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我的职业的规划(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6 栏目:写作范文

我的职业的规划篇1

1、我的性格:大家都说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很善于与人交流,人缘也比较好,但是很多时候在一些场合缺乏自信,有的时候患得患失,总是考虑的太多,所以错过了一些很好的机会,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现在来到大学,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开始懂得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不后悔,不管结果是不是第一,只要自己尽力了就是最好的了。性格比较直爽,有的时候容易伤人,虽然在尽力在改变,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2、我的兴趣:喜欢唱歌,弹钢琴,听音乐,逛街,打羽毛球等。但是也很关心政治方面的新闻,可以说爱好广泛,但是最喜欢的是音乐,音乐能让我快乐。

3、我自己认为所具有的能力:现在在所属学校钢琴是在09级排名第一,虽然在班上没有当班干部,但是作为班上的一份子,我也为班上争光。

4、我的价值观:我自己感觉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比较正确,信仰共产主义,而且一直坚信,人一生不能只为了钱去追逐,最有意义的一生是活的快乐幸福,而不是为了追逐金钱和奢侈的生活。

5、我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我的人缘还可以,善于与人交流,性格比较开朗,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情,做事踏实。劣势,缺乏恒心,自制力也比较差,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有的时候性格太直了,有什么说什么,容易伤害到别人,做任何事都对自己没信心。

6、我的技能:钢琴比较好,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善于学习新事物。

二、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我所学的是音乐学。音乐学主要是全面性的学习有关音乐方面的,与本专业就业领域是当老师,演员,导演,主持人,歌唱家,乐队指挥等,因为现在学艺术的人非常多,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大学四年里努力地学习,这样对今后找工作有帮助。我们还可以考研,考本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争取能够在对口专业找到一个工作。虽然,在考研期间会比较辛苦,但是如果坚定了信念,并努力把它学好,应该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今后的几年里,我要努力的学习关于音乐的所有知识,争取能够在四年里有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找到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职业选择分析

1、 在选择职业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和困惑:我现在学习的专业是音乐学,如果我从事本专业工作,那么就需要我有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基础,但是现在我所学习的编程等内容对我自己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很多人是从小学起的,我只是从高中学的。第二,现在全国有很多学校开展关于音乐的很多课程,而我们这所学校并没有开展很多课程,所以不知道自己以后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知道今后能不能胜任音乐学的工作。

2、 我的职业选择:第一,是当一名音乐老师;第二,是考研;第三,是演奏家。

3、 我的选择路径:考研,考研之后当一名老师

4、 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

1、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 目标明确

3、善于动脑思考

4、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强

7、情商较高,综合素质比较强

弱势因素(W)

1、专业知识水平不够

2、不自信

3、自己努力不够

4、英语和政治都比较差

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

1、所学专业很好。获得工作机会不错

2、社会上很多父母让小孩子从小时候就学艺术,就业机会多一点

威胁因素(T)

1不是从小学,基本功不怎么好

2、全国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很多,竞争压力较大

我的职业的规划篇2

商学院MBA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自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在中国内地设立MBA学位起,从1991年开始的9所高校试行MBA研究生培养到截止2013(数据)年,已有近240所院校招生MBA学员,且每年招生规模从初期的94人增加到现在超过3万人,平均每年报考MBA的人数的增长率也超过了20%,截止20XX(数据待添)年,已有XX人获得了MBA硕士学位。更涌现出像清华经管、中欧、北大光华、上海交大安泰等知名商学院,MBA教育已成为中国培养现代化高层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管理人才。

时至今日,我国MBA项目取得了长足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挑战。据2010年搜狐商学院网报道,目前我国MBA项目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分别是:费用与收益权衡、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纠结。MBA是职业发展的一项投资,在MBA学费日渐上涨的趋势中,越来越多的学员希望在项目中寻求更多的附加值,并且在现在MBA学员日趋年轻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MBA的学习与成长为自己在职业道路上获得“溢价”,或者希望通过MBA学习成功职业转型。商学院如何提高MBA项目的性价,使学员在学习中逐渐缩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获得更多附加值是现实值得思考解决的问题。而不久前于上海举行的2013年首届中国商学院职业发展主题论坛中专家们指出在MBA项目中设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中心是一项不错的解决办法。

据MBAChina网2013年的调查显示,在国内近240所拥有MBA项目的商学院中只有28所设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发展中心(Career DevelopmentCentre),这些商学院至少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在负责职业发展事务,而工作人员达到5人及以上的商学院不出10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还未引起我国众多的开展MBA项目的商学院的足够重视。首届中国商学院职业发展主题论坛中也提到,如何为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在商学院学费“涨声一片”中是盍待解决问题。所以,立足于我国MBA项目长远发展角度,大力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商学院大势所趋。

一、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MBA项目中薄弱的原因

1、我国商学院MBA项目发展起步晚

世界顶尖的MBA商学院大部分分布于美国与欧洲,美国从1908年成立哈佛商学院起开始了正式的MBA教育,迄今已经有100多年发展历史了;欧洲正规的管理教育尽管是从二战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但也涌现出了伦敦商学院,曼彻斯特商学院等世界名列前茅的商学院。而中国则是从1991年才有国内大学开始正式招收MBA学员,起步较晚。国内关于MBA学员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则也是2004年以后才开始出现。

