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课堂教学概述(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2 栏目:写作范文

课堂教学概述篇1

关键词: 图表法 高中生物教学 常用类型 应用示范

图表能让教学内容简化,让课本内容条目清晰;图表能让相似的概念和生理过程易于辨析,让繁杂的知识联系关系一目了然。把教学中的有关内容处理后,绘制成各种图表用于辅助课堂教学,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开展“教”“学”双边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而又有效,还可以在追求高效课堂、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总结并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1、常用图表的类型

1、1概念图

概念图是将相关的概念内容、系统的有关结构及生命活动的过程等图形化、系统化的一种学科知识的表示方式。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构建出生物学概念图,人教版生物必修教材在每个自我检测中几乎都配有概念图的题型。

1、2韦恩图

抽象的知识如何形象直观,易于理解记忆;相近的概念如何辨析,这些都是生物学教学中常见的难点。如何化解这些难点?韦恩图是一种常被用来显示概念之间异同点的数学集合图形,将韦恩图引入生物教学,亦让抽象的生物学问题和概念变得直观,让学生易于剖析,正确辨析求解。

1、3坐标图

借用数学坐标绘制的生物学科坐标图像,是借用数学的“形”来装载生物的“质”。图像通常描述的是两个生物学变量的函数关系。坐标曲线图最为常见,绘制曲线图的关键在于“数”与“形”,“数”指图像中的一些特殊点,如起点和终点、交点和拐点、最高点和最低点等,“形”指曲线的走势或趋势。把握住这两个核心点,就能借助图像反映所研究的生命活动规律,揭示细胞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本质特性。

1、4示意图

示意图,亦称作模式图,是复杂知识的简单化和图式化。中学生物学科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实验科学,传统教学主要以讲述结合文字板书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课上课下一头雾水,死记硬背形成了学习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示意图的构绘和展示,能让抽象的生理过程、繁杂的文字叙述与形象的图片相融合,有助于学生形成直观具体的意象,从而取得文字描述无法达成的效果。

1、5表格

把相互间存在联系的教学内容放在表格中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辨析所学知识间的异同,把握知识间的差别,理清容易相互混淆的知识;同时借助表格进行比较教学能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眼前新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的纽带,使新知识更容易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重点、突破难点。

2、图表应用的示范

2、1经典示范——图表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描述形式

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描述往往离不开图表。如在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中,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过程示意图如下:

图示使得实验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艾弗里等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想将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离,S型细菌各种组分的效应清晰彰显;实验设计原则的对照原则也被很好地体现。一张图把复杂的实验描述得淋漓尽致。

2、2素材示范——图表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石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主导下的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挖掘学生的心智潜能。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丰富的素材为学生创设了机会,如人教版必修3中三种类型的种群年龄组成模式图:

对图解的分析,可引导学生采用如下的表格、坐标图等多形式辨析:

图表素材的充分利用,既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相似知识内容的辨析和迁移能力。

2、3教学示范——图表是最基本的一种归纳总结方法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点多且零碎,一些概念、细胞结构和生理作用等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时含糊不清,运用时往往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在教学中,需要多用图表法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复习细胞各部分在结构和功能上协调配合的实例——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时,可绘制成如下概念图:

2、4例题示范——图表法是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学生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后,就能在学习遇到具体问题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如DNA复制特点之一的半保留复制的相关应用。

此类试题考查学生对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的理解,因此在试题求解的过程中,借助示意图可让DNA复制结果直观呈现,有利于学生正确求解。

可见,图表辅助生物教学能使学科知识高度概括,且形象直观。图表把学科内容中的复杂问题直观地呈现出来,并具有归纳、展示、比较等多种功能,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及的作用;此外,图表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维推理能力。因此,用好图表既增强教学效果,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概述篇2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高中数学;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077

一、引言

在当前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经不同方式开展教学,以调动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于课堂上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同时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将互动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于互动中起到的指导作用,而学生积极参与并设计教学活动,以掌握所学知识。

二、高中数学课堂构建中“互动式”教学模式运用途径

1、 合理设计高中数学课堂的互动式教学过程

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课程前,需做好课前备案,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度开展教学。例如,对于课程中的具体章节中,以互动式教学方法做相应调整,使其能够较好地适应整个课程的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先对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需回答的问题等弄清楚,并经小组讨论,将涉及的知识点罗列出来,以解决需要回答的问题。

例如,以下述例子为例进行讲解:已知学生选修A课程,不选修B、C课程的概率是0、08,选修A、B课程,不选修C课程的概率是0、12,至少选修一门课程的概率为0、88,以n代表学生选修课程门数、未选修门数之积。

问题:以“函数f(x)=x^2+n*x作为R上的一个偶函数”事件是甲,求事件甲发生的概率P(甲)?

