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国际贸易和经济(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7 栏目:写作范文

国际贸易和经济篇1

【关键词】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源于批判重商主义,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李斯特以及当代的克鲁格曼,杨小凯等人的逐步完善已经建立相对完备的经济学体系,并不断应用于实际。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程及演进规律无疑对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从而促进各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典贸易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为古典经济学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自身利益,对利益的追逐产生物品交换的需要,进而产生劳动的分工,分工使每一种物品的生产都趋向专业化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该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行进行贸易以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

绝对优势学说的创立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意义。第一,它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即各国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使各国对同种商品的生产具有不同的绝对成本,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驱使国家间贸易的产生;第二,它指明国际贸易能给参与到其中的国家带来比自给自足更大的利益;第三,它指出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既然一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取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最大程度的开展国际贸易,即进行自由的国际贸易。

由此可见,比较优势学说更能解释普遍的经济现象。因为比较优势学说表明,不仅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为现实中的此类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国家贸易能为所有的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那么国际贸易就应该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进行。这样,比较优势学说就从理论说明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当然,任何理论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比较优势只对国家间贸易的分析是静态的,它只能总结某一时点上国家间贸易的优势所在,无法分析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变化。二是比较优势理论只以生产商品所需劳动时间为依据,忽视了各国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等可能会影响到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三是比较优势没有说明国际贸易中利益的分配问题,即贸易双方以什么样的比例分配贸易利益。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199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俄林在书中的分析选用了新的理论基础,即他选用了自然要素禀赋而非生产商品的时间,从新的出发点分析了国际产生的原因。生产要他在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中各个国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商品的生产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比例也不一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可以通过生产以本国具有的相对丰富的资源为要素的商品并在际市场上出售以获取贸易利益。原因在于,以相对丰富的资源为生产要素必然使得该国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这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所生产的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利用价格优势获取比国内市场的贸易中更多的利益。

显然,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模型在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俄林模型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相对优势产生的原因,即在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的不同。两地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产生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差异,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是俄林不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作出分析,而且从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在宏观层面上说明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和劣势所在。第三,俄林模型解释了国际贸易可能会给一国经济和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由于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使用丰裕生产要素的资源并获得高于国内市场的利益,必然使得该种要素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反之,需要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资源生产的商品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从而使该类商品生产要素的需求减少,近而使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会从此类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三、新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赫尔普曼等经济学家不断尝试把新的理论应用到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逐渐形成新贸易理论。其中,对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奠定了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础,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与俄林选择自然资源禀赋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克鲁格曼改变了对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他假定厂商的生产是规模报仇递增的,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使市场实现均衡的两个条件。首先,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需要选择在边际利润为零的点上进行生产,在该点上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边际利润为零。其次,厂商可自由进入或推出一个行业的生产,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可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进入生产的厂商数量等于退出生产的厂商数量,即生产规模实现均衡。新贸易理论通过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瓶颈而把贸易理论的发展推向前进。

新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现实适用性的提高,它能够揭示经济中更普遍的现象,并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为什么国际贸易的大部分没有发生在要素禀赋相差极大的国家之间。在新贸易理论中,由于商品的多样性及其随经济、科技、市场需求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所有种类的商品,所以国际间的贸易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至于在生产商品的分工中哪个国家生产哪些商品则由资源占有状况和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

新贸易理论当然也是不尽完善的,它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厂商的要求过于严格,严格假设所有的厂商完全相同,忽略了各个厂商之间所存在的领导者才能、资本及技术条件的差异,无法解释行业中厂商数量及规模的变动,或者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步步为营,规模和收益不断提高,成为行业中的主导者,而另一些厂商却在竞争中被淘汰,退出竞争。对前人无法解释的难题做出解答是新的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新贸易理论虽然解释了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里昂惕夫之谜及相关难题,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不相吻合。针对这一问题,新贸易理提出了贸易障碍这一概念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变量或参数在模型中做具体的分析,因此这一问题至此并没有得出系统合理的解释每一个理论的局限之处都会成为新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基于对这一难题的解释,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得到了拓展。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创立者是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是经济中的每个个体都即使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由于每个个人、厂商或者国家都不能囊括所有商品的生产,因此生产者之间存在分工,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进行贸易所需花费的交易成本时,贸易产生。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该论证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同样适用。由于该理论对分工的论证主要基于内生优势,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被成为内生优势理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分工是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时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充分条件。即使所有的人都完全相同,不存在任何差异,也会在后天的分工选择中形成各异的内生比较优势,分工促使贸易的产生,贸易的成本形成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大于分工经济的时候贸易产生的条件消失,各国又会发展封闭式经济,取消国际贸易。所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是贸易产生的必须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易效率在不断提高,交易所需的成本不断下降,分工经济的优势更加突出,又会返而促进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越活跃,商品种类越多,消费者对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从而使福利水平提高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杨小凯教授对古典贸易理论的深层次完善和补充。他从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即贸易的产生出发,对贸易的起源进行了追本溯源的分析,并对在此基础发生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及各个层次经济体的运行做详尽的阐述,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在围观和宏观层面上对贸易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总结。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以内生比较优势为依托,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外生比较优势形成对比,但又以之为基础。相比静态的古典贸易理论分析,新兴古典贸易理以专业化经济为基础对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市场的相关问题做了动态分析。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静态分析却只能描述在某一时点上经济的状态。因此,为了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需要对经济的动态运行进行分析,内生优势的变化就是动态分析的主要因素。动态分析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增加了对现实的适用性和解释能力。其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现实化的理论,它以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为衡量标准现实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管理者对贸易选择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以在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矛盾之中找到平衡点,使经济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而且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经济分工的均衡状态,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再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做了统一分析。认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起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时,贸易就符合人类最大限度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因此自然产生。它突破了新贸易理论的局限,即虽然说明国际贸易的益处,却无法论证为什么国际贸易要由国内贸易发展而来,而不是在贸易产生的时候就被所有的国家所承认并采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起源的统一是该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最大贡献,不仅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也把经济运行的本质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出来,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认知和解释深度,因此也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意义。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它无法指明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依据什么原则选择出口和进口商品。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口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者进口存在比较劣势的产品举均能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因此可以根据生产商品的比较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要出口或进口哪些商品。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对贸易模式问题也给出了明确说明,一国应出口较多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获得更多利益。在新兴国际国际贸易理论中,克鲁格曼指出,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利益是国内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无法对具体应选择哪些产品用于出口或哪些产品需要进口做出具体说明。只能说明一国应出口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交易利益的商品,同时需要进口那些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弱,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的商品。至此,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三大基本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新兴古典Q易理论的第二个缺陷在于其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欠缺。该理论追求形式上的全面性,而无法顾及对经济运行细节的说明,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个宏观的框架,而不致力于对细微现象的解释。为了构建严密的逻辑框架,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严格的假设条件。而且该理论中所涉及的数据无法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检验或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状况进行预测。此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更适用于解释长期中的经济现象,而对短期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所以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适用之处极其有限,它在理论上对以往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以后贸易理论的启示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它对现实世界经济运行的解释和对经济发展的预示。即理论意义大于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梅、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05,12、

[2]郭波,吴平,穆鹏、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规律[J]、大连大学学报,2011,2、

