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移动办公方案(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5 栏目:写作范文

移动办公方案篇1

【关键词】身份认证策略 云计算 移动化办公

结合我院办公自动化建设的具体过程,通过调查、研究对比以及具体的实施等,针对OA办公自动化系统实施和推广的方案寻找探讨解决之道,对高校开展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所裨益。

1 高校OA协同办公系统设计原则

协同办公系统是提高内部管理能力、办公效率、信息化水平而建设的互联的协同办公系统,基于“信息协同、业务系统、系统协同”原则,建设统一的协同办公信息平台,进而形成办公自动化的标准规范,把单位领导层、业务人员、行政人员等员工以及合作单位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真正体现“协同”协作办公平台。系统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1、全局性和整体性原则;2、先进性和开放性原则;3、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原则;4、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

2 OA协同办公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安全的协同办公系统涉及网络安全、数据库冗余备份、协同办公系统登陆安全,确保协同办公系统在可依赖的网络环境中稳定运行, 确保系统数据的存储可靠性,避免系统失效与数据泄露。

安全的协同办公系统涉及网络安全、数据库冗余备份、协同办公系统登陆安全,确保协同办公系统在可依赖的网络环境中稳定运行, 确保系统数据的存储可靠性,避免系统失效与数据泄露。

常用的解决方案有统一安全管理平台与用户管理机制的设置,而身份认证策略解决方案更具有先进性

身份认证策略中的身份认证技术是指能够对信息收发方进行真实身份鉴别的技术,主要用于阻止非授权用户对系统的入侵。现代的身份认证技术正向智能化、密码化、多因素、大容量和快速响应方向发展。目前在身份认证方面较有特色的是以生物识别技术为基础的指纹识别仪、视网膜识别仪和面像识别仪以及基于公开密钥体制的CA身份认证技术、动态认证令牌和基于计算机USB接口等技术。目前广泛采用三种的身份认证体系:传统的用户名/密码认证体系、USB钥匙卡认证体系、动态密码锁(Activecard)身份认证体系。

3 OA办公新应用

3、1 移动化办公应用

基于智能手机普遍化、大屏化、移动数据化的趋势,移动终端的数据和计算机桌面端的数据是同步的和实时的,使处于移动状态的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保持与PC端办公系统的无缝衔接。可实现手机端组织机构数据和单位实际数据同步,也可完成现场数据采集等工作。将协同OA上的公文、流程、通讯录、日程、文件管理、通知公告等应用扩展到手机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灵活的移动办公应用。

移动化办公应用,融合3G移动技术、智能移动终端、VPN、数据库同步、身份认证及Webservice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依靠GPRS/EDGE/CDMA作为数据传输方式,通过安全连接将客户应用服务器上的内容(数据)请求推送到客户手机端,可独立部署,也可以使用运营商平台部署方式,具有安全性高、速度快、功能强大、界面美观的特点。

将协同OA上的公文、流程、通讯录、日程、文件管理、通知公告等应用扩展到手机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灵活的移动办公应用。单位,对事务处理具有更高的紧迫性要求,达到随时随地办公。

3、2 基于云计算的协同办公平台方案

随着云计算技术、社交网络迅速的发展,协同办公平台正在发展为一个智能化、以人为本的、社交化的协同平台。"

云计算的本质是指将软件与硬件结合在一起的集中式的虚拟化服务,能够大幅降低协同管理的成本,为协同管理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办公自动化不是简单的电子化、无纸化,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新技术的应用,协同办公的定义也在不断扩展,而且适合自己单位的个性化OA协同系统的成功实施与应用,需要精通行业管理的人员、精通项目管理的人员、精通技术的人员。

参考文献

[1]洪帆、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6)、

[2]梁丽明、基于、NET的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实现、制造业自动化,2011(4)、

作者简介

郭静(1969-),女,山西省阳泉市人,本科学历,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与物流技术。

移动办公方案篇2

2012年4月,我院被自治区检察院确定为开展简易程序出庭工作试点单位后,自6月1日起简易程序案件就实现了100%的出庭率,提前半年达到了最高检《关于进一步加强适应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出庭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即:在新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前,尽可能扩大简易程序公诉案件的出庭范围,力争在10月1日前,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出庭率达到50%;年底前,出庭率应达到100%。在新疆省率先实现了全部简易程序案件公诉人百分之百的出庭。10月12日,在全疆检察机关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办理工作推进会上,我院检察长做了经验介绍。

一、夯实基础,树立并践行规范的执法理念

新刑诉法对简易程序公诉案件的办理程序进行了大幅修改完善,不仅增加了基层检察院出庭公诉的工作量,而且对基层院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我院自2012年4月启动简易程序出庭先行试点工作以来,就把该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认真部署工作方案,夯实基础,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为简易程序出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新刑诉法对简易程序的完善,进一步体现了司法的公正与效率,对实现案件繁简分流、提升诉讼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公诉部门的办案理念也产生了冲击。为此,我院多次组织公诉干警学习领会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的规定以及高检院的相关文件精神,并安排公诉部门负责人到内地考察学习,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了我院简易程序出庭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树立了以办案效果与办案质量、诉讼监督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的执法理念,形成了繁简分流以及集中移送、集中、集中开庭的“三集中”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办理机制。

二、多方协作,努力实现“三集中”的办案机制

为了切实提高办理简易程序案件的诉讼效率,2012年5月我院公诉部门主动与辖区两个公安分局进行沟通联系,协商案件快速侦结、相对集中移送的模式。同时,继续保持并发挥与本院侦监部门已建立的快速处理案件捕诉衔接机制的作用,跟踪监督快速处理案件的集中移送。针对公安机关个别干警存在对快速处理、集中移送认识不到位的情况,通过协调很快达成了共识,促进了简单案件相对集中快速移送的效果,特别是在我院管辖的公交分局办理的数额小、量刑轻的维语系扒窃案件中适用效果明显。于此同时,我院特别注意了检察机关办案模式与法院办案模式的相互协调,主管检察长先后多次与法院主管院长先行进行了沟通,再由公诉科与刑庭之间就具体问题进行磋商。基于充分的沟通,法检两院很快达成高度共识,不仅实行了相对集中开庭,还细化到尽量集中相同罪名、案情简繁程度相当、同一羁押场所的案件集中开庭,以提高效率,节约诉讼资源。自6月1日简易程序全部开庭后,因每周送达的出庭通知书较多,为避免遗漏遗忘,法院还随出庭通知书送一份一周开庭排期表,以便我院案件承办人可在内勤处适时查询。

