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农村发展趋势(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2 栏目:写作范文

农村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 农村;转型发展;研究进展;展望;中国

中图分类号F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1―0020―05

农村转型发展是实现农村传统产业、就业方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以及由过去城乡隔离的社会结构转向构建和谐社会过程的统一,其实质是推进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的根本转变。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中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的主体。中国农村发展的系统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30~40年代农业地理学兴起时期,地理学通过引入和借鉴西方相关理论与学科体系,对农村发展给予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总结其中经验与不足,为未来农村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1949―1978年制度转型背景下以生产力为重心的农村转型发展研究阶段

建国后,中国农村主要以提高生产力为主要发展目标。1950年开展的农村运动极大的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当时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地理学与农业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为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实际研究工作。“以任务带学科”是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经验。农业地理学家坚持走“为农业生产发展服务”的宗旨,对中国农村的发展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建国初我国地理学发展主要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将一个完整的地理学切割成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造成自然地理一枝独秀,而人文地理学不受重视。因此,这一时期的农村发展研究主要侧重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实践研究。

1、1 1949―1958年粮食生产能力调查与农业区划研究

建国初,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和人民生活的主要保障,粮食市场基地建设和农业生产区划及农田生产力调查等研究受到国家很大重视。任美锷根据价值系数和热量系数计算了单位面积农田的生产力,分析了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1953年应农业部要求,地理学者和农业学者们编印了《全国各省农业区划资料汇编》,将中国农业区划的研究推向高潮。此后,农业区划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逐渐增多,周起业提出了农业区划的理论依据,强调了农业区划中应注意的问题。周立三、吴传均等通过实地考察,对甘青宁农牧交错区的农业区划进行了初步研究。

1、2 1959―1965年自然灾害与决策失误背景下以温饱为重点的农村生产力研究

1958年的“”和化把我国农村经济拖入了泥潭,1959―1961年的自然灾害无疑给我国农村发展雪上加霜,因此相关农村发展研究仍集中在农村生产与生活供给能力、土地生产力等为温饱服务的领域。邓静中等撰写了《全国农业区划方法论研究》专箸,阐述了农业生产配置理论方法,对农业区划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1963年,国家将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列为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第一项重点项目,将农村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向了前沿。邓静中从农业区划的实证角度和科学基础出发,对我国农业现状区划作了深入分析。周立三针对农业生产区域的分布及演变,探讨了农业区域的形成、内部结构的演变及区划体系。农业类型与农业生产布局亦是这一时期农村发展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缪鸿基等以中山市和番禺县为例,分析了当地农业土地类型特征及分布的规律。这些研究以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集约化水平为依据,以定性为主,是建国以来较早的农业类型研究。

1、3 1966―1978年以农业综合考察向工业化转型的研究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期,农业综合考察主要集中在一些特殊地区,地理学家参加了黑龙江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宜农荒地资源考察,对宜农荒地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合理开发宜农荒地(甸子地)的建议。这一阶段,由于国家计划建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加之农村发展迅速,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均出现了剩余,农村地区也进入了工业化初始阶段。因此,相关研究也从农业综合考察转向了农村工业化,出现为农业服务的工业技术和装备,并在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上也有所转变,逐步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业和部分种养业集中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标准化运营,综合生产力有了明显提高。

2 1979―1993年体制转型背景下以经济为中心的农村波动发展研究阶段

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加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我国农村发展步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体制转型背景下。从体制转型的视角来看,这一时期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979―1985年“大破大立”的体制变动促进农村快速发展阶段;1986―1993年新体制完善,国家建设重点转向城市,农村发展及研究相对弱化阶段。

2、1 1979―1985年体制“大破大立”变革下的农村快速发展研究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后,以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取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营体制,乡村(乡政府、村委会)体制取代社队(、生产大队、生产队)体制为其主要表现,加之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以及国家对农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农村发展经历了破除旧体制、重建新体制的“大破大立”的乡村体制转型。

2、1、1对农业生产区划、布局和综合考察研究的深化

1980年,各地政府机构陆续成立了农业区划办,推动了全国性的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工作。全国各地研究机构带着任务开展了诸多实践研究,分别在农业生产基础资源条件区划、部门农业地理区划、农业技术条件区划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为后期的农业生产布局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1985年,由中科院地理所牵头出版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系统地介绍了农业区划的基础理论、方法和结果。20世纪80年代末的农业综合考察,为农业类型划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郭焕成等对全国农村地区发展进行了全面评价,并做出相应的功能区划分。农业综合考察在吴传钧和邓静中的领导下,对全国大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中

国农业地理总论》、《中国土地利用》成为国家和各省(区)规划农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科学依据。

2、1、2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村转型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村发展也出现了崭新的姿态。农村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品经济与农村发展,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对体制的适应与响应,合理布局农村聚落等方面。陈传康从商品生产角度出发,认为黄土高原应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农业商品化和产业化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吴传钧强调,农业生产要结合区域资源与环境的优势,发挥各地优势进行地域化生产。王振民分析了包产到户后上海农村发展的情况。

