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效审批服务(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9 栏目:写作范文

高效审批服务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通过加快审批服务速度,简化审批程序,进一步提高本部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建设审批服务“三加快、三简化”工程,强化全系统特别是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法,以“绿色通道”加快企业开工建设,以消防联审配合企业简化消防审查程序,以特色服务对部分弱势群体提供上门服务,以网络综合审批缩短审批时间,规划建设窗口以项目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加快发展的服务力和执行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以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

三、方法步骤

紧紧围绕项目工程实施总体目标,以实施建设审批服务“三加快、三简化”工程为载体,不断完善审批服务内容,建立健全建设审批服务各项规章制度。项目实施分为调查准备、组织实施和总结提高三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准备阶段(5月底前)

成立规划建设审批服务“三加快、三简化”工程领导小组,由窗口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及窗口负责人任组员,负责工程实施工作。在此基础上,各相关单位和审批服务窗口对建设领域中所涉及的审批服务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就审批服务项目、申请材料、审批服务承诺时间、项目服务流程、项目服务费用、相关费用减免条件、特殊服务条件等内容进行登记和梳理汇总,建立详尽清晰的审批服务资料台帐。同时通过召开审批服务对象、社会监督员等征求意见座谈会,学习其它地方先进经验等方式,征求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理程序,优化服务质量的各种意见建议,查找影响审批质量和效率的突出问题,全面理清“三加快、三简化”工程工作思路。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7月底前)

根据前阶段建设审批服务项目的全面梳理情况,组织实施以下几个审批服务内容:

(一)对审批服务事项制作办事指南卡,明确办事流程、所须提交资料、收费标准、承诺时间等,让服务对象仅凭一份办事指南就能够知道所办事项的各种要求。同时对审批服务项目的法定办结时限作一次提速,并对审批服务流程完成一次简化,从时间和程序上提高办事效率。

(二)对审批服务对象提供“预约服务”等多种方式,重大项目可以在休息时间受理服务、特事急办。对特殊人员上门服务的项目,为一些因疾病、年老和体弱等特殊原因无法来到审批中心办事的人员,提供上门服务。作为建设审批服务者,除日常的窗口服务外,开展一定数量的送服务下镇、街道和企业,使审批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更。这些措施既依法办事,又体现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并逐步使各种特殊审批服务形成制度化、长期化。

(三)改善审批服务的各种硬件配置,逐步起用OA审批软件系统,更加合理的调整审批服务岗位的设置,不断改进审批服务的手段。

(四)不断提高审批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特别是对审批服务的一线人员,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服务意识教育。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全创新性。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1月底前)

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的组织实施,逐项评估实施效果,对审批服务效率和审批服务质量有明显提升的,确定为一种长期的制度,并不断细化办事规则,纳入日常工作考核制度,建立长效审批服务机制。对实施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的,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措施,推动审批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四、工作要求

为保证规划建设审批服务“三加快、三简化”工程的高效、有序推进,实现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设审批服务“三加快、三简化”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思想到位、明确分工、强化落实。各相关科室单位及窗口要切实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全面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整个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相关科室单位要明确自身审批服务推进过程中重点所在,找准薄弱点、明确突破口,严格按本方案要求提升服务质量。要正确处理好项目推进和日常业务工作开展的关系,发挥各自在审批服务上的优势,推动“三加快、三简化”工程的工作创新,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高效审批服务篇2

一、进一步扩宽诉求渠道,认真受理和查处群众诉求

拓宽和畅通投诉渠道,认真受理群众诉求。坚持投诉电话24小时畅通,不断完善发展环境网上投诉,丰富和改进企业监测点和机关效能联系点的功效,拓宽和畅通投诉渠道。同时,加强走访座谈、监督检查、明察暗访等工作方式,深挖案件线索。全市共受理各类诉求313件,其中,市发展环境办公室受理各类诉求118件,投诉86件、咨询20件、求助12件,涉及市直部门、单位的73件,涉及县区的45件,全部办结。经查实,给予通报批评11件次,限期整改25件次。

二、认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围绕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权力运行,开展监督检查,促进依法行政。一是开展综合监督检查。年初下发了《关于对行政效能制度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方案》,明确对审批环节中的一次性告知制度、首次受理登记制度、否定报备制度、集中审批和联合审批等制度的执行情况;行政管理执法检查环节中的行政执法分级管理办法、联合年检制度、年度检查计划、行政处罚首长负责制、检查报批备案制度、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执法检查结果资源共享等制度的执行情况;服务环节中的为民服务“”制、服务标准化建设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部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实行重点抽查,组织人员到部门单位采取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等方式进行集中检查。二是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具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选题立项,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涉企收费处罚、中介机构执业行为、上路执法行为和市直机关联系企业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切实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三是注重对监督检查结果的运用。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采取个别谈话、下发整改通知书、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反馈,要求各部门单位对存在问题建立台帐,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严格整改期限,认真加以整改。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三、大力加强效能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积极探索效能建设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提高机关效能。一是建立健全效能建设机制。积极构建效能投诉、效能检查、效能考核三位一体的效能建设工作体系,突出抓好机关效能、人员效能和“大厅”窗口效能三个工作重点。二是严格落实效能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认真落实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效能制度,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严格执行并联审批、“一口受理”和否定报备制度,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三是加强效能载体建设。充分发挥部门在效能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其审批科室建立机关效能联系点,定期检查和调度,定向搜集机关效能建设信息,督促各部门搞好内部监督,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四是加强效能监察。丰富效能监察手段,实施跟踪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将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的122个重点项目的行政审批许可,纳入行政审批全程监督,充分发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功效,从项目立项到投产经营每一个审批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有效提升了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批效率。

