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6 栏目:写作范文

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危险源;辨析;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代,各类建筑指标大大提高,开创了建筑业新记录。然而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建筑类施工安全事故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预防。各种施工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施工中危险源辨析的必要性分析

施工危险源的辨识对于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实质性的意义。目前,建筑施工施工具有复杂而漫长的特点,施工领域较广,不同程度的作业模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其中,机械损伤、爆炸、高空作业等,都是建设施工中的主要危险源。建筑施工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其较大规模的施工队伍,多工种的施工环境,增加了不确定危因素,加剧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并且,现代建筑施工对于工程技术和工艺有着较高的施工要求,在施工操作中,都潜藏着危险因素,一个环节的施工失误,都可能出现安全事故。这点在建筑施工中十分的频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我国建筑施工的专业性欠缺。同时,施工单位的专业素养不同,在各施工单位的协调作业中,易发生工程施工不协调、施工工艺控制不到位的诸多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体系构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危险源的辨识与安全控制。现代建筑施工的危险源控制,多是基于施工前期,对工程的环境、工艺要求、工程结构等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形成连贯性的施工环境。并在工程的关键施工内容上,要进行全面的实时监控,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期做好危险源的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施工的危险系数,最大程度的在施工前对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清除,进而确保了施工环境,减小施工事故的发生。

二、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特征

危险源是指产生危险的源泉,是危险、能量物质集中的核心,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根本原因,建筑施工危险源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隐蔽性。危险源的隐蔽性表现在它会潜伏在施工环节中,不易被发现。或暴露出来后,不被施工人员重视,随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突发性。危险源的隐蔽性及触发因素的隐蔽性,使得危险源从隐患到爆发时间很短,突发性很强。

3、高度不确定性。危险源在复杂的建设施工系统中,不仅复杂多变,而且隐蔽性强,这就使危险源发展变化趋势难以被施工人员精确预测,难以用量化计算的方法进行后期指导、预防。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4、连带性。事故一旦发生,各种危险源将产生连锁反应。相互影响、引发,导致连锁事故产生。

5、致灾性。与一般事故比较,建筑施工危险源引发的安全事故会有更多的伤亡人员,更大的经济损失,产生更坏的社会负面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一般会聚集各种施工人员,人口较密集。加之各种危险源又会存在连锁反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难以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的话,通常会造成财产的重大损失、人员的重大伤亡,以及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分类

按事故类别可将危险源分为锅炉爆炸、车辆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放炮、触电、淹溺、容器爆炸、瓦斯爆炸、火药爆炸、中毒和窒息、起重伤害、灼烫、坍塌、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其他伤害等20类。

按事故原因可将危险源分为六大类:

1、物理性危险源,主要包括明火、信号缺陷、标志缺陷、设施缺陷、防护缺陷、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电粉尘与气溶胶等。

2、化学性危险源,主要包括包括腐蚀性物质、有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反应活性物质等。

3、生物性危险源,主要包括致致害动物、致害植物、传染病媒介物、病微生物等。

4、心理、生理性危险源,主要包括识别功能缺陷、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负荷超限等。

5、行为性危险源,主要包括指挥错误、监护错误、操作错误等。

6、其它危险源,包括工具不合适、标志不清、举搬重物等。

按危险源在事故中的作用可将危险源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时释放的危险物质、能量,如电能、热能、重力能、机械能、位能等。第一类危险源是最根本的危险源,其能量越多,造成的事故就越严重。对一类危险源的能量、物质要严格控制。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第一类危险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者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良环境等因素。在安全事故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作用,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决定事故严重程度。二类危险源是事故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四、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措施

1、技术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依照危险源的触发条件、存在状态、性质等,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消除、控制危险源。其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危险源控制技术、安全设施。危险源控制技术是按照施工技术的安全标准、要求,对物质材料、机械设备等的危险属性如强度、压力等加以严格控制,并在紧急情况下,加强控制机械突发事件紧急停车系统、紧急过电保护装置等。安全设施是在施工现场放置一些预防事故发生的设施、设备。通常有施工消防设施,比如防静电设施、检测报警系统、灭火器、危险源监控等。

2、管理控制措施

在管理层面加强危险源的控制,主要包括应急演练、技术水平、安全组织机构、工作人员的安全态度、安全制度的完善及落实、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一是建立、健全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规章制度。针对危险源的特性,建立一套完善的危险源管理制度,如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安全考核奖惩制度、重大危险源控制信息反馈制度、实施细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二是增强安全责任,定期检查。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具体到人、到物。定期检查危险源。做好施工现场每日自查,有关职能部门定期系统检查,上级主管部门不定期督查等工作。三是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控制。做好施工现场的日常值班、检查工作、正确作业。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日志,积极控制好危险源及触发因素。四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严格反馈流程,及时有效的发现、反馈、处理各种重大危险隐患。五是做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定期系统考核评价安全管理情况,通报、交流各种安全事件。

