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诗歌艺术鉴赏(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8 栏目:写作范文

诗歌艺术鉴赏篇1

关键词:诗歌;鉴赏;情境;想象;融境;入情;专题;突破

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说过,诗歌是文学的顶峰,也是文学的最高样式。的确,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多少年积淀下来的诗词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同时,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一节中,明确说明“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而其中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作为文学顶峰的诗歌鉴赏是高中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途径。

我们知道,诗歌与其他文学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诗歌蕴涵的文字之外的意思,在于符号之下负载的意象、暗蕴的哲理、流淌的音韵、跃动的情趣等。所以,研读诗歌,我们就会发现,诗歌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就是诗人在诗歌语言中凝结而成的“情境”,所以,在本人的诗歌教学中就尝试紧扣诗歌“情境”核心逐步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做法。

一、准确而又全面地解读诗歌文本,通过想象来“设境”

诗词是一门经典的语言艺术,它注重用词炼句,讲究反复推敲。它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话和所写的文章不一样,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来表达尽量多的内涵,也就是文学理论中的所谓“言约旨远”(《世说新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洪迈《容斋随笔》),“语少而意广”(陈师道《后山诗话》)等等,这些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所以,要能很好地鉴赏一首诗歌作品,能准确而又全面地解读诗歌文本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本人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对于诗歌作品的“翻译转化”过程。“翻译转化”其实是套用文言文阅读的用语,也就是能将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尽可能形象传神地转化成现代汉语,甚至带有一定的文学性,以减少鉴赏过程中的文字障碍。为此,在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中,本人利用语文随笔的机会训练学生诗歌的“翻译转化”能力。当然,由于学生能力的差异,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能非常艺术的转化,但是,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我始终紧抓“准确”一点不放,因为如果这一步的文本解读出了偏差,那后面的鉴赏就不可能完成了。

当然,我训练学生这一能力其实就是想要进一步训练学生通过文字想象画面来创设情境的能力。

众所周知,想象是构思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是进行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丰富、新颖、大胆、奇特的想象,对于创造成功的艺术形象有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古代许多著名诗人的著名诗篇中,都充满着十分奇特、大胆的艺术想象。这些想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过去、现在、未来,天上、人间、地下,无所不包。

二、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而融“境”入情,再造形象

在诗词鉴赏中,学生根据诗词的“翻译转化”进行再次创造想象,这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从而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比如,利用以前时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伴着枯藤、老树和归巢的寒鸦声中,踟蹰远行。所以,就这样,在诗歌的鉴赏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和联想,把省略的空白部分补充出来,让自己去代替诗人。这就犹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学生根据生活的逻辑、积累的经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就这样,学生也就能够“设身处地”,通过假设自己就是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中,想诗人所想,感作者所感,揣摩诗人的思想情感,真正做到了融“境”入情。所以,当学生能够做到这一步之后,就能够很好地理解诗人为什么要这样的意象,要写这样的事情了,最终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三、立足“情境”,高屋建瓴,条分缕析,专题突破

如果说,上面的两个步骤是解决了写什么和为什么写的问题的话,那么,这一步就是要将诗歌鉴赏由整体转为专题,解决一个怎么写的问题。所以,我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就注重专题考点突破。

根据近几年江苏语文高考的诗歌鉴赏的题型以及相关的考试说明,我们了解了诗歌鉴赏考查主要从诗歌的形象、诗歌的主旨、诗歌的语言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这几大方面来出题。所以,当学生融“境”入情,基本掌握一首诗歌的情感基调之后,这时就需要有所针对地加以强化训练,因为高三学生毕竟还是要参加高考要分数的。所以,我就采用专题的形式,从各个考点加以复习强化。并且补充学生在每一个考点中诗歌方面的相关知识,比如历朝历代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主要的表达技巧、修辞什么的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我们知道,在语文学习中,要求往往就是提示,所以,在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我还强化了学生的仔细审题和规范答题意识。因为,不同的问题它都有一定的明确指向和回答的格式,只有有针对性的分析作答才是合理的,能够拿分的。比如,学生做到题目是问“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时,我会适当迁移,拓展提问学生,诗人是如何来描写这幅画面的。不同的问法意味着不同的答题方向和重点,所以,当学生在仔细审题和规范答题有了强烈的意识之后,提高得分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古人云,诗言志。所以,当我们鉴赏以写景、叙事、抒情为主的古典诗歌时,如果抓住诗歌“情境”这一核心的话,应该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神与光、论艾青诗歌及文学史形象、文学评论,2009(6)、