四、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有效规范权力运行

按照“制度创新年”活动要求,大力加强发展环境建设管理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一是狠抓制度建设创新。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分级管理办法、联合年检制度、年度检查计划、行政处罚首长负责制、检查报批备案制度、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等,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规范了行政行为。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的意见》,推动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二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改革。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大厅办结率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制度,进一步缩短了审批环节;加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总服务台建设,认真落实“一口受理”和否定报备制度,有效杜绝了规避电子监察的行为。三是积极推进为民服务“”制度。进一步明确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目标要求、服务方式和责任人,不断拓宽为民服务的内容,切实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四是认真梳理行政管理服务事项。对市级54个部门单位的行政管理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梳理行政管理服务事项203项。对行政管理服务服务事项实行目录化管理,进一步审定后,报市政府批准并统一向社会公布。

五、大力加强载体建设,搭建发展环境监管平台

一是深化市直机关联系企业工作。对市直机关及联系企业进行了重新调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市直机关联系企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扶持、项目审批、融通资金、协调生产要素、维护周边治安环境等方面的服务,增强了服务的实效性。二是深化发展环境监测点。进一步扩大监测点覆盖面,将原来的54个扩展到100个,定向搜集涉企执法、检查、收费以及工作效能、服务态度等方面的信息。对具体问题,责成有关县区和相关部门认真抓好整改,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对共性问题,选题立项,开展集中整治,切实解决了一批企业和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三是深化机关效能联系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将机关效能联系点由20个扩展到各部门行政审批科室,扩大了覆盖范围,带动了整个机关行政效能的提升。

高效审批服务篇3

一、力求实效,扎实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与提高业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结合起来,以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推动行政服务规范化建设。

1、强化理论学习。一年来,中心利用每周一工作例会,组织主任助理、窗口负责人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以及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通过网站、简报、宣传栏等开辟“中心发展我献策”专栏,一起谋划工作思路,一起探讨发展方向,一起研究审批路径,力求做到“五结合”,把理论学习与提高思想认识相结合,与了解市情相结合,与提高业务能力相结合,与提升窗口办事效率相结合,与优化服务质量相结合,初步形成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常态,提高了窗口人员的政策解读能力,强化了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2、夯实制度基础。按照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加紧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前置项目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改进行政审批流程的工作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退、补件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并联审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和一般审批件办事流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市卫生局窗口制定“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将工作量化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市公安局本着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修订了公章刻制手续等等,为企业投资和重点项目服务搭建协调、规范、高效运转的服务平台。

3、深入调查研究。今年,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就全市优化发展软环境情况到中心调研,了解窗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的执行和审批流程再造情况。中心认真对照、讨论分析,对中心管理和窗口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自查、整改,并督促完善和落实。在大厅设立“窗口服务满意度测评点”,通过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网上征询、调研座谈等形式,了解社会群众对窗口办事的综合满意度情况,接待群众咨询或电话咨询279人次,向服务对象发放调查问卷400多份。经测评,窗口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好评率分别达到97、13%和99、6%。在此基础上,召开了查摆问题恳谈会,邀请各楼层值班长、主任助理等,查找审批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影响、制约和阻碍中心科学发展的不适应因素,认真讨论和研究整改措施,并从提高效能、规范运作、健全网络、拓宽领域、加强监管等方面展开研讨,在研讨中学习,在研讨中提出问题,推动了窗口建设的提质增效。

二、严格把关,持续抓好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规范

按照市政府关于做好全市行政审批前置项目清理的要求,在市委编办等部门的积极支持下,组织相关人员从2月份开始,围绕收集到的有关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影响投资环境等问题,共同对入驻中心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审批项目前置条件进行逐一对照、全面清理。市本级312个项目的审批前置从1677个清理到1591个,减少5、12%;区级137个项目的审批前置从981个减少到949个,减少了3、26%。其中,建设项目的审批前置条件由原先209个清理到176个,缩减幅度为15、79%。与此同时,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新一轮的全面清理,共保留289项,取消17项,调整为一般管理50项,下放12项,并于8月底向社会予以公布。窗口单位也对照审批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等,按照“依法、简化、高效”的原则,认真研究,对影响审批提速的前置项目提出简化、合并等优化意见,力求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程序。市发改委对17项行政审批服务项目进行再次梳理,整合取消3项,保留14项;市规划局对17项审批前置项目进行精简和优化,取消前置材料25项。

