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7 栏目:写作范文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篇1

>> 乡村旅游国内旅游行为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从理念阐释到理论实证 国内旅游危机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分析 IPA分析法在国内旅游研究领域的应用 影响国内旅游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 国内旅游专线公路的外部性分析 对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 影响国内旅游业收入因素的分析 中国国内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者角色认知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管理的困境及解决建议研究 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争议评述 关于扩大国内旅游消费的对策研究 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景区开发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流研究综述 关于国内旅游厕所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 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旅游学科的成熟依赖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旅游研究的方法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者通过对《旅游学刊》1999-2003年发表的465篇文章的分析,认为定性研究是中国旅游研究的主导范式,仍基本处于传统定性阶段;旅游研究的资料来源主要是论文书籍和官方统计数据,不同研究方法的资料来源存在差异;研究内容和作者的地理分布影响研究方法的选择;作者单位对研究方法影响较小。

[关键词]旅游研究;研究方法;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P590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篇2

一、开题报告的内容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理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综上,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告提纲。

二、主要写作方法

基本说明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内容撰写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1、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篇3

>> 企业绿色创新驱动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顾客保留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欠驱动机器臂系统研究综述 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城镇化驱动力及模式研究综述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EMC研究综述 农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综述 运动训练创新研究综述 旅游创新内容研究综述 服务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创新投入研究综述 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组织创新动力研究综述 设计驱动创新的企业价值研究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 企业员工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问题研究 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研究 广东外贸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EB/OL]、(2013-10-01)[2015-03-10]、http:///ldhd/2013-10/01/content_2499370、htm、

[3][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创新型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J]、群众,2011(8):33、

[5]刘志彪、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J]、产业经济研究,2011(4):5、

[6]张银银,邓玲、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机理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3(5):97、

[7]陈勇星,屠文娟,季萍,等、江苏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路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13(4):44、

[8]马克、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13(3):9、

[9]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1):1、

[10]任保平,郭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J]、学术研究,2013(2):75、

[11]肖文圣、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及驱动力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3):41、

[12]赵志耘、创新驱动发展:从需求端走向供给端[J]、中国软科学,2014(8):6、

[13]陈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13(3):42、

[14]夏天、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及其最新启示[J]、 中国软科学(下),2009(S2):105、

[15]周松兰,刘栋、中日韩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力比较研究――以LED产业的实证分析为例[J]、国际经济合作,2013(7):81、

[16]吴锋刚,沈克慧、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J]、企业经济,2013(6):48、

[17]陈强,霍丹、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特征分析[J]、德国研究,2013(4):86、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篇4

欧洲经济社会学研究新流派——述行学派——评介 杨玲丽

人力资本贬值研究评介 黄维德,郗静

辱虐管理的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及结果探讨 朱月龙,段锦云,凌斌

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 王鑫鑫,王宗军

产品伤害危机及其应对研究前沿探析 方正,杨洋

公司品牌对产品评价影响研究的新进展 吴水龙

顾客忠诚培植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俞满娇

基于动态内生视角的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郝云宏,周翼翔

创业警觉性研究前沿探析与相关命题的提出 魏喜武

创业机会的发现与创造——两种创业行为理论比较分析 唐鹏程,朱方明

品牌杠杆——整合资源赢得品牌领导地位的新模式 王海忠,刘红艳

供应商选择研究述评 陈启杰,齐菲

家长式领导研究述评 曾楚宏,李青,朱仁宏

员工敬业度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 杨红明,廖建桥

结构方程模型中的构成型测量模型研究前沿探析 贾跃千,宝贡敏

新企业生成过程中的创业行为特殊性与内在规律性探讨 张玉利,赵都敏

国外社会创业研究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邬爱其,焦豪

组织间关系理论研究的深度与解释力辨析 罗珉

产业组织模块化研究前沿探析 戴魁早

营销管理演进综述 卢泰宏

西方品牌社群研究述评 周志民,李蜜

"家族性"影响因素、战略决策质量与竞争优势关系探析 李新春,刘莉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的起源、演进与展望 窦军生,贾生华

