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05 栏目:公文范文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篇1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到2022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总体目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经济发达镇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特色产业的集聚区,是劳动就业的重要承载地,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社会消费能力。加快经济发达镇改革发展,有助于各地培育优势产业,推动人口和经济在区域空间合理布局,激发县域经济活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力,产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可以强有力地拉动内需。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扶持和培育更多的经济发达镇,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新的动力。

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加快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在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超过50%,但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我国城镇化率要提高4个百分点,也就是每年要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当前我国大城市规模需要适当控制,中等城市吸纳能力有限,发展小城镇是吸纳农业人口、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推动社会结构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和制度环境。

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近年来中央惠农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发展形势很好,但破解“三农”难题依然任重道远。经济发达镇作为联系城乡的重要枢纽,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小城镇发展,可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实现就业,使更多的农民就地转为城镇居民,可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城镇经济实力提升,将开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优化小城镇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乡镇将会进入经济发达镇的行列,破解经济发达镇发展体制障碍十分紧迫。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镇,通常由县(市)政府直接管理,这些镇的体制机制问题可逐步纳入城市管理体制加以解决。相比而言,非县(市)政府所在地的经济发达镇在管理体制上面临的制约愈益凸显。只有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当扩大经济发达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切实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理顺权责关系,提高政府效能,才能破除经济发达镇发展中遇到的体制瓶颈,使其不断增强活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行两年来,各试点地区针对经济发达镇面临的“小马拉大车”、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了大胆探索。试点初步破解了制约经济发达镇发展的突出问题,激发了经济发达镇发展活力,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为深化改革打下了牢固基础。但也要看到,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正确改革方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改革的着力点集中到影响经济发达镇发展的主要方面,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

要扩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权限。加大扩权放权力度、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是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经济发达镇承担着繁重的管理和服务责任,但缺乏相应的行政权限,权责不对等的问题比较突出。要适应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总结前一阶段试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扩权放权的范围、内容和方式。要坚持能放则放。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法制优势,凡法律不禁止下放的行政权力,特别是一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管理权限,原则上都可以下放给经济发达镇政府。依法必须由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审批的行政事项,要切实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要重视对下放权力的监督。要做好下放权力的承接,明确责任、加强监督,不能简单地一放了之。县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做好指导和协调,确保下放权限工作顺利平稳,确保下放的行政权力正常运转,防止“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要完善经济发达镇财政管理体制。经济发达镇承担着城镇规划、建设、发展、管理的重要任务,财政支出需求很大,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市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更需要财力支持,现行财政体制还不完全适应经济发达镇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方面各地在试点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下一步要在总结这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在分税制的总体框架下,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县(市、区)与经济发达镇的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经济发达镇财力增长进入良性轨道,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达镇发展的财政体制。

要推动经济发达镇政府管理创新。扩大经济发达镇行政权限、加大财力扶持主要是为这些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经济发达镇政府自身建设,把环境的改善转化为内在的发展动力。经济发达镇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方面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乡镇范畴。要适应城镇管理特点,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优化组织结构。同时,要注意不能照搬县或县级市组织机构模式,更不能把改革试点搞成简单地提高规格、增设机构、扩充编制、增加人员。经济发达镇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所处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发展阶段不同,需要各种不同的改革路径和改革形式。要立足基层政权的基本定位和实际,加强改革创新,探索与经济发达镇实际需求相适应、与城镇化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政府管理新模式。要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在实行员额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雇员制”等措施办法,探索人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方式,解决人员紧张问题。要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整合有关行政服务机构,简化行政流程,公开办事依据,明确办事程序和时限,方便群众办事。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办事效率。要通过管理创新,使政府管理更加贴近基层,更加贴近群众,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经济发达镇在这些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要做政府管理创新的典型和表率。

要促进经济发达镇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经济发达镇体制改革必须始终把转变政府职能放在首位。要坚持政企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经济工作的重心由直接抓招商引资等具体事务转移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扶持典型进行示范引导上来。要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事分开,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基层义务教育、科技服务、公共文化和卫生事业,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和途径,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经济发达镇社会管理服务职责,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综合服务。要注重发挥公民、基层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作用,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形成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机制。

积极稳妥扎实做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诸多体制机制问题,涉及多方面利益格局调整,情况复杂,难度较大。我们一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把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不懈积极稳妥加以推进。

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增强深化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工作全局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辛努力。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坚定改革信心,砥砺改革勇气,加大改革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充分利用经济发达镇发展快、基础好、改革氛围浓的优势,着力破解改革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

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根据中央要求,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由省委、省政府负总责。要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机构编制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指导和协调,督促经济发达镇做好组织实施。县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组织相关部门和经济发达镇抓好落实。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化解不利因素,做好舆论宣传,凝聚改革共识,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1篇2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措施

一、国有企业的现状及问题

国有企业管理规范,人员素质较高,依靠各种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获得高额利润,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是必然的。但同时,国有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急需调整

国有企业有的依靠身份优势,或自然垄断地位,有粗放经营的现象,对市场需求反映出来的产业结构问题关注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不适销对路,企业盈利水平低。产品定位、质量、品种、档次等提高慢,满足不了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导致企业盈利能力降低,甚至亏损停产,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二)国际竞争国内化,要求国有企业必须转型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不断开放,国际跨国公司涌入中国市场,凭借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善的信息化手段、极具特色的专利产品,很快占领了部分国内市场,国际竞争自然而然地被引入到了国内。国有企业原有的垄断地位逐渐削弱,必须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转型已迫在眉睫。

(三)资本积累不足,带来经营风险

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国际公认水平。资产负债率高,依靠大量的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维持,加上管理不善就会带来负担较重的贷款利息,会拖累企业盈利能力,导致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和国际公司相比,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

(四)工作效率低,影响创效能力

国企管理人员充足,一线人员不足,素质有待提高,加上合规管理不够严格,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不强,劳动生产效率低。据以往工业普查数据测算,私营企业劳动效率是国有企业的2倍以上。

(五)企业遗留问题多、包袱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有企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承担了很大的社会责任。如今国有企业面临的离退休人员管理、厂办大集体、原有社会福利企业负担的延续、有偿解除人员、历史债务等问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成为了背负在国有企业身上的包袱,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六)组织结构不合理,影响经营决策

市场发展迅速,瞬息万变,需要企业快速做出反应,而国有企业部门设置过多,管理流程繁琐,各部门之间契合度不高,管理职责交互,容易造成相互推委、扯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营。

(七)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

薪酬分配机制没有做到充分的公平合理,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现象依然存在,影响员工工作热情。激励机制不配套,没有充分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市场变化、资本投入结合不严密,监督机制没有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完善,没有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调整,监督落实不到位。

二、改革措施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落实“十三五”规划,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扩大有效供给、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实施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资源配置。

