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0 栏目:写作范文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篇1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一、什么是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是从传统会计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发展而来的,但同时又独立于传统会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会计的出现是将原来单纯的记账、报销和会计报账等功能转变为结合了分析、组织和策划的一体功能。管理会计是在将企业和市场的相关信息结合的同时,主要根据的是企业的相关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从而能够在企业的各级管理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财务会计的定义

财务会计(Financialaccounting)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的资本流动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核对验算以及实施监督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给与企业在经济利益方面有关系的组织和人员提供企业关于运营状况和获利能力等方面的相关的财务信息。财务会计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的进行日常管理的一个基础工作。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会计工作流程,才能够有效地为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从而加速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特点分析

管理会计由传统会计产生但又区别于传统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管理会计是为了能够合理科学地运用相应的方法和理论来对企业内部进行一定的组织和策划活动,同时也可以在企业进行总体的运营规划的时候,辅助提供相应的控制方法和评估体系。首先,客户主体是不同的。管理会计又可以称作是内部会计,也就是用来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决策和组织信息,目的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并且提升企业外部整体的效益价值;相对应的,财务会计又可以称为外部会计,其主要功能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将财务信息提供给相应的外部企业和外部人员。其次,创造的价值不同。管理会计又可以称为是价值的创造者。管理会计从历史的维度来对企业的过去和未来进行一个整体的联系分析,它可以将企业的任意一个方面作为整体的出发点,从财务会计人员那里获取和分析相对应的信息,从而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处理各种的突发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财务会计又可以称为价值的记录者。财务会计是通过分析复杂的财务报表和其他的一些财务数据,通过记录和报告相应的程序,来对企业进行分析和解释。最后,实现方法不同。管理会计是为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的企业和其他单位提供服务,所以说,它要求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应该是要可变多样的。然而,财务会计有相应的一套系统的程序和标准化的体系,在凭证记录、编制报表等的环节都是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的,也就是不可以出现差错的。所以财务会计在实现方法上会有相对而言更多的限制因素。

二、如何融合发展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

(一)在二者之间建立有效的会计制度

在企业的整体改革和企业增值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的财务部门并不能跟上企业整体的发展。二者的融合与发展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要想有效结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二者的发展,首先就要对企业现有的会计制度进行一定的修订以及完善工作,从而确保相关的执行人员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职能和责任。要想能够彻底地对企业会计的工作形式进行改变,则必须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分析,这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否则,人员的职责不清,是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二者的有效结合也可以使企业在会计制度的实行过程中,起到一个实时的有效监管作用,这对于确定企业财务数据和信息是否真实或者是否有效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二)树立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的意识

一个企业是否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运营价值对企业自身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树立正确的意识理念。特别是在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状下,企业更应该重视对会计管理的核心理念的建设,并且该会计管理的理念必须是科学合理。这不仅使得会计工作在执行方面更加具有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企业对于对外的财务会计以及对内的管理会计,应该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两个不同的会计职能的积极整合,并在两者之间建立相应的沟通桥梁,从而有效地保证企业的基本效益以及积极地提高经济效益。现代企业建设的重点也放在了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结合上面。在企业进行现代化的建设时,对于企业相应的管理活动必须提出优化方案。

(三)建立相对来说比较健全的体系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必须在企业中发挥积极有效的功能体系的作用,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制定出符合企业状况的管理功能体系,并且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体系,在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应用,而且要注意明确各自的职能与责任,不能模糊混淆。企业进行所有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出企业自身的价值,企业所进行的所有投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实行管理会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价值被创造出来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企业自身的任何投资活动之前必须制定出非常详细的整体布局规划,所以,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发展的应用过程,企业对于自身的定位必须是要非常明确的。

三、结语

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地增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企业进行会计管理的同时必须提高自身的标准。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出反应,通过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积极整合与融合发展,才能对企业会计的效率和质量都有着进一步的改进。与此同时,企业也不能忽视对会计人才的重点培养,并且必须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积极地进行会计工作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雪岩、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124、

[2]陈璐雯、浅析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知识经济,2017(10):108-109、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篇2

【关键词】 会计;财务管理;区别;共同点

会计和财务管理是经济上的两个基本概念,很多人喜欢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财务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根据资金运动的恃点和规律,科学地组织企业资金运动,正确地处理企业财务关系,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一、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一)业务分工不同

财务管理学研究的是资金运动,以企业为主体,包括资金筹措,使用,投资和资金成果的分配四大内容,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是并列的,财务关系的调节体现在财务活动之中,即体现在筹资、使用,投资和资金成果的分配活动上,它是各财务活动的抽象,非并列关系。会计的职能是反映和控制、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下、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真实的反映。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控制的填制、成本费用的核算以及报表的编制等活动,来实现控制和反馈。从两者本质上的区别可以看出两者业务分工。西方的股份公司已将财务部与会计列,财务部的职责是负责资金的运筹,由财务经理把关、负责资金的筹措,使用,投资和利润分配;与税务,银行、租赁公司及其他企业联系,经常就公司的日常现金状况及资本营运状况进行分析。会计部由主计长负责,主要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包括工资的支付,现金的计算及内部审计等。