2、2 1986―1993年新体制巩固,农村徘徊发展研究阶段

1986年后,在改革方面少有大的变动,较多的只是对业已推出的新体制进行完善和修补,是改革与农村发展的徘徊阶段。这一时期,国家将发展的重点转向了城市,致使农村发展步入了徘徊阶段,有关农村研究也相应减少。经过了改革开放几年的资金积累,加之农业科技的进步解放了相当部分的农业劳动力,促使“农户联合体”等新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由于市场转型与制度转型的时间错位,促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时期成为局部地区农村发展的主导力量,出现了诸如“温州模式”、“苏州模式”等乡镇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我国这种特有的“农村工业化”道路,造成农村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等问题突出,有关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农村环境保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成为当时研究的热点。

3 1994年以来,发展理念和经济环境演变下的农村转型发展OF究阶段

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登博斯宣言》,明确了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SARD)的概念。1994年我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也列入其中,农村发展理念由原来的以提高生产力和经济为中心转向可持续发展。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将我国农村也置入了国际分工与协作的全球化背景下。

3、1 1994―1997年以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为主导的农村实践研究阶段

由于全球环境变化和局部地区农业生产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农村自然资源承载力已接近极限,耕地后备资源也近枯竭,因此,可持续农业与农村理念贯穿了农村发展的主线,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优先领域,也是研究的难点所在。刘巽浩从科技支撑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业与农村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吴传钧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不同类型区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蔡运龙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战略及其操作手段研究”分别从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支撑体系和不同类型区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推向了深化研究阶段。

3、2 1998―2003年生态安全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经济与粮食安全协调研究阶段

1998年,针对我国生态环境整体迅速恶化的状况,国家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一系列生态建设措施,相关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地域模式比较,人口增长与粮食安全,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等研究就此展开。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农村发展研究转向了国际贸易背景下的农村发展与粮食生产,以及基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WTO双重背景下农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陈南岳在界定生态贫困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生态贫困的特征、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徐勇等以延安燕儿沟流域为例,对其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张美华提出,中国加入WTO后应提高农业综合能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选择以“林”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

3、3 2004以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

21世纪以来,国际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研究呈现出炽热化状态,我国城市与乡村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发展滞后的各种问题显现出来,国家层面与研究机构对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加大了关注,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力推动了农村发展研究的热潮。主要关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城乡统筹发展等一系列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议题。刘彦随的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2006―2010),提炼出了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为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路子。张富刚等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剖析了中国农村系统的要素组成、结构特征及动力机制,构建出区域农村发展的几种主导模式。罗谦等探讨了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4 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研究的趋势

4、1农村转型发展的宏观战略、理论及方法

地理学有为农业与农村发展服务的传统和经验。新时期,国家加大了对农业与农村投资和建设力度,为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农村转型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农村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水土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补偿等。农业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高产农业”到市场经济时期的“高效农业”的转型,农民参与非农业活动的人数逐年上升,农村城镇化加快等现实问题都要求农村发展理论的创新。研究方法上,借助“3S”技术、网络技术和专家决策技术等,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建立农村发展的系统动态评价模型。

4、2农村耕地保护与占用补偿及粮食安全系统研究

我国农村发展的重大转折和变革对未来耕地保护会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城市化率进一步提高,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的速度迅速加快;生态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也加速了耕地的减少。因此,耕地保护为农村未来发展提出了新命题。其次,耕地占用补偿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对不同地区进行耕地收益的合理评价以及土地利用方式转换后的效益估算是未来农村研究的热点。此外,随着我国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总量将大幅度增长,而耕地将随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进一步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将成为农村发展研究的重点。

4、3农村工业化、城乡转型与统筹发展及功能区划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局部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探索出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乡村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带动了当地城镇化,局部地区实现了城乡转型。因此,农村工业化相关研究成为这类地区的研究热点,相应地农村工业化带来的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型及相关经济演进政策配套等也成为研究重点。按照国家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对区域功能定位与划分,适时推进新时期“中国农业与乡村发展功能区划分及区域战略”的综合研究,针对不同农村经济类型区域,农村发展的资源、经济、技术与政策保障体系和区域间的有效协作机制及其途径等成为农村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4、4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特色优势农业培育

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也是农村发展研究的新命题,主要从农业发展、农村市场、农村经营理念、农村发展效益等方面展开。农业发展关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特色优势农业培育与发展,农产品品种改良,农村发展的竞争力提升,农户集约化经营等,从提高农业效益,相应增加农民收入来缓解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之间的矛盾。因此,农村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自然就成为研究的重点。

农村发展趋势篇2

国家出台了“互联网+农业”战略后,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借助线上交易的发展,农村物流也搭上了快速发展的顺风车。传统物流企业和互联网零售企业在加大对农村市场开拓力度的同时,也纷纷布局农村物流体系,由此使得农村物流既呈现出现代物流的共性,又保留农村地区物流的特性。“互联网+农业”时代,农村物流发展的现状是既有国家政策扶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等优势,又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才不足等劣势。如何借助互联网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发挥政策优势做大做强农村物流体系,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让农民在“互联网+农业”时代背景下获得最大收益,是农村物流不得不审视和思考的重要命题。

1、“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含义和特点

1、1“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含义

传统上,农村物流是指农村地区的进行的一系列简单的物流管理活动,以农业的生产为中心。据此可知,农村物流首要的任务为农业生产活动所服务的,其次才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农村物流的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概念,它是新型的、围绕农村地区发生的,以满足农民生产活动和生活需要的科学规范的物流管理活动。农产品的输出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输入是主要的农民生产活动,它的核心是农产品物流。