(一)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

产品适销对路是一个企业能否占领市场、占领多少市场份额的基础前提。产品结构调整应把握住几个要点:一是尊重科学,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国内外发展变化,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发展产品多样化,产品丰富体现着企业的实力,可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获得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二是尊重市场,掌握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尊重现实;三是尊重先进,研究客户感性、理性需求,找准适销产品,适时更新换代;四是尊重人才,企业产业机构调整离不开人才,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更重要是增强人才吸引力,吸收高等人才选拔储备,及时发挥特色人才作用,留住人才,为企业长远发展做打算;五是尊重企业自主管理,顶层设计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符合市场,符合企业实际。

(二)管控资金成本,增加创利能力

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资金成本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使用资产的价值,二是使用资产的时间,三是资本成本率。国有企业的资金成本率选择空间小,因此,降低资金成本主要依靠降低使用资产价值和缩短资产使用时间,尽可能减少各种资金占用。

降低使用资产价值可采取的措施:①管控投资价值,把好第一关,准确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②通过租赁方式取得资产,将固定成本支出变为流动成本;③清理低效、无效资产以及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④降低应收账款和库存,减少资金占用。

减少使用资产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①实行资金全面预算管理,所有收支都有时间概念,有计划有节奏使用资金;②严控银行账户数量,避免资金多头存放造成资金分散,发挥不了整体作用,造成资金闲置浪费;③集团公司可采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与银行签订协议,分公司收入定时上划,集中管理,支出按预算由总部按日拨付,从严从紧管理;④利用国有企业信用争取授信额度,获得阶段性资金,赢得短期资金周转时间,有条件的集团化企业可以采取资金集中管理,同时依靠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金的统一筹集、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三)精细成本费用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增本创效

在创新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成本费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利润的大小,折射了企业管理的好坏,加强成本控制,合理降低费用支出,是关键。以刚性制度来控制费用:①制定费用支出预算制度,所有费用都要按照预算支出;②实行定额管理,与薪酬挂钩实行考核,节奖超管;③创新人员退出机制和新人准入制度,留出岗位,引进人才,增加活力,对部分业务实行外包;④剥离非主业包袱,分离长期不盈利业务和企业办社会业务,各自专业经营;⑤建立费用分析机制,对支出较大的费用重点分析,制定措施对症下药,降低支出。

建立费用评价机制。有支出必有评价,大额专业评小额使用者评。费用并非同比下降才是节约,主要看效果。一是保证生产安全费用,要评价安全效果;二是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费用,评价必要和效益,即使同比增加,有效可投,降本增效,增本有效;三是控制管理性费用,评价是否必须;四是支持创新费用,评价预期;五是稳定费用因时因地制宜。

(四)完善资产管理,落实资产监管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国有企业要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是要以《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完善企业资产管理办法,将资产购置、保管、使用、报废、处置等流程化、制度化;二是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手段监督管理,评估有效性;三是加强资产监督检查,盘活资产,防止流失。

闲置资产特别是老国有企业的闲置土地,虽然资源很稀少,但闲置就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要建立土地信息库,实现动态管理,核实闲置资产管理现状,制定长期规划,持续推进盘活,找准盘活方式、时间进度,明确责任人并纳入考核管理。阳光操作,经得起检查。对外出租闲置资产要制定流程,确保使用安全、用途合法健康、注重效益,以及后续监管检查,规避到期纠纷或风险。

(五)建立合理的内部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薪酬制度应当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遵循公平、竞争、激励、经济等原则。一是确定机关和一线平均工资水平的关系,体现激励一线,防止矛盾;二是实行多元报酬结构,与经营业绩、权责风险挂钩,业绩好则报酬高;三是加入股权激励机制,驱动高管创出长效业绩,高管的年度兑现应留一定比例与离任审计结果挂钩。除了薪酬分配制度外,还需要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机制,给员工提供晋升、加薪、培训机会,定期对工作突出的员工给予嘉奖,授予荣誉称号,让员工能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六)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

考核指标对企业具有导向作用,也是激励管理者加强企业管理创造最大价值的必要手段。国有企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经营业绩考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设计考核指标体系时,要遵循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和经营效率优先原则,还要考虑可持续发展,鼓励技术创新等。既要包括可量化的经济指标即定量指标,包括利润、销量、成本、重点项目完成情况等,还要包括可行为化的评价指标即定性指标,包括思想道德、工作态度、工作效率、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改革稳定等,让企业融入新常态之中。考核指标应根据所属行业不同设置,全面反映企业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健康持续等工作实际,同时,考核指标要与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挂钩,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保障措施

改革措施如何得到有效落实,也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落实改革措施还需要做好以下保障工作。

一是加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推进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特殊性决定了改革进程必须要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履行好统筹规划、督促落实、沟通协调等职责。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之中。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把政策制度落实落地,站在一线反映企业管理实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改革中,勇于探索实践,敢于担当,创造性的推进改革工作。发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形成推进落实改革的合力,共同完成国有企业改革。

二是正确引导,做好调查研究。国企改革是国家大事,需要取得企业内外各方面的支持,因此要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宣传工作。对内,要让广大员工清楚改革的意义和目标,了解新常态和企业所遇到的挑战、困难、压力以及改革的措施,发动员工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完成改革;对外,向社会各界及时公布改革的思路和最新进展,取得各级政府部门的理解,争取到有利于推进改革的政策支持,同时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国企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改革成果将惠及全员。

三是分期推进实施,注重有效落实。改革是一系列措施从制定到执行再到全面落实的过程,各项措施之间有着相互关联性,需要循序渐进、分项推进、协调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务实取得实效。保持国企特点,要区分不同情况灵活制定措施具体内容、实施方法和推进时限,不能生搬硬套。坚持过程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对改革新举措实施效果进行后评价,及时改进完善措施。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斯托雷平;经济;政治

[中图分类号]F119[文献标识码]A

斯托雷平,俄国政治家,策划发动了1907年“六三”,镇压了农民运动,领导实施斯托雷平,规定农民有权退出村社,可以确定为私产,通过农民银行帮助农民建立独立农场和独家田庄;推行向偏远的边疆如西伯利亚的移民政策。改革条例摧毁了村社,扶持富农阶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进展缓慢,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后被社会革命党人暗杀。

斯托雷平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是近两年经济学术界极为关注的对象,俄罗斯出现了“斯托雷平热”。在“俄罗斯名人”调查中,他位居第二位,仅次于13世纪俄罗斯领袖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斯托雷平改革对俄罗斯有哪些重大影响呢?