由于起步晚,在国内MBA项目师资还未有经过系统性,有计划,统一标准的培训,教学方法,培养模式还未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安排时,国内的MBA教育就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了规模,由此造成诸如职业发展规划等在项目中的缺失,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尽管最近几年来,中国几所顶尖的商学院正在这方面奋力“补课”,但终究是先天基础薄弱,经验缺乏,仍有很多尚待补全。

2、教学双方在MBA项目中的精力投入有限

MBA学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是衡量MBA项目质量的方面之一,许多学员希望通过对MBA的投入获得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的身价提升。而由于目前我国国情所限制,基本上所有的商学院所拥有的在职MBA学员占总的MBA学习人数的大部分。学习在职MBA项目的学员需要分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比重,学习时间紧张,能投入学习的精力有限,学习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而国内迅速崛起的众多MBA项目至今也仍未能有一个统一,有效的评估标准,所以许多商学院的课程安排并未经过科学的统筹规划,实际效果也未必能达我国MBA教职委所要求达到的效果。我国的MBA项目明显表现出重理论轻实际的现象。学院将学员本就不宽裕的学习时间大部分安排在类似本科生或全日制研究生的课堂学习中,偏离了原本MBA教学的宗旨与路线。

二、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对我国MBA项目的重要性

近年来经济环境的恶化,学费的日益上涨,MBA毕业生在企业主中的受欢迎度下降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商学院院长的理性思考,瓶颈中的中国MBA教育改革势在必行,MBA学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渐渐引起院长和各种媒体的重视。大力发展MBA学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满足于多方面的需求的。

1、MBA学员自身对于求职和职业转换的需求

2010年,搜狐商学院网报道称,近些年来,我国MBA招收对象从高端人才向中端人才偏移,招收的学生呈年轻化已成为全球趋势,目前学习MBA的学生大多是28岁左右,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四五年左右的人士。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MBA,有的是想完成其他行业到商科的转型;有的则是企业基层管理者,有着想要提高自身水平的诉求。另外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学员对于除金融,咨询这两个MBA学员传统诉求高,收入可观的行业以外,对其他行业也都抱有极大的兴趣,也就是说,现在MBA的毕业生在选择未来职业时,已不仅仅考量的是所提供的薪酬的高低了,而更多转移到了对工作幸福感的强调和终身发展机遇上。随着近年MBA在中国的蓬勃发展,MBA学员来自行业也逐渐多样化,且学员自身的学历,专业,职位,生源地也存在差异,由于学员群体的差异性造成了求职的需求的多样性,所以,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这一职能纳入MBA项目管理对于各高校商学院来说至关重要,且除了统一的指导以外,更应提供个体职业生涯咨询服务。

2、企业雇主对综合管理素质更强的专业化人才有很大的需求

2001年以后,人们开始谈论MBA的毕业生已不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有些商学院面临了MBA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竞争力优势不在凸显,或是工作起薪不高,甚至有些毕业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状况。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国内MBA教育项目的缺失,院方也开始重视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商学院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与内容,或是应该怎样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责和职能。在求职过程中,弄清雇主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于MBA毕业生来说是就业关键的第一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中华英才网,经理人等多家媒体经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雇主需要的是管理综合素质更强的专业化人才。弄清楚雇主需要的人才不应该是在即将毕业时才着手去了解,而是应该从刚入学时,就规划好今后求职就业的方向,做好调查,进而按照规划而努力才可能在毕业时成功就职自己心仪的行业与职位。这些前期的调查和了解甚至自己求职技能的提升都是可以通过参加商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活动获得的。

3、MBA项目培养体系有待优化的需要

学习MBA已逐渐成为学员对于日后求职和转换工作的一项投资,学员对MBA项目的培养的高期望越来越多的学员希望除了在MBA课程学习中获得更多理论,实践知识外,寻求更多的附加值,包括软技能的培养,人脉的拓展等。MBA项目是不同于一般全日制研究生的一种硕士培养模式,它主旨在于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层次,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很强的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我国目前MBA的项目培养偏理论化现象严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所包含的一系列丰富的实践活动恰好能弥补目前学员强理论,弱实践的不足。

三、从国内成功案例看我国MBA职业生涯规划的改进

我国MBA项目中职业发展生涯规划的指导仍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目前不少商学院都借鉴国外商学院的经验和模式,在MBA项目管理中有添加进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学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或是单独设立的专门的职业发展规划中心。但这样的工作和机构对商学院来说仍然是一个新课题,还处在探索,试验阶段,对于商学院和学员来说,效果均还未达到令双方满意的结果。

我国商学院立足于国内的市场和企业,将国外先进的模式做了些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市场和企业。中国一些顶尖商学院经过近些年奋力的补课,探索试验,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北大汇丰商学院,中欧国际商学院,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复旦大学商学院等。值得一提的是北大汇丰商学院的运作模式,特点是院方为主体,而以学员分行业成立的各活动俱乐部为载体,承办各种职业发展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便包括了诸如:求职经验分享会,行业专场模拟面试会,简历指导等求职技能研讨会,行业专场招聘会等一套体系完善的职业发展活动,并且让各俱乐部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这既丰富了职业发展活动的类型,创造了条件让学员对所向往行业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地了解,拉近了校园与企业,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又锻炼了在校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等软技能,并积累了人脉,使他们在平时理论学习中的知识得以实践发挥,同时作为企业方可以在每一次的活动中,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MBA的学员,也为他们挑选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所以说,这是一项院方、学员、企业三方共赢的的运作模式,值得国内许多商学院借鉴。另外就是交大安泰管理学院的全程化职业咨询服务概念,它将管理咨询活动做深做细,将自助服务到团体辅导再到个体咨询的大众化的放养式职业咨转变成由个体到团体再到自助的有效咨询服务,将职业咨询服务尽量覆盖到每一个个体,将全程化概念彻底贯彻进整个职业发展规划咨询服务中,使得职业发展规划工作的有效性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也是值得我们在职业发展规划工作方面尚未起步的商学院吸收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皮君,王艳明,熊敏、浅谈商学院MBA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管理[J]、读与写杂志,2012,(5):72-74、