学生看到这一问题,可先学生阅读问题中存在的信息,并从概率方面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引出概率概念,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尽快融入数学学习的状态中,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即A,B,C课程均不选修的概率是:n=0,P=1-0、88=0、12,仅选修A,B,C中一门课程的概率是:n=2,P=0、08×3,仅选修A,B,C中任何两门的概率是:n=2,P=0、12×3;三门均选修的概率是:n=0,P=0、28;故事件甲发生的概率P(甲)=0、12+0、28=0、4。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使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使其能够理解理论含义,并有条理性、目的性地分析、思考,同时对出现的问题做相应的质疑,以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2、 以互动问题的方法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课堂教学不会受任何限制,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单一向学生灌输相应的知识,学生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相关内容,而是在整个互动式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经分析一些代表性较强的问题,或是讲解一些典型例题,使学生学会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及探索,之后把自己的见解及问题的答案和教师、同学相互分享,经此种教学方式来提升其学习数学的热情及积极性。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以“空间几何体表面积”这一内容为例展开讲解,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正棱锥、直棱柱、正棱台等模型,所准备的模型最好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具体教学方法为:首先,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将以上模型展开,使其对正棱台、直棱柱、正棱锥等模型的展开图有一定的了解;其次,为学生讲解所展开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采用之前所学的平面图算方法尝试计算,分别计算出正棱台、直棱柱、正棱锥等模型的展开图面积,之后,教师检查各个学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教师把所展开的各个模型做还原处理,并为学生讲解正棱锥、直棱柱、正棱台等模型的不同空间几何图形表面积的具体计算方法、公式。学生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教师经设计相应的互动环节,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吸引其更多的注意力,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到整个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对促进学生学习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 增强互动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在整个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课堂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与内容相符的开放性、创新型等问题,同时指导高中生能够学会思考、理解及解决问题,以进一步创新其思维,对于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可做到举一反三。而且,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进一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难题。高中数学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结合相关知识点,来解决相关问题,并指导学生学会单独处理,使其能够明白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函数”这部分内容时,以以下例题为例展开讲解,如已知tanα=3,求cosα+sinα/cosα-sinα值?学生在难道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告知学生学会思考和此题目相关的知识点,找出各函数间存在何种联合,以此解决上述问题。上述题目的解题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从已知条件tanα=3>0可知,的函数图像位于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教师指导学生分别根据上述两种情况求解出cosα、sinα,即可求解cosα+sinα/cosα-sinα。

(2)从已知条件tanα=3可换算出,sinα=3cosα,将此带入cosα+sinα/cosα-sinα试题当中,即可简单求解出cosα+sinα/cosα-sinα值。

(3)以函数公式和公式间做相应的转化,方可计算cosα+sinα/cosα-sinα=1+tanα/1-tanα=1+3/1-3=-2。

通过分析上述三种解法,其中,第一、第二种解法相对简单,第三种解法相对难,这就使学生在学习时,不应仅局限在一种解题方式上,应学会灵活地转变思维,以进一步提高解题效率。

三、结语

课堂教学概述篇3

关键词:技能;基本方法;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 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153-01

我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讲授技能

1、讲课艺术 。讲课是一门艺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只能产生并形成于教师长期的课堂教学 实践之中。

2、在课堂上。讲课艺术主要表现为语言艺 术(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姿势语)和 管理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良 好的学习气氛、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3、提高讲课艺术的途径 。 第一、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和广 博的知识素养。第二、需要实践。讲课艺术是一门实践性 很强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师提出 了要有教学机智的艺术要求。所谓教学机 智就是随机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

二、终课的技能

终课是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时,通过小结、练 习等方式,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和技能及时地 巩固下来,并纳入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一种教学活 动。终课的意义在于:巩固知识、升华认识、发 展能力、及时反馈等。