就背景而言,1905年斯托雷平要进行改革的俄国仍存在大量封建残余,刚经历1861年改革的俄国虽然形式上是资本主义,但生产力仍十分落后。在资本主义广泛确立的年代,日本随世界潮流发展开始殖民扩张侵略俄国,落后的俄国自然败下阵来,引起了全国的不满,工人成立自治政府“苏维埃”,农民大面积发动革命建立村社,斯托雷平为缓解被激化的社会矛盾和压制镇压革命带来的白色恐怖,对俄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作为苏联解体后存留下的亚洲大国,俄罗斯国内局势十分紧张,面对分裂主义、背叛主义、地方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相关改革并没有多大成效,政治上改组政府失败,犯罪率上升,官僚特权盛行严重;经济方面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贫富分化加剧,失业率高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借鉴斯托雷平,通过相对集中强制的手段以维护俄罗斯的稳定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一、在经济方面,1906―1911年斯托雷平推行了旨在摧毁村社制度扶植富农经济的

(1)准许农民退出村社,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并允许出卖,同时颁布相关法令强制实施。(2)政府通过农民银行贷款给富裕农民作为购买和建立农场之用,并于1910年6月27日由沙皇签署成为正式法律。(3)公布《土地规划条例》,规定份地不论是否预先确定为私产,凡是实行土地规划的地方都自动变为私产。现在实行的经济改革措施则更为集中,立足于21世纪俄罗斯的现实条件,摒弃了高度集全民动员的苏联模式。首先,惩治非法掠夺国家资产、垄断俄经济命脉的金融、财政、石油乃至传媒系统中的寡头财阀,将重要战略资源掌握在国家手中。重中之重则是要健全社会经济秩序,对一般大型私人资本企业主张在国家监督下运行,对中小私营企业,国家通过完善法规的同时辅以行政手段保证其合法权利。另外,使国家在经济活动中起主导和调控作用,实行“可控市场经济”。政府通过国家强制力自上而下对国家经济进行改革也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经过斯托雷平改革后的俄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如今的俄罗斯经济也逐步复苏,迈向了正轨。反观其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斯托雷平只注重富裕农民,通过扶植社会中少部分上层群众以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却导致贫富差距过大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而改革失败的结果。俄罗斯注重国家对经济的整体控制,并调动社会一切因素参与社会经济建设,覆盖到全社会几乎所有人的利益,在恢复社会公正和经济公正的基础上,选择了一条符合俄罗斯现实国情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只调动少部分力量发展国家经济是远远不够的。

二、在政治方面,斯托雷平面对国内革命采取镇压以及改组行政机构等措施

(1)他策划“六三”,驱逐国家杜马议员,提高选举权的门槛,使其仅限制于富人及贵族之中;(2)行政机构改革:扩大省长的权力和政府的权威,通过扩大县长权力来取代地方自治领袖。针对生产力落后的问题,斯托雷平采取西伯利亚移民政策。同时颁布了《关于对农民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现行法若干补充规定》以及《土地规划条例》等法令加以强化。俄罗斯对官僚特权、的问题也采取了措施:(1)在全国设立七大联邦区并建立总统驻各联邦区特别代表制度;(2)改革选举制度:地方行政长官由总统提名,经由地方议会批准产生;国家杜马议员选举根据政党得票比例产生。并通过强化法制清除腐败,打击犯罪,希望通过以上措施铲除民族主义、分立主义和地方主义。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看出,针对俄国在不同阶段同样的政局不稳定、社会秩序混乱的国内形势,斯托雷平和现在政府都采取了改革行政机构的措施,通过设立中央行政机构来提升中央权力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应对国家分裂的趋势。同时两者都对选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分散的选举权收归中央,增强国家制度的体系化。通过以上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从而达到的目的,使俄国成为单一制国家下的行政单位。在推行上述措施的同时,斯托雷平和现在政府都选择了强化法制使措施落到实处。颁布法律可以为相应措施提供法律保障,也为措施的实行提供有力支持。两场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使现任政府的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但最终结果却有所不同:斯托雷平改革遭到俄国自下而上各派的极力反对,改革很难进行下去。但俄罗斯改革却已初见成效,改革后的俄罗斯联邦统一、政令畅通,总统地位得以确立,并形成了垂直行政体系和垂直立法体系。导致结果不同的原因,首先就俄所处的两个时代的国际形势来说,斯托雷平改革时期正处于全球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旨在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改革措施阻碍,是逆时代潮流的改革。反观俄罗斯改革,通过系列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以促资本主义发展,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大方向;其次,对于二者处理国内各派关系来看,斯托雷平只关注贵族及富人的利益而忽略穷人的利益,俄罗斯政府则调动全社会参与改革,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同步提高。这一点从斯托雷平提高选举权门槛而俄罗斯政府通过政党得票比例选举杜马议员就可以看出。俄罗斯政府通过公平合理的选举制度使大部分人参与国家政治,以民主的方式推进改革但斯托雷平改革导致各派人员利益分配不均,造成各派不满,阻碍了改革进行。由此可见,使政治改革成功的首要条件是顺应时展的潮流;其次要顺应各方民心,得到有力的群众基础,并通过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抑制分裂并协调全国各派的利益,为改革赢取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三、在外交方面,俄罗斯政府借鉴斯托雷平于1908年留给后来者的遗嘱中所提到的“双头鹰”的说法,在向西方开放的同时要重视与东方的沟通和合作的基础上,采取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1)独联体国家关系是俄外交的首要重点,以确保俄罗斯的“外部生存空间”和“特殊利益地区”安全。(2)在与西方国家的外交中侧重与欧盟的交流,以反对霸权主义并制衡美国;(3)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俄罗斯采取了在改善关系的同时保持自主性。(4)对于东方外交,中国和印度成为俄对亚洲外交的两大支柱,同时侧重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外交。总体来说,在顺应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旨在使本国利益最大化,具有扬长避短务实灵活的特点,是在斯托雷平外交理念基础上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维护了俄罗斯利益并促进了俄的发展。

四、通过俄罗斯改革中对斯托雷平的借鉴,不禁想到如今的中国

对于我国古代那些优秀的思想文化结晶,例如儒家的仁政,主张有秩序的社会;道家的统治者不为所欲为;法家的依法治国,又例如近代的民主科学,先进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这些思想都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从而形成友好和睦的社会氛围。而对于外来思想我们有更多需要吸收借鉴的地方,以俄罗斯对斯托雷平的借鉴为例:(1)任何改革都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在特定背景下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对措施,最后达到推动社会和时展的目的。(2)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维护全国自下而上的各方利益,引导全民带动社会发展;(3)要以国家为主导力量加强对各方的控制,同时给予地方部分自;(4)与世界各国均要形成和睦融洽的关系,既维护本国利益又为本国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还可以维护世界和平。

俄罗斯对斯托雷平的借鉴取得了优异成效,对前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正是它的成功之处。让我们也同各方一道,吸收借鉴,推陈出新,共同向未来美好的社会主义迈进。

参考文献:

[1]李新.向市场经济过渡:俄罗斯与中国[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12-116.

[2]徐坡岭.俄罗斯经济转型的路径、特征与问题[A].冯绍雷,相蓝欣.俄罗斯经济转型[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3-46.

[3]丁汝俊.俄罗斯激进改革战略:“休克疗法”再评析[J].俄罗斯研究,2005(01):61-63.