1、2“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特点

“互联网+农业”下的农村物流既有传统农村物流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特性,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1、2、1分散性与城市的密集生产生活状态不同,农村生产、生活大都是分散的。农村家庭有的依交通要道布局,有的依地势、地形布局,星罗棋布。在一些地势复杂的偏远山区,农户散落户于不同的山头,地势的复杂性和门户的散落性给生活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2、2季节性

农产品的生产随着四季节气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因此,农村物流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在春种时节,主要进行化肥、种子、农药、农机等大宗货物的运输,而在秋季,需要搬运、加工和储存大量的农产品。在非农忙时节,农村物流需求则变得相对有限,供需差异较大。要想满足农产品的这一季节特性,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需要更多科学技术的指导。

1、2、3非对称性

与城市的各种商品物流频繁交换不同,传统农村物流以农产品为中心,重农产品输出而轻消费品输入,农村物流输入与输出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享受性消费越来越被重视。据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农村网络消费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服装鞋包、家装家饰、食品保健,分别实现网络零售额170、23, 85、43, 106、98亿元,均高于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可见,依托网络消费平台农村物流又出现了新的挑战性和非对称险。

2,“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现状

2、1国家政策扶持自“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国家接连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支持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2、2农村电子商务内生性因素逐渐强大

到2017年6月,中国网民已高达7、51亿。其中农村互联网用户占31、4%,人数多达2亿3000万。

2、3农村物流配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京东于2015年初率先推出先锋配送计划,以免费加盟模式在全国试点成立京东配送站。加盟者只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自己提供配送车辆,京东就为其提供包括电脑、打印机、一体机和海报在内的办公设备和一定的资金补贴。随后又出台京东帮服务店计划,为网民提供物流配送、商品换新、货到付款、上门取件等相关服务构建,解决大家电“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

3,“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3、1物流配送体系仍不完善

3、1、1农村地区交通设施仍不完善

相比于城市较为完善的交通设施,农村地区仍显得不完备。近年来,国家在农村基建上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村民利用国家“一事一议”奖补政策不断改善村内交通环境,农村落后地区产品“走出去”和消费品“引进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1、2物流配送站点医乏

物流集散中心和农产品配送站点缺乏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很多农村落后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压根没有物流集散中心,农产品的输出主要依靠中间商和政府大规模采购,而中间商以营利为目的,不合理收费现象严重,加之缺乏资金,往往规模较小,整体上不能形成物流体系。

3、1、3冷链物流仍然医乏

针对农村地区的生鲜商品,运输、销售需要借助冷链物流环节才能实现。所谓冷链物流,就是指依据自身特性需要冷藏、冷冻的产品,例如海鲜、乳制品、蔬菜鲜果等,从产品的生产或采集到产品的储存、运输,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提供保鲜服务的物流体系。冷链物流具有的优势显而易见。

3、2物流信息不对称

3、2、1部分地区网络依然不畅

随着国家“村村通”等工程的实施,特别是近两年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行,东部沿海除个别地区外,基本实现了网络覆盖,这进一步刺激了农村网民基数和电商规模的扩大。

3、2、2缺乏必要的物流信息更新平台

现代物流以物流大数据为依托,在信息及时更新的基础上实现互通有无和成本控制。

3、3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紧缺

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得人才者更容易得天下,相反的,没有人才的经济是难以做大做强的。农村物流企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契机下发展的更强大,经济发展的更长远,必须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而懂管理、会经营的物流人才的短缺无疑会限制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4、基于“互联网+农业”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4、1“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村物流前景仍然广阔

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而电商脱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商脱贫就是要借助互联网资源做大做强农村产业这篇文章,依托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借助国家资本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培育新兴产业,带动农民整体脱贫。

4、2不断完善农村物流配套体系

4、2、1筑牢农村物流配套设施底子

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配套设施,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引入社会资本,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多方参与共建机制。

4、2、2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破解农村地区鲜活产品的线上营销难题,扩大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关键在于构架线下农村地区冷链物流体系。

4、3搭建线下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

以政府为主导,或者以政府鼓励、企业主导模式搭建一个多方参与的线下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即借助现代物联网等手段整合与产品生产有关的地域、上地、种植过程、运输等资源,让这些产品信息都展现在公众视野,便于经销商和消费者对农产品有更详细、直观的认识。

4、4不断培育农村互联网人才和物流人才

4、4、1推进农村“互联网+物流”人才的职业教育工作

当前我国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还主要受经费的制约,为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对农村互联网人才和物流人才培育倾斜资金和政策,培养一批能够适应“互联网+农业”时代农村地区迫切需求的综合性、专业性人才队伍。

4、4、2提高现有农村落后地区物流从业者的业务技能

加强对农村落后地区物流从业者的技能培训,鼓励富有实践经验的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现身说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培养出一批懂理论、会经营、实践的新型农村物流人员。

4、4、2为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提供激励

培养、引导更多懂物流、会科技、能创新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支持、引导物流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自愿到农村指导服务,鼓励他们积极的创业,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学以致用,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农村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商业化;集约化;产权改革

Abstract:After 7 or 8 years’reform,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ealize mercialization and intensivism somehow,which is mainly promoted by administrative forces、 In this situation,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hould line with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rural concentration,improve property right reform according to time and level,and restore the basic effect of capital bound in operation、

Key Words: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mercialization,intensivism,property right reform