(二)进行信息服务的方式区别

财务管理主要是为政府、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和其它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管理会计应该是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信息;财务管理主要是提供企业历史情况的数据,其目的是解除受托人的责任,管理会计提供的则是企业未来的预测数据,其目的是为企业管理当局制定短期和长期决策、规则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服务;财务管理主要是采取定期的形式,按规定的报表格式提供信息,管理会计则采用非定期、不拘一格的形式提供信息。

(三)活动领域的范围区别

财务管理的活动领域从企业这个角度来看并不覆盖全部的主产经营活动,它相对来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是种专业管理,涉及的范围与管理的内容不像管理会计那样广泛,它对资金运动所进行的直接系统的管理是管理会计活动无法替代。管理会计的活动领域从企业这个角度来看是非常广阔,它正向主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向经营管理每一个方面渗透,比如它开展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为全面质量管理提供有用信息;进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核算与分析,为企业经济决策服务;计算产品的边际收人与边际成本,为制订最优价格提供依据;计算保本点的销售量、销售额、边际贡献额、边际贡献字,做出销货数量、销货价格和最佳产销结构的决策等。

二、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日本学者宫臣章在《会计情报手册》中概括了西方学者的下述观点,生动地描述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财务是以资本为对象的实体活动,会计是以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的情报(即信息)处理活动,会计的机能是组织情报,不处理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在必要时反映其结果,即财务管理是进行有关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的意向决定,会计是为这种意向决定提供情报的。这里所说的提供情报,也就是提供价值运动信息,正是价值运动信息,将两者联系起来。财务部门筹集资金,运用资金,以及对盈利的分配,都会反映到会计部门。价值运动并没有进入会计部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现其量的方面,价值运动同生产经营活动是不可分离的,进入会计部门的不过是被接收的以凭证为载体的价值运动发出的信息。价值运动信息就这样借助于原始凭证“悄悄地”进入了会计信息系统,并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和输出。财务部门筹集的资金是否合理,资金运用是否得当,盈利分配是否科学,均要依据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加工后的价值运动信息即会计信息)同预定的财务目标进行比较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起媒介作用的是价值运动信息。

(一)从价值链的角度,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内在联系

迈克尔・波特将“价值链”的分析理论引入到了企业管理中来。价值链是价值增值的各个环节。包括三个部分:纵向价值链,主要反映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价值运动过程,要考虑企业处于纵向价值链的哪几个环节,是进入某个环节还是退出,是扩展还是收缩环节等;横向价值链,主要反映同类产品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价格运动过程,即考虑企业目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如何获取竞争优势;内部价值链,指的是企业内部的价值运动。

(二)管理会计对纵向价值链的分析

有利于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企业通过购销活动实现与供应商价值链及顾客价值链的联系,这样三者便构成了一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形成一条从原料投入到最终产品的形成期间所有价值转移和增值环节构成的纵向价值链。一般而言。某个企业处于纵向价值链上一个括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及递延、无形资产的管理。而事业单位却往往只重视流动资金的管理,忽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事业单位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保障加强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的管理。

1、加强资金来源的管理。合理使用本单位的预算资金,成立内部资金管理结算中心,坚持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克服资金管理分散的现象,集中有偿使用,内部模拟银行结算方式。此外,加强对库存资金的管理,用科学的方法核定合理库存,减少资金占用。

2、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多方面收集各方面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投资项目的预算、论证,选择投资效益最高的项目,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效益最好的项目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用。

3、监督资金的使用。跟踪项目资金的使用,建立项目决策负责制,以及决策失误追究制。财务部门要监控资金的分流,防止过多分流到工资、福利和非业务投资等方面。合理制定各部门切块费用标准和各项基金使用政策,有效的控制支出与发展的比例。

(三)会计信息的分析与披露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不够深刻和广泛,无法满足上级部门和本单位管理的需要。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的成本核算和收入费用核算业务反映都不够充分,有些信息在财务报告体系中甚至根本没有得到反映,另外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的设计也不是按照通用的会计准则进行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没有现金流量表,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事业单位必须采用通用的会计准则的标准,在单位内部披露完备的财务报表,定期对进行事业单位进行经营绩效考核,并及时披露。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不同行业特点来制定,包括经济性指标和非经济性指标,可以由上级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应使其尽可能全面、合理,可以综合反映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企业化财务管理转轨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转轨的过程中,要汲取企业财务管理的优点。结合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的企业化财务管理,其别要注意:观念创新是前提,成本核算是基础,资产管理是保障,会计信息的分析与披露是有效监控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卫卫、试论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及联系[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1)