三、创新机制,规范推进化繁为简的办案模式

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是做好对接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出庭工作的保障。我院一是在科室内部原则上实行简繁分流的分案办法,将简繁不同的案件相对集中分在不同的承办人手中,以保证疑难复杂的案件有质量,简单案件见效率的效果。二是尽量缩短审查的办案期限,严格控制退侦率,除非退不可的案件,一般案件、一般补充证据的情形都要求承办人边审边补,鼓励干警与侦查员多一些人来人往,多一些举案释理的引导取证的沟通,以促进简易程序案件高质量、高效率地移送。三是依法简化简易程序案件审查文书制作。根据自治区检察院下发的新版案件审查报告,结合我院情况,在经过科室讨论论证后选择适用了书写式的审结报告,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做到审查报告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改变过去证据摘抄的方式,一律改为证据概况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量,同时也锻炼了干警的总结写作能力。四是继续实行书面量刑建议的做法。庭前送达量刑建议书,为缩短庭审时间打下基础。我院自2011年10月1日全面执行书面量刑建议书,所有案件一式二份随书一并移送并送达被告人,使量刑活动前置并透明化,有利于提高庭审的效率。

四、调整思路,不断探索新的开庭方式

我院作为全疆简易程序出庭工作试点单位,自2012年6月1日起就已实现了简易程序100%的出庭率。此后,经过三个多月的探索,我院在简易程序开庭审理的庭审模式上继续进行探索创新,对于同罪名或者案情比较简单的案件实施捆绑式提起公诉。

捆绑式提起公诉,即将某一公诉人承办的几个案件同时移送法院,或者某几个公诉人承办的同罪名案件同时移送法院。捆绑式开庭方式,即由法院择日开庭审理,这样尽量减少多名公诉人在法院等候开庭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审判人员的量刑平衡,有利于进行诉讼监督。

以一次观摩庭为例:我院对3件危险驾驶案,实施捆绑式提起公诉后,法院开庭审理了仅仅28分钟后,法官即当庭宣判。在庭审中,独任审判员统一对3起案件的3名被告人核实基本情况、告知权利;公诉人对3名被告人统一宣读书,发表量刑建议,但对法律明确要求的讯问和示证环节依法分别进行。同时,我院公诉人采用多媒体示证,通过无线移动办公系统连接检察院办案系统,在投影仪上出示了相关证据。此次观摩庭得到了自治区检察院领导的高度评价,《新疆法制报》、《新疆都市报》等新闻媒体均进行了报道。这3起案件的被告人都被指控为危险驾驶罪,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采取捆绑式提起公诉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出庭支持公诉的效率,节约了司法成本,而且也保证了公平正义的实现。

移动办公方案篇3

移动办公是利用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支持组织各级员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即时进行提交申请、业务审批,邮件收发、文档共享等业务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传统的移动办公模式是针对不同企业应用(的移办公模式是针对不同企业应用(式是针不同企业应用(c OA、ERP、CRM、SCM等),开发相应的终端。

二、虚拟化

虚拟化是云计算当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可以让IT基础设施更加灵活化,更易于调度,且能更强的隔离不同的需求应用。在云计算当中会有很多的需求,这就需要为这些应用需求弹性的分配资源,用户需要企业的服务性很高,企业就要保证这些不同的应用在“云”上还可做到很好的隔离。这些需求都是需要一些底层的技术来帮企业去实现。虚拟化技术往往也是在这些“云计算”方案当中承担这样的角色,它在IaaS中确实是很核心的技术。

在计算机技术中,虚拟化(英语:Virtualization)是一种资源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存储等,予以抽象、转换后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的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可以比原本的配置更好的方式来应用这些资源。这些资源的新虚拟部分是不受现有资源的架设方式,地域或物理配置所限制。一般所指的虚拟化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

虚拟化常见类型:基础设施虚拟化、系统虚拟化、软件虚拟化。

(一)基础设施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将网络的硬件与软件资源整合,向用户提供虚拟网络连接的虚拟化技术。分为虚拟局域网(VLAN)虚拟化和虚M专用网(VPN)。

存储虚拟化:为物理的存储设备提供一个抽象的逻辑视图,用户可以通过这个视图中的统一逻辑接口来访问被整合的存储资源。分为基于存储设备的存储虚拟化(如磁盘阵列)和基于网络的存储虚拟化(如NAS, SAN)。

(二)系统虚拟化

核心思想:使用虚拟化软件在一台物理机上虚拟出一台或多台虚拟机(VM)

PC/服务器虚拟化:系统虚拟化的最大价值所在。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几台甚至上百台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我们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而是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

桌面虚拟化:解决个人电脑的桌面环境(包括应用程序和文件等)与物理机之间的耦合关系。经过虚拟化的桌面环境被保存在远程的服务器上,当用户使用具有足够显示能力的兼容设备(比如PC, 智能手机等)在桌面环境上工作时,所有的程序与数据都运行和最终保存在这个远程的服务器上。

(三)软件虚拟化

高级语言虚拟化:解决的是可执行程序在不同体系结构计算机间迁移的问题。由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将编译为标准的中间指令,这些指令在解释执行或编译环境中被执行。(如Java虚拟机JVM)

应用程序虚拟化:将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解耦合,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运行环境,其中包括应用程序的可执行文件和它所需的运行时环境。应用虚拟化服务器可以实时地将用户所需的程序组件推送到客户端的应用虚拟化运行环境(如VMWareThinApp)。

在不久的将来,当前物理的设备将都支持虚拟化技术,实现IAAS(infrastructure as service),实现真正意义的云计算。而桌面虚拟化技术是当前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

桌面虚拟化技术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模型,并且借用了传统的瘦客户端 的模型,但是让管理员与用户能够同时获得两种方式的优点: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同时用户能够获得完整PC的使用体验。桌面虚拟化技术原理的优势:

保障业务数据的高安全性。业务数据不在用户终端进行处理与保管,避免了业务数据直接暴露带来的安全隐患( 例如用户终端采用移动磁盘拷贝、邮件发送、硬盘拆卸等手段进行数据窃取)。业务数据集中在数据中心进行处理与保管,确保了各项抗风险措施( 例如高可用性、灾难恢复等) 对数据的全面覆盖,避免了用户终端问题造成的数据丢失( 例如客户端设备丢失、设备损坏、OS 感染病毒、断电、系统崩溃等)。

降低IT 成本,提高IT 工作效率。数据中心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资源。IT 员工利用管理平台集中、方便地管理数据中心,为用户或站点即时部署桌面、集中管理所有桌面、制定访问控制规则、随时( 无需业务中断)进行打补丁和升级等维护工作,不需要在站点实地进行IT 基础架构的部署与维护,低碳、节约。

提高业务的一致性以及应变能力。通过标准化桌面配置为企业部署整齐划一的业务桌面,并且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业务需求,例如添加新桌面或新站点。

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随时随地以多种终端设备方便地进行( 远程) 桌面访问,接入过程简单快捷。数据中心按需为用户提供充足的资源保证业务处理顺利进行。支持用户桌面的个性化配置。