3、施工人员行为控制措施

施工人员失误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触发因素,要及时发现、修正各种人为失误,减少施工人员不当行为,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做到施工过程管理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所有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规范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管理、应急处理等能力。二是岗位操作标准化。根据施工工种和工地危险源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岗位操作标准,并定期检查和修正。

结束语

现代建筑施工,强调了施工的安全性和高质量性。于是,关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成为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在安全管理中,危险源的辨识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要进行全面的辨识工作。同时,在对于危险源的防治上,强化安全管理、健全安全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施工的安全性,以便于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陈科荣、浅论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治[J]、中国有色建设,2005

【2】李明会,姜盛伟、浅析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安全措施对策的建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篇2

【关键词】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研究运用

1 前言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据不完全统计,人为因素在整个生产系统常见危险中占据重要位置,我国露天煤矿重大事故中,设备事故人为因素占了97、67%,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人为因素占了96、59%,所以加强危险源控制,制定良好的防治策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对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常见危险源进行了分类,然后讲述了造成危险源的原因和预防控制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2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分类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是一套综合化、系统化的系统,其有六个子系统构成:采掘系统、运输系统、排土系统、防治水系统、边坡工程系统、供配电系统。不同的系统危险源也各不同相同。按照危险源在施工发生中和发展中的作用,危险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危险源和二类危险源,其中一类危险源主要指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可能释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源,二类危险源主要指某些限制措施失效造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人、物和环境等因素。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出现危险故障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类危险源是歉意,二类危险源是发生必要条件,前者决定了事故严重程度,后者决定了危险源出现的概率,两类危险源相互作用,时间和空间维上相互交织,最终决定了事故范围和程度,控制好两类危险源是控制保证露天煤矿生产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关键。

3 造成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的原因

3、1 露天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缺乏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

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特别是在露天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实际安全生产条件和明确的规章制度存在较大的差距。绝大多数的露天煤矿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某些安全制度很难落实到实处,比如某些煤矿没有建立安全监控系统,相应的预防措施不完善,甚至会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致使安全防护措施形同虚设。

3、2 露天煤矿开采条件差,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的自然条件较差,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诸多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重点露天煤矿具有煤尘爆炸安全隐患的占总煤矿87、4%,煤层存在自然火的煤矿占据总煤矿的51、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矿占总煤矿的27%。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对于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流于表面,没有落实安全责任制,违规现象严重,企业安全文化意识淡薄,管理模式过于落后,很容易造成一类危险源和二类危险源相互交织的现象。

4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预防控制措施

4、1 建立危险源动态监测体系,制定危险源风险预警制度

危险源动态监控体系贯彻整个煤矿发展过程,随着工作进程的不断推进,检测系统也在不断推进,对煤矿的供电、供水、排水系统做出相应危险评估,及时处理危险源,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检测。特别是对一类危险源的监控,首先要评估出危险源的危险等级,进行实时监控,然后指定危险源风险预警制度,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做到统筹兼顾,未雨绸缪,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管理层做出处理措施。

4、2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严格控制不安全行为

指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形成安全约束机制,比如采掘系统中注重电铲、液压铲、前装机等设备的维护,运输系统中加强卡车和胶带输送系统的管理维护。定期更换大绳及绷绳避免新绳、旧绳坠落伤人,用前检查好钢丝绳破损情况、超限不用,推压平台作业要系好安全带,专人指挥司机动铲。工件绑扎牢固、找好重心,动臂部位作业系安全带,专人指挥、信号明确,多人作业相互配合好,做好防滑措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应该达到国家强制性要求,企业本身也应该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安全标准。人为因素是造成煤矿生产危险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强人的管理是控制危险源的关键措施[3]。

4、3 加强危险源重点监控力度,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保证安全生产

加强危险源中点监控力度,贯彻《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安全作业规程,杜绝“三违”现象发生,大力推广低碳施工和绿色施工理念。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加强系统监控,对与恶劣环境下运行的设备采取定期检查维修的方式,加强抗干扰能力。采用智能化的设备提高设备自我抗灾能力。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打造立体化的安全体系。

5 结语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其危险源也是各种各样,加强安全生产应该从管理和组织方面入手,进行全面风险评价,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提高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俊、基于事故树分析露天煤矿爆破飞石危险源辨识[J]、煤矿安全,2012,43(6):180- 182、