[2]孔伟明、MBA职业咨询与设计[J]、生涯规划,2013,(10):60-64、

[3]张卓、美国MBA教育概述及启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6):80-83、

我的职业的规划篇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

近几年来,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学生的数量日渐增长,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呈现出毕业等于失业以及职业发展错位等现象,因此高校展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解决一些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重要。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

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背景

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早期的萌芽到中断后的再次兴起一直到新世纪的全面兴起。早期萌芽阶段,20世纪早期的职业指导教育,直到20世纪初,在欧美等国家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的影响下,国内的职业指导教育开始萌芽。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迫于战乱、社会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指导教育不得已而中断。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此职业指导教育才得以中断后的再次兴起。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职业指导的基础上,人们逐渐延伸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与此同时,又确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制度,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得到我国社会各界所重视,这也意味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的全面兴起。[1]

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环境的改善,这主要体现在国际上先进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以及成熟的教育体系结构,以及在国外的引导下国内积极响应,形成了日益浓厚的职业规划氛围和逐渐完善的教育政策支持。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发展,2004年以来,随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术界对此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相关的教育研究论文的发表也在呈上升趋势。同时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术研究会议也在陆陆续续召开,有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职业生涯规划国际论坛暨GCDF全球峰会”,以及2008年在上海召开第二届“中国职业生涯规划国际论坛暨GCDF全球峰会”等等。随着学者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深入,相关的教育研究专著或教材也在不断更新着。这些教育研究呈现出来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三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培训)的推进,随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环境的改善和教育研究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被多数高校纳入教学计划,并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教育,近几年来,其培训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宽,一些从事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机构纷纷建立。

1、3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当前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只注重于是否能够就业,而不考虑学生是否合适这份工作,缺少对学生长远性的规划,并且普遍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全面,意识不清晰,这边使得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着观念落后的挑战。再者,由于政府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重视度不够,投入人力物力也相对较少,并且没有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督促着职业规划的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同时,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也远远不够,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种种经费的不足,导致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运行机制和资源保障的挑战。再次便是相比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在这方面的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我们国家相比于他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是远远不够的。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结构不完善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的工作层面上,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目前很多高校往往偏重于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而且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正规的课程去学习这门课,缺少统一的教材,更多的是指导教师拿着旧的案例和资料跟学生侃侃而谈,这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失去了实质性的意义,使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职业研究也不全面,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同时对高校形成一个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也是不利的。

2、2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专业化的师资力量缺乏

根据教学工作需要,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与在校大学生的比例应该是1:500,但是,在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没有达到这个比例,相对于学生数量,就业指导老师严重匮乏。除此之外,在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中,普遍存在指导教师专业水平有限的现象。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老师,应具有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等专业知识[2]。而目前的指导教师,不少是学校的辅导员或者是从事学生工作的学生干部,显然这些人的专业程度明显不足,而我国目前也只有1万多人获得由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高级职业指导师还不到一千人。

2、3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不清晰

由于在很多高校中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这直接导致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模糊不清,大多数学生仅仅是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但并没有真正了解清楚这到底是什么,对自己就业有什么具体的帮助。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不够深入,忽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对自己缺少一个准确科学的定位,造成学生的职业准备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这便失去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初目的。

3、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3、1 帮助大学生准确自我定位

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就业方面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是认识自我、认识外部环境、综合选择并努力实施目标的过程[3]。需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明确自己适合什么样工作,热衷于什么样的工作,而职业生涯规划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帮助学生制定了理想的学习计划,调整到自己的兴趣专业,使学生在自己定位的方向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3、2 避免大学生职业发展错位问题

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能否找到一份自己合适并且满意的工作,其实最终还是取决于大学生是否掌握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目前就有好多大学生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再就业过程中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对职业规划模糊不清,导致只要有用人单位来就去,这样盲目就业也极大了提高大学生工作后的失业率,造成了严重的职业发展错位问题。职业生涯规划就有效的帮助了学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定向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让大学生成为求职场中的佼佼者。

3、3 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价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对每个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职业培养,有效的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实力以及就业竞争力,使得大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得到工作单位领导的器重,提升自我价值,并在自己所处的岗位中取得成功。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推动与发展策略

4、1 开展多元化课程教育建设

课程教育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全过程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载体[4]。首先高校应该开启正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分不同的年级给学生传授不同阶段的专业知识,让这门学科逐渐成为必修课程。学校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去推动此项课程建设的发展,例如定期开放多媒体教室,使用正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材。同时也应该注重课程教育的多元化,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学校与用人单位沟通让学生去实习基地实习,或者学生假期时间,开展社会时间活动,到各个单位去了解到每个工作的工作性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自我认识,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4、2 培养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师资队伍