三、BYOD模式

自带设备办公(BYOD)的兴起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开始动摇 IT 部门以往拥有的对整个企业系统的绝对掌控权。尽管有些企业依然质疑 BYOD 不过是一时风潮,事实上,BYOD 代表了企业移动模式的起始阶段,而企业移动应用终将改变员工和企业未来的工作方式。对BYOD 持续的大力宣传似乎并没有扭转许多企业对移动办公所持的保留态度。原因在于,这些企业一直在努力寻找单点解决方案,用于管理大量涌入办公环境的个人设备。而 BYOD 和企业移动办公能够带给企业的远非仅仅帮助企业维持 IT 系统的现状。制定整体的 BYOD 和企业移动办公战略,可大幅改善企业内部的业务及运营状况,同时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BYOD 和企业级移动应用的价值绝非单点解决方案可实现。

BYOD 和企业级移动应用的涅 之旅漫长且充满 挑战,非一己之力可完成。对企业来说,首先要理解移动应用可以带给企业带来的具体价值,并以此来推动 企业整体移动应用战略的部署。相比利用单点解决方案来解决具体问题,整体的平台式解决方案更适合,因 为其可以随企业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在实施方面,除了潜在的安全保障需求,企业还需要考虑移动应 用平台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保障是一个复杂且费钱的任务。这是因为移动安全涉 及到终端设备、网络、内容和使用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虽然复杂,但在基于开放的生态系统,即允许 最终用户充分利用其正在使用的所有设备的理念来设计整体移动平台时,安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广受用户青睐的三种终端平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每种终端在用户使用模式上不尽相同。关键发现如下:

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凭借其小巧造型和强大功能,成为 BYOD 最受欢迎的终端平台。智能手机不仅小巧方便用户随身 携带,其处理能力也能够满足完成一些基本工作职能的需求。根据 IDC 最近的一项调查,大多数 BYOD用 户除了使用智能手机通话和发短信外,主要用其查看邮件和日历、浏览网页及阅读文档。在亚太地区,上述BYOD 活动占用户使用个人智能手机所从事的全部活动的36、7%。其他较复杂的任务,如建立文档、访问企 业应用(云端和本地)及参加会议等的使用率约占 13、4%。

平板电脑:对于许多白领来说,平板电脑正逐渐成为电脑的替代品。在亚太地区,越来越多的用户自带平板电脑上班。 因平板电脑的尺寸较大,其用途比智能手机更加多元化。尽管用户也会使用平板电脑执行“标准”任务,如 查看邮件 / 日历、阅读文档及浏览网页,但平板电脑的 BYOD 用户会花更多的时间在“非标准”任务上。 IDC 发现平板电脑 BYOD 用户在以下活动上消耗更多的时间,如访问云端服务、使用社交媒体及参加虚拟会议。毋庸置疑,平板电脑功能齐全,与智能手机相比,用户使用平板电脑时的工作效率更高。

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用户不同,P记本电脑的 BYOD 用户多为大量信息内容创建者。这是因为笔记本 电脑仍然是以内容创建为中心的 BYOD 用户的主力设备。IDC 的调查结果显示,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 户相比,亚洲地区的笔记本 BYOD 用户在创建内容上花费的时间更多。IDC 认为虽然笔记本电脑在便携性方 面有所欠缺,但是只要符合用户的需求,他们实际上远比完全依赖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工作的用户的工作效率更高。

四、BYOD 的好处

BYOD 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完美的迎合了企业工作模式变迁趋势。固定办公正快速向移动办公拓展,BYOD允 许员工使用自己熟悉的设备办公,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促进团队协作、推动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安全且可管可控的 BYOD 模式带来的好处体现在以下三方面:运营方面、财务方面和组织架构方面。

运营方面:精心部署且具备完善支持的移动解决方案,不仅可改善业务运营状况,还可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甘心于 朝九晚五伏案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员工希望拥有灵活的工作方式,由 IT 部门来决定是否提供支持此类工作 安排的解决方案,由员工来决定是否使用公司配备的设备还是自身拥有的设备。 如今,移动解决方案使得员工不在公司,在传统的非办公时间(即下班时间),尤其是可以使用他们偏爱的 设备进行工作相关活动,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

财务方面:由于多种原因,企业很难评估从最初的移动应用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收益,包括难以量化软性效益,如生产力; 以及相关费用的明确和分配(包括语音和数据通信费用及支持成本)。然而,一旦移动解决方案从员工移动 化阶段过渡到业务流程移动化阶段,量化和衡量业务收益将会更容易(如销售和 / 或销售转换率)。

对企业而言,另一个财务方面的收益是,BYOD 方案使得企业在无相关资本开支的情况下,大幅增加了企业提升生产率的“资产”,即使那些设备的管理和支持需要持续运营支出。

组织架构方面:IT 消费化已经动摇了 IT 部门在很多企业中的地位。过去,IT 部门被视为给业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推动者。 现在,一般用户在家使用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都比公司提供的更强大,用户开始将 IT 部门 视为限制其生产力的障碍。界定明确并予以实施的移动策略可以改变这种观念,同时仍可提供全方位的安全 架构来保障设备、应用和内容的安全。 此外,与企业的 IT 和业务战略相一致的移动战略将给企业带来切实的收益,推动企业业务朝战略目标迈进 并使移动应用成为成功的核心。

五、移动办公

调查显示,领导在办公室处理事务的时间低于10%,而其他员工也逐步趋向于移动办公模式。那么,移动办公的模式究竟能为企业带来哪些价值:

拓展办公空间: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处理业务,及时掌握企业信息,完成快速决策流程。

提升办公效率:领导和出差员工在外依然可快速审批流程、收发邮件、完成剩余工作。

减少办公成本:无需来回奔波,工作照常进行。

终端多元化:无需携带笔记本,通过智能终端、手机仍然可以进行工作,体验与原来一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潮流,当今的办公环境不再局限于固定场所。传统PC办公方式将办公地点固定化,无法实现桌面环境与用户绑定(随身桌面),无法解决分散的数据共享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兴起,让用户体验了终端设备多元化便利的同时,也希望能够随时随地访问统一的应用和数据,打造协同办公平台,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因此,如何满足随时随地桌面、应用的接入,并兼容各类终端设备,从而实现移动化价值,是信息化建设的大势所趋。

如何运用移动的技术让企业实现移动化,同时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而且创造出非常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实现安全,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当前的移动办公模式下,将面临着如下挑战:

终端兼容性问题:各种数据显示我们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日常办公已经从传统PC拓展至智能终端、手机等移动设备。而目前所使用的桌面、应用都是基于Windows架构开发的,并不支持平滑迁移至移动设备上进行使用。

网络及性能问题: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环境千差万别,而办公软件的运行往往是基于局域网设计的,因此很多应用在移动办公使用时因网络而产生性能瓶颈,比如当邮件有比较大的附件时,局域网内可以马上打开,但是广域网上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下载后进行处理。

安全性问题:企业移动化不仅在于设备的移动,更在于人员、生产力和知识产权保护。如今员工要求能够借助任何移动设备安全、无缝地访问企业应用和数据,而传统的移动办公方式容易将病毒木马引入企业内网,而且难以防范敏感信息丢失或泄漏。

六、总结

移动办公方案篇4

有何衔接机制?

