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8 栏目:写作范文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1

如今学生的心理教育越老越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中被融入到了课程表当中,作为心理教育启蒙的小学更应当首当其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所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度过就可以了。心理游戏一般都是由团队完成,这样可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增强学生团结力量和心理素质。

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设计

1、以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目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重在挖掘学生们的潜能,这种潜能除了在学习上的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是开发小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养成的过程。以长远发展性的视野设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会使心理教育课变得有意义,引导小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精神,并为未来全面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

2、以符合学生发展特点为原则明确教学对象

小学是学生们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过程,也是从儿童期走向青少年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之所以格外关键,也是因为走向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级时,学习压力也接踵而至,以及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很容易产生严重叛逆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面对的是一个整体,但是应以整体中得个体作为培养对象,有针对性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进行设计,开展全面性发展性的心理教育模式。

3、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阶段的学生性格特点都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首先应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性格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为基础而定,以确保心理教育课真正的起到心理教育的意义。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可以通过各种新鲜的事物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发散学生的思维创新等等。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稍微加深心理教育的内容,例如教育学生如何面临学习压力,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和进取态度。通过小学的心理健康启蒙教育,相信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成为一名品格健全、善于学习、性格积极、团结自爱的人。

4、教学方法多样化

(1)榜样引导法树立一个榜样在小学教育中屡见不鲜,无论是学习榜样还是道德标兵,榜样引导法在小学教育中非常适用。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们对榜样进行观察和模仿等行为,对自身的学习和行为进行强化。学校可以通过挑选各方面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树立出来,也可以通过带学生到各处参观访问亲身体会,当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将故事精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进行思考、学习和改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找出别人的优点,让学生主动寻找学习的榜样。

(2)角色扮演法教师可以筛选一些有趣的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让学生们扮演其中的各色人物来将故事进行情景表演,这种角色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剧中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的切身感受,从而达到对某种行为方式和态度的思考与改变的目的。角色扮演的具体形式有相声表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小品表演等类型。

(3)价值观辨析法这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下,我们可以安排我们的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将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对比,解决价值冲突,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符合社会要求。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这也是我们在这里所要求的教育目标。

5、多角度评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来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主张人性化、多重性的评价,在这里我们需要重视全程参与并且在最终实现效果的体验。着眼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方式与能力;在这里我们要求我们实现对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实现自我的管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着眼于学生情绪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6、完整的教学过程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教育治理;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8-0021-05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更是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规划》就明确把“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升到“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有力手段”的高度;《纲要》也把“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列入下一阶段国家教育建设的重点。教育管理信息化“要不要建”,在今天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建什么”、“怎么建”、“先建什么后建什么”在我国教育领域、教育管理信息化领域却仍有争议。从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及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当下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迫切需要从整体来谋划各部分、各元素的功能定位,从全局来明确各主体、各层面的建设职责。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刻不容缓。

所谓“顶层设计”是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和方式,其本义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统筹考虑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以集中有效资源,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同时强调“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2]。当前,顶层设计的理念已逐步渗入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各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从“顶层设计”这一理念的内涵来看,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应当包括对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应用方式、各方权责、推进步骤、实施策略、保障机制的全面规划。这七个方面互为因果、丝丝入扣,任何一方面的脱节都有可能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达成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因此对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进行“顶层设计”必须从这七个方面全面入手、综合解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由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各省地市区县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组成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入手谈谈对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解。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和问题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10年、2012年颁布《纲要》与《规划》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突破点,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路线图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建设任务,学生、教师、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等一批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全国各地和学校全面部署与应用。应当说,这几年的集中投入使得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

从国家层面来看,经过一个阶段的建设与应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初见成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已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按照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的原则基本建成了全国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学校)、中小学校舍、高校学生学历学位和就业等基础数据库,部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开始发挥作用,特别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联网开展学生转学业务网上办理,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家长,实现了学生数据动态更新。这些工作在考试招生、学生就业、教育经费监管和遏制数据造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地方和学校层面来看,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学校不断挖掘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深度,使得教育管理信息化在各地区、各学校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建设和应用局面。一些省市依托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扩展应用,将业务管理与系统应用深度融合;一些地市和区县在满足上级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教育管理信息化管理云平台,依托高速互联网实现了区域内学校管理平台的云应用,降低了学校信息化运维成本;一些学校将管理信息系统下移至课堂、实验室,将教学与管理有效融合,为学生、教师提供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师生教学效能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即时分析。在这些地区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正在支撑和推动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已经产生令人振奋的积极影响。这些探索为加快推进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毋庸讳言,当下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下述几个问题:

第一,协同性问题。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已取得相当进展,如果将其置于体系之中,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相配合,则更能充分发挥该系统的功能。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各层面、各条线建设各自为政现象依然存在,尚未形成有效协同。从深层来说,核心问题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中各元素的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各层面的任务分工不够清晰;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尚未厘清。目前教育部已经出台了《方案》,不过从《方案》文本和实际推行来看,主要着眼的还是国家层面;《方案》所提到的地方和学校的建设职责,更多是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要“配合”教育部完成国家任务,而对地方和学校自身所关心的问题并没有提供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指导。此外,《方案》没有对参与全局建设的地方和学校的权利进行阐释,地方和学校的建设思想还没有完全与国家形成一致,建设热情也还没有被充分调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容易变成某一层面、某一主体的任务,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数据的准确性和应用服务的广泛性问题。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建设权责不够明确所导致的协同性问题会直接影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准确性。过去的数据管理系统是按照教育类别和业务线索进行建设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数据不能共享等问题一直存在,数据往往缺乏一致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因为数据采集重复、统计口径不一,导致学生人数、学校数量等基础数据在不同系统中存在差异,数据不一致情况还没完全消除。此外,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虽已初步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用,但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各层面的数据共享也尚未实现,这也影响了各主体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和速度。

