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9 栏目:写作范文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篇1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治;西药常规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糖尿病不仅治疗周期较长,而且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就是由糖尿病引发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由于肾脏是糖尿病的重要靶器官,也是维持人体各项机能正常的重要器官,因此该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发病早期主要以肾小球肥大、系膜扩张、高滤过为主要特征,吐过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最终会导致毛细血管闭塞、肾小球硬化,甚至诱发尿毒症,严重危害患者生命[1]。如何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收集3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2013年之间收治的3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诊断,所有患者都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本组患者共有35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有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85例,年龄分布在3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86例,年龄分布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岁。所有患者的糖尿病病史分布在4-20年,平均为14、5年,分组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 、病史、病情等无明显差异,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适量增加运动,合理控制饮食,如蛋白、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更加需要严格控制。

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首先检测血糖含量,记录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含量。并测量血尿素氮、血肌酐、血脂、尿沉渣等常规检测。其次根据患者个体的不同情况,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合注射液进行注射,控制患者体内血糖含量在正常范围,即::FBG 控制在4、4 -6、1 mmol/L,2 h BG 控制在4、4-8、0 mmol/L ;HbAlc 6、5%-7、0%。对于年龄稍大的患者可以适当放宽范围。再次进行降压治疗。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进行治疗,当尿蛋白

对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其他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可选用蛭龙胶囊或前列地尔等药物,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患者的意愿,按剂量给予服用。

1、3 观察项目及评定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或升级酐清除率、血尿素氮、肌酐、血脂、血流变学等变化情况,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颁布的《糖尿病肾病诊断、辩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制定以下评定标准,即当临床各种症状消失、各种测量指标均达到正常值时定为“完全缓解”;当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排泄率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含50%),24h尿蛋白定量减少50%以上(含50%),肾功能恢复正常时定为“显效”;当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好转,尿蛋白排泄率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下,24h尿蛋白定量减少50%以下,肾功能部分恢复时定位“有效”;当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恶化,各项治疗无变化或升高时定位“无效”[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到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t检验,确保数据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的对比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测量,可以看出各项指标都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现将部分观察指标的对照情况列表如表1所示。

2、2 疗效水平的对比

根据制定的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其中治疗组患者中,完全缓解的患者有12例,占该组患者比例为7、9%,显效患者有70例,占该组患者比例为46、7%,有效患者为50例,占该组患者比例为33、3%,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患者中,完全缓解的患者有5例,占该组患者比例为3、3%,显效患者有59例,占改组患者比例为39、3%,有效患者为50例,占改组患者比例为33、3%,总有效率为75、9%。对比数据列表如表2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后会导致患者体内各项指标的变化,严重时会诱发尿毒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三期。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的过滤率升高,尿液中含有微量白蛋白。此时可能诱发高血压等病症。主要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和肾小管肥大,系膜增宽基膜增厚。发病中期主要表现为尿液中白蛋白含量增多,一般高于0、5g/24h,GFR值开始下降,大多数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水肿等症状。病理类型分为两种,一是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症,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肥大,GBM弥漫增厚,系膜基质弥漫增多。二是结节性肾小球硬化症,少细胞的结节形成球囊地、纤维蛋白帽,此病理类型发生在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症的基础之上,以出现K-W形结节为标志。发病晚期患者可能出现氮质血症、水肿或高血压加重,对肾脏的累及加重,一般未废弃的肾小球会出现结节样或系膜增生样病变,同时还会合并其他类型的微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等,此时对人体的危害增大[3]。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从本组实验中可以看出,除了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外,还可辅以其他针对性药物的治疗,西医常规治疗见效快,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对糖尿病肾病进行中医分析,可以发现该病属于中医学水肿、尿浊、胀满等疾病中,该病中肾虚兼血瘀,气阴两虚,“虚”是该病的始动因素,“淤”是该病的病理基础,在治疗时要对症下药,就要进行活血化瘀,这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基本法则,也是中医的精髓。因为阴虚内热导致血脉淤滞,血液运行无力所以血行不畅,进而造成凝滞成淤。在治疗过程中,前期要进行病情的控制,后期则要针对性的进行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缓解肾脏缺血、缺氧的状况,保护红细胞,增加肾脏中血液流量,进而改善肾脏血液的异常流动状况。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不仅要利用常规西药治疗以控制病情,还要辅以其他药物,从根本上缓解人体机能紊乱,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进而取得良好的临床诊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付忠强,王辉、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治探索[J]、中外医疗、2009,05:11-20、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篇2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糖尿病是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肾脏病变(DN)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是诊断早期DN的一项敏感而可靠的指标。通过对DN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强化降糖治疗,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常规生化指标及ACR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DN患者90例,糖尿病肾病诊断均符合200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正常:ACR<30μg/mg,微量白蛋白尿30~299μg/mg,大量白蛋白尿>300μg/mg[1]。其中微量白蛋白尿(尿ACR 30~299μg/mg)68例,大量白蛋白尿(尿ACR>300μg/mg)22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35~75岁,平均58±6岁;病程11±5年。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6~74岁,平均57±5岁;病程10±4年。两组性别、年龄、并发疾病(如合并高血压、脂肪肝等)情况以及其他指标如吸烟、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血尿素氮(BUN)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方法:每位研究对象均详细询问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和服药史。所有入选者由专人对其进行常规体检,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SBP和DBP),两组患者均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优质低蛋白摄入,A组强化胰岛素治疗(三餐前诺和灵R,睡前诺和灵N)、B组给予预混诺和灵30R,剂量,方法个体化,两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均抽静脉血测定FPG、2hPG、TC、TG。