[3]庞丹丹、浅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北方经贸,2014,2、

[4]王秋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09,5、

[5]雷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6,1、

[6]王建福、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5,9、

[7]陈钧浩、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

[8]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

[9]周梅妮、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J]、甘肃农业,2005,6、

[10]李锦,王必达、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一个文献综述[J]、北方经贸,2005,12、

国际贸易和经济篇2

关键词 中国 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 亚太关系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8)06-0065-71

2006年10月,中国和东盟在南宁举行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总理在讲话中指出, “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本地区国家间友好交往的典范”,“树立了国家之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典范”,强调“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2007年1月,在菲律宾宿务召开的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这标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此,国际舆论认为,中国东盟“一体化”“将成为改变地区局势的一个重要契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地区第一个启动建设的自由贸易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缺乏已有的理论给予指导,所以,中国和东盟双方都在为如何建设这一自由贸易区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由于FTA(即自由贸易区――引者注)合作进程在东亚地区还是一种新现象,特别是双边FTA,至今还有成熟的理论加以总结和阐述”。对此,本文拟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其对亚太地区国际局势的作用和影响。

一、推动了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关系的互动发展

国际政治经济学所探讨的主要议题是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或者说是国家和市场的相互关系问题。正如罗伯特・吉尔平所说:“现代世界‘国家’与‘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和市场就不可能有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价格机制和市场力量决定经济活动的结果,这是纯经济学家研究的领域;没有市场,经济资源将由国家或类似的权力机构来分配,这是纯政治学家的研究领域。”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杰弗里・A・弗雷登和戴维・A・莱克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世界领域中经济和政治相互作用的学问。”霍尔斯蒂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考察由政府建立管理商务的安排、协定和机制的学科”。罗伯特・吉尔平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追求财富和追求权力的相互作用,……国家和市场相互作用影响国际关系中权力和财富的分配。”笔者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从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理论学科,是国际政治学与国际经济学交叉融合的学科。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罗伯特・基欧汉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追求财富和权力的互动作用。”这就是说,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从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国家关系中,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是有关方的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问题,它也需要有关方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基础。国家之间没有政治互信,经济合作难以进行,更高级的经济合作形式一自由贸易区建设更难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既有利于促进中国、东盟各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从内向视角分析,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和必然结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对中国而言,加强与世界经济联系与合作,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东盟是中国资源与资金需求的重要来源和产品出口的重要国际市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对东盟而言,其内部合作重点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东盟合作重点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期是政治和安全合作,90年代初以后是以经济合作为中心,政治、安全合作并存,并决定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要实现这些目标,东盟需要加强对外政治、经济联系与合作,毗邻的中国是东盟的重要合作对象。

从外向视角分析,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立自由贸易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是各国推进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双方政治、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中国而言,在与他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选择方面,东盟是中国的首选对象。东盟国家与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联系,双方地理相邻、文化相通、政治互信、经济联系密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引起东盟的严重关注和忧虑。为化解东盟的疑虑,让东盟国家分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益处,中国主动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希望通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加强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同东盟的政治、安全合作,使之服务于中国构建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这一大战略。陆建人先生对中国提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方面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 “中国之所以选择东盟作为首个自由贸易伙伴,与其说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不如说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外交方面的考虑”, “如果从纯粹的经济利益角度来看,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所获得的好处有限。但从政治外交方面来看,其影响是深远的,因为东盟在中国的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实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外交政策的主要对象。与东盟关系的稳固发展,将大大改善中国的周边环境。”另外,有学者认为中国首先与东盟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原因在于: “首先,中国要显示同其它国家合作的诚意和各个方面努力追求双赢的结果。在中国加入WTO前,对中国加入WTO所产生影响的研究表示,中国入世将给诸如东南亚印尼等国发展经济带来损害。不管这种评价是否正确,中国已充分认识这些国家的关注并愿意通过国际合作同其它国家分享中国作为WTO成员的益处。其次,中国把维持边界安全置于优先解决的问题并要与东盟国家维持稳定的关系。中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保障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与东北亚FTA或东亚FTA相比较,中国与东盟的FTA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只有较少的摩擦成本。”

就东盟而言,在同大国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方面,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等都是东盟的重要候选对象。虽然东盟实行大国平衡战略,但从政治与经济等方面的双边关系来分析,东盟与这些国家在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一问题上仍有很多障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具体谈判难以取得进展。只有中国在与东盟就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中做出了巨大让步,照顾东盟国家

的利益,满足东盟国家的要求,以至“东盟国家最初被中国的建议所震惊。”所以,中国是东盟在谋求建立同区外大国建立自由贸易区问题上的首选对象。

中国和东盟国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双方在政治、外交方面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这些因素促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而中国与东盟在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合作,这又促进了双方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二、促进了亚太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了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了中国和东盟政治友好、安全互信和经济合作关系的快速发展,为亚太地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000年,朱基总理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引起东盟国家的极大反响。2001年,中国和东盟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确定在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而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和东盟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加强合作。

在经济领域,中国和东盟双方逐步签署具体协议,落实《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所确定的合作目标。2004年1月起实施“早期收获计划,500多种产品实行减税。”2004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货物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2005年7月,中国、东盟开始全面实行货物贸易降税,涉及到7000多品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降税阶段。2006年12月,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二次修订协议书》和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修订协议书》。这两个协议书主要解决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货物贸易协议》中的一些遗留问题,主要包括中国菲律宾早期收获计划、中国印尼修改早期收获计划特定产品清单、《中越货物贸易协议》等内容。这两个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的顺利实施,使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2007年1月,在宿务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该协议规定了双方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开展服务贸易的权利和义务及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国承诺,在WTO承诺的开放条件下,进一步向东盟国家开放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东盟10国也将向中国开放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

在政治与安全领域,中国与东盟加强合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2002中国与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双方承诺:“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它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和平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之前,有关各方承诺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努力寻求各种途径建立相互信任。”2003年10月,中国与东盟在巴厘岛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中国正式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成为第一个正式加入该条约的东盟对话伙伴国,中国成为东盟的第一个战略伙伴,东盟也成为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一个地区组织。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上,总理提出加强双方合作的具体建议,“加强战略协作、丰富合作内涵、维护共同安全、密切人文交流”;“促进军事对话与交流,开展机制化的防备合作,继续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推进南海共同开发。中国支持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愿尽早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这表明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与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

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国外学者强调,这不仅“限定于投资和贸易,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也具有积极影响”,它“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和福祉,而更重要的是能很好地预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东盟在亚太和世界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为东盟进一步实行大国平衡战略,加强和巩固东盟在东亚及亚太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和东盟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合作。中国支持东盟在东亚及亚太区域合作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与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东盟希望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推广为整个东亚地区国家间的行为准则,中国在这方面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在中国首先加入这一条约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也相继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中国与东盟双方认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在“由西方支配的决策过程中让我们的声音更响亮”,并可以“避免成为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贸易集团的牺牲品。”正如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所说:“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摆脱我们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依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促进了东盟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东盟的实力,提高了东盟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亚太地区的其它大国为防止东盟与中国在政治、安全方面的接近,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与东盟的关系,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东盟进一步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强化东盟在东亚与亚太地区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第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动了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及其它自由贸易区的浪潮,促进了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