[2]宫景玉,鞠红兵、对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关系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3)

[3]张金叶、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6)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篇3

1、部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民营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也就是说,《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的职责规定得非常清楚,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但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法》等财经法律法规以及会计专业知识缺乏学习和了解,更谈不上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另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搭配不合理,知识更新速度慢,缺乏自我加压和终生学习的精神,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观念滞后,甚至还存在任人唯亲,无证上岗的现象,导致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实务操作水平低。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建立和执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或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有章不循,形同虚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则具体表现为不按《会计法》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不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帐簿;不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编制记帐凭证、记帐、结帐、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存在帐证、帐帐、帐实不符现象;不按规定办理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不按规定对会计差错进行更正;不按规定对会计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和销毁等等。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和会计基础工作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内部会计控制失灵,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将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有的民营企业从社会上聘请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有的还同时受聘于两家或多家企业,会计核算流于粗放,无法有效地开展财务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质量。

4、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科学的经营、筹资、投资预测决策和风险预警、规避机制,导致财务控制能力弱,决策科学化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对经济运行缺乏调控实效。

5、受企业负责人或会计人员思想观念、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实现会计电算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

6、受现行管理体制的影响,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国有改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监督检查不到位,导致两套帐、多套表,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空白或混乱。

二、加强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措施

1、从财政部门来说,一要从普法的高度,加大对企业负责人《会计法》、会计制度等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会计社会氛围,并建立企业负责人学法守法的监督考核长效机制,促使企业负责人认真落实“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法定要求,自觉履行单位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职责,进而提高企业负责人领导本单位会计工作的水平;二要以造就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基础工作扎实、作风严细、高素质、高效率的财会队伍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广大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认真做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价工作,加大对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公平的高级会计人才考评和培养机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管理,严把资格准入关,杜绝无证上岗。广大会计人员还要自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知识型、管理型、廉洁型”的会计人才,为民营企业落实国家法规政策、搞好企业经营管理,促进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从民营企业本身来说,民营企业规模越膨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就越重要。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从企业内部来看,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当局受旧的管理体制的影响,对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内在动力引起的;从企业外部来看,也没有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不健全,执行不力等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追究法律责任的情形,因而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当前,应加强对《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管理当局和所有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促使民营企业密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到企业内部上上下下严格依法按章办事,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促进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一是根据《会计法》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这是做好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首要和基本的一环。二是财政部门应经常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通过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验收活动,保证民营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制度化,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规范、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三是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应牢固树立效率意识和管理服务意识,及时准确保质保量地处理好一切会计业务,并在对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善于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挖潜增效,当好企业负责人的参谋和助手,为改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3、优化配置会计资源,充分发挥记帐的优势。根据《会计法》、税法和记帐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应该建帐建制而达不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民营企业,一律由具备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等机构进行记帐。同时,记帐机构也应进一步提高执业质量,不断拓展业务外延,为民营企业提供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会计咨询、税收筹划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

4、企业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应牢固树立财务管理意识,逐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大力增强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民营企业诚信度和公信度,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投资能力,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克服重钱轻物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对现金、应收帐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筹资、投资等决策面临的风险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评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的作用,进而提高各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科学制定各项定额,全面加强预算管理,认真做好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对企业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监督,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向企业管理要效益。

5、财政部门应加大对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政策引导和科技支撑力度,以解决会计电算化水平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不高的问题。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民营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高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以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最高新的技术、最精细的管理获得最优厚的收益,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财政部门应注重发挥好民营企业与财务软件开发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会计核算特别是财务管理商品化软件的引进和推广工作,不断提高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水平。

新晨

6、加强对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职业道德培训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目前,国税、地税部门对民营企业的纳税监督和约束是强有力的,但对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却指导不够,相比而言,财政部门应负责对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指导,由于种种原因,财政部门的督导也不到位。外部监督的弱化和缺位给民营企业造假帐粉饰会计报表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建议财政部门成立专门的民营企业经济运行监管机构,或以财政部门为核心,国税、地税、审计、工商、统计、社会中介机构等构成立体化的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检查配套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促使民营企业讲诚信,有效地解决两套帐、多套表等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创建和维护和谐有序的绿色会计环境。财政、税务部门还应共同建立对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辅导和考评奖惩机制,积极研究和制定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量化和细化考核,并将考核和奖惩结果公告,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篇4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区别;联系;融合

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相对西方国家较晚,而且由于近代一系列海禁、闭关锁国等国策的影响及战争的冲突,加之国人的“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束缚,使得中国大部分近现代企业未能及时对外界寻求交流与合作,从而导致了现阶段情况下,我国企业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程度还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此外,我国的传统企业主要是计划经济转型而来的,其中一些企业是通过自身的探索和经验总结而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因此,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会计和监督职能上,走着需要簿记、纳税、支付固定程序、监督浪费等程序。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择了一些新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相应地,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利润问题、预算问题、决策合理标准审核问题、税收问题、成本问题、融资能力问题、战略目标实现等财务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而这些问题将需求拥有更多学问及技能的学者和受过专业培训的财务人员来回答和落实。