[2]王钟陵、唐诗鉴赏、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01、

诗歌艺术鉴赏篇2

一、表达技巧的内涵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二、表达技巧分类

艺术技巧的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的评析、艺术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体味。

(一)表达方式的评析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所谓表达方式的评析就是指能辨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1、记叙。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绍。如“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描写。一般要注意诗人观察描写的角度(正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观察角度的变化、形色声味等)。

3、抒情。抒情方式有直抒胸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4、议论。在作品中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点明主旨。如,“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这四种表达方式在具体运用时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经常交融在一起,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一句,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二)艺术手法的赏析

1、有关描写的艺术手法:从描写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用笔看,有工笔和白描;从描写的内容看,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2、有关抒情的艺术手法: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古诗词大多借助景物来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三)修辞手法的体味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他们的艺术效果。

三、常考题型

1、鉴赏修辞手法。指出某句诗词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艺术效果。

2、鉴赏表达方式。明确指出诗歌中主要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何作用。

3、鉴赏表现手法。指出诗歌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和烘托等),并结合诗句分析其对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和效果。

4、鉴赏结构。指出诗歌在不同结构上的特点,分析其作用(如开门见山、前后照应、卒章显志、过渡等)

四、答题技巧

把握答题模式熟知答题步骤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诗歌艺术鉴赏篇3

[关键词]新课标 古代诗歌 阅读鉴赏

新课改背景下的古代诗歌阅读鉴赏仍然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感受・鉴赏”目标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古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新课标”也作了明确要求:“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古代诗歌,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素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阅读鉴赏一首古代诗歌呢?结合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在教学中的经验,笔者对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方法总结了如下六个步骤:

一、正音意、学朗读

阅读古代诗歌,首先要读准字音,准确把握字音,是朗读的基础。明确每个字的含义,要达到字字落实的地步。有时,哪怕是有一个字未理解,也会影响对整首诗的理解。如果读不懂,鉴赏也就无从谈起。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字音词意之后,就可以朗读诗歌了。所谓朗读,就是字正腔圆地高声诵读,使诗歌语气连贯而见情露意。朗读是诗词教学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其特点是眼、脑、口、耳协同活动。学生通过各种朗读,能增强语感,再现意境,进而加深对诗词的感知和理解。例如学习《静女》这首诗,我们先让学生默读,掌握生字、新词,疏通语脉,然后诵读,体味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人物美、画面美、情感美。通过反复诵读。一对纯朴的青年男女约会时的情景就――地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诗歌的意境也呼之欲出。

二、明节奏、感受美

古代诗歌讲究节奏,讲究音韵和谐。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歌不讲节拍就不能唱,诗没有节奏就念不上口,所以诗歌要有鲜明的节奏才能具备韵律美。古代诗歌常见的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诗经》中的诗大多是四言两顿的形式,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五言诗的节奏是一句三顿,如:长安/一片/月,万户/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入/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六言诗也是一句三顿,多由三个双音词构成,如:?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七言四顿是我国诗歌运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掌握了诗歌的节奏。诵读古代诗歌时,就会感受到诗歌的节奏之美和韵律之美。

三、读文题、明体裁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研读题目,我们就可以初步解读诗歌,从而“管中窥豹,略见一斑”。题目的内涵往往很丰富,它可以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写诗的原因等诸多重要信息。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山居”明示了诗的题材属归隐一类;“秋”点明季节;“暝”点明具体的时间。

李白的《蜀道难》,题目的含义是蜀道艰险之意。从体裁上来说,《蜀道难》是一首乐府诗,属于七言歌行体。七言歌行是一种形式最自由的诗体。它以七言为主,兼用长短不齐的语句,长句可以达到九言甚至十一言以上,长句短句的参差变化,使诗歌自由活泼。语言自然流畅,琅琅上口。了解了这些体裁特点后,我们就能更充分地体会和鉴赏《蜀道难》中诗人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豪情万丈的胸襟气概了。