中国宣布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后,中国的建议得到东盟的积极响应,双方很快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谈判并顺利达成协议。中国与东盟率先建立自由贸易区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中国的带动和影响下,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纷纷宣布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并且分别与东盟展开了谈判,从而兴起了亚太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浪潮。

2001年以前日本对建立自由贸易区持排斥态度和反对立场,主张多边合作,但在中国宣布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构想后,日本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态度和立场发生了根本变化。日本政府立即制定和颁布了日本关于建立地区自由贸易区战略。2002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访问东盟,主动提出要与东盟建立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同时,日本与新加坡签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03年10月,日本与东盟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于2012年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2003年印度与东盟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于2011年建立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2004年,韩国与东盟发表全面合作伙伴共同宣言,并于2005年开始就建立自由贸易区问题进行谈判,计划于2009年建立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美国也建议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2002年lO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并承诺,东盟成

员国只要证明它们确实推动经济改革,美国将和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这被美方称之为“激励东盟方案”。此后,美国与东盟就自由贸易问题开展谈判并取得进展。2006年7月,美国国务卿赖斯与东盟10国外长共同签署了《实施增进东盟―美国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06年8月,美国和东盟签订《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主要内容是简化双方办事程序,鼓励双方贸易流动,保护美在该地区的知识产权等。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指出,该协议表明美国重视东盟的长期经济潜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双方达成全面自由贸易协定奠定了基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启动后,不但亚太地区大国提出与东盟分别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且,亚太地区有关国家之间相互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协定,例如,2003年,美国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美新自由贸易区。2007年4月,美国与韩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美韩自由贸易区。同时,亚太地区多边区域合作迅速发展,在原有合作形式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新的合作形式,如2005年建立的东亚峰会。这些不同形式的合作促进了亚太区域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进一步揭示了有关国家的对华战略意图和政策目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揭示了美国、日本、印度的对华战略意图和政策目标。为实现其共同的对华战略意图和政策目标,美国、日本和印度既调整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又调整其亚太政策,使亚太地区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

随着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亚太逐渐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而中国的发展又是亚太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崛起可能是世界引力中心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这一根本转变中最重要的现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顺利进行,更扩大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和影响,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削弱中国的国际作用和影响,美国、日本和印度调整其亚太政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中国宣布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日本加速推行与亚太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政策,试图抵消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作用与影响。日本首相小泉于2002年1月访问东盟,主动提出要与东盟建立日本―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同时,日本与新加坡签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03年10月,日本邀请东盟国家领导人到东京举行峰会,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日本举办这次峰会的意图,日本舆论都认为:“日本在2003年主办东京会议的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牵制正在东盟急速扩大影响的中国。”同时,日本在加强与美国传统同盟关系的基础上,调整和加强与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关系。2005年3月,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在访问印度后的一次座谈会上说: “必须使印度成为我们的战略伙伴……21世纪,我们面临的问题,对内是人口的减少,对外是与崛起的中国如何相处。经济上崛起的中国,对我们有可能成为机遇,然而在安全和政治上……则有可能构成威胁。对此,重要的是首先要加强我们同东盟之间的友谊。……(同时)在人口上,能够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应对的只有印度,经济上也有充分的潜力。”在东亚地区合作问题上,日本主张以包括东盟10国和中、日、韩、印、澳、新共16国组成的东亚峰会为基础,构建东亚共同体。对东亚峰会,日本力图把东亚峰会变为所谓民主国家共同体,使之成为遏制中国的工具。

美国实行对华遏制战略,力图遏制中国的发展。为了实现其对华遏制战略,美国拉拢中国周边有关国家共同形成对华包围态势。美国的这种对华战略给中国的和平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对此,吴心伯先生做了精辟的论述,他说:“美国在中国周边投棋布子,使得中国的安全环境更加复杂化。”为了削弱中国的作用和影响,美国调整其对东盟和印度的政策。美国担心“东南亚在经济方面对中国的倾斜必然导致其相应地在政治方面对中国的倾斜。”对此,美国也提出要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美国的这一意图明显针对中国,“一旦东盟与美国的一系列协议全部完成,那么其价值就远远超出中国同东盟的一系列协议了。”“这既符合美国的贸易政策,又促进美国的国家利益。”对印度,美国放弃了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对印度的政策,转而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支持印度的“东进政策”。

印度在加强推行“东进政策”同时,加强与美、日的关系。2003年,印度与东盟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印度加强同美国的合作,牵制中国。“美印战略伙伴关系是试图遏制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使印度成为“反对崛起中的中国的一个潜在的树篱。”为了加强同日本的关系,一方面,印度响应日本提出的建立亚洲自由与繁荣之弧的建议,提出印日共建横跨亚洲的“繁荣弧线”;另一方面,印度在对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历史问题上迎合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的要求。2006年12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访问日本时在日本参众两院的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他提出印日共建横跨亚洲的“繁荣弧线”的主张。他说,日本和印度是“亚洲最大并且最为发达的民主国家”,日本和印度的伙伴关系“有可能创造一条横跨亚洲的有利和繁荣的弧线,为建立亚洲经济共同体打下基础。”曼莫汉・辛格声称,“印度人拉达・比诺德・帕尔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唯一裁定二战时期的日本领导人未犯战争罪行的法官”,称赞“拉达・比诺德・帕尔战后做出的秉持原则的裁决。”曼莫汉・辛格的这一演说表明印度为了加强与日本的关系不惜否认历史,在历史问题上站在日本的一边,与亚洲广大国家对抗,特别是与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最严重的中国对抗。

国际贸易和经济篇3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本文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我国和世界上其他一些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直接投资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中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贡献,提出在新时期要大力发展外向经济、提高直接投资依存度、保持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稳定增长,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对策。

战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据统计,1998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额达55620亿美元,为1950年的90倍。1998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出流入再创新高,分别达6490亿美元和6440亿美元,投资存量则超过40000亿美元。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直接投资依存度的变动趋势

国际上一般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来测定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即一国或地区在某年内进出口商品总值(EX+IM)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了更准确地分析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我们又将对外贸易依存度分为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口贸易依存度,分别是出口贸易总值和进口贸易总值与当年GDP的比值。表1列出了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近10年来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贸易依存度的大小将这些国家和地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从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台湾等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最显著的特征是国土面积较小,都在致力于本国和地区的工业化,走外向型发展战略。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对外贸易依存度均在50%以上,尤以马来西亚最高,1995年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173、2%。另一类是以阿根廷、巴西、印度和中国等为代表,这些国家和地区最显著的特征是国土面积较大,在经济开放的同时必须兼顾国内市场的发展,走外向型和内向型结合的发展道路。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都不高。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增长,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增长更快。1988——1998年进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为13、5%,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9、21%。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虽较上年稍有下降,但仍达3239、3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一位。另外,从90年开始,除1993年外,我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一直高于进口贸易依存度,持续的外贸顺差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我们再来考察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国际上一般用直接投资依存度来表示一国和地区直接投资流出流入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即ODI+IDI/GDP。同样地,我们用吸收外资依存度表示一国和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与GDP之比,用对外投资依存度表示一国和地区向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GDP之比。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2年以前,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不大,且多以开展合作、合营企业为主,外商独资企业很少。第二阶段是1992年以后,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急剧增加,1998年外商直接投资达453、63亿美元,是1990年的13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直接投资吸收国。