建立联合执法工作会议、联络员和信息共享制度

根据《协议》,联合执法办公室设在佛山市环境保护局,佛山市公安局指派相对固定的执法人员负责环境污染案件办理工作,原则上不少于4人。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联合执法工作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主要为总结办理环境污染案件工作经验,研究分析环境污染工作形势,协调解决双方在办理环境污染案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他工作事项等。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市环保局环境监察部门至少各指定1名联络员,负责相关协调工作,直接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信息和通报有关情况。每月不少于一次沟通协调日常工作。

根据公安、环保部门日常掌握的环境污染情况,实现案件办理信息共享。环保部门按规定向公安经侦部门提供破坏环境相对人基础信息、环境污染地点的相关信息和违法犯罪信息等。公安经侦部门定期将掌握、汇总环境污染犯罪的情况及分析、研判的相关结果向环保部门反馈;重要信息随时反馈。

如何联动执法?

实行案件移送、污染环境案件联合查处制度

为加强在办理环境污染案件中的协作与配合,公安、环保两部门同时建立案件移送机制。对符合移送要求的案件,环保部门及时予以移送;公安部门对移送情况3天内给予是否受理的书面回复,也可通过联合执法办公室召集双方共同讨论是否需移送或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并做好记录留档。

对严重污染环境,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紧急处理的案件,将启动污染环境案件联合查处机制。案件举报受理局及时向联络员通报案情;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联合执法办公室及时部署和组织查处工作;案件调查处理过程中,市公安局、市环境保护局将紧密配合,及时沟通,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将对环境的危害或影响降至最低。

移动办公方案篇5

关键词:重大活动档案档案工作工作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重大活动日益增多,如何做好重大活动档案工作、不断合理优化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策略是各级档案部门共同的研究课题。重大活动档案是国家在筹办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珍贵记录,是重大活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确保重大活动档案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切实发挥重大活动档案辅助决策、服务筹办、记载历史、传承经验的重要作用,对国家和社会意义重大。笔者结合自己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的工作经历,对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策略作进一步剖析。

一、重大活动档案的工作机制

由于重大活动的筹办周期相对较短,筹办机构的存在时间相应较短,且筹办机构撤销后人员迅速撤离,如果不能在筹办机构撤销前做好全部档案工作,重大活动档案将面临很大的遗失风险。因此,笔者认为在重大活动筹办机构成立之初,按部门建立完善的档案工作“三级责任制”体系,并厘清工作职责,对于重大活动文件材料的完整、快速、有效归档和档案的安全保管具有重要意义。“三级责任制”实际上是在重大活动筹办机构的内设各个部门内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工作体系,各部门负责完成本部门档案工作的任务,这样做可以有效分摊档案工作的压力。

(一)工作原则

重大活动档案工作宜施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统一领导的意义在于领导层级高,由于重大活动筹办机构的人员组成基本上都是相关单位选调和临时聘用,人员管理难度较高,需要由筹办机构的主要负责同志全面I导档案工作,在收集归档过程中便于档案部门协调各内设部门。分级管理的意义在于明确文件形成部门的档案工作责任,建立机构撤销时的工作进度审核机制,确保文件材料归档完毕后才会批准机构撤销。

1、重大活动档案工作应由筹办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由办公厅(室)或承担相应职能的部门或设立专门的部门具体负责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

2、筹办机构的内设部门应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档案工作“三级责任制”体系: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档案工作负总责;综合办公处(室)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部门档案工作的日常开展;综合办公处(室)安排专人(以下简称“部门档案员”)具体承担本部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以及本部门档案的保管、利用和向机构档案部门移交等日常档案工作。

3、筹办机构应建立档案工作队伍登记制度,各部门与档案工作相关的责任人员确定、变更等事宜均应及时登记,确保人员流动性较大的临时机构不会因人员变动导致档案工作的衔接不畅。

(二)工作责任

按照前述的档案工作原则和“三级责任制”建设方法,厘清各部门间的责任。对于重大活动的筹办机构,工作责任可以细化为负责全机构档案工作的办公厅(室)或专门档案部门的职责,以及负责本部门档案工作的各部门的职责。

1、办公厅(室)或专门的档案部门。(1)负责统筹规划筹办机构档案工作,制订档案工作总体计划。(2)定期向筹办机构主要领导汇报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推动筹办机构档案工作有序开展。(3)负责研究制订筹办机构档案工作的方案、制度和标准。(4)负责建设筹办机构档案工作队伍,组织档案工作培训。(5)负责检查、指导各部门档案工作,负责协调涉及多部门的档案工作。(6)负责筹办机构档案库房的建设、管理,负责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管理。(7)负责筹办机构档案的集中保管和统一利用。(8)负责联系涉及档案工作的相关单位,负责向相关单位移交重大活动档案。

2、各部门。(1)负责制订本部门档案工作计划,上报年度档案工作总结。(2)负责本部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3)负责本部门档案向办公厅(室)移交前的保管和利用工作,负责本部门档案向办公厅(室)移交的工作,负责配合办公厅(室)完成涉及多部门、多机构的档案工作协调任务。

二、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归档标准

为了完整记录重大活动的筹办过程,同时考虑到“定期”档案到期后的价值鉴定难题,笔者认为重大活动档案可以统一按照“永久”期限进行保管。当然,这就会产生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需要筹办机构严把收集归档的质量关,既要确保重大活动筹办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均能无遗漏归档,又要确保归档的文件材料确有价值。由于重大活动完成后,筹办机构撤销、人员解散,形成的档案没有重新整理的时间和条件,这就要求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标准要高,收集归档的标准要切实执行,确保一次到位。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筹办机构的办公厅(室)或专门的档案部门也需要及时制订详尽的整理操作规程和具体细化的归档范围。

(一)文书类文件材料

现阶段的重大活动筹办机构一般不会部署完整的、具有各层级领导数字签名技术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形成的具有法律凭证效力的公文等仍以纸质为主。因此,对于文书类的文件材料一般应归档纸质版本原件,对于使用办公软件制作的演示文稿则可直接归档、且仅需归档电子文件。同时,按照立卷改革的要求,文书类的文件材料应以自然件为单位归档,即以每份文件为一件,且应归档一式1份。笔者认为,每份文件应按字面意思界定为每文立为1件,对于来文与复文一类的情况应算为2件。此外,为确保信息安全,文件材料在归档过程中应注意符合国家保密工作相关要求,对于密码电报的归档应根据机要部门的要求执行。

