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这一端,遥望那个蓝色的星球,心里竟然有那样多的记忆,那时的人总是步履匆匆,心情多变,眼里含情。
在这里时光总是这样漫长,在流浪的飞船上,每每烦躁不安时,最喜欢的便是拿出那一面镜子,它能照出天边的流云、带血色的残阳、亦或是沉寂在历史长河中那一抹抹惊艳了时光的文明。
在镜子里,总是有我喜欢的过去。小桥流水,轻烟薄雾,潺潺流水欢跃地从石涧里窜过,一览清澈见底,流水是清澈透明中微微漾着点碧绿色,像翠羽,像碧玉,像嫩笋拔地而出时的如此明了的绿意。那是男耕女织的时代,人们插秧种田,采桑耕种。过着淳朴而安定的生活。还有那一位隐居田园的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篱下采菊时,无意间悠然地看见了此番美景南山。他隐居山林,穿梭于山水田园之中。他热爱自然,常常为山水田园做诗。
每每忆起往昔那些美好的日子,我的心才安宁,我知道我们存在过,我们也有生存与生活的希望,即使漂流不知所从,但仍然努力。
镜中的一切如虚无缥缈,又如历史长卷。慢车轻舟载着人们远行,马车很慢,路途很长,吟诗平抚涌动的思绪: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轻舟载着周邦彦梦回西湖荷花塘。一叶扁舟,寄托着人们的相思长情,水流缓缓,推着船前进,那是无可比拟的境界啊。
记得那时青春的我,何尝不是最爱在海边骑着车,吹着风儿,哼着歌儿,享受着生活的趣味。
坐在这一端,手执镜子,里面都是我的过去,我心驰向往却不能,内心不再迷茫,因为我知道我从哪里来,我将会努力去寻找自己的方向,只要拥有慧眼,勇敢出发,也一定能诗意栖息!
今天我们五年级在操场上举行了一场有趣的跳绳比赛。为了这次比赛,我可是辛辛苦苦坚持每天练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比赛前,我们蜘蛛侠组和其他组的评比中,学习纪律等方面占不到优势,体育就是我们组的救命稻草了!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获得好成绩来多加积分。于是,我们组在赛前就组织开了会,一起讨论如何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大家表情严肃,像正在考试中的人一样。大家都十分赞同我所说的通过跳绳比赛来多加积分的看法。组员们都在互相加油,互相鼓励。
请366班做好准备!裁判的声音将我拉回了比赛现场。我暗暗的对自己说,一定要冷静,冷静就能跳更多,我一定要为组争光!我用眼角瞟了一下其他组员,我发现我的组员们眼神坚定,神情严肃,像是奔赴战场,杨俊函拿着他的那根祖传跳绳在飞快的跳着绳。他手脚协调,十分灵活,速度飞快,只见他的脚影子在不停的闪动,连他的眯眯眼都因为认真而变得大了许多。最后,他取得了178个的全班第一的好成绩。比赛就这样精彩绝伦的结束了。
在第二天上课时,皮老师让跳绳个数超过100的同学站起来时,我们这组哗哗地站起来了5个人。同学们都怀着质疑的眼光看着我们,不相信我们组有5个人都能跳100个以上。最后皮老师让同学们认为我们组最不可能跳100个绳的冯益博同学去走廊上重新再跳一次,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他竟然在50秒内就跳了100个。我为我们组的所有组员感到骄傲!
虽然,我这次只跳了149个,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我仍然有进步的空间,我也一定要在学习各方面向李敏和王薇看齐,争取各方面越来越好,加油!
今天早上,我很早就起床了。我看见爷爷正在厨房做早饭,很想去帮忙。我就跑过去问爷爷:我能和你一起做早饭吗?爷爷说:当然可以啦。
于是,我和爷爷一起做早饭。
我先把煤气灶打开,把油倒进锅里。然后,我打了一个鸡蛋。等蛋煎好之后,我又把米饭倒进去,用铲子翻了翻,再加入调味料,蛋炒饭就做好了。
我尝了一下,简直是太难吃了。爷爷就把饭给倒掉了。
爷爷看我不开心,就安慰我说:没事的,多试几次就好了。
接着,爷爷又很耐心地教我,我很认真地听。
你再试一次吧!爷爷说。
我很认真地按照爷爷教的去做,一会儿功夫,新的蛋炒饭做好了,我尝了一口。哇,这也太好吃了吧!
我说的没错吧?爷爷微笑着对我说。他一说完,就尝了一口我的蛋炒饭,高兴地说:果然太好吃了!
我好开心。
九月初九,夜空像一张黑色的幕布,窗外雨声淅沥,屋内一盏小灯将屋子映照得通明。写完作业,拿了一个红柿,剥皮,咬了一口,清凉与甘甜充满了整个嘴巴。我心头一震,抬头看看日历,九月初九,外公去世的日子。
那也是一个雨夜,小院里,母亲与外婆泣不成声。我撑着雨伞,呆呆的望着冰冷的骨灰盒,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角落,高大的红柿树风雨飘摇,不时几个柿子打落在地上,发出噼啪的声响。外公因为生病没来得及收红柿,那是我第一年秋天没吃到柿子,而当时的我也不会想到,从此就在也吃不到那么甜的柿子了。
记忆中,小院红柿树的柿子极为甜蜜。四五岁时,我和小伙伴们玩累了,就会聚到外公的小院里,长桌子上总会备好一盘柿饼。外公做柿饼的手艺远近闻名,每到八月十五前后,青绿的柿子披上红彤彤的外衣,外公便将它们请进厨房来。剥开皮,将果肉放进混着面粉、白糖等一系列材料的铝盆里,外公将材料混匀,用手捏一小团稀糊,摊到锅里,不放油,也不用锅铲,等到定型后握住锅把手,轻轻向上一颠,只见柿饼在空中翻个身,又啪的一声落在锅里。每每看到这一幕,我都会用崇拜的神情看着外公,他将柿饼盛出来,笑眯眯地让我送给隔壁的邻居,我也宁愿做跑路的,而几十步的距离,一盘柿饼也少了三分之一。我舔着嘴唇,将柿饼送给邻居们,他们总会笑着说:又偷饼吃了。我也不嫌丑,理直气壮地说:我外公的柿饼就是好吃。
等我长大了点,认得基本的拼音汉字,外公总会选一个午后教我读书。红柿树下,稚嫩的童音与沙哑沧桑的声音互相应和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其中的大道理,但我隐隐懂得,要好好读书,做一个有用的人。现在想来,那一个个红柿树下的午后,是作为退休教师的外公给我上的一节节启蒙课。那抖动着小胡子的满是皱纹的笑脸,饱含着外公对我的爱与期望。也正是这爱与期望,激励着我好好读书,善待每一个帮助我的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红柿长了一茬又一茬,外公也渐渐走向暮年。终于,在那个九月初九的雨夜,红柿树不复它往年的健硕,朗朗书声也在淅沥的雨声中消逝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地长大,一切如常,只是每年红柿熟透的那个秋夜,我都会拿一个,剥皮,咬一口,感受那清凉与甘甜。
于是,闭上眼睛,眼前又浮现出那慈祥的脸庞,和那满树的红色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