检测指标:受试者空腹过夜12小时,次晨空腹抽血查血脂,使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毛细血管血糖采用稳豪血糖仪测定;留尿检查白蛋白和肌酐,尿白蛋白使用德灵BNⅡ特定蛋白仪测定,尿肌酐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并计算ACR。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两组ACR、FPG、2hPG、TC、TG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好转;而强化治疗组好转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经治疗4周后结果。

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低血糖1例;治疗组视物模糊2例,但均能耐受至实验结束,治疗组无低血糖。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指与糖尿病代谢异常有关的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的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始于糖尿病发病之初,也就是说,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后,糖尿病肾病也就开始了[2]。DN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和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在美国,约40%的终末期肾病(ESRD)是由DN所致,每年新增ESRD患者中50%以上由DN引发[3],在我国,DN所致ESRD占总ESRD 8%左右,部分地区增至15%[4],早期DN特征是尿液中清蛋白排泄率轻度增加,逐步进展至大量清蛋白尿和血肌酐上升,最终发生肾衰竭,需要透析和肾移植[5]。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大量研究支持该病为多因素所致,但最根本原因仍然还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的微循环改变。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跨膜压升高又是尿白蛋白产生增多的一个因素。引起病理改变因素主要是胰岛素缺乏产生高血糖,它使肾小球基底膜糖蛋白和酶基化蛋白增多,基膜增厚,系膜内基膜样物质增多,促基膜滤过屏障功能减低,通透性增加[6]。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前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与非强化胰岛素治疗组ACR差异不显著,治疗后ACR差异显著。本实验结果表明,强化胰岛素治疗能降低ACR,DN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得到有效平稳控制,从而减轻组织非酶性糖化,山梨醇旁路激活及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基底膜的静电屏障及分子屏障的损害,纠正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减缓肾脏病变进展速度。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6、

2 向红丁、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措施[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3):147-149、

3 Collins AJ,Kasiske B,Herzog C,et al、United States,renal data system 2006 annal data report abstract[J]、Am J kidney Dis,2007,49(1):6-7、

4 陈思娇,宋今丹、代谢综合症靶器官肾损害[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6-44、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篇3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治疗;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

糖尿病肾病(DN)即糖尿病性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DM)心、脑、肾三大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肾功能不全(CRF)的重要原因。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病人占糖尿病总人数的67%以上。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80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我院2004-2008年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80,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患者。纳入标准为:(1)有确切的糖尿病史;(2)24小时尿蛋白>0、5g。同时排除原发性肾小球审验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引起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2~65岁,平均48、3岁;病程3~17年,平均9、8年;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36~73岁,平均52、1岁;病程5~22年,平均10、9年。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基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予以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常规治疗,蛋白控制在0、8g/kg/d以内,并监测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黄芪15g,丹参20g,白芍10g,生地10g,玄参10g,麦冬10g,苍术15g,玉米须10g。上药煎煮浓缩,取药液200mL,每日1剂。并根据中医辨证和临床症状施治:(1)淤血型:加服丹参、当归、益母草、川芎、熟地黄、山茱萸各10g;(2)水肿型:加服赤小豆、车前草、茯苓各10g;(3)湿热尿频型:加服栀子、瞿麦、蓄各10g。