第三,长效机制问题。一是运维队伍问题。近年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快速推进,省市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技术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技术人员普遍不足,尤其是中小学和幼儿园,没有专职的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岗位;信息化技术人员收入和待遇普遍不高,职称晋升困难,职业发展前景不明导致骨干技术人员的流失。二是经费配置问题。教育信息化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没有明确规定,不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经费投入都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快速的发展需要,部分省市甚至由于缺乏政策依据,相关经费难以获得财政支持。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经费仍然集中在网络、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管理软件建设费用、开发人员费用等的经费投入比例不合理;教育信息化经费以项目建设经费为主,缺乏持续的运维服务经费支持,导致出现系统建设完成后难以持续运行。三是建设机制问题。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还是政府,尽管一部分企业已经投入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领域,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还未理顺,市场的活力尚未被全面激活,使得一些高品质企业面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观望犹豫,也造成了目前该领域建设企业的鱼龙混杂,从而影响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整体品质。

以上问题恰恰反映了当下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中亟需填补如下空白:《方案》说明了国家层面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即解决了国家层面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但《方案》的属性决定了它没有说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类办学机构(学校)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对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给出总体思路,从而明确各层面、各主体的责权利。“教育治理”目标的提出无疑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 推进“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下一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为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今后一阶段全国教育工作的目标确定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国教育系统为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适应教育形势变化,破解难题的一次重大理论和实践转型。“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管办评”的分离,核心是构建新型的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突破口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重点是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这个格局的核心是由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管理体系、以学校为主体的自主办学体系和以社会为主体的监督评价体系三者构成的。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要使这三大体系边界清晰、独立运作,相互制约、相互支持,分而不离、全面提升。

教育管理信息化对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管办评”三大体系的构建形成、分而不离,信息化是核心支撑;明晰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的职责和关系,信息化是有效途径;教育体系的运作优化、精细治理、即时响应,信息化是有力保障。“教育治理”理念对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至关重要:“教育治理”概念中包含的依法治教、区分权责、彼此尊重、相互协作和广泛参与的理念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甚至可以说,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前提,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国外经验,当下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和应用的目标是: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发挥各主体作用,积极建设各级教育管理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通过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全面应用,规范管理过程,推进信息公开,提高科学决策,做到教育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实现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三、 面向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

“教育治理”为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明了建设方向也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必须将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基础和依归。因此面向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当贯彻应用为导向,服务是核心的方针,使得各主体在应用中充分认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在服务中凝聚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共识;应当秉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理念,充分尊重各层面的实际需求,从而调动各主体的建设热情;坚持数据共享,核心业务系统统一规划部署的举措,通过数据共享使各主体充分获益,最大限度激发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功能潜能,通过核心业务系统统一规划部署实现教育核心业务和核心数据的上下贯通。

根据上述原则,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顶层设计可以从建设、应用、服务和保障四方面确定思路。

第一,建设目标:建成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教育部根据《方案》建立全国学生、教师(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并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推动学生管理、教师(职工)管理、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等核心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核心系统”)在地方和学校的建设与应用。核心系统由教育部统一设计开发,地方和学校免费使用。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按照“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上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原则,做好核心系统的部署与应用工作,建立地方学生、教师(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通过系统应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动态更新;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适用于区域内多个单位使用的通用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通用系统”)及单位内部使用的特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特色系统”)建设应用工作,实现信息技术在学生教师、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基本形成以核心系统为主干,通用系统和特色系统为支干的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

第二,应用目标:支撑和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所谓“伴随式收集”指的是通过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管理过程中实时形成教育基础数据,完成数据收集,不同于以往人工采集数据,逐级上报获取数据的方式。)和教育基础数据全国互通共享,积极探索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应用,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利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开展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应用(以下简称“五项应用”),实现管理过程精细化、决策支持科学化、数据获取伴随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分析即时化、公共服务人性化,充分释放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潜能,使教育管理信息化在政府职能转变、支撑和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政府教育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五项应用”在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覆盖。

第三,服务目标:助力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引导各类学校利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服务学校教学、管理各项事务,直接面向每一个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提供个人教育空间、学习空间、管理空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应用积极性,在学校内部实现管理平台全覆盖、管理教学相衔接、个人空间全接入,打破壁垒,使每一个教师、学生、管理者都成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者、应用者,将管理信息化打造成“智慧校园”的基础。

第四,保障目标: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格局中的职责分工和权利义务;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机制,充分调动地方、学校、社会及企业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格局中,教育部的职责是统筹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规划,指导各地各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规划和推动实施。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开发教育部本级信息系统和全国部署的业务信息核心系统;出台核心系统接口标准;组织推动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建设全国管理信息化的公共技术与安全支撑平台;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和编码体系,建立国家教育编码库;总体推动信息化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广泛地应用。

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是遵循教育部关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工作要求与规范,制定适应本省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状况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指导所辖地市区县与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主要具体任务是:配合教育部部署国家教育管理核心信息系统,组织在本地区的应用;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发本级信息系统和全省的通用信息系统,建成本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出台本级通用系统接口标准;进行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为本地区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运行的云服务;配合建设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与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技术服务体系,推动信息化在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广泛的应用。

地市区县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是根据实际教育管理职责,进行规划实施。对基础教育以区县统筹为主的地区,地市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可以参考省级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部分业务进行安排。对教育统筹比较多的地区,地市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要与区县教育管理信息化、中小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进行全面规划统筹,按照具体业务分工进行安排。主要任务是:配合教育部、省教育部门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部署,组织在本地区的应用;组织建设所辖区域集中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管理信息通用系统;出台本级通用系统接口标准;开发和应用本单位教育行政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建成本区教育基础数据库;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充分集成整合,为学校、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和办公办事服务。

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职责是,构建以管理和教学为核心、以师生应用为导向、针对不同学校类型特点的业务管理系统,以实现学生教师、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再造,使学校成为各级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数据源。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核心系统应当涵盖学生基础信息管理、教师基础信息管理、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三类应用,原则上由国家主导统一建设。通用系统主要涵盖课程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师发展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和协作交流管理等应用,原则上由各级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统筹建设。核心系统和通用系统采用“云服务”的模式提供各类教育机构(学校)使用。特色系统即指各类教育机构(学校)自主开发建设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如班级管理、档案管理、考勤管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教师日常事务管理等系统。学校可以通过特色系统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突显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特点。学校特色系统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标准和规范。