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师资队伍是当前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具备优秀了教师队伍,教育工作才能够更好的展开。在扩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队伍的同时,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尤为重要,我们需要需要大批具有心理咨询、职业发展、人才测评、良好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5]。所以各个高校要协调国家,社会各界,为加强和培养这方面专业人才提供一个平台,比如创立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定期组织师资培训,不断的提高水平,是他们成为一批专家队伍,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出贡献。

4、3 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积极加入其中

大学生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学校首先应该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工作,开设学前的相关知识讲座,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念,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规划的重要作用,要让他们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找准自我定位,确立目标是一份行之有效的教育工作,并且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就业创业。同时也可以向社会各界宣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解此项教育工作,得到更多的支持与鼓励。

参考文献

[1]王莎佳,钱文彬、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教育与职业,2011(8):80-82、

[2]尹湘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考试周刊,2009(32):189-191、

[3]高佩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咨讯,2011(35):213-215、

[4]张洪田,张慧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82-84、

我的职业的规划篇4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35-02

近年来,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 高职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专家认为, 当前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显得被动、盲目, 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自己, 不了解社会对工作岗位的要求, 从而导致定位不清, 学习针对性不强, 并最终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学生职业知识水平、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一、国外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

早在1898年, 美国底特律中央中学校长杰西·戴维斯就开始在学校教育中探索实施教育咨询和职业咨询, 强调职业信息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1908年,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创立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波士顿地方职业局, 1909年帕森斯等人出版了职业指导专著《选择职业》一书, 阐述了人与职业相匹配的理论, 构建了帮助了解自己、了解职业, 并使人的特点(特性)与职业要素(因素)相匹配的职业指导模式, 确立了职业指导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标志着职业指导理论的创立。1910年英国颁布实施《职业选择法》,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教育机关承担的职业指导责任,有力地保证了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目前,西方许多国家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而且形式多样,如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实习等等。西方国家往往注重学生对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邀请社会各界职业人士到学校发表演说;学校还定期组织一系列的模拟实践活动。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使得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二、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职业指导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1916年, 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首次将心理测试手段应用于学生职业选择中, 这标志着职业指导在我国开始建立。1919年, 黄炎培等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社刊《教育与职业》杂志上发表《职业指导号》, 从介绍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的理论与经验入手, 结合当时的经济与社会状况, 提出了在我国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1920年, 中华职教社成立了职业指导部, 组织力量对社会职业状况进行调查, 对职业选择方法进行演讲, 开展了一系列的职业指导活动, 如1924年在上海、南京、济南、武汉举办对中学生的升学与就业指导。

1927年, 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为社会服务的组织“上海职业指导所”, 1929年, 成立了海外职业指导部。此后, 各地又建立了一批职业指导所, 为发展我国职业指导事业奠定了基础。但是当时的旧中国, 连年战争, 经济凋敝, 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 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缺乏相应的社会条件, 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应的“统包统分”就业制度, 职业指导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前, 我们的学校教育几乎没有开设职业指导课程, 职业指导的理论书籍也相当缺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统包统分”的计划型模式向“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市场型模式转变, 就业制度的改革及就业形势的变化, 使得各高校开始关注就业指导工作, 普遍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 开设了就业指导课。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学说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 我国高校逐渐掀起职业规划教育热潮。目前,“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的职业规划教育理念已为多数教育工作者所共识, 但总体看来, 我国职业规划教育在高校起步晚, 发展缓, 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程度还不高, 基本上还处于移植、借鉴西方先进理论和方法的萌芽阶段。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和创新, 是当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三、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构想

(一)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机构

各高职院校可以原有的就业指导中心为依托, 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机构, 该机构集教学、科研、测评咨询、实习服务于一体, 为高职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了解职业规划知识、体验真实职业环境、进行职业规划设计提供辅导和帮助。

(二)创建本土化的职业规划理论和测评工具

目前我国职业规划教育所运用的理论和测评工具, 很多是从西方引入的, 由于语言体系、中西方文化、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特性等方面的差异, 它们的适用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相关行政单位及科研院所要从国家、地区的社会实际需要以及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 提出理论设想, 采用有效研究方法去揭示客观规律, 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特色。2007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成立全国首个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研究所, 设立之初就承担了《广州地区高校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教育体系的构建》课题, 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三)培养高水平的职业规划师资队伍

在我国现阶段, 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人员基本上是“ 半路出家”, 多数是从行政、党务、政工、学生工作等岗位调拨而来, 比较注重就业政策的宣讲、就业程序的管理, 而缺乏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及掌握职业动态、预测职业发展趋势的相关经验,拥有职业规划师资质的“专家”型教师更是少之又少。鉴于目前高职院校职业规划师资队伍匮乏、人员流动大、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 各高职院校应积极投入, 一方面培养专业的师资人才, 设立专职教师; 另一方面外聘业界专家, 开展咨询、讲座, 提升本校师生职业规划素质。

(四)实现“全程式”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2003年教育部文件要求高校“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纳入日常教学”, 各地方教育、就业主管部门也出台了相应文件。高职院校纷纷根据自身情况开设“职业规划课”或“职业( 就业) 指导课”, 或针对新生开展了职业规划教育。由于我国中小学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 大一新生普遍对职业规划及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比较陌生, 因此职业规划教育要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各有侧重, 实施完善而富有层次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一年级侧重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未来所从事的职业, 以及市场对职业的需求和要求, 帮助学生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二年级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 通过课堂教学、各种职业测试、咨询、社会实践等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 发现自己的职业意向和职业潜能, 结合所学专业, 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和素质。三年级侧重求职技巧的指导, 通过制作简历、模拟面试等就业各环节的指导与训练,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方法; 开展就业政策、就业法律辅导,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有关劳动与就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提供就业信息及用人单位真实可靠的资料等。

