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安全预防双重机制(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8 栏目:写作范文

安全预防双重机制篇1

[关键词]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V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360-01

随着我国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空中交通流量迅速增加。并且随着空中管制程序、机组配合、地面设施、机载设备的不断进步,双跑道运行管制的应用也变得极为必要。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安全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

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了间隔过小、地面预防效果不好、路线出现偏差、地空配合不默契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进行了分析。

1、间隔过小

间隔过小是导致 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出现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飞行冲突主要是指飞机与飞机,飞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规定的最小间隔。除此之外,间隔过小带来的影响主要还体现在飞行间隔过小使得其无法更好地为了防止飞行冲突同时无法更加有效的保证飞行安全,因此无形总降低了飞行空间和时间利用率所规定的航空器之间本身所应当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

2、地面预防效果不好

地面预防效果不好通常来说是指在地面时,航班的机组成员没有做到多加注意观察外部环境,因此没有与指挥台进行密切的配合并且相互之间没有做到及时提醒。除此之外,地面预防效果不好主要还体现在由于在机坪拥挤区飞行机组应保持要求的滑行速度较低,并且主要处于在障碍物附近滑行的状态,因此导致了其不好进行合理的管制工作。

3、路线出现偏差

路线出现偏差带来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众所周知航空器如果出现了对头相遇则双方应当各自靠右侧滑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注重保持必要的安全间隔。但是在实际的双跑道运行管制的过程中当两架以上航空器跟进滑行后航空器往往存在着超越前航空器的风险。并且在严重的时候后航空器与前航空器的距离甚至会低于50米。这造成了无法进行合理的主动避让。最终增加了管制工作的整体难度

4、地空配合不默契

地空配合不默契自身的影响是非常严峻的。由于在航空管制的过程中地面航空器的运行主要是以目视为主并且其自身的运行速度较小,因此机组如果配合不够默契并且精力分配不得当,就无法能够做到及时的发现冲突环境的形成。除此之外,地空配合不默契还体现在无法促使处置起来能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及精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空中预防及处理大家都知道飞机如果在空中发生飞行冲突而不及时的加以解决,那所造成的后果及危害将是不可想象的。而在避免、预防、处理这些情况时机组成员相当关键的是要有良好的情景意识(Situational Awareness)。而良好的情景意识的形成是要通过对多方面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及合理的应用而获得的,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进行应用就有着非常高的必要性。

二、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

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这主要体现在正确理解管制员指令意图、合理运用无线电、注重避免不良天气、做好紧急准备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进行了分析。

1、正确理解管制员指令意图

正确理解管制员指令意图是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的基础和前提。在正确理解管制员指令意图的过程中如果当飞行中有时管制员一个看似正常的指令,实际隐含着更进一步的非正常指令内容。除此之外,在正确理解管制员指令意图的过程中航班人员应当注重有通过增速或减速调配与其它飞机的之间的安全间隔,并且有时管制人员指挥航班偏离航路有可能目的在于促使航班在偏航后穿越其它飞机的高度,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

2、合理运用无线电

合理运用无线电对于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合理运用无线电的过程中当空中在飞机往往处于流量大并且相对拥挤、繁忙的航路和机场区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管制员所要监控的飞机数量很多并且在调配紧张或是频率拥挤时,难免会出现指令失误或不能及时传达指令的情况。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无线电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保持好自己飞机状态的同时更好地守听其它飞机的活动同时兼顾到周围环境是否对航班构成威胁。另外,在合理运用无线电的过程中航班人员可以在飞行前的管制人员协作中做好与乘务组的沟通,从而能够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应用效率的持续提升。

3、注重避免不良天气

注重避免不良天气是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的重中之重。在注重避免不良天气的过程中当绕飞雷雨时飞机往往不在正常的航路上飞行并且部分时候还需要改变飞行高度,这时航班人员更加准确执行ATC的指令及监听其它飞机的活动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除此之外,在注重避免不良天气的过程中由于其它飞机也可能在绕飞而不在正常的计划航路或高度上,因此通过雷达监控的区域ATC的应用能够非常准确的掌握各航空器的位置关系,同时能够按照各飞机发的位置报来判断飞机间的 相对关系,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严重冲突隐患的出现并且合理的避免造成空中混乱的出现,最终能够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应用可靠性的持续进步。

4、做好紧急准备

做好紧急准备是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做好紧急准备的过程中当航班遇到突况二准备返航、备降时,管制人员应当在加入正常的返航、备降航路前,给新的指令时还通常会有执行新指令的时间要求,所以此时听清指令和及时完成指令要求就显得非常关键。除此之外,在做好紧急准备的过程中如果在紧急下降在座舱失压、双组件失效时管制人员应当注重准确、迅速、安全的达到航班所需的安全高度,最终能够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对策应用精确性的持续进步。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进步和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国航空工作人员应当对于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的进行来促进我国航空领域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玲、浅析如何防止飞行冲突[J]、航空研究。2013,6、

[2] 张青、跑道入侵问题中管制员情境意识分析[J]、2012、3、

[3] 王硕、虹桥机场窄距双跑道、双候机楼运行的管制分析[J]、2014、3、

安全预防双重机制篇2

国有大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而预防国企职务犯罪工作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与长庆油田公司联合开展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未央—长庆模式”,是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实践。“未央—长庆模式”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被省内外不少国企及单位复制的检企合作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范例,为预防国企职务犯罪拓展了一个新的思路,找到了一个好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9月19日在西安召开了陕西省第十届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暨推广预防职务犯罪“未央——长庆模式”动员会,并由陕西省人民检察院、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国防科技和航空工业办公室联合了《关于在全省大型国有企业推广预防职务犯罪“未央—长庆模式”的意见”》,要求全省检察机关要大力学习推广“未央—长庆模式”,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检验执法效果的重要标准,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系列部署,推动我省检察机关和国有企业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做好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打造国有企业廉洁从业的队伍、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就在全省大型国有企业推广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和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合作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模式(以下简称“未央—长庆模式”),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推广“未央—长庆模式”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党和国家关于反腐倡廉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指导,围绕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个目标,发挥检察机关熟悉案件、国有企业熟悉管理两个优势,通过典型引路的方法,以预防职务犯罪“未央—长庆模式”为蓝本,推动检察机关与省内大型国有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深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我省大型国有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推广“未央—长庆模式”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服务企业。围绕企业发展规划,共同协商制定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加强对企业的重点环节和岗位的预防。检企共建合作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要与企业发展目标和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需要相适应,与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管理秩序相适应。