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吸收外资依存度在样本国中是最高的,说明了9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引进外资带来经济增长(见表2)。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对外投资依存度却不高,低于马来西亚、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显示我国直接投资流出流入的不均衡状态。这种不均衡状态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经济处于起飞阶段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我国直接投资流出流入的不均衡状况要比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严重的多。

二、原因探析

以上我们分析了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在贸易和直接投资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自1994年达到顶峰的43、6%以后呈下降趋势,1998年已降至33、8%,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9、2%,进口依存度为17、6%。直接投资依存度也是自1994年达到年89%高峰后一直下降。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了近年来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直接投资依存度的持续走低:

1、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消化。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了世界经济的一次衰退。据统计,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了4、5%,而1998年则下降至2、5%。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经济更是呈现负增长。除了台湾和新加坡外,其他国家和地区GDP下降0、5%-13、7%、各国币值普遍下挫5—70%。这场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出口受到极大的挑战。1998年我国出口仅比上一年增长0、53%,而1992-1997年平均增幅近20%。其中向亚洲地区的进出口分别下降了1、5%和9、9%。另外,由于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种种优惠措施吸引外资流入,如放开外资企业持股比例、开放零售和批发市场等,因此影响了我国外资的流入。1998年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仅比上一年增加0、46%,而1990一1996年增长速度高达53、6%。相比之下,1998年仅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就达24、7对亿美元,比1997年增加9、5%。

2、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优化。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为50、3%,而1998年这一比重已经降至11、2%,工业制成品比重已占88、8%。从表面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出口商品结构,但在我国出口商品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0、1%上升到1998年的48、7%。另外,出口中的加工贸易比重从1981年的4、81%上升到1997年的54、5%。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给经济带来的推动作用要大打折扣。我国出口贸易的产品中还是以劳动密集产品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很少,没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由于东南亚许多国家货币贬值,导致这些国家出口增加。由于这些国家的出口结构与我国相似,从而挤占了我国许多产品的出口份额。

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缓慢。向国外直接投资设厂可以绕开关税和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限制,扩大产品出口,刺激本国经济增长。199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6490亿美元,比1997年增加38、7%。而我国1990-1998年对外直接投资平均仅为24亿美元,仅占同期平均GDP的0、41%。而韩国、马来西亚分别为0、6%和2、0%。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企业的对外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企业自身追求利益的驱动,而是一种政府行为,因此导致了海外企业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管理混乱、效益低下等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我国的对外投资将会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

4、据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一国经济在国际化进程中,首先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本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因此外贸依存度会显著上升。但当外贸依存度上升到一定水平以后,就会出现缓慢增长的相对稳定的态势,同时直接投资依存度却逐渐上升并最终超过外贸依存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不能向小国那样实行“贸易立国”的外向型发展战略,而是要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兼顾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据表1,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大国,外贸依存度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大。另外我国吸收外资依存度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外资流入基数很大,今后再出现前几年那样的跳跃式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外资流入很可能是缓慢增长甚至出现小幅下降。因此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以刺激国内需求,扩大出口,带动投资依存度和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势在必行。

三、新时期发展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思考

我国自1997年实现“软着陆”以来,经济未能重新起飞,而是有滑坡趋势。1998年GDP增长7、8%比上一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物价持续下跌,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为此,国家先后采取降息和增发国债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启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然而并未起到期望的绩效。1999年GDP增长7、1%,仍未能摆脱谷底。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刺激国内有效需求?我们认为,单纯地通过扩张国内需求的办法是不够的,应充分结合贸易和投资的关系,全面刺激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发挥它们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首先,要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资源,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当前我国国内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品积压、开工不足的局面,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对此,我们一方面要采取更为开放的投资政策,引导外资增加对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另一方面要立足企业自身,充分发掘内在潜力,针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出口,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要加快新产品开发以及更新换代,力争确保原有的市场份额。对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要加大研究和开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充分发挥技术的溢出效应,促使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国际贸易和经济篇4

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概述

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就是对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全面的立体式的创新现象的集中概括。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标明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如果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作一简单的概括,我们就会发现,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包含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观念创新

它具体包括:

(1)把贸易开放看成是对外开放的起点和基本方面;

(2)客观地估价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把经济发展与贸易发展的平衡、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协调看成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3)把对外贸易看成是处理国家关系的越来越重要的外交手段。

(二)格局创新

它具体包括:

(1)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贸易集团取代了以政治联盟为基础的贸易联盟,贸易集团化格局基本确立;

(2)区域贸易集团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展趋势,全球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

(3)国际贸易重心已从单一的欧洲重心过渡到了多重重心并存的状态,并正在形成以亚太为重心的新单一重心的格局。

(三)制度创新 它具体包括:

(1)具有真正法人地位的、拥有更强约束性和更高运转效能的世界贸易组织逐步取代关贸总协定;

(2)区域性协调机制的迅速建立和不断加强;

(3)国别的“管理贸易”制度的推广和普遍化。

(四)政策创新 它具体包括:

(1)有限制的可调节的自由贸易政策逐步抬头,保护主义开始相对地退入低潮;

(2)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所取代,新型的更灵活和更隐蔽的贸易限制措施正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

(3)贸易政策趋向于和其它经济政策甚至外交政策的更大程度上的溶合;

(4)区域内“共同贸易政策”开始形成。

(五)构成创新 它具体包括:

(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重大调整;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制成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尖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别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

(2)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乌拉圭回合协议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以及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体制以外的农产品和纺织品纳入到多边体制的管辖范围。

(六)工具创新 它具体包括:

(1)投资和知识产权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

(2)现代通讯技术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信息工具;

(3)国际贸易惯例、规则的革新更科学地规范了国际贸易的全过程;

(4)运输方式的革命使国际贸易如虎添翼;

(5)各国在促进和便利贸易发展方面的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

事实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实际内容还远不止上述这些方面。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已经深入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并通过和当代国际金融创新、国际投资创新的日益溶合,产生新的更广泛的创新,从而推动整个国际经济的全面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近现代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现象。它呈现出下列一些鲜明的特征:

首先,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全面性的和立体性的创新。这个全面的立体式的国际贸易创新局面可以概括为以观念创新为基础、以格局创新为突破、以制度创新为实质,通过政策创新、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具体体现的包含国际贸易各个方面、贯穿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创新。

其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分水岭。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由于它的全面性和立体性,在时间上便呈现出明显的同步性,并构成了比较明确的划分国际贸易不同发展阶段的时间分水岭。这个时间分水岭大致是1990——1995年。尽管国际贸易创新的某些方面可能明显地早于这一时期,而且,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过程尚未结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主要过程、方面和内容基本上都发生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大转换后的5年左右的时期内。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大调整的时期。当代国际贸易创新预示着国际经济贸易大发展的时代的来临。