循证管理——西方管理科学化新思潮 曹素璋

试论地理距离与社会距离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基于专利引用研究视角 向希尧,蔡虹

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 罗东霞,关培兰

企业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述评 李卫东,刘洪,陶厚永

管理变革中的流程主导性及其协同管理研究 张晓军,张新国,席酉民,郭菊娥

企业文化力内涵、生成与功能体系研究综述及其展望 聂清凯,赵庆

组织结构维度研究理论与方法评介 朱晓武,阎妍

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述评 黄中伟,王宇露

资本结构决定因素与逻辑探析——对法金融学派观点的述评与思考 杜媛

西方品牌形象及其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王长征,寿志钢

西方广告理论的发展与"占位"思想的演变 胡维平,曾晓洋

基于企业家团队资本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理论探析 贺小刚,沈瑜

2007年度瑞典国际创业与小企业研究奖获奖项目评介 方世建

长任期CEO薪酬现象的理论诠释 李金早,许晓明

工作生活质量研究述评与展望 卿涛,罗键

多重理论视角下的组织适应性分析 吕鸿江,刘洪,程明

国际新创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研究 薛求知,周俊

国外公司创业投资理论研究及其启示 梁晓艳,糜仲春,叶跃祥,王宏宇

敏捷与精敏供应链范式研究评介 石磊

Intel公司战略演化与持久竞争优势动力机制探析 梁运文,曹平

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 王雁飞,朱瑜

企业员工工作投入研究综述 骆静,廖建桥

消费行为代际影响与品牌资产传承研究述评 何佳讯

国外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研究综述 周延风,罗文恩

德鲁克人本主义范式解读 罗珉

中美日三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比较 贾生华,邬爱其

企业与非营利组织联盟研究现状探析 胡杨成,蔡宁,田雪莹

授权管理与知识管理动态整合研究 陈建安,胡蓓

论服务业的跨产业渗透与融合 李美云

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跨国公司行为新解 阎海峰,关涛

实物期权理论——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赵明,金芳

工作-家庭冲突及其平衡策略研究综述 刘永强

国外企业裁员理论与实证研究评析 张宇坤,廖建桥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 肖建忠,唐艳艳

创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动态综述 邱琼,高建

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王步芳

基于跨国公司视角的集群研究新进展 任胜钢

程序公正性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战略关系研究 元利兴,宣国良

西门子公司的跨国经营及其启示 王志平

西方企业激励理论的最新发展 黄再胜

日本式经营"不合理的合理性"及其问题探讨 杨斌

企业管理学新分支--企业政治学研究综述 黄忠东,陶学禹

流通革命理论及其在日本流通业的验证 刘庆林,韩经纶

整合营销传播范式下的西方广告公司组织变革 何佳讯,丁玎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 兰宜生,樊天和

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框架探析 邬爱其,贾生华

西方家族企业理论研究现状 苏启林,欧晓明

论驻华跨国公司当地化的动因、特征与影响 吴先明

跨国企业的知识流及其管理 叶昕,邹珊刚

世界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沿革、现状与趋势研究 吴寿仁,李湛,王荣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篇5