四、 总结与展望

加强改革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是现阶段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矛盾、有效推进教育治理的重要路径。教育部着手出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指南》正是为了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理念、规划层面,还应该转化为行动,唯有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真正付诸于实践,才能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使参与教育的各种主体活力竞相迸发,使创造教育智慧的源泉充分涌流,使教育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参考文献: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高校 艺术设计 教师现状 解决办法

截止到2011年2月全国共有1328所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约120万人,在校专业设计老师约5万人,年招生数29J5人,设计教育十年式的发展,高校只顾自身利润的得失,完全忽视学生的感受,不顾家长的期盼以及社会赋予的教育使命,不仅从招生上致使学生素质直线坠落,也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退化。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堪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责任心的下降,职业道德缺失

教师不专心上课,应付教学,得过且过,对学生放任不管不问,不关心院系专业的发展,只顾自己,以自我为主。上课留学生在课堂做作业,自己在外面溜达,以学生回寝室做作业或市场教研等理由而旷课,导致很多学生对教师有怨言甚至反映到校领导层面。除了上课很少主动抽出时间辅导学生,与学生沟通。甚至有些教师心胸狭窄,小肚鸡肠,搬弄是非,从道德上根本就不符合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艺术教师在学校受教育过程中,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性养成了自由放松的状态,甚至部分教师有了松散不负责任的心态,在课堂上不认真教学,课后不充电仅凭学校学到的知识教学生,有的老师上几节课后就放学生自由活动,完全丢失了教师的责任心,甚至有的教师酒后打架斗殴,教师队伍素质整体退化。

二、专业实践能力过差

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许多教师只重视理论不注重实践,专业能力低下,也不会主动给自己“充电”,不思进取,凭着自己的老本昧着良心不断欺骗学生,只会一些虚空理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从不做实际设计项目,甚至也不做虚拟设计、参加设计比赛,整天只说不做,严重背离了设计这一实践性的特性,使教师没有实践的经验和第一线的设计心得,甚至有教师最基本的设计草图都不会画,设计理论与实战实践的严重脱离,造成教师只会纸上谈兵,实践能力的低下导致难以将真正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教师队伍非专业化

非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也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学理论的教实设计、学绘画的教“视觉传达”,学机械制造的教“产品设计”、学文学的教“动画剧本”……。另外很多艺术系主任都不是艺术专业出身,故很难完全把握艺术教育规律,不在乎其对设计教育了解多少,结果胡乱指导专业发展,胡乱管理专业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学历暴发户”和“职称暴发户”。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下滑是由众多原因造成,归纳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产业化的畸变

教育产业化其实就是逐利化,在缺失道德底线背景下的招生就是逐利的招生,“以钱为纲”,教育朝钱看。由于艺术设计类学费收费高且教学投资较低,不像理工科那样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导致很多高校为了增加学校经济收入,获得最大经济利润,肆无忌惮的扩招(比如西安美术学院)和建设新的设计专业。更令^可笑的是在全国一千多家综合大学中毫无例外地都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即便是体育学院、农业大学、音乐学院、医学院、地质与财经大学也都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唯恐搭不上这班赚钱的快车。全国设计类学生总数不断膨胀,学生素质不断退化,高考学生理科学不好学文科,文科学不好学表演学音乐学体育,形象不行、唱的不好、体质不好只好学美术,大部分学生学美术是抱着投机的心态。由于不喜爱这个专业导致学生不愿意学,学生素质不断下降,缺乏思考,创新,务实的精神,得过且过的状态,导致设计混混的滋生,致使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下降,教学不尽心尽力,最终导致教与学的恶性循环。此外教师队伍整体上承受着扩招后数倍于十年前的授课压力、令自身几乎没有了喘息“充电”、从事科研与设计实践的时间与空间,无暇改进课程并跟进设计行业的发展,不能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其次,教育管理体制的僵化

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目前设计教育体系不是因为需要这些课程开设而是因为沿袭过去的习惯按照现有人员的能力而开设的,在现行教育体制的牵制下,高校设计教育与产业的发展基本脱节,高校设计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产业。设计教育不能随市场、产业的变化随机而变。导致高校教师没有实践设计机会。

1、缺乏实践经验

设计专业属于实用型专业如果教师缺乏实践,那么学生在社会上将难以胜任岗位,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没有进行相应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校也没有相应的教师实践培训l机制,而设计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资质,即教师+设计师,才能真正的教导学生,将实践设计经验传授给学生,笔者就遇到过一位老师设计一张A4大小的名片的事情。

―方面教师本身来源于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还是侧重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在学校学习中就缺少实践能力的锻炼,加上从小受到教育思维定势的原因,很少人主动去公司,工作室,打工实践,这样就造成对设计实践能力的缺失。另―方面高校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不能满足市场,反映滞后,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科研制度的导向偏离

设计类科研以论文的发表才作为科研成果,而不是设计作品或是专业水准大赛获奖作品,这就如同诗人的诗不算成果,而诗人的论文算成果那样荒谬。设计专业与其他文理科不同,因为设计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在市场经济下与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而现行的科研制度只注重设计理论的研究忽视设计创造价值这一根本特性,严重误导了教师只重视没有实践而得来的“虚空理论”,轻视设计实践,使得教师实践与理论脱节,只会纸上谈兵,同时职称评定注重论文的发表,更加迫使教师一切向理论看齐。

科研考评要求更看重的数量、课题的多少,当然在理工科专业是必须的,因为这些专业最后的成果、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论文与课题,但艺术类中不一定,油画专业老师评判的好坏应该是画了多少张优秀的作品或参加了什么展览,学设计的老师评判的好坏应该是他做了多少设计项目,参加了什么展,获了多少奖,这才是艺术专业教师的真正科研,而非写了多少论文。

科研考评机制对论文有核心论文的有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但缺少获奖的科研积分奖励,尤其是国际大赛的奖励,现今中国设计师已经走向国际设计舞台,在众多国际顶级设计大赛屡获佳绩,这些奖项的评定考评制度的制定是必须的,从学校扩大声誉利益以及鼓励教师专业深度发展利益出发,这些获奖无疑是必须支持的,虽然比赛较多,比赛层次不一,但不能因为难以判定获奖层次而不鼓励教师参赛,这样只会使学校失去美誉传播机会和教师丧失设计研究的积极性,对专业发展严重不利。