再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突出了开放与自由的主题。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崇尚开放与自由,努力挣脱7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对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近20年的禁锢,鲜明地高举起了开放和自由的旗帜,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从观念创新到制度创新,从格局创新到政策创新,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开放与自由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开放的创新、自由的创新,是对长期猖獗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强有力的反击。它迎来了国际贸易逐步自由化发展的新时代。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注意到,这一成就的取得实际上是自由主义对保护主义长期抗争的结果,而且也是自由主义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和退让的结果。这突出地表现在国际贸易格局创新方面。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可以被看成是自由主义的胜利,但是,承诺贸易集团成员共同一致的对外保护的合法性本身又标明了这种自由化的浅薄。因此,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决不意味着贸易自由主义的根本性胜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寿终正寝 。事实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不过是相对提高了贸易的自由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势头。 最后,发达国家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发动者、主导者和主要参加者。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又一重要特点。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掀起首先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推动。在国际政治发生根本性变迁后,与此关系最为紧密的西方发达国家既出于争取更大的自身利益又出于维护共同的国际利益才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掀起和深入发展,并直接成为各个创新领域和方面的主要参加者。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一直操纵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全过程,把握着创新的发展方向。这些都保障了发达国家最终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最大受益者。

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剖析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作为90年代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其形成的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浓厚的现实基础。全面地深入地剖析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有利于把握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加以剖析。

(一)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转换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极为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 国际贸易发展史清楚地表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国际政治环境健康稳定的时期往往就是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时期;国际政治环境动荡不定特别是在大规模的战争时期,国际贸易就会停滞甚至萎缩。因此,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是国际贸易发展和创新的前提条件。

二战后逐渐形成的美苏对抗的“冷战”的国际政治格局把整个世界长期笼罩在政治和军事对抗的威胁之中,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无疑受到了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和制约。随着苏联的突然解体和东欧国家的剧变,“冷战”的政治格局终于被打破。但是,由于旧的国际政治格局的打破具有“突发性”,新的国际政治格局无法形成,因此,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一个新格局的酝酿和形成的“无格局”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状态。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突然没有了政治对手而表现出了政治神经从未有过的松驰,国际政治矛盾与对抗被暂时搁置下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明确。

在这个“无格局”时期,各国为了迅速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以便在未来的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纷纷把注意力转向经济贸易的发展方面。在国际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上,经济贸易关系逐渐上升到首要的位置。为了推动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对外贸易的利益,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并在健全和维护国际贸易制度、法律和秩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和努力。所有这些方面都推动和促进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形成和发展。

(二)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日益增强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广宽的国际经济舞台和创新压力当代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社会化、国际化进程,社会分工、国际分工日益朝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向发展,整个国际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发展体系。这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最显著的特点。

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国际贸易具有联结作用。国际经济从一开始就是通过贸易纽带联结的。正是由于国际贸易这一特殊的桥梁作用的存在和发挥,整个国际经济才被凝合为一个整体。

其次,国际贸易具有渗透作用。它通过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其它国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的全面的渗透,进一步地把整个国际经济各个组成部分和领域溶合为一个有机的发展体系。

再次,国际贸易还具有导向作用。贸易往往是双边或多边经济关系发展的先遣,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总是能够推动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关系包括其它政治、文化等关系的全面发展。这使得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建立在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上。

最后,国际贸易还起着助动作用。对外贸易对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助动作用实际上还表现为对外贸易对一国更大规模和更大程度上溶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助动。这种双重助动作用是国际经济相互依赖体系的重要动力来源。

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大规模变迁,当代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无论在其基础还是在其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基础看,单一政治联盟基础正在向以地缘经济联盟为主的多基础过渡。从表现形式看,相互依赖关系逐渐表现为包括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还不断产生着迫切要求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协调各国政策与利益的强烈愿望。为了适应上述变化,以便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联结、渗透、导向和助动作用,国际贸易必须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当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等为特征的当代科技革命在过去的10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不仅表现为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明,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新技术的应用上的突飞猛进。这不仅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勃勃生机,而且还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事实上,电子数据交换的日益广泛的运用和全球范围“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推出,以现代技术服务和信息传输为内容的国际服务产品的形成和发展,以高新尖技术产品为交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日益壮大,既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础,它们本身又构成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组成部分。

二战后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带来了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这不仅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经济衰退程度的下降和期限的缩短上,更表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国际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当代国际贸易构成的创新,还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其它领域和方面的创新。为了适应和容纳当代国际生产力的日益膨胀的需要,同时又能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当代国际生产力的更快地增长,当代国际贸易必须在观念、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创新。

(四)当代各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外在强制当各国开始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发展方面以后,那些一直被“冷战”状态所掩盖或淡化的经济发展问题开始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来。尽管不同的国家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问题,但是它们大都共同面临着下列问题:

其一,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溶合?如何发挥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

其二,如何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如何消除贸易收支的逆差?

其三,如何实行各国经济贸易政策的国际间协调?如何合理地分割国际贸易利益?

上述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各国迫切希望对“冷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新的安排。这在客观上对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起着外在强制的作用。作为这一强制作用的结果,各国开始了贸易观念的反思和创新,并就国际贸易制度、格局和政策的国际宏观安排和微观实施进行着少有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国际贸易的全面创新得到了各国普遍的强有力的扶持和推动。

(五)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当代国际贸易发展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阻挠。

第一个方面是国际贸易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而又无法消除的障碍。这些障碍中最突出的有两个:

一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两难选择。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制度的摇摆不定人为造成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

二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功能残缺与低效能。关贸总协定无法管辖所有的贸易行为,而且仅有的管辖能力还表现为“软约束”。这更加剧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

第二个方面是国际贸易同时又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具体体现在:

一是如何适时地变更有关国际贸易的一系列的思想和观念;

二是如何调整“冷战”后的国际贸易格局;三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和框架上改革和完善国际贸易制度;四是怎样在国际贸易的构成、手段和工具上充分体现当代科技革命的最新成就和现代经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自身所面临的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严重地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和其对国际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正常发挥。它们从国际贸易的内在的最深层次上驱动着国际贸易自身的全面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内在动力之所在。正是由于这一内在动力的驱动,当代国际贸易才发生了从观念到格局、制度、政策、构成和工具的全面的深刻的创新。

三、几点启示

从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的初步剖析,可以得出下列启示性的结论,它们能够引发人们对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更进一步的思考。

第一,宽松的政治环境不仅有利于经济贸易的发展,还可能成为经济贸易振兴与腾飞的前提条件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得益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实质性转换,得益于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真正到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大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政治环境的稳定。这是保证中国改革开放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

第二,只有坚决地把中国经济更大程度地溶入国际经济的发展体系,中国经济贸易才会有真正起飞的明天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建立在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的基础之上。没有这种依赖关系,国际贸易创新就难以形成。事实上,如果一国经济脱离这种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关系,那么它也就不可能从这种相互依赖中获得利益。尽管溶入相互依赖关系体系需要付出代价和作出牺牲,但对于长期实行封闭经济的中国来说更应如此。从长远利益看,这乃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基本出路。

第三,科技发展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生长点科技进步和广泛应用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中的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并通过各种途径对整个国际贸易产生作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基础。因此,不仅要在观念上,更应该在实践中,真正地把科技看成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强支撑,甚至是根本支撑。

第四,经济贸易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自身发展的不适应性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各国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国际贸易发展所造成的压力;

国际贸易和经济篇5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存在是将市场竞争看成完全自由的,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对产业间贸易进行了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贸易回暖,新贸易理论在此背景下产生,主要从竞争方式、经济规模和科技进步等层面对贸易关系和现象进行了解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从专业化生产分工的层面对贸易现象进行解释,有意将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划归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概念范畴之内。