——坚持分工负责。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发案原因和特点掌握比较多,国有企业对行业经营管理的规律和薄弱环节了解更为透彻,双方立足各自职能,优势互补,提出预防对策建议,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既做到充分合作形成合力,又做到不越位、不干预对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坚持求实创新。模式是参照性指导意见,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成熟方案。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很多差异,既要学习借鉴“未央—长庆模式”,使自己在良好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下,高效完成预防职务犯罪目标任务,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如何创新发展。关键是注重实效。

——坚持严格法纪。合作中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纪律,将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和企业依法治企结合起来。高度重视执行国家保密法及相关纪律,检察工作人员要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特别是保守军工企业的国家秘密;企业工作人员要保守列为秘密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相关信息。

二、“未央—长庆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共同搭建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工作平台。检察机关与国有企业共同派员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工作站设在国有企业,由当地检察院分管领导和企业纪委负责人担任站长和副站长,负责日常工作展开。点多线长的企业,在企业总部设立工作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区域与当地检察机关合作,设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分站,将企业分布各地的二、三级单位,归由当地分站组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公司工作站定期汇总分站和联系点工作情况,统一对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部署、检查。

工作站的主要职责:一是研究提出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远和近期规划,制定企业加强和改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或指导意见,制定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和单项工作实施方案。二是明确检察机关与国有企业在合作中的各自定位和作用,国有企业是预防主体单位,检察机关做好指导监督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工作站制度体系,将双方合作途径方法纳入规范化轨道。三是按年度安排部署企业预防职务犯罪的具体工作,组织开展重大预防活动。

安全预防双重机制篇3

关键词:双控预防机制;化工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化工厂在其生产环节易发生爆炸、火灾、中毒事故,一旦缺乏安全保障,极易影响化工厂运营秩序,而且还会造成更大的财产、生命损失,降低信誉度。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阶段,需制定科学的防控计划,充分运用双控预防模式,将生产风险保持在可控状态下,由此打造优良防范环境,为其高质量运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双控预防机制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必要性

1、1消除安全隐患

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主要以化工生产项目的安全性为根本,而在双控预防机制下,能够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所谓的双控预防机制,是隐患排查治理联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形成的双重保障机制。化工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若管理者能在日常巡查中切实找到安全隐患,并实施治理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率。例如在对某起化工爆炸事故进行调查时,发现其爆炸原因在于压缩机螺纹小径与出口的尺寸存在1、538mm的偏差,造成螺纹突然脱落,从而造成油液外泄引起爆炸。据此,经过双控预防机制,管理者能及时发现螺纹尺寸问题,之后对其进行替换,继而消除爆炸隐患。

1、2维护生产秩序

双控预防机制的应用还能有效维护化工企业的生产秩序,使其免遭破产风险。结合山东省德州市某化工厂爆炸事故结果,其中在年氨醇16万吨、尿素25万吨生产项目中,在生产过程中因气体泄漏诱发爆炸事故,该事故共计造成九人死亡,一人重伤。一旦发生事故,将导致企业负责人无法在短时间内再次投入到生产项目上,除了需要承担伤亡人员的抚恤金、医疗费等费用外,还需承担赔偿职责。而且对于直接责任人还将面临重大的失职处罚,最终在影响企业整体信誉度的前提下,也干扰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此时,若能预先运用双控预防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管理有效性[1]。

1、3提高管理水平

双控预防机制既能准确辨别危险源,又能提出可行性预防措施,由此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在保障企业生产安全的基础上,还能减小事故风险。无论是螺纹尺寸不当还是气体泄漏,管理者都能对其进行预判,便于真正展现出管理职能,为化工企业的良性发展给予助力。基于此,双控预防机制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具备突出价值,值得推广。

2双控预防机制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2、1实施管理岗位双检模式

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为了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率,还需要通过管理岗位双检模式的方法,强化管理效果。其中所指的双检模式包含细节检查与巡检两项内容。关于细节检查,它是按照闭环管理理念,对化工生产流程中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机械设备进行定点检查,这样才能及时找出安全隐患,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按照等级顺序提前处理高风险隐患。如在细节检查中可按照人力、周期、标准为依据开展检查工作。如对于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可对其岗位职责的匹配度、人员行为规范性进行检查。而周期检查是围绕化工设备的性检测周期、运行环境在固定时间里对其检查一次。至于标准检查,是判断机械设备的紧固度、精确性、连接性、密封性是否符合实践操作要求。一旦发现螺栓未拧紧、活塞杆老化、气体密封罐不严等问题,需立即对其予以修复,以此在根本上消除危险源。管理者在双检模式下还需对其细节检查流程进行细致说明。好比某企业在细节检查中,管理者专门针对临氢机组操作岗位上的人员的岗位职责履行程度进行检查,若发现在其运行中存在压缩机噪声问题。而操作员未能及时理会,则代表该人员存在失职行为[2]。之后经过管理者的指导后,操作员对其噪声原因进行检查,若能够自行处理,则交由操作员修复。否则将进入专职定期细节检查环节,若维修工也不能解决则由精密维修人员检查,直到问题得以解决方可结束检查任务。至于巡查模式可依靠智能巡检平台,联合巡检人员、部门领导、管理中心成员共同在平台操作中判定风险源,之后可在信息共享中实施巡检,借此优化检查效果,巩固岗位职责。

2、2编制完善化应急预案

化工企业要想达成安全生产目标,还需要在管理阶段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以此保证管理者在隐患排查、风险评估中能够具备突出的应急能力,最大化挽留企业损失,避免真正发生事故后,引起严重的后果。一般情况下,为了更加全面的处理事故问题,管理者还可从自然灾害、危险化学品泄漏、职业病危害、供电故障、火灾处理等多个方面分别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突发事故后能够迅速进入到应急处理环节。此外,还可对每一项安全事故的风险等级进行科学划分,然后按照等级评估结果组建对应的管理小组,便于规避生产风险[3]。如某企业曾将安全生产事故按照大型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小事故的风险等级划分为五个风险等级,而且还将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中毒事故分从一级到三级分为三类。同时,该企业还专门成立了应急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以及信息沟通小组。该企业在接到操作员、管理者提供的风险预警信息外,需对其事故风险等级进行评估,之后对于小风险可通过启动警报、紧急公告等方式引起相关人员注意。若出现有毒气体大范围泄漏等问题,则进入到应急启动中,从应急通讯、应急组织调配、应急指挥等部分增加其安全性,若属于大型事故等级,还需寻求增援,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双控预防机制辅助下,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2、3设置统一化管理标准