终课的方法 第一、知识整理法。是将先后学习的新知识依据 它们的内在关系建立起知识链的一种终课方法。第二、提炼结论法。是通过对史实的层层分析,以得出符 合逻辑性结论的一种终课方法。第三、整合图示法。是以图示来归纳全课知识的一种终课方法。 第四、比较对比法。第五、升华认识法。是分析归纳重要史实以获得规律性认 识的一种终课方法。这种方法的思维形式是由具体到一般, 由现象到本质。第六、巩固练习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当堂练习活动。 第七、新课铺垫法。是依据教材前后课文之间的知识联系, 结合下一课内容设置问题,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 欲望的一种终课方法。第八、深化教材法。是挖掘教材潜在内容的一种终课方法。 第九、讨论总结法。是以总结学生讨论情况为小 结的一种终课方法。第十、学法示范法,是以实例示范方式作学习指 导的一种终课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示范性,即实例与说明相结合。

历史教学终课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终课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服务,紧扣教学 重点。一节课是一个整体,终课是这个整体的一 部分,因此关于终课的设计也就不能孤立地进行, 而应放在整节课的背景中加以考虑。终课是必须 突出教材的重点。第二、终课对重点史实、概念的阐述注意深化, 切忌简单重复、第三、终课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终课不 单是知识的归纳、整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知识 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四、终课要注意学生作业的设计。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1、讲述法及其基本要求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 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教师较多地占 用课堂教学时间,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讲述法 又分为叙述、描述、概述三种不同的方式。

(1)叙述法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和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具体的、完整的讲述。 运用叙述法应注意几点:要按教材内容进行叙述; 要有一定的条理性;要突出重大情节;要有充沛 丰富的感情,主要通过语言、语调表现感情。

(2)描述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某些重要的历 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过程中的重大场面、主要 情节进行具体细致、绘声绘色的描述。其特点是 形象性。其作用主要在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 力,使学生形成具体而鲜明的历史表象。 运用描述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围绕教学任务和 教学目标;要有所选择和侧重;要语言生动、细 腻、准确、形象,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不能 违背历史的真实性;要运用教材中的各类图象进 行描述。

(3)概述法是对教材中的次要部分,用以勾画出历史的全貌和发 展线索。概述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条理清 晰。叙述、描述、概述经常配合使用。叙述中有描述和概述,描述时要依靠叙述。

2、讲解法及其基本要求、讲解法是对史实运用分析、综合、对比和 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论证,形成历史概念 和揭示历史规律的讲授方法。这种方法多 用于讲授政治经济制度、法令条文、某些 文化成就等等。 讲解的方式主要有解释与比喻、分析与综 合、类比与对比。

课堂教学概述篇4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课改工作,学校于2010年9月制定了杨镇二中“ICD”(主体・合作・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开始专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ICD”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

1、探索出适合我校各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意义在于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现状,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自主、合作、创新、具有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意义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3、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促进教师发展。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习惯于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过分突出和强调老师的讲解与重复、学生的接受与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压抑,思维和创造性被禁锢。其结果是时间上的高投入与学生没有学习乐趣的低产出,事倍而功半。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支持者和朋友。

二、研究目标

(1)总结并形成“‘主体・合作・发展(ICD)’理念的初中“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校本相关材料”

(2)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形成并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帮助者,甚至朋友。

三、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

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思想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实现办学宗旨。即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让主体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合作中得到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简称为“杨镇二中ICD课堂教学模式”。

1、主体(Independent)是对过去老师讲学生被动听――“满堂灌”、“ 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否定。我们的改革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通过活动激发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担负起学习的责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Cooperation)是一种自主学习的学习形式,是让学生在异质的小组活动中,根椐一定的学习目标,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是当前课改的主流。

3、发展(Development)改变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分数第一的状况,学习不仅是认知的过程,而是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培养习惯的过程,形成人格的过程,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的过程,主观能动性彰显的过程。素质教育“两全”的思想,就是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基于“主体・合作・发展(ICD)”理念初中“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探索各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基于“主体・合作・发展(ICD)”理念各学科、不同课型导学案的研究。

3、基于“主体・合作・发展(ICD)”理念小组合作的研究。

4、 基于“主体・合作・发展(ICD)”理念模式评价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现状,为实施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二)调查法: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内容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确定重点,找准问题,确保课题有针对的进行研究。我校行动研究的路线“计划――学习――实施――评价反思――调整――实施――总结”。

五、研究措施

1、调研访谈、专家培训,为实施“ICD”课堂教学模式搭桥铺路。

(1)调研访谈。课题组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调研访谈,访谈发现“ICD”教学模式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即新课改的理念老师们都已熟知,但一到具体操作就感到无所适从。基于调研访谈,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包括外出培训、学校内部的交流研讨等。