二、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国际贸易的供应链形式和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国际贸易形式和经济组织结构上均产生了新的变化。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如下:(1)近年来,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业发展迅猛,科技进步加快和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国际间投资和并购进程加快,全球经济贸易高速增长。(2)国际贸易供应链与物流增长速度齐头并进,成为了推动虎屋贸易的主要动力。各国的贸易部门和日益顺畅的服务行业加快了国际物流的发展速度。(3)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着贸易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国际贸易供应链和物流受发达国家控制严重。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给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新的发展契机,发展中国家的外貌增幅超过了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逐渐增大。(4)世界贸易组织是对国际间贸易进行协调管理的重要机构,可以消除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改善和规范国际间贸易秩序,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5)区域间贸易组织发展进程加快,区域间贸易总量与贸易额增长迅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贸易关系和形式。

三、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国际贸易形式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贸易增长迅猛,产业内贸易是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产业间贸易相对的概念。这就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世界贸易额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不代表投入的成本较多或者占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以克鲁格曼、雷蒙德•弗农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针对这一国际贸易现象提出了各种新的学说,这些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既联系又有区别的学说,被称为“新国际贸易理论”。

2、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

传统贸易理论作为古典经济学的产物具有严密的理论假设基础,主要包括:完全市场竞争、不变或递减的规模报酬、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的两种商品和两种要素,即2×2×2模型。战后出现了新的贸易现象:区域集团内或产业内出现内部交易、发达国家贸易量增加,由于传统贸易理论无法对其进行解释,新贸易理论认为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1)引进产业组织理论,将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不完全竞争。(2)规模报酬由不变或递减转变为递增。(3)贸易模型由传统的2×2×2型转变为J×N×M的新贸易理论模型。(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建立新贸易理论假设有助于突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另辟蹊径。

3、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揭示了国际贸易的成因、组织结构以及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以及国际间关系等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的持续变化会导致国际贸易理论的变革与创新。相应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壮大必须满足现实经济的发展需要。自上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得到了蓬勃发展,逐渐壮大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经济体和贸易形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应运而生。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基于宏观产业内的贸易角度对国际贸易关系进行解释和研究的。现如今,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对某个经济主体或贸易现象进行研究的。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进行解释,在贸易政策方面提出了“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两个论点,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并且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问题。新国际贸易理论实现了从静态理论到动态理论的转变,填补了传统贸易理论空白,并使二者有机融合,研究的贸易现象更微观、更细致,更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

四、结语

国际贸易和经济篇6

一、国际贸易下的经济特点

(一)国际间经济联系更紧密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个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所造成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贸易经济积累的结果。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这为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带来了机会,各种技术资源和技术手段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日益集中,加强了互相之间的联系。国际贸易市场的开放大大提高了各项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促进了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区域的一体化合作

区域一体化是指以加强国际的经济竞争和对外合作为目的,由相关的国际领导人引导来缔结国际性的条约,将不同区域内的各个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进行统一,通过加强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和经济合作来消除区域内每个成员国家之间的经济障碍和贸易障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区域一体化为有经济合作意向的成员国家之间建立了可实现贸易、经济共同发展的有利平台,实现了区域之内的各个国家经济的互惠互利,也合理地配置和优化了相关的经济资源。

(三)贸易的自动化

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经济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动了贸易的自动化,这是国际贸易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也促进了每个国家之间贸易和经济的交流和合作,更好地实现了经济资源和技术的优化配置和整合。

二、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著名的经济学家罗伯逊提出了对外贸易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很多西方的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论证研究,国际上很多国家的金融经济发展史也证明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繁荣对国民经济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额大约为5100亿美元,是世界总贸易额的4、4%,而在之后的十年之间,中国的进口和出口额以年均17、6%和18、3%的速度增长,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达10、7%,远远高于同期全球3、9%的年均增长速度。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比较高,年均的依存度超过了40%,在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GDP增长速度相应较快。如日本外贸依存度较低的国家,在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时候,国民经济的增长不是很大。

(一)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外贸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民经济在发展中所必须的相关理念和技术都不够成熟,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给不少国家带来了资金的投入和技术的引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资本流动。对外贸易中出口贸易的增加使国家企业的联系更紧密,促进了国内经济市场的形成和统一,也增加了外国资金的流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出口国来说,可以利用本国的价格优势来增加出口量,加大外汇的收入,例如日本经济的腾飞便依靠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出口量为经济的中心。从廉价劳动商品到重工业产品,出口贸易为日本带来了大量的资金,20世纪50年代时日本的国民GDP增长率达22、7%,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另外,对于进口国来说,通过进口国内生产成本过高或耗费资源的商品运料,可以提高国民党福利,节省外汇,像一些机电设备的进口还可以节省投资开发的资金和时间,及时跟上国际的发展水平,提高国际贸易。

2、有利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一体化使很多国家的贸易门户得到开发和发展,这有利于各个国家从国外引进先进的人才、设备和技术,更好地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同时国际贸易带动了国家内部各个部门和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利用各项社会资源和富余的劳动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整合和优化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以中国为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的国际贸易主要以劳工和资源的输出为主,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输出总额和技术输出总额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国际贸易同时也使国内的贸易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升级。

3、有利于细化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区域内国家的合作,有效地减少了不同国家之间贸易和经济合作的障碍,并且在开展经济合作的同时,各个国家也明确了自身所在经济贸易合作中的分工和地位,从而在细化经济贸易分工和职责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实现国家间的贸易合作,使国家贸易和国民经济得到共同的发展。

(二)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

1、增加经济波动的风险。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和经济交流日益密切,而这种情况下必然带来了经济合作发生波动性的风险,大量进口商品的进入会对国内的相关产业带来很大的冲击,造成企业的破产、人员的失业等。而区域内相关国家出现的经济危机,例如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等都会对有经济贸易合作的其他国家造成影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例如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更加容易受到国际贸易环境便来带来的影响,因此应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动态和相关的政策发展,避免出现经济发展波动,甚至经济危机等情况的发生。

2、使经济领域竞争更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各个国家的合作和交流,使国家经济贸易市场得到发展和拓宽,而由于各个国家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文化差异和观念差异,国际贸易带来先进资金和技术的同时增加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3、增加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国民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太大,造成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困难。这些问题在拉美国家中特别突出。在20世纪90年代,很多拉美国家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和私有化改革,使经济可以恢复并得到发展。而过于开放国门参与国际贸易造成了国家经济的落后,本身就不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难以发挥作用,甚至无法有效地控制国际经济的发展和变动,很容易造成金融危机的发生。

三、国民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发展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情况,而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也会同样影响国际经济和贸易,尤其是在国民经济的总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国民经济会对国际贸易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国家的国际影响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作为主要生产者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一些国家在国际贸易市场中是作为产品的生产者或者是一些紧缺能源的供给者,而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政策一旦发生了改变,必然会对国际市场中的产品供应带来影响。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资源,关系到国家安全,即经济发展的战术性和战略性,如石油、核资源等,一旦发生政治变动或经济变化都会给国际市场带来重大的破坏,怎样保证这些资源的安全也是很多国家对外政策的重点工作之一。例如1960年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便控制并保障着着国际石油的供应市场。