为了进一步保障化工企业生产安全性,还需为其制定统一化管理标准,以此作为双控预防机制的实施依据。具体可从下述三种标准进行规范:第一,责任标准,在杜绝失职行为时,还需按照“专人专职”的管理方式,对操作员、管理员、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职责进行清晰化划分。如上述提到操作员具有定期检查操作设备运行状态的责任,一旦未能做好本职工作,可通过扣除奖金、剥夺其晋升机会等方式对其进行处罚,反之可为表现优异者发放奖金。对于责任范围、奖规定都需要提出可靠的管理规定;第二,培训标准,由于部分管理者、操作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造成他们对双控预防机制的认知理解较少,此时可采用职业培训形式加深记忆。对于培训活动需从培训周期、培训内容、培训对象给出明确标准,这样才能调动参训人员积极性,提高企业风险评估精准度;第三,针对双控预防机制还可对管理者进行绩效考核,若尚未达到绩效考核目标,可给予警告,或者在其不作为情况下实施调岗,防止形式化预防,加剧化工企业火灾、爆炸风险。正如某化工厂为了响应上级领导的双控预防机制的建立号召,专门研发了双控预防软件,其中包括“首页、随手拍、告警、我的”四个模块,且每个模块分别包含化工生产风险、危险源、职业病危害处理综合内容,借用此软件确实为该企业提出了便捷条件,而且还可通过软件信息掌握防范标准[4]。

2、4建立风险评估排查制度

双控预防机制是实现隐患排查与风险评估的同步管理,以此最大范围控制化工生产风险,包括判断是否存在接触不良、密封不严等风险。同时,还可对风险区放置充足的消防设施,并提出详细的管理制度,无论是在排查还是评估过程中,都需要得到管理制度的约束,一方面,可从人力管理上提出规章制度,对其操作行为实施震慑,增加双控预防机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可对化工设备的运行、购进、维修、保养进行全面管理,最终可提高防范水平。以某化工企业颁布的管理制度为例,其中涵盖了管理目的、管理依据、适用范围等条例。遵照“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等条例,以操作员、运输工具驾驶员、化学品保管员等人员为管理主体,促使企业员工各司其职。同时,该企业还专门提出“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借助媒体宣传技术,对双控预防机制下形成的各项措施步骤进行传播,继而打造全员参与环境。因此,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制度的编制很重要。

3结语

综上所述,双控预防的机制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具备突出的必要性,若能加强应用,有利于提升化工行业的发展质量。对此,应从管理岗位双检模式、完善化应急预案、统一化管理标准、风险评估排查制度等方面着手,促使化工生产中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管理基础,在提高管理水准之上,维护化工生产空间安全,满足新时代化工安全生产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生霞、双控预防机制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必要性探索[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12):19-20、

[2]陈雪峰,于龙,周欣、落实并创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控机制”的方案研讨[J]、建筑安全,2020,35(04):48-50、

[3]牛玉斌、浅谈如何构建“双控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J]、石化技术,2019,26(12):176,183、

安全预防双重机制篇4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部署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安全发展理念,以“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为主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强力推进安全生产“双控”机制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基础保障能力,着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严防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确保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努力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着力抓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1、深入开展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专题宣贯活动。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落实《河北省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实施方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见诸行动。

2、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全面落实关于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讲话要求,强化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整治,坚持防化并举、预防为先,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紧贴卫生健康系统工作实际,在法规、责任、制度落实上最大程度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风险,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3、大力加强管理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践行“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和深化转理念转方式转作风“三转”活动,扎实开展岗位练兵、网络学习、集中轮训,组织举办安全管理领导干部培训班、安全管理体系和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进一步提高履行职责使命的能力素质。推动卫生健康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二、强力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4、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河北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严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要求,健全完善委内设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推进卫生健康单位建立健全全员岗位安全生产(消防)职责,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5、完善检查考核机制。优化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检查考核指标和检查考核办法,坚持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制定年度督导检查计划和考核细则,提高事故情况、责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活动和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考核比重,切实发挥好检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同时把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列入委内设机构和委属卫生健康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主要内容。

6、完善追责问责机制。对未按有关规定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导致重大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治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严格按照《河北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约谈制度、整改令制度、黑名单制度和警示诫勉制度的作用,严格落实事故挂牌督办制度,对事故责任追究实行闭环管理,督促问题隐患整改,推动工作落实。

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

7、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照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综合整治内容逐条进行自查,形成自查报告,制定整改方案,逐项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组织开展安全事故集中警示教育活动,以案说法、以案警示、以案促改。将综合整治内容纳入督导检查考核内容,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8、扎实开展集中排查整治。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督促指导卫生健康单位自查自纠,做到“六查六看”(即:查安全隐患,看整改是否到位;查责任制度,看是否层层落实责任和签订安全责任书;查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看是否严格执行和落实;查设施设备,看是否安全运行;查主体资格和生产经营行为,看是否合法、有效、规范;查安全预案,看是否落实到人、财、物和工作保障措施),严格细致检查每个环节和部位。按照“一个台账、四个清单”要求,对排查发现的重大隐患,严格按照隐患整改“五落实”要求,全部列出清单、挂牌督办、限期销号;组织开展暗查暗访和抽查检查,持续跟踪问效。

9、强化集中整治责任落实。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实行领导包联责任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三个必须”和属地监管原则,依据有关包联制度要求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包联全覆盖。坚决治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惩戒一批严重失信卫生健康单位,问责曝光一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

四、持续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范整治

10、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重点整治卫生健康单位是否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的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日常管理是否到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等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开展危险废物排查,重点整治违规堆放、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强化危险物品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11、建筑施工。深入开展建筑施工三年专项整治行动,以改扩建建筑物、老旧危房主体结构安全以及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为重点,尤其是深基坑、高大支模、起重机械设备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检查是否存在无相关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及违法分包、转包工程,未办理施工许可等建设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和恶劣天气强行组织施工,防滑、防冻、防火、防中毒窒息工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施工现场各类安全设施和设备牢固、灵敏、无缺损,能够起到相应的安全防护作用;工程项目各方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管控体系,规范开展专项施工方案论证,按照方案施工,杜绝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室内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中临时用电以及油漆、稀料、木材、外墙保温材料等各类易燃、易爆物品的保管、储存和使用管理,合理有效配置消防灭火器材情况。