一、财务管理的新方式———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的两大组成部分就是成本会计及管理控制系统,而管理会计的最终方向就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目标一是为管理和决策供给相关信息,二是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管理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最有效的工具。现代管理会计的功能作用是将财务会计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规划相结合。过去的管理会计的数据分析主要为财务会计的信息提供了进一步的处理、转换和蔓延,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规划和掌管的需要,在控制中通过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及时纠正实施过程当中的误差,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严格依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展望和计划是未来规划的主要方式,现代管理会计在这方面的功用是尽可能地利用本身所掌握的丰富数据信息,进行的定量分析,有助于客观把握形势,提高管理部门的科学预测和决策水平。现代管理会计是把过去的职能结合起来,把现在和未来的规划结合起来,以综合的方式发挥其力量,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会计功能。因此,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用。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在于二者所处的环境、方向相同。二者都是为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生产、经营及可持续化发展而服务,都是将企业财务状况以数据的形式上报给企业的管理者,因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决定,确保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两者都是从传统的企业发展演变而来,在传统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由两者共同组成的,由此可见二者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地位作用。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企业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者既有相似的地方,亦有不同之处。1、两者工作的侧重点不同(1)财务会计根据日常业务工作的重点,记录、会计账簿等相关财务报表,向企业外部集团、个体经济中有经济利益关系的组织展现公司目前的财务状态和所经营的业绩,主要为外部财务报告信息,简称“对外”。(2)管理会计是针对企业管理工作重点研究和分析的具体问题,为企业内部管理员工在各级各项中给予一定程度上的预测决策,并控制检查所需信息,是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主要目标。,简称“对内”。2、方法体系不同(1)财务会计方法相对稳定,按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计算经济项目相对简单。(2)管理会计在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灵活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的问题,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3、观念和取向不同(1)财务会计重视如何准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过程,准确反映企业在供应、生产、销售、分配、使用、消费各阶段的财富和物质要素,注重按期呈报的关于企业的财务现状和经营功效的质量。(2)现代管理会计不仅注重实施粗放型管理行为的结果,更注重管理过程,即先进、控制方法,目的是借鉴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的作用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财务会计的工作方式就是记录账簿,而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是分析财务会计的数据资料,所以,如果能以时间为前提实现二者的相互连接,总结企业以往的管理情况,并记录、分析企业当前的管理形式,对今后的发展进行推测,且由于此二者的紧密联系,除了能为企业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策略外,也会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诸多利益。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可以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企业外部关系到团队或是个人利益的主体,一般为财务会计的服务目标,管理会计的服务目标则是企业管理职员,换而言之,管理会计即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二者的存在可以有效的进行互补,不但能高效提升服务质量,而且能增多企业的相关经济收入,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有效的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可以减少企业的资金浪费,节省工作时间,从而有效地提升资金的整体利用率。以前,大多数公司都有独立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虽然这可以让它们变得更加独立,但在增加企业运营成本的ERP形式中,也会出现冗余现象。因此,只有有效地结合二者,才能充分地发挥员工的作用,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适应时展潮流的需要。

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的对策

(一)系统集成

财务会计以会计准则为指导,在会计和报表上有精准的商定,但许多不完善的制度仍然存在于管理会计制度建设中。因此,有必要建立管理会计制度,明确员工的责任和特权,使从业人员能够充分整合各种资源的呼唤,充分发挥决策支持的作用。

(二)机构一体化

现有的财务会计部门承担了大量的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但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很大,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企业管理者应当考虑管理会计的具体职能,从而建立独立的管理会计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不同作用。

(三)凭证的整合

企业管理者可以改进会计凭证的入账方式。在企业原有的财务会计项目的基础之上,增加统计信息的备注栏,便于对数据检索和统计的建帐模块进行有效管理。还可以考虑添加替代信息列来记录相关的非货币信息。

(四)数据融合

财务会计的数据收集是凭据的孕育过程,最终反映在账簿和报表的数据中;财务会计数据的再处理是管理会计的数据收集。结果是统计分析报告或模型操作。集合和最终结果都是不同的。然而,两者的数据是同源的,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原始数据源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完成后,系统可以与企业的ERP系统相连接。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实时共享。总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整合能够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相关职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服务。

(五)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在收集会计信息时,会计凭证是企业工作内容的反映,是与管理会计使用数据密切相关的,因此企业应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防止任何遗漏,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相结合,为今后的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基。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就必须做好会计的管理工作,把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管理效率,而且能综合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有利于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其未来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利用良好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启宏、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务管理,2014(01)、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篇5