三、规范运行,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水平

围绕更加方便人民群众和企业办事,以提高办事效率为目的,大力压缩审批时限和审批环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1、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年初,邀请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市铝厂以及建设、规划、发改等窗口就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开展探讨,对关联性审批流程进行优化整合,确保并联审批工作有序进行。制定《南平市建设投资项目并联审批运作流程图》,将投资建设项目从 立项到施工许可证核发的全过程16个环节,按照项目审批的关联性进行并行整合,设置为立项、工程设计、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审批等4个阶段,确立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明确职责,实行“同时收件、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机制。实施以来,牵头组织了沿江景观带工程、九峰山公园索桥入口景观改造等并联审批项目3项。同时,健全并联审批责任制等工作制度,明确审批部门职责,确保并联审批工作有序进行。一些并联审批责任单位不断提速增效,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如,市建设局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时限从15个工作日缩短到工业项目2个工作日完成;市水利局窗口项目的审批时限与去年相比缩短了50%。

2、审批项目协调运作。为加快推进我市投资项目审批进度,中心将两个以上部门审批流程协调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建立项目联办协调会制,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协商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运转流程问题,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督促落实,确保项目审批的顺利进行。一年来,牵头召开项目协调会52场,及时解决了困扰工业园区内土地前期开发审批手续、新《消防法》实施带来的审批前置变化等问题。协调会制度发挥了中心的平台作用,增强了窗口工作的互动性,有效解决了窗口部门互为前置许可事项的关系、审批业务运转流程等,各窗口的审批办结时效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市环保局窗口的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三分之二,市建设局窗口审批时限较承诺时限缩短了84%、市林业局窗口审批时限也缩短了86%。

3、服务效率持续提高。按照“依法依规、简明规范、高效快捷”的原则,围绕“程序少、环节简、流转快、时限短、服务优”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服务机制,使重大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缩短到35个工作日以内,平均提速达80、56%以上。各窗口结合工作实际,推出了不少好的服务措施,保证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市建设局窗口将施工许可、工程质量监督前移,审批时限由22个工作日缩减为2个工作日,保证了滨江大道改造工程等市重点工程的顺利完成。市林业局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多次深入现场做好外业调查勘验和报件准备、审核工作,确保了龙浦等高速公路建设和南平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等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市发改局、市国土资源局对高新园区、工业园区项目实行次要件容缺办理。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利用周末时间加班审核报批材料。市卫生局实行“一条龙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一天内完成从审查到审批出证。区交通局将3项公路审批从承诺15个工作日再提速到10个工作日,7项运管审批从承诺15个工作日提速到12个工作日。

四、不断探索,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逐步建立以省市网上审批体系互联互通、信息网络纵横联通、绿色通道高效畅通的电子审批、网络服务、电子监察系统。10月,按照省数字办的工作部署,与市数字办一起做好省、市网上联动审批系统的推动工作,将市发改委、市林业局等19个窗口单位149项网上联动审批事项作为首批开发、联调、联动项目,实施省、市互联互动网上审批系统开发。开通催办、办结短信发送平台,让业主在第一时间掌握窗口的办件信息,将被动咨询服务转变为主动告知服务,实现了申报件的动态跟踪和提前告知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以来,共向业主发送短信25000多条。与此同时,窗口人员请销假、项目审批实时监控、公文内部传递、绿色通道审批等环节均在网上进行,进一步推进了审批系统电子化进程。在使用过程中,适时组织窗口人员开展网上业务专项培训,提高窗口人员的操作技能。同时,结合实际运用中发现的问题,多次与软件公司交流,不断改进审批系统电子化水平,行政审批网络平台初见成效。

五、科学管理,切实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设中心文化是获得朝气和活力的源泉。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切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1、注重组织文化建设。针对窗口工作时间性强,压力大、管理严格的实际,适时开展审批业务、管理制度、系统操作、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鼓励窗口人员积极建言献策,开展了“中心发展我献策,提质提效为服务”座谈会和“服务新发展、奉献在窗口”征文比赛等,集中民智,共谋发展,培育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中心文化。同时,积极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和文艺晚会,除每周定期开展篮球、汽排球等锻炼活动外,还多次举办了乒乓球、登山、跳绳等各类比赛,丰富窗口的文化生活,使窗口人员在共同活动中加强沟通和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中心精神,增强了窗口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2、严格考核奖惩。坚持教育和管理并重,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同时,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完善了考勤制度、考核评比等管理制度,对窗口人员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制度管人管事。按照“日考勤、周抽查、季考核、年终总评”的要求,强力推进制度的实施。严格考勤制度,实行每天四次指纹签到。不定期地对窗口人员仪表言行、服务态度、办件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协调处理服务对象和窗口反映的问题,使管理更加严格、服务更加规范。通过每季评选出红旗窗口和服务之星,颁发流动奖牌,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窗口人员的积极性。目前,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都能严格遵守工作制度,自觉服从内部管理,很多同志坚持提前上班,延迟下班;有的同志经常牺牲午休时间,坚持把群众的事情办完;有的同志为了不耽误工作,带病上班;还有的同志发扬了拾金不昧的精神,塑造了中心的良好形象。