[4][俄]叶夫根尼・雅辛.俄罗斯走向市场经济之路[A].冯绍雷,相蓝欣.俄罗斯经济转型[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3-36.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1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机构臃肿、放权过度、职责不清等,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更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人事制度改革既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事业单位有效改革的基础,其它机制的改革离不开人事制度的完善。因此,人事制度改革的成败既关系到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能否顺利实现。作为公共服务部门的一部分,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有事业编制的人数达到3153万,其中教育系统人员占总人数的近50%。为了完善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2014年7月1日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事业单位的终身制制度将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事业单位与职工之间签订的聘用合同,从而建立起一个公平竞争、激励约束的用人机制。近十多年来,经过不断的探索,事业单位的改革正由点及面,由浅及深的逐步开展。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最初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它更加强调事业单位的社会属性,存在着明显的行政级别,而且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并没有涉及到事业单位的经济属性。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往的人事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岗位需求,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非常的迫切,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事业单位缺乏竞争机制和科学的管理体系

从人才引进方面来说,我国目前事业单位还没有完全做到根据岗位需求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往往是通过人际关系从内部推荐。从人才晋升机制来说,人际关系好的人往往比优秀的人才更快的得到晋升。从职工淘汰机制来说,终身制使得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缺乏危机意识,从而导致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1.2事业单位缺乏活力,人员冗余

事业单位机构庞杂、人员冗余、缺乏活力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也是此次改革的主要出发点。例如,大学里有2/3的岗位是后勤、保卫、环卫人员,真正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只占了很少的部分,从而使学校由一个教育机构变成了一个庞杂、冗余的管理机关,国家拨款的教学经费也没有完全为教学服务,而是被人数平均了。

2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困难

2.1观念相对落后,对改革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与行政机关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因此,也具有行政等级制的特点,不同的级别待遇也不相同。这就使得事业单位职工为了获得更好的待遇而追求更高的级别,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这种落后的改革观念,使有些人员难以接受转岗分流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改革的难度。而且由于事业单位种类多、情况复杂,不能一刀切,按照统一的政策进行改革,而是应该根据各个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这种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同于行政机构改革的认识误区,也阻碍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2.2用人制度尚不完善

作为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还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在岗位设置上,机构臃肿、人员冗余、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其次,在人员引进方面,存在竞争机会不均等、职责分配不均衡、引进过程不公开等不良行为。最后,在人事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措施,导致工作任务分配不均,忙闲不一,并且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

2.3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滞后

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关的配套措施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体制、工资分配制度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依赖于这些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不具备工商企业的薪酬激励,其对不同岗位、不同职位贡献的员工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

2.4法律法规体系尚需完善

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完善事业单位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环节。由于事业单位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政策制定混乱,行为活动缺乏统一的导向和约束力。而且,法律意识薄弱使得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在依法治国的当今社会里,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将会严重制约改革前进的步伐。

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难点的对策分析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主要是改革现行的以党政机关干部管理方式为主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通过更新改革观念、完善用人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等,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构精简高效、政事分开、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制度。并根据教、科、文、卫等各类事业单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起适合不同岗位的岗位管理制度,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需求设立相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机制健全、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充满生机活力、富有创造性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针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首先,对事业单位要有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事制度改革的复杂性以及改革的必要性。不仅要认识到事业单位的社会属性,更要认识到咨询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事业单位的经济属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种类和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部分事业单位作为高产出部门给社会创造了极大的财富。因此,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界定事业单位的职能。

其次,要淡化“干部”意识,积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宣传教育。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按照行政级别来确定员工待遇的政策将被取消,终身制将被打破。而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形成职工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的聘用合同制,并建立起符合各个事业单位性质和实际情况的待遇系统。例如,大学可以根据岗位需要择优聘用教授,也可以自主确定教授的工资待遇,不需要跟行政机关挂钩。

3.2实行政事分开,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自主用人制度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从行政组织中脱离出来,自主确定用人制度。实现由国家用人到单位用人,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政事分开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首要原则,旨在通过权力下放,减少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干预,实现用人的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用人的自主性与灵活性。通过实行全员合同制,明确单位与职工的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使职工可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真正实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同时建立起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吸引优秀的人才。并在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督职能的作用下,实现事业单位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

3.3完善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首先,完善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在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结构,根据职位和职称高低确定合理的工资收入差距。建立起充分的激励机制,在考虑大多数员工利益的基础上,寻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

其次,健全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事业单位应该处理好下岗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建立良好的技能培训体系,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能力。

3.4完善法制,形成完备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保障。为了保证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必须建立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各类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法规。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明确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比如,单位员工通过了解相关的劳动合同法,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结束语

事业单位既是我国各类人才的聚集地,也是科教兴国的重要阵地,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其改革的难点,本文主要提出了四个对策措施:提高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认识、建立灵活自主的用人制度、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法律法规体系、调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和复杂性。通过积极地探索和不断地尝试,随着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的出台,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以及长期以来固有的思想认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必须要通过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才能得到解决,这些因素在现实执行中都给人事制度改革带来了重重阻力。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足,正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做好思想工作,保证政策法规的切实执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完善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系统,才能真正深化改革,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深入化。

参考文献

[1]王芳.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1(6).

[2]吕春霞.浅谈事业单位聘用制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J].科技信息,2011(15).

[3]罗鹏,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篇5

猜想: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宏观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都将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利润不断上扬,物价保持相对稳定,能源条件继续改善。

解读:宏观调控并非“经济急刹车”。作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控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熨平”经济运行的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协调增长,这是政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尤其是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完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宏观调控显得尤为必要。

中国经济已经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年仍有可能保持10%以上的增速。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度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中央政府及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注意边看边调、对症下药,而且多重用力,既重视货币政策,也使用了财政政策;既重视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也适当运用必要的行政措施,而且在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还综合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这使得国民经济偏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2007年,中央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将中国经济列车维持在预期轨道,并保证列车的快速、准时、效率。

名副其实改革年

猜想:2007年,国有企业、财税、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将继续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将有新进展,农村综合改革步入新阶段,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解读: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国民经济中出现的投资盲目扩张、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社会事业基础薄弱、社会保障不完善、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根本原因也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只有从改革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建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保障。

今年以来,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16家国有独资公司开展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第二批74家中央企业推进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改革;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迈出新步伐,电力行业基本实现厂网分开,邮政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继2005年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成功上市后,2006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分别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为全面建设现代金融体制奠定了良好基础;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也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有序展开,相关改革措施将使2007年收获名副其实的“改革年”的称号。

贸易逐步趋平衡

猜想:2007年,中国外贸出口保持持续增长,进口逐步加速,进出口增速差距进一步缩小,贸易逐步趋向平衡。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2万亿美元。