12、消防。落实《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重点整治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和逐级岗位责任制不落实。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保障火灾隐患整改资金,落实“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要求,组织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攻坚行动,巩固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成果,突出以下九方面内容:一是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违规搭建彩钢板房。二是防火分隔不到位。三是疏散通道不畅通。四是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五是消防设施损坏停用。六是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七是重点岗位人员责任不落实。八是日常管理机制不健全。九是宣传教育培训不深入。

13、燃气。深入开展燃气安全三年专项整治,持续排查整治燃气管线、灶具等问题隐患。重点整治卫生健康单位燃气使用场所燃气用具、连接软管、减压阀和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等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擅自拆除、改装、迁移、暗埋燃气设施和用具等问题。

14、有限空间作业。落实《河北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深化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开展第三方危害评估或检测,精准分析判定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存在的中毒、窒息、燃烧、爆炸等危险因素和危害等级,制定消除和控制措施,实施精细化管理。对照《河北省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检查整治相关制度规程不精准,作业制度执行不到位;有限空间辨识、标识(告知)不准确;作业人员培训不到位、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规定不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演练无针对性,作业人员掌握救援技能不熟练、应急救援设备处于失常状态等问题。

15、特种设备。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集中整治,重点抓好人员密集场所电梯、液氧罐区、高压氧舱、气瓶、医用压力消毒锅以及燃气锅炉等特种设备隐患排查,重点整治法律法规制度不落实,管理制度不健全、隐患排查走过场,设备维护保养缺失、无证使用、无证操作、违章作业、超期未检等问题;使用非法私自改装的设备,造成事故隐患;报废设备未及时向监管部门申请办理停用注销手续并私自非法使用等。

五、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双控”机制建设

16、持续开展“双控”机制宣讲培训。将“双控”宣传培训贯穿机制建设过程始终,组织专家持续对监管人员、卫生健康单位主要负责人、“双控”推进团队开展专项培训。督促卫生健康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全面落实“双控”机制建设主体责任和岗位责任制。

17、全面推广试点建设经验。通过选派业务骨干或借助专家、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等多种形式,对试点单位进行全程指导帮扶,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系统性“双控”机制建设经验,分行业领域召开现场观摩学习会议全面推广。2020年6月底前,等级医院完成“双控”机制建设。年底前,卫生健康单位全面完成“双控”机制建设。

18、加大对“双控”机制督导检查力度。将“双控”机制建设工作作为日常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凡检查必查“双控”机制建设。严格执行《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对不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通过专项督导、观摩学习等方式放大检查效果。

19、加强督导调度评估考核。实行领导包联、月调度、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台账清单,挂图推进。认真执行《河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双控”机制建设评估办法(试行)》和《河北省安全生产“双控”机制建设考核办法(试行)》,对“双控”机制建设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考核。省卫生健康委结合考核、督查等工作对各地各单位“双控”机制建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

六、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

33、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把安全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切实做好培训的需求调查、策划、准备、实施、效果评价工作。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做到“三项岗位”全部持证上岗。

八、切实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安全预防双重机制篇5

3月28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的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徐绍川代表总局,第一次在全国性的会议上,系统阐述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并对当前遏制重特大事故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重点部署。

多因素造成重特大事故

徐绍川说,经过2016年以来的多方努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的“牛鼻子”地位初步确立,“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源头管控制度建设、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保护生命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徐绍川介绍,重特大事故损失惨重、令人痛心。2016年,全国发生重特大事故总量同比虽然分别下降15、8%和25、7%,但煤矿、电力、水上交通、餐饮娱乐等重特大事故不降反升;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重特大事故7起、死亡(被困)87人,同比增加1起、13人,影响也十分恶劣。当前,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事故容忍度越来越低。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累积叠加,防范重特大事故的难度很大。由于历史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差距,使我国传统行业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同时并存,有的甚至累积叠加,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难度很大。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提速,城乡运行高速度、人才高密度、设备大型化和工艺复杂化等,使事故成因更加复杂,事故放大、耦合、衍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明显增加。部分企业心存侥幸、盲目乐观,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责任意识不强、摆位不高、措施不力。部分安监干部畏难情绪严重,对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决心不够大、认识不够深、工作不够实、办法不够多。

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面对上述困难,要如何解决遏制住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徐绍川提出了几项工作思路。

首先,徐绍川在介绍“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这一防范原则之时,再次强调了风险与隐患的区别。他说,安全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隐患是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和漏洞,隐患不及时治理将导致事故发生。要坚持风险优先原则,切实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从“人、机、环、管”4方面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和防控系统,并坚持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强化法人单位主体责任和企业员工主体地位,建立和执行好全员负责、全过程控制、自我修复、持续改进加强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其次,各类单位都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这是徐绍川着重指出的。他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强调,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必须在城乡所有范围内,必须在参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中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把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结合起来,避免“两张皮”,不搞“另起炉灶”。要推动建立自我完善持续运行机制,确保风险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常态化、动态化。

最后,徐绍川提出,要推动地方安委会构建“双重预防”监管机制。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地方安委会的作用。要科学评估区域安全风险,绘制区域安全风险和区域重大隐患分布图,并动态管理、持续更新。要严格落实区域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监管责任制,建立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监管执法制度,按照分级属地监管原则,明确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监管执法的责任主体。

源头管控是根本举措

徐绍川说,源头管控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治本之策、根本举措。

220起重特大事故原因分析(见图1)和大量事故教训告诉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工艺设备设施、生产经营材料和人员安全素质与重特大事故直接相关,抓好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是降低和管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最根本、最长远的治本措施。因此,他提出了2项源头管控的重要举措。