一、会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活动:融合的理论前提

“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是国内会计本质论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对于会计信息论最早的权威性解释是由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66年在其发表的《基础理论说明》中提出的。该说明指出“会计是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就本质而言,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后的1978年,FASB在其发表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指出“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娄尔行译,1992)。我国以着名会计学家葛家澍、余绪缨为代表的信息系统论者也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它……起反映职能;又能起监督、预测、规定和分析等控制职能”(葛家澍,1983)。

应当承认,会计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与记账、算账、报账时刻相伴、密不可分,从刻契记事、绘图记事、结绳记事等单式记账到复式簿记的发展历程;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处处映射和打上了“记账”的烙印。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逐渐分离及公司制企业的发展,企业或业主靠自身的积累难以满足规模急剧扩张的要求,向外筹资已成必然。会计信息从而成为联系股份公司与资本市场的纽带,并对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起着相当重要的导向作用。财务会计则主要承担了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的工作。若循着这些“轨迹”的表象来看,得出会计是一个按照特定规则处理、以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统论的观点是合乎逻辑的,“财务会计对外”也就顺理成章。但是以信息系统来概括会计的全部内容仍有以偏概全之嫌,即使抛开很难用信息系统来概括的管理会计的内容不说,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内部控制制度、财产清查等防弊措施也无不显示出会计的管理职能。

(一)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具体化和外在表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本质是事物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本质是对现象和实践的抽象,必须透过现象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系统论的原理也告诉我们,本质是“结构的描述”,“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类要素统一组合的秩序和方式”,功能是“过程的秩序”;系统的特性首先取决于它的结构,结构的不同可以使同类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只是由于结构不同,以致面貌、功能和性质完全不同。亦即结构决定功能、功能表现结构。会计职能作为客观内在于会计系统中的功能,是结构和本质的体现,它回答了会计能干些什么的问题。既然信息系统者自始至终也承认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预测、规定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并认为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具体化,或者说,是会计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要求(葛家澍,1986),那么会计的本质属性归结为一种管理活动,形成会计管理的概念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二)会计是“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会计是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AAA、1966)。这个过程也是对各种行为及产权关系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计始终发挥“反映及监督、预测、规定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即使从事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会计人员也要做大量的抉择工作,如分析确认各项资产、负债及各种营业收入和费用;选择据以计量各种资产的属性——原始成本、现时重置成本、市场价值、预计可变现净值或期望的现金流量现值等;从可供选择的众多方法中选择合理的方法,将成本在各产品、各期间(如计算折旧),或者在各工序之间进行分配;最后还必须就财务报告所载信息汇总或分解程度作出抉择。如公司的财务报表要分成几个业务或地区分部?应将哪些附属公司的财务报表纳入合并的范围?尤其是在编制报表时,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各项质量特征要求,将引导他们在各种反映经济情况的可用办法之中作出有效的抉择,特别是那些准则或制度尚无明确规定的业务。诸如此类的抉择可以说无处不在。这种抉择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作为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会计信息也只是相关者决策所需的一种工具,凭证、账簿、报表等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最终影响着人们的决策行为,执行这些决策的结果从微观上看,促进企业提高效率;从宏观上看讲,则使社会的资源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其中会计信息成了会计发挥引导各利益相关者决策、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的媒介。即提供信息是为了相关者的管理决策而非会计的根本目的。而决策是相关者在经济活动中,对于稀缺资源的各种备选用途作出合理选择的一个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它绝不仅指“拍板定案”的一瞬间,而是包括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备选方案和选定方案三个主要步骤的一个完整过程。

(三)会计从一开始就是以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目的而产生的。从本质而言,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职能…一是反映(观念总结),二是监督(控制);……无

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会计不仅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杨纪琬、阎达五,1980)。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都由财务会计报告,以价值形式综合地反映出来,它是一种价值抽象。目的是总结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规划未来的目的是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而行动产生实践,将实践记录下来并加以总结,再与目标相比较,所得差异作为反馈信息去校正行动的偏差,使之与目标相一致。按照控制论的原理:当实际运行状态与目标偏离时,反馈得越及时,越容易得到控制。因而需要将整个过程分为若干时段,定期取得监测数据,以便与目标相比较。即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从时间序列上所进行的人为划分,实际上它们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会计侧重于实际运行状态的记录和总结;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决策和预算编制等是设定目标所必须的技术。记录、分类、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和计算期间损益并非会计的根本目的,而是管理控制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必然要求,即观念总结是手段,过程控制才是根本目的。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象的同一性:融合的客观基础