(2)专家培训。学校联系中央教科所韩立副教授,请他在开学前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学校于2012年、2013年三次请韩教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为“结构化预习策略”和“自主合作展示策略”,就存在的问题给予操作层面的指导。各备课组就本学科预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研讨,进行上课准备。全校处于模式实施深入推进的大潮中。

2、名师指导、校本培训,为实施“ICD”课堂教学模式增智助力。

(1)名师指导。学校请来国内最著名的新课程有效教学指导专家韩立福博士带领9位学科专家到我校指导,引领全校将模式研究向深水区迈进。2013年学校请山东教师来校同课异构,就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各学科教师解决了不少困惑、迷茫的问题。

(2)校本培训。实施“ICD”课堂教学模式后,学校针对课改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校本培训,让老师理清学校进行模式研究和让韩教授进行指导的关系,就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展示进行学校层面的指导。

3、学科展示、模式研讨,为实施“ICD”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成果。

(1)教学模式课展示。我校进行多次教学模式研究课的展示活动。各学科利用下午三、四节课进行了研究课展示和课后研讨活动。各学科通过上课和研讨探讨了在学校“ICD”课堂教学模式背景下本学科的模式。

(2)教学模式研讨会。我校在顺义区东竹园宾馆召开了初一初二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参加的教学模式研讨会。研讨会上播放了一节数学课,之后以学科为单位进行了分组研讨,讨论出可供各学科借鉴的方法,并植入本学科。

六、研究的创新点

我们认为学生自主是基础,合作是平台,发展是结果,因而“ICD”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

(一)学校的发展

1、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2、举办大型交流活动

3、外出讲座及交流发言

4、中考、期末考试综合素质展示成绩说明

(二)教师的发展

2013年一年的时间,我校就开展校内同课异构40余节,并有乔冬青、侯长柏、岳鹏程、周凤伟、顾振刚、潘丽红、陆艳旗、茹建伟等10余名教师用本学科教学模式设计的方案参加全国各地的同课异构活动。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大家就课改共同的困惑、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具体探讨某一类教材的教学方法,还可以

(三)学生的发展

1、成绩提高:

在2013年底的顺义区学生综合素质展示活动中,初二年级刘一军同学位综合成绩居全区第二,与第一名仅差一分。刘建同学获得数学单科第一名。在我校现有生源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出色的。

2、能力提高:

在中央教育电视台的报导中我校语文教师岳鹏程这样说到:课改以来,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突出表现在:学生阅读速度加快了,板书工整、写字漂亮了,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质疑创新精神更加凸显了,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了。同时,学生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懂得了分享。可以说,现在的学习方式、习惯、技能、能力等方面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七、研究结论

1、经过近两年的研究,我校已在学校总体模式下探索出适合各学科特点的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两年的探索,我校的现有课堂充满活力,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也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2、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都要发生了很大改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课堂教学概述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微课;教学设计

电子商务概论微课教学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走进了技校课堂,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微课教学研究,能够揭示微课教学活动的内在发展规律,对于提升电商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效促进电商微课资源建设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认识微课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微型课程的特点可以描述为“短、小、精、悍”:微课教学活动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精练、课程资源应用面广,适合通过互联网传播和使用。微课教学的应用,有利于形成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促使课堂教学形式创新、有效提升专业教师的能力,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融合。

二、“电子商务概论”实施微课的可行性分析

1、传统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电子商务概论”是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理论学时为40学时。目前,技校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还停留在教师主讲的模式上,学生学习枯燥,学习兴趣不高,进而难以培养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以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学生。

2、微课模式的引入具有现实基础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已成为师生校园生活的必备工具,微课也正是借助移动设备供学习者进行学习。针对这种情况,选取电子商务概论中有深度、内容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设计了系列微课,同时包括与学习相配套的扩展性学习资源,支持学生使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由此建立起集趣味性、情景化为一体的数字化电子商务微课学习资源。

三、基于微课的电子商务概论教学设计流程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理论知识点多,教师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枯燥,无心学习。而微课通过微视频的教学方式,将过去枯燥乏味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取得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课程教材并结合电子商务考证理论鉴定考点,我从中选取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为例,开展微课的教学活动。

1、课前微课设计

对新课中概念性的电商知识点,通过网络先以微视频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以便学生通过移动设备进行预习。当然,教师也可以将微视频在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2、课堂微课教学

由于电子商务的定义较多且叙述较长,在讲述其概念时,教师就可以播放电子商务相关发展过程的视频,将冗长乏味的文字描述以动态的形式、生动化讲解,便于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案例:教学内容为电子商务概述