四、知其人、论其世

“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和心境。比如,读杜甫的《登高》,我们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就有助于读透它。杜甫具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治国理想。他的诗大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诗史”之美誉,诗风沉郁顿挫。杜甫写《登高》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诗人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他百感交集,借眼前的秋江景色,倾诉了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会知人论世,这就要求除了多读诗人的作品之外,还要尽可能多读一些史书、笔记、诗话、词话等。只有这样,才能由“知人论世”而读透作品。

五、寻诗眼、品意境

“诗眼”是诗歌的灵魂。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阅读鉴赏古诗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没有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诗眼”有助于铸就诗词的意境。《蜀道难》中的诗眼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全诗中出现了三次。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使诗眼句的每一次出现。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诗眼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绚丽的山水画卷。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由此可见,只要抓准“诗眼”进行分析,就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六、勤诵读、强能力

新课标指出,“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诵读诗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生同病相怜的人世感慨: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嗟然自伤的人生悲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诸葛武侯,许身社稷而涕泗横流。

诗歌艺术鉴赏篇4

【关键词】广泛阅读;知人论世;展开想象;明确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高中生已经接触到不少优秀诗篇,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不过,有许多同学对于如何鉴赏古代诗歌还是比较茫然的。毕竟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欣赏与审美活动,它要求鉴赏者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相应的审美情趣。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好一首古诗的内容呢?如何才能真正领会古诗中那优美的意境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对古诗的认识和鉴赏水平呢?今天,我就来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广泛阅读、知人论世

要想准确把握古典诗歌的内容、主题和情感,必须了解诗歌作者的有关情况及创作背景。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评论方法,所谓的“知人论世”,就是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品德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进而去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

如研读唐诗,有必要了解“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之前,诗坛上弥漫着浪漫气息,诗歌中描写的内容多表现为希企隐逸、爱好自然,诗中的代表人物多表现为追求功名、向往边塞。这实质上反映了诗的作者们由于生活道路的千差万别,而形成得意与失意的两种生活状况,使他们成为高调的退守者,如孟浩然;或成为热情的进取者,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等;或因时而变化,两者兼之者,如王维、李白。李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米。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人们所说的“盛唐气象”很大程度上指的这种富有浪漫气息的精神风貌。“安史之乱”之后,诗歌创作转入了关心民生疾苦、忧虑国家命运的现实主义风格。其间以杜甫为代表,他的《三吏》《三别》通过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叙述,蕴含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其实,像宋词等其他的古典诗歌的鉴赏,我们同样要求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创作的背景,才能让学生“洞察本事”,把握诗歌主旨。

而要“知人论世”,其主要途径便是读书了,纸上得来的知识对我们来说可是受益匪浅啊!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个道理。

二、考析词意,疏通章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准确把握诗歌内容,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诗歌作品,读懂诗歌的每一字、每一句。而读懂诗歌绝非易事,它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而这正是能准确把握诗歌内容的源头活水。正如吴小如先生提出的“通训诂”、“明典故”,是读懂一首诗的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古典诗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语言障碍,所以,要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如诗的题目,是诗的眼睛。诗题往往能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情感。如诗题中包含“送”、“别”、“忆”等字,则基本可以确定是表现离情的。另外,教师还须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并仔细推敲。有时,一些古典诗歌会运用典故,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依靠注释、调动积累、考析词意,去理解诗中典故和其他关键词的含义。

三、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因素。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诗人艾青说:“所有的意想、意境、象征都是通过想象而产生。”

既然如此,诗歌的鉴赏也一定离不开想象。无论是体会诗歌意境的建构,还是对诗人情感的领悟,都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达到与诗人的沟通。正如叶圣陶所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这就要求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创造与诗歌内容相适应的气氛,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意境,体验诗歌的情感,领悟诗人的情思。如读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入其境、悟其情。如此,才能充分领略诗歌无穷无尽的美。

四、揣摩意象,感受诗情

古人讲“立象以尽意”,诗人往往借助外物(意象)来表达主观情感,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揣摩意象是感受诗歌意境、风格及作者情感的前提。

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等,这些诗中的意象成了他们表达情志的载体。所以鉴赏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串联各组意象,想象意象组成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意境。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辨析意象的色彩、虚实动静的结合。意象色彩的冷暖往往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静寂凄凉。而意象的虚实动静相互映衬结合,往往构筑出一幅幅鲜明的画面,展示意境,传达情感。