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篇3

关键词:重大事故;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

中图分类号:x9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56(2004)01-0074-03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现代的工业化大生产存在着极为严重的潜在危险。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震惊世界的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泄漏等重大恶性事故。例如,1978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和巴来米亚市之间的通道上,一辆丙烷槽车因充装过量发生爆炸,当时正有800多人在附近风景区度假,烈火浓烟造成150人被烧死、120多人被烧伤、100多辆汽车和14幢建筑物被烧毁的惨剧;1984年北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一起甲基异氰酸脂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使居民深受其害,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我国近年也曾发生过类似重大事故。如1991年9月3日凌晨,江西贵溪农药厂一台装有2、4t89%一甲胺的槽罐车,在路经上饶沙溪镇时发生泄漏事故,数百人中毒,其中41人死亡(截止93年调查时),大量牧畜、家禽、水生动植物死亡,受污染区域达23X10^4m2;1993年8月5日,深圳清水河化学晶库着火爆炸,死亡15人,伤100多人,财产损失达2亿元。这些恶性事故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社会财产和环境也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害。对“重大危害设施”(国内通常称之为“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为: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在我国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则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一、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必要性

顾名思义,重大危险源的重点在“源”,即导致事故发生的最基本的因素——危险物质。在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危险物质是指“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由于重大危险源所涉及的危险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性,如果控制不当,极易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沉痛的教训告诫人们,为了杜绝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尽量降低它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损失,必须对重大危险源实行有效的控制。只有对重大危险源主要涉及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处理和贮存等工艺处理全过程加以严格有效的控制,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才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研究控制重大危险源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发达国家已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重大危险源控制体系。如欧共体在1982年颁布的《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韦索法令》),促使英国、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重大危险源控制规程;1992年美国政府颁布的《高度危险化学晶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标准(PSM),要求企业必须完成对重大危险源的分析和评价工作。随后,在1996年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将该标准作为控制重大危险源的立法依据。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重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工作,业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已于2001年4月1日起实施的、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的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为我国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由于工业生产活动的复杂性,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建立起一个完整而且行之有效的系统。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2、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和确认重大危险源。对重大危险源实行有效控制首先就要解决对重大危险源的正确辨识。企业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认真而系统地在企业内部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对于重大危险源的确认,可根据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

2、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重大危险源评价是控制重大工业事故的关键措施之一。一般来说,它是对已确认的重大危险源作深入、具体的危险分析和评价。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可以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事件,了解重大事故发生后的潜在后果,并提出事故预防措施和减轻事故后果的措施。

2、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企业应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其中,技术措施包括化学品的选用,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维修以及有计划的检查;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保证其安全的设备,对工作人员、外部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

2、4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也称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急计划的目的是抑制突发事件,尽量减少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危害。一个完整的应急计划由两部分组成:现场应急计划(由企业负责制定)和场外应急计划(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应急计划应提出详尽、实用、明确和有效的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

2、5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强有力的管理及监察对有效控制重大危险源早至关重要的。它是使控制重大危险源的措施得以落实的保证。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派出经过培训的、考核合格的技术人员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察、调查和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法规,提出明确要求,以便于执行时有章可循。

三、措施与建议

如何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借鉴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生产的实际状况,我国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笔者建议,我国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应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人手,对重大危险源实行有效控制(图1)

3、1企业方面的职责

(1)根据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在企业内部正确辨识和确认所属的重大危险源,将重大危险源信息向政府主管部门登记、上报,以便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

(2)对其所属的每个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并提出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减轻事故后果的对策措施;

(3)采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包括:安全操作制度、安全维护和监控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和员工的安全培训制度等;

(4)负责制订现场应急计划,对全厂职工进行重大事故应急的教育与演练,定期对重大危险源操作和管理人员进行预防事故的专业培训,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计划的有效程度,以及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同时辅助当地主管部门制订场外应急计划;

(5)向公众企业所属的重大危险源信息,促进公众的了解和参与。建议可以采取散发宣传资料的形式,保证公众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应尽快报警。

3、2政府部门的职责

(1)实施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企业实行重大危险源登记、上报制度,了解和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分布及其状况,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我国的重大事故预防水平;

(2)根据企业上报的重大危险源信息,制定相应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政策(包括对企业重大危险设施的审批、监察和执法制度,以及重大危险源土地使用政策等)和制定重大事故发生后的减灾措施;

(3)建立国家、省(直辖市)、市三级重大危险源安全监察控制体系,对所辖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的专业监察、调查,评估企业执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的情况,以确保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得以落实;