一、系统查阅文献,切忌挂一漏万

要想写好综述,第一步是系统查阅文献。在这方面,特别要讲究科学的严谨态度,认真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以对特定时期内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研究状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如果嫌麻烦、想取巧,仅根据少量文献就撰写综述,不但质量无法保证,而且可能贻笑大方。那么,怎样查阅文献才算是系统或较为系统呢?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数据库关键词查阅法。例如,笔者2007年撰写《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一文时,经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含“有效教学”四个字的文献的精确搜索,共查到1982―2007年的核心期刊文章篇目115篇,全部期刊文章篇目536篇;其二,专题文献关键词查阅法。例如,孙孔懿先生在撰写《素质教育研究之研究》时,以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分类科学、筛选严谨的《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为专题文献样本源,将其1987―2005年所有转载文章和索引文章题目中含有“素质教育”的全部目录逐一登录,共查到转载文章198篇、索引篇目文章1612篇。[1]当然,实际写作时查阅的文献会更多,因为许多文章在讨论某些问题及其观点时,常常会标明参考文献,为了探明究竟,还须查阅其原文。读到这里,如果有些教师因此对写综述产生畏难情绪,那大可不必。有将查阅文献的范围和数量适当缩小的方法,即将综述的名称适当缩小,如将“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改为“近年来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检索范围就可以缩至近3―5年,检索内容就可以缩为“有效教学策略”。

二、细致梳理文献,切忌粗枝大叶

面对查找到的那么多文献,如何细致梳理并列出写作框架,是写好综述的第二步工作。细致梳理文献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单有耐心还不够,还须有条理。如果是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现状进行综述,梳理文献的条理就要考虑“现状”的限定,涉及起点追溯、背景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研究特点与总体状况、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等。其中,主要研究内容的确定,不能想当然,要依据所涉文献在论述特定问题上的数量比。例如,笔者撰写《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一文时,在对文献进行初步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所涉问题众多,难以面面俱到,通过确定一个所涉文献数量比之后,“主要”与“次要”的区别立即清晰,即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国外研究述评、概念研究、特征研究、策略研究等方面。[2]此外,如果是对某一研究专题进行综述,梳理文献的条理就要考虑综述标题的限定。例如,笔者撰写《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议》时,对所涉文献的梳理就要考虑“争议”的条理,如争议的由来与焦点所在、不同观点及其论据、争议的自然延伸与波及领域、争议的“无解”及其反思等。[3]由于梳理文献的过程较为漫长,很容易出现因缺乏耐心而虎头蛇尾或因急功近利而粗枝大叶的问题。例如,笔者在撰写《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的过程中就有体会:起初,为图名称响亮,按照“当前德育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来梳理文献并撰稿;后来冷静下来,严格按照“热点问题”所需文献数量比来重新梳理文献,删除初稿中凑数的“热点问题”,并老老实实地将标题改为“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

三、精要论述文献,切忌简单罗列

在具体撰写综述的过程中,能否精练扼要地综合论述所涉文献,是决定综述是否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关键。这是综述本身的特性与功能所决定的。综述本身具有综合性,参考文献众多,其中所涉及的理论、概念、观点、方法、争论等更是庞杂,如果一一罗列,文章篇幅都不允许。再者,综述的功能在于帮助读者迅捷地了解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研究动态,只有精练扼要,才能为读者的学习与研究起到应有的“向导”作用。这里的精练,指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来把握所涉同类文献及其观点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进而在综述的行文上对所述观点进行分类、归纳;这里的扼要,指用简单明了方式,抓住所分类、归纳观点的要点进行论述。以《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为例。该文在论述“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时,先精练地告知读者“在目前的有效教学研究中,对策略问题的探讨是一个显见的热点。尽管研究者对哪些是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教学有哪些策略尚未达成共识,但是提出的策略名目繁多。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类。[4]”然后,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对四类有效教学策略(针对教学进程的、针对多元创新的、针对特定标准的、针对特定学科的)的主要特点和内容进行介绍。当然,精要论述文献,实际上是对所涉文献进行二次加工,也可以采用详略对比的方式,突出某一方面的“精要”成果。例如,在《基础教育“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一文中,论及“课改的系统反思”方面的研究状况时,作者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关于课改的反思性文章很多,但多数大同小异,或比较课改前后的变化来论述其成效,或针对其存在问题来再思考其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相比较而言,张荣伟关于‘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在反思视角上显得更为系统――以‘政府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时代背景;以‘专家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理论基础;以‘教师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实践路径;以‘学生发展’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具体成效;以‘学校生活’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文化建设;以‘高考改革’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评价制度;以‘社会反响’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舆论导向。尽管其内容主要针对‘十年课改’,但是其反思方式及其递进关系,值得鉴赏。”[5]