(五)拓展和完善职业规划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西方国家在职业规划教育上所采取的形式多样, 既有课程体系, 也有活动体系; 既有大型的讲座, 也有中型的团体辅导、工作坊, 还有一对一的职业咨询。此外, 西方国家还非常重视计算机系统在职业规划中的应用。这些宝贵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和借鉴。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实际情况, 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可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方法。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从历史和现状看, 我国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从小学开始就推行职业规划教育, 整体上缺乏职业规划意识的启蒙, 而职业规划大赛整合了职业测评、生涯人物访谈、职业咨询、团体辅导、作品展示与比赛等多种形式, 在高职学生中有力宣传了职业规划的意识、理念和方法, 起到了较好的启蒙教育作用。当然, 职业规划大赛也要与时俱进, 要根据不同地区、学校的特点不断丰富其形式, 今后要逐渐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上, 在增强学生的可就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下功夫, 要进一步取得政府和用人单位的支持, 通过大赛这个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乃至就业机会。

2、鼓励学生职业发展社团建设。

目前很多高校学生组建了职业发展社团, 如浙江大学就拥有与职业发展、就业指导相关的社团达四个,2006年重庆大学成立“全市高校第一个以职业规划为发展主旨的社团”。高职院校要搞好职业规划教育, 离不开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 职业发展社团作为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就业类社团, 其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职业规划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所以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引导、支持该类社团的建设和相关工作, 赋予其更加灵活的政策,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3、引入商业培训机构, 进行合作办学。

职业规划咨询和培训无疑是继外语、考研培训之后最为火爆的领域, 目前在这个领域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培训、咨询机构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树立了一定的口碑并且拥有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高校引入商业培训机构, 进行合作办学, 可以达到资源优势互补, 使学生有机会从多角度、多渠道去了解社会,了解行业。

4、建设计算机辅助职业辅导系统。

鉴于我国高职院校存在职业规划师资短缺, 无法充分满足学生需要的现状, 高职院校可开发建设计算机辅助职业辅导系统。2004年, 我国首个高校网上“职业测评”系统在清华大学开通, 该测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就业中心和北森联合开发的国内第一套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测评系统。以此为契机, 很多高校和专业机构通过整合社会专业资源开发出职业规划网络课程、职业规划自助系统、教师辅导辅助系统等, 在职业规划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这些系统, 以专业化、系列化的产品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高职大学生。

四、总结

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 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规划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顺利成长, 充分发挥其潜能, 以实现未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佳效益。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GYKYJ201019

参考文献:

[1]石晓燕、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7(12)、

[2]刘世勇,周春燕,储祖旺、美国高校生涯辅导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7(4)、

我的职业的规划篇5

摘要: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分析职业,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迫切需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高职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采取必要行动,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

职业生涯即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负担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通过对自身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和工作计划,采取必要行动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1]这个过程是以高职学生自身为开发对象,工作的重点是为获得和改进可能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行为等因素,以利于提高自己今后的职业绩效,最终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的各种规划。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高职学生、企业乃至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但是以往研究调查显示,有54、9%的高职学生对自己不够了解;其中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了解程度较高的约为3/4;但问及能力和价值观时,则了解者仅有1/2,自我认知明显不足。[2]而对工作的认知情况,仅有44、08%的高职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比较了解。[3]由此可见,虽然职业生涯规划已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指导着高职学生就业,但其实效性仍有待提高,当前依然有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职业生涯缺少计划性和目的性。这种现象的存在既与高职院校本身有关,又与学生自身认识不足有关。

一、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方面的问题

1、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起步晚,指导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生涯教育有很大的差距。国外许多学校在学生高中时期的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此项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而且也只限于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中,但是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广泛开展,除了极少数的专业由于人才培养要求,设置了相关课程外,绝大多数专业只是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来开设。另外,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但大多都流于形式,指导内容只是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形势、求职技巧和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工作,而没有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

2、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缺少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分析。从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看,授课内容多停留在多年前的职业生涯理论方面,理论、专业名词的阐释往往占用较多课时,缺少对当前的职业信息、职业环境的分析把握。某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校生中有48%的学生不清楚“自己喜欢职业的从业要求”,高达68%的学生“没有关注过职业的变化趋势”。而对职业信息与职业环境的把握,则是建立在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深人了解目前的职业环境,知道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对哪些人才需求较多,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3、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停留在20世纪中叶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职业锚理论的层面上,这些虽是职业指导的经典理论,但在我国近20年的职业指导教育中,仍缺乏对高职学生的大规模、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缺乏对我国学生兴趣、个性、能力、专业的研究分析,所以很难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4、职业生涯指导队伍建设落后,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所以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从事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教师,大部分是学生工作者和辅导员等,他们在经过了短期的就业资格考核后,就着手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辅导工作。而且他们大多身兼数职,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很难保证上课的质量。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要对高职学生进行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发展、人才测评、心理咨询辅助指导,这对目前现有的高职院校从事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教师来说缺乏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这样的客观条件,影响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提升。