五、明确特征,实践操练

诗歌艺术鉴赏篇5

一、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对于古诗词,无论男女老幼,我们都能说上几句,而对于现代诗歌,我们(包括我们的学生)张口能诵的却寥寥无几。这种情况,无不和我们的现代诗歌教学的氛围有关。首先是我们教师的重视不够。历年来各省市的中招和高招考试现代诗歌方面的考查不多,而老师的教学总是跟着考试的风向标,这就造成了教师对现代诗歌的教学不够重视,对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要求也不高。其次,我们教师对现代诗歌的教学缺乏正确的方法指导。对现代诗歌朗读背诵的要求,也只是蜻蜓点水,对诗歌的赏析学习,也只是着力于诗歌艺术手法的剖析,而忽视作者的情感体验,淡化意象的深意和意境的美感。因此,也就出现了师生对现代诗歌教和学漠视的局面。

二、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

1、品味语言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朗读、多背诵。就诵读方法看,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二要采用多种形式激趣,三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诵读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深层的,以及对整体感受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欣赏诗歌时我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所体现的音乐美。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出语言的隽美。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都是关键词。而诗歌的 “诗眼”一般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它是诗人用心琢磨的结果,因而也最富表达力,最为“精炼传神”。分析诗眼的好处,就是要结合诗眼所在的整个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形象或情理(有时还需要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或中心),来充分发掘其丰富的意蕴,把握其优美的艺术效果,进而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2、鉴赏形象

(1)抓意象,品诗情。意象是什么?意象就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抓住了意象,就等于掌握了赏析诗歌的钥匙。不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所有的诗歌都重视意象的选取。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丰富的内心感情在诗中不是直接流露的,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因此,现代诗歌的教学与赏析必须从意象入手。首先要捕捉主要意象,挖掘意象本身的特点。“意象”本是“意”与“象”两个概念的整合,抓意象就是要发掘“象”中之“意”,这是赏析诗歌的基础。只有抓住每个意象的特征,才能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多想象,悟意境。王国维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者随之矣。”意境是诗歌的根本,所谓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或生活的图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种和谐而广阔的、能够诱发鉴赏者丰富想象并从而获得美的享受的艺术境界。是作者调动生活积累,运用艺术表现手法,整合各种意象,使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物象相互融合而创造出来的“意与境”的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流淌,熔铸着诗人成熟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美学的理想和艺术才能等方面的内容,是诗人心中的诗。所以无论是写诗,还是鉴赏诗歌,都要了解诗歌的这个特征,教学和鉴赏诗歌一定要去品味诗的意境。有意境的诗往往情深意远,耐人寻味,能给人以诗美的享受和情感思想的启迪。

(3)探深意,悟意蕴。诗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她不同于散文在娓娓而谈的叙述中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也不像小说在离奇曲折的情节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情感是通过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创造来传递的,这种表达不是直露的,而是含蓄蕴藉的。这就是意蕴。它包括人的愿望、志趣、情感、意绪精神、思想等一切内心活动,是隐蔽在作品艺术生命体内的活生生的精魂。在教学中,我们要挖掘出诗歌的深意,体悟诗歌深层的意蕴。

3、体悟情感

诗歌艺术鉴赏篇6

一、古典诗歌形象的内涵

古典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古典诗歌形象包括:

1、人物形象,可分为两类:①诗人形象,即诗歌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②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刻画描写的人物形象,如《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已不只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寄托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后所具有的独特的生活感悟和体验。

3、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即诗人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之情感的意象了。

4、意境,“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境”是指诗人所描写的客观物象,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诗人典型的主观情感与鲜明的客观物象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如杜牧《泊秦淮》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画面凄美而迷蒙,衬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之情。

二、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命题特点

全国近5年高考诗歌形象鉴赏命题情况统计表

由此可见,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命题具有如下特点:

1、诗歌形象鉴赏题的命制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考查所占比重由2008年的11、11%上升到2012年的47、06%,上升幅度较大,比重增加的发展趋势明显。