六、积极筹建,认真抓好招标投标活动的服务管理

根据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的统一部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平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和“积极、稳妥、高效”的原则,整合市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土地收储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的招投标交易职能,建立了市招标投标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受理、分类办理、技术支持、服务保障的流程式管理模式,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及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提供服务。经过近半年的紧张筹建,已于12月初整合集中到位。

为加强整合后招投标活动的规范管理,制定了《招标投标活动服务指南》,明确了招投标中心、投标人和社会机构三个主体的办事程序和办事规则。制定《评审专家工作守则》和机关内部管理等各项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此外,在原政府采购网站的基础上,增加服务器设备等硬件投入,自主开发了电子化采购应用系统、委托开发了工程项目电子评标系统等业务软件,努力构建规范、完善、便捷的公共资源交易网。目前,政府通用货物网上采购全程电子化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招投标管理系统和电子评标系统正在加紧完善中。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先进的监控设施,都有效加强了招投标活动监管,建立了信息公开、程序简化、交易规范、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服务管理体系。

二一年工作思路

20xx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实施意见》及海西纲要,围绕优化公共服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运行机制,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精简审批程序,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海西绿色腹地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全面推行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在运作中,继续规范和完善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核准审批过程的整合设置。对阶段内审批事项实行同时收件、交叉审核,并对外承诺阶段审批总时限,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加快推进我市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进程。

二是持续清理区级入驻项目前置条件。围绕企业反映有关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影响投资环境等问题,对区级27个入驻单位199项审批事项前置条件进行清理,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

三是大力拓展电子政务建设。加强网上审批、绿色通道、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大力推进省、市、县三级审批网络的互联互通。积极探索网上审批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发挥网络信息化在中心的重要作用。

四是加强与入驻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市区一体、联审联批”的原则,认真做好与入驻部门沟通协调,取得部门的更加理解和支持。同时做好与工业园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的项目审批协调工作,探索和搭建高效、优质的服务平台,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服务。

高效审批服务篇4

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行政审批服务方式为主线,2011年我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行政审批服务制度建设为重点,力争在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能、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把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意识最强、办事效率最高的乡村之一。

一、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继续清理、减少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重点做好非许可审批和对社会影响大的公共服务事项的清理精简工作。市法制办、监察局等部门要根据中央和省有关要求。对通过市场机制可以解决,通过加强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以及多个部门或环节重复交叉审批、增加行政利息和管理相对人负担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再清理、再合并、再调整、再精简、再优化,该精简的要精简,该合并的要合并,该下放的要下放。

(二)强化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市法制办、监察局、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等部门要加强对现有行政审批项目及清理结果的监督检查。加强动态管理。要切实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审批时限及收费,规范中介管理,强化政务公开,推动行政审批服务运转更加规范、高效、透明。

(三)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巩固推进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部门审批服务职能向审批处(科)室集中,审批处(科)室办公向审批服务大厅集中,审批事项料理向网上审批大厅集中,以及审批事项进厅到位,授权窗口职责到位,网上审批运行监管到位。

二、切实加强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平台作用。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明确职能定位和工作任务。凡与企业、社会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包括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应逐步纳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操持。要切实提高行政审批集中度,对《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局部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济政发〔〕26号)公布的继续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未进市审批服务大厅操持的审批项目所在部门(单位)要在3月底前向市监察部门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写出说明报告。

(二)完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坚持依法审批。优化审批权力运转机制,充分授权窗口职责,切实提高现场办结率。对同一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涉及2个以上部门的要整合审批环节,逐步实行联合操持、并联审批和上下联动审批,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广深化“全程无偿代办”服务,努力打造公共服务品牌。

(三)规范行政审批业务监管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实现行政审批服务工作重心下移,逐步将便民服务向乡镇和村居延伸,形成上下联动、有效衔接、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三级行政审批服务网络体系。

三、切实加强网上审批大厅建设

依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加快推进”总体思路,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观念。根据我市科技防腐工作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强化措施,优化手段,加快本部门(单位)已有业务网络系统与新建平台网络的技术对接和数据交互。进驻市审批大厅各部门(单位)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组织协调,研究出台网上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运行管理方法,强化监督管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要全力推进“全天候公共服务、全流程网上审批、全过程网上监控、全方位资源共享”不下班”网上政府建设,力争4月底前,实现未进厅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上网运行;6月底前,实现与县(市)区网上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互联互通。

四、切实加强行政审批服务制度体系建设

高效审批服务篇5

为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有效改善投资软环境,巩固“双优”创建效果与成绩,结合我局实际,特开展“创建优质服务标兵,力创效能品牌”活动。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优化环境、优质服务”为宗旨,以“五心服务”为行动要求,以改革行政审批为切入点,积极推行审批材料齐全项目“立即办”,审核转报项目“帮助办”,困难项目“协助办”,涉及多家“联合办”的“四办工作制”,在法定工作时限内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使服务工作按照程序最简、路径最短、高效流转的工作流程运转,着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创建优质服务标兵,力创效能品牌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特成立创建优质服务标兵,力创效能品牌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杨利成

副组长:委、邹伟泽、焦放军、李建村、杨罗

成员:潘志高、罗贵荣、龚建国、张宏伟、李卫平、佘文彬、易振君、邱进、贺艺

承办科室: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优质服务标兵,力创效能品牌活动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