中图分类号: F830、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7-0067-03

2003年,农村信用社启动了央行票据置换坏账资产的“花钱买机制”的改革。时至今日,其改革与发展的成效到底如何?哪些方面有进展,哪些方面还有缺陷?当前的主流趋势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国内形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观点。持肯定态度的观点认为,各地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产权改革,法人治理、经营状况、市场声誉、支农效率和盈利能力都得到普遍改善或提升。但这一观点并没有消除否定者的质疑:中央银行虽然花了钱,但并没有买到政策所预期的机制,只是帮助填补了窟窿;农村信用社仍然产权虚置,法人治理形似神非,行政干预,发展无序。笔者通过对山东省的调查发现,上述两种极端的认识均不契合实际,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主流是商业化、集约化、科层化和差异化。因此,深入研究和探明这些主流趋势,或许对厘清下一步改革的思路有所帮助。

一、商业化趋势

判断经济主体是否商业化,一般采用两项标准:一则看是否以盈利为经营目标;二则看经营模式和实现手段是否适应市场化规则。依据这两项标准,目前农村信用社已基本商业化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基本理由有三:

第一,经营模式商业化。在历经数次波折和改革之后,农村信用社逐步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盈利为目标”的总体经营格局。以山东为例,2010年,全省133家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下文一并简称为“县联社”)实现各项收入436、16亿元,利润66、67亿元,同比增加15、9亿元,增幅31、29%,明显高于商业银行。授权授信、责任追究、成本控制和劳动用工等也逐步向商业银行模式靠拢。目前山东各有7家和19家县联社更名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另有十多家尚在积极组建筹备之中,转换为银行类机构的数量居全国前列。

第二,产品供给市场化。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积极效仿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细分推出10多种个人储蓄及存款产品、16个中间业务和23个信贷产品。其中,存款业务和中间业务产品与商业银行旗鼓相当,但贷款业务产品更加灵活、多元。比如,顺应农村企业、居民资产、财富和信用多元化增长的实际,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农户贷款证贷款、联保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应运而生;其市场嗅觉也比商业银行更敏感,抢先启动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林权等各类不动产和动产抵押贷款创新。

第三,贷款定价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存贷款利率尚在管制之中,但允许农村信用社等贷款利率实施一定比例的上浮。因“三农”的特定金融风险和农村金融分散运作的高成本,加上农村卖方信贷市场的垄断因素,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偏高具有一定合理性。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3年来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运行情况看,始终在高于国有银行3、16―3、67个百分点的区间内运行,但低于民间借贷10、13―11、9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既不是“一浮到顶”,也不存在合作金融的利率优惠,而是依据国家利率政策和市场供求关系随行就市。

二、集约化趋势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系统的集约化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上都有所体现。2003年以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基本确立了省联社――市办――县联社“三会一层”的管理体制。其中,初始阶段的集约化是通过组建法人县联社大面积地合并乡镇信用社的“小法人资格”实现的。2003年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为“省联社”)又通过对县联社人、财、物的集中管理,进一步强化了集约化的管理。管理体制的集约或集中,客观上也促成经营方式的集约化。这具体体现在:

(一)统一竞争和发展策略

省联社统一研究制定“信贷支农、资金增值、支付结算、社会信用、信息服务”五大金融竞争方略,统一金融品牌、营销网络和服务创新,成功发行统一品牌的银行卡――“泰山卡”和“富民”理财产品; 2010年新增农信银系统、行内汇划、大小额支付系统通汇行各1538家、535家和119家,畅通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程;统筹安排网上银行、电话POS和外汇金宏等21个项目的创新与实施。

(二)筹资自营或跨区域调配资金

截至2010年底,全国24个省联社均从事自营业务,规模达到4000多亿元,其中河北、浙江、山东、江苏、广东五省联社规模均在250亿元以上。据银监会专项调查,这些自营业务资金9成以上来自于基层。在自营业务之外,2010年,山东省联社还制定下发“社团、银团贷款”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集中资金,向一些大中型企业组织银团贷款。

(三)信贷投放批量化

据统计,自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系统贷款余额由3406亿元增加至5109亿元,增长49、9%,而同时期单笔贷款平均规模则由80、1万元增加到139、3万元,增幅达71、6%,超出全部贷款正常增速21、7个百分点。该时期,非农企业类贷款余额则由1367亿元增加到2351亿元,增长71、98%,同样超出贷款正常增速21、08个百分点;而农户贷款却在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这几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贷款有向大额、非农企业集中的趋势。

三、科层化趋势

省联社对县联社实施人、财、物全方位的管理监督并逐步得到强化,全省一盘棋。一是统一干部人事管理。由省联社直接提名任免县级联社理事长、主任,统一招聘、培训人员。2010年,山东省统一招聘大学生员工3105人,补员1606人,通过考试将4537名编制外员工列编管理。二是统一下达年度业务发展考核指标。每年,省联社要向县联社统一下达吸收股本金、利润指标、信贷投放等指令性经营指标,对其信贷管理、授权授信、内部控制、风险处置和专项治理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四、差异化趋势