5、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课方式有待改进。谈到职业生涯规划,高职学生大多会认为就是听一些职场成功人士的报告和专家教授的讲座,这是由于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采用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进行。这样的课程设置形式单一、内容空泛、课程渗透力度不够、缺乏实践性,高职学生大多兴趣不高,只有毕业班的学生会把此类讲座当成是求职前的救命稻草而“临时抱佛脚”地去听一下。其实职业规划,不应仅仅传授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自我规划的方法和能力,高职院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课程设为必修课,定期开课,分层次、分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生涯规划。

(二)高职学生的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我国时间较短,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而言还非常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一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有62%的大学生对自己没有规划,有33%的大学生的规划不够明确,而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深入访谈后发现,许多高校大学生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自己就业以后才要进行的一种规划,还有一大部分学生,抱着“边走边看,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消极思想,从主观上弱化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2、高职学生自我认知不全。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素质、自身的优劣势等方面的认识程度。客观认识自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然而很多高职学生不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评价自己,有的自我评价过高,只看到自身的长处,从小一直体验着优越感,从而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追求的目标远远超过自身的能力范围;还有的自我评价过低,只看到自身的不足,也会在职业过程中丧失很多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3、期望职业生涯规划一劳永逸。有些高职学生在做自身的生涯规划时,全面透彻地分析了自我,也做了大量的职业前景调查,由此作出精细的规划,在此后的奋斗过程中,即使处处碰壁也不放弃。看似百折不饶,实则是要看职业规划目标是否合理和适时。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正,并不是一次成型、一劳永逸的。

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迫切性

职业生涯规划的训练有助于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并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高职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对高职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自己不断地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

(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常很难全面地审视自己。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通过各种专业测评工具、职业锚、SWOT分析法等,帮助高职学生全面和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优势与不足、发展潜质等,从而使高职学生科学地规划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以利于他们根据社会职业需求以及自身条件适应性学习,提高专业理论和职业能力水平。

(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高职学生调整职业期望

在现代职场中,有的岗位很多人在竞争,有的岗位无人问津,高职学生在就业时也常常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这表面上好像是我们培养的高职学生已经过剩,其实是由于高职学生缺乏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清晰认识,不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缺乏对社会就业环境的分析,在选择职业时,选择的标准绝大多数和“收入高、地位高”相挂钩,而不是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去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促使他们不断地获得与自身发展有关的职业、法规、组织、社会等信息,找准人生价值,正确对待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找到与自己主客观条件相符合的职业,从而避免随大流,盲目就业的情况。

(三)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在前些年的高等教育中,多数高职学生不但没有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连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也十分模糊,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择业现象。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且由于没有长远打算,很多高职学生毕业后只是随波逐流地变换工作,能找着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而且对其长期的职业发展也有不利影响。因而在高职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目标,把大学生活看成一个接受知识、储备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对自身的发展带来有利的因素,提高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就业的能力,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规划,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满足目前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做到人职匹配,把最适合的人才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中去,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职业幸福感,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对所有工作年龄的人来说都很重要。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职业生涯规划将对其一生的成就产生重大影响。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高职学生能够尽早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自己职业发展的地域范围,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保持平稳和正常的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

参考文献:

[1] 吴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

教师教育研究,2009,21(5):35-39、

[2] 吕嘉炜,张潇,王国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

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J]、就业,2011,(3):192-193、

我的职业的规划篇6

关键词 自我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83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ath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Self-management

XIAO Mi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students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the plex, which i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made an urgent request、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career planning,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management to analyze its use in the career planning、 Finally, the specific path of development of career planning, provide reference for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self-management; career planning; development path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重要时期,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职业规划,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水平,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问题。

1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模糊

本文对四川某高校一文科学院238名学生进行调研,调研显示(图1):从长期目标来看,对“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学习与工作计划非常清楚”的只有4、13%的同学,49、59%的同学对于未来3~5年的目标是不太清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和长远合理的路径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时缺乏前瞻性。

图1

1、2 大学生对自身认识不清

调研显示(图2),“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的只有7%的同学,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等课程教育后仍有27、7%的同学对自己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不了解。

1、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观意识不强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图3),学生了解职业知识主要还是来自于学校和父母的安排,如单一的从学校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提供信息和父母平时与自己谈论以后的工作问题处了解的信息,自己主动通过查阅报纸、杂志和书籍、互联网阅读等形式还属于少数人采用的方式,因此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方面是比较被动地接收,主观意识不强。

图2

1、4 大学生求职可能遇到重重困难

调研显示,学生认为应聘中可能会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工作经验和缺乏面试技巧,比例占有37、9%,同时还认为求职中语言表达能力差、社会关系不足和知识面窄的比例也分别在10%以上。这些都导致学生在求职中不自信,遇到了重重困难。

2 “自我管理”及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自我管理是学生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学生管理工作离不开学校与教育者的管理,根本解决问题更需要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自我生活管理、自我发展管理、自我人生管理等。“他律”和“自律”是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的两个方法,将传统的学校、教育者的管理(他律)转变为管理(他律)与大学生自我管理(自律)的高效结合,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新方法。

钟谷兰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主要包括:觉知与承诺、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探索、决策、求职行动和再评估。工作世界探索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其余内容均主要来自自身因素。因此将自我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六个模块,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我管理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实效性。