(4)建立国家、省(直辖市)、市三级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即场外应急计划),以便对突发事故进行救援处理,控制事故严重度及事故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场外应急计划应该包括:应急机构的组织、通讯系统的建立、专用设备的信息、专家信息源、志愿组织和现场人员的安排等。

参考文献:“”版权所有

[1]吴宗之,高进东、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1--18、

[2]王广亮、从美国法规“高度危害化学物质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谈我国重大危险源的控制[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6(1):45—48,34、

[3]高进东,吴宗之,王广亮,等、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口,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9(6);1—5、

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篇4

关键词:工程建设安全 风险评价 管理

中图分类号:U61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绪论

HSE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在于管理重心由事后处理转为事前预防,但是如何充分、准确地查找出施工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有计划的对各种预知的HSE风险因素做到事前控制,进行有效的预防,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是摆在每个施工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是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 的方针。进行充分的危险源辩识和实施有效的风险评价与控制,可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施工作业中安全风险的全过程控制,只有对所进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分析清楚了,才可能有的放矢地采取预防措施。

二、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概述

“风险评价”,也称为安全评价,是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工程项目或工业生产中潜在风险进行预先识别、分析和评价,掌握系统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风险评价实质上就是以保证系统安全为目的,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健康损害的根源或状态做出判断的过程。风险评价以保障系统安全为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⑴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维修等全过程系统地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识别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风险、有害因素,论证从设计、工艺、材料、设备等方面采用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具体地说,设计前进行预评价,可以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危险原材料;设计中提出降低、消除风险的有效方法,使之降到个人、组织或社会可接受的程度;使用后进行的现状评价可以查找出设计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不足,及早采取改进、治理措施。

⑵系统分析出的危险源、风险点部位、事故概率、事故预测及对策、措施等结论,可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选择最优方案、实施监察、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⑶评价结果可作为制订完善企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等的依据,促进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⑷事故后,通过风险评价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原因,实现安全生产。

2、评价方法的选定

适用于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生产风险评价的方法,目前提出的虽然有数十种之多(如:工作危险性分析(JHA)法; 安全检查表; 危险指数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 因果分析图法; 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故障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 概率危险评价等),但按其评价结果类型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二种。我们在进行具体项目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价时,评价方法的选择应当根据施工生产场所的性质、施工程序的特点、岗位作业特点、技术复杂度、资料掌握情况及其它因素等综合考虑,选用2-3种评价方法相互补充、验证,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制定对策的适宜性。

3、 评价分析方法实例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特点有:产品固定,人员流动性大,露天作业,多工种作业,场地狭窄;,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 ;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形象进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公司施工生产实际应用,笔者认为比较适宜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危害分析及评价的方法有两种:

工作危险性分析(JHA)法:

用范围及分析方法

适用于在作业活动、检维修工作中,对作业人员操作活动中潜在危险和危害的识别,同时也适用于岗位人员工作活动中的危害分析。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即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8-12步),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导致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这一方法简单,针对性强,易于操作,更适合施工班组应用。

⑵对风险进行分级及管理要求

风险值(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轻微的风险值(R =1~3);可容许的风险值(R =4--8);中等的风险值(R =9~12);重大的风险值(R =15~16);不可接受的风险值(R =20~25)。

可能性指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实施到位后,剩余风险发生的频率。对中等的风险值要引起重视,密切关注发展趋势;对重大及不可接受的风险值必须提出改正或控制措施。

改正或控制措施可从采取教育培训措施、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应急措施等方面提出。但每一项措施必须明确具体的整改方案。

⑶工作危险性分析(JHA)法应用举例 :如起重吊装作业分步骤及施工索具和吊具的检查准备工作的风险分析见表3-1:

表3-1: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

“安全检查表法”应用举例 :

为了系统地识别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将要检查的项目,以提问方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系统检查和避免遗漏,这种表叫做安全检查表。检查表有各种形式,不论何种形式的检查表,首先内容必须全面,以避免遗漏主要的潜在危险;其次,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否则的话,检查要点太多,容易掩盖主要危险,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反而使评价不确切。为此,重要的检查条款可作出标记,以便认真查对。安全检查表主要有以下优点:

⑴检查项目系统、完整,可以做到不遗漏任何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因而能保证安全检查的质量。

⑵可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执行情况,得出准确的评价。

⑶安全检查表采用提问的方式,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因而可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⑷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可使检查人员对系统的认识更深刻,更便于发现危险因素。

如下表3-2:高处作业检查表部分内容

四、风险的管理

危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评价出系统的危害性,并针对系统的危害性,提出消除、控制风险的措施。控制措施的优先次序是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装备,具体选择时,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⑴停止使用有害物质;