1、3 疗效标准疗效标准根据《糖尿病肾病》并结合临床检查制定[1]。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尿蛋白总量小于30mg/d,尿白蛋白排泄率小于20ug/min;有效:症状体征好转,尿蛋白总量小于150mg/d,尿白蛋白排泄率小于100ug/min;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尿蛋白总量大于250mg/d,尿白蛋白排泄率大于200ug/min。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

1、4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2组疗效比较采用成组比较的秩和检验,2组指标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两组经治疗后,临床疗效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表1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各指标比较:2组指标前后各项指标差值比较经成组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

3 结论

糖尿病肾病在西医上是指与糖尿病代谢异常有关的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及肾动脉硬化,进而造成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增高的疾病。国内学者提出关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较多说法,如王改勤将糖尿病肾病分为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湿热内蕴、阳虚血淤[2];李大钧将其分为气阴两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浊阴上逆[3];林兰将其分为肺胃两虚、心脾两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浊毒淤阻[4]。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消渴失治、误治和治之不当,日久而产生的并发症,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虚痨”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脾气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临床症状以尿浊、水肿、眩晕为特征[5]。本病肾阴亏虚,精枯血燥,瘀血阻络,在肾元禀赋不足的基础上,阴津持续耗伤,肝木失养,导致肝肾阴虚,阴虚阳盛,而见尿量频多。本方以生地、玄参、麦冬、白芍滋阴润燥;以黄芪益气健脾;以苍术、玉米须清热化湿;以丹参、当归、益母草、川芎、熟地黄、山茱萸活血化瘀;以赤小豆、车前草、茯苓调理脾胃,渗湿降浊,利水消肿;以栀子、瞿麦、蓄清热利湿。

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临床症状,分为水肿型、淤血型、湿热尿频型三种基本类型,采用中医药结合的方法针对性的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保春、糖尿病性肾病[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58、

[2]王改勤、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体会[J]、江西中医药,2004,35 (8):49、

[3]李大钧、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J]、河北中医,2001,23(9):682-683、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篇4

目的:探讨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增加服用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观察两组治疗有效

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肾病;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93-02

糖尿病是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以糖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为主要表现。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微血管病变,因糖代谢紊乱逐渐影响到肾功能,最终发展为肾衰竭,本病具有难治性的特点,是糖尿病常见的致死原因。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肾病,防止其进展恶化,对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1]。我们采用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了病情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2013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1~62岁,平均年龄(55、25±3、25)岁;糖尿病病史5、5~10a,平均为(6、15±2、05)a,糖尿病肾病病史为1、5~5a,平均为(3、25±0、35)a;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0~61岁,平均年龄(54、25±2、25)岁;糖尿病病史7、5~10、5a,平均(8、35±2、35)a,糖尿病肾病病史1~4、8a,平均为(3、15±0、25)a。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此项研究治疗,排除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除外,治疗前采用过激素治疗的患者也不在研究范围内。2组患者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依据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按Mogen的DN分期属于Ⅲ期(微量蛋白尿期)的患者;②中医诊断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2]。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照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实施治疗方案,给予饮食控制,适当限制饮水,适量运动以及一般治疗方法等。研究组患者增加服用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治疗,方剂组成:黄芪15g、天花粉10g、丹参15g、芡实10g、川芎12g、当归10g、赤芍10g、益母草15g、生地黄15g、山茱萸15g、枸杞子10g、甘草6g等。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服用,疗程2个月。

1、4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 2 h 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尿微量白蛋白(UAER)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1、5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 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正常;有效:上述指标除尿微量白蛋白下降50%外,其他正常;无效:上述指标无变化或加重。

