王伟伟、乡村旅游概念体系的新思考[J]、理论界,2006(4):79、80、

[9]陶玉霞、乡村旅游内涵结构分析与概念体系构建[J]、农业科学研究,2014,35(2):21、25、

[10]SHARPLEYRICHARD、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A Critique[C]//DEREK HALL, LESLEY ROBERTS,MORAG MITCHELL、 New Directions in Rural Tourism、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3:38、53、

[11]马波、乡村的力量 乡民的立场[J]、旅游学刊,2011,26(10):5、6、

[12]BROHMAN J、 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23(1): 48、70、

[13]左晓斯,刘小敏,缪怀宇、城乡移民与乡村重构[J]、广东社会科学,2011(6):183、193、

乡村的发展变化篇8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实现劳动力转移,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现在农业都机械化操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这是一个重要事情,发展了乡村旅游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可以让农民在当地就可以实现就业,不用出去打工,这几年我国整体经济下滑,尤其建筑行业萎缩,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一定困难,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二)提高生活水平,有效改善村容村貌

发展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农村村委会也有一定的收入,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提供了一定资金支持,对改善村容村貌起到促进作用。村容村貌的改善能更加吸引更多的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三)农村经济多样化,减少行业依赖性

农民的收入基本都是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现在多数农村都没有对粮食进行深加工的企业,开拓乡村旅游为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一种新渠道,也减少行业的依赖性,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拉动其它行业的发展,比如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也能拉动农业的发展,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旅游的开放,可以促使农村资源的整合,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现在很多乡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离了贫困,比如井冈山、长白山、九寨沟等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在我国农业在结构调整期,根据市场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需要种植一些经济农作物,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旅游行业可以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农业转型提供可能,增加经济作物种植,观光农业的发展,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左右,同时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有利于保护乡村文化和乡村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拉动农村其它产业的发展,要保持农村的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基本都是山区,可以说附近生态环境山清水秀,必须对乡村的环境进行保护,一旦被破坏,恢复原样要付出很大代价,保护乡村文化和乡村环境是一项复杂过程,要让农民不要看眼前需要,更要为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研究。

三、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正面影响

1、促进经济整合,推动农业转型乡村旅游可以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转型,促进经济整合。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转型是社会发展需要。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演变而来的产物,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整合,促进了农民观念的转变,为农民发家致富拓宽了道路,同时推动了农业转型的步伐,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2、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促进陈旧观念的推陈出新通过农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农民的视野,对农民的思想理念意识有进一步提高,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改变了陈旧观念的更新。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与外界联系广泛了,提高了农民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养。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村委会还可以安排一些有知识的年轻人,出去培养旅游专业知识,语言知识、礼仪知识等,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服务企业税收筹划(精选8篇)
  • 下一篇:工商管理学习心得感想(精选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