按照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监管要求,将山东省133家县联社分为两组,可以发现,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由2006年的12家扩大至2010年的78家,8%以下的则由121家下降至55家。以2010年为基数,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县联社阵营的贷款余额分别为3446、6亿元和1656、6亿元,份额占比是67、7:32、3,前者是后者的2、08倍;而净利润份额则为78、8:21、2,前者是后者的3、73倍;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88和0、344,前者是后者的2、56倍;不良贷款份额为45、2:54、8,前者仅有后者的82、6%。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份额比例分别是64、8:35、2和62:38,双方差距不大。这一组数据说明,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均好于8%以下的县联社;但金融支农的情况并不存在很大差异。

经过进一步考证,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1)经济基础差异。78家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有51家分布在城市辖区、经济开发区和全国百强县(分别是26家、10家和15家),且东部沿海和农业产业化区域相对集中。相反,55家资本充足率8%以下的县联社,多集中分布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部山区和西部。(2)贷款结构差异。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县联社的非农户涉农贷款分别为1159、43亿元和537、4亿元,各占其涉农贷款总额45、67%和38、95%,前者比后者多6、72个百分点。这表明,资本充足率8%以上县联社的贷款结构发生了实质变化,农户贷款份额在减少,而城市郊区农民住房消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产合作社等涉农贷款在增加。贷款结构上的差异,是由所在地的经济状况及金融需求特征所决定的。(3)股东差异。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阵营的投资股分别为202、31亿元和102、85亿元,前者4年增长10倍,后者几乎没有增长。这表明,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越来越具有投资价值,越来越多的县联社出现了溢价扩充资本金的情形。(4)地方支持的差异。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阵营的县联社各获得地方支持178、09亿元和121、77亿元,其中,现金支持金额分别为37、16亿元和19、36亿元,税收减免分别有51、4亿元和19、4亿元,土地资产置换各为89、53亿元和83、01亿元。由此可以匡算出,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获得现金、税收减免等货真价实的支持占到了地方支持总额的49、72%,而资本充足率8%以下的县联社只占31、98%,两者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综上所述,商业化、集约化、科层化和差异化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主流趋势。商业化、集约化是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但它毕竟还是省联社的行政力量推动实现的,而且,商业化和集约化的进度在各地之间还存在很大差异。这些趋势性的现象表明,农村信用社不再是原本意义上和政策所预期的金融合作组织,而是越来越向商业化金融靠拢。因此,顺应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趋势,加快产权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适时、分层推进农村信用社商业化、集约化进程,恢复资本纽带在其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才会更加契合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参考文献:

[1]张乐柱、试论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重塑[J]、金融发展研究,2006,(5)、

[2]周波、建立省级区域农村商业银行是摆脱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困境的重要选择[J]、金融发展研究,2006,(7)、

[3]肖四如、专业合作+信用合作: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重要取向[J]、中国农村金融,2011,(6)、

[4]宋磊,王家传、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金融发展研究,2008,(1)、

[5]佘传奇,祝军、农村内生金融存在合理性的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8,(3)、

[6]朱广其、以农户金融合作为基础构建农村金融体系[J]、金融发展研究,2008,(10)、

[7]王芳、促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可行方略[J]、经营管理者,2011,(4)、

[8] 冯波,郭琪、农村信用社组织再造与治理优化的探讨――以山东省为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0,(12)、

农村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文化程度;人口结构;东部地区

一、引言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这是有社会发展的内在因素所决定的,以为在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大分工的到来,机器生产大大的增强了生产力,当然社会的其他方面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大发展时期以来了历史上的人口迁移高潮,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

二、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呢?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因为那是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政策的触发,社会百废待兴,沿海地区正处大建设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次,我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过后,有大量的健壮的年轻劳动力,机器生产在各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业上的应用,使得种田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力,这样就使的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最后,新的思想席卷中国大地,这时已经影响到了农村及不发达地区,这些先进的东西会诱导着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人去那些能实现梦想的地方。

三、转移劳动力进入的产业及分析

如上图,我国农村转移人口进入的基本是以第二产业的最多,第三产业有一部分,第一产业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这说明他们所进入的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另外第三产业也是很一定的比重,因为东部的沿海地区近年来服务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时间的发展,更多的劳动力会进入第三产业,越来越少的人会进入第一产业。

四、对于这种现象的经济分析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一个农村家庭,两个孩子,还有年迈的父母,家里有几亩田,这是中国农村家庭普遍的基本情况,那家里的健壮劳动力干嘛去呢,他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选择在家种田,抚养孩子,赡养父母;第二,选择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父母带。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成本和收益:

第一,留在家里种田,收益是种田得到的农产品和一些经济作物的收入,还有就是能陪伴在父母和孩子身边所带来的享受,成本包括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直接成本没有,间接成本主要是不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还有经济拮据所带来的压力,收益能有2000到4000已经不错了,能陪在父母和孩子身边的效用也是有限的,成本就很大了,外出务工至少一年可以赚7000到9000,如此一来,很明显,留在家里种田不是明智之举。

第二,选择外出务工,收益是在外务工的收入,还有转到钱的喜悦感和在大城市见识世面的享受,直接成本是出去的路费和父母替你带孩子的费用,间接成本是不能再家种田而失去的农产品收入和与父母孩子分隔两地的痛苦,收益明显是大于成本的。所以,相对于一个健壮的劳动力来说,外出务工在经济学分析上也是合理的,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都会朝着收益大,成本低的趋势去,所以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整个过程,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首先,在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将会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增长速度会逐渐缓慢下来;其次,农村转移劳动力将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且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重将有所增加;最后,农村转移劳动力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但是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比重将会缓慢上升。