2 结果

2、1 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占糖尿病患者的35%~40%[3],对肾脏的损害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而且近年来患病率越来越高[4],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西医主要采用控制饮食、适量限制饮水、适量运动、降糖、控制尿蛋白、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等,对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起到一定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并发 “水肿”、“尿浊”范畴[5],消渴病肾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6]。由于消渴病迁延日久或治不得法, 加之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等多种病因而使病渐进深入脏腑气血,瘀血浊毒内生,而致脏腑功能受损。脾肾两虚为本,瘀血浊毒内阻为标。故补肾益气、滋阴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本方剂中黄芪、天花粉益气养阴利水;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养阴;丹参、当归、益母草解毒祛瘀、疏通肾络。现代药理学研究黄芪、丹参、生地黄都具有降低血糖作用,黄芪还能减少尿蛋白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诸药合用可利于保护肾功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糖,促进恢复健康。

本研究结果表明,自拟滋阴化瘀消浊汤与饮食、运动、西医药物等治疗相结合可以明显降低血糖、减轻尿蛋白、改善微循环和保护肾功能,治疗效果优于采用一般治疗的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值得临床探讨应用,使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宏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7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 5) : 3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6、

[3] 冯海灵、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J]、河南中医,2011,31(4):389―390、

[4] 潘素芬,武宝玉,陈建文,等、糖尿病肾病与微循环[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4):210―203、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篇5

【摘要】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氯沙坦及胰激肽原酶,疗程为六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血压。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血压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氯沙坦;胰激肽原酶;糖尿病肾病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逐年上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一旦进展到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将出现严重的高血压、蛋白尿及进行肾功能衰竭,所以应当积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除了严格控制血压及血糖,减少尿蛋白排泄及降低血液粘稠度对延缓肾功能亦有重要意义。我们将氯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07年8月 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六个月内连续两次24小时尿白蛋白≥30并且≤300,血肌酐

1、2 治疗方法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服用氯沙坦片50,1次天商品名科素亚,默沙东公司生产,同时服用胰激肽原酶240单位,3次/天,常州千红生化制药公司生产,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常规治疗,两组同时均按糖尿病饮食,疗程均为六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收缩压及舒张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3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以P

2 结 果

表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男/女年龄(岁)病程(年) FPG(mmol/l)

治疗组 40 22/1866、1±10、4 12、3 6、2±0、6

对照组 40 19/21 65、3±11、112、16、0±0、7

与对照组比较,P>0、O5。

3 讨 论

由于糖尿病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成为糖尿病肾病。一旦发展到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很难逆转,所以应积极治疗早期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的渗透性利尿作用,在其肾脏血流动力学中存在“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高滤过”的三高状态,而且这种三高状态越明显,将来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越大。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应该首选能够改善这种三高状态的降压药。在临床上能降低系统高血压进而改善肾小球内“三高”状态,延缓肾损害进展的机制称为“血压依赖效应”,而与降低系统高血压无关的其他保护机制例如直接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改善肾小球滤过膜选择通透性作用、保护足细胞作用和减少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蓄积作用称为“非血压依赖效应”。虽然所有降压药都具有血压依赖性肾脏保护效应,但是除了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其他降压药物均没有非血压依赖性肾脏保护效应,所以ARB或ACEI类药物的肾脏保护作用最强[1]。与此同时,阻断RASS系统的药物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代谢,防止糖尿病的进展,能减少微量蛋白尿进展至大量蛋白尿,因此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该首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治疗。另外,糖尿病常伴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引起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2,3]。胰激肽原酶PK主要用于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疗效较好[4]。PK是一种含有唾液酸的糖蛋白,它是组成机体内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的重要成分,在胰激肽原酶的作用下,激肽原释放出激肽,激肽一方面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微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使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增加,代谢改善。PK还可激活纤溶酶,提高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防止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改善微循环,这些效应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应用氯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个月后,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使尿白蛋白的排泄显著减少,并且血粘度降低,提示上述两药合用保护肾脏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谌贻璞、ACEI与ARB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7,9(2):122-124、

[2] 牟丽萍、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变化及临场意义、蚌埠医学院学报,1996,2:163-165、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篇6