三、具体措施

在“双优”示范单位创建中,我局采取了“唱响一句口号(即唱响“只服务、无要求”的口号)、实行两个公开(即公开政策依据和办事流程)、推进三项改革(即改革审批方式、审批权限和审批时限)、实现四大转变(即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原则服务向灵活服务转变、由无向服务向定向服务转变、由单项服务向全面服务转变)”的具体作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经验,结合我局实际,进一步提出“实施五项措施,实行五心服务”的具体措施,以不断深化“双优”创建,力创效能品牌。

1、主动前置服务,实行先行告知。一是对通过前置审查的招商引资项目,由窗口工作人员及时联系申报单位,并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需要提供的资料、办理流程、办结时限等。二是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下达后,及时将办理程序和环节一次性告之政府投资项目责任单位,确保“信息第一时间掌握、项目第一时间上报、批复第一时间完成”。三是重点项目计划下达后,按照不同类别的项目和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确定项目服务重点,及时指导项目单位申请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的手续,并做好需经上级审批的项目跟踪、协调等服务工作。

2、创新审批机制,实行批管分离。要按照“一个窗口对外”的要求,设立统一受理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实行批管分离,使“物价与发改各项审批权限分到各个科室的审批机制”转变为“实行行政审批‘三集中’的审批机制”。即明确一名局班子成员集中负责审批工作,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统一集中到办公室受理,所有审批办结件统一由办公室发送。各科室不再分散受理行政审批事项,让服务对象只进一个门,只问一个人,办好一件事。

3、再造审批流程,实行捆绑式审批和并联式审批。积极探索项目服务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大力推行“捆绑式审批”和“并联式审批”,简化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捆绑式审批”即同区域、同性质的项目不再分项进行审批,减少工作量,提高审批效率。“并联式审批”即开展投资与招投标的并联式审批,只要项目招投标方式符合法规要求,由审批室一次性审批办结。

4、简化审批环节,实行即接即办和即审即办。一是对实行备案与开展短期培训班的项目,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由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直接受理、直接办理,做到即接即办。二是成立审批领导小组,实行审批小组即审即办制。对除备案与短期培训班的其他审批事项,取消逐级审批机制,由主管负责人在受理后一天内主持召开审批小组会议,作出审批或上报决定;需要上报的,指定专门负责人,在三天内上报并跟踪落实。

5、优化审批服务,实行意见反馈制度。一是实行“五心服务”。即在审批服务中要做到“热心接待、细心倾听、耐心解答、尽心服务、真心办事”,开展全方位便捷为民服务工作。二是实行服务跟踪。制定审批服务反馈意见表,由服务单位以不记名方式对审批服务态度、服务效果、服务质量提出意见,做出反馈。三是实行短信告知服务。对已通过审批的项目,以短信通知的形式在第一时间通知责任人,为办事单位和个人提供贴心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做到“硬件”、“软件”双创优。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科室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标兵,力创效能品牌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优化政务环境,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不断改进作风,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高效审批服务篇6

坚持科学发展观 深化规范化政府 (机关)建设 大力提升机关行政效能

11月1日,市委召开了中心学习组扩大会议,会后,政务服务中心于11月3日,用半天时间,由政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XXX同志亲自主持,集中传达学习了成都市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精神,认真会了XX市副市长、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XXX同志,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XXX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在政务中心党组成员、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大力提升机关行政效能的大讨论。结合灾后重建重建实际,统一思想,提高四点认识,破解难题,找准四项工作重点,整体推进市政务中心、规服办、效能办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一、 统一思想,提高“四点认识”

经过大讨论,大家统一思想,不断深化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四点认识”。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务中心、规服办、效能办工作,深化科学发展观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大力提升机关行政效能,是今后政府政务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大力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是结合工作实际,落实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战略部署,按照“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结合自身本职工作走出一条不断深化规服工作提升机关行政效能,实现灾后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的客观需要。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业务工作,加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切实提升机关效能是服务“两个加快”的现实需要。四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是改进工作作风,顺应群众期盼,实施亲民、便民、惠民工程的具体体现。为促进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工作目标。我市地处极重灾区,百废待兴,恢复正常工作,推进灾后重建,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在新中心建成之前,其软硬件环境都达不到要求,条件艰苦,对照省、成都市对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提升机关效能的要求,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存在较大困难。为此,全体干部职工只有坚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主动挑战,敢于负责,面临困难真抓实干,按照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的标准,按照“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为;非常之事,要尽非常之责”的要求,为灾后重建提供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推进全市行政效能的不断提高。

二、强化服务,明确“四项工作重点”