四、精当评论文献,切忌空洞浮泛

除了综合性之外,评论性也是综述的主要特征。因此,综述的最后,一般都要求有评论,其写法类似一个评论家,站在“旁观者清”的角度对该文所涉研究领域的现状,特别是存在问题发议论、讲道理。这部分最不好写,也最容易写得空洞浮泛,诸如说一些研究视野有待拓展、研究成果有待系统、研究方法有待完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之类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语,至于“为何”、“如何”则语焉不详或不了了之。要做出精准、恰当的评论,不仅要求作者能够正确理解所涉文献,而且不仅要求作者能够在所涉文献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深入研究与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特别是能够提出引发进一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议》一文最后的评论――“回顾这场远未结束的争议,有几个问题不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其一,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为什么至今未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此加以澄清和说明,至少是对此加以必要的引导?政府在此的明显‘不作为’,与新课改实施中的一系列政府行为形成了巨大反差。抑或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看来,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问题其实无关紧要?抑或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什么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也不甚明了,正期望这场争议能得出个明确结果?其二,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我们对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是比较清楚了还是更加模糊了?我们能清楚地知晓新课改在哪些问题上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又在哪些问题上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支撑,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吗?如果答案都不是充分肯定的,那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想想应该如何改良这场争议的状况?其三,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会对广大正在实践新课改的一线教师产生什么影响?他们面对这场持续且无“正解”的争议,会怎样看待新课改,又会怎样看待我们这群自称从事新课改理论研究的学者?他们对坚持新课改的信心会因而更加坚定吗?这不能不是每一个参与这场争议或研讨的学者必须负责任地思考的问题。”[6]

如何写好综述还涉及其他一些注意事项,包括选题、摘要、导言、参考文献等方面,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孙孔懿、素质教育研究之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4]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史瑞瑞、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8(1C)、

[3][6]乔建中,冯媛媛、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议、江苏教育研究,2012(4C)、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篇6

1、文献综述方面

高校本科学生要在较短时间内的进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汇总工作,最后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出现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之中。论文综述的写作对于相关领域研究前沿、研究热点的科学、准确界定,毕业论文选题及后续写作的创新性、科学性等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校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很少能够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概况,如该学科或领域中的研究主题、经典文献、权威作者、核心期刊、研究合作群体等,而科学知识图谱的一些分析方法,如来源分析方法、词频共现方法、共被引分析方法、引文分析方法等则恰好能够满足本科学生渴望对学科或领域研究基本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的迫切需求,对于高度概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开展科学的研究述评,明确毕业论文写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较大的帮助。

2、科学选题方面

鉴于国内多数高校对本科生学术科研要求较低,以及学生本身科研主动性、积极性不强而导致学生对所学学科及相关领域理论及实践研究了解不明确、不充分等特点,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如词频共现方法,可以使得本科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或某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情况,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等方面对相关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研究网络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解和学习,从而使得毕业论文选题更加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可以说,在本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以科学的、准确的研究热点或研究前沿为论文写作对象,就是对社会实践和学科发展的客观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通过满足社会实践和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使得毕业论文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3、研究创新方面高等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如同研究生毕业论文一样,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样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要求,包括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内容的创新、研究过程的创新等等。通过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的有效使用,可以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掌握,通过高度概括与全面分析,既可以实现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也可以在了解国内外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内容上创新,突破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使得研究的广度或深度上更进一步,并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使创新性和实践性统一起来,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此外,知识图谱在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其他功效还包括:重要文献资料收集、核心期刊选定研读、权威作者跟踪学习等,这些都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和牢固的研究基础。

