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比尔盖茨的故事(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4 栏目:写作范文

比尔盖茨的故事篇1

一、拜金的传统名门闺秀:黛茜·布坎南

“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这是作品中主人公杰伊·盖茨比对初恋情人黛茜的描述。少女时期的黛茜是一名具有良好家庭出身背景和教养的上流社会名媛,拥有着姣好的面容、优雅的举止、迷人的微笑的她,乐于向每一位男性施展女性魅力,并能够成功的周旋于不同男人之间。最终,单纯善良黛茜从众多的追求者当中,选择了年轻英俊的军官盖茨比。然而,在命运的捉弄下,当他们步入谈婚论嫁之时,盖茨比被却军队调到了国外。伤心欲绝的黛茜向传统妥协,在家人安排下嫁给了传统的世袭富家子弟汤姆·布坎南。然而,婚后的黛茜并不幸福,新婚燕尔的她并没有得到汤姆的忠贞不渝,因一次车祸暴露了汤姆与一个女佣的奸情,此后,汤姆到处沾花惹草,而黛茜却一味隐忍,固守了谦和温驯的女性传统。

黛茜的拜金,从故事的一开始作者就有交代。当主人公尼克·卡拉威第一次登门拜访黛茜的豪宅时,他们的房子被称为“一个红白色的格鲁吉亚殖民风格的豪宅。”;当黛茜重温旧爱,受邀参观盖茨比的豪宅所发出的惊讶,甚至当她看到盖茨比成堆的高档衬衫,情不自禁地发出狂喜又把头埋进衬衫中哭泣,为了隐藏自己的难堪并用“我从没见过这么多漂亮的衬衫”为借口时,虚伪且唯利是图的本性被作者细致的捕捉并描写出来。

黛茜的自私,也被作者在故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当黛茜对婚姻和生活快要彻底失去希望的时候,盖茨比的出现使她燃起了心中熄灭已久的爱的火焰。在念及“舊情”和对丈夫的婚外情上,黛茜感情的天平开始向盖茨比倾斜,但当汤姆蓄意揭穿盖茨比的贫穷出身和通过非法渠道贩卖私酒的不光彩发家史后,黛茜退缩了,转而向汤姆寻求庇护,对盖茨比在树下的约定与誓言立马消失殆尽。

黛茜的冷漠,更将盖茨比死亡的悲剧进行了放大。当黛茜开着盖茨比黄色的劳斯莱斯将丈夫汤姆的情妇梅朵撞死后,惊慌失措的她躲到家中不敢出门,在盖茨比一整夜守护在她家门口,只为了确定她是否安全时,她却与汤姆协同谋害盖茨比。当盖茨比被无辜的威尔逊先生当成杀妻凶手并与之同归于尽时,黛茜却与汤姆拿着行李,头也不回地仓皇离开,通过尼克·卡拉威的描述更能得知,她甚至连盖茨比的葬礼也没有参加。如此冷漠、自私、拜金的形象在作者的描写中栩栩如生,让我们从看客的眼中得知了黛茜的真实一面。

二、充满欺骗与算计的新女性:乔丹·贝克

从一战后到经济危机的十年间,在美国历史上呈现出一段短暂而特殊的时期。妇女的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给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也使得女性的经济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随着社会的改革,一些新兴现代女性开始走出家门,投身到社会工作中去。在故事中,乔丹·贝克就被作者塑造成为一位既有传统女性的精神,更具有新女性的精神的女性代表角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人的精神面貌。

她是在美国知名的高尔夫运动员,并曾在全国高尔夫比赛中获得冠军;是女主人公黛茜·布坎南从少女时期到婚后的闺蜜;能够脱离男人的金钱,并利用自己的运动天赋来获得经济的独立;这样一位拥有着男性名字的女性角色,在作者菲兹杰拉德笔下,被描述成一个乳房较小、身材强壮、英俊挺拔又行动矫健的姑娘。在小说中,当主人公尼克初次相识时,对其外貌进行了特别的描写,如“她的皮肤由于长期的运动生涯晒成了棕色”“胸膛挺得如年轻的军校学生”“她坚硬笔直的身体让任何晚礼服在她身上都能穿出运动服的味道。”随着小说与人物关系的发展,乔丹的那张“厌烦而高傲的面孔”暴露无遗。例如,身为高尔夫职业运动员的她,在众目睽睽的比赛球场上,被披露自己为谋取有利地位的小动作的“比赛丑闻”,她通过利用欺骗的手段来完成自己对成功的强烈渴望;甚至她能够云淡风轻的说着谎话,急功近利的用不合时宜的做法来掩盖她的一切,可见乔丹·贝克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与黛茜是同样的,都属于时代的产物。

三、欲跻身上流社会的情妇:威尔逊夫人梅朵

要论小说中最悲惨的女性,那就莫过于威尔逊夫人梅朵了。作为汤姆·布坎南的情妇、经营惨淡汽车修理工威尔逊的太太,是一位不再年轻、带有肉感但是劲头十足的女性。在社会底层的她,婚后住在灰谷十一年之久,她对丈夫威尔逊先生的态度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年男尊女卑观念,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对她丈夫的瞧不起与责备,从而威尔逊先生的懦弱更加凸显出了梅朵的强势。而这样的梅朵,在遇到上流社会的汤姆后,自甘堕落的沦为其情妇,并为之当做一件可以炫耀、提升自己身份感的事情;爱慕虚荣的她将汤姆视为唯一能够跻身成为上流社会的依托,逐步实现她的金钱梦。然而渐渐忘记自己是谁的梅朵,自以为已成为汤姆心中的唯一,狂妄的在汤姆面前直呼黛茜的名字,令她自己也想不到的是,接踵而来的却是汤姆冰冷的巴掌,梅朵错把汤姆的虚情假意当成了放肆的理由,以至于最后惨死在黛茜的车轮之下。作为当时下层社会女性代表的梅朵,与代表上层社会女性的黛茜相比,虽都有着拜金的代名词,但实质南辕北辙。

作者菲茨杰拉德他用华丽的辞藻,细腻的笔触,精确的视角,捕捉并描写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背景社会下不同的女性形象,可见,无论是黛茜、乔丹还是梅朵,她们无一不都是对当时社会的解读,更是作者让我们带着思考去探索、去想象当时社会的一种意图。可以说,这样一部带有自我思考的作品,才能被称之为完整且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菲茨杰拉德,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M]、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2]刘雪琪、浮华世界里扭曲的灵魂-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09)、

比尔盖茨的故事篇2

先来说说极品婆婆的帖子吧!据说这个帖子有300万的转发量,仔细一看,故事其实从2010年的时候就已经热了起来,因为不断有相似的故事发生,这个帖子就始终高烧不退,以致到上周又成了新浪微博的热转对象。