⑵改用无害物或危害性低的物质;

⑶变更工艺减少危害性;

⑷隔离人员或危害;

⑸局限控制(如分散危险);

⑹工程技术控制;

⑺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

⑻个体防护。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易发事故的特点,提出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风险分析的方法,得出如下结论:

——风险评价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础,预防的关键是运用系统安全的分析方法和原理对其进行预先的风险评价。

——选择应用适宜的评价方法,能够对事故实行动态的全过程控制。

——风险评价可以为制定安全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本文提出了应在安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超前的安全预防。

主要参考文献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28001-201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篇5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古迄今无时不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危险性。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尤显突出和重要。

一、危险源的概念

(1)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

(2)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共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为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为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3)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时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①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辨识、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常用的专家调查法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德尔菲(Delphi)法。②安全检查表(SCL)法:安全检查表法实际上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辨识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其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掌握,可以事先组织专家编制检查项目,使安全检查做到系统化、完整化。缺点是一般只能做出定性评价。

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方法1:将安全风险的大小(R)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f)的乘积来衡量,即:R=P•f。根据计算结果,利用与风险大小分级表进行对比评估风险大小等级。方法2: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S)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自变量的乘积衡量,即:S=L•E•C。根据计算出的S值判别出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和不容许风险。

(2)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1)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措施。

2)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②故障―安全设计,包括故障―消极方案;故障―积极方案;故障―正常方案。

(3)危险源的控制的策划原则

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控制程序,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奖惩制度等。

2)编制施工安全技术从事计划时,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应考虑:

①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除制定项目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②对高处作业、井下作业等专业性强的作业,电器、压力容器等特殊工种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规程,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检查。

3)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各施工工种,特别是危险性较大工种的安全施工操作要求,作为规范和检查考核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的依据。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安全预防措施,主要有17方面的内容,如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损伤、防起重设备滑落、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措施。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事实

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对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

2)安全教育①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②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③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要记入员工档案。④电工、电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操作。⑤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也要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3)安全技术交底①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和存在问题;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队伍进行书面交底;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②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四、安全检查

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1)安全检查的类型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2)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机构,配备适当的检查力量,挑选具有较高技术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检查设备、奖金的准备;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把自查和互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查改结合;建立检查档案;应根据用途和目的具体确定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4)项目经理部安全检查的主要规定定期对安全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评价和考核。对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签发安全整改通知,由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后应予复查;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和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具,确定检查负责人和检查人员,并明确检查的方法和要求;检查应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和实地检测的方法,并记录检查结果,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安全隐患,确定危险程度;编写安全检查报告并上报。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要求我们首先应辨识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然后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并实施,实施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整改纠偏安全控制方法,通过建设工程施工各种安全控制方法的使用,使施工安全得以合理、有效的控制。

参考资料:

[1] 刘 平,综合系统的安全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2):

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篇6

关键词: 发电企业;危险源;识别;控制

1、引言

安全是火电企业的生命线,尤其是当前火电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经营形势导致安全风险加大的关键时期。尽管世界能源领域正向清洁、低碳、可再生的未来迈进,但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火电在一段时期内仍将是不可替代的主要发电方式。多年来,火电企业形成了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法。在实际落实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一直处于消灭隐患的认识层面,对隐患的查处和事故预防措施的制订一般都以本单位或者同行业的事故经验总结为依据,可以说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防御式”的被动安全管理。为使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更为系统科学,本文对发电企业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进行了研究,以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持续改进,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危险点的识别与控制

任何生产工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的因素,凡进行运行、维护、检修、试验工作必须进行危险点分析。外来人员参与现场工作时,必须事先做好危险点分析与交代工作,并要求在控制措施的签字栏签字。

危险点控制措施的重点是:预防人身伤亡事故、误操作事故、设备损坏事故、机组强迫停运、火灾事故。应重点防范: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等发生频率较高的人身伤害事故。

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要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工作场地:如高空、立体交叉作业、容器内、井下、邻近高压管道、邻近带电设备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险因素;

2、工作环境:如高温环境、大风、易燃、易爆、有毒、缺氧、邻近或相关班组作业、照明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险因素;

3、工具、设备:如电动工具、起重设备、安全工器具等可能给工作人员带来的危险或设备异常;

4、操作程序及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5、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不适、思想情绪波动,不安全行为,技术水平及能力不能满足作业要求等可能带来的危险因素等。工作负责人在组织作业时,要特别重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思想情绪的异常波动,并作为首要的危险因素加以控制。