二、科学知识图谱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应用

1、文献数据库的选择与文献筛选

国外文献数据库选择与文献筛选。如果要分析国外某学科或领域的相关研究情况,可以选择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数据库,即众所周知的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其为综合性社科文献数据库,涉及经济、管理、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内容。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为例,进入SSCI数据库后,在“标题”或“主题”选项中输入相关主题词语,如“humanresourcemanagement”或“HRM”等,之后确定相应的年限,如2000年—2012年,然后进行文献资料收索,在收索结果中选择相应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在“文献科学知识图谱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功效及应用房宏君刘瑛北京联合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类型”中选择“article”即“文章”类型资料并去掉“meeting”、“review”、“editorial”类型资料之后以进行文献筛选;在文献资料保存过程中,选择包含标题、来源作者、来源单位、关键词、摘要、参考文献等全文献资料类型,以每次500条文献资料数量进行下载,并以文本格式进行保存。

国内文献数据库选择与文献筛选。本科学生如要分析国内相关某一领域的研究情况,可以选择现有的“Chinese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数据库,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其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中文数据库,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文献来源地区、研究机构、研究学者等相关情况,探测某一学科或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研究网络及发展趋势等。在CSSCI数据库中,确定年限之后,选择“来源文献”数据库,然后在“来源篇名”或“关键词”选项中输入要查询的相关词语进行检索,CSSCI数据库每次可以下载50条文献资料,点击“下载”即可得到相应的文本资料。

2、知识图谱绘制工具的选择

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视化工具很多,包括:“Citespace”可视化软件、SPSS软件、Bibexcel软件、Ucinet、Netdraw等,其中较为常用的如“Citespace”可视化软件、Bibexcel软件、SPSS软件等。本科生在毕业论文综述研究中可以采用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Citespace软件、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关于上述软件的介绍与使用在一些专著、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中有详细的介绍。

三、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的确定

1、词频共现分析方法。

该方法用于探测和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其演进历程、发展趋势等,包括关键词共现频次分析、突现词探测分析等,如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关键词共现方法可以探测出2006—2010年5年间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热点情况

2、来源分析方法。

该方法用于分析一定期限内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国家、来源作者、来源机构等,以探讨文献资料来源的基本情况,如利用Citespace软件中来源分析方法可以探测出2001—2010年10年间国际范围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的主要来源国家。2001-2010年国际范围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来源国家图谱共被引分析方法。

3、共被引分析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作者共被引、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方法,用于探测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权威作者、核心期刊及其网络关系等。如利用Citespace软件中文献共被引分析方法可以探测出2005—2009年5年间国际人力资源研究领域中的最具有影响力的重要经典文献。2005-2009年国际范围人力资源研究文献共被引图谱

四、研究结果的验证与应用

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的结果虽然是量化的、客观的,但是仍然需要通过实践调研去进行验证,如对研究热点的核实与确认,可以通过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权威专家进行访谈加以核实,还应该结合社会实践相关领域中的热点现象去验证,以综合确认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可以说,经过验证的科学的、准确的、量化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科学选题、文献综述、内容创新及突出论文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论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篇7

颅颈交界区疾病的综合诊治张珏王勇(200)

儿童脊髓髓内肿瘤的特点洪国良钟跃(204)

^1H磁共振波谱技术及其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李爱军白亮彩张永权张建生(207)

放射治疗诱发颅内肿瘤的探讨龚杰刘伟国(210)

氨基酸载体系统与脑肿瘤PET显像张川杨树源(214)

IL-13R与脑胶质瘤的关系章剑剑郑伟明(217)

脑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王存祖赵鹏尤永平傅震(220)

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治疗相关问题及策略王启弘周良辅(224)

家族性脑动脉瘤研究进展周良学游潮(227)

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与脑创伤李爱林只达石黄慧玲(231)

周围神经放射性损伤的研究进展鞠文翠林志雄李德锐(23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的研究进展白雪王金环(238)

各类神经递质在可卡因成瘾中的作用王忠杨天明(241)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李学锋王慧君(245)