图3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路径

3、1 发掘自身优势,做好自我学习管理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为学生本职工作。作为大学生的自身优势,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自我学习管理方面具有优势。问卷显示:学生认为其优势为专业知识、考试证书和技能认证、学习成绩等学习方面一共占有57、5%。同时69、8%的学生认为修双学位能增加就业机会,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个人目标,可以合理的对第二专业进行选择,以增加职业选择广度。学生可以通知专业课程学习、实践锻炼,发现并找到自身在性格、兴趣、技能、价值观等自我优势与劣势,注意在实践中尽量发挥自身优势,做到自我学习与自我优势的紧密结合,将大学时间价值发挥最大化,从而能力实现全面化。

3、2 拓宽培训渠道,做好自我发展管理

根据问卷反馈,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安排学生参加“成功企业经理人讲座,成功心理学训练课程的培训”已经不再完全适应当前新时期学生的需要,只有11、4%的学生认可该培训渠道。学生普遍希望能拓宽培训渠道,未来有机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自我发展管理,主要渠道有:到企业实习锻炼,与更多名企业新人沟通交流的培训;潜力能力提升的培训;到企业人力资源专业提供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求职技巧等多方面的服务。培训是学生自我的课余学习,也是对大学专业课程学习的较好补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所需能力进行对接。因此学生应该提高培训意识,根据自身规划与需要,积极主动参加相应培训,做好自我发展管理。

3、3 提高规划意识,做好自我生活管理

由于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管理上,因此在做好学习本职工作时,学生也需要对个人生活方面进行规划,充分发挥平时学习与日常生活管理的主阵地作用。大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具有“时间、空间、自我”三位一体的特征,随时随地从学习、生活、工作到人际关系以及感情的建立,实行全面的自我管理。大学生学习之外的时间较灵活且充裕,因此如何更好地规划课余时间,做一些兴趣和专业之外的实践与锻炼,对于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尤为重要。自我生活管理能力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学生个人能力是否突出的重要内容。

3、4 提高个人能力,做好自我人生管理

调研显示,35、6%的学生认为在找工作时,企业主要看重的个人能力,有19、2%的学生认为企业更看重的是履历。46%的学生认为能力中最关键的三种能力主要是英语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所以做好人生管理,在大学阶最主要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英语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尤为重要。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看,除了以上具体能力之外,大学生还应该全面培养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真正做好自我人生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清芳、服务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14(3)、

[2] 刘艳,陈华平、基于“三维资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2014(2)、

[3] 林胜男,王永利、“80后”大学生班级自我管理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4] 徐敏、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对策[J]、教学与职业,2014(4)、

[5] 吴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9(9)、

我的职业的规划篇7

摘要:本文在探讨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完善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新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三个认识误区

1、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规划。其实不然,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规划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历程,它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组织规划等,职业规划仅仅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

2、就业教育等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只在大学生四年级的时候将就业教育列为大四学习的重点内容,且认为大四的就业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必将影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3、职业生涯规划是个静态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要受到规划者自身兴趣、素质和自身以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随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调整。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个动静结合、交替的过程。

(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不完善

1、理念缺失。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如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简单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则严重不足。

2、机构缺失。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旧靠就业指导中心几堂课、几场招聘会完成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专业教师匮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终要靠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少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党务、政务部门,他们对学生就业和就业管理工作的要点掌握得比较好,但要他们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半路出家”的他们来说还比较困难。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角度的自我探索,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选择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学生只有在大四就业时,学校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同时开展,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据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一项关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地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调查显示:“从来没有过的”占80、98%,“大学期间”占15、9%,“高中期间”占3、12%。这就表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在小学和和初中阶段目前还是空白。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境缺失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购买率低。据调查,社会上86%的人对职业规划有过了解,但仅有8%的人接受过职业规划服务,购买率仅为9、79%。其次,高校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氛围。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背景下,高校关注更多的是“进口”和办学质量,对“出口”的关注却并不够,投入得也少,领导的不重视,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及其工作开展的环境。最后表现在家庭教育上。在我国,家庭教育以灌输为主,以“严”著称。孩子从小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有的兴趣和价值观都是父母和社会强加的,在孩子最初成长的家庭环境里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环境。

二、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舆论宣传

在我国现有的文化背景和氛围下,要顺利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政府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政府的首要工作是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用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形成于政策或法规,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法可依;其次是鼓励民间机构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不足;第三是利用官方媒体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而各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

(二)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新事物,人们对其理念、内涵和外延并不理解,以致于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要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必须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笔者认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主客观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坚持的自我探索过程。第二,职业生涯规划重在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就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落实为实际行动,不断接受社会、企业组织和他人反馈的信息,对自身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实现择业观从“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会干什么”“或我适合干什么”的现实型转变。最后,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要帮助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充分了解了内外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情况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使自己的规划符合自己的兴趣,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它应该有自己的体系。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教会大学如何进行学业规划、如何开展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路线和目标设计、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等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级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离不开小学和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铺垫,这就是说要成功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应在中小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笔者以为小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职业理念,让他们对不同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中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形成职业理想、制定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1、建立和逐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

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首先是成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建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以满足目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这些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的存在:第一,可以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培训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通过政府的资助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测评工具;第三,可以通过提供职业信息服务、开展职业咨询服务、进行就业市场指导等活动,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其次是要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内部职能机构。