解读:中国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国际产业加快向中国转移,中国的加工制造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形成了以东亚为零部件供应方、以中国为加工制造基地、以欧美为核心技术研发方和主要市场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这一分工的结果就是,以往东亚对欧美的顺差转变为中国对欧美的顺差。与此同时,中国工业化的加快发展,也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轻纺家电到信息通信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都不断增强;而中国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也增加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压力和动力。这些长期性、结构性因素决定了中国的贸易顺差将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存在。但是,中国将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以今年前10个月为例,其中出口7792.9亿美元,增长26.8%;进口6456.6亿美元,增长20.9%。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增速回升,进出口增速差距已经比去年同期缩小了10个百分点左右。

2007年世界经济基本面仍然向好。据世界权威机构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9%,略低于2006年水平,世界贸易量仍将增长7%以上。但是,由于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多边贸易体制受挫,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或略有放缓,但仍将维持高位增长,并更加注重贸易平衡。

节能降耗任务重

猜想: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约束趋于强化,相关考核体系及配套财政税收政策有望落实。节能降耗效果有望实现。

解读:“十一五”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为此,根据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2006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4%左右。但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甚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8%。下半年的数据虽尚未公布,但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煤炭和电力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1.7%和12.9%,均高于前三季度10.7%的GDP增速;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攀升。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环境矛盾和压力仍然很大。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篇6

关键词:“营改增”;减税降费;政策

一、“营改增”意义及进程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万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52.2%,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总和,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众所周知,四十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一直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但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完成,第二产业增速有所放缓。但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逐步加大,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为45.5%,首次超越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以房地产为首的建筑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建筑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为6.1%。单纯考虑第三产业及建筑业因素,就有超过GDP比重50%的行业在执行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等一系列弊端。在经济结构发生质变的情况下,要想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就必须着重考虑第三产业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培育好新的经济增长点,承接因工业化放缓带来的经济下滑压力,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注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1]因此,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打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抵扣链条,拉动整体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健康转型,使我国经济发展可以提速换挡,实现软着陆,是本轮税制改革的主要目的。为稳妥起见,本轮税制改革通过分行业、分地区逐步试点,历经4年时间,基本取消了营业税,宏观税负明显降低。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开始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试点,2012年9月1日开始陆续将试点扩大到北京、广东、江苏、安徽等8省市,2013年8月1日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试点工作推广到全国,2014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铁路运输和邮政业“营改增”试点,2014年6月1日开始讲电信业正式纳入营改增范围,2016年从5月1日开始在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至此完成本轮营改增工作。

二、减税降负政策影响分析

(一)减税降费政策主要措施。自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惠及众多企业,对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起到了显著成效。对于减税方面主要措施有:一是逐步降低增值税税率,从17%、13%、11%、6%逐步降至13%、9%、6%,二是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三是提高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起征点,四是小微企业实行超额累进所得税计算方法,五是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将过路过桥票、火车票、飞机行程单等纳入计算抵扣增值税范围等,六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七是允许不动产进项税一次性抵扣,八是试行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以及近期出台的针对半导体行业税收优惠制度等等一系列直接减税措施。同时,授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各自经济调控需要,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在降费方面主要措施有:进一步取消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收费,降低养老、工伤、失业等保险费率,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人工成本。(二)存在问题。就目前执行情况来看,减税降费的反响热烈,效果良好,国家用“真金白银”让利于企业,企业税负在不断降低,尤其是对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更是切中要害,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对整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大胆探索,以便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2]一是减税降费政策完整落地相对滞后。从提出减税政策到形成文件,制定征管办法,培训基层税务机构人员等一系列流程,造成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时间存在延后;再加上很多小微企业财会制度不健全,专业税务人员缺乏,从政策宣传到企业全面了解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二是减税政策的条件严格,实物中落实困难。也为了避免优惠政策被滥用,部分政策制定了严格的适用条件与标准,但优惠条件过于严格就容易带来惠及面低的问题,造成“理想”减税。例如,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窄,限制条件多。[3]这些认定标准差异,使的企业需要在不同部门优惠政策直接选择,而不是叠加各种政策优惠,不利于充分发挥政策作用。三是减税降费政策仍需进一步细化。例如,当前国家倡导产业转移,从东部向西部转移,从沿海向内陆转移,在国内优化产业布局,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但是产业转移初期对于企业来讲成本高昂,风险巨大,必须建立一系列配套政策,鼓励、引导企业进行搬迁转移,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这其中税收政策是关键一个环节,所得税方面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优惠税率,从流转税角度仍然缺乏相应制度安排,不能体现地域发展差异,仍需统筹考虑,进一步细化政策内容。

三、关于减税降费政策的思考及建议

从宏观角度讲,本轮营改增及后续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显著,降低了企业整体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长远意义。但务须讳言,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人均GDP甚至偏低,综合财政实力仍然不足,而且尚有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截至2018年仍有上千万的贫困人口需要帮助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说明我国减税降费的空间有限,我们需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精准的利用减税降费政策扶持符合经济政策以及税负切实增加的行业。(1)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减税降费政策首先要保证公平公正,要以降低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考虑所有制性质,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等各类不同资本的投资占比等因素。第一对待各类资本应该一视同仁,一度时间为吸引外资,外资企业一度拥有超国民待遇,享受大幅度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时至今日我国经济实力依然达到一个新高度,我们可以依靠自身比较优势去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打造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各类资本充分竞争,不应该在区分内资、外资,民营、国有等,将更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第二,在具体政策执行过程中要保持公平公正,如延迟纳税政策,经济实力较强有上级公司支撑的国有企业相对容易申请,考虑后续征收难度、风险民营企业申请相对困难,一定程度存在“玻璃门”现象。[4](2)制定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重点考虑本轮税制改革税负增加的部分行业。本轮“营改增”改革措施,虽然降低了宏观税负,但是所涉及具体行业却存在很大差别,比如铁路运输企业的税务出现明显增加,以上市铁路运输企业-大秦铁公司为例,“营改增”前后总税负率上升3.19%(尚佩佩,2016年),当前经过两次说率调整,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率为9%,距营改增初期降低2%,即便考虑其他计算扣除等因素,对于已建成(基建时未抵扣)的铁路运输企业来讲税负依然交营改增前要有所增加。但是并不是所有交通运输企业的税负都增加,建议在针对铁路运输企业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一是探索实行单独优惠的增值税税率,减少因抵扣项目不足带来的税负增加;二是固定资产加计抵扣,消除建设前期形成固定资产时未曾抵扣的影响;三是实行优惠所得税税率,促进铁路行业投资。(3)进一步细化减税降费政策。目前,实行的减税降费政策一般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比如税率调整、计算扣除等,个性化、差异化、地域化的政策较少,有可能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需要更加细化、更加精准的制定具体措施。一是长期措施与短期措施相结合,比如长期税率调整、短期优惠税率结合使用,既可以解决短期税务负担过重的问题,又要满足长期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二是减税和降费相结合,根据不同行业情况具体情况,适合减税的减税,适合降费的降费,不能一拥而上,考虑企业的同时也要考虑财政承受能力。三是地域差异要分开,我国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完全可以参照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税率模式,制定东西部不同的减税降费措施,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5](4)扩大地方政府减少降费授权范围。根据我国战略发展部署及地方经济特色,不同地区发展经济特色差别很大,比如贵州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四川发展的IT产业,各地方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通过特色、精准的减税降费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所以减税降费政策不妨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权限,将不同的措施应用的最有效果的地方,起到1+1>2的效果。同时给予地方政府适当权限,修订不适宜的税收制度,比如铁路运输企业的耕地占用税管理中很多地方政府参照《铁路法》中的规定,以管理主体为标准界定是否属于专用铁路或铁路专用线,自铁路投资放开及中国铁路总公司改革后,以管理主体鉴定铁路性质明显已经不符合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的最新政策。所以应该加大对地方政府的授权,可在一定程度解决因政策、制度之间相互掣肘、不顺造成的具体落实、落地问题。(5)进一步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结合。税制改革很多时候较经济发展要滞后,只有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时候才会改革,属于倒闭式改革,比如本轮“营改增”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述的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增长贡献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税收制度对于经济应该不仅要起到事后规范、事中调节的作用,更应更多起到事前引导作用。相应的,税制改革应该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相协同,避免出现经济调整-税收政策掣肘-税收政策再调整等被动现象,主动、精准、及时做好税收配套政策,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实、落地、落细,从实效上、质量上保证国家经济政策调控取得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树一,杨远旭.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J].财政监督,2019(17).