3、缺少务实的人事制度

(1)过于重学历、职称轻能力

高校设计教师的引进多是高学历人才,由于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教师理论水平相对高但实践能力差,尤其是年轻教师刚从学校读完硕士或博士生,随后直接进入学校教书,由于在学生时代接受的理论多实践少,且读研究生时更重视理论研究缺少下企业实践,这样的知识水平结构教书就造成了当下的恶性循环。

由于人事制度在引进人才时只看重学历和职称,所以造成教师队伍理论强于实践。不少院校的院长、系主任是由非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担任,只看其是否是教授、副教授,是否是高学历,但对专业不懂,造成专业难以发展的困境。

(2)奖惩不明

高校奖惩差距不大以及执行力弱对教师产生的负面消极的影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大锅饭局面使有能力的老师不愿意付出过多,没有能力的老师可以整天混日子,成为与混混学生相对应的混混教师,甚至有学生投诉频繁的教师因有编制而学校也只好口头警告,而不是像企业那样给予果断解聘。

对高校设计专业教师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解决:

一、回归精英化教育

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大众化、规模化回归到教育精英化、优质化,将重理论教育逐步转为以实践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上,让同学们真正掌握技术与艺术,严肃校风校纪,杜绝教学的随意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减轻教师授课负担,留给教师充足时间去“充电”,去从事设计实践跟进设计行业发展,优化课程,减少招生量,进行符合专业特性的小班制教学,实行真实的师徒制教学,这样才能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二、科研导向,鼓励实践

针对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这一特点,承认实践设计作品和专业水准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为科研绩分,从科研上承认艺术设计作品,鼓励教师进行艺术设计创作,通过制定科研积分,将艺术设计作品获奖、参展、发表列入科研积分考核办法并制定对应的积分及说明,由于艺术类专业特殊性应考虑到教育部、文化部主办的艺术类的美术类比赛非常少,比如全国美展5年一次,这样还应考虑其他同性质部门比赛予以承认,对国际性大赛、国际出版物的作品发表给予承认,这样才能从实际客观给予艺术设计教师发展以鼓励,回归到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上来,当然由于艺术认定的专业性与复杂性,高校应根据艺术设计发展规律,进行积分的调整与修改,在承认设计作品大赛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论文数量的要求,从而鼓励教师多实践多设计多参加比赛,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任人为贤,优胜劣汰

防止安插人情教师,杜绝人情教师进入,以德和才引进优秀人才,根据专业选择对口的教师,任命专业对口教师担任领导职务,不唯学历,招聘有责任心有才能的教师,不拘―格降人才,注重教师的实践设计能力,任命专业优秀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院系领导,拨正专业教学思路。

制定惩罚分明的制度,鼓励教师做好本质工作的基础上努力为专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对消极怠工、混日子的教师给予严惩,情节严重者给予开除,只有这样良好的竞争机制,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四打造教师学习环境

设计院校一定要给教师充电的机会,为教师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给教师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安排教师用一学期的时间去企业实践锻炼,组织大家观看相关展览,到企业与优秀企业家、设计师进行深度交流,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设计一线实践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并且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补充教学工作带来的知识透支,这样才能传授给学生真正的实践知识和新鲜的知识。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心理特征;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团体活动;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艺术院校也不例外。相较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课程具有系统性、广泛性、高效性等特点,可以使学生系统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技巧,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心理学课程,它注重的是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对心理调适技巧的运用,而并非聚焦于晦涩的心理学概念和基础知识,故它是一种实践性课程。除课堂讲授外,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体活动、情境表演、体验活动、影视资料等,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并具备更强的体验性。其中团体活动深受学生欢迎,使用频率高,效果斐然,在教学实践中广为使用。团体教学活动是创设一种与生活中类似的场景,让学生去模拟、扮演、体会、感受和分享,使他们在情境中观察、体验,改变认知,尝试新的行为模式,并运用到生活中去,达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一、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艺术类大学生具有很多当代大学生共同的优秀品质——自信、乐观、精力充沛、积极进取等[1]。除这些共同点之外,艺术类大学生还具有自身独特的心理特征。(一)追求独特,崇尚个性,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一般而言,艺术类大学生非常注重个性,不喜欢模仿别人,渴望与众不同,在校园里,他们总是以时尚特异的服装、新潮独特的发型示人。他们在学习、生活别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这既是艺术熏陶的结果,也是取得专业成绩所必需的要素。这种独特的个性使艺术类大学生像一个个带着棱角的小石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很容易触及各自的棱角,与他人、集体乃至社会发生冲突和碰撞。苏常青的研究证明艺术类大学生总体上倾向于个人价值的实现[2],强调自我,希望在专业领域有突出成就,认为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集体和社会的发展。(二)自由散漫,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欠缺艺术类大学生大多是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艺术专业学习与传统教学不同,经常是教师个别化指导,学生独立创作,教与学都带有明显的个人化色彩,课堂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种自由散漫的氛围。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也养成了一定的随意性。他们渴望成为个性鲜明的艺术家,看重自身艺术风格的培养,除了接受教师的指导外,不太注重与别人的交流与合作,所以艺术类大学生整体表现为合作精神欠缺。他们自律能力较弱,不愿受规章制度的约束。然而,若对规则熟视无睹,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碰壁,造成适应障碍,带来心理方面的困扰,影响其社会性发展。(三)单纯而直率,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艺术类大学生一般比较单纯、直率,世故性差,《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其L分得分较低也体现了这一特点[3]。这种单纯和直率使他们活得真实而自然,较少压抑自己的内心,心理问题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有时也会在无意中伤及他人,或遭遇挫折,产生人际交往或情绪管理问题。部分学生因为过于直率,难以共情他人,引发人际关系冲突,导致烦恼、焦虑、抑郁,在内心深处产生孤独感。另外,在求学生涯中,大部分艺术生经常去不同的机构学习和集训,人际交往圈变化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社交能力的培养,频繁更换环境也降低了其人际亲密度和归属感。(四)专业认同感强,但文化基础薄弱,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艺术类大学生多是从兴趣爱好出发,自主选择,故对所学专业有很强的认同感。在学习中,他们重视专业成就,崇拜本专业的权威,积极寻求锻炼和展示专业能力的机会。然而受“专才教育”思想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课学习的倾向,导致文化基础薄弱。然而,轻视文化素养的积累与提高,过于关注外在技术和表达形式,会导致艺术作品徒具形而无神。个别学生学习仅凭爱好,缺乏生涯规划和自我管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专业高成就感的心理预期与不重视学习的现实表现形成矛盾,造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差距过大,容易产生挫败感。(五)敏感性强,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经过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类大学生多具有情感丰富、心思细腻、敏感、情绪波动大等特点。笔者在近几年心理普测中发现,艺术类大学生在《卡特尔16中人格因素量表》(16PF)敏感性方面整体得分较高;也有研究显示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特质在循环性(C)上得分较高,表现为气量小,情绪波动大等[1]。这种情绪的敏感性有助于他们捕捉珍贵的瞬间,创作出情感情绪强烈的优秀作品,引发人们内心的共鸣。但在生活中,这种高昂而不稳定的情绪和突出的个性如果发展不当,可能会形成偏激执拗性格,需要及时加以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很多特点都是双刃剑,需要正确引导,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课堂表现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具有明显差异,他们反感中规中矩、一板一眼的知识教学模式,喜欢随意、体验式的课堂。所以,融入团体活动在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尤为重要。简单易操作的团体活动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积极参与体验,体察改变后带来的感受,从而自发产生改变,达到主动进行心理调适的目的。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设计