3、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存储危险品,且危险物品的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危险源实质上是管理的概念,体现了在事故预防中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的思想,是国家或地区对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设备、设施、场所采取预先、重点、宏观和统一控制的思想。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5〕62号“关于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火力发电厂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包括锅炉、油罐(轻柴油)、氢站(氢储罐区PV≥100Mpa•m3)、超过20吨的汽车加油站等。根据发电公司安全生产的具体情况,结合目前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该公司把其他可能造成人员群伤、中毒事故、重大火灾以及对电网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放射性物质,以及可能发生人员重大伤亡的问题,都列入了重大危险源的监督范畴。这个文件不仅仅对设施、场所进行了要求,也包括了对作业过程的控制。

重大危险源的重评估过程(图1)主要包括:

1、收集依据、开展对标

依据就是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及相关规程。用标准对照设备、系统和管理,找出不符合标准和规范的问题。安全性评价、技术监控发现的问题是重点,但不是全部,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各单位结合设备和管理的状况,开展全面的对标工作。

2、理清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应当包括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的基本情况,定期例行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及周边环境的基本情况。通过梳理找出基础资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同时要熟知周边环境的情况。

3、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严重程度

按照国家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要求,特别是易燃、易爆场所,对事故严重等级的划分,必须考虑到万一发生问题,根据储存量,要考虑其杀伤半径,以及有效杀伤范围内经常性活动的人员数量、重要的设备、设施等,进行综合评价。

4、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

按照国家规定,根据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划分成四级。重点通过评估,查找设备系统、安全防护、人员培训、日常管理的漏洞。其中,一级重大危险源由集团公司监督管理;二级和三级重大危险源由发电公司监督管理;四级重大危险源由各基层火电企业监督管理。

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对防止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25项反措可以称的上是典型的对策措施,关键是做好日常控制。

6、制定应急救援措施

重大危险源的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应急救援机构及其职责;危险辨识与评价;报警系统;应急设备与设施;应急能力评价与资源;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保护措施程序;事故后的恢复程序;培训与演练。

7、得出结论与改进管理的建议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经过评估,要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给出结论,是安全的,可控的还是存在问题的,还要针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现状提出建议。

4、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某基础设施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各因素,运用灰色层析分析法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优选。首先,利用层析分析法建立了施工组织设计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其次,经专家分析打分并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再次,计算出各个指标层的合成灰色关联系数,最后得出该项目的最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冉兵,张威,余拥军、电力安全风险控制与反违章[J]、湖北电力, 2010, 34(1)、

[2] 周亮,刘开培,李俊娥,陈勇强、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电气运用、2008,27(20)、

[3] 李清奇、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人身安全风险控制[J]、电力安全技术、2009,11(4)、

[4] 王清秀、浅议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5,13(4)、

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篇7

关键词:装饰工程危险辨识评价控制

改革开发以来,建筑装饰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应该强调安全生产。

建筑装饰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装饰行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建筑装饰产品的单件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难以避免,施工过程、工作环境必然呈多变状态,因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手工劳动的非标准化,使得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又相对较低,这些都增加了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之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的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不安全因素),是指建筑装饰施工企业长期或者临时地施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包括场所、设施及施工场地中的特指的部分专项施工)。

《安全生产法》之所以有上述规定,主要是考虑到重大危险源是危险物品大量聚集的地方,存在着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对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集体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监督专业人员及时识别和控制重大危险源,全面地掌握本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及具体的危害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施工安全保证

建筑装饰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要素。“重大危险源”简言之就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各类容易构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主要是在工程施工开始前,根据工程项目各方面的资料、当前的状态、外部环境、管理制度、工艺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预测,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的部位、关键的环节进行重点控制,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在施工开工前识别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可控制的有效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现场事故的“隐患”,保障施工安全,为企业完成施工产值,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有利条件。

作为建筑装饰施工企业,有着自身固有的特点。首先,施工领域广,存在高空作业、机械伤害、触电、化学性爆炸等,是重大危险源最多的行业之一,建筑装饰企业职工千人因工死亡和千人重伤率控制指数也远远高于一般行业。其次,施工程序复杂且不同的建筑形式及施工具有不同的操作规程,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装饰工程项目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施工手段,工程施工中的每道工序、在每个阶段都有着一定的操作差异,其中蕴涵的不安全因素也各种各样,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同时这些变化还有不规则性的特点。再次,施工单位的整体素质不尽相同,一旦各单位之间不能有效地协调、配合,就可能造成重大危险源。

随着科技的进步、安全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一些老套套、老框框早已不适合现代管理的需要,只有顺应装修施工过程的规律,正确地运用管理体系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控制的方法,才能把重大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装修施工安全。