结合实际,以市委中心学习组会议精神指导工作,破解难题,明确今后一段时间的“四项工作重点”。

(一)深入政务服务,打牢基础,搭建好政务服务平台

目前,市政务中心在办公场所、设施、环境极差的条件下,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全体同志的集体智慧,改变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办事效率。通过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站在同志提出的“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高度。认真贯彻《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意见》(川委办〔20__〕15号)文件精神,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构建良好的政务环境和作风保障。整体推进工作:一是狠抓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继续与市法制办联合清理,重点开展对项目合法性的清理,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切实下放审批权限,加大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力度,把行政审批职能落实到直接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基层和一线。要做到凡国家、省和成都市已取消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坚决取消;凡乡镇作出实质性审查、市级行政机关仅作程序性批准的审批事项,原则上以授权或委托方式下放到乡镇办理。加强对未列入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后续监管,防止行政不作为或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二是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国家、省和成都市要求,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市政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和市政府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团体的各种收费项目,取消不合法收费,并向社会公布。三是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将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科室,成立行政审批科,并将行政审批科整体进驻政务中心,实现行政审批集中办理。部门要向窗口授权到位、要向窗口授权到位,切实解决“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理顺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职能关系,取消不必要的中间流程,并根据不同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难易程度,科学设定整体办理时限和各环节标准办理时限,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确保行政服务中心现场办结率不低于90%,按时办结率不低于99%。四是加快实施并联审批。按照“统一受理、提前介入、信息共享、同步审查、公开透明、限时办结”的要求,在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加大并联审批力度。多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能合并项目的要合并,不能合并的要合并办事环节,不能合并办事环节的要实行并联审批。完善“绿色通道”办事机制,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项目迅速实施创造条件。五是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中心综 合服务水平。按照“拓展内涵、完善功能、优化服务”的要求,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努力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强化为企业、群众办理审批的服务功能,开展配套服务,提供便民服务,建立代办机制,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和全程跟踪服务。推行电子政务,建设“网上政府”,实现网上咨询、申报、受理、审批和结果公示。推广使用统一的行政审批通用软件,实现省、市、县、乡(镇)四级联网,完善软件的审批、服务、综合管理和数据交换功能,完成部门业务专网与政务中心服务窗口网络的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六是强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职能。各乡镇要按照规范化、高标准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市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乡镇将面向社会的所有行政审批及行政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向窗口工作人员充分授权,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群众往返次数。

(二)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严格问责,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一是加强行政效能问责。严格执行《四川省行政效能告诫办法(试行)》、《四川省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办法(试行)》、《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行政效能问责规定(试行)》和《都江堰市行政政效能监察暂行办法》等规定,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责任。对典型案例要及时分析,深入查找共性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网络体系,规范和改进电子监察评价方式,建立完善视频监察、数据监察、电话监察、投诉监察等措施,充分利用电子监控平台,对政务中心(分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窗口、审批事项、审批单位和责任岗位实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对电子监察中发现的问题,要加大查处和纠错力度,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三是深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强和改进政府绩效管理,建立完善绩效评估体系,明确绩效考核的具体内容,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提出绩效评估标准,进一步深化行政效能监察。抓好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督办,重点围绕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民生工程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加强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规范投诉受理范围,努力做到投诉有门、办理有效、有诉必查、查明必处,确保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四是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建立社会监督体制,从社会各行各业聘请40名规服监督员,对乡镇、市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履职的情况进行监督;对机关落实“四项制度”(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社会评议制)等以及机关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建设的情况进行监督;对机关及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意见;对乡镇、市级各部门执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提升机关效能的运行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采取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群众评价等方式,对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转变作风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健全作风建设机制,加强作风督查和考评,不断增强机关干部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的自觉性。对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的典型经验要进行总结推广,对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工作不力的部门(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三)深化机制体制研究,不断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

一是对于市级部门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要进行研究,整合部门内部行政资源,建立“行政审批科”后,对不同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特点进行研究,本着精简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研究行政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的职能、职责、工作制度,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增强服务职能。实现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在服务中心窗口受理、办理与内部其它科室的协调、顺畅。二是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减少环节,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三是建立部门领导定期到窗口现场办公制度,增强窗口办事能力,切实解决部门窗口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是按照“行政审批项目应进必进,行政服务项目能进则进”的原则,将所有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政务中心集中受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通信等服务项目尽可能纳入,彻底杜绝“两头受理”、“体外循环”、“明进暗不进”等现象。

高效审批服务篇7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依法行政。

一是继续提高项目审批集中度、优化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许可事项的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进一步缩短审批承诺时限,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努力协调应进“中心”项目进窗口办理,进一步提高窗口办件的集中度,发挥窗口集中审批优势。二是全面推进网上审批工作,探索网上监察系统的建设。利用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加快实施网上审批的建设步伐,推进部门领导、科室领导网上审批、核准,再由窗口直接办理批复、发文发照的审批方式,切实提高窗口“一站式”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审批监管机制,“中心”将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网上监察系统的建立,对有审批职能部门的所有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梳理,逐个进行审核,收集各部门的审批数据信息,建立完整的执法数据库。三是推行首席代表制。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让后方围绕窗口转,窗口有协调权、审批权、调度权、解释权,逐步推行首席代表制,提高窗口的办事效率。