(二)声像类文件材料

1、鉴于目前普遍使用数字系统(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和数字录音机等)拍摄或录制照片、影像和声音,在归档时可直接归档、且仅需归档电子文件。

2、使用数字系统拍摄或录制的声像类文件材料,在归档时需要注意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长期保存格式。

3、数字视频和数字音频应以每个数据文件为一件归档,数码照片应以每次活动的若干张照片为一组归档,且应归档一式1件。

4、对于数码照片的后期技术处理,应注意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不可出现任何像素迁移的处理。

5、筹办机构除了需要齐全、完整归档本机构自行拍摄或录制的声像类文件材料以外,还需要注意收集其他机构(尤其是新闻机构)拍摄或录制的与重大活动直接相关的声像类文件材料。

(三)实物类文件材料

1、实物类件材料。应以自然件为单位归档,即以每件物品为一件,套装物品以一套为一件。由于重大活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处有的特殊地位,且有些重大活动是受国际组织委托筹办、有些重大活动由多地协同筹办,其形成的实物档案并不单向属地档案馆移交,往往存在多个移交方向,如协办地区、国际组织、博物馆和其他国内外相关机构等。因此,在制定归档份时需要充分考虑实物档案的移交方数量,在归档之初就尽量确保单件实物档案的份数可以满足各方需求。

2、对于有特殊编号的实物类文件材料,应注意归档编号为“1”的实物,并且需要注意齐全完整归档筹办机构授权制造、生产的产品。印信在归档时不应做破损处理。

(四)会计类文件材料

会计类文件材料的归档,需要注意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案卷格式》执行。同时,根据筹办机构的存在时间,适当调整会计档案向办公厅(室)或专门的档案部门的移交时间。比如,对于存在时间超过5年的筹办机构可以每2-3年集中向办公厅(室)或专门的档案部门移交一次,对于存在时间较短或是重大活动筹办工作临近结束时,可按需调整为半年、季度、甚至月为单位向办公厅(室)或专门的档案部门移交会计档案。

(五)出版物类文件材料

出版物类文件材料中的印刷出版物应归档纸质版本原件,电子出版物应归档、且仅需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应以自然件为单位归档,即以每册出版物为一件,套装出版物以套装内每册为一件,报纸类出版物以每期为一件。出版物每件归档1份即可。

三、重大活动档案的保管条件

对于筹办机构的档案形成部门,即使工作独立性较高、且档案的形成量相较一般单位会大很多,也并不一定要求设立独立的档案保管库房,但是有必要在办公区内安排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用于保管本部门形成的档案。鉴于筹办机构的临时组建性质,其人员构成相对复杂,档案形成部门有必要配备带有锁具的、密闭的、全金属材质的五节柜或文件柜存放档案,以确保档案的保管安全。同时,按照相关规定,档案必须存放在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保密柜中单独管理,不应与非档案一起放在普通的五节柜或文件柜中。此外,对于存储档案电子目录、电子档案等的存储载体,也应当专盘专用,并且保证至少有一套主盘、一套备份盘。

筹办机构的办公厅(室)或专门的档案部门则应该按照档案工作相关规定和标准建设档案库房,如前文所述,重大活动的临时筹办机构并不一定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成本建设可长期使用的档案库房,但是为确保档案的保管安全,必须的条件仍要充分满足。除了一些基本要求外,还需要重点注意:

(一)档案用房三分开问题

对于档案用房,整理区、利用区和库区三分开是十分有必要的,只不过鉴于重大活动档案向档案馆移交的周期短,为节约本就紧张的办公环境,可适当减少使用面积。笔者认为,按照整理区、利用区、库区分别为20/20/60平方米的标准配备即可,如档案形成量确实较大,库区可适当增加到80平方米。此外,对于有档案数字化需求的筹办机构,还应为档案数字化工作安排加工场地,场地面积则应该结合档案形成量和档案数字化加工团队工人数量进行合理设置。

(二)档案库区内的档案架设置问题

由于大部分重大活动筹办机构都是租用的办公区,其建筑结构已经完成,选择的档案库区往往难以满足密集架的摆放要求。况且,只临时使用几年的档案库区,似乎也确实没有必要安装带有导轨的密集架。这样来看,无地轨的金属双面档案架更符合筹办机构的实际需求,既能安装和拆卸,节约档案库房建设时间、避免投资浪费,又能很好地满足档案存放需要。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普通的档案架以外,还要配备必要的防磁柜和保密柜。

四、重大活动档案的利用与移交工作方法

因重大活动的筹办主体复杂性、筹办机构组成的复杂性和档案资源需求方的复杂性等造成的档案移交对象不易确定的情况,因筹办机构存在时间短、各筹办机构存在时间长短不一和短期内集中产生大量档案等造成的移交时间不易统一规定且需要灵活调整的问题,因档案多、档案利用时效性强、从提出利用到获取档案信息的时间紧迫等造成的利用程序必须简化、但又必须满足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的矛盾,是重大活动筹办机构在档案利用和移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也是在重大活动筹办初期就需要统筹考虑并尽快制度化的工作重点。笔者根据自身经历提出上述难题的解决方法仅供参考:

(一)移交对象的确定问题

对于全国性的重大活动,往往并不是完全由一地或单一政府承办,也有国际组织授权筹办的重大活动,对于有多组织、多地、多政府筹办或协办的重大活动,档案原件向属地档案馆移交并无疑问,但是需要考虑其他协办地区或组织的档案需求,可通过档案数字化工作,将档案数字副本分发给相关的协办地区或组织。对于实物类的档案,可在归档时就多套制归档,在移交时确保有需求的地区或组织都可以获得宝贵的实物档案收藏。为满足这一需求,需要筹办机构的档案部门在最初建章立制的过程中就充分考虑档案的移交需求,研究、确定完善的归档和档案数字化工作策略。

(二)移交时间的灵活调整问题

由于重大活动结束后筹办机构会快速撤销,工作人员也会解散,因此为了确保重大活动结束时不会由于时间紧迫而导致档案的移交工作出现空档,筹办机构的档案部门应充分考虑机构撤销时的复杂情况,在重大活动初期可以根据筹办周期设定一个合理的移交周期,避免频繁移交档案带来的工作压力。同时,根据筹办工作的进展情况,结合重大活动越临近举办、形成档案数量越大的特点,在重大活动举办过程中或邻近结束前灵活调整、合理缩短档案移交周期,确保筹办机构撤销前,可以顺利完成全部档案的移交工作。