极品婆婆有多极品?简单说,就是她好不容易把长得又帅又聪明的儿子培养成了“每月工资有1万元”的大城市凤凰男,觉得从此所有事情都指望着这个小儿子了,连同大儿子两个女儿的教育。于是,凤凰男从每月能领到1万元工资的那一次起,每月就只能给自己留下500元,其他的全部汇给母亲,母亲当初说“妈给你存着结婚买房时用”,到了真正结婚买房时,却一分也没有了。但谁让儿子那么优秀呢?儿子娶的是从小家境优越的城市姑娘,既不为他的超简朴婚礼而生气,也不为他不掏一分钱买房而动怒,而是由女方的父母亲友凑足了50万买下了婚房,开心地结婚了。总以为这样的好媳妇婆婆该珍惜了吧,不想婆婆先是装病带了一大家子的人来儿子家住了半年,期间对工作繁忙的儿媳提出各种诸如早上5点多起来做早饭、高血压不断换医院住却要儿媳做各种精美饭菜送去医院等等要求。受父母多年良好教育的儿媳基本都忍受下来了,直到怀孕5个月的时候,婆婆听说儿媳请了保姆在家照顾,就赶紧带上大儿子的两个孙女也过来住,顺便让保姆也照顾一下她们三个,期间当然又闹出矛盾无数。终于,绝望的儿媳忍痛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带着5年婚姻留给她的满身伤痕远走高飞了。

而有关《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故事,可能不用我多说了,简单说就是穷小子为了心中的女神发愤图强终成富豪,可是早已嫁给其他富豪的女神却只愿意做他的情妇,最终还把自己开车撞死人的罪责推给了这个穷小子。在穷小子被枪杀时,女神正心安理得地和丈夫在欧洲旅游,甚至没有在穷小子的葬礼上献一个花圈。

据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原著小说列美国经典文学的第二位。在中国,从来都是白娘娘救许仙、七仙女帮董永还债、王宝钏寒窑苦等十八载这样的传说和故事,从来都是女神为爱情付出一切伤痕累累,男人在里面要么懵懂无知要么畏首畏尾。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走出电影院后存的疑惑:盖茨比究竟是哪里了不起?他又不是比尔盖茨!在完全不理解盖茨比的同时却对物质又自私的“女神”黛西表示理解和体谅。

比尔盖茨的故事篇3

——读《智慧与财富??比尔·盖茨的故事》有感

如果给你580亿美元,你会用来干什么呢?是盖一栋世界上最美丽的豪宅?还是天天吃世界上最贵的山珍海味?还是去游玩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

比尔·盖茨,在《福布斯》杂志的富豪排行榜上蝉联榜首13年,财产多达580亿美元,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细读《智慧与财富??比尔·盖茨的故事》,它让我懂得了财富的真正价值。

我感受最深的是比尔·盖茨的生活非常节俭。他说:“一个人会对某些奢华的东西习惯的,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从某个角度来说,它使你脱离正常的经历,让你变得虚弱,所以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对这些东西的态度。”虽然盖茨成为亿万富翁,但始终遵循着那句话:“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好到处。盐少了,菜就会淡而无味;盐多了,则苦咸难咽。”盖茨穿的都是便宜的牛仔裤、衬衫等,出差、旅游时从不坐头等舱,总是乘坐经济舱;入住的是普通的客房;用餐也非常节省,汉堡包是他的最爱;而且买东西时总是喜欢挑打折商品。

书中有一件事让我难以忘记:有一次,盖茨到纽约开会,他的员工事先没有通知他,为他预订了一间豪华的总统套房。盖茨一到房间就惊呆了,气得破口大骂,害得他晚上睡不好觉。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盖茨不喜欢浪费金钱。不像现今的一些人,大肆挥霍钱财,有的在上一掷千金;有的吃山珍海味,而且剩下的比吃的还要多……人们批评他这种行为,他们还振振有词:“活着就应该好好地享受!”“这才叫潇洒!”他们用“吝啬”来评价盖茨。比尔·盖茨把这种“吝啬”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微软。时至今日,微软已经是一个将近有5万人的世界最强大的公司。

我觉得比尔·盖茨绝对不是吝啬,他是一个真正会利用财富的人。对于技术研发,他舍得一掷千金;对于那些弱势群体,他慷慨解囊,多次走入非洲与艾滋病、癌症病人亲密交谈……他把所有财富不是作为遗产留给他的儿女们,而是捐献给了慈善事业,成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私人慈善组织。人们用“最乐于慈善事业的人”来形容他。在我的心目中比尔·盖茨是真正的世界上最慷慨的人!!

他对自己非常吝啬,多方面节制自己的经济支出;但是对于社会,对于弱势群体,对于最需要帮助的人,他却变得非常慷慨。使更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比尔·盖茨——利用了财富的真正价值!

比尔盖茨的故事篇4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深刻揭露了美国梦的实质,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本文拟对这部小说从人物、情节、故事背景这三方面运用原型理论进行阐释,解读作者通过这些原型的运用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原型理论;了不起的盖茨比

引言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爵士时代的美国为背景,将希腊神话与基督教精神相融合,以深沉的神话意识对现代人们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度审视。菲茨杰拉德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以及他“美国梦”的破灭。

一、原型批评理论

原型批评(Archetypal criticism)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弗莱认为文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也就是说,批评家必须对文学进行宏观的研究,找到一种更大的范式,去发现和解释文学艺术的总体形式和普遍规律。这种更大的范式就是原型(archetype)。他说:“所谓原型,我是指把一首诗与另一首诗联系起来因而使我们的文学经验成为一体的象征。”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原型指的是能体现“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他指出:“原始意象即原型。无论是神怪还是人、还是一个过程,都总是在历史进程中反复出现一个形象。因此,它基本上是神话的形象。我们再仔细审视,就会发现这类意象赋予我们祖先的无数典型经验以形式。”

二、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原型解读

1、 人物原型解读

(1) 盖茨比:耶稣的原型

盖茨比是一个现代耶稣式人物。其主要经历对应耶稣的立志、受难和复活原型。盖茨比出身卑微,父母终日劳作,这同耶稣生于木匠约瑟的平民家境相似。盖茨比17岁时把名字由James Gats改为Jay Gatsby, Jay Gatsby是Jesus,God’s Boy发音的变体,即:“耶稣,上帝之子”。作为“上帝之子”,“他必须为他的主效命”。盖茨比在豪宅频繁举行宴会,一如耶稣身边聚集众多门徒一样。盖茨比同汤姆在旅馆为争夺黛西激烈争吵,汤姆对盖茨比的险恶责难,对应了耶稣遭受犹太祭司诬告和审讯情节。威尔逊将盖茨比打死,像耶稣罹难一样,32岁的盖茨比主动走向十字架,成为替罪羊。小说结尾,尼克来到盖茨比住所,有感人亡物在,嘘唏不已。他认为盖茨比与“美国梦”精神并未幻灭,那种富于理想色彩的浪漫精神能够与世长存。尼克这种感悟可视作盖茨比的精神“复活”,这又令人想到耶稣遇难后的复活。