(二)作为主要的消费者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国家的国民经济对于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由国家的综合实力来决定的。而由于国家之间实力和大小各不相同,一般是某个或某几个国家的消费生产在全球经济市场中起到主导作用,这些国家的经济就会对国际市场产生主要的影响,使国内的市场价格可以直接影响到国际市场价格。

(三)国民经济政策对于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国家的国民经济政策对于国际贸易会产生不同方面和程度的影响,综合实力越强、经济总量越大的国家,影响力也会越大。每个国家由于政治的不同,所实施的经济政策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国际贸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国际贸易和经济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 经济 环境 影响 对策

随着国际贸易和经济不断地发展,生产和消费活动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环境污染已经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国际经济和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快速增长的国际贸易和经济,为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严峻的考验。如:过渡出口造成的掠夺性资源开采、污染性技术和危险废物转移等等。

由于越来越频繁的国际贸易往来,在全球的范围内,造成了生物灾害和生物安全问题日渐严峻和突出。如由于国际贸易带来的入侵物种,我国达到了400多种。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目前公布了100多种外来物种最具有威胁性。我国就有50余种。这些外来物种每年都会给我国的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如:紫茎泽兰、烟粉虱等等外来物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4亿多元。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大的木材需求量,由进口原木携带的有害生物危害已经非常严重。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市场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一些外商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向环境标准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一些有害废物。而目前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粗放,导致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同时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污染也在日渐加重,一些乱采滥挖和盲目开发矿产资源的现象也不断的加深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进一步的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

通过运输的形式,国际贸易和经济对环境资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即流通性污染。矿物燃料是运输工具的动力能源。近些年来,在消耗能源的过程中,产生了运输工具的污染,在矿物燃料不断地开采中,造成了水和空气的污染。而在运输的过程中,运输工具对环境资源造成了噪声污染,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污染,以及向大气和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等等,在一定的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并且公路、铁路的建设还影响到了深层土壤结构,影响到了土地资源。

经济的增长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人们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消费性的污染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而国际贸易有时消费者的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选择,因为消费而导致的包装污染和残余污染以及废弃污染等等,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环境。同时,在处理这些污染的时候,又会产生新的污染,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解决国际贸易和经济对环境的影响措施

(一)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

目前,在我国的流通外贸和环保生产部门缺乏对国外环保法律的研究,同时也缺乏对国外法规的研究。导致我国的政策在和国际贸易接轨上,出现了违反环境的法律法规的问题,如:洋垃圾进口贸易和中国倾销现象等等。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就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发展,提高环境意识,从而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另外,政府部门要适当的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建立完善的信贷政策,重点审要的条件和环境因素中,并要加强借款的手段,支持有关环境保护的项目,拒绝污染。同时,财政部门要给予优惠政策,支持高科技高价值的产品,支持低消耗、低污染的工业产品,鼓励外贸企业注重环境保护。并且外汇储蓄要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帮助企业提高环境改造的能力。

(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短期经济利益和长远环境之间的关系

目前,环境和贸易之间的关系,在世界贸易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绿色贸易已经成了国际贸易之间的热门话题。因此,为了完善人力资本的投资,就要发展绿色经济贸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地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保障企业积极地研发和革新知识产权,实现出口商品的最佳的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价值,保护环境和贸易增长的协调发展。并且在贸易账户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双向贸易,达成环境保护和目标的共同发展,从而使我国对外贸易可以长期的健康发展。另外,要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环境合作的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协调短期经济利益和长远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经济的发展。注重环境管理制度和程序的协调,减少贸易摩擦引起的不同环境标准,加强环境标准的协调。另外,要重视环保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地参与国际环境和贸易活动,积极地参与有关环境和贸易之间的讨论和谈判,完善环境和贸易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总体目标的多边环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三)调整外贸思路,优化出口结构

出口贸易对环境的消耗影响很大,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要摒弃过去那种追求外贸顺差的做法,适度控制工业制品进出口的规模,保持进出口规模的平衡,从而缓解国内生产规模对资源消耗的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立法,建立环境保护的自律机制,完善环境成本核算,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同时,也要强化个人、企业、社会环境保护之间的自律机制,明晰环境资源的产权,从而实现生产、消费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另外,要鼓励高新产业的发展,优化出口结构,真正的减少生产性污染,建立从材料购进到生产出口的完整生产体系,从而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结束语

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自己的具体国情,协调经济贸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畅、国际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07)

国际贸易和经济篇8

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概述

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就是对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全面的立体式的创新现象的集中概括。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标明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如果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作一简单的概括,我们就会发现,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包含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观念创新

它具体包括:

(1)把贸易开放看成是对外开放的起点和基本方面;

(2)客观地估价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把经济发展与贸易发展的平衡、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协调看成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3)把对外贸易看成是处理国家关系的越来越重要的外交手段。

(二)格局创新

它具体包括:

(1)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贸易集团取代了以政治联盟为基础的贸易联盟,贸易集团化格局基本确立;

(2)区域贸易集团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展趋势,全球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

(3)国际贸易重心已从单一的欧洲重心过渡到了多重重心并存的状态,并正在形成以亚太为重心的新单一重心的格局。

(三)制度创新它具体包括:

(1)具有真正法人地位的、拥有更强约束性和更高运转效能的世界贸易组织逐步取代关贸总协定;

(2)区域性协调机制的迅速建立和不断加强;

(3)国别的“管理贸易”制度的推广和普遍化。

(四)政策创新它具体包括:

(1)有限制的可调节的自由贸易政策逐步抬头,保护主义开始相对地退入低潮;

(2)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所取代,新型的更灵活和更隐蔽的贸易限制措施正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

(3)贸易政策趋向于和其它经济政策甚至外交政策的更大程度上的溶合;

(4)区域内“共同贸易政策”开始形成。

(五)构成创新它具体包括:

(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重大调整;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制成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尖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别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

(2)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乌拉圭回合协议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以及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体制以外的农产品和纺织品纳入到多边体制的管辖范围。

(六)工具创新它具体包括:

(1)投资和知识产权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

(2)现代通讯技术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信息工具;

(3)国际贸易惯例、规则的革新更科学地规范了国际贸易的全过程;

(4)运输方式的革命使国际贸易如虎添翼;

(5)各国在促进和便利贸易发展方面的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

事实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实际内容还远不止上述这些方面。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已经深入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并通过和当代国际金融创新、国际投资创新的日益溶合,产生新的更广泛的创新,从而推动整个国际经济的全面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近现代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现象。它呈现出下列一些鲜明的特征:

首先,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全面性的和立体性的创新。这个全面的立体式的国际贸易创新局面可以概括为以观念创新为基础、以格局创新为突破、以制度创新为实质,通过政策创新、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具体体现的包含国际贸易各个方面、贯穿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创新。

其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分水岭。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由于它的全面性和立体性,在时间上便呈现出明显的同步性,并构成了比较明确的划分国际贸易不同发展阶段的时间分水岭。这个时间分水岭大致是1990——1995年。尽管国际贸易创新的某些方面可能明显地早于这一时期,而且,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过程尚未结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主要过程、方面和内容基本上都发生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大转换后的5年左右的时期内。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大调整的时期。当代国际贸易创新预示着国际经济贸易大发展的时代的来临。