[2]邹映纱.关于近期减税降费政策的分析与思考[J].纳税,2019(27).

[3]刘隆亨,吴军.减税降费亮点和做实做细后续工作策议[J].税收征纳,2019(9).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篇7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许多进步的经济改革措施是在无视与突破既定的宪法制度的前提下推行的,在一定区域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证明成功以后再通过修改宪法而被合法化。有人乐观地称之为“良性违宪”,但遭到批评。

近来,又有人倡导宪法的“司法化”,冀望司法对于违宪的行为提供有效的救济。可是人们又不能不怀疑这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能的。许多的怀疑都关心权力体制,这里我将通过分析中国宪法的价值取向提出一个也许“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论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改革时期宪法的司法化(姑且沿用这个提法)是不必要和不可能的。

主义作为一种主义,有其关于宪法的规范性认识。如果说18、19世纪主义可以简单地等同于自由主义的话,那么,20世纪主义就变得复杂了。首先,世界范围内相继出现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也都颁布了自己的宪法,它们对于宪法的作用,对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对于国家权力的定性和分配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同时,西方传统的自由主义国家进入了“行政国”、“福利国”时代,国家对于传统的私领域空前地干预,有人惊呼这是的冰纪,有人说这是新主义。社会主义宪法和西方新主义在处境上有一个共同之处:面对贫困。因此,两者都关心公共福利。但是,前者面对的是前现代的贫困,是普遍的贫困,既有绝对意义上的贫困也有相对意义上的贫困;后者面对的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困现象,是部分人的相对贫困-实质不平等。因此,前者的目的是富强,后者的目的是平衡自由与平等;前者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和财产权。如果说新主义是对自由主义的修正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宪法则体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自由主义的宪法观。

既然社会主义立宪的目的是富强,那么,宪法对此能做什么呢?首先,宪法成为群众动员的手段,它明确宣告并突出富强的目的,正如西方宪法突出自由或人的尊严一样;其次,宪法使国家对经济资源的集中控制合法化,经济制度直接甚至不可避免地成为宪法的重要内容,正如权利法案对于西方宪法一样。在社会主义宪法中,经济制度被高度政治化,具有与政治制度同等的重要性甚至更基本的意义。那种对于经济制度是否要宪法化的怀疑忽视了论辩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和价值前提-富强。

正因为贫困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富强是立宪的根本价值关怀,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实行的经济改革措施虽然可能违背宪法规定的某项具体制度,但在价值层面又是符合立宪精神的。“进步-合宪性”的悖论在一定时期是社会经济改革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及其造成的利益不平衡是社会进步的代价。一味地将改革措施的违宪称为良性违宪,过于武断,如果某项经济改革措施不能有助于国家的富强,那么,这种违宪难道也是“良性的”?当然,这里有一个判断机制的问题。我们的作法是事后通过修宪程序来肯定“良性违宪”的改革措施。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宪法的司法化来完成判断的任务呢?答曰:不可能。因为一个违背宪法明文规定(比如土地制度)的改革措施是否符合立宪精神-对富强的追求,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判断,超越了法律判断的能力,而且与法律判断不相容。此时,违宪审查机制一旦建立并运作就会成为社会经济改革的对立物。

也许有人马上会举出西方新主义的相反例子。美国新政时期的一些立法不是也经过违宪审查吗?最高法院不是最初否定了一些改革措施,后来又通过重新解释宪法拥护一些新政法案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新政与当代中国改革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经济改革其实就是经济制度的改革,有时候宪法的某些规定就是改革的对象,某些改革措施甚至与宪法的禁止性规定直接冲突,在一定意义上,经济改革的试验过程可以看成修宪的试验阶段;而美国新政措施与宪法的矛盾存在解释的余地,可以通过重新解释宪法得以化解。其次,即便在美国,新政也造成了危机,最后退让的是最高法院,用中国的政治语言来说,是司法为改革服务了一把。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篇8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作用;现状;建议

一、定义

经济体制(Economicsystem)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社会的经济关系,即参与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单位、各个个人的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是通过这样的体系表现出来。经济体制改革(ReformoftheEconomicSystem)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二、背景

2012年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目前而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旧是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力等,来增加产量,以赚取低额的利润。具体的表现为目前我国的工业企业仍旧以加工型工业为主。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增长的经济体制,走高精尖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尽快的转变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

2.深化企业与市场的改革,与时俱进。企业的生产经营体制必须随着市场的发展与进步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才能够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应当加快推行公司股份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使命感。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推动和促进民营、私营企业的发展,满足市场的需求。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要深化市场的改革,建立统一、严密、完整、透明的市场标准与政策,促进中小型企业的成长,对大型企业起推动和刺激的作用。

3.深化政体改革,加大对政府职权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廉政建设。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他们办事的效率,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行政问责制。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做到透明化的监管。同时,制定出台关于机关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和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缩减“三公消费”。

4.缩小城乡差距,深化农村改革。改革农村征地制度,避免农村土地变卖问题。建立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对农民进行适量的补偿。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彻底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中央号召的经济体制改革涉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唯有全方位彻底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废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根本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才能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科学发展。

三、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建国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国民生产总值全球第二,我国的经济实现的历史性的飞跃。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彻底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密不可分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从本质上说,经济体制的改革,破除了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使之与其相适应,以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就是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及分配制度等各个方面,以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经济体制的改革,推进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改革成果的享受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扩大我国的就业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可支配收入,最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下图是我国近几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具体情况,从表中的数据不能看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呈现增长趋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3.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建国初,我国的经济水平相对其他国家而言,仍处于落后水平,对于西方敌对势力的封锁政策,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恢复我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了2008年的奥运会以及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这些成就的取得都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目前,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也成为了最大的债务国,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的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的增强。