2、由2008年、2009年对诗歌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鉴赏的考查,过渡到2010年及其以后对诗歌意象鉴赏的考查;对诗歌意象鉴赏的考查逐渐得到重视,且所占比重呈发展上升态势。

3、2012年高考,第一次出现了对诗歌意境鉴赏的考查,全部覆盖诗歌形象鉴赏的所有种类,而且对诗歌形象考查的综合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

三、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解题方法

高考诗歌形象鉴赏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读懂全诗,包括题目、诗句和注释,明确诗歌写了什么形象,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等问题。其次,要认真阅读题干,仔细推敲,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点。第三,要尽可能结合诗歌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和诗人性格特征等,做到知人论世。第四,要紧密结合具体诗歌形象(诗句),分点答题,做到语言准确,条理清楚,答题规范。

1、人物形象

解答人物形象鉴赏题,要紧紧抓住诗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的诗句,要明确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以及人物形象描写的作用,也就是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1](2012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这是一道考查诗人自我形象的试题。答题要点:具体诗句或词语+性格特征+思想感情。通读全诗,从诗题的“最爱”,从诗中“只知”“逐胜”“忘寒”“小立”“只爱”等词语,再结合诗歌的题目和最后两句,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的性格、心境和情怀。诗人最爱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这样,我们就可以答出:诗人“只知逐胜”而不觉春寒,“小立”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例2](2012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问题]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诗歌主人公形象的试题。审读题干,可以明确答题要点:主要性格特征+简要分析。通读诗歌题目和注释,我们便知道,邹明府是个县令(身份),远游宁夏灵武县。细读全诗,可以知道:邹明府“三年”出任“县令”,可“马不肥”,债台高筑,只好“凭剑”偿还,“官满”卸任也只落得一车“书”,此次远游“灵武”,可“卧衣”哪里抵挡得住“林风”,每天听见军营“晓角”,连“客馆”也“未开扉”过。对此综合归纳,就可以做出如下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景物形象

诗歌艺术鉴赏篇7

关键词:诗歌鉴赏 想象能力 生活经验 文化心理 审美享受

前人在对诗歌的鉴赏实践中,总结了一个可贵的经验,即设身处地。也就是说,在诗歌鉴赏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如对诗歌作品的还原度越高,意境入得越深,就越有助于鉴赏的成功。虽然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秉赋,但它更依赖于后天的造就。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他们在诗歌鉴赏中取得更大的自由,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一、鉴赏想象力的形成必须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生活经验不仅仅是对文艺创作者显得重要,对于鉴赏者来说也尤为关键。在创作上,不管是言情、叙事还是摹景,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概括和表现,都是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的一种折射。而读者鉴赏诗歌的过程,是一种思维的“逆过程”,即通过诗歌的语言符号入手,玩味其意象,一直“逆”到作者所置身的生活情景中,从而把握作者的创作形象、创作心境与创作原动力。至于能否“逆”的进去,能“逆”得多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是否具备某方面的生活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在怎样的生活基础上创作出诗歌来,读者也就应该在相似的生活基础上才能鉴赏诗歌。下面我们围绕一个诗歌鉴赏的事例来加以说明,如唐代诗人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对于此诗,各评论家众说纷纭。如沈德潜认为“势险节短,句句用韵,三句一转”。着眼于该诗的句法变化和用韵特点。而方东树《昭昧詹言》评为“奇才奇气,风发泉涌”。是激赏其才气的卓越超群。黄香石《唐贤三昧集笺注》说“大如斗者,尚谓之碎石,是极写风势,此见用字之诀”。他是从炼字角度说明岑诗善于夸张形容。……然洪亮吉在亲历实境后对岑诗的欣赏就别有一番风味。他在《北江诗话》卷五中说:“又尝以已未冬抄,谪戍出关,祁连雪山,日在马首,又昼夜行戈壁中,沙石吓人,没及髁膝,而后知岑诗‘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之奇而实确也。”

正是因为洪氏有过置身于戈壁大漠之中的亲身经历,其他评论家的鉴赏只能是一种“案头的鉴赏”,与洪氏的鉴赏相比,不免有“纸上得来终觉浅”之感了。可见,一个缺乏生活,头脑中生活想象十分贫乏的读者,即使他具有兰心慧质,天性聪颖,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难以进入艺术想象的天地。有些读者轻视生活经验的作用,把想象看成随心所欲、全凭才气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二、想象力的形成和发挥,还必须建立审美的文化心理结构