(一)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原则:积极正向,温暖抱持,寻找资源,鼓励个性,激发创造性积极的表达、安全的环境和温暖的抱持是团队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团队成员需要做出并一直信守的承诺。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是一个赋能的过程,所以必须积极正向,具有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寻找、挖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优势,从积极的角度出发,重新诠释与建构以往经历、自我评价,使个人体验到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提高自信心,接纳、欣赏自我,并进一步推己及人,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没有个人风格的艺术独创,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艺术生命,对于艺术人才培养而言,所有教育教学都要立足于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故与综合性高校相比较,艺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多了一层更高的使命,既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又要尊重、呵护学生的独特性,激发创意。所以,艺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团体活动,可以融入一些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如头脑风暴、非利手表达、脑力激荡、创意表达、自由绘画、立体创作等,发散思维,使学生自由地思考,随意地表达,在相互碰撞中激发创造性。(二)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内容:注重自我成长、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内容对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艺术院校大学生团体活动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设定相关内容模块。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自由散漫、自律能力弱的特点,团体活动可以设计自我管理模块,如时间管理、生命线、生涯规划、自我管理15天计划、紫手环不抱怨运动等。也可以加入规则体验环节,帮助他们体会遵守和不遵守规则的不同感受,以及两种不同的选择带来的益处和损失,学会约束自我行为。情绪管理是艺术类大学生的弱项,他们情绪波动大,在遇到压力事件或冲突情景时,容易出现情绪调适不当。可以在课堂教学团体活动中通过倾诉、涂鸦、绘画、书信、树洞、冥想放松等多种形式进行情绪宣泄,采用认知疗法技术纠正非理性信念,减少不良情绪的形成;采用冰山理论,帮他们揭开情绪背后的层层面纱,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满足内心的真正需求,丰盈自己,不再被表面的情绪所困扰,从根本上消除不良情绪。人际交往也是艺术类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重点课题之一。因为自我、单纯、直率、个性凸显,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较少顾及别人的感受。艺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团体活动,需要重点设计人际关系主题单元,传授人际交往技巧,模拟人际交往场景,在具体的情景中使用、训练与人沟通的要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被聆听、被理解的感受;进行角色互换,学习倾听、理解他人,看到别人的心理需求,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互相满足。通过反复练习使他们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避免攻击性、指责性的语言,体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情绪,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减少冲突。比较常见的活动包括滚雪球、萨提亚沟通模式体验、心理情景剧、角色互换等。通过团队合作与竞争活动,促使内部成员之间加强沟通、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增加团队凝聚力,体会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常用活动包括同舟共济、诺亚方舟、信任之旅、你说我画、月球传输等。资源取向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人本主义、叙事疗法、积极心理学、家庭治疗、支持疗法等很多流派都非常注重寻找个体自身的资源,帮助他们挖掘、体验自己的优点,或者寻找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和事,梳理这些人和事带来的正面影响,然后把这些积极因素与他进行链接,使之真正成为个体自身的资源。常见的团体活动包括优势大比拼、20个我是谁、戴高帽、独特的我、绘制家庭树、影响轮等。积极心理学常用的活动如三件好事训练、一周积极情绪体验、优势自我分享等,对于学生发现自我优势、体验积极情绪具有明显的效果。这些活动积极向上、形式灵活、易于实施,非常适合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更多的团队活动方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三)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形式:分组平行实施,注重体验,可以采用表达性艺术治疗等多种方式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都是大班模式,为提升教学效率,顾及到所有学生,团体活动需要分组平行开展。分组时,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也可以同质分组,组间异质,具体分组形式由活动内容决定。如在自我成长章节,为让学生看到自己这一类型人的性格特点,感受到支持,可以采用MBTI性格测试分类,将同一种性格类型的学生分在一组,讨论各自的爱好、特点、优点和缺点,并进行汇总。学生在组内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具有众多的共同点,同时会意识到原来别人与自己一样具有类似的不足,从而降低焦虑和自卑,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组间分享,他们可以看到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类型,以及他们的优势和缺陷,认识到世界上既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改变非此即彼的两极认识,悦纳自己,欣赏他人。在人际交往章节,为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性格类型人的交往风格,则可以实行异质分组或随机分组。异质分组有助于相互理解和互补,随机分组本身就具有意义,因为学生在班级、宿舍里即是随机分派的,无法选择,这种分组情景更接近现实。成员在小组内参加活动,分享体会和感受,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学生在组内活动中可以认识新的朋友,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尝试用与平时完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感受不同情绪的流淌和来自他人的善意与包容,即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独特,在教学团体活动中,老师应重体验、少说教,让学生融入活动,进入角色,有感而发,由悟而变,由此获得成长。所以,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重点在于创设各种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去参与、体验。多项研究证明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因其非语言优势可以减少参与者的抗拒心理,有效改善人际关系、社交回避及苦恼[4],显著提升团队的归属感和个体的自尊水平[5]。而且在艺术院校,创作材料随手可得,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熟悉而亲切,故艺术院校大学生课堂教学团体活动可多采用此种形式。在团体活动中,可以宣泄情绪,调整认知,也可以将艺术创意融入不同环节,增加创造性,在作品结束时构建心理完型,达到自愈。常见形式包括涂鸦、个人和团体绘画、曼陀罗、OH卡牌、色彩体验、综合材料创作、手工作品、剪纸等,将情绪宣泄、认知改变、行为调整和专业学习相结合,发挥美育的心理学功能,使心理调适和专业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艺术熏陶中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翟秀军、艺术类与非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5):154-156、