[关键词] 胰激肽原酶;糖尿病肾病;24 h尿微量清蛋白;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043-0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t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中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并发症[1]。DN的治疗应在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积极治疗肾损害,延缓肾脏病变进程。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在临床可见持续蛋白尿,且呈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病。因此及早诊断并进行干预十分重要。胰激肽原酶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2007年7月~2010年8月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内二科120例糖尿病肾病资料,其中治疗组60例,观察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治疗前后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2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内二科2007年7月~2010年8月住院患者,其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45~69岁,平均(53、5±3、0)岁;其中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9例,周围神经病变12例。纳入标准:参考《肾脏病学》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WHO 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Mogensen分期标准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肾脏损害,并除外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泌尿系感染、心血管疾病、酮症酸中毒、肝脏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所致的尿蛋白异常。将120例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3、0±3、2)岁,平均病程(6、8±1、3)年;治疗组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4、0±2、6)岁,平均病程(7、0±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进行糖尿病患者教育,糖尿病饮食,优质蛋白饮食,适当运动,控制血脂血压,应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努力使空腹(FPG)血糖控制在< 6、1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 7、8 mmol/L,合并高血压者控制血压目标在130/80 mm Hg以内,治疗组加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40 IU,每日1次肌内注射,疗程4周。

1、3 观察指标

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SBP、DBP、24 h尿蛋白、SCr、BUN、FBG、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早期由于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及肾小管重吸收降低,尿中出现微量蛋白[2]。给糖尿病患者造成健康和经济上严重负担,但在临床早期少有临床症状,随病程进展出现持续性尿蛋白时肾功能已出现明显损害,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进行有效干预治疗更有价值。目前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CEI和ARBs均有证据显示能延缓向大量清蛋白尿进展,延缓肾病进程;在临床中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胰激肽原酶能较好延缓早期肾病进展,本研究对照组和治疗组通过控制血糖、血压等差异,结果表明胰激肽原酶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有确切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改善DN功能的作用[3-4]。

胰激肽原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是人体激肽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可作用于激肽原,使其分解为激肽,激肽有强烈的血管活性,可以解除血管壁的收缩与痉挛,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从而使组织和器官的血流增加。此外,纤溶酶激活使机体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化,促使已成血栓溶解,降低血黏度,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排出量[5-7]。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肾脏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9-1434、

[2]Mogensen CE、 Management of early nephropathy in diabetic patients[J]、 Annu Rev Med,1995,(46):79、

[3]Wolf G、 Cell cycle regulation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 Kinney Int,2000,58(Suppl 77):59、

[4]杨俊,范维、 胰激肽原酶治疗56例早期糖尿病肾脏患者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11):1022-1023、

[5]牛振霞、 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1,16(6):66、

[6]王煜华,高燕玲、 氯沙坦和胰激肽释放酶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 广西医学,2003,25(2):182-184、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篇7

[关键词]中医药;灯盏花素;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方式以及饮食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得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地延长,这就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是由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系列代谢紊乱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症,其发生率约占35%[1]。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该疾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大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最终不可避免的进入到透析治疗。因此,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关键。为此,自2012年以来,我院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来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过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5例,其中男25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6、76岁。女25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5、55岁。分成两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加入。

1、2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过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分成两组,中医组25例患者使用中药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病人给予静脉输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 40 mg 灯盏花素加入到 250mL 生理盐水) ,每天 1 次,治疗2 周。中西医组25例患者使用强的松配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的方式与中药组一样。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两周后,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24 小时尿蛋白定量等肾功能指标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尿蛋白转阴、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诸症基本消失。有效: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分别下降,症得到改善。无效: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不下降,诸症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方法

实验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计数资料,计量数据使用 t 检验。

2结果

单纯使用中药灯盏花素注射液来治疗的中医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0%。使用强的松配合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中西医组中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两组治疗结果的对比情况

分组人数(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

中药组 25 10 11 4 84、0

结合组 25 13 10 2 92、0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是本症的特点,亦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死因。糖尿病患者出现的感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肾坏死,大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硬化,不属糖尿病肾病的范畴[3]。随着糖尿病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越来越少,而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却成为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致残原因。糖尿病肾病不仅出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近年来发现这2型糖尿病患者也会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2]。