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人直接参加的、按照预定目标,通过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讲求效果的一种社会实践和管理活动,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传统的会计过多地注重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产、资金等物资资本,认为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即注重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而忽略了主宰和决定这些因素的人及其行为。随着科学技术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会计主体认识和改造能力不断提高,会计客体被作用的范围及深度便不断得以扩展。如何核算、监督和控制人力资源、智力资本等已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共同面对的难题。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经济拓展了企业经济资源的范围,使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成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战略性资源。企业成为作业链、价值链、知识链和行为链的统一体,会计管理模式将从以财务资本为核心向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核心转化。出于对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的追求,企业在利用会计对经济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同时,必然要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以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对象已不仅包括物资或价值的运动过程,还应包括与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时刻相伴的、体现出资者、经营者、职工等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关系的产权流。换句话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物资运动过程及“信息流”只是会计对象的外在表现形式,会计不仅影响和控制社会再生产的物资方面,它还要影响和控制处于社会再生产各阶段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进一步对再生产过程施加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象应该是一致的,即是以物资运动和价值运动为基础,以信息运动为纽带,体现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财务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信息来影响人们的决策及其行为;管理会计则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人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本质而言都是对企业的各资源要素的产权变动及其交易所进行的确认、计量、报告及规划、控制。只不过由于分工的不同,二者在“时”、“空”两方面各有侧重而已。财务会计的对象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主;管理会计则是利用相关信息对企业及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和指导,它是对财务会计的客体“情况”进行的再加工。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最终目标的一致性:融合的主要原因

会计目标是会计管理意欲达到的境地或实现的要求,它决定于会计的本质。受信息系统论等的影响,人们大多认为财务会计主要是向外部用户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通用信息,管理会计则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事实上,不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或对内报告与对外报告,他们均忽视了:(1)财务会计或财务报告的目标并不等于会计的目标。作为会计信息的输出载体,财务报告只是财务会计的结果而非财务会计乃至会计的全部。而且财务报告也只是利益相关者决策所需信息的一种来源,相关者需要将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和从其他渠道得到的有用信息结合起来才能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2)管理会计是基于会计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在原来主要为财务报告服务的成本会计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脱胎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也正是在管理会计产生之后,会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才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各利益相关者更加关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也需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提供的信息。现代会计(财务会计)一方面要着重体现为各产权主体——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政府管理当局等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则应突出法人所有权的管理权能(管理会计),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来维护各产权主体的收益权、分配权等财产权利。二者统一服务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共同实现“维护各利益相关者权益、提高效益”这一会计的终极目标。

维护权益:在会计管理系统中,财务会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纯核算工作,确认、计量、报告会计事项的目的在于认定或确认产权关系,反映产权结构的变化,并将结果输出给各产权主体;会计监督的直接目的也是为了检查、验证企业法人与各利益相关者是否按照既定的制度或契约运行及界定好的产权结构是否遭到了破坏,产权主体的利益有无受到侵蚀。管理会计通过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分析评价等合理运用和配置企业的以智力资本为核心的各项资源要素,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各产权主体的切身利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均运用了专门的会计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反映和总结,二者皆是出于保护产权关系、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这一根本目的。

提高效益:(1)经济效益。人类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客观上要求人们必须合理地分配和有效地使用资源。而对资源分配和使用加以反映和监督的有效且最佳形式就是会计。因此,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仅仅依靠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是无济于事的,还必须综合运用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诸如投资决策分析法、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预算管理等具体措施和方法。(2)社会效益。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只是复杂社会契约网络的结点,它不应仅仅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出发,而且还必须有效地利用和培养人力资源,并从空间上将周围的环境纳入到会计管理系统中去,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提高其在所处社区的良好形象,衡量和揭示其活动对社会、环境等带来的影响。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效益,维护生态效益。

四、追本溯源:会计是由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耦合而成的 开放系统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二级核算管理;成本核算范围

成本核算和企业日常运营关系相当密切,并直接影响着到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成本收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立足发展与壮大的最根本点,巩固并优化内部各体系管理,完善会计工作、健全二级管理、科学打理税务、改革绩效考核制度并实施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将可能发生的损失或经营风险降至最低,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利益。

一、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特点与要求

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成本核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而企业进行会计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把握企业发展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财政支出,帮助企业最大化地节约成本,并为日后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讲,会计成本核算还具备了完善企业整体管理,并使企业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利用等特质。

至于两者的管理与工作要求,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均属于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工作,企业财会人员在处理这两项工作时,应特别注意考虑自身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特点,深入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从整体上把握好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大方向。具体来说,企业在对财务核算管理时应严格把控、设置合理的会计核算体制,即是要严格把关各会计流程,突出内部控制,保证单据获取、科目设置和资金使用的规范化。其次制定科学的管理目标体系,明确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和挑战目标。其中,对于目标的设定必须务实、合理,必须摒弃只是空喊口号的“高目标”,同时也要避免过低的目标设置,难以发挥激励的作用。