(2)黛西:海伦的原型

在小说中,黛西体现了古希腊神话中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原型-海伦。在神话中,海伦的美艳和移情别恋是导致特洛伊城遭灭顶之灾的直接原因。小说中黛西是位漂亮而又轻浮的美丽女子,她的年轻美貌曾引起众多军官的追求,可她总在感情上摇摆不定。与盖茨比相恋,却在他离开之际嫁给富有而粗俗的汤姆;得知丈夫不忠,已为人妻的她一边轻浮地别人,―边与现已跻身于富人之列的盖茨比旧情复燃;为逃避车祸责任,又与丈夫合谋加害深爱她的情人。黛西在盖茨比的精神世界里是位美丽纯洁的公主,值得英雄们不惜一切去追求,但这只不过是盖茨比的幻想。她的本质与腐朽堕落的“美国梦”的内在本质一致,都是虚假、毫无实际意义的幻影。正因为盖茨比始终没有认清这一事实,才最终导致他的悲剧命运。黛西在盖茨比与汤姆对她的争夺中,虽未象海伦那样引起十余年涂炭生灵的两国之战,但却是导致盖茨比悲惨命运的直接原因之一。

2、情节的原型解读

圣经中的经典情节莫过于善与恶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小说中,圣经的善恶矛盾冲突体现在人物上。首先,盖茨比与汤姆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以亚当和撤旦为原型的。圣经故事中,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过着幸福的生活,夏娃受到撒旦的诱惑偷尝禁果,最后和亚当受到上帝的惩罚落入人间,世代受苦。盖茨比和黛西也曾有一段快乐时光,他们彼此相爱,就像生活在伊甸园的亚当夏娃。然而在盖茨比开赴战场时,黛西抵制不住汤姆金钱的诱惑嫁给了他,从此盖茨比陷入无尽的痛苦,失去了他的伊甸园。同样盖茨比与黛西之间的关系是以耶稣和犹大的关系为原型。在耶稣所有的门徒中,他最信任的是犹大,但最终背叛他的也是犹大。盖茨比视黛西为一生挚爱,为了她付出一切在所不惜,可黛西却因为抵制不住诱惑而背叛了盖茨比,并最终导致了盖茨比的毁灭。

3、故事背景的原型解读

小说中两大故事背景-花园和灰谷,是以圣经中的伊甸园和地狱为原型的。圣经中描述到,上帝在东方的伊甸,为亚当夏娃建立了伊甸园。那里地上洒满了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而地狱是一个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只有死亡与痛苦。小说中故事的发展主要在两个场景:盖茨比的花园和灰谷。作者详细描述了盖茨比的花园:他的花园充满各种奇花异卉的香味,有“长寿花闪烁的香味,山楂花和梅花泡沫般的香味,还有吻别花淡金色的香味”,还能听到树上的鸟鸣。一间间仿古卧室“铺满了玫瑰色和淡紫色的绸缎,摆满了色彩缤纷的鲜花”。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这座花园就是盖茨比为黛西精心打造的伊甸园。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重拾旧爱和黛西在这座花园里生活。小说的另一场景就是灰谷,一个地狱一样的地方。“在这里灰烬像麦子一样生长,长成小山小丘和奇形怪状的园子,灰烬堆成房屋、烟囱和炊烟的形式,最后经过超绝的努力,堆成一个个灰蒙蒙的人,隐隐约约地在走动…”。这与盖茨比的花园形成鲜明对比,呼应了圣经故事中伊甸园与地狱的巨大反差。

三、结语

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反映美国喧嚣时代历史画卷的泱泱大作,只停留在作品的文字意义是不够的,透过作品中各色典型人物与神话中原型人物千丝万缕的巧合和联系,我们会发现作者的弦外之音。作品的意义不只停留在重现处于“爵士时代”的人们内心空虚、寻欢作乐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百态,透过这一时代中的这些人,透过他们的追求、迷惘以及理想的破灭更体现了美国人有史以来对美国梦的追寻和破灭的延续。(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Fitzgerald, F、 Scot, The Great Gatsby [M]、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s Publishing House 、1982、

[2] Frye, N、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M]、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75;75

[3] 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 方杰、 论的文比神话模式、国外文学 (季刊),1999,(1)、

[5] 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M]、周敦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6] 荣格、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M]、美国:赫尔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8、

[7] 时秀华、 之原型阐释 [J]、山东外语教学,2001,(4)、

[8] 巫宁坤、菲茨杰拉德小说选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9] 吴建国、 菲兹杰拉德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比尔盖茨的故事篇5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大家,他被认为是排在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的文学艺术创作的第三号人物,也是公认的“爵士时代”的杰出代言人、优秀的“编年史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凭借《人间天堂》在文坛一举成名,之后又创作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为自己在文学界树立了一座宏伟的纪念碑。

本文将主要探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和尼克这两者身上体现出来的二律背反心理。菲茨杰拉德在其自传性随笔《崩溃》中写道:“测试智力是否一流,就要看头脑在同时容纳两种相反意见的情况下是否仍能运转。”[1]其实对于任何一位艺术家来说,这种对立统一的思维都是他们将对人生、对文艺的直觉领悟向理性升华的必备素质,菲茨杰拉德在这方面是精通的。

小说是以尼克的视角来带出盖茨比。对于盖茨比这个富翁邻居,尼克一直都觉得他是一个神秘的存在,直到他受邀参加宴会,他才认识了盖茨比,见面时盖茨比的笑对尼克来说恰到好处,仅这一小小的举动就拉近了距离。可是紧接着,“就在此刻,他的笑容消失了,我所看到的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壮年男人年纪有三十一二岁,说起话来措辞文雅,文绉绉得近乎可笑。在他做自我介绍之前,我强烈地感到他在小心谨慎地遣词造句。”[2]盖茨比先前在尼克心里树立起的可亲可感的形象轰然崩塌。尼克与盖茨比接触伊始就产生的这种既亲善又生分的感觉。

后来尼克跟盖茨比聊过几次,盖茨比的寡言让尼克有些失望,尼克最初以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的印象逐渐淡薄了。接着又发生一次令人窘迫的同车之行,盖茨比依然用文绉绉地口气向尼克讲述他的经历,再加上和沃尔夫山姆的见面与交谈,尼克不得不开始思考盖茨比与沃尔夫山姆的关系。此时在尼克眼里,盖茨比身上神神秘秘甚至带有些恶的成分明显地压过了和善可亲的形象。