参考文献:

[1]庾德昌、全国百村劳动力情况调查资料集(1978-1986)、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1989、

[2]黄晨熹、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作用与趋势[J]、人口研究,1998,(2)、

[3]李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J]、地理研究,2001,(4)、

[4]胡枫、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6]钟水印、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农村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问题对策 未来趋势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 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 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来进行有效的融资。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 的特征。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 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同时,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 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外资的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灵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改革议程纷纷列上了各金融机构的 改革进程表。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 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 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撤并、重组,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 供应。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其他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3、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4、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 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 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改革仍不彻底。

二、中国农村金融未来改革发展趋势

1、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应当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一是分拆机构,形成集团控股模式, 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给予县级金融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功能。二是明确要求其在 农村吸收资金的60%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四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2、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 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一是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 司;三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四是继续引进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农业政策性、专业性 保险业务,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辅相成的农村保险体系。

3、建立农村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积极推 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担保基金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资金实力,要在财政支出中按比例 提取启动资金,建立市、县、乡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由财政、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大力发展企业间互助性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 构,扩大担保覆盖面,分散和化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探索贷款抵押新方式,可以试行农村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以缓解贷款抵押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2]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农村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3、017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ianjin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CUI San-chang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of Tianjin was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in Tianjin was introduced、 The reality obstacles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of Tianjin was analyzed,it was weak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lack of talent, market was not perfect、 The article suggested that the current Tianjin ha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and government provided strong policy support, financial support and market support to develop cultural industries、 Rural tourism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rural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industry and rural crafts industry would flourish、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决定在未来的5年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这为各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吹起了号角。而早在2010年,天津市政府印发了《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天津市第一批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计划》以加快天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都市,已经有学者意识到农村文化产业应是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2]。农村文化产业应该成为天津市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创作和生产为主体,将地域性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转换成为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现代生产[3]。依托天津市现有文化产业平台,整合农村文化资源,推进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给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补充和支持,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调整,拓展农民的收入渠道,繁荣农村文化。农村文化产业带动起来的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演等,将会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这将是一个既没有污染又不消耗能源,既不占用土地又无需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资源永不枯竭的新产业。

1 天津市农村文化资源

天津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拥有丰富的城市文化资源,也蕴含着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是发展天津农村文化产业的基础。

(1)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东丽湖、七里海、团泊湖、北部山区,盘龙谷文化城、武清影视基地、北少林寺。依托团泊洼“五七干校”,建设文化名人纪念园。发展静海乐器产业,打造“中国北方乐器之都”。挖掘运河、漕运、杨柳青大院、小站练兵、精武武馆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观光、民俗体验、旅游购物、特色餐饮,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区,形成多个民俗生态旅游胜地。

(2)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天津市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泥人张彩塑、天津京剧、天津时调、宝坻区评剧、宝坻区京东大鼓、天津市红桥区回族重刀武术7个重点项目。另外,还有丰台木版年画、挂甲寺庆音鸾驾法鼓老会、葛沽宝辇、汉沽飞镲、西青民俗文化载体建筑、“刻砖刘”砖刻、风筝魏风筝、剪纸、戏曲脸谱9个非物质遗产项目。

(3)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办好民间花会、庙会等传统活动,带动旅游和商贸发展。开发保护高跷、竿会、竹马、宝辇、鹤翎会、罗汉会、龙灯会等民间花会,加强对评剧、京东大鼓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扩大天津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天津市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天津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天津六百年的历史中积聚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和各种艺术文化资源。天津现在保留了大量的近现代文化遗存、风格独特的中西建筑和重大历史事件见证地。天津又是全国著名的戏剧、曲艺之乡,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近几年,在天津市委、政府的重视下,天津的文化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聚集了一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诸如部级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化产业聚集区等。一系列的文化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像西青区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天津市电影公司、天津滚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天津杨柳青画社、天韵乐器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先进典型。

在现有文化产业项目的带动下,天津市自然和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得以挖掘,各区县丰厚的农村文化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产业优势。天津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各区县的农村休闲旅游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村旅游文化产业。如西青区挖掘千年古镇杨柳青的文化内涵,精心打造民俗旅游特色品牌。投资40亿元建设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区,这将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俗文化旅游聚集区。还有盘龙谷文化城一期,位于蓟县盘山西麓,总投资55亿元,将建设高级影剧院、室内摄影基地,传媒动漫产业基地等设施,打造北方影视基地,预计2012年全部建成。蓟县推出的投资2、3亿元的毛家峪宗族文化农家院也正加快建设。

在天津市农村旅游的带动下,农村旅游文化产品也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汉沽紧紧依托农渔业、盐业、文化产业等特色资源,进一步发挥中国制盐工业摇篮、中国玫瑰香葡萄之乡、中国东方对虾之乡和刻字版画艺术之乡的名品名牌效应, 经不断挖掘整合,开发出代表汉沽特色、体现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汉沽四宝”精美旅游纪念品礼盒。

天津市作为中国最具影响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带动了天津市农村的传统工艺发展,诸如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农民画等传统工艺的市场价值提高,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知名度比较高的工艺,像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其他知名度不高的民间工艺虽没有形成规模,但也具有一定市场潜力。