再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突出了开放与自由的主题。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崇尚开放与自由,努力挣脱7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对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近20年的禁锢,鲜明地高举起了开放和自由的旗帜,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从观念创新到制度创新,从格局创新到政策创新,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开放与自由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开放的创新、自由的创新,是对长期猖獗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强有力的反击。它迎来了国际贸易逐步自由化发展的新时代。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注意到,这一成就的取得实际上是自由主义对保护主义长期抗争的结果,而且也是自由主义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和退让的结果。这突出地表现在国际贸易格局创新方面。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可以被看成是自由主义的胜利,但是,承诺贸易集团成员共同一致的对外保护的合法性本身又标明了这种自由化的浅薄。因此,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决不意味着贸易自由主义的根本性胜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寿终正寝。事实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不过是相对提高了贸易的自由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势头。最后,发达国家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发动者、主导者和主要参加者。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又一重要特点。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掀起首先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推动。在国际政治发生根本性变迁后,与此关系最为紧密的西方发达国家既出于争取更大的自身利益又出于维护共同的国际利益才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掀起和深入发展,并直接成为各个创新领域和方面的主要参加者。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一直操纵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全过程,把握着创新的发展方向。这些都保障了发达国家最终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最大受益者。

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剖析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作为90年代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其形成的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浓厚的现实基础。全面地深入地剖析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有利于把握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加以剖析。

(一)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转换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极为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国际贸易发展史清楚地表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国际政治环境健康稳定的时期往往就是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时期;国际政治环境动荡不定特别是在大规模的战争时期,国际贸易就会停滞甚至萎缩。因此,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是国际贸易发展和创新的前提条件。

二战后逐渐形成的美苏对抗的“冷战”的国际政治格局把整个世界长期笼罩在政治和军事对抗的威胁之中,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无疑受到了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和制约。随着苏联的突然解体和东欧国家的剧变,“冷战”的政治格局终于被打破。但是,由于旧的国际政治格局的打破具有“突发性”,新的国际政治格局无法形成,因此,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一个新格局的酝酿和形成的“无格局”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状态。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突然没有了政治对手而表现出了政治神经从未有过的松驰,国际政治矛盾与对抗被暂时搁置下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明确。

在这个“无格局”时期,各国为了迅速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以便在未来的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纷纷把注意力转向经济贸易的发展方面。在国际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上,经济贸易关系逐渐上升到首要的位置。为了推动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对外贸易的利益,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并在健全和维护国际贸易制度、法律和秩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和努力。所有这些方面都推动和促进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形成和发展。

(二)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日益增强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广宽的国际经济舞台和创新压力当代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社会化、国际化进程,社会分工、国际分工日益朝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向发展,整个国际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发展体系。这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最显著的特点。

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国际贸易具有联结作用。国际经济从一开始就是通过贸易纽带联结的。正是由于国际贸易这一特殊的桥梁作用的存在和发挥,整个国际经济才被凝合为一个整体。

其次,国际贸易具有渗透作用。它通过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其它国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的全面的渗透,进一步地把整个国际经济各个组成部分和领域溶合为一个有机的发展体系。

再次,国际贸易还具有导向作用。贸易往往是双边或多边经济关系发展的先遣,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总是能够推动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关系包括其它政治、文化等关系的全面发展。这使得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建立在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上。

最后,国际贸易还起着助动作用。对外贸易对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助动作用实际上还表现为对外贸易对一国更大规模和更大程度上溶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助动。这种双重助动作用是国际经济相互依赖体系的重要动力来源。

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大规模变迁,当代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无论在其基础还是在其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基础看,单一政治联盟基础正在向以地缘经济联盟为主的多基础过渡。从表现形式看,相互依赖关系逐渐表现为包括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还不断产生着迫切要求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协调各国政策与利益的强烈愿望。为了适应上述变化,以便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联结、渗透、导向和助动作用,国际贸易必须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当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等为特征的当代科技革命在过去的10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不仅表现为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明,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新技术的应用上的突飞猛进。这不仅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勃勃生机,而且还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事实上,电子数据交换的日益广泛的运用和全球范围“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推出,以现代技术服务和信息传输为内容的国际服务产品的形成和发展,以高新尖技术产品为交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日益壮大,既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础,它们本身又构成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组成部分。

二战后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带来了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这不仅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经济衰退程度的下降和期限的缩短上,更表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国际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当代国际贸易构成的创新,还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其它领域和方面的创新。为了适应和容纳当代国际生产力的日益膨胀的需要,同时又能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当代国际生产力的更快地增长,当代国际贸易必须在观念、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创新。

(四)当代各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外在强制当各国开始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发展方面以后,那些一直被“冷战”状态所掩盖或淡化的经济发展问题开始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来。尽管不同的国家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问题,但是它们大都共同面临着下列问题:

其一,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溶合?如何发挥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

其二,如何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如何消除贸易收支的逆差?

其三,如何实行各国经济贸易政策的国际间协调?如何合理地分割国际贸易利益?

上述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各国迫切希望对“冷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新的安排。这在客观上对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起着外在强制的作用。作为这一强制作用的结果,各国开始了贸易观念的反思和创新,并就国际贸易制度、格局和政策的国际宏观安排和微观实施进行着少有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国际贸易的全面创新得到了各国普遍的强有力的扶持和推动。

(五)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当代国际贸易发展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阻挠。

第一个方面是国际贸易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而又无法消除的障碍。这些障碍中最突出的有两个:

一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两难选择。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制度的摇摆不定人为造成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

二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功能残缺与低效能。关贸总协定无法管辖所有的贸易行为,而且仅有的管辖能力还表现为“软约束”。这更加剧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

第二个方面是国际贸易同时又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具体体现在:

一是如何适时地变更有关国际贸易的一系列的思想和观念;

二是如何调整“冷战”后的国际贸易格局;三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和框架上改革和完善国际贸易制度;四是怎样在国际贸易的构成、手段和工具上充分体现当代科技革命的最新成就和现代经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自身所面临的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严重地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和其对国际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正常发挥。它们从国际贸易的内在的最深层次上驱动着国际贸易自身的全面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内在动力之所在。正是由于这一内在动力的驱动,当代国际贸易才发生了从观念到格局、制度、政策、构成和工具的全面的深刻的创新。

三、几点启示

从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的初步剖析,可以得出下列启示性的结论,它们能够引发人们对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更进一步的思考。

第一,宽松的政治环境不仅有利于经济贸易的发展,还可能成为经济贸易振兴与腾飞的前提条件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得益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实质性转换,得益于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真正到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大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政治环境的稳定。这是保证中国改革开放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

第二,只有坚决地把中国经济更大程度地溶入国际经济的发展体系,中国经济贸易才会有真正起飞的明天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建立在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的基础之上。没有这种依赖关系,国际贸易创新就难以形成。事实上,如果一国经济脱离这种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关系,那么它也就不可能从这种相互依赖中获得利益。尽管溶入相互依赖关系体系需要付出代价和作出牺牲,但对于长期实行封闭经济的中国来说更应如此。从长远利益看,这乃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基本出路。

第三,科技发展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生长点科技进步和广泛应用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中的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并通过各种途径对整个国际贸易产生作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基础。因此,不仅要在观念上,更应该在实践中,真正地把科技看成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强支撑,甚至是根本支撑。

第四,经济贸易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自身发展的不适应性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各国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国际贸易发展所造成的压力;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古典文学的特点(精选8篇)
  • 下一篇: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