直到尼克通过贝克之口知道了盖茨比和自己的表姐黛西之间的故事,他压制住了对盖茨比的反感,试着去理解他并打算帮他与黛西见面。当汤姆残忍地揭开了盖茨比发家的秘密时,盖茨比脸上的表情给尼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得知开车撞死了马特尔的人其实是黛西,而盖茨比为了保护黛西不愿说出真相时,尼克觉得他有必要提醒盖茨比出门避一避风头。了解了一切的尼克突然不想离开盖茨比了,在错过了两班火车之后他才与盖茨比告别,这一告别也是永远的告别。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尼克在对人对事上都明显地受到二元对立的思维的支配。再看作者对盖茨比这一人物的塑造,我们发现在他身上也存在着这种思维的痕迹。

单纯地从故事情节来看,小说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盖茨比寻找往昔的爱情的失败,所以对这一人物这种思维的分析主要将从他对黛西的爱情来入手。盖茨比和黛西早在战前就已经结识并互相产生了感情,但是后来盖茨比奔赴前线,停战之后他又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或者是误会被送到牛津而不能及时回国。而此黛西迫于外界的压力,又因为太年轻抵挡不了金钱和享乐的诱惑,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她选择了和汤姆结婚。对于黛西的嫁人,盖茨比没有表现怨恨,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盖茨比认为只要他努力地让自己变得富有,就能赢回黛西。暴富之后的盖茨比在黛西家对面的岛上买下豪宅,举办宴会,可黛西却未出现。他请尼克帮忙才如愿相见。这次相见盖茨比和黛西都很开心,盖茨比成功地用自己的富有重新树立起他在黛西心中的位置,而黛西也乐于沉浸在这种用金钱打造的王国里。

在一次宴会上,盖茨比看出了黛西并不喜欢聚会,并感觉到自己离她很遥远,尼克劝他对黛西不宜要求过高,但盖茨比却不以为然,大喊他一定要把一切都恢复到过去的模样。单看这一情节,会觉得既好笑又可怜。直到在黛西家,他才对尼克说出尼克想说但未说出口的话,“她话音中充满了金钱味”,他已经清楚地意识到黛西完全成了高高在上的黄金女郎,但这依然未能使他放弃重新和黛西在一起的希望。最终发生了盖茨比和汤姆的争吵,汤姆的揭露吓坏了黛西,面对这种情境,盖茨比对黛西的幻想只剩下一丝丝游移不定的气息了。

黛西在回家途中开车撞死了马特尔,盖茨比处于对她的爱护,在她家窗外守到凌晨,还希冀黛西会打来电话告诉他自己下一步会怎么做,而黛西自回家后就再也没跟他联系,甚至未出席他的葬礼。

处于同一时代,也同样有着这种矛盾的心理,但作者在小说中给二者安排的结局却截然不同,作者的意图何在呢?

了解菲茨杰拉德生平的读者都会把其小说中的“盖茨比”这一形象看成是作者的化身。菲茨杰拉德与他笔下的盖茨比的确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所以不妨从作者自身的角度来探讨盖茨比身上的二律背反心理的来由。盖茨比与菲茨杰拉德一样,饱受爱情的折磨,努力发财致富并都有一夜暴富的神奇经历。正如他在《崩溃》中的《早年成名》这一文章中写的那样,“在一段殚精竭虑的快乐时光之后,在我匀出一点时间喘口气时,一副新鲜的美国生活画卷在我眼前渐渐形成。1919年的犹疑不定已经告终――人们似乎已经不太相信将来会怎样――美国正在上演历史上最伟大、最绚烂的狂欢,关于这个可以讲好多好多的故事。整个金灿灿的“大繁荣”就洋溢在空气中――它那璀璨的恢弘气度,它那狂野的糜烂堕落,还有“老美国”在禁酒令中的迂回曲折的垂死挣扎。所有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故事都蕴含着某种灾难的意味――我长篇里的那些妙人都走向毁灭,我短篇中的钻石山灰飞烟灭,我笔下的百万富翁都像托马斯?哈代的农民一样,虽然美好,却命运多舛。”[3]这种悲剧意识使得菲茨杰拉德对生活保持着警惕,他将盖茨比塑造成一个悲剧人物正是他的这种警惕性的表现,他试图用这一悲剧人物惊醒美国人,提醒他们树立对“美国梦”的正确认识。

如果说小说中盖茨比的故事是对菲茨杰拉德曾一度亲身沉醉的金钱迷梦的戏剧化的表现,那么尼克则是作者塑造的代表着使美国变得伟大的那种传统力量的捍卫者。尼克在一战之后回到中西部的家中,觉得无聊透顶,决定离开如同宇宙凋零破败的边缘的中西部,到东部去学做证券生意,但他发现那个所谓的文明的东部已经不是追求美国梦的圣地了,在那里充斥着虚假与冷漠、堕落与粗俗、懦弱与自私,东部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精神废墟。在东部,盖茨比走上了毁灭的道路,而尼克始终谨遵父亲的教导,作为一个客观冷静的旁观者避免了盖茨比的厄运,同时他也发现自己不能继续在东部这一精神废墟里生活,他选择回到与自己有着血肉之情的西部土地上,去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和滋养。

尼克回归西部与盖茨比至死都抱着自己虚幻的梦想是两种对立的选择,尼克在美国大众沉醉在金钱与享乐之中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避免了被腐蚀的悲剧命运,与盖茨比守着虚幻的梦想并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就是通过在自己小说人物身上,小说人物与人物之间,植入二律背反的艺术思维和心理,给整个美国社会拉响了警报,也正是这种警醒的效果使得这部小说在之后出现的“菲茨杰拉德复兴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注释:

[1]菲茨杰拉德: 《崩溃》,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90――91页。

比尔盖茨的故事篇6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夜色温柔》 象征主义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作家,是“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表。发表于1925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而发表于1934年的《夜色温柔》使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使他与海明威、福克纳齐名,成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都是反映“美国梦”幻灭主题的小说。它们的时代背景都是一战后的美国社会,尽管后者的故事情节围绕在欧洲展开,但大环境还是美国年轻一代战后的生活状态。《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是出身下层阶级的盖茨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苦苦奋斗,却最终被自己的“梦想”扼杀的悲剧。《夜色温柔》讲述了出身于中产阶级的精神病学医生迪克与出身上流社会的患者尼科尔相爱并结婚,因为对妻子的精心护理,他逐渐荒废自己的事业而最终崩溃的悲剧。前者描绘了理想没有实现的幻灭,后者描绘了实现的未必是理想的幻灭,其幻灭感比前者更加沉重。在这两部作品中,为了突出人物性格,深化小说的主题意义,菲茨杰拉德大量地运用了一系列的象征主义手法。笔者通过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作者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它们的象征意义尽管各不相同,但在反映作品主题方面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一、场景象征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将美国的中西部与东部对立起来,是别具一番深意的。小说的叙述者尼克来自于中西部一个家道殷实的家庭,一战后回到家中觉得百无聊赖,于是决定到东部去学债券生意,因为“中西部不再是世界温暖的中心,而倒像是宇宙的荒凉的边缘”。然而在东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东部有钱阶级的虚伪、冷酷与欺诈及盖茨比的悲剧,他感到“东部在我心中就是这样鬼影憧憧,面部全非到超越我眼睛矫正的能力”,于是他打道回府,回到那个卡罗威家族居住的地方。尼克之所以到东部发展而最终又回归到中西部,是因为他已深刻地认识到东部是世袭贵族的天堂,他们在物质财富极大富足的外壳下,掩盖着虚伪、自私、冷酷的灵魂;而中西部尽管比不上东部的富有和优雅,它仍然充满着生机和希望,是最具纯朴民风的地方。来自中西部的盖茨比,怀着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东部矢志不渝地追求他的理想,但他理想的化身却是一个“声音里充满了金钱”的女人。在东部这样一个没有理想,没有道德的社会去实现只有在中西部才可能实现的理想,这只是一种痴心妄想,盖茨比的梦必然断送在东部。

另外,纽约长岛的两个小岛――东卵和西卵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它们尽管在外形上一模一样,但却代表着两个不同阶层的社会地位。住在东卵豪宅的人们是“世袭的有钱阶级”, 住在西卵的人则是像盖茨比一样的暴发户,即:所谓的“新兴的有钱阶级”。前者对后者不屑一顾,他们之间存在着一道永远也无法跨越的鸿沟。

在《夜色温柔》中,作者借用海滩和别墅来表现上流社会的富有。海滩是迪克亲手用耙子从乱石堆里整治出来的,后来成为上流社会名流们的避暑圣地。海滩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也是迪克展示自己才华和取悦名流们的地方。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迪克和尼科尔的关系因为迪克事业的日益荒废而逐渐冷淡,迪克日渐消沉颓废时再一次来到海滩时,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迪克和尼科尔离婚后首先去的地方也是海滩,在最后离开之前,他向海滩祝福告别。

戴安娜别墅与海滩具有相同的象征意义,也是迪克付出太多心血的地方,但它坐落在距离海滩很近的悬崖上,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也预示了迪克在沃伦家族里地位的不牢固,终究会离开不属于自己的上流社会。

二、人物象征

黛西是世袭的有钱阶级,是物质主义的象征,和汤姆•布坎农一样,他们完全丧失了人生信仰和传统道德,拥有的只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臭皮囊。但在盖茨比的眼中,黛西是世间最美好事物的化身,象征着他的梦想和希望,但正是他的“梦想”将他推向死亡的深渊。

盖茨比是“美国梦”的象征。出身贫寒的盖茨比怀着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了艰苦的奋斗,力图重温往日的旧梦。盖茨比为爱情、为财富孜孜不倦的追求分明就是“美国梦”的真实写照。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一个浅薄、无知的女人身上,却浑然不知这种“理想”本身就是一个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梦想。黛西根本不可能成为盖茨比梦想的化身,因为她属于汤姆的现实世界――金钱、地位,而不属于暴发户盖茨比自己营造的梦幻世界。在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为实现梦想而表现出的顽强执着以及敢于承担后果所表现出的高度的责任感,使盖茨比完全立于他人之上,具有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

在《夜色温柔》中,尼科尔代表着上流社会及存在于上流社会一切顽症。

她出身上流社会,但在少女时被父亲奸污,身心受到巨大的伤害,结果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遇到迪克后,迪克给了她父亲般的呵护和关爱,使她逐渐康复,但她最终又投入了无政府主义者汤米•巴尔邦的怀抱。她的人生很曲折。她的精神病象征着整个上流社会的病症:冷酷、自私、堕落、暴力和享乐。巴比•沃伦――尼科尔的姐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金钱主义者,是她计划给尼科尔买一个医生,也是她支持尼科尔抛弃迪克。汤米•巴尔邦则是一个野蛮的为了金钱愿意和任何国家交战的无政府主义分子。萝丝玛丽更是一个为了金钱和个人前途而出卖自己灵魂和身体的放荡的好莱坞演员。

迪克•戴弗(Dick Diver)的姓氏Diver的字面意思是“潜水者”。它象征迪克在不了解上流社会深浅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投身进去,恰如一只扑向火苗的飞蛾,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他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

三、色彩象征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颜色来突出小说的主题,其中最为典型的有白色、蓝色和绿色等。

黛西的主色调是白色。五年前黛西与盖茨比约会时是一身白色衣裙;五年后尼克第一次去黛西家里,黛西还是穿着白色衣裙,黛西去盖茨比约会开着白色的敞蓬汽车,盖茨比和尼克应邀去黛西家作客时,黛西和乔丹“躺在一张巨大的长沙发上,好像两座银像压住自己的白色衣裙”。白色几乎与黛西同在,甚至黛西的名字也是一种白色的雏菊。白色象征着纯洁,但也代表着空洞、冷酷、无情、邪恶与死亡。在小说中,白色一方面暗指黛西的精神空虚,道德缺失,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她将把盖茨比引向死亡。

蓝色是深沉、平静的象征,而与蓝色最密不可分的是“灰谷”上空那幅巨大的广告牌上T•J•埃克尔堡大夫的眼睛。“埃克尔堡大夫的眼睛是蓝色的,庞大无比--瞳仁就有一码高。这双眼睛不是从一张脸上向外看,而是从架在一个不存在的鼻子上的一副硕大无比的黄色眼睛向外看。”“他留下的那两只眼睛……光彩虽不如前,却依然若有所思,阴郁地俯视着这片阴沉沉的灰堆。”这双蓝色的眼睛因为尘世的喧嚣和金钱的遮掩而失去光泽,但他依然能够目睹“灰谷”中所发生的一切。威尔逊的勤劳,莱特尔的谎言以及夜幕下的车祸都脱不过他的眼睛。难怪乔治讲到他妻子的欺骗时说:“上帝知道你所做的事,你所做的一切。你可以骗我,但你骗不了上帝。”说这话时,威尔逊直盯着T•J•埃克尔堡大夫的眼睛。T•J•埃克尔堡大夫的眼睛其实就是上帝的化身,是信仰、诚实和忠诚的象征,正好与东部精神的虚无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黄色与盖茨比紧密相连。首先是他五年后约见黛西时佩戴的金色领带,其次是黛西肇事时开的正是他的黄色豪华轿车,再就是他心中的“黄金女郎”。这些肤浅的颜色与盖茨比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反映了盖茨比逃脱不了世俗的观念,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梦想”,对金钱近乎病态的迷恋和崇拜,同时也预示了盖茨比将丧命于自己用金钱编织的梦。