二、进一步创新方式,实现审批提速

一是围绕重大项目推进,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审批工作提质提速,促进经济发展;围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围绕外商投资项目,采取专人陪同服务和全程跟踪服务,优化投资环境。二是施行全方位审批服务。对投资规模在×××万元以上,属市级审批权限内的生产经营性项目,继续实行全程无偿服务,同时和镇(区)代办员联动,不断完善和推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陪办服务、回访服务等制度,更好地为企业为群众提供方便。三是推进企业注册登记“一表制”新模式。“一表制”联合审批新模式可以实现企业登记信息资源共享,由原来需跑几个部门填几张表简化为只需要跑一趟填一张表,优化了审批流程,节省了企业办事时间和财务成本,提高了窗口的办事效率。

三、进一步便企利民,实现服务提质。

一是继续深入实施项目联审会办制度,着力解决互为关联、互为前置的审批症结,疏通审批流程,努力推进重大项目“一门受理、一站办结”,让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服务效能的提升。二是按照“能简则简、能优则优”的原则,对各审批职能部门的审批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优化,使每个审批项目都有规范的办理要求、流畅的操作程序、明确的承诺期限和详细的收费标准,最后印制成《行政服务指南》向社会公布,确保审批全过程公开透明、阳光操作,为办事群众、投资企业提供透明、放心的政务服务,以此推动行政审批提速,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三是努力提高现场办结率,使服务提速;进一步改进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方式,以温馨贴心和灵活多样的服务来提升办件质量。

高效审批服务篇8

襄垣县政务大厅管理中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把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优政务环境、更好的服务办事群众,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审批观念、审批流程、审批结构、审批制度上寻找突破口,不断推进审批制度的建设。为学习借鉴外地行政审批制度、串并联审批制度、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不断推进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

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及发展思路,9月3日、4日,由县政务大厅、县监察局、县编办10人组成的考察学习组赴大同市政务大厅、太原市行政服务中心考察学习。考察组一行实地参观了大同市政务大厅、太原市行政服务中心,听取了两地关于政务大厅工作的经验介绍。并和两地大厅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就政务大厅内部机构设置情况、驻厅单位及项目设置、运作方式、电子政务、行政审批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沟通。现将考察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同市政务大厅运行情况及特点

2009年,大同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以审改工作为突破点,以政务公开为前提,以监督制约为手段,以方便群众、服务社会为目标,力争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为此,市政府投资6500万元,建设面积为16500平米的新大厅。新的政务大厅于2011年5月底全部完工,7月份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全市135个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入驻大厅办理。现入驻54家单位,入驻工作人员500多人。

大同市经过三年多的不断探索创新,把新政务大厅逐步打造成了集便民服务、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与监督平台。市大厅以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服务、工商企业注册一条龙服务、煤焦领域证件办理一条龙服务、房屋产权交易一条龙服务、医疗保险一条龙服务、养老保险一条龙服务、交通运输一条龙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综合服务八条线为支撑,把政务大厅建设成为了制度规范、服务完备、功能齐全、高效便捷、阳光透明的综合服务大厅。下面对大同市政务大厅开展的一系列串并联审批项目的运作方式简要总结如下:

1、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服务

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主要是指建设项目从前期准备到竣工验收过程中,实行由联审窗口统一受理申请、统一组织协调、统一现场踏勘、统一联合审图、统一联合验收、统一验票发证,各并联审批部门同步审批,分别作出审批决定的运作模式。该模式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限、降低了审批成本、强化了审批监督、提高了审批效率。大同市纳入并联审批的项目包括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政务大厅管理中心负责并联审批的组织、协调和监管。

2、企业注册登记一条龙审批

企业注册登记一条龙审批是指企业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设计的相关审批实施部门以网络系统为支撑,按照一次性告知、一窗式受理、限时办结、资源共享和监控测评的工作流程,实施一窗统一受理、统一发照的企业注册登记审批方式。政务大厅管理中心负责一条龙审批的组织、协调和监管,负责一条龙审批综合窗口的设立和管理。工商、质监、税务、公安部门负责具体实施一条龙审批工作。综合窗口负责统一受理申请人提交的一条龙审批所需的全部资料,无需再重复审批。这样,避免了申请人和审批人直接见面,减少审批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切实方便了办事企业和群众。

3、房屋交易与权属登记一条龙审批

大同市将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中心与房屋交易市场管理处进行机构合并,成立大同市房屋交易权属登记管理中心,全员进驻政务大厅,与地税局契税缴纳窗口协同办公,受理新建商品房转让登记和存量(二手房)转让登记业务,将原来45个工作日办理完毕的事项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完成。本着“前审后不审、内转外不转”的原则,流程中所涉及到的要件、一窗性提交、一次性审核、彻底改变以往交易、产权智能相互交叉、重复审批的管理服务模式。

二、大同政务大厅可借鉴的经验

1、领导重视,投入到位

大同市委、市政府把建设政务大厅作为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大事来抓。尤其是主要领导能亲自协调和解决建设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务大厅建设的意见》《大同市企业注册登记一条龙审批暂行办法》《大同市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大同市实行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暂行办法》等关于政务大厅建设、管理、监察的一系列文件和办法,从制度上有力保障了政务大厅的审批项目的进驻开展和人员的监督管理。