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新课:播放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现状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用视频方式给出下列问题: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3)教师讲解:①电子商务的定义,②电子商务的技术内涵和经济内涵,③电子商务的特点和影响。

(4)学生分组讨论:全班同学分成6个人小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个小组人数平均8人,允许同学自由搭配。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印象,共同提高,小组成员以协作式进行讨论,并把相关结论做好登记。

(5)教师巡视:教师认真关注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对各小组在学习中存在的相应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

(6)学生结果展示:小组组员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

(7)学生相互评价:每个小组对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且打分。

(8)教师评价:教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部分,进行分析、讨论和讲解,教师首先以视频的形式给出解题的参考过程,接着通过针对性强的项目来实施教学活动,这样会更加容易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对各小组成果进行点评。

3、课后提升阶段

由于微课的视频时间有限,单纯依靠微视频学习,学生难以深入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需要课后继续学习,消化相关知识。此时,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等平台上传教学视频,便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上传一些相关的拓展性视频。这些微视频可以是电子商务的应用介绍等,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应用能力。

四、微课教学的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对微课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我们找了电子商务专141与电子商务专142两个平行班级,电子商务专141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电子商务专142班则采用微课教学。经过半个学期后,我们对两个班进行了电子商务概论测试,考试成绩按照分数段人数统计,电子商务专142比电子商务专141平均分高2分,微课教学有一定的效果,除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外,也增强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其竞争意识。

五、结束语

将微课引入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肯定能促进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促进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所需的专业课程知识。在以后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研究微课在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应用,进一步强化微课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功能。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化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陈姝,胡冰新,王娜,林莹、“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15、

[3]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4]邵华、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5)、

课堂教学概述篇6

盗传必究

一、简答题

1、简述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答: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懂得数学的价值;

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

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会数学交流;

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2、简述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注重问题解决;

第二,注重数学应用;

第三,注重数学交流;

第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第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

3、简述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四个:

基础性原则;

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作用原则。

4、简述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点?

答:①注重问题解决;

②注重数学运(应)用;

③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交流;

④注重信息处理;

⑤注重数学体验;

⑥注重数学活动;

5、简述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答: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如下三个共同性的特征:

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

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

的价值取向;

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6、简述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如下四个因素:

对象的共同因素;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定势的作用;

学习的指导。

7、简述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注意探究教学模式对学习主体的适用性。

第二,注意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呈现。

第三,注意教师引导的适度性。

第四,加强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8、简述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

答: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是按主导与主体之间的不断错位滑移来实现相互作用的。(6分)

具体地说,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切合的引导予以体现;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课堂教学是一个人际之间充分交流与分享的过程。(6分)

9、

简述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基本含义。

答:所谓学生参与,主要就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身心投入,它反映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的程度。(3分)

①行为参与。行为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行为表现;

②情感参与。情感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

③认知参与。认知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与层次;

10、

简述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

答: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有三个:

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

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

探索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11、简述常见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答:常见的教学手段有:

操作材料;

辅助学具;

电化设备;

计算机技术等四类。

12、简述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如下七个方面:

对数学的价值的了解;

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

数学技能的形成;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

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获得;

数学学习的态度与情感;

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13、简述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

答:(1)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

(2)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

14、

简述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

答: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数学问题是一组尚未达到目标状态的、有待加工处理的信息系统。(6分)

它主要由以下三种成分构成:

条件信息、目标信息、运算信息。(每个要点2分)

15、简述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

答:

在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这个过程中,主要会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1)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

(2)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受到经验的制约;

(3)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需要通过直观操作来支持。

16、简述当今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方面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答:①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

②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的价值取向);

③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17、简述空间想象力的基本要素有那些?

答:①依据实物建立模型的能力;

②依据模型还原实物的能力;

③依据模型抽象出特征、大小和位置关系的能力;

④能将模型或实物进行分解与组合的能力;

18、简述在小学数学的统计教学组织中可以运用那些基本的策略。

答:①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

②增强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

③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

19、简述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

答:①例-规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一规则的若干例证,通过引导学生的观察、尝试或讨论等获得,来发现并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则);

②规-例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个规则,然后通过若干的实例来说明规则);

33、

简述发现学习的基本流程

答:①创设情境;

②提出假设;

③检验假设;

④总结运用;

25、

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哪些变革。

答:①体现价值的主体性;

②体现知识的现实性;

③体现学习的探究性;

④体现经历的体验性;

⑤体现过程的开放性;

⑥体现呈现的多样性;

26、

简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有哪些基本的教学组织类型?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①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

②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

③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学生的自我学习占主导的地位;教师的控制性减弱;

27、

简述儿童的数学技能发展有哪些基本的规律?