3 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障碍

从整体上看,天津市文化建设在近几年有较快的发展,文化产业也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天津市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基层文化建设仍然薄弱。

3、1 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组织

天津市非常重视农村的文化事业建设,而文化产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天津市基本上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图书室”的规划,形成了覆盖全市农村的三级文化网络。各区县政府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文化事业上面,而农村文化产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农村的文化产业还基本上停留在农民自己的“单打独斗”上面,农村的文化产业力量和资源没有有效的整合,无法形成竞争力,不利于农村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首先,应充分发挥民间力量,重点扶持农村支柱文化产业,发展拳头产品,引领地区形成文化产业群。其次,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依靠民间的自发力量,更要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不能只靠政府对农村进行文化“扶贫”,要挖掘农村文化资源。而且要从农村产业调整的高度,把农村的文化资源转变为一种产业,让农村文化产业在天津市新农村建设中承担起主力军的作用。

3、2 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人才不足

文化产业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不要说农村,就城市而言,文化产业的专门人才也比较短缺,特别是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化经纪人、制作人、策划人、人十分稀缺。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既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又要具备一般产业管理的素质与能力,未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才。目前的中国农村,纯文化人才较少,复合型人才更少。那么,这种人才从何而来呢?一是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技术教育,达到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4],这些人才将成为农村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二是促进城市大学生向农村文化产业合理流动。当前,中国城市高等教育发展很快,文化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正在迅速提高。而这些人才在城市就业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对政府综合解决就业问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城市大学生的文化优势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人力优势。各级政府应该制定和尽快出台鼓励城市大学生到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优惠创业政策,吸引具有发展文化产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到农村来,既减少了城市就业压力,又发展了农村文化产业。曾有学者提出过很好的建议:“保留大学生在城市里的户口,鼓励大学生成立各类农村文化经营实体,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具有发展文化产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到农村”[5]。

3、3 天津市农村文化市场没有建立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引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现有的文化产品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近几年,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催生了消费者对于农村文化产品的需求,但天津市的农村文化市场无法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需要一个健全的农村文化市场。一要大力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积极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建立以市区为中心、区县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以帮助农民把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市场紧密联系起来[6],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二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依法打击和制止知识侵权,保护文化产品的品牌,坚决打击非法盗版,加快农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将天津文化稽查队伍延伸到农村。

4 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发展趋势

天津有着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这是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天津市从2010年开始文化产业的振兴计划,扶植农村文化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使之成为天津整个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4、1 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4、1、1 政策支持 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强调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要求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天津市研究制定《关于鼓励和支持区县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区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天津放宽准入鼓励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7],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文化服务,逐步向个体、私营等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4、1、2 资金支持 为了推动天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天津市设立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和文化艺术科研专项经费等。这些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可以为农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4、1、3 市场支持 天津市文化市场活跃有序。现在天津市初步形成了演出市场、娱乐市场、网络市场、艺术品市场、音像市场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了天津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在深入开展文化市场整顿规范工作、坚决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的同时,坚持集中治理与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相结合,促进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4、2 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农村文化产业,是做大农村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天津各区县的农村并不缺乏文化资源,缺乏的是资金的投入、产业的整合和有效的管理,这些都需要在政府指导的市场来完成。农村文化市场的建立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从目前来看,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发展农村旅游文化市场、文艺表演市场和工艺品市场等。

4、2、1 农村旅游文化市场发展 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休闲旅游有效结合起来,既可以丰富乡村休闲旅游内容,也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现实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发展价值。在乡村休闲旅游兴起的同时,积极挖掘各区县地方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天津市旅游局日前透露:从现在起,天津市将在5年内陆续建设60个大型乡村旅游景点[8],使津郊旅游观光业逐渐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随着郊区经济的壮大,乡村旅游业发展潜力越来越大。天津市发挥区县区位优势和山、河湖、海的资源优势,在津郊建立以名胜古迹为主体、田园观光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形成吃、住、行娱乐和购物为一体的郊区旅游产业化体系。为此,天津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建设一批适应多层次旅客需求的观光游乐项目设施。5年内天津新建乡村旅游景点60个,其中包括蓟县绿色休闲旅游集聚区。文化旅游业,将加强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建立文化旅游项目推介平台,整体包装宣传天津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新的文化旅游热点。比如,西青区辛口镇举办的“沙窝萝卜文化旅游节”拉动了沙窝萝卜的销售,一直有不少市民自驾车来到沙窝萝卜种植基地前来采摘[9]。整合演艺与旅游资源,在重点景区推出有特色的演艺精品。积极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和传统手工技艺,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