政务大厅的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转都离不开政府投资建设和经费保障。2009年大同市政府投资6500万元兴建了新政务大厅办公大楼,建设面积为16500平米。该大厅高标准建设了审批办公场所、电子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门禁安防系统、餐厅等软硬件设施。政务大厅的建设是基础,持续高效运行是关键。为保障是政务大厅建成后持续高效运行,市政府每年向大厅拨付专项经费。用于保障电子公务系统日常维护,便民服务,驻厅工作人员补助、后勤服务保障等。

2、效能监察、实时到位

大同市为规范驻厅行政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行政审批服务行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大同市先后出台了《大同市电子公务监察管理办法》《大同市电子公务监察绩效评估办法》等相关文件,市监察局成立电子公务监察部门并进驻大厅。监察人员运用电子网络技术,依托公共权力运行流程管理电子政务审批,对驻市政务大厅的行政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公共权力运行行为实时、全程和自动监控,依据监控过程进行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等。监察部门对驻厅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进行网上监督的同时,不定时深入各审批窗口一线,现场监督检查工作人员的行政审批行为、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对在实施行政审批运行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进行纠错,对违法违纪的工作人员及时按规定作出处理。

3、部门支持、授权充分

政务大厅的各窗口能否真正代行部门审批权、切实成为能管事能办事的机构,是衡量政务大厅运作成败的关键。通过考察发现,在大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下,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思想观念大转变,强化了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一是所有的进厅职能部门所有审批事项全部进入了政务大厅,大厅窗口是本部门唯一的审批事项受理点,杜绝了窗口和单位“两头受理”情况的发生;二是授权充分。常驻大厅各单位均授予大厅窗口人员充分的事项审批权力,入驻审批事项可由窗口工作的负责人独立审批并承担责任。正是由于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对驻厅人员的充分授权,建立在串并联审批机制上的一条龙服务才得以建立和运行。

4、以人为本,不断创新

从大同市政务大厅运行实践来看,管理好窗口工作人员是政务大厅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他们始终抓住了大厅的人员管理,一是各窗口单位至少有一名本单位主要审批处室的股(科)长或副股(科)长进驻中心,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采取进驻大厅的工作方法,加强与窗口的联系和管理。二是政务大厅建立党支部、窗口人员的政治学习、活动均在政务大厅,驻厅人员的入党、提干的审批需通过政务大厅推荐把关。

不断创新是政务大厅保持活力的源泉,大同市政务大厅“一条龙审批”的串并联审批机制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建立的。大同市电子公务监察系统对纳入一条龙服务的申报件实现全过程跟踪督办,存档备查。市监察机关对应进入“一条龙审批”而仍继续在原单位受理项目,严格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市政府定期通报“一条龙审批”工作情况,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5、统一平台,整合资源,加强大厅电子政务建设

大同市政务大厅网络系统工程,设计理念先进,硬件过硬,软件一流,与我县政务大厅的网络相似,分内网、外网两套。内网又称审批网,主要是政务大厅内部办公平台,办件管理、办件查询、视频监控、电子考勤等功能;外网主要是对外宣传、政务公开、办件查询、表格下载、办件咨询、内外交流等功能。

三、进一步加强我县政务大厅建设的工作设想

我县新政务大厅投入运行以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国税、地税办税大厅整体入驻县政务大厅,县工商局、食药监局的相关行政审批项目入驻大厅,运管、质监、计生、民政也有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及服务项目先后入驻大厅,极大地方便了各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但我们也应看到,一些单位仍然存在虽然工作入员入驻了大厅,但行政审批项目不进厅、审批项目授权不充分、工作人员不到位等问题。针对目前我县政务大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大同市政务大厅经验,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加大协调

当前打好串并联审批这项攻坚战,是办好政务大厅的有效标志。开展串并联审批是政务大厅目前面临的一项艰巨的工作,在实际运行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也是我们大厅目前运行中最大的软肋。根据目前我县的实际情况,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出台调整和加强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文件和办法,成立综合协调机构,由一个机构统抓统管,统筹协调。不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强窗口建设,实现充分授权,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工作。

2、各部门要充分授权,坚决杜绝两头受理

进入政务大厅的窗口要真正成为办事机构,不能只起到收发室的作用,要做到既受即理。特别是解决个别单位项目进入上“形”进“神”不进的问题,消除肢解审批项目,进“瘦”留“肥”的现象,做到项目、骨干和授权到位,使受理、审查、审批、发证均在大厅完成,最大限度方便各企事业单位、办事群众。实行并联审批后,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由窗口受理、办理。

3、加强政务大厅建设,使政务大厅真正成为政府的“审批大超市”

要积极借鉴外地经验,继续推进政府职能部门和行政审批项目进驻大厅,解决群众办事“多跑一段路,多进一扇门”的问题。明确政务大厅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各单位一定要选派精兵强将进驻中心窗口,要有一名骨干股(科)长或副股(科)长在窗口负责,各单位分管领导要定期在窗口蹲点,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不能让不做事、不管事、一般闲散人员和临时工在窗口上岗或顶岗。

4、资金倾斜,确保高效运行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国际服务贸易法(精选8篇)
  • 下一篇:董事述职(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