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画鹰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杜甫)

时间: 2022-12-10 栏目:学习资料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翻译参考:

注释
⑴素练:作画用的白绢。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风:一作如;。
⑵画作:作画,写生。殊:特异,不同凡俗。
⑶㧐(sǒng)身:即竦身,收敛躯体准备搏击的样子。思狡免:想捕获狡兔。
⑷侧目:斜视。《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为喻。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愁胡。;傅玄《猿猴赋》:扬眉蹙额,若愁若嗔。;
⑸绦:丝绳,指系鹰用的丝绳。镟: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堪擿(zhāi):可以解除。擿:同摘;。
⑹轩楹:堂前廊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势可呼:画中的鹰势态逼真,呼之欲飞。
⑺何当:安得,哪得。这里有假如的意思。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
⑻平芜:草原。

白话译文
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只要轻轻呼唤一声,画鹰就会拍翅飞来。何时让它搏击凡鸟,我们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画上题诗,是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画面上题诗,收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为画题诗自唐代始,但当时只是以诗赞画,真正把诗题在画上,是宋代以后的事。不过,唐代诗人的题画诗,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与影响之大,在整个唐代没有超过他的人。
这首题画诗写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末期,与《房兵曹胡马》约作于同时,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曲尽其妙;(《瀛奎律髓》),从而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
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起用惊讶的口气:说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这种肃杀之气,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起笔是倒插法。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的起笔说: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先从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写起,然后描写出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气,这是正起。而此诗则先写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所以叫作倒插法。这种手法,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杜甫的题画诗善用此种手法,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起笔说: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画鹘行》的起笔说: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的起笔说:沱水临中座,岷山到北堂。;这些起笔诗句都能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颔联两句是说苍鹰的眼睛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耸起身子的样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从而刻画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及其心理状态,是传神之笔,把画鹰一下子写活了,宛如真鹰。颈联两句是说系着金属圆轴的苍鹰,光彩照人,只要把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神采飞动,气雄万夫,好像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从而描写出画鹰跃跃欲试的气势。作者用真鹰来作比拟,以这两联诗句,把画鹰描写得栩栩如生。
以上这两联中,思;与似;、擿;与呼;两对词,把画鹰刻画得极为传神。思;写其动态,似;写其静态,擿;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诗人用字精工,颇见匠心。通过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把画鹰描写得同真鹰一样。是真鹰,还是画鹰,几难分辨。但从堪;与可;这两个推论之词来玩味,毕竟仍是画鹰。
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何当;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毛血;句,见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至于凡鸟;,张上若说:天下事皆庸人误之,末有深意。;这是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似有锄恶之意。由此看来,此诗借咏《画鹰》以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作者在《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一诗的结尾,同样寄寓着他自己的感慨:为君除狡兔,会是翻鞲上。;
总起来看,这首诗起笔突兀,先勾勒出画鹰的气势,从画作殊;兴起中间两联对画鹰神态的具体描绘,而又从势可呼;顺势转入收结,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题。

名家点评
方回《瀛奎律髓》:此咏画鹰,极其飞动。㧐身;、侧目;一联已曲尽其妙。堪擿;、可呼;一联,又足见为画而非真。王介甫《虎图行》亦出于此耳。目光夹镜当坐隅;,即(此诗)第五句也。此物安可来庭除;,即第六句也。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子美胸中愤世嫉邪,又以寓见深意,谓焉得烈士有如真鹰,能搏扫庸谬之流也。盖亦以讥夫貌之似而无能为者也,诗至此神矣。
王嗣奭《杜臆》:画作殊;,语拙,然绦旋;句亦见其画作之殊也。
张谦宜《茧斋诗谈》:首句未画先衬,言下便有活鹰欲出;次点画;字以存题,以下俱就生鹰摹写,其画之妙可知。运题入神,此百代之法也。一结有千筋力,须学此种笔势。
金圣叹《杜诗解》:句句是鹰,句句是画,犹是常家所讲。至于起句之未是画已先是鹰,此真庄生所云鬼工;矣。绦旋;、轩楹;是画鹰者所补画,则亦咏画鹰者所必补咏也。看堪擿;、可呼;语势,亦全为起下何当;字,故知后人中四句,实填之丑。击凡鸟;妙。不击恶鸟而击凡鸟,甚矣!凡鸟之为祸,有百倍于恶鸟也。有家国者,不日诵斯言乎!毛血;五字,击得恁快畅。盖亲睹凡鸟坏事,理合如此。
仇兆鳌《杜诗详注》:曰㧐;、曰侧;,搴鹰之状;曰擿;、曰呼;,绘鹰之神。末又从画鹰想出真鹰,几于写生欲活。每咏一物,必以全副精神入之。老笔苍劲中,时见灵气飞舞。律诗八句,须分起承转合。若中间甲铺四语,则堆垛而不灵。此诗三、四承上,固也;五、六仍是转下语,欲擿去绦旋,而呼之使击,语气却紧注末联。知此,可以类推矣。
查为仁《莲坡诗话》:(邵)青门又云:《画鹰》一首,句句是画鹰,杜之佳处不在此,所谓诗不必太贴切也。余于此下一转语:当在切与不切之间。
屈复《唐诗成法》:起即堂上不合生枫树;句意。此较精警。
清高宗弘历《唐宋诗醇》:王士禄曰:命意精警,句句不脱画;字。朱鹤龄曰:起句与缟素漠漠开风沙;义同,末因画鹰而思真者之搏击,则《进雕赋》意也。
沈德潜《唐诗别裁》:怀抱俱见(何当;二句下)。
浦起龙《读杜心解》:起作惊疑问答之势。㧐身;、侧目;此以真鹰拟画,又是贴身写。堪擿;、可呼;,此从画鹰见真,又是饰色写。结则竟以真鹰气概期之。乘风思奋之心,疾恶如仇之志,一齐揭出。
杨伦《杜诗镜铨》:王阮亭云:五字已摄画鹰之神(素练;句下)。
李锳《诗法易简录》:风霜起;三字,真写出秋高欲击之神,已贯至结二句矣。素练;本无风霜;,而忽若风霜起于素练者,以所画之鹰殊也。如此用笔,方有突兀凌空之势。若一倒转,便平衍无力。
黄生《唐诗矩》:尾联寓意格。未说苍鹰,突从素练上说一句起;,使人陡然一惊。然后接入次句,定睛细看,方知是画工神妙所至,笔法稍一倒置,便失其神理矣。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范曰:五言其设色之鲜,六言其飞动如生,呼之欲下(绦旋;二句下)。吴咏鹰、咏马皆杜公独擅,此二诗以寥寥律句,见古风捭阖之势为尤难。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刘长卿)
  • 下一篇:羊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李峤)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