(三)档案的利用流程问题

移动办公方案篇6

1 系统总体框架

移动办公系统方案采用多层技术架构,在原信息系统基础上,定义了详细的数据接口总线,将数据层与业务层、展现层分离,实现了信息系统间的松耦合、移动展现平台的高聚合集成,以快速、灵活的方式适应整体业务需求。

从总体框架上看,移动办公系统方案可分为:移动展现层、业务控制层、数据模型层等3个层次,如图1所示。

移动展现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用户,在企业内网或使用虚拟专用网络的公网环境中,通过主流浏览器(如Chrome、UC等)即可访问移动办公平台。

业务控制层。指令解析器接收、解密来自用户操作信息,交由核心处理器,核心处理器按照指令,通过数据接口总线处理业务数据后交由脚本编辑器,脚本编辑器对数据操作指令进行加密后生成页面脚本。

数据模型层。定义发电企业现有OA系统、FAM系统、生产实时系统、内部邮箱、门户网站以及其他应用系统作为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数据接口主要包含三种方式,(1)以生产实时系统为主,通过与实时数据库(如PI)直接进行信息交互的数据库访问方式;(2)以邮箱服务、短信服务为主基于XML标准接口方式;(3)以其他信息系统操作界面获得信息数据的方式。

2 系统部署结构

移动办公系统服务部署在企业内网环境中,可采用虚拟服务器、单机服务器、双机热备或集群方式部署服务端,通过内部网络与各个业务系统进行快速、稳定的访问与连接。

公共网络中各类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基于安全套接层协议的虚拟专用网络进行系统访问,也可以通过内网防火墙对公网开放的访问端口进行系统访问。系统的部署结构如图2所示。

3 关键技术

3、1 虚拟专用网络

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虚拟出来的企业内部专线,它可以通过特殊的加密的通讯协议在连接在Internet上的位于不同地方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讯线路,就好比是架设了一条专线一样,但是它并不需要真正的去铺设光缆之类的物理线路[1]。这种经过加密的访问隧道,可以有效针对移动设备的特殊性以及当前各种网络截获、破解等不安全因素,保证公共网络环境中企业内部数据的传输安全和存储安全。

3、2 单点登录

单点登录(SingleSign-On,SSO),当用户第一次访问系统时,会被引导到认证系统中进行登录,用户通过身份认证后,就可以访问具有权限的任何系统,而不需要再次登录。这种身份认证整合技术,简化了用户访问多种系统应用的认证过程,避免用户由于需要记忆众多账号信息而出现的遗忘,达到高效地访问各个系统中的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3 页面适配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B/S结构),将系统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进行业务数据处理。页面适配技术作为移动办公系统实现的核心部分,实现移动办公平台和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转换。用户通过手机浏览器登录移动办公系统后,首先对用户业务操作进行指令解析,再由核心处理器将解析后的业务操作请求发送至数据模型层,数据模型层中数据总线后台建立虚拟浏览器,在虚拟浏览器中模拟当前用户操作访问各个业务系统,然后将得到的结果生成适应手机等移动终端的Html页面脚本,最终在移动办公系统中进行展示,界面适配示意如图3、图4所示。

3、4 可伸缩矢量图形

可伸缩矢量图形(Scalable Vector Graphics,SVG),是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即"国际互联网标准组织")在2000年8月制定的一种新的二维矢量图形格式,也是规范中的网络矢量图形标准[2]。SVG严格遵从XML语法,并用文本格式的描述性语言来描述图像内容,因此是一种和图像分辨率无关的矢量图形格式。通过SVG技术可以实现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进行移动终端浏览器展示实时生产系统(如PI)所收集和存储的实时数据;SVG格式文件可以由原生产实时系统组态图(如PI-ProcessBook绘制的PDI等图形)直接转换。

4 系统模块

通过基于安全套接层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SSL)的虚拟专用网络(VPN),通过单点登录(SSO)控制多个业务系统的身份认证及操作授权,在此“双环”策略下保障移动办公的安全性;利用基于B/S架构的HTML界面适配技术,将各类系统、各类业务、各类移动终端整合为简单、便于操作使用的移动系统,最终实现安全、灵活、统一、易用的移动办公方案,系统功能模块如图5所示。

4、1 OA系统

OA系统公文流转(包括发文、收文、呈报、督办、公告、会议纪要)审批、阅批、阅办工作的提示,并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公文正文和附件信息下载、阅批、阅办,并填写阅批意见。用户可以自定义时间段,查询其处理过并且已经办结的事项。移动系统与短信平台对接,实现重要事件的短信提醒和离线信息推送功能;与企业内部邮箱系统对接,实现移动平台中内网邮件收发;与企业通讯录对接,实现移动平台内进行各个机构通讯信息查询,短信、通话及邮件的直接操作。

4、2 FAM系统

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查看当前用户需要审批和已经审批的合同审批、报销审批、计划审批、材料计划审批,通过操作能够打开查看待审批详细信息,进行审批、退回等操作。通过各种查询条件查询所需要的工单,工单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分页展示,通过点击列表中的工单操作可以查看工单的详细信息和审批流程。

4、3 生产实时系统

实时组态图,实时对相关设备的即时数据进行监视。

实时趋势图,配置数据点形成趋势图或点击组态图上数据点跳转到趋势图,可以在趋势图中进行查看对比分析;

自定义测点趋势对比,通过检索功能,快速锁定所需的测点,并进行趋势对比分析;

曲线分析,针对已绘制出的曲线图,选中曲线图上的某一段,放大和缩小操作控制显示时间段,在曲线图上点击任一点或在左侧点击往右拖到到某一位置,形成曲线游标,曲线游标详细显示所在时间点的值;

以过程图形的方式再现设备在过去某一历史时段的运行情况,对设备过去时间段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4、4 内部网站、闭环管理和综合查询

公司内部网站重要新闻资料的移动端展示。新闻条目要分类包含公司新闻、综合报道、行业新闻和外宣锦集等。

在移动终端上进行闭环管理系统数据查询、查看、任务下达和信息反馈等功能。

在移动终端上进行两票系统信息的查询,查询生产经营日报、月报,调度会重要信息等。

5 系统实现

根据上述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对基于原系统平台基础上移动办公系统进行实现,并应用于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采用深信服SSL VPN产品方案,应用LDAP目录服务器实现单点登录管理。系统部署后使用HttpWatch通过手机3G网络进行页面响应分析,10%功能页面响应速度低于电脑访问系统2-3秒,30%功能页面响应速度低于电脑访问系统1秒以上,50%功能页面响应速度高于电脑访问系统0、1-0、9秒,仅10%功能界面响应速度高于电脑1-2秒。移动办公系统浏览和操作非常流畅。通过试运行,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果。