[2]苏常青、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大学生情况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4):33-36、

[3]张继玉、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5):191-192、

[4]郭昱辰、艺术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实验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 审美教育 教学设计 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

一、引言

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深入,教学设计的发展和完善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审美理论与教学设计的结合是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求,是教学设计自身完善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以来,审美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推动了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美育与学科整合,即在教育教学中贯穿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使学生学习与审美活动相结合,达到教学与审美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审美情趣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学者及教育研究者进行教学设计的改革,即在现有的教学设计理论下结合审美理论,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学习者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促使学习者审美需要的满足,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本文主要从审美理论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探讨,力求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教学设计研究。

二、审美基本理论探讨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

审美教育理论的提出者是拥有“现代审美教育之父”称号的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席勒指出审美教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是“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的教育。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并开辟了以“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和谐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审美教育模式。简而言之,审美教育就是一种以情感为中介,在个体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的以达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意志相统一的审美享受的特殊教育方式。

(二)审美与学习的相关性

学习是人类个体自身发展的实践活动,而审美也是人类对客观物体及自身的发现和欣赏。因此,审美与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1、学习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对象与内容、学习的方法及学习的结果都同审美的过程息息相关。审美的实践即是学习的实践。

2、实践的过程是主体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对物质客体的改造过程。审美实践与学习实践都属于实践活动,目的和结果也是一致的,同时审美实践与学习实践的主体都是学习者。

三、审美式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一)审美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和特征

审美式教学设计,就是教学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美的教学媒介,以审美的态度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优化方法和策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审美情趣及能力的健康发展,建构和完善学习者的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式教学设计具备的主要特征如下:

1、审美式教学设计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深层整合

审美就是艺术性的体现,而教学设计又是科学严谨的。审美式教学设计是以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深层整合。

2、审美式教学设计是发展性和开放性的和谐统一

审美式教学设计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对研究者和教学者来说是开放性的,其自身的发展需要研究者和教学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充实。因此,审美式教学设计是发展性和开放性的和谐统一。

3、审美式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与审美活动的自然结合

审美式教学设计首先是一种教学活动,是教学者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及教学内容、结构、方法的设计;审美式教学设计也是人类的审美活动其力求使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与身心,同时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情趣。

总之,审美式教学设计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发展性与开放性、教育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是真善美的统一。

(二)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

我根据学习者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结合学习者审美心理过程,以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何克抗等教学专家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为基础,在教学设计中纳入审美活动的元素后提出了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

1、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图及简析

(sheet1 the mod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based on aesthetics)

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是根据学习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结合学习者审美心理过程,在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支持下进行的研究。

首先,在教学设计之前,要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习者特征分析。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与其他教学设计模式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它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习者的情感培养这一目标。在学习者特征分析中,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而且要了解学习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结构,并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相关的教学媒体等。

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和认知结构变量决定阶段教学,即指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中以何种教学方式为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贯穿审美要素,即是以学习者审美心理过程来进行教学设计。在人类审美过程中作为心理功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包括两个系列的心理因素:审美的认知心理和审美的价值心理。如在“发现式”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信息资源的提供就应按照学习者的审美期待进行。教学者在教学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而具有美感的信息资源的媒材,使学习者在一个愉悦的情景中感受教学的美,激发学习者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冲动,从而促使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智力与能力的统一,进而促进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

最后,教学评价与审美判断之后,如若教学设计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则对教学方式进行修改或者采用其他补充的教学策略以促使教学设计的优化。如果教学评价与审美判断结果达到教学目标与效果就可以适时地根据需要进行教学结果实践和审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促使学习者知识技能的内化,审美情趣的升华,认知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

由图1的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可知,审美及立美(审美的实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无论在教学的阶段中以何种教学方式为主都应考虑到审美教育对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教学者就应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习者审美心理的建构,培养学习者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内在情感及透彻的理解力。

2、审美式教学设计的相关策略

前面提出了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教学的顺序、学习的主题。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学科的特点,结合该学科的基本概念、规律、法则等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2)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身知识的积极构建者。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情趣;坚持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审美意识。在具体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结合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开发课程资源。在选择和组织教学材料方面,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材料内容同学习者各种特征的和谐。同时也要注意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多加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同时兼顾他们的共性,从而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选择教学媒体,创设美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媒体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结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选择合适的媒材,并使用合适的载体进行呈现,从而创设美的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审美情感,进而促使学生建构审美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目标,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媒材和相应的载体。

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和学习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美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满足学生的审美愉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重组与改造,而且有益于学习者的同化和顺应,帮助学习者进行思维联想,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4)注重教学方法,设计美的活动。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采用教师讲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但这些活动一定都要满足学习者的审美需要。设计美的活动要注意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均衡安排,保持节奏的鲜明及各环节之间流畅的衔接。同时,活动的形式也应富于变化和丰富,活动结构完备统一。

(5)进行教学评价与审美实践。

审美实践也就是学习实践。这一环节可以设计在教学过程之中,也可以放置于教学完成之后进行练习与实践,这取决于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教学评价要与审美实践相结合。