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灯盏花素的有效成分为灯盏花乙素,里面有黄酮类的成分,这种成分是从短葶飞蓬植物灯盏花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有效成分[4],它本身具有能够降低血浆的黏度和红细胞压积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降低血管的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及机体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5]。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过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中医组25例患者使用中药灯盏花素注射液来治疗,中西医组25例患者使用强的松配合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进行治疗,通过研究对比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通过研究发现中药灯盏花素注射液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使用强的松配合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更为明显。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时候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中药的副作用很小。除此之外,糖尿病肾病不采取积极治疗的话是很容易造成肾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诉述,灯盏花素能有效的减少肾脏毛细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并且可以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肌酐及蛋白尿的可能,延缓肾功能进展。但是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中药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这两种都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但是中药治疗的副作用很小,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周希静、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志,2003,4(10):559-560、

[2]陈莉明、从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6):513-514、

[3] 邓悦,南红梅,赵贤俊等、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特色简析[J]、中医药学刊,2003;21(9):1455-1457、

糖尿肾病治疗方法篇8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中西医结合治疗透析前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026-02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1](2)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异常。(3)肾功能可正常或肾功能不全未达透析标准。(4)所有病例均排除其他慢性疾病及原发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及尿蛋白增加。(5)排除心力衰竭,感染,发热或药物的影响。

1、2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蛋白化验、血液生化、双肾超声等检查结果,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共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4岁(28~76岁),糖尿病病史平均11、3年(5~17年);糖尿病肾病病程平均3、6年(半年~5年),合并视网膜病变23例;对照组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6岁(36~72岁),糖尿病病史平均10、6年(6~15年);糖尿病肾病病程平均3、8年(1年~5年),合并视网膜病变1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P>0、05)。

1、3治疗方法

1、3、1一般治疗 两组病例均严格糖尿病饮食,同时给低蛋白精蛋白饮食(0、6~0、8g/kg-d),纠正酸碱失衡维持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平稳,继续使用原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肾功能不全的加服尿毒清冲剂(无糖型)排毒,每次一包,每日4次,晚间一次2包。肾功能不全达到氮质血症期的给尿毒清冲剂3包 泡150ML温水灌肠,每日2次。

1、3、2对照组方案 一般治疗基础上, 加服肾炎康复片 3 片 每日3次,2周为一疗程,间隔2周进行第二疗。

13、3治疗组方案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口服ACEI类药物+中药治疗。其中ACEI药物选伊那普利、贝那普利之一10~20mg 口服 每日一次 长期使用,中药口服益肾化湿颗粒2周为一疗程,间隔2周进行第二疗。经过3个月治疗后统计疗效。其中治疗组有1例病情加重而行血液透析的不做统计。

1、4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拟定1 临床控制:24h尿蛋白及β2微球蛋白(β2-MG)正常者;2 显效:24h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40%者,肾功能回复 SCR≥100 µmol/L;3 有效:24h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明显减少,血肌酐、尿素氮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比较,糖尿病肾病出现蛋白尿后肾功能将不可逆地进行性下降,[2]尿毒清灌肠治疗对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有明显疗效,肾炎康复片对改善肾有效灌注延缓肾衰进程有一定帮助,但不能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蛋白漏出,ACEI类药结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能有效改善肾有效灌注水平,同时控制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增加,治疗组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糖尿病状态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活跃,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紊乱,尤其是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在糖尿病肾病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入球小动脉阻力降低,而其出球小动脉的阻力相对增加,从而使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出现肾小球高滤过现象。[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低蛋白饮食治疗血压正常的糖尿病大鼠能显著降低肾小球内高压力及高滤过状态,2型糖尿病蛋白尿发生率高达56%, 2 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90%以上,因此 2 型糖尿病患者的 DN 占主导地位,由此导致的肾功能衰竭也迅速上升。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早期 DN 的主要指标[4],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对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即应使用 ACEI 治疗,这样可以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有人对血压正常,白蛋白尿正常(AER

参考文献

[1]许曼音,陆广华,陈明道、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23-425、

[2]王海燕、肾脏病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58、

[3]White KE、 research into the glomerular podocyte-is it relevant to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 Med,2006,23:715-719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效团队的重要性(精选8篇)
  • 下一篇:建团100周年学习心得(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