二、重大危险源失控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根源

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活动过程中,凡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绝大多数是由于重大危险源失控造成的。如2001年8月2日,某公司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大学学生公寓楼施工过程中,因使用汽油代替二甲苯作稀释剂,调配过程中发生爆燃,引燃施工场所内堆放着的防水(易燃)材料,造成火灾并产生有毒烟雾,致使5人中毒窒息死亡,1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通过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调查分析,认定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1、施工单位违章操作,擅自在有明火的作业场所使用汽油引起的火灾。在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上失误,施工区域内存放大量易燃材料无人制止,也没有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重大安全隐患导致了重大事故。

2、该施工单位对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易燃已爆的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和控制违反了《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施工现场中该类重大危险源辨识后制定和编制专项的施工管理方案,并派专人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实施。

3、本次事故是因明火场所使用汽油,这在施工中是严格禁止的,如果该施工单位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化学危险品这一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对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及早地采取防范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场施工人员按章操作,这起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实证明,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管理失控,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

又如轰动全国的2004年6月9日造成12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81、9万元的北京京民大厦特大火灾。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分局对火灾现场勘查后认定,这场火灾是装修施工人员在京民大厦西配楼游泳馆内焊接二层平台的不锈钢扶手时,焊花引燃一层地面上的聚氨酯防水涂料,起火并蔓延成灾。4名被告人——北京锐标装饰装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张道醇、项目经理朱家龙、焊工队长陈宝东、瓦木油工队长田合朋,在施工现场,张道醇、朱家龙未按相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置专职安全员。朱家龙、陈宝东、田合朋在明知防水作业不应与其他工种交叉施工的情况下,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致使施工工地发生重大火灾。法院经审理认为,4名被告人忽视安全生产规定,轻信事故不会发生的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4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且属于情节特别恶劣。

检方同时查证,2001年2月张道醇指使朱家龙伪造建筑装饰企业资质证书、变造注册资本金,取得北京市朝阳区京民大厦装修工程资格。2004年3月15日张道醇与京民大厦签订游泳馆装修工程合同,他明知朱家龙没有国家颁发的“项目经理证书”,不具备相应管理资格,仍任命其为项目经理进行施工。检察机关认为,4名被告无视安全生产法规,致使工人冒险违章作业,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2005年6月6日,北京市朝阳法院宣布,北京京民大厦火灾案直接责任人“重大责任事故罪”罪名成立,分别被判刑6到3年。判处张道醇、项目经理朱家龙有期徒刑6年;判处焊工队长陈宝东有期徒刑5年;瓦木油工队长田合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曾经提醒过朱家龙,尽到了一定的职责,法院对其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3年。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推导事故防范规律

学会运用重大危险源识别和分析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就能掌握施工过程中控制事故发生的主动权,所以它在施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建筑装饰企业自身的特点,各类的重大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各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较高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安全监督管理及检查过程中,有效地运用管理体系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将各类重大危险源分门别类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针对性地对控制措施进行检查。

在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体打击。包括高空作业时的坠落物,可能发生的砸伤、碰伤等伤害。

2、高处坠落。在高层建筑装施工作业中,由于作业人员的失误和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作业人员的坠落事故。

3、机械伤害。装修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机械故障未被及时排除,发生绞、碾、碰、轧、挤等事故。

4、触电伤害。装修施工现场用电不规范,如乱拉乱接,对电闸刀、接线盒、电动机及其传输系统等无可靠的防护,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作业等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5、作业人员在装作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用品也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

6、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对所从事的作业规程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想当然做事而发生安全事故。

7、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不按严格的规章制度搬运、使用和保管时易发生安全事故。

以上七个方面的重大危险源是施工企业最常见的,也是重大事故隐患最突出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如不认真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就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四、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关键在落实

在施工过程中,按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控制重大危险源的是有效地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是建筑装饰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的必要条件。

要真正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对于一个工程施工项目,项目经理是制定控制重大危险源风险的第一责任人,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把施工现场中各类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现场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积极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实施定人定期跟踪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同时,组织制定施工现场中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目标,实行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企业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管理体系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的评价方法,指导、帮助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如何有效地识别重大危险源,如何针对不同的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篇8

1、目的和适用范围

2、1工程项目实行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经济、科学合理的方式消除项目施工中的风险所导致的各种灾害及事故后果。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危害进行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从而针对本车辆段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标准化和科学化。

2、2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机械设备、设施、存储、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施工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本项目工程范围内各个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及风险信息的更新。