总之,审美式教学设计无论就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设计都应遵循多样统一、和谐鲜明的审美原则,根据学习者审美心理建构的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安排。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基于审美理论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探讨审美的基本理论、审美同学习的关系,以及新课程下的主要教学设计模式和策略,进而提出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和相关策略,但仅是就审美式教学设计的初步探讨和研究,还有许多不尽详细和尚待挖掘的地方。教学设计研究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相信对于更好地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及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会有更完备和具体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出现。

参考文献:

[1]李峰,吕卫东主编、美学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8、

[2]刘叔成,夏放之,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

[3]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

[4]戚廷贵主编、美学:审美理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

[5]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6]孙俊三、教育过程的美学意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7]陈泓茹、“寓教于乐”与审美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7,(1),(总94),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1-0134-03、

[8]李如密、国内外教学美学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教育学术月刊,2008、1、

[9]Gustafson,K、L、Survey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models、(2nd ed、)[with an annotated ERIC bibliography by G、C、Powell]、Syracuse University:ERIC ClearinghOuse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IR-91),1991、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教学思路

近几年,我国高校艺术设计取得了跨越式进步,逐渐走向规模化、规范化以及统一化,学科覆盖种类越来越齐全,已经逐渐形成独特的设计教育体系。然而,在我们为其所取得教学成果欢呼之际,也不禁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式感到忧虑,这是因为我国很多以设计为主专的高校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相互借鉴抄袭,课程内容千遍一律,严重缺乏创新性,造成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混乱不清,并且科研能力不强及办学硬件水平低。特别是在高校快速发展的当今,不计后果的大规模扩招,对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不重视,导致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作者认为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思路的研究极其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1)艺术设计教育与美术教育划分不清晰。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制还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受传统美术教育影响,人们经常把艺术设计教育等同于美术教育,并且在我国多数高校仍然沿袭传统的美术教育形式在艺术设计中,对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并没有明确的认识。(2)素质化教育程度有待提升。我国现现全面提倡素质化教育,其核心目标是依靠素质化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新课标对高校艺术设计素质化教育提出的任务中包括素质、审美意识、动手能力、交流、心理健康等综合教育。而目前我国高校设计教育历史不长,同国外艺术教育界相差甚远,尤其是在高校艺术发展形势较好的几年内,高校大量扩招艺术设计生,但是师资配备却远远跟不上,导致学校教育质量降低。(3)理论知识与艺术设计相互脱离。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三类,分别是造型设计、专业设计、基础知识,而这三类彼此独立、自成体系,各课程间无法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并且专业老师之间也很少进行专业知识交流。通常是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将所有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浅显的学习一遍以后,并没有专业的老师对各课程间进行串联,同学们就开始做毕业设计,至于毕业设计内容的合理性学校并不在意。

二、提升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建议

(1)健全艺术设计教学体制,向市场化趋势靠拢。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人才就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因此,高校艺术设计要以市场对人才需要动向有策略性的进行教学体制改革,使得艺术设计教育模式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健全艺术设计教学体制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制改革应以培养人才、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为核心;第二,以市场需要做好艺术研发工作,创新艺术设计,培养独特的艺术灵感,创造出社会需要的艺术作品。第三,在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上,要将课堂式教育向实践教育逐步过渡,这样有利于学生们更早的介入市场活动。(2)明确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明确的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人才目标是教育正确发展的前提,要将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作为总体发展目标,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应该将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人才的渠道要不断拓宽,培养出的人才只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兼备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是社会进步选择人才的方向。(3)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要走向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袭来,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要走向国际化,努力步入世界艺术设计的领先行列。若想实现这样伟大的目标,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应当不断强化设计的服务意识和人性化设计两方面:服务意识是指扩大服务范围,以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的基本理念,减少地球资源的浪费;人性化设计是指绿色设计,以服务意识为设计前提。

总之,在我国教育体制全面改革的推动下,艺术设计在高校中或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对艺术设计教育给予高度重视,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设计教育,立足于目前设计教育教学,不断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思路,从而为高校艺术设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王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刍议[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1,12(7):84~86

[2]郝建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之我见[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5(4):44~46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

一、引言

学生进入技工学校,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个关键的过渡阶段。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都有较大的改变,他们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所以学生会产生很多的疑惑,与人交往之间的疑惑、学生生活上的疑惑、选择职业的疑惑等,这时就需要学校展开相应的心理教育活动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学会调控情绪,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组织的活动多,学生感受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的具体小活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但是事实情况是学生只是停留在活动表面上快乐,而没有真正的体验活动的目的与真谛。在课堂活动过程后,教师询问学生的感受,大部分学生回答都是简单的词语,体会到的都是活动的表面意思,更本没有体会到活动的深层意思,就更不要说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问题了。这样的课堂不利于长远的发展。第二,效果短暂难以见效。在活动体会中,教师让学生自主体会,学生总会讲到自己喜欢什么样子的,而不是说到学生发现了什么,这样他们的活动体验不深刻,课堂纪律缺乏秩序。这样的效果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过后,学生的热情过了,学生就会恢复常态,活动效果难以见效。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学生方面。观念偏差:学生观念上认为课堂就是在班级里的,学生认真听课。所以学生就在课下懒散惯了,并且以为活动课也是课下,这样学生在活动课上随意发言、纪律松散,同时也会做很多的小动作,这对教师管理课堂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影响到了课堂教学质量。自卑情绪严重: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很安静总是自己思考、作答。不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当中来,上课也从来不举手发言,这样的学生是自卑的学生,怕说错所以怕说。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学习困难户,所以在长期的的学业挫败中形成比较低的自我评价,自卑情绪比较严重,学生不敢在人面前发言,形成自我封闭。思想空虚:在技工学校里有的学生理想特别空虚,因为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没有人生目标。天天上课只是来混日子的。所以这样的学生在活动课上缺乏热情,就算是教室上课的时候,这样的学生也会窃窃私语,不会认真的听讲。他们这样的表现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而且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别的同学的学习,继而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效果。第二,教师方面。重视形式忽略效果:活动课程一般形式基本上包括游戏、讨论、较色扮演等,都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当中来。但是教师对于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的可行性、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等问题都缺乏思考。所以一节课下来,会让学生感觉到眼花缭乱的,这样的课堂只是让学生体会到活动表面的快感,但是学生对深层次的体会甚少。教师自身能力欠缺: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缺乏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就是说,教师缺乏专业的指导与培训。所以教师在活动课上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活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活动上缺乏兴趣,导致学生对活动内容不感兴趣,从而也就是教学成果提不上来。