第一,全面构建“五位一体”源头管控制度体系。一是要建立招商引资上项目和城乡规划设计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又无力有效管控的坚决实施“一票否决”。二是要完善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嗜胫贫龋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推动建立高危项目联合审批制度。三是要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安全准入标准,落实重要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仪器仪表检测检验制度,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淘汰、限制名录管理制度。四是要建立特殊场所安全管控制度,建立大型群体性活动备案审批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预警制度,严格控制人流密度。推动实施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所空间物理隔离制度,严格限制单位空间人数。五是要完善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准入制度,建立更加严格的高危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条件和准入要求,健全重大事故责任人员职业和行业禁入制度。严格落实关键岗位人员入职安全培训、警示教育、继续教育和安全素质考核制度,大力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安全技能。各地要协调推动把“五位一体”源头管控制度建设,纳入《改革意见实施方案》,纳入法规建设计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切实把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精准开展源头治理工作。一是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整顿关闭,有效引导安全保障能力偏低的小矿小厂关闭退出或升级改造,着力开展城乡结合部安全综合整治,大力拆除违法违规的“三合一”场所。二是要强制淘汰安全保障能力低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材料。要对淘汰目录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淘汰到位。三是要大力研发和推广安全生产适用技术材料,推动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大危险源实行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处理技术;大力整治和杜绝人员密集场所使用易燃高毒材料。四是要加快实施一批保护生命重点工程,抓紧组织辨识评估重大安全风险、排大隐患,制定以奖代补资金投入方案。五是要对重点岗位人员加大培训、考核和执法检查力度,严防带“病”上岗。六是要推动实施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仓储场所安全搬迁工程,推进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高危行业企业进区入园。

核心任务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徐绍川说,各地要把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作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核心任务来抓。第一,督促指导企业严格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帮助企业制定全员年度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定期报告、定期考核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深入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要为每一家企业明确一个安全生产执法主体,明确执法内容、步骤、方法和尺度;树立“下达执法文书只是执法工作起点、整改落实才是执法到位”的意识,确保执法内容全面规范、执法文书落实到位;加大执法信息公开力度,建立联合执法和执法曝光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第三,不断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安全培训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源头性、根本性措施。要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严把高危行业企业人员安全素质准入关。定期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安全培训,并确保劳务派遣工与本企业职工接受同等安全培训。要坚持按需施训原则,建立安全培训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大监督问责力度。

5个热点问题解答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就工作中遇到的5个问题提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王浩水在总结发言时分别进行了解答。

第一,有与会代表针对这次会议提交的《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基本方法》”)建议,是否可以制定《基本方法》的中小企I版本。王浩水建议,一方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司局根据行业情况,细化《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各省市要积极主动制定“本土化”的《基本方法》简化、提炼版,试点城市尤其要先行。

第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迟缓。王浩水说,信息化是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的必由之路,不能因为建立之初的不完善而停滞脚步。下一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在信息化顶层设计上,加大工作力度。

第三,遏制重大事故工作的培训、指导不够。王浩水回答,下一步,总局将通过视频培训、深入地方,开展相关指导工作;也将组织试点城市间交流学习。各省市也要通过培训、树标杆等方式,把这项工作做起来,坚决不能“等靠”。

安全预防双重机制篇6

关键词:并置双单线梁;预压方案;观测记录;检测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当今铁路桥梁梁体施工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梁体数量、设计理念等,有梁场集中预制、支架现浇、墩梁式施工、移动模架即造桥机等多种施工方案。在有些特殊地段譬如桥路、桥隧过渡段,需满足线路线间距的变化,桥梁由标准双线过渡为左右单线,从而形成了一种新颖复杂的桥梁结构形式,称之为“并置双单线梁”结构。

(东)莞惠(州)城际铁路东莞水道特大桥GDK8+840~GDK9+736段,总长896m范围内线间距由5、404渐变成7、237,梁部设计为并置双单线简支箱梁,共计31孔62片,具体梁部设计按线间距不同分为如下三种工况(表1)。

表1 梁部设计按线间距不同的三种工况

通过莞惠城际铁路东莞水道特大桥95#墩~惠台31孔并置双单线箱梁的施工,我们创新的采用了新型移动模架一次浇筑的施工工法,结合桥梁结构形式、技术特点和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探索出了各个关键技术实现的有效方法,为新型移动模架一次施工城际铁路并置双单线箱梁这一新工法提供了一整套先进、科学的综合技术方案。

对于并置双单线箱梁,每孔梁由左右线两片梁组成,且两片梁间距很近,内侧翼缘板边最小间距10cm,最大间距60cm。若按照传统的移动模架一次现浇单片梁的工法,左右两片梁必须分先后顺序施工,那么在施工完单线一片梁之后,与之并置的另一片梁则由于空间小影响移动模架正常开模而无法施工。所以,必须通过技术攻关,对传统的移动模架设计、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及创新,发明新型移动模架,使之满足一次同时施工左右线两片梁,从而解决并置双单线梁施工工法这个难题。

2 新型移动模架的预压测试目的

(1)对新型移动模架加载预压是整个安装过程中最关键最重要工作之一,是投入混凝土梁浇筑之前,对机体的承载能力(强度、刚度)、构件连接、模板结构及整机质量、安全效果一次全面检验。

(2)通过预压消除结构非弹性变形,得出荷载-挠度曲线,并检验设计计算结果,调整预拱度,以求得混凝土梁施工的准确参数。

(3)提前发现机体结构及构件加工、安装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调整和整修,防患于未然。

3 预压检测项目及观测点布置

3、1预压检测项目(图1)