答:①依赖结构完满的示范导向发展到依赖对内部意义的理解

②从外部的展开的思维发展到内部的压缩的思维

③数感和符号感的逐步提高,支持着运算向灵活性、简洁性与多样性的发展

28、

简述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有哪些阶段性的特征。

答:①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

②空间概念的建立逐渐从外显特征的把握发展到从本质特征的把握;

③空间透视能力是逐步增强的;

29、

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角色。

答:①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设计和组织作用;

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引导、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③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诊断和导向的作用;

30、

简述小学几何教学中“强化动手操作”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答:①搭建活动

②剪拼与折叠活动

③实物操作活动

④测量活动

⑤作图活动

38、简述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㈠问题情境的刺激模式;

①问题类型及其难度;

②问题的呈现方式;

㈡问题的表征;

㈢定势;

㈣经验

㈤认知策略;

㈥个性心理特征;

35、简述构成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要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构成了哪些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基本矛盾?

答:要素:

①教学活动的共同体;

②教学活动的对象;

③教学活动的过程特征;

基本矛盾:

①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矛盾;

②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之间的矛盾;

③儿童数学与成人数学之间的矛盾;

36、简述如何发展学生问题表征的能力。

答:①仔细审定问题情境;

②学会深度表征;

37、简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

答:培养儿童的数感,目的在于使儿童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㈠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

①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

②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

㈡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

①发展数的良好位置感;

②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

③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

38、简述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

答:㈠空间识别障碍;

空间识别能力表现出的是空间的方位感(它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空间几何的学习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①儿童的空间识别能力是阶段性发展的;

②儿童的空间识别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㈡视觉知觉障碍;

儿童在视觉知觉上表现出最大的障碍,可能就是在视觉观察中,还不能有效地建立或运用视觉知觉符号与大脑中贮存的图式与概念迅速建立联系。

39、简述在概念引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重点、应用、中)

答:①生活化策略

主题词句:多样化的和丰富的情境;激发探求欲;唤起有的经验;

②操作性策略

主题词句:儿童数学学习;直观方式;操作;

③情境激疑策略

主题词句:丰富的情境;有利于主动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

④知识迁移策略

主题词句:有的稳固和清晰的数学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系统化;

40、简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教学方法不是一个不变的程序结构。

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可以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③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④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中往往是交替使用的

41、简述在建立概念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答:①多例比较策略

核心词句:数学概念的标志;内涵;正、反例子;

②表象过度策略

核心词句:表象是直观到抽象桥梁;表象鲜明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③概括关键要素策略

核心词句:定义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要素);

④表述交流策略

核心词句:内部的思维常常需要一定的外部语言给予某些支撑;

⑤多次归纳的策略

核心词句:儿童观察的不精细,常常归纳的不全面或不确切,;

⑥操作分类策略

核心词句:同类事物的关键属性;

课堂教学概述篇7

【关 键 词】 课堂小结;英语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7-0073-02

课堂小结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能起到促进作用,也是教师对知识的概括和归纳,并有利于学生提高对知识要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可以通过知识总结的过程来发现自身教学能力上的不足之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可采用梳理知识的方式

教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采用以知识结构梳理为主的方式。知识结构的梳理,顾名思义,是教师把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讲述的知识要点进行整理和概括,这个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提炼、优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学生在听教师小结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在脑海中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能够熟练地将知识点从脑海中提炼出来,促进答题的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以小学英语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Last weekend”和“My holiday”这两个单元为例,这两个单元的知识要点都是以一般过去时的使用方法为主。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梳理一下关于一般过去时使用方法的知识要点。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解释本节知识的总概念:一般过去时指的是已经发生过的动作,换一种说法是在过去已经存在的状态,和现在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是现在的人对过去的一种追忆。教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除了对一般过去时的概念进行总结之外,还要注重总结并梳理一般过去时的使用规律:①一般过去时由动词的过去式来表示的时候,除be动词之外,其它的动词都没有人称和数字上的变化。如果主语是第一人称单数或者是第三人称单数的时候,be动词要用was,其余的人称用were。比如,在“我过去是一个医生”这个句子当中,这句话描述的是“我”过去的某个状态,此时用一般过去时需要注意“我”这个主语,“我”是第一人称,因此,这句话用一般过去时表示就是“I was a doctor、”②一般过去时在与last year,yesterday,at that time,in the past这些时间副词使用的时候就代表的是在过去发生,但是现在已经结束的动作状态。比如,在“I was a little boy at that time”(我那时候还是个小男孩)这句话中,使用了at that time这个时间副词,表示的是“我”在过去的那个时间是一个小男孩,对现在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只是纯粹的讲述一下“我”在过去的那个状态。一般过去时的使用方式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教师能够把其它的知识也像一般过去时的使用方式这样梳理给学生的话,学生在以后使用知识的过程中就能有效地理解知识内容,促进自身的思考和实践,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可进行知识上的概括