2、培养一批专业、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培养非常关键。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接受培训后,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质:(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面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较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实战经验。(2)具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两方面。学习能力体现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工作能力主要是体现在能够创新,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规划方案。(3)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管理技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3、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其次,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一个企业和企业职员的生涯规划经历、过程、经验和教训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最好的内容。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与创业开发课程,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也得到了训练,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最后,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知识在黑板上写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行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法,环境意识教学调查法,模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法,比如写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社会实践等。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①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②梁国胜、燕雁,《大学生就业遭遇职业生涯管理难题》,《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26日。

我的职业的规划篇8

【关键词】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

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一个人可以失败、受挫、生病,但是不能失去希望。梦想成就未来,梦想成就希望。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只要规划实行一天,我们就可以创造奇迹。我想,此时我所说的话也代表了许许多多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的想法。

我于2003年 7月份走上三尺讲台,不知不觉中已经从事教育工作九年的时间。教育这一行业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每个老师都在积极进取,校园里的学习氛围浓厚,处处渗透着人文关怀。学校尤其对于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十分关注。所以当时作为青年教师,我不但要做好规划,而且还要虚心向前辈学习、 在师徒结对形式的帮助下,我第一年就升入了高三。我想这些都渗透了学校在教学指导方面的许多想法和规划。也正是这份对于青年教师的信任,以及我对于自己发展目标的初步规划和设想,让我更快的成长起来,夯实了业务基础,由青涩的大学毕业生转化为有着一定业务能力并逐渐走入成熟的青年教师。

2008年至2010年我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处于一个满怀希望的探索阶段。为了让自己有着更加明确的目标,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引领性下,我做了可行性强的三年发展规划,不但使自己有了清晰发展方向,并且还在学校的生涯规划指导下和一系列宣传活动中,不断的完善自我,探索教育发展规律。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和积极的行动中,我的眼界更加开阔,不再仅仅局限于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应该怎样讲等这样的小问题上。因为我深切的感觉到自己的理论知识不够,必须建立一个明确的有效的发展目标,规划好自己近三年的发展方向。否则,我将很难有更大的发展。于是,我在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下,明确了在短期内应该如何武装自己,取得进步。我在2009年考取了东北师大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想从理论上提高自己,使自己在教育领域里面许多的问题面前不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记得在一次谈话中我们学校的孙校长亲切的说 “丫头们,职业生涯规划将点亮你们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一句简单朴实亲切的话语,却更加坚定我做好规划,不断取得进步的决心。

在这期间我的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大部分都已经完成,同时我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多篇论文获奖,代表学校参加各项比赛、同时指导的学生在课本剧大赛和全国英语比赛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由于教学工作成绩显著,被长春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先进个人。作为年轻人,只要有规划,就会有进步、点滴积累才能汇成江海、

2010-2012年,是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践行期”。在注重师生生涯规划质量的同时,更侧重于找寻高效推进“践行”的方法与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对我们全校师生进行了多次有针对性的指导,邀请知名专家讲座,并对生涯规划的模板进行了充实与完善。我还记得在我在自己生涯规划的开始部分写过这么一句话 “登山,要爱山、放眼千里,眼中有山;涉水,要爱水、极目水天,胸怀四海。” 就是怀着这样的豪情,我又开始了我的第二个三年规划。在这三年中,我更加侧重于在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教育规律,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力求提高课堂的时效性,使学生们能够自主学习。同时,我也更加注重由普通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化。我所工作的学校有一支科研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科研队伍。以校长为核心的党政领导有着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教学陈校长和相关处室的主任运用他们丰富的教研经验和先进的科研方法,无论是在问题的研究上还是科研的后期支持上都给与了我们这些年轻教师以充分的指导和信任、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精心组织和具体帮助。每学期,学校还拿出一定的资金,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突出的课题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在这样的关怀和浓郁的科研氛围中,我们这些年轻人在不断地由普通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三年里我在不懈地努力中,也取得了一些荣誉。2011年被评为长春市骨干教师。在教育局举办的说题大赛和导学案大赛中都获得了一等奖、 2012年我被聘为吉林省英语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成为石英名师工作室中年龄最小的老师、同年,我被评为长春市科研骨干教师。所写的三篇论文分别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和中国基础教育等刊物中发表。更值得一提的是, 我所写的“高中英语五步教学模式问题研究”个人专项课题申请立项、我从过去仅仅参与别人的课题研究,到今天自己课题立项、这些变化使我向科研型教师又迈进了一步、

这几年所获得的一点点荣誉也许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作为亲身经历者,我深有感触的说,是生涯规划,促进了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成长,让我们每一天都有奋斗的目标,走出浮躁与迷茫,有了积累与实践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在经历了前两个时期之后迎来了2012至2014年的反思延展期。反思过去的几年里,我在不断的超越着自己,我想任何的成功必然都是有理由的。正是这种完善成熟的生涯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使我们能够扬帆远航,迎风破浪、我相信我们每个教育同仁们都做好了再一次冲刺的准备。作为年轻人,我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我要永远走在通往最优秀的路上!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湘吉、《生涯规划与发展》

[3][美]雷恩・吉尔森、《选对池塘钓大鱼》、机械工业出版社

[4]《GDF职业技能分类卡》、北森公司

[5]理查德・尼尔森・鲍利斯、《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中信出版社

[6]罗伯特・洛克、《把握你的职业生涯发展》、轻工业出版社

[7]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

[8]《GCDF职业兴趣分类卡》、北森公司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纪检组述职述廉报告(精选8篇)
  •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