图1 预压检测项目

3、2新型移动模架预压观测点布置

⑴主梁预压实验观测点。主梁观测点主要设置在两主梁端部、中部、支点处与三分之一节点处(图2)。

图2 移动模架主梁观测点示意图

⑵横梁及模板预压实验观测点。横梁观测点设置在支点处与外侧模板受力处,模板观测点设置在箱梁底部中间模板连接位置与底模转角处。

4 预压方案及方法

4、1 预压前的准备工作

⑴检查所有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连接是否齐全和牢固。

⑵检查模架主梁内横梁下螺旋顶的顶紧和固定情况。

⑶安装对拉螺杆。

⑷拉紧牛腿下拉杆,限位块限位。

⑸安装翼缘走道板。

⑹模板撑杆间的花篮螺丝揽风安装。

⑺设置挠度测量观测点(同时复检预拱度设置)。

⑻在模架主梁内的横隔板事先设置排水孔(直径60mm)。

⑼设置(加载)水位线,检查砂袋挡水墙的重量(高度)不得超出设计荷载(在梁端处设置挡水墙)。

⑽必须防范水进入液电机体和主梁箱体内。

⑾整理清除杂物,以防落物伤人。

⑿准备足够的砂和袋,以及水源和隔水布、抽水和吊装机械等。

4、2布设挠度测量观测点

按预拱度设置点见表2,即于主梁纵向的横梁处布设测挠点。

表2 移动模架挠度值、预拱度值汇总表

⑴主梁净挠度--在机体自重和混凝土梁的载荷下,计算所得主梁的净变形量。

⑵理论反拱度―混凝土梁张拉后最大反拱度值(梁跨中)mm计,其余布分点按二次抛物线型计算反拱值。

⑶对各主件(主梁、导梁、横梁)节段连接处,涂以红漆,以观测预压后的变形量。

⑷对牛腿及与墩位固连的销梁处设置观测点。

⑸待新型移动模架系统于桥墩跨位上全部组装,观测点设置完成后,即做机体的加载试验。

⑹荷载布置:堆载时根据混凝土箱梁腹板、顶底板和翼板处荷载各不同,应尽量保证新型移动模架系统的受力与实际浇筑混凝土时一致。

⑺试验采用砂袋堆载配合水压的方法逐级加载,直至加至与混凝土等载(可超至5%),切不可盲目超载。

⑻持荷72h。

⑼始终(注意加水)保持(水位线)持荷的稳定。

⑽观测模架各构件、零部件的变形量和沉降量,并做好记录。

⑾观测主梁横梁和模板的挠度变形值,直至变形值稳定,终于加载试验完毕。

⑿做好一切观测记录,并在结构件图上定位标准值。

⒀卸载:达至持荷时限,并各部件、部位变形稳定后,即采取纵横向均匀同步卸载。

⒁确定预拱度:根据现场实际测量挠度值与理论计算挠度值(由模架设计单位提供理论计算数据),对比、确定第一孔的预拱度调整值(浇筑第一孔后再测量实际值,以后浇筑可依据实际值调整)。

⒂汇编整理观测记录和相关资料,为会审、鉴定和验收做好准备,新型移动模架主梁、横梁及模板预压观测结果分别见表3、表4、表5。

表3新型移动模架主梁预压观测记录汇总表

表 4 新型移动模架横梁预压观测记录汇总表

表3、3-5新型移动模架模板预压观测记录汇总表

表5 新型移动模架模板预压观测记录汇总表

5 预压前预拱度(理论)值的布设

(1)主梁净挠度理论值见表2。

(2)混凝土梁预应力钢束张拉产生的反拱值(支点间按抛物线计算),由本桥设计单位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3)预拱度(理论值)是新型移动模架主梁净挠度(理论)值与混凝土梁张拉反拱值综合计算而得(表2)。

(4)混凝土简支梁第1跨理论预拱度值,依据上述计算值(表2),按其布点。

(5)预拱度的设定,是由操作设于主梁腹内、每榀横梁下的螺旋千斤顶来完成的,设定中,须复核无误后,予以锁定。

6 预拱度调整

(1)通过预压测得实际挠度值,然后与表2中的理论反拱值相计算,则得出预压后的(第一阶段)预拱度值。

(2)按照上述预拱度值,调整模板的预拱度,并据此浇筑第一跨混凝土梁。

(3)浇筑第一跨梁后,则复测模架主梁挠度和混凝土梁底纵预拱度,并据此而作相应调整。

(4)浇筑第二跨梁后,再照上述复测,进一步精确调整到位。

(5)预拱度调整均由调整横梁的螺旋千斤顶来完成,分为“三个阶段”、“四步程序”:①三阶段:安装预调(理论值)―预压后复调(实测值)―制梁(第1、2孔)后终调(施工预拱度值)。②四步程序:松开支于主横梁上的支撑螺杆;调节横梁下的螺旋顶(同时注意横坡的控制),达标后固定之;紧固主梁和横梁上的支撑螺杆(复检外模轮廓尺寸和纵横向平整度后实施或调整);浇筑混凝土梁过程中,须复检微调。

7 试运行及检验

试运行检验是在新型移动模架运行作业,即处于动态下所进行的机体结构、性能、功能和质量安全的检验,突出检验功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分三阶段进行。

7、1第一阶段:安装就位试运转初验

7、1、1过程

主体结构安装就位完毕,即就位于牛腿推进平车上,且导梁就位于前支撑横梁上,安装调试全部相关液压电气设备后,即于跨位上实施试运转。

7、1、2试运转项目

(1)主梁顶升及下落(含自锁)。

(2)主梁里外横移,同时带动横梁运行和模板开启闭合。

(3)横梁连接和模板接合。

(4)推进小车及前支撑横梁顶升和下落主梁、导梁。

7、1、3试运转检验

(1)整机全荷载状态:主梁及模板挠度(预拱度)变化;各结构件的变形(尤以主梁、牛腿);构件节点、焊缝状况;横梁、中横梁、前横梁吊重状况;液压系统自锁状况;模板接缝、支撑体系变化;悬臂端模板与混凝土结合效果;整机稳定性。

(2)安全防护:机体纵横移限位;竖向顶升(降)液压缸自锁;液压系统安全溢流阀;漏电保护、操作电源隔离;施工防护(操作平台、人行道、上下梯);防雷击及防台风预警装置。

7、2第二阶段:整机过孔运行检验

浇筑第一跨梁的混凝土、完成第一次预应力张拉等工序后,即于墩顶上实施操作整机过孔运行。

7、2、1整机过孔分两步运行

第一步:牛腿小车前移。①下挂梁于主梁后端、中横梁于主梁前端(混凝土梁前端)吊起主梁;②小车竖向液压缸将牛腿提紧;③牛腿卸掉上下拉杆,向外横移,再纵移到前方桥墩定位安装。

第二步:主梁承载机体前移。①主导梁落位牛腿小车上,后端横梁倒T梁吊住主梁后部;②下挂梁和中横梁抽出吊杆,主梁横开外移,带动外模脱开混凝土梁于墩身外;③纵移主梁(横梁后吊主梁移动),带动外模移至下一孔;④定位后,主梁向内横移,外模闭合;⑤后横梁于混凝土梁悬臂端吊住主梁,并通过竖向液压缸顶升横梁带动主梁上的模板贴紧混凝土梁(注:2台竖向油缸对悬臂端模板各施加20T竖向预紧力,使前后混凝土梁底腹板表面错台控制≤5mm)。

7、2、2过孔运行检验

整机全荷载状态、安全防护及整机运行(主梁、横梁纵横移及竖向升降;机体运行中的稳定性;前支撑梁、中横梁顶升;牛腿横移、升降及自行;液压电气系统运行状况;外模对位、开闭、调坡)。