6 结语

基于原信息系统的移动办公系统方案,目的在于有效利用当前信息系统、网络和硬件设备,通过界面适配及SVG技术,解决了信息系统的移动化转换和延伸,而非已有业务系统的二次建设。

移动办公方案篇7

一、四方台区人民法院经费保障和使用的实际情况

四方台区人民法院内设个机构(包括个派出人民法庭),共有干警名,负责着全区乡镇个办事处的刑事、民事、行政一审案件的审理,生效裁判文书的执行以及外地法院委托执行案件的办理,是维护本区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尤其全民法制意识和人们寻求司法保护意识的增强,区法院每年所受理的案件数量逐年呈上升态势,年均审执各类案件达余件,占双鸭山市基层法院办理案件总数的近,审判任务相当繁重。平均每天至少有件案件开庭审理,有多件案件须外出送达和外出执行,大量的案件需送法下乡、巡回开庭。由于各类案件的逐年递增,审判执法活动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逐年增加,2009年办案成本约每件元,加上车辆等其他费用,月支出约万余元,全年总支出需万元左右。同多数法院一样,我院的经费保障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同级财政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拨款;二是同级财政返还诉讼费形成的业务费经费拨款;三是上级法院司法业务费补助。2009年全年我院各种收入合计为341万元,其中共收到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办案经费47万元、省级政法转移支付资金15万元,实际下达到位金额与计划下达数相同。其余为市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279万元。现有的经费已远远不能满足办公、办案所需,难以保证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法院经费不足对法院工作的影响

一是不利于干警队伍建设。财政支持乏力,严重影响了干警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影响到干警队伍建设和稳定。二是不利于审判、执行工作正常开展。由于经费缺乏,基层法院基本建设、物质装备、办公现代化建设水平低,难以满足正常审判工作的需要,法院局域网无钱建设,法院网站、电子印章、无纸化办公等信息化建设无法实施。在审判、执行案件中,一些需要支付经费外出调查取证或者采取执行措施的案件,也因经费缺乏而无法进行,一些本应开展的审判公开、安全保障、法制宣传、司法为民等举措都无法实施,直接影响到正常办案工作。三是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除了素质、作风、纪律等人的因素外,审判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同样需要有高水平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作支持和后盾。但由于经费缺乏,一些法院出现了争管辖权、乱收费、乱拉赞助等现象,收费少的案件不愿受理,出力出钱的调解、协调、法制宣传等工作不愿开展,花费较大的执行案件不能及时采取执行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审判工作质量与效率,进而引发涉法涉诉上访,当事人私自或强行上门追债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现象。四是不利于维护审判独立与司法权威。法院人员经费和办公办案经费长期受制于地方财政,且严重缺乏,一方面导致法院不得不仰仗于地方财政的支持,不得不听命于地方政府的领导甚至干预,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难以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干警工作不安心,交通、通讯、“两庭”建设和信息化水平低,必然给法院队伍的廉政建设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造成困挠,从而影响到队伍形象和司法权威。

三、法院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弊端

中央财政对法院的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转移支付资金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中央财政对法院的转移支付目前主要有1999年9月15日实行的中央政法补助专款和2007年10月11日实行的中央补助人民法院办案专款,虽然都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综合中央财政对法院的转移支付来看,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1、转移支付的结构不合理,基本上都是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不够。2、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为:项目有交叉重复,资金分配零星分散;中央财政对具体项目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分配制度不完善、不透明。3、转移支付预算编报不完整。由于专项转移支付款年初难以确定,地方也无法预计,省、市、县(区)三级法院基本上都无法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列入预算。4、省对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中央补助人民法院办案专款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地方各级财政应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加大对本级人民法院的经费投入,确保人民法院办案所需经费。省级财政应按照中央补助人民法院办案专款(以下简称中央专款)的一定比例安排省级专项资金,与中央专款一并分配使用和管理。省级专项资金与中央专款的最低比例,东部地区为50%、中部地区为20%、西部地区为10%(除外)”。我国目前没有明确制定统一规范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各地都是比照中央转移支付制度来设计省对下转移制服制度,因此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设计和运行不尽科学规范。

四、提高法院经费保障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争取地方财政理解、支持,努力解决经费保障。经费保障是有效开展各项司法活动的重要前提,为确保法院依法履行审判职能的经费需要,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从2007年起设立中央补助人民法院办案专款,对地方人民法院办案经费给予一定补助,专款为法院履行职能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实际执行中地方财政部门始终设法要将“专款”纳入其年度预算给法院的公用经费之中,这实际上是对中央“专款”的否定,是改变“专款”性质的做法。为了争取“专款”到位和使用,法院要花很多时间去沟通、协调。对此,我院将认真解读《中央补助人民法院办案专款管理办法》,努力争取与地方财政达成共识,从根本上解决“专款”与年度预算公用经费的问题,确保专款的足额到位和专用。

二是法院经费保障应逐步走上法制保障轨道。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法院的工作职责就是认真履行审判职能,同时受人大监督,向人大负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基层法院经费保障最终终将实现最高法院垂直管理、中央财政统一预算拨付的法制化保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太多的行政干扰,使人民法院真正能独立行使审判权,从而为实现依法治国方略作出积极的更大贡献。1985年8月召开的第七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就通过了《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的文件,其中就规定了“向司法机关提供充足的资源,以使之得以适当地履行职责,是每一会员国的义务。”我国加入WTO的有关协定、参加的有关国际组织的章程和签订的有关司法的国际条约,多次明确作出了要严格遵守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的承诺。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如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都是将法院经费独立出来,单独编制,列入中央预算。根据各国通行做法和我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这种经费管理模式是必然的。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从我国的国情实际来看,不可能一步落实到位,必须立足于审判工作的司法属性,从各地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适应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要求,充分发挥上级法院的领导作用,减少和消除地区、辖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给法院经费保障带来的影响,着眼发展、循序渐进、分步骤平稳构建适应时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人民法院经费保障监督机制,首先要解决管理机制上的问题,如实行上级监督下级、纪检监察监督、财政定期检查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以往监督不力的问题。人民法院的经费监督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法院经费保障工作实行监督;二是对法院重点项目要实行跟踪监督,从各项招投标、施工、验收整个工作环节实行监察;三是加强对诉讼费管理的监督,对重大经费开支的监督。通过监督,切实保障人民法院经费保障制度得以落实,为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移动办公方案篇8