在《夜色温柔》中,黄色与尼科尔的关系最为紧密。尼科尔与萝丝玛丽在沙滩上认识后不久,她就把一只萝丝玛丽的母亲相中的黄色拎包送给了她,并把她能找到的所有黄色物品全部塞进包里。尼科尔因为对迪克的误解而精神病发作,差点出车祸时穿着黄色的衣衫,“犹如飘动着的一条神奇的黄色绸带”,还有尼科尔有关一座雾气朦胧的黄色房子的话,甚至尼科尔与迪克恋爱时唱的歌曲里,也有黄色的“银元”。黄色与尼科尔密切相关并非偶然,这是因为黄色在西方社会里是金钱的象征,如“yellow boy” 就是金币的别称,所以,黄色就是尼科尔身份的象征,她是以黄金包装出来的一个“黄金女郎”。美丽的躯壳里面裹着金钱的铜臭,肤浅而无头脑的她直接将迪克推向痛苦的边缘。此外,黄色在小说中还象征着尼科尔因为精神病而不健康的身心状况,也反映出作家对上流社会追求享乐,惟利是图,道德沦丧的厌恶之情。

四、动作象征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第一章中,尼科对盖茨比的最初了解是通过后者的动作。尼科看到盖茨比从大厦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两手插在口袋里站在那儿“仰望”银色的星光,然后他又朝着对面码头上的绿灯“伸出”两只胳膊,颤抖着。星光和绿灯都象征着盖茨比的梦想和希望。他仰望和双手拥抱的动作都象征着盖茨比对心中梦想的热切渴求和追求,但这种梦想好像近在咫尺,但实际上却遥不可及,难以实现。

在《夜色温柔》中,与迪克相关的动作有两处。在故事刚开始不久,有几行文字专门描述了迪克在海滩上表演的一个小节目。“他装模作样地摆弄着一把耙子,似乎在清除沙砾,然而,渐渐地表现出某种意义隐晦的滑稽来,虽然他脸上仍是一本正经不动声色。”这一动作从表面上看是指迪克用耙子耙去沙滩上的石子,使沙滩更加纯净柔和,更加完美。但它的象征意义则是迪克在充当一个“殉道者”的角色,试图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清除这个龌龊世界的各类顽症:诸如尼科尔父亲留给她的污渍及同性恋、精神病、枪杀、暴力等等。

迪克和尼科尔离婚后去的地方也是海滩,在最后离开之前,“他站在高高的平台上,抬起右手,划了个十字,为这片沙滩祝福。”向海滩祝福告别这一动作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除了表示迪克向这片他付出心血而熟悉的地方告别之外,更多地表达了迪克与沃伦家族告别,与不属于自己的上流财富社会决裂的决心。

菲茨杰拉德之所以在美国文学史上取得如此大的艺术成就,是与他在自己作品中大量的使用象征主义手法分不开的。在刻画人物性格,突出小说主题方面,他对象征主义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典型的象征主义特征,也使他成为20世纪最为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宜燮、常耀信主编:《美国文学选读》(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比尔盖茨的故事篇7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叫戴尔·泰勒的德高望重的牧师,向教会学校的一个班宣布: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他们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那些内容足有几万字,且不押韵,要背诵全文有相当大的难度。可是,牧师的这个许诺太有诱惑力了,因为那是许多孩子做梦都想去的地方。过了不多久,有一位11岁的少年胸有成竹地坐在泰勒牧师面前,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诵下来,没出一点差错,而且到了最后竟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这使泰勒牧师既惊讶又佩服,他不禁问这个少年:“你是如何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呢?”这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竭尽全力。”这位少年就是日后成为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世界首富,以后成为世界著名慈善家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世界上,要做成一件事或成就一项事业,锲而不舍、竭尽全力、坚持不懈、决不半途而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想象,要在很短时间内,把几万字、且不押韵的《圣经·马太福音》中的有关章节一字不差地背诵,对于年仅11岁的少年来说,是何等的不易!但比尔·盖茨通过“竭尽全力”做到了。在以后几十年的人生路上,他让坚持不懈、竭尽全力成为了生活和事业中必不可少的良好习惯。遇事他不为自己找借口,不为外界所诱惑,不被困难所吓倒,更不急于求成或虎头蛇尾。他总是使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坚持到底,最后摘到了成功的硕果。

比尔·盖茨的故事启示我们,每个人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大自然对人的赐予是平等的。只要自己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就一定不会落后于别人,因而也就没有必要自卑或去仰视别人。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而且要做得更好,因为我自己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正是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在几十年人生路上,比尔·盖茨认定了前进的方向,保持着高洁的心性和独立不阿的人格,甘于寂寞、努力拼搏、竭尽全力,使生命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

比尔·盖茨的故事也启迪我们,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不要把自己隐于云海峰峦之后,也不必将自己藏于青竹绿林之中,你自己就是巍巍山峦上的一石,就是苍苍林莽中的一株。所以,你没有必要去敬畏名山大川,也没有必要去赞叹大漠孤烟。你就是你,一切的成功或失败就靠着你自己!在几十年人生路程的搏击奋斗中,比尔·盖茨做任何事情都坚守“赛场上没有意外的金牌,事业中也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的信条,始终坚毅执着、竭尽全力,所以他成功了。他应该成功,这是他付出后应得的报偿。

有人曾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提问:“比尔·盖茨与爱因斯坦谁更伟大?路甬祥是这样回答的:“要我看两人一样伟大。爱因斯坦在认识客观世界方面是伟大的科学家。但比尔·盖茨领导科研人员把计算机普及到整个社会,推进到每一个家庭,这也很伟大。”诚哉斯言!