MAPK信号转导途径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赵秀鹤迟兆富(248)

去甲肾上腺素对皮质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李红梅肖农周江堡(252)

基因干扰及其在神经科学的应用杨天华周东(254)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封菲丁美萍(258)

小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吞噬作用的研究进展郭秀明唐荣华(261)

芹菜素对中枢神经作用的研究进展刘婵陈翔(264)

基因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后机体的免疫反应赵翠萍张成(267)

多发性肌炎的研究现状蔡秀英金蕾方琪董万利(271)

X-连锁凋亡蛋白通路调控及在脑缺血中的表达曹立梅毕桂南(273)

书写痉挛研究现状王莉胡兴越(277)

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叶小菊胡兴越(280)

Rasmussen’s综合征新进展黎佳思丁素菊(283)

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体内外调控机制杨晶谢祁阳(286)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神经营养和保护因子李锐盛文利(289)

尼莫地平对帕金森病模型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Bc1-2、P53蛋白表达的影响费娜许丽珍(393)

神经生长因子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周琼汤永红赵书鹤陈艳华欧大明(397)

神经肽Y受体在人垂体腺瘤中的基因表达马景鑑陈来照(402)

消息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401)

第八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知(401)

北京神经外科学院2007年招生简章(413)

讲座

帕金森病痴呆与路易体痴呆周子懿吕磊蔡定芳(408)

病例报告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陈丽丽曹亦宾(412)

综述

颅内动脉夹层及夹层动脉瘤李志强(综述)石祥恩(审校)张永力(审校)(414)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自然病程与处理张更申(综述)孙国柱(审校)(418)

眶上“锁孔”入路的相关解剖及临床应用王雷波(综述)岳树源(审校)(422)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进展朱蔚林(综述)漆松涛(审校)(425)

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促进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王振忠(综述)诸葛启钏(审校)(430)

脑磁图语言区定位技术在癫痫外科的应用价值刁芳明(综述)康维礼(综述)黄勤(审校)(434)

偶极子定位在癫痫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李连(综述)黄勤(审校)(437)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颅神经的放射耐受性郭毅(综述)范振增(审校)(441)

创伤后脑缺血与脑血管损伤李建(综述)刘绍明(审校)(444)

儿童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井然(综述)尹飞(审校)(446)

5-脂氧合酶与缺血性脑损伤涂献坤(综述)杨卫忠(审校)石松生(审校)(450)

皮质下失语的影像学研究傅永旺(综述)毛永军(审校)刘罡(审校)(454)

偏头痛与精神障碍赵斌(综述)章军建(审校)(456)

重症肌无力的有关遗传基因研究姬文珍(综述)杨丽(审校)(460)

星形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现状白龙梅(综述)李学忠(综述)刘春风(审校)(463)

LRRK2与帕金森病张婷(综述)曹立(综述)陈生弟(审校)(467)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阿尔茨海默病王艳(综述)侯德仁(审校)(471)

丰富环境对神经发生影响的研究进展陆澄秋(综述)钟乐(审校)颜崇淮(审校)沈晓明(审校)(474)

p38MAPK介导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范丽苑(综述)涂玲(审校)(477)

多巴胺系统与亨廷顿舞蹈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徐华燕(综述)张宝荣(审校)(481)

腓骨肌萎缩症治疗研究进展赵圣杰(综述)赵永波(审校)(484)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与脑损伤神经修复苏秋妮(综述)陈敏(审校)(487)

MSCTA及DSA对模型兔颈动脉狭窄的评价刘恒方杨期东李新华宋喜明董洪林齐尚书张福全(1)

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吕雅丽刘学东王波刘俊华赵钢(5)

中国云南基诺族癫痫流行病学调查任惠俞志鹏常履华甘林芝李燕玲(10)

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三家系临床特点分析龙莉莉肖波王康李国良曾艺刘卫平(13)