7、3第三阶段:整机全项目运行复检

⑴于第二孔制梁中及其后,重复进行上述整机运转和运行复检,至此全部运行检验完成,可终评验收。

⑵检验内容:整机全荷载状态、安全防护及整机运行。

8浇筑混凝土全负荷检验

浇筑箱梁混凝土及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是对新型移动模架预压后再一次进行相对静态负荷的全面检验,此时机体处于全方面满荷载之中,突出检验机体结构和制梁质量,是实检,予以认真进行。为了慎重起见,不仅于第一孔混凝土梁部施工时进行检验,还要对第2孔进行复验和补检,主要是:第一,整机全荷载状态、安全防护,以核实、对比其变化程度,最终确认机体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构件质量、模板制梁效果等。第二,当两跨混凝土梁浇筑段长度不一时,且须取得如下不同的和补充的检验结果:①下挂梁和后横梁全负荷下吊重能力和模板贴紧后混凝土梁的效果。②不同跨段即不同(纵向)范围段的负荷所反映的机体及模板的变化,得出不同变化量、挠度值,达到更接近施工实际状况下的预拱度(值)。

9 安全防护设施检验

(1)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和符合施工的要求。

(2)通过预压检验、运行过程三阶段和浇筑混凝土梁(负荷)施工过程的实施和检验,全面检评安全防护设施的质量、效果和可靠性。

(3)检验项目和内容:安全防护。

10 认证及验收

10、1认证

按照规定,准备认证资料,提供检验结果,为质检、安检评定提供依据。

10、2验收

⑴验收是在完成了上述的试验、检测、复验及质检、安检评定结论(合格)且认证后,方按“合同”规定进行验收。

⑵验收前还应提供构件、机件、主设备清单,易损易坏件清单,随机工具清单以及保修期内的服务措施等。

⑶验收是在业主、总监办的公证、监督下完成。

11 结语

安全预防双重机制篇7

关键词: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城市公共交通;风险全过程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几年已接连发生重庆万州“10、28”城市公交车坠江和贵州安顺“7、7”公交车坠湖事故,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凸显出城市公交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方面仍比较薄弱,有待强化[1]。为有效管控风险、加强隐患治理、降低责任事故,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城市公交安全运行,本文提出建立基于风险全过程管理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下简称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从定义、逻辑思路、相关理论基础、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核心要点等方面对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阐述分析。

1体系定义,逻辑思路及相关理论支撑

1、1定义

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指以风险全过程管理为基础,对因风险管控措施失效而形成的各种隐患进行分级分类、编制排查项目清单、制定排查计划并组织实施、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隐患整改情况反馈、隐患整改情况的全过程,以及文件管理、评估修订、评审改进相关配套措施的总和。

1、2逻辑思路

风险全过程管理是指在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和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城市公交行业管理特点和企业实际,充分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成果,进一步向后延伸风险管理的大链条,从而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管理。这一理念下的风险管理,包含了从风险的产生、辨识、评价、控制、转化、消除的全过程。其中风险转化包含了多种风险形式的转化和演变,包括转化成隐患、诱发突发事件、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等。风险全过程管理的路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风险全过程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其与传统意义上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本质不同。从承上的角度看,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更强调与风险管理阶段的衔接,强调排查对象是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通过这种排查,及时排查出隐患(风险的第一种转化形式),并对其进行有效治理,促使隐患得到整改,风险得以消除,见路径2(举例:在行车前发现车辆制动出现故障,及时报修消除隐患)。路径2中还包括另一种情况,即隐患已经发生到一定阶段,称为突发事件征兆,但是还未引发突发事件(举例:行车中车辆制动发生故障,及时发现后立即通过行车制动减速靠边停车,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从启下的角度看,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连接风险管理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的纽带。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的总纲及指导文件,而风险评估结果是应急预案编写的前提条件之一,常暴露的、危害后果严重的隐患及企业曾经发生的事故是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当存在的隐患未及时进行排查、治理,则有可能进一步形成突发事件(风险的第二种转化形式)。届时,如果应急预案已经提前预判了相关情况,并制定了有效的应急措施,则可能使突发事件得到顺利解决,不会进一步上升到事故,或者尽可能避免大事故、次生事故或者更严重后果,见路径3(举例:车辆在下坡过程中突然制动失效,驾驶员根据应急预案遇到类似情形时的相关要求,合理利用路边障碍物实现减速乘车,成功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人伤事故)。当风险未能成功的通过路径1-3减少或消除,则只能通过事故的形式爆发出来。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本质要求就是通过加强风险-隐患-突发事件-事故的全过程管理,抓住路径中的每一个关键控制点,实现风险的消除或软着陆。

1、3相关理论支撑

(1)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安全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传统的安全风险管理程序通常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管理对策选择、执行与评估四个阶段[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企业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估、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检查)、改进与提高六个阶段[3]。(3)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是基于我国长期以来安全领域管理实践,在传统的风险管理的链条上,重点强化了隐患排查部分的内容,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管理思维。包括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部分内容[4]。(4)应急管理生命周期模型应急管理生命周期模型(MPRR)包括减缓、准备、响应、恢复四阶段。其中减缓阶段是预防突发事件的阶段,也是应急管理全过程的起点阶段,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评估和脆弱性诊断、隐患排查[5]。

2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必要性分析

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可以从国家层面、部级层面,地方层面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双重预防机制的深入推广以及应急管理风险前端管控的需求。(1)国家层面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6],要求建立健全综合交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和预案体系。2020年9月19日,GBT29639-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7]正式,将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实施。相对于旧版本,修订版本更将强调了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关报告编制模板,标志着企业应急管理与风险管控的联系将更加紧密。2020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委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草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要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还明确提出要加强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规范性及信息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2)部级层面2018年8月,《平安交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8]明确指出:“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同年,《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9]《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暂行办法》[10]正式实施,对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及其监督管理,隐患排查、整改及其监督管理做了规定,并明确要求在各细分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中,建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逐步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2020年1月,《2020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11],其中第5点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推动重大隐患清零。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部对建立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的高度重视。(3)地方层面双重预防机制目前已经在山东、河北、河南等部分省份大力推广。各地市应急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推进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以山东省为例,原省安监局先是组织编制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通则、细则,后又遴选部分标杆企业,并指导编制了包括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2019年,应急管理厅又出台了《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执法检查指南》[12],明确了检查的重点内容、方式方法、程序规则、处置措施,为全省双体系执法检查提供标准支撑。