教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用具体而又具有概括性的语言来将知识点进行总结。知识的概括能够让学生回忆课堂的讲解,促进对知识的领悟。教师在课堂小结中采用概括知识的方式,就相当于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前情回顾。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上的提炼,从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what are you doing?”教学中,这个单元的知识重点是现在进行时的使用方法。教师在对现在进行时的使用方法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重点概括现在进行时的概念以及使用规则。现在进行时的组成结构是be动词和动词ing形式,be动词在现在进行时中的作用为助动词,它要求与主语的人称和数量保持一致。现在进行时的使用规律大约由以下三点构成:①当句式当中出现now这个词语的时候,表示这句话是现在进行时的模式。例如,在“I am singing now、”(我现在正在唱歌)这句话当中,“now”这个词就代表着这句话说的是现在这个时候发生的事,因此,这句话是现在进行时;②以look,listen为开头的句子通常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用现在进行时来表示。如在“Look!the girl is dancing、”(看!这个女孩在跳舞。)这句话中,“look”这个词语就表示这句话描述的是人物在当时的一种持续状态;③当句子中有“these days”“this week”等时间状语的时候,通常是用现在进行时来表示。如在“We are playing basketball these days、”(我们这些天都在打篮球)从“these days”就可以看出这句话描述的是当前一段时间内人物一直在做的事情,因此用的是现在进行时的结构。还有一些现在进行时的用法这里就不一一概括了。教师在传授知识点的用法的时候,只要像以上概括的那样,一个使用方法配一个案例就可以了。

教师在课堂小结中采用知识概括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总结知识内容,促进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教师在课堂小结中注意延伸拓展知识

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知识的延伸拓展为主要方式。学生知识上的延伸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学生在不断拓展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并学会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学会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what does she do?”教学中,这个单元的学习要点是第三人称单数的知识,教师可以在对这门课程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采用拓展延伸的方式,在课堂总结中除了概括第三人称单数的知识,而且加入学生后面要学的关于比较级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课堂小结中可以让学生仿写句子,以这三句话为例:①He is MingMing,he is taller than me、(他是明明,他比我要高)②XiaoMei is more beautiful than me(小梅比我更加漂亮)③ It is a yellow book ,it is more lighter than the black one、(它是一本黄色的书,它比黑色的书更亮)然后,让学生仿照这些句子的结构来组句。这几个句子不但使用了第三人称单数的知识要点,还将比较级的语法与第三人称单数的知识相结合,学生在仿写这些句子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第三人称单数知识点的理解,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比较级的知识,进行知识上的理解与拓展。通过教师的课堂小结,学生提前预习了比较级的知识点,有利于为以后接受比较级的知识点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课堂小结在教师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结,完善自身的教学目标设计,改进自身教学。课堂小结对学生来说也起着促进作用。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能力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概述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学主体 非主体教学

十几年以来,令基层一线教师觉得颇有困惑的概念莫过于“教学主体”。对于“教学主体”这个概念,“学生主体”被强调了十余年,几乎成了各种教育教学会议、乃至文件和官方论述的“口头禅”。然而,人人挂在嘴边,却未必人人懂得,更有甚者,各种对于这个概念说得“玄而又玄”的背后,其实于鞭辟入里无关。譬如,学生如果是“教学主体”,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是什么?“主体”在具体教学行为中意味着什么?教学中的“主体”和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是否意味着近似的学习状态……诚然,以“主体”这个概念为“源”,引发出的问题颇多,我尝试对这个概念做简单梳理,期望有助于一线老师对“教学主体”这一概念有更新、更系统的认识。