比尔盖茨的故事篇8

弗朗西斯&司各特&基&菲茨杰拉德,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商人家庭,曾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召入伍,退伍后在工作之余致力于文学创作。此后20年间,菲茨杰拉德发表了《此岸天堂》《姑娘们与哲学家们》《爵士时代的故事》《夜色温柔》《最后的大亨》等各类长短篇小说。他创作了一系列迷惘、热情、如诗如梦的爵士时代;人物群像,表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人个体梦想与时代梦想的幻灭,是美国浮躁的20年代;的代言人、今天已成为和海明威、福克纳比肩齐名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小说家;[1]。

1925年菲茨杰拉德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出版,确立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中篇小说以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通过尼克&卡罗维的叙述,以杰伊&盖茨比为主人公,展开一幅工业化进程中的美国中上阶层的剪影画卷,描述了当时上流阶层的虚伪自私和专横混乱,同时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纸醉金迷而又浮躁虚幻的大时代图景,将追求自由、理想、个人奋斗的梦想失败与主人公爱情美梦的幻灭结合在一起,深刻表达了美国梦;的覆灭主题。小说的笔调既热烈又冷静,类似绘画印象派;的表达手法,风靡一时。

由于小说充满张力的故事性与带有强烈特色的时代感,自作品面世以来就一直受到电影人的青睐,小说出版的第二年就被转拍成了电影,由奥斯卡影帝沃纳&巴克斯特代言。此外,1949年、1974年与2000年,这部作品也先后被搬上了大银幕。根据最新报道,预计2013年由好莱坞巴茨&鲁赫曼导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版本也即将上映,该作品一直受到电影人的关注与青睐。在这一系列电影作品中,1974年版本和2000年版本都是目前可见的较为写实之作,其中1974年由马卡尔维茨导演、著名演员罗伯特&雷德福担纲主角的版本,更以丰富的写实细节、精确的演员表达、巧妙的编剧构思成为翻拍系列中的经典。

一、影视艺术语言的表达特色

影像是最直观、最能表现事件与情节的艺术手段,如果要将文学作品成功地搬上电影银幕,就需要舍去很多原著中理想性的空间,并在有限的时间长度中为观众带来一整套艺术体验,将故事情节与人物个性更快更直接地展示给观众,并完全不会给观众带来接受障碍。正如卡罗尔在《电影的力量》中所说,画面表现与文字表现不同,只需要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完全欣赏其中的美感。;[2]德国戏剧家莱辛把艺术分为两类:诗和绘画,前者为时间艺术,后者为空间艺术,混淆诗与画的界限将会导致诗与画迷失各自的本性;[3]。

进入20世纪,电影的出现使艺术形式能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充分展开,解决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之间的界限问题,并兼具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双重表现力,克服了文学在空间方面和绘画在时间方面的表达缺陷。而影视语言的表达也由此成为文学语言和造型语言的有机结合体,作为所有影视作品的叙说工具,为现代艺术手段开辟了一个新篇章。现代电影3d技术的产生,更是达到了影视艺术表达的极致,可以突破想象极致,将观众完全安置于一个分外逼真、凭空创造的真实;世界。

与文学语言不同,影视语言表达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故事情节与人物个性更直接、更全面地展示给观众。相比文学语言,人类心理的描绘是影视表达的一大难题,文学艺术可以将人物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进行剖白,但影视语言就很难表现虚实相间的人物感受,它的优点在于可以用更直观的画面表现人物外在的个性特色、从而制造更简洁的戏剧效果,从侧面彰显出人物的心理个性。美国教授博德威斯特尔曾对人物对话中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其中,目光、表情、姿势、身体距离等都可以被归为人物的非言语行为,这类语言在人类交际行为中占据约70%的分量;[4]。在影视艺术中,旁白、定格、特写、放慢等手段,都能够部分或完全还原文字的表面内容,不过相较文学语言,影视语言的风格显得更为紧凑、简洁,也有更多对话、更多画面造型,能够强烈凸显人类间的非言语行为,达到表演效果和音像效果的非凡呈现。虽然很难在电影镜头上直接进行人物心理的描述,但观众可以更直观地领会到特定场景下的人物表现。

小说向电影的改编也是将文学语言转化为电影语言的过程,改编者既要注重与原著的外在风格和内在灵魂的契合,也要对原著故事内容和场景进行取舍,以取得符合电影语言特点的更好的表达效果,这一点在1974年版本和2000年版本翻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都可以略见一斑。相较而言,1974年派拉蒙公司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公认最接近原著、细节改动最少的版本;2000年英美合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对原著文本有了较大的删减,但在感情处理上使用了更为细腻的手法。《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波三折、充满戏剧性,并蕴涵强烈的时代批判性,在英语文坛中深入人心,其作品结构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天然的改编空间,两者互为影响,交相辉映,都表现出了这部作品在不同艺术形式下的独特魅力。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语言表达特色

在文本作品向电影作品改编的过程中,场景与背景的还原是必不可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东部社会的真实写照,电影改编中的对原著的取材则需要精心设计,时代气氛、服装、音乐都需要进行还原。1974年版本的电影,剧本改编来自著名导演兼编剧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全片达到2小时17分,极其追求视觉效果,场面豪华张扬,影片对当时歌舞升平的浮华场景的呈现,渲染到位、细节逼真,几乎可以作为20年代的美国史参考。各种道具、音乐、场景、服装等细节的应用以及电影对原作中大量原文的保留,精确还原了书中的各种细节与场景及20年代那种空虚、浮躁的社会现实,主角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从影片一开场就将原著韵味渲染给观众。

片中开场,便是盖茨比豪宅的特写:香车、泳池、金饰、银器随处可见的jg;缩写,四处散落的奢侈饰品,都尽显主人公一派新贵的上流社会富贵作风。随着镜头的推移,在盖茨比家汇聚一时名流的盛大派对中,片中更是处处都打印着爵士时代;的烙印:派对女士们的低腰线闪裙、短发红唇的造型风尚、麻制西装的优雅男伴、方兴未艾的charleston社交舞纵观全片,人物造型无不精致到位,场景塑造无不纸醉金迷,对小说中的背景叙述进行了十足的影视化具象表达。这种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时代风尚的直观重现,更给观众带来了直接、鲜明的时代印象,达到了文学语言无法抵达的表达界限。也唯有结合音画系统和文本系统双重优势的影视语言,才能将文本中灰尘幻化的城市进行这样的还原,赋予文本中情节与情境的多重具象化魔力。

此外,电影改编对盖茨比登场亮相的处理表达,给予了观众更直接的神秘感与期待感。书中,盖茨比的出场是在作者的叙述中缓缓道来的,读者随着阅读时间点的展开,渐次了解盖茨比的形象、性格和经历。而在1974年电影版本中,满怀理想的叙述者尼克初来纽约,几乎他接触的每个人都会描述着盖茨比的富有、神秘和流言,而尼克正好又是盖茨比的邻居,他简单的小屋旁就是盖茨比气派辉煌的豪宅,而邻居家中永不止歇、夜夜笙歌的聚会更是让观众与尼克一起对这个传说中的神秘富豪充满了揣测与好奇,直到有一天他被荣幸邀请到盖茨比的派对中。