2、2可行性分析

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的可行性主要包含实践方面的可行性和技术方面的可行性。(1)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相关理论实践取得初步成果自2011年《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13]提出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起,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已经在国内推行十年。2016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14],对原考评员实施办法、考评机构实施办法和考评发证程序等内容统一进行了规范。2018年又推出了城市客运等各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细则,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在持续的政策推动下,多数规模以上城市公交企业都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达标。双重预防机制2016年由书记首次提出,之后在山东、河北、河南等试点省份深入推进。其中山东省起步较早,推广力度较大,截止2020年底,大部分省内规模以上城市公交企业已初步建立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成果,为进一步推广风险全过程管理理念准备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可以避免20世纪末安全管理体系引入中国初始阶段遇到的水土不服的尴尬。(2)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过风险辨识,企业往往会分析出多达成百上千个风险,同时这些风险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仅靠有限的安全管理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也是堵漏洞式的缺陷患排查管理长期占据主流的原因。但现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能满足风险隐患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要求,而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设备在公交安全上的应用,在提升公交本质安全的同时,也大大加强了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控能力。这一切都为风险的全过程管理准备了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

3核心要点

3、1将风险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

风险管控措施既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的产出成果,也是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基础内容,是联系二者的纽带。风险管控措施分为工程技术措施、培训教育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五大类。应针对具体风险所制定的管控措施,采取合理的隐患排查方法,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展开排查。当然,这并不是需要排查内容的唯一来源,事故数据、近期安全工作重点同样也是确定排查内容,制定排查计划的重要依据。

3、2保证隐患排查、治理的层级与风险管控层级的一致性

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层级划分应是一致的。风险管控是根据风险大小和职责权限合理界定管控层级和岗位,是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公司、部室乃至个人岗位各个层级的全面落实。风险管控是划分责任,而隐患排查治理则是在相关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履行公司、部室、岗位各个层级管理责任的具体方法、计划、措施等。

3、3充分结合城市公交行业安全风险特点落实隐患排查治理

从人、物、环、管四个方面对城市公交行业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城市公交行业安全风险具有动态性、多变性、关联性等鲜明的行业特点。隐患是风险的转化形式之一,安全风险的特点决定了隐患的特点,也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安全风险时间与空间的动态性,要求城市公交驾驶员应具备一定的隐患排查治理知识及能力;安全风险的多变性导致隐患排查内容需要及时更新,要求城市公交企业应实现风险隐患的信息化管理并建立相关的内部沟通机制;安全与运营、能耗控制等业务目标之间的关联性,要求企业合理确定隐患排查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方式与方法。

3、4将风险隐患信息作为应急预案体系修订的重要依据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工作,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是编制的前提条件。在完成风险评估报告时,应充分结合行业特点进行系统分析,树立底线思维,全面分析不同情境下的不同风险以及可能导致的隐患,从而为有效预判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创造条件。应急资源调查本质上也是一种风险评估,是对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考量,通过应急资源调查,识别并补强其中的短板(隐患),可有效支撑应急预案各种应急处置措施的有效实施。

3、5建立动态全面的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及风险隐患追溯机制

应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建设安全生产智能装备、在线监测监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等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企业建设风险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体系。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应实现风险的识别、记录、提示、及隐患的排查、记录、整改及综合信息分析处理功能,实现实时更新,在线分层级跟踪管理,全过程追溯。应建立风险隐患追溯机制,实现每一起事故(事件)、每一个隐患(问题)都能精准找到对应的源头风险。

4结语

安全预防双重机制篇8

按照省粮食局的有关要求,贯彻落实《__省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__粮产字【2015】54号)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015年8月起至2015年12月底结束

1、县各国有和民营粮食企业要建立健全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制在内的消防工作机制,责任要落实到人;作业人员都要经过安全生产和消防知识培训;建立消防队伍,开展消防专业技能训练;制订消防应急预案,预案要经过演练并确保效果;要严格按照要求配齐消防设施及相关器材并可正常有效使用;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要符合要求,救援线路设计要合理。

2、对露天存粮等重点防火区域的防火措施要符合规定要求,特别是囤垛间距和消防通道落实规定的情况、使用pvc双面涂塑苫布等有阻燃效果的材料对露天囤垛进行围盖的落实情况,以及风雨天气人员值守和禁止作业要求的落实情况等。

3、对库区动火、用电作业及火源管理要有严格规定,并认真执行;电气设备及线路不能有老化、破损或搭设等不合理的情况,配电箱的配置与管理要规范;杜绝库区吸烟等严重违规现象,要有防止将任何火种带入储粮区的制度和切实措施;库区不能存在易燃物堆积的情况。

4、药剂库的管理要符合规定,防盗门双人双锁管理和药剂领退用登记制度要落实,并且要满足监控、通风、防火、防爆、防泄漏和防盗条件;

5、各类检化验室、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实验室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对于化学试剂、供电线路、试验用气瓶、水路、消防设施等重点环节的管理要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6、加强对粮食收购和出入库现场管理。各企业要事先分析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加强现场的人员、车辆、仓房、电源、烟火、通风、粉尘爆炸防范等管理,进一步优化作业流程,完善工作方法,制订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7、各级国有、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工作,特别是有收购任务的金穗粮油贸易中心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临一线,科学部署,严密防控,扎实做好各项防范工作,细化完善相关预案,做好抢险救灾物资、装备、队伍等准备工作,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理,确保安全度汛。

1、各企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组织实施。大检查期间,县局领导将带队对各企业进行综合督查。

2、突出企业自查。各国有、民营企业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和义务,以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契机,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明确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粮食生产企业要层层明确本企业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人,企业法人代表要对本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负总责。各企业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周密组织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场所、岗位、设备等进行无一遗漏全面细致的排查。企业组织隐患排查要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全程留痕,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排查出的所有隐患签字确认。对大检查中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包括前一阶段大检查排查出的隐患要逐项登记造册,建立隐患排查数据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完善风险排查、评估、预警和防控机制,按照隐患整改“五落实”的要求,一般隐患要立即整改,重大隐患要停产停业整顿,隐患整改完毕要逐一验收销号。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效的法治实施(精选8篇)
  • 下一篇:高考被退档还能上学吗(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