二、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现状与问题

1、财务报表不精,纳税项目不清。不少企业对应税与非应税项目概念模糊、不熟悉税务申报的内容与流程,造成会计核算错误、纳税申报不实;还有相当比例的企业存在财务报表不精细的问题,它们通常只供应常见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表内体现的信息非常笼统,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指导作用非常有限。其实,企业能够向财务提供的表格种类非常丰富,如资金状况表、企业费明细表、成本费用明细表、基金使用情况表,以及客户的信用档案等。这些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此外,也仍有一些企业对财务核算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财务管理只是财会部门的工作,并没有将其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环节来看待。须知,财务管理是一个有机系统,财务部门虽作用关键,但做好这项工作仍需要企业上下全体员工的共同支持与配合。

2、成本核算单一,成本管理落后。大多企业对会计实施的仍是集中核算,各职能部门也只设收支总账,不作成本费用核算,且核算中用到的会计明细科目最多细化至二级。然而这类单一的成本核算方式显然不能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企业经营业务广泛,如果不对各服务单元中实行独立的成本核算,不按项目、类别细化会计科学,就达不到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成本核算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当前成本管理目标的达成主要依赖于三种方式:一是将成本转移给供货商,二是规模效益,三是费用控制。大多企业倾向于使用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尽可能地节省开支、缩减预算。但这种方法的弊端非常显著,它局限于企业内部,形成不了管理方法体系,缺少战略性的管理眼光,难以兼顾成本的引发与潜在因素,也不利于企业形象和服务品牌的建立和竞争力的提升。

3、会计基础薄弱,核算手法陈旧。当前会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明细分类账设置不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失真;明细账中业务内容表述模糊;会计科目使用失当;财产物资清查制不完善或执行不力等,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同时,不少企业依然在使用低效率的手工作业方式处理会计核算问题,导致财务人员每天主要工作就是不断重复对账和记账,根本抽不出时间深入一线作业调研,自然也没有办法对企业费用变化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更不可能向企业提出有利于成本缩减的专业建议了。受同样原因的影响,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职能也受到极大的抑制,使之既没有足够精力来管理企业物资库存,也没有空闲来考虑物资采购价格是否合理,对其它管理活动也同样甚少涉及。

三、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路径

1、财务管理精细化。首要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水平,实施跟踪管理,减少资金的浪费及不合理使用;还要缩减应付款的规模,加快资金回笼速度,提升存货管理质量。除此之外,企业还须注意财务风险的规避和分散,比如,可在企业范围内推行坏账准备金制度,对于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应当计入管理费用。

2、应税项目规范化。由于部分企业受制于财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不够、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背景不了解等问题,不少财会人员存在不懂得如何划分应税与非应税项目、对税务申报的相关规定的正式流程也不够熟悉,造成了企业会计核算上的错误,甚至影响到企业纳税申报的顺利实施。所以,需要建立起专门针对财务会计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其作为提升财会人员职业素养和自身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手段,为财会人员的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此外,人工成本也是企业的一项大重要支出,它在企业管理成本中占了近八成的比例。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则有利于物业企业人工成本的缩减和整体管理质量的提升。

3、巩固基础会计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会计工作准则促进会计账目规范化,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引导其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事务,不断提升企业财会人员的职业水平;同时,突出会计的监管职能,加强对会计原始凭证的审查力度;此外,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以突出内部控制,增强对财产清查和成本核算等工作的重视程度。

4、构建二级核算管理制。简单地说,即在二级核算制度正式确立后,各二级核算单位应当自行管理不同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原始凭证,若同一凭证关系到两个及以上的二级单位,则该凭证由企业保管,各二级单位只需要妥善处理相应的复印件。

结语

成本核算贯穿于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提高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助于企业减少成本投入,为企业最大程度地节省资金。由此,准确界定会计成本核算范围、选择恰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核算人员素质,能够为企业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最大限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营造竞争优势,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逐渐发展和壮大。

(作者单位:云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丽洁,张玉周、企业资金配置与经营活动的协调性分析[J]、财会月刊,2006(25)

[2] 王艳、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02)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篇7

一、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一)公路财务管理。公路财务管理包含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流动资金筹划、资金管理、财务的预算、成本控制、财产清查等主要内容。加强公路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会计事前预算、强化事中预算,完善事后预算,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财务管理将整套的会计信息统一进行核算,形成准确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公路部门的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有效推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二)公路会计核算。公路会计核算主要是指对公路的资金进行核算,计算并反映出公路资金的流动情况,例如公路的使用资金、生产成本等核算情况。准确的会计核算能对会计的工作质量提供保障,并且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从而提升整个公路事业的会计核算质量水平。

二、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所面临的问题

(一)公路财务管理方面

1、公路部门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提高公路财务工作质量水平首先必须要拥有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就目前而言,很多公路部门缺乏正确财务管理理念,对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没有较强的学习意识,不明确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这就导致了我国公路建设在质量上出现问题,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同时受到传统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没有做到正确运用科学财务管理方法。还有一方面是由于公路部门的管理者过分追求自身的利益,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私自擅用资金,这就使资金无法得到有效运用,从而使财务管理的难度增大。