4、2、2 农村文艺表演市场发展 天津市作为北方曲艺之乡,传统文艺表演有着深厚的农村群众基础。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民间文化、地方习俗、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居民建筑、古建筑作为休闲农业活动的内容,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浓重的民俗文化气息[10]。蓟县评剧团的现代评剧表演和北辰区的农民小品表演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天津市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农民文化节、农民歌手大赛和农民小品大赛等活动,鼓励了农村文艺表演市场的发展。文化部日前出台意见,对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提出具体举措。为调整城乡演出市场不平衡的二元结构,鼓励农村文艺表演市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天津市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可以形成一定的演艺市场。如杨柳青民间佛道乐,这是一种集汉传佛教音乐、道教科仪音乐,融地方民间音乐与寺庙、道观音乐为一体,用于民间丧俗、庙会、祭祀活动、节日庆典等,是具有杨柳青特色及审美价值的音乐形式之一。道乐班,俗称“吹鼓手”、“老道会”,其表演场合多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称音乐佛事。这种祭奠仪式的名目繁多,活动的本身即构成了一种佛、道音乐擂台赛的场面。参加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人。还有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的永音法鼓,流传至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永音法鼓”是天津市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艺术奇葩,深深扎根于民间,是增进乡情和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4、2、3 农村工艺品市场发展 天津市有比较成熟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这对于天津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发展有很好推动作用。天津市有丰富的传统民俗工艺资源,而大多数都集中在农村。利用天津市现有交易渠道和生产企业为农村工艺品的开发创造条件,将工艺品的生产、包装和销售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农村工艺品生产基地和经营企业,农村工艺品生产基地为天津市艺术品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来源。农村工艺品市场的发展要注意以下3点:(1)要对本地的民间工艺进行普查、研究和分析,筛选出凸显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能够满足批量生产要求的农村工艺品;(2)要在保留其原生态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的要求对农村民间工艺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3)要加强农村工艺品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参考文献:

[1] 李长春、李长春说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情况[N]、人民日报,2011-10-27(02)、

[2] 潘鲁生、保护农村文化生态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J]、山东社会科学,2006(5):120-123、

[3] 周传蛟、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9(5):74-77、

[4] 何忠伟、现代农业技术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09、

[5] 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6(3):86-88、

[6] 郭玉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2007(9):47-49、

[7] 曾志坚、天津放宽准入鼓励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EB/OL]、(2008-3-14)、 省略/chinanew

s/2008-03/15/content_12701595、htm、

[8] 孟华,孙晶、天津市将在五年内陆续建设60个大型乡村旅游景点[EB/OL]、(2007-10-15)、 省略/jrzg/2007-10/15/content_776669、htm、

[9] 张玉玮,郭彩,陈建国、天津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3):58-61、

[10] 贾凤伶,李瑾,黄学群,等、天津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5):93-97、

收稿日期:2012-03-05;修订日期:2012-04-18

基金项目:天津农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

农村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云南农业;现状;发展趋势

1 云南农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2654元,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低很多。新农村建设遇到很多障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2、3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第1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在上升,由1990年的168、1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0亿元,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云南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其一,云南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地势较高,属于山区农业。云南省的总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1%,而山区面积在全省面积中占绝大多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成交通不顺畅、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化水平低等不良后果,从而使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但是云南省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了一些名贵的农产品和一些珍惜的物种基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其二,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与邻国的交界线有4000多km,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形成一种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形势,有利于该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三,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云南省已经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业。

2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云南省的农业基础脆弱

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地质构造疏松,地势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发展和科技投入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比较多。

2、2 云南省独特的地貌形式引起交通闭塞,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有很多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影响了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在由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换过程中的产业化机制还不够成熟,分散经营的传统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科技投入少,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是制约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桎梏,云南省的科技队伍量较少,科研水平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销服务脱节,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4总体投入不高且投入渠道单一

一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带动农业发展。二是农民缺乏投入产出比的意识,多数地区的农民知识投入能维持一般再生产的量。三是投资机制不健全,股份制、引资渠道机制并没有建立。四是优于支持农业的款额被挪用,挤占。

3 农业发展趋势

3、1 加快产业化发展,扶植特色经济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但也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其区域优势,我们需要扶植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畜牧业、花卉、旅游等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同时大力引进一些新品种,合理改造产业结构。再加上云南省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异大,可以在不同地区重点扶植一些有区域优势的产品,增加农产品的档次。

3、2 根据市场化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市场化指根据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改变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产品过剩或者不足等现象。其核心和实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林、牧、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饲料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安全营养的植物;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业产业链上,实现产销一条龙,这样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盲目所带来的弊端,改善分散经营引起的不良后果,增加对市场预见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扶植乡村工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加快云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业、商业和工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私营经济,在不同地区建立私人工业园区,培养私营大户来带动小型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重视小城镇的建设,鼓励农民相互交流,进镇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协调并重,以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资本。

参考文献

1 毛玉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 范小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与农业固定观察点工作重点[J]、我

农村发展趋势篇8

向品种多样化发展 由传统的区域性单一品种向多样化发展。由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和市场供需矛盾得不到有效缓解,一些规模蔬菜基地单一品种的生产模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愈来愈突出,只有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兼顾一些其他品种的生产和经营,以多品种对抗市场风险,形成产业上的“航空母舰”。

向质量型发展 由目前效率偏低、优质商品比例小、总体经营效益不够理想的数量型生产,向质量型生产发展,这是农村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应用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设施和新成果,改变目前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偏低及商品内在潜力未能充分挖掘的弊端。

向支柱产业发展 由分散的、自发的一般家庭生产,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引导,扶持合作、协会团体运作,确立规模拉动、科技推动、龙头带动、政策驱动和市场牵引的战略,开展取经学习、引进人才,提升档次、规模,形成乡、村,乃至县、市的支柱产业。

向立体生态生产模式发展 由传统的种植生产模式转向立体型、生态型生产方式,实行多层次间混套作、轮作生产,既可发挥土地、劳动力、设施、时间等要素的潜力,也有助于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释义(精选8篇)
  • 下一篇:课堂探究的重要性(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