然而即使当他来到派对,在这极尽歌舞、热闹喧天的狂欢中,兴奋的宾客在长桌前喧嚣闲谈的话题焦点仍然是盖茨比,每一个人都钦羡着盖茨比的财富,每一个人都揣测着盖茨比的履历。盖茨比尚未出场,影片就将一个崇尚物质、成功与荣耀的热烈图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大家都围绕盖茨比,都以各种传闻表达着一些微妙的眼馋与不甘。总之,这是一个美国梦;洋溢的时代,人人都想成为盖茨比,作为主人公,盖茨比先生在出场前宛若神人。在这样步步焦灼的言说下,观众在紧迫而期待的气氛中终于迎来了盖茨比繁华之中稍显寂寞的亮相。1974年的电影版本,首先将当时的社会风貌依照小说中的描述还原出来,再通过各种场景传达出虚荣、浮华的时代气息,最后一步步设置盖茨比迟迟未出场的悬念,让观众对情节的推进一直保持在一种良性的焦灼中。

影视语言的表达可以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上更为简洁直接,也不可避免地会牺牲原著中文学语言的铺垫叙事。1974年电影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相当忠于原著,整个故事的开场上也像书中一样引用了主人公的独白:在我年纪还轻、世故不深的时候;[5]原著就是以这段独白引出了讲述者尼克的个人经历与气质特点,尼克不妄加褒贬的特点让他与故事中的人物都能产生深度交往,从而参与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但经过电影改编之后,由于影视叙述空间的限制只能对书中的这一段大加删减,将片中情节直接切换到尼克与表妹黛西的相遇,这也是文学向电影的改编过程中,不可避免所受到的空间长度表达手法的限制。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对比

基于原著,将1974年版本和2000年版本进行对比,我们更能发现基于相同文本所进行的不同影视处理,为受众所带来的微妙艺术兴味的差别。首先,从叙事手法上,两大版本的电影改编,都将原著版本的插叙、倒叙叙事,改编成为顺叙、倒叙叙事。原著中,菲茨杰拉德的倒叙手法使盖茨比带着一种强烈的印象出现;[6],这种手法更利于作者迷惘而梦幻的表达需要,但并无法在电影语言中取得同样的效果。同样,从叙述视角上,小说中的叙述者尼克是以全知视角参与了故事几乎所有情节,但车祸事件中面对修车行的主人威尔森与妻子时,又是以目击人的旁观者角度来进行叙述,这种视角上的突然转折,更凸显出这一事件对各个人物未来命运发展的重要性。而在电影表达中,由于影视艺术的特定叙事特点,故事的讲述自始至终都使用了全知视角,让观众一目了然,在确保情节流畅性的同时,更保证了故事的节奏剪裁与原著的统一性。

与原著相比,电影作品与文学作品表达主题的侧重点也有了显著差异。书中结合时代背景从多个角度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碎之感,从战争层面上,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怀抱赤子之心的青年一代在面对浮华无度、价值崩溃的社会时,所笼罩的无力感与虚无感不断起伏在书中的字里行间。但在电影改编中,战后赤子之心的粉碎很难从背景去诠释,由于戏剧着力点的需要,电影的主题表达全部集中于最容易表现人性的感情纠葛上,作为人性纯俗交锋最频繁的地方,感情的幻灭也是主人公盖茨比最残酷的梦碎之处。电影中,黛西对汤姆和情妇关系的任其发展、盖茨比出现后与黛西往今时的感情纠葛、小人物威尔森对妻子外遇的隐忍,这一切都被导演用缓慢的节奏和平静的影像控制着,微妙地表达出小说中平静之下又暗流涌动的情境。

在情节处理上,原著中对车祸事故进行虚写,通过各个人物出事后心中的痕迹,影影绰绰点明了那场决定各人命运的事故经过,而两个版本的电影作品中都对那场事故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直接描述。小说中对各个角色的性格表达,一直在暗流涌动之下伏线千里,这种笔法不但给读者带来一种情味怅然、雾里看花的兴味,而且更对车祸事件进行了铺垫。当车祸事故突然爆发,终于将各人身上那层朦胧的外罩猛然揭下时,汤姆和黛西自私而虚伪的丑态顿时立显。在影视作品的表达中,事故前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事故发生时的经过详情,都无法完全做到文字叙述上的暗设伏笔、隐而不发。这种不得不将事件和人物做实的具象化表达特点,也难免让电影表达缺失了原作中那种由于突如其来的变故而带来的梦碎感和凄凉感。

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表达的契合度还决定于电影再创作的基调。原著中,女主角黛西的出场亮相,跟随着尼克的讲述与情节的发展一步步渐次展露,2000年的电影版本中,这一点的交代手法并无差异。但1974年的电影中,随着片头轻柔的爵士乐,镜头扫过新贵富豪盖茨比别墅中的各种家具摆设,然后慢慢聚焦于社交名媛黛西的各类剪报,最后定格在主人公书桌上黛西面容照片的特写。这串镜头从片头一开始,就让观众不得不聚焦于主人公和这名年轻女子的关系上,为片中后续情节、盖茨比的一系列举动埋下了伏笔。

在盖茨比与黛西第一次重逢时,不同版本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原著中两人在尼克家里相见时是大雨滂沱,眺望远处的一盏绿灯,更让这一场景如幻似梦。不过1974年的电影中,这一天却阳光灿烂,但场景含蓄保守,更加贴近原著。而2000年的电影中,又还原了原著的情境,大雨滂沱中,黛自驾车来尼克家中做客,盖茨比敲门而入,这一场景的刻画更为细腻饱满,黛西的脸上被朦胧的灯光笼罩、两人表情的特写、镜头在三人间的来回交替、盖茨比极度兴奋下的恐惧与压抑、狭小空间中两人的感情在紧张迫力下的爆发蔓延,演员的表演、场景的构造、剪接的运用,都让原著中丰沛的情感诉求在银幕上得到了充分表达。

相同的文本,不同电影版本的处理,反映出不同艺术手法的再创造个性。总体来说,1974年电影版本拍出了原著的风味和气势,最高程度地还原了原著的情节。而2000年版本更加重视对主人公之间感情关系的处理,对盖茨比爱情理想的描绘更为丰满,也更为梦幻。两个电影版本的表达手法与原著的文学表达手段相比,同样的情节、同样的场景,甚至同样的语言和对白,由于场景安排、演员表演、镜头运用、摄影效果的些许差异,就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电影韵味,体现出不同艺术家的不同表达诉求。而能够把握观众心理,通过影视艺术独具的艺术手法,将原著的精神意境展现并延伸出来,这就从客观上完成了从文学语言到影视语言的转化乃至升华。

四、结语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看感想(精选8篇)
  • 下一篇:派对解决方案(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