一、“教学主体”概念的由来

当我们问“谁是教学主体”这一问题时,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个概念的由来。

在大陆地区,“主体”一词以哲学定义进入教育理论大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换言之,无论是中外教育家,在此以前都没有直接在教育理论中使用过这一概念,更不会有围绕这一概念的系统教育理论。继80年代中学教育界引入这一概念之后,其实争议不断,有主张学生或教师单一主体论的,有主张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的,也有主张应该把教学环境引入与学生教师三足鼎立成为三主体的……而我们发现在大部分论述中,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的文件与基层教师的经验阐述中,大多避开对“主体”的定义记述,直接论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应当如何。

在以上各方对“主体”一词的运用中,既有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经典定义:即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①。又有沿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习惯用法:即事物的主要部分。因此,谁是教学“主体”,就带有两重含义。

谁在认识和实践教学?或者谁才是教学的主要部分?这是一线教师对这一问题的第一问。而这一问对于具体教学行为殊为珍贵。

二、从一个案例多角度看“主体”或“非主体”

案例1:

某日,一位美丽的女研究生到苏州一所学校应聘,在文科班上了人教版必修三的《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课。课后,学生以随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这一节课中的所思所感。

一位同学写道:“今天,上课时,面对应聘的新老师,我竟然睡着了,曾多次勉强抬头继续听,但是……我深感抱歉。”

另一位同学写道:“今天一位来应聘的女老师给我们班上了一节历史课,一节我觉得有些闷又有点好笑的课。

刚开始看到她,我们都在评论:“嗯,她的形象不错哦……”但随着她开讲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些美感消失殆尽了,看来,靠外表混饭吃是行不通的,这句话还真有点道理。幸好,东华老师虽然打扮不在行,但讲起课来却胜其无数倍。

……

她紧张得一直在压书本掀开的部分,一下又一下,我在想:好好一本历史书,咋就这么毁在你手上呢?你讲课这么温柔,对它却这么狠心,它真无辜!

(以上纯粹是上课上得太轻松,在瞎想。)

她就是一直在念课本上的话而已,带我们复述了一次课本。唯一的收获就是以前忘记的一些知识点又记起来了,但这怎么满足得了历史专业班的学生呢?”②

还有学生说:面试就是为了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考官看,求受雇佣,这是一般职业的面试。我觉得老师的面试,不仅要求考官满意,更重要的是令坐在下面听课的学生满意,如果只顾展示自己的知识、才能而忽略下面的学生,倒不如参加“录像展示”。

今天这位面试老师的“底”的确很厚,但是没有经验,除去我们状态不佳(刚睡醒)外,整堂课死气沉沉,老师与学生完全脱节,她讲她的课,我们干我们的事,整堂课是熬过去的。

在学生的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到该教师的教学实践,虽然不知道她具体的课堂表达,却可以知道她“一直在念课本上的话而已”。

她对历史教学的认识,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从她的实践中做出推想。学生觉得她的“‘底’的确很厚”,想来她对教材涉及的历史是有一定认识程度的。但是照本宣科的行为使人有充足的理由觉得她对历史的认识是很僵硬的,是不懂得灵活运用的。

这位老师“形象不错”,却“忽略下面的学生”,“紧张得一直在压书本掀开的部分,一下又一下”,确实显露出她教育实践能力有限,乃至于对教育的认识有限。大概她知道一个教师应当在学生面前显得庄重,却不晓得或害怕得忘记了要想一些办法令学生在课堂中快速记忆历史知识,思考历史问题,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由这个案例,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从“认识和实践”这个角度,即使在最“无效”的课堂中,教师也符合“主体”的定义。学生同样如此,他们在历史课堂中的认识和实践既可能是积极的,又可能是消极的;学生既可能把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当做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产生进一步思考,又可能将历史课堂从内容到形式都视做无聊而予以否定。

我们如果将视野聚焦于“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之内,那么姑且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他”或“她”的选择权是有限的。譬如学生不能选择必修课程的内容,不能随意选定授课教师,不能自行编排上课时间等。但是,进入具体历史课堂之后,学生却可以选择其进一步扮演的角色,如对学习内容做“赞同者”,或者“反抗者”,对于具体的授课老师是主动的参与者,还是被动的旁听者,诸如此类。而任何一个追求有效教学的老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这种“选择权利”。同样,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技巧、教师基本功因此体现于究竟是使学生选择主动积极参与还是被动旁观旁听,好的效果就是教师、学生的双赢。主体与客体,教与学,高效统一。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精选8篇)
  • 下一篇:实习的意义和目的(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