会议

首届全国运动障碍性疾病与癫痫的诊治新进展会议通知(9)

消息HttP://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12)

综述

颅脑肿瘤手术中神经功能区的定位技术田永吉(综述)赵继宗(审校)(17)

纤维束示踪成像导航技术的应用苏少波(综述)张建宁(审校)(20)

磁共振成像在颅脑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朱锡德(综述)费昶(审校)朱涛(审校)(24)

前交通动脉及其穿通支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吴磊(综述)姚鑫(审校)(27)

前床突脑膜瘤手术治疗进展杨治荣(综述)周凯华(综述)居世明(综述)卢亦成(审校(31)

内窥镜经鼻蝶扩展入路的研究进展黄小平(综述)陈建良(审校)(34)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巫嘉陵(综述)安中平(审校)(38)

内皮抑素与肿瘤(综述)夏祥国(审校)(41)

干细胞对脑胶质瘤定向迁移的研究进展毛更生(综述)只达石(审校)(44)

NF—κB在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姚轶群(综述)崔承志(综述)徐英辉(审校)罗其中(审校(48)

CD105与脑肿瘤研究进展胡殿峰(综述)杨福兵(审校)(51)

垂体腺瘤卒中并发蝶窦粘膜增厚王明栋(综述)史彦芳(审校)王洪(审校)任祖渊(审校)(55)

Cobb’s综合征的诊断及血管内治疗鲁刚(综述)张晓龙(审校)(57)

中枢神经系统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张丹奎(综述)张建民(审校)(61)

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邢岩(综述)崔丽英(审校)(64)

具有听觉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局灶性癫痫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夏程(综述)郎森阳(审校)(68)

癫痫儿童的注意功能研究进展董斌(综述)周农(审校)汪凯(审校)(72)

灰质异位症范秉林(综述)周东(审校)(75)

癫痫与PET分子显像丁瑶(综述)丁美萍(审校)(79)

帕金森病核医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胡丹(综述)曹卫(审校)孙圣刚(审校)(83)

帕金森病与内质网应激王虎(综述)蔡定芳(审校)(86)

铜离子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王琳媛(综述)刘献增(审校)(90)

上跳性眼震与下跳性眼震王晔(综述)郭大文(综述)王德生(审校)(93)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篇8

>> 油气会计规范和研究报告综述 消费者搜集和发送网络信息研究综述 网络社区研究综述 网络编码研究综述 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网络语言研究综述 《弟子规》和现代人际交往规范研究综述 2000年以来学术规范研究综述 课堂规范教学研究综述 网络用语的特点及规范化综述 企业网络研究综述 网络语言研究现状综述 网络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全球价值网络研究综述 网络广告研究综述 网络民主研究现状综述 网络学习空间研究综述 网络成瘾机制研究综述 电影产业网络研究综述 网络监督亟待规范和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张楚、网络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齐爱民,刘颖、网络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李艳、网络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7]刘、网络法律热点问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910、

[8]蒋志培、网络与电子商务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420、

[9]王智源,周丽、网规对于电子商务产业的经济性影响分析[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

[10]徐家力、网规的性质及其存在必要性初探[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

[11]米玉莲,杜佳、构建网络交易规范体系促进可信交易环境建设[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

[12]张华,王鑫、网络团购平台的责任、风险及规制[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317、

[13]姚志伟、网络若干基本问题初探[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180、

[14]高富平、自治规范视野下的网规――网络法治的必由之路[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33、

[15]张江莉、互联网市场的竞争规则[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195、

[16]赵文银、云计算时代的网规[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

[17]宋葙茹,王丽、两败俱伤的网规[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289、

[18]刘嘉玉、网规――软法存在的必要性[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117、

[19]聂东明、网规与法律衔接之初探[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74、

[20]毛俊华,王歆妙、浅析第三方治理与互联网规的发展[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应用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3]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0、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精选8篇)
  • 下一篇:最美校园摄影活动策划(精选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