一个读者对待诗的态度,如果不是抱着艺术欣赏的态度即审美的态度,而是以科学的、实用的眼光来衡量诗,那么,他在诗中看到的就仅仅是物理事实,而不是随着情感的支配、想象的扩展而形成的艺术形象。如对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我们不能用现实的尺度来衡量“三千丈”,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夸张之辞,并且在脑海中还应该想象出李太白愁情似海、白发顿生的意境。这样,要使想象的翅膀高高翱翔,就必须建立审美的心理机制。

我国在古典诗歌的文字符号和意象上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美国人看待字面的意义一般比较单纯,“一只鹰就是一只鹰”,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除了表层意义外,还往往具有深层或多层的含义。阅读古典诗歌,应该对其意象的深层意义或象征意义要有所了解。只有对之有很熟稔的掌握,阅读时才能产生本能的、不假思索的联想:如看到柳的意象,就会联想到依依惜别的镜头,如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又如看到杜鹃的字眼就会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再如明月、白云,古人有“望云思友,见月怀人”之怀,这在古代诗词中也是常用的。杜甫诗《恨别》中“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就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诸如此类意象数不胜数,这种借物而达以情感的比附,开始也只是一些偶然的譬喻,后来用的多了,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思维定势。作为读者,应该加深对古代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心理表现形式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发展自己的联想能力,在古典诗歌中获得更多的意蕴和美感。

三、培养鉴赏想象力,还必须培养特殊的感觉能力

这首先表现为多种感觉的共存。在想象的境界中,有声、有色、有味,这就需要听觉、视觉、嗅觉的“全面开花”。如《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等,几乎要读者调动全部感官的功能才能在想象中真切地把握这些形象。其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还存在一些多种感官交通,即所谓“通感”现象。

诗歌艺术鉴赏篇8

古典诗歌语言的凝练性、情感意蕴的含蓄性、思维的跳跃性,决定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很大。另外,高三各科都进入了复习阶段,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又是一个不亲不离、淡然处之的一个学科,那么,我们怎么在课堂40分钟内,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去复习呢?怎么运用“短平快”的手法,快速拿下诗歌鉴赏的复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呢?这样我们就先从学生应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对策,进行复习。

在正式复习之前先让学生理解意境分析的思路和答题模式: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不同的命题形式有不同的答题方式。如果是笼统地简要分析意境,必须遵循答题的一般思路:①描述诗歌的意境;②概括意境的特点;③理解意境中作者寄托的感情。 如: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请简要分析本诗的意境。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①)。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②),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③)。

众所周知,诗人常常用具体的意象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可以说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从而与诗人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可以说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传授给学生意象鉴赏的方法也就可以让学生拿着钥匙去打开诗歌殿堂之门,这是语文老师共同的心愿。教师只有授之以“渔”,教以方法,才能让学习主体以不变应万变,切实提高鉴赏能力,积极应对高考试卷中变幻莫测的试题。而艺术还原法是诗歌意象鉴赏的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方法,因此,本课试图通过意象鉴赏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艺术还原法,切实提高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这一首诗时,我就尝试了这种方法,让学生还原《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想象诗的情境,把还原的情景绘制成图像,并用语言描述情境,分析把握诗的意境(要求学生讨论交流,推荐优秀图片)。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学生讨论后,我巡视作图情况,表扬优秀图画作品,请部分同学描述诗歌的情境。

最后我给予点评: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在一个深秋的傍晚,牵着一匹瘦马,于瑟瑟秋风中走在有“枯藤老树昏鸦”的古道上。猛一抬头,看见潺潺的水流上横着的小桥和炊烟缭绕着的人家,一种酸楚的流落感和着人生的失落感一起涌上心头,这滋味是难以诉说的。作者借助九个富有表现力的意象用蒙太奇的手法构织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再加上“断肠人在天涯”,便把萧瑟之秋与游子之思有机结合起来,把悲秋推向了极致;用暗淡阴沉的色彩渲染了秋日的肃杀与悲怆。难怪有人因这首词而称马致远为“秋思之祖”。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晚宴致词(精选8篇)
  • 下一篇:产业发展特征(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