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冯延巳)

时间: 2022-12-05 栏目:学习资料

朝代:五代

作者:冯延巳

原文: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翻译参考:


古诗赏析:


鉴赏

上阕前二句就是内环境与外环境结合交融的成功范例:回廊远砌生秋草;,这是闺房以外的外环境描写,此句不仅点明闺房所在的环境和闺中人思的时间,而且为下句梦魂千里青门道;铺排了一个出发点和经由路:闺房中思妇的梦魂正是由此飞向千里青门之外,青门;当为所思之人的所在地,这是一个更为遥远的外环境,但它只不过是出现于思妇梦魂中的一个虚象,实际仍包含于词中的规定情境内环境之中。下面两句: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即是内环境的具体展现:闺房中锁在碧笼中的鹦鹉正在怨诉着秋夜的漫长,难待天明。更;读若耕;。古时以更漏计时,秋日昼短夜长,故曰长更;。鹦鹉以金锁锁在碧笼中,点出闺中人富贵高雅的身分。此二句的高妙之处不特在于它以细节的典型性,表现了内环境的特征和人物的社会地位,更在于它是一个非常准确、巧妙的象征,女主人公正像一只被金锁锁在碧笼中的鹦鹉。她虽然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却没有自由、没有幸福。鹦鹉怨长更;更是女主人公心境的表达,夜长夜短对于鹦鹉来说是无谓的,只有具有主体意识的万物之灵人,才会有夜长难耐的感触,怨长更;三字确切地表现了一个耿耿不寐的夜思者的心境,这主要不是指对自然时间的感觉,而是写出了人物心理的感觉即心理时间的漫长。
下阕依然是内外环境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典范之笔。罗帏中夜起;紧承上阕后二句而来,依然是内环境的继续展现,由于鹦鹉的怨音惊醒了女主人公来往于青门道上的梦魂,而揽衣起坐,依帏而立。她向外一望:窗外月光清澈如水,圆圆的玉露变成细碎的霜花,霜花与月光互相辉映,益发皎洁耀眼。玉露不成圆;,此句最妙,它把自露为霜的微妙变化尽现于笔端。霜月;二句写的是外环境,而这正是从内环境的视点中展现出来,因而显得内外交融浑然一体,孰内孰外以至使人无法区分。宝筝悲断弦;则又由外环境的描写转入内环境的刻画:女主人公清宵不寐,愁绪无法排解,便坐到宝筝前抚弦以自遣,然而弹奏未几,琴弦就嗄然而断。弄筝而弦断乃心有郁结情绪不宁所致,又是不祥不吉的象征。因而她的心情变得更加悲凄欲绝,如同断弦一样纷乱而又空寂。


作者简介: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冯延巳)
  • 下一篇: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欧阳炯)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