四、现状

虽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的。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不均衡。全国各地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状况各不相同,造成了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有些地方,改革处于滞后状态。死搬教条主义,只注重经验而忽略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改革只是虚有其表而并没有触动实质问题,使经济体制的改革严重制约着其他领域改革的进程。集中体现为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合理的行政干预,阻碍了开放、统一的经济贸易体制的建立。

人力资源的限制性问题突出。由于受到当前的教育体制所影响,从事各行业的专业型人才知识面较窄,存在很强的局限性。知识储备仅限于所学的相关专业,而对于与之对接、配合和专业方面知识不够了解,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差。所学知识依托于书本,不能很好的与生产实践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偏差,不利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另外,从事研究方面的人员数量要远远大于从事技术操作方面的人才数量,人员分配不合理。因此,人力资源的局限性和结构的不合理性,是新经济发展的另外的一个重要制约。

以上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一些问题,还有很多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比如,地方政府对改革认识的不到位,导致一些改革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大打折扣等。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样,才能切实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真正达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

五、建议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充分分析我国国情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改革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科学发展。以下是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着眼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据统计,2010年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0.17%,46.87%,42.96%,而同年美国的三大产业比重为1.8%,22%,76%)。而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标志。所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切实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从根本上调整我国三大产业的结构。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改革软”的问题,即很多地方政府对改革的执行力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官员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加上他们对改革的理解,保证国家的改革措施能够深入地方基层政府,切实保证改革措施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篇9

关键词:剧变;古巴;经济建设;经济改革

中图分类号:C633.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045-02

古巴经济长期维持以蔗糖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与东欧停止对古巴援助,改变与古贸易方式后,古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加大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力度,更加剧了古巴的经济困难,使古巴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困境。为应对严峻形势,解决和改善人民的迫切生活问题,恢复经济增长,古巴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长时期的经济探索和改革历程:

一、剧变后,应对经济困难时期(1990―1996年,“古共四大”)

1990年9月,古巴宣布进入“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为应对“特殊困难时期”的严重情况,1991年10月古巴共产党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确定下来。同时强调要合理使用土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发展牧业、养殖业,以解决食品供应等问题。“四大”以后,古巴开始逐步探索经济改革之路,并最终取得了良好成效。

1990―1993年,古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5%,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对外贸易严重滑坡。在此情况下,1993年古政府着手进行改革,如:将国营农场或企业转变为规模较小、具有合作社性质的“生产合作基础组织”;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将合资企业确定为一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宣布私人持有美元合法化,允许个人拥有外汇和个体经营部分服务行业,使古巴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取消国家的外贸垄断权,扩大企业自,扩大个体经济等。

1994年,古巴政府推出重新开放农贸自由市场,在自由市场上,个体农民、合作社农民在完成上缴国家的任务后,都可以出售自己多余的粮食和其他产品,从而缓解了食品供应困难的严峻形势;设立工业产品和小商品市场;向外资开放全国生产部门等一系列改革开放新举措。

1995年9月5日,古颁布了第77号法――《外国投资法》,放宽了外国投资条件。该法不仅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司法保障,也有利于加强古巴同外国企业界、金融界的联系,促使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5%。

1996年古巴推出新的经济措施包括:增加个体户税收;公布《自由区和工业园区法》,在减免税和金融劳务管理上给予外商优惠;起征个人外汇收入所得税,进一步完善税制;扩大社会保险。同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农业增长17.3%、工业增长7.8%、发电增长5%、财政赤字降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

二、深化政策调整,经济逐渐恢复时期(1997―2007年,“古共五大”)

1997年10月,古巴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坚持一党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同时,首次提出把经济工作放在优先地位,出台了许多新的指导方针。包括: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继续采取措施稳步推进经济改革,并尽可能减少由此带来的社会代价;坚决抗击美国的经济战略及其意识形态攻势等。会上,古共第一书记菲德尔・卡斯特罗指出,“经济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特殊时期,在对古巴强化封锁的情况下,经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五大”以后,古巴的经济调整不断深化,继续推出一些新的改革措施:

1997年,古巴成立了新的中央银行,这标志着经济重组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在政策方面,古巴将会计体系的全面检查与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改革相结合,以解决长期存在的逃税、盗窃和轻度腐败问题,此外也是为了提高财政分配效率。之后,古巴经济呈现出很大的活力,经济结构显著改观,财政状况得到良好改善,国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1998年,古巴启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颁布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第187号法令,开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方面的系统改革。并且政府加大征税力度,明确优惠项,增加税收种类。除此之外,还新成立了四家银行。

1999年,古政府成立货币政策委员会,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化。从1996年至2000年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4.7%。

2001年,政府将一部分效率低的糖厂关停并转让后,为解决职工下岗问题,积极推出充分就业计划。此时社会上多数企业已经进入自我评估阶段。

2003年下半年起,卡斯特罗多次发表讲话,批评经济改革带来的很多扭曲和失误,针对产生的许多与革命原则不相容的现象,又进行了一次纠偏。这样古巴的社会风气才有了好转,到2005年经济增长达11.8%。

自2006年8月卡斯特罗因病住院以来,劳尔把发展经济视为当务之急。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措施,其中包括:为吸引外国游客而降低机场的停机费和加油费;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而大幅度提高牛奶和牛肉的收购价格;偿还政府应该向农民支付的各种款项;禁止警察对私人出租车采取过急的限制行为;修改海关的有关规定,允许古巴人从海外亲戚那里获得电子产品和汽车零部件,等等。

多年来的经济调整使古巴已逐步摆脱了巨大的灾难。宏观经济明显好转,社会政治较为稳定,人民的基本生活也得到了保障。有人认为,古巴经济的逐步恢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经济奇迹”,它不仅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严峻考验,而且也经受住了美国封锁和侵略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展示了一种能力:它能够直面人类历史上最强大国家的敌视和侵略,战胜严峻的危机;古巴在没有世界银行提供贷款,没有别国“援助”的情况下,在一个民众广泛拥护支持的制度和政府领导下,古巴大大提高了社会发展水平。

三、当前古巴经济建设和巩固发展时期(2008年至今,“古共六大”)

(一)劳尔・卡斯特罗新领导班子加强经济改革

2006年7月,古巴革命领导人、国家元首菲德尔・卡斯特罗因病不能继续任职。党和国家的领导重任就落到了时任国务委员会副主席的劳尔・卡斯特罗肩上。

从2008年开始,劳尔・卡斯特罗出任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之后,不负众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将政府工作重点放在解决经济和民生问题上。

2009年,古巴政府采取允许农民承包闲置土地的做法。在所承包的土地中,76.4%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有的用于粮食或蔬菜种植,有的用于畜牧业发展。同时,还约有12.8万份承包土地申请有待审批。