2、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公路建设的经营者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其中包括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在公路财务管理制度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界线。所以在公路财务管理中,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最根本的问题,必须要马上制定相应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3、缺乏完整的预算管理。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有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在事前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由预算的主体和执行的主体两方面组成,两者必须要协调统一,才能保障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完成,从而吸引更多的公路建设投资。但是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缺乏相对应的约束制度,导致了实际的投资情况与预算投资情况不对应,从而导致了财务管理失去控制。

4、缺乏完整的财务监督制度。在公路财务管理中,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监督制度也是重要的问题之一,财务监督在整个会计核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公路施工的准备阶段到竣工阶段都必须要有财务监督作为保障,才能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所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监督制度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公路会计核算方面的发展现状

1、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出现混合现象。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是对公路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正确的记录核算,是对财务管理进行评价的标准,必须要将两者的关系进行明确的区分。而当下很多公路部门将两者混合了,这就造成了会计核算本身作用发挥不出来,并且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给财务管理,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的工作进度。

2、会计核算工作和实际的工作出现矛盾。目前我国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制度都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控制支出费用的标准,这就使会计核算不能做到正确的核算,与实际的支出费用情况不相同,同时,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大部门的交易都是使用现金,导致了会计账目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记录不准确。

3、市场体制下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传统的会计核算和公路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核算管理的发展,使目前的市场体制与经济发展难以形成统一发展形势,同时缺乏完整的、标准的计核算法律体系,这就导致了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难以实行,从而也就使会计核算不能快速发展

三、加强公路财务管(转36页)(接42页)理和会计核算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思想是决定活动的根本原因,解决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问题,首先必须要使公路部门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提高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公路从业人员必须重视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培养财务管理人员建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意识,使他们拥有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改善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风气,努力建立一支专业化、能力强的财务管理团队,只有改变从业人员的心态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公路建设的稳步发展。

(二)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的公路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制度,可以有效的推动公路建设发展,完善科学的法律制度有助于公路建设的顺利完成。针对现在我国在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公路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研究制定科学的法律制度。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才能为公路管理者提供真实、完整、有效的会计信息数据,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行为。预算管理和监督两者要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使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发挥自己真正的能力,推动公路建设发展。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篇8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一、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相同点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有的认为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适应企业内部管理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的需要而产生,把会计与管理结合起来,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它既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又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有的认为管理会计是“西方学者把管理和会计这两个主题巧妙地融汇在一起,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有的认为管理会计是管理和会计的精巧结合,目的都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二者具有相同的管理属性,其基本作用都是为企业管理服务,满足企业营运发展的需要除这一根本共性外,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还有如下共同点:从管理理论、方法体系以及管理过程看,二者都是按照计划、决策、执行与控制这一顺序进行的:二者都以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为信息分析来源,在此基础上进行计划、决策与控制;二者在管理中产生的报告文本、数据资料等文字载体均不具法律效力,对外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二者都主要是根据企业运作的现实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规划未来,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不同点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发展至今。最根本的区别是,财务管理主要管理资金,考虑重点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更有效地运用资金。财务管理是连接企业与外部环境的重要纽带,它与金融市场的运行密切相关。成功的财务管理是高度关注金融市场现状及其动态趋势这一前提下,考虑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为自身寻求宽松的资金运作空间,并达到企业价值或者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则是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考虑的对象不仅是资金如何高效地物化,还考虑物化后的资源在经营管理中如何以最佳效率进行配置。管理的对象还包括人,通过责任会计、业绩评价与控制会计实现对人的成功管理;通过有效的激励安排,达到人、岗位、财物的高效搭配,达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目的。

不同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面临的环境以环境变化为背景,密切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变化以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稳定为前提,主要着眼于企业生产的直接经营环境主要理念时间价值,风险理论成本一效益分析,经济模型,数理分析研究侧重点资金的获取和有效作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计划、预算、决策、业绩评价与控制。研究对象物,主要是资金运动物,也通过责任会计、业绩评价会计激励人。调整的关系处理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核算主体整个企业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部门、小组甚至是个人,可以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也可以针对某一种环节。研究范围内外部管理并重主要是内部管理,或者是某些具体事项。时间要求一般要求定期编制资金计划和定额没有固定的时间需求,根据需要确定。

三、二者各自优势的相互吸收

财务管理中的时间价值观念是一种以较低程度体现机会成本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中关于成本利润的思考,对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重大意义。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观念考虑了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对管理会计中的定量分析提出了灵活性的要求,对预算的编制、决策的选定有指导意义,在业绩评价会计、责任会计中也可以加以有效运用。机会成本概念、风险观念在管理会计中的运用,符合企业由粗放型经营管理向集约型经营管理转变的需要。管理会计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管理学、数学、运筹学、系统学、信息论、控制论的众多理论和方法。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公司财务与会计(精选8篇)
  • 下一篇:经济贸易全球化(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