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形式

第一,团队合作游戏活动。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设计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游戏,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心理知识。就比如团队合作游戏的“两人三足”游戏,要使学生与别人共同合作完成任务,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自身团队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心等。这些游戏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第二,讨论活动。以多人为单位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但是在这项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需要保护学生的一部分隐私。同时也要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优势、劣势,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样的做法不仅让学生之间增加了解,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认知自己。第三,才艺表演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一些有才艺的学生更好的展示自己,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激励了学生勇敢的表现自己,让学生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的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8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机构设置现状

1、电化教育与电教中心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中,电化教育真正获得迅速发展的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1978年至现在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期间中央和各省市的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成立,各高校纷纷建立了电化教育工作机构――电教中心,并积极购置电教设备,开展电化教学。从此中国的电化教育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2、计算中心及网络中心等机构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微型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高校纷纷购置大批微型计算机建设起了计算机实验室。由于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面极宽,各系部专业都要开相应的课程,使得计算机实验室的需求量很大,学校为了统一管理和提高使用效率,将计算机实验室统一规划和建设,于是就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工作机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中心)。应当说,早期的计算机实验室或计算机中心的管理模式属于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在高校中它归属于实验室系列管理,而当时电教中心已经是独立的管理模式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没有得到发展,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将作为一种媒体进入教学领域,所以计算中心和电教中心作为两个工作职能不同的机构而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不可能将计算机实验教学纳入到电化教学的范畴中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高校中的计算中心已经是不亚于电教中心的专门工作机构,完成计算机实践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工作任务,其人员在规模上也超过了电教队伍,特点是队伍较年轻化,业务素质高,掌握计算机技术。

90年代中期以后,Internet异军突起,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世界进入了网络信息的时代。作为教育主阵地的高校,纷纷兴建自己的信息网络,校园网建设成为各高校的首要议题。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建成,有些学校为了加强管理,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工作机构――网络中心。网络中心的队伍更加年轻,业务素质都很高,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今天,除了网络中心以外,有些高校还专门设置了CAI中心或多媒体教学中心等机构。都是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大力发展而产生的。

机构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都应用到教育与教学中来,如多媒体教学以其卓越的多媒体教学功能,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而传统的视听教学则逐渐在萎缩,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电化教育的应用模式也呈现了多样化,特别是朝着多媒体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了。于是在学校中三个中心的工作内容逐渐接近,并且出现了工作范畴的交叉。电教中心申请建设多媒体教室搞多媒体教学,计算中心搞计算机辅助教学也要上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心建设管理校园网,电教中心管理电视教学网,并且也要上多媒体综合信息网络;三个中心都在搞计算机CAI、多媒体课件,以及三个中心都要抢远程教学等等。于是。大家都在争现代教育技术的地盘,大唱“三国演义”。

多头管理以及工作范畴出现交叉,使得各个部门不能准确地各负其责,很多事情大家都管又都不管。难以协调。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建设等方面也难于做到统一的、长远的规划,给相关职能部门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按三个中心的机构设置,并给予他们一个比较准确的工作定位的话,那么一般会理解为:电教中心管电化教学(仍然是常规视听媒体为主,并包括宣传教育工作),计算中心管计算机辅助教学(当然也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中心管校园网和远程教学等等。显然,对电教中心的工作内容来说,比较常规、陈旧、需求逐渐萎缩,不利于发展,即使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也难名副其实!

集中管理与职能定位

关于电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和范畴,电教理论界已争论很久,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方向是一致的,内容也是基本一致的,但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更广泛一些,它包含了过去我们不曾注重的学习过程的设计等内容。现在看,不管是视听媒体也好,还是计算机媒体也好,或是信息媒体也好,它们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学媒体,都属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就应该集中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麾下。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国家教育与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着骨干和导向的作用。当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从机构调整人手,本着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机构设置、统一管理、避免“多中心、小而全”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管理机构,以确保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状态下良性发展。将现有的电教中心、计算中心、多媒体中心、网络中心等机构撤销,合并重组为一个新的机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合并后的队伍趋向年轻化,人员的业务素质有所提高,解决了过去电教队伍人员老化,计算机操作能力较低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业务工作的合并,使得更多的人得到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利于优胜劣汰。

新组建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定位应该是具有管理职能的教学单位。其教学职能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推进教育与教学的现代化。管理职能是制定并执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划,统一管理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与远程教学以及其他宣传教育如校内电台、电视台的管理等等。当前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机构的工作任务

根据高等教育和高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必须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否则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就会失去它的作用

和地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机构的工作任务也将围绕这个中心全面展开。

1、转变观念,将工作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转变观念就是要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界定的范畴规划今后的工作。要从过去只注重教学媒体技术的应用,转变到既注重媒体技术、又注重教学过程设计;要从过去单纯的教学服务型,转变到参与教学过程设计的教改型。具体说就是要深入到教学中去,与任课教师一道,参与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此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能否持续发展,其关键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现阶段加强队伍建设可采取培训和引进两种方式,主要是培训。培训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分层次的培训,内容主要由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方法、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软件设计技术等等。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的教学设计、技术应用、理论研究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二是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业务技能的培训,强化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促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引进,就是要引进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理论、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专业人才,充实现代教育技术的骨干队伍。

3、大力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建设

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并继续巩固电教常规媒体的阵地。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在教学中的长处。这样就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大力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软件建设

软件包括电教音像教材和计算机CM、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近年来,传统的音像教材逐渐向课堂上插播用的音像教材。并向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制作工作一定要抓起来,并且需要建立一个擅长于开发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工作队伍,共同开发教学课件,以便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5、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平顶山学院是双一流大学吗(精选2篇)
  • 下一篇:广东科技学院王牌优势专业有哪些(精选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