2、职责

3、1

场长直接负责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和指导书,明确风险管理的目的和范围。

3、2

副场长协助风险管理和评价工作,成立风险管理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主持年终风险评审工作。

3、3

各值带班领导必须对项目的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并组织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风险巡查,主持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

3、4

各值兼职安全员,负责对项目重大风险分析记录的审查与控制,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5

全场人员应积极参与配合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

3、风险管理和评价机构(详见附件: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图)

组长:杨晓春

副组长:张所成

成员:刘庭、李岑、郭红生、尚志辉

4、内容

4、1 风险分级制。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风险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分级标准见表4、1、1

表4、1、1                          风险分级

风险级别

风险名称

风险说明

1

不可容许风险

事故潜在的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

2

重大风险

事故潜在的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会造成多人伤亡

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Ⅲ、Ⅳ级者

3

中度风险

虽然导致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风险

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Ⅰ、Ⅱ级者,高温作业危害程度达Ⅲ、Ⅳ级

4

可容许风险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重伤的可能性较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

高温作业危害程度达Ⅰ、Ⅱ级者;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为安全作业,但对职工休息和健康有影响者

5

可忽视风险

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

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4、1、2

表4、1、2                 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

后果

可能性

极不可能

不可能

可能

轻微伤害

5

4

3

一般伤害

4

3

2

严重伤害

3

2

1

4、2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1、详细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作业区域、设备、人员和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

2、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见重大危险源清单)。

3、在假定现有的或计划的控制措施有效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的程度做出主观评价,并给出风险的分级。

4、制定并保存辨识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和生产过程的危险、生产使用的设备及技术的安全信息资料。

5、进行工作场所危险评价,包括事故隐患的辨识,灾难性事故引发因素的辨识,估计事故影响范围,对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影响。别

6、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级,并编制计划以控制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风险,尤其是不可承受的风险。

7、建立一套管理体制或控制措施落实工作场所危险评价结果,包括事故预防、减缓以及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8、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不可承受。

9、修订完善并向职工下发、培训、实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程序)包括每个操作阶段的程序、操作极限值、安全措施;

10、利用事故分析会,每周安全活动日认真分析导致或已导致生产现场事故和未遂事故的每一事件(包括吓一跳事件),并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确保事件的危险程度和控制措施被每个职工充分理解。

图4、2、1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5、3

危险评价

结合现场作业特点,本着风险评价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原则,有以下几种危险评价方法可供选择:

1、LEC评价法: D=LEC

D-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2、MEC评价法:R=MES

R-风险程度

M-控制措施的状态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S-事故后果

以上两种评价方法详细内容步骤可查阅相关资料。

3、直接判断法。对下述情况可直接定为较高级别的风险:

①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②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

③曾经发生过事故,至今仍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④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4、4

风险控制制度

1、风险控制措施原则。应优先选择消除风险的措施,其次是降低风险(如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或增设安全监控、报警、连锁、防护或隔离措施),再次是控制风险(如个体防护、标准化作业和安全教育,以及应急预案、监测检查等措施)。

2、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①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②风险评价定为1级、2级风险的危险源。

表4、4、1                          风险控制措施表

风险级别

风险名称

控制措施

5

可忽视风险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4

可容许风险

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但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3

中度风险

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实施风险减少措施,如条件不具备,可考虑长远措施和当前简易控制措施

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评价,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是否需要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2

重大风险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时必须配给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应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1

不可容许风险

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若即便经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应着对以下内容:

①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是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②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③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④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⑤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5

管理制度

1、通过风险评价工作确定的危险源(点),造册登记、绘制一览图上墙、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擅自撤消已确定的危险源(点)或者放弃管理

2、对所有危险源(点)必须悬挂警示牌并保持警示牌完整无损,因工作需要调整危险源(点)负责人,应在警示牌上及时更正

3、各级管理者要按危险源(点)的管理要求实施管理监督工作。在危险源(点)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4、各类危险源应列为各级安全检查的重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应及时采取临时措施,并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情况。

5、凡属高压、高空、有毒等危险作业,必须有安全措施和专人负责

6、凡在各类危险源(点)发生事故时,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危险源(点)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如果确属危险源(点)管理失控造成事故,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加倍处罚。

7、建立健全风险教育培训和交底制度。项目部必须每年组织对全员进行风险源的学习培训和教育,并对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技术交底。

8、建立风险巡查机制,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每日对风险源进行检查,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对于新发现的危险源必须及时上报风险管理机构,以确定危险源的级别,迅速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9、针对1级、2级和3级风险必须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房产中介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8篇)
  • 下一篇:学习五四奖章精神心得体会(精选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