论文关键词 刑事 直诉程序 约束机制

一、建立直诉案件侦查时间的约束机制

(一)各类直诉机制对于直诉案件侦查时间约束机制的启示

不论是福建地区的不捕直诉机制豍,还是北京地区醉驾案件的直诉机制,都以各自的方式实现了对直诉案件侦查时间的制约。不捕直诉机制下,检察官要对案件的犯罪事实与证据、逮捕必要性进行审查,从而决定是否作出直诉建议。对于已经侦查完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没有逮捕必要性的案件,建议其及时移送审查起诉。此时,检察机关给与的不捕直诉建议意味着,案件的侦查已经符合移送起诉的条件,被定罪的可能性非常高。侦查机关若按照建议对案件及时作出侦查终结决定并办理移送,一方面省去了日后重新整理案卷资料、办理移送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公安机关考核体系对侦查人员在直诉定罪数量指标的考核要求。因此,这一机制有效地引导侦查人员及时地移送案件,有利于减少拖延办理移送的现象。本文认为,在上述机制的基础上,对于证据不足的案件,检察机关应当提出证据收集的相关建议;对于不构成犯罪的案件,应建议侦查机关及时撤销案件。豎检察机关对于证据不足或不构成犯罪的报捕案件给与建议和指导,使侦查人员感受到监督者的存在,有利于减少侦查人员中断侦查、搁置案件的情况,实现了约束直诉案件侦查时间的目的。北京地区针对醉驾案件形成的直诉机制中,案件的侦查时间、审查起诉时间均被限制在拘留期限内,充分利用了醉驾案件案情简单、证据收集便利的特点,保证了醉驾案件的及时办理。

第一,案件的侦查时间是可以依据案件类型进行大致估计的。醉驾案件的具有数量多、办理工作简单的特点,因此,可以依据这一特点将此类案件的时间规定在一个较短的时间范围内。侦查过程是实际是人的认识过程,这一过程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是经过长期的办案实践,司法人员办理大部分案件的办案时间都已经按照案件类型的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侦查时间。因此,案件的侦查时间并不是绝对地无法估计的,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案件类型和具体案情,大致地限定案件的侦查时间。

第二,将约束直诉案件侦查时间的权力交给检察机关是恰当的。让检察机关保留对侦查机关业务上的指导权、监督权,乃至侦查机动权为很多学者所同意。时间是追诉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侦查时间过长,可能使案件错过最佳的起诉时机,更可能发生侦查人员非法收集证据等情况,因此,检察机关对侦查时间进行约束是检察官指导、监督侦查活动应有的一个方面。

第三,侦查时间的限定并不会降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力度。检察官在对侦查时间作出一定限制的前提是检察官对案情、证据的了解。尽管“检察官不适于普遍承担大量事务性、行政性的调查工作”,但是,根据法律知识和出庭经验,检察官最清楚指控某种犯罪需要什么证据以及怎样去运用它们证明犯罪的成立,而侦查人员并不一定知道。在检察机关的指导下,侦查权的行使将更具有目的性,从而具有更高的效率。因此,限制侦查时间并不会造成侦查机关办案时间紧张以及查处犯罪力度削弱等结果。

第四,侦查机关能够借助一定的办案环节实现对侦查时间的制约。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检察机关确实无法接触到侦查阶段的直诉案件,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两机关可以建立一定的沟通协调性工作机制,例如,醉驾直诉机制中,办案期限规定必然是在公检法三机关协商一致下产生的,而在不捕直诉机制中,检察机关借助批捕环节,以建议形式督促侦查机关及时移送直诉案件。

(二)关于直诉案件侦查时间约束机制的具体建议

直诉案件侦查时间约束机制可以和逮捕必要性审查机制结合运作。即,检察机关在针对上述呈捕案件、取保备案案件、已逮捕案件等三类案件进行逮捕必要性审查时,必然会对案件的侦查取证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也就为估计案件的侦查时间打下了基础。

因此,对于上述三类案件中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检察机关应当作出即时移送审查起诉的建议。为了避免检察机关内部的重复性劳动,上述案件的相关案件资料可以移送公诉部门,由公诉部门直接作出移送起诉的决定。如果案件尚未侦查完毕,则检察机关应当根据案件类型和具体案情规定一定的侦查期限,建议侦查机关在该期限内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

关于具体的期限长短问题,本文认为,检察机关可根据直诉案件类型和同一类案件的平均侦查时间先制定一个时间表,确保对侦查机关所限定的期限具有一定统一性。同时,这个时间表应当是得到公安机关认可的。例如,醉酒驾驶案件的证据收集、事实认定、材料整理等工作相对简单,花费时间较少,则可以确定相对较短的时间,比如说可以限定在7天之内。涉枪犯罪、交通肇事案件、故意伤害等案件中司法鉴定占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必须适当确定相对较长的时间,例如限制在30日内。在规定侦查机关的侦办期限的同时,检察机关还应当主动引导、督促公安机关及时侦查取证,以及及时撤销不构成犯罪的案件。

应当明确的是,这里所限定侦查时间与侦查期限的含义不同,前者是出于办案效率的考虑,以工作机制的形式要求侦查人员尽量一定时间段内完成案件办理;后者则是出于约束侦查权力的目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侦查权行使的期限。侦查期限概念与疑案撤销制度有着紧密联系,而与此处的限期侦办机制没有直接联系。

二、建立直诉案件的跟踪监督机制

直诉案件中的问题案件多是在侦查人员明知不符合移送条件的情况下被移送的。这样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直诉程序中缺乏案件移送前监督机制,同时,移送后审查起诉对于侦查的检验与约束功能也因“撤回案件”这一特殊处理方式而部分失效。因此,若能够在案件被移送审查前或者被移送审查后,针对侦查人员的移送行为形成更加合理的制约机制,则这些明知不应当被移送而移送的案件的数量必然会减少,侦查人员也会更加专注于口供之外的其他证据的查找,而不再心存侥幸心理。

(一)建立直诉案件跟踪监督制度的构想

事实上,上述思路已被很多基层检察机关付诸实践。这些检察机关就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捕的案件形成了“动态跟踪监督机制”。其具体做法是,侦监部门一方面作出不捕决定,向报捕机关说明不捕的理由,另一方面将证据不足不捕和不构成犯罪不捕案件的信息移送公诉部门,由公诉部门进行登记,并对这些案件的侦查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督。

这一做法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既可以有效地引导侦查部门及时收集证据,避免贻误取证的最佳时机而导致案件成为疑案,又可以有效地防止公安机关将一些明显存在证据“硬伤”的案件以直诉的方式移送审查起诉。

但是,上述“动态跟踪监督机制”的不足在于,未呈捕的取保案件无法被纳入跟踪监督的范围。直诉案件的问题案件中,证据不足不捕的案件所占比例并不高,相当一部分问题案件并未呈捕。建立对这些未呈捕案件的动态跟踪监督非常必要。对未呈捕的取保案件进行跟踪监督,其主要的困难是,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案件。

(二)关于直诉案件跟踪监督机制的具体建议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新员工怎么培训(精选8篇)
  • 下一篇:法律的故事(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