自古巴政府2010年9月公布鼓励私营经济发展措施以来,先前受严格限制的个体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餐馆、咖啡厅、快餐厅点缀古巴大街小巷,也为国家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打破50年不变的“铁饭碗”。很多古巴民众认为,发展个体经济将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更多税收,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劳尔上台以来动作最大的一次改革,在古巴社会产生了极大反响。

虽然自劳尔・卡斯特罗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并采取了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后,一时间,古巴普通百姓一成不变的生活秩序改变了,整个国家出现了新面貌,市场的供应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然而,这些具体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贫困状况依然存在。古巴民众普遍认为,改革措施固然好,但仍没有根本改善人们的生活。

(二)古共“六大”关于加强经济建设的决议

2011年4月,备受关注的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哈瓦那国际会议宫举行,经济改革成了这次大会的唯一议题。值得关注的是,古共“六大”通过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针》文件中规定,古巴经济模式将继续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的所有制形式和“按能力和劳动”为依据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为基础;古巴经济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持续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诚如劳尔在闭幕词中所强调的改革的目的是要实现古巴经济模式的现代化,巩固古巴的社会主义制度那样,这一文件为古巴未来的经济改革道路指明了方向。

尽管这份文件中的开放私营部门、实现企业自主等不少措施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有些“似曾相识”,但古巴的经济改革从根本上说绝非照搬中国模式,而是结合本国国情,在自我发展道路上的大胆尝试。“六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古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变革为工作重点的、经济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的新时期,必将对古巴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古巴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方面已取得进展,即踏上了一条在变革开放中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古巴将具体落实古共“六大”所提出的具体变革措施,不断“更新”古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这一进程将是渐进、稳步和谨慎的。由于国内外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决定了古巴的经济建设始终是一个充满变数、曲折前进的发展进程。古巴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前景乐观。

参考文献:

[1]李锦华.“芸豆比大炮更重要”――古巴狠抓经济建设的做法及成效[J].经济望,2010,(10).

[2]刘维广.古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J].拉丁美洲研究,2009,(2).

[3]李慎明.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08―2009):且听低谷新潮声(之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篇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2005年中国GDP的增长目标为8%,有着丰富的政策含义。一方面,从经济的惯性考虑,2005年经济增长不可能回落到更低的7%左右,与持续快速经济增长形势并不太协调,与预期相差太大的经济增长目标会变得没有意义,且有人为压低经济增长率之嫌;另一方面,目标也不宜过高,设定为8%是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宏观调控的政策仍然趋紧,当局将继续推动从追求增长速度到追求增长质量的转型。

因为要大规模推进多项改革,所以,高层将2005年定位为“改革之年”。

每年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外界研判下一年中国经济的“风向标”。2004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使中国很多学者为之欢欣鼓舞。他们认为,中国向着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从这次会议中,很多人看到了中国政府的转变。

为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中国政府更强调平稳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以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代过去行政色彩相对要强的积极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转向市场

持续了一年多的宏观调控将如何走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会议公报的仔细阅读、逐条分析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钢明说:“在当前宏观经济大幅度波动因素仍然存在,围绕过去和未来一段时期宏观调控问题而展开的争论尚未结束之时,会议公报的论述,给认识和展望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走向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理论启示。我认为,未来中国的宏观调控方式将转向重视市场手段。”

这一点成为了学界的共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说,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宣布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对于稳定人们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预期、减少不确定性是大有好处的。同时表明,2005年的宏观经济调控将更多地采用适合于市场经济的总量手段,这也是非常好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也认为,在调控的方式上,中央政府将注重使用经济手段,减少行政干预,运用经济杠杆,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回顾一年多来的宏观调控,袁钢明以2004年4月底为界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4月底前,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2004年4月底以后一段时期主要采用行政手段。

袁钢明认为,经济手段调控与行政措施不同,两者对投资及经济运行状态产生了差别很大的影响。2004年初未采取行政措施前,投资增速猛然上涨,采用行政措施后投资增速顿然下降,很多人认为由此可以看到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的失灵及行政措施的有效。但从另一视角看,投资增速突然高涨,既可能是行政措施临近出台所引发的投资逆向选择,也可能是经济调控不到位,未及时上调利率抑制需求所致,如果充分采用经济调控手段而不是行政措施,有可能不会出现投资的大起大落。2004年10月底央行上调利率,终于表现出重视经济手段的宏观调控新动向。

公报在论述此次宏观调控所运用的手段时,没有提及前一段时期很多论述极力主张的行政手段,指出此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深了对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关系的认识,增长了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袁钢明说:“中国政府对重视运用经济手段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认识深化,远比宏观调控取得的当前成果意义更为重要和深远。”

财政货币走向稳健

在2004年10月底的加息之后,就不断有消息透出,中国的财政政策要转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这样的政策指向:2005年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为了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自1998年起中央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形成了中国经济对财政支出扩张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局部经济过热现象。况且如果继续大量发行建设国债,会使财政风险进一步积聚。应该承认,在过去的经济过热中,对原材料的强烈需求及煤电油运出现的供应紧张,政府投资的大项目难辞其咎;而稳健财政政策正是为了抑制投资需求,防止过热。

实际上,从2002年~2004年,长期国债发行量就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分别是1500亿元人民币、1400亿元人民币和1100亿元人民币。这可以视为中央政府为财政政策转向所释放出的明显信号,亦是官方为积极财政政策有步骤淡出悉心铺路的表现。

为防止收油过猛,2005年会继续保持一定的赤字规模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解释道,这样做的必要性是:第一,政策需要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国债项目的投资建设有个周期,在建、未完工程尚需后续投入。第二,保持一定的赤字规模,有利于集中一些资源,用于增加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公共领域的投入。第三,保持一定的调控能力,有利于主动地应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的形势。

针对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范剑平认为,2005年国债发行量在8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为合理数字。

同时有专家认为,2005年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的投向将有所调整,由过去主要用于重点项目建设,扩展至在建重点工程的后续投入、公共项目的欠账填补、以及支持亟待进行的重大改革举措,国债资金很可能承担起一部分税制改革的成本。

改革开放多年,市场化配置资源已是共识,而不宜过多强调政府配置资源。财政政策走向稳健是大势所趋。

全面推进改革

在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后,中国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没有解决,所以在面临全面开放的WTO后过渡期和中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改革成为了最响的声音。高层已将2005年定位为“改革之年”,致力于改善中国经济运行环境的各项深层次改革将在2005年全力推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陈东琪认为,双稳健的宏观政策为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2005年改革会获得更多的机遇,改革的机遇会大于改革的挑战。

在2005年,中国将加快实施中央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诸多行业的改革也要加速推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教授认为,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现在已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除了通过政策按部门、按地区地细化,可以做到“有保有压”之外,同样会给人们一种信号,即结构调整今后将通过经济手段来进行,由利益趋向来引导,并将在市场经济框架内实现。随着人们信心的增强,对结构调整的有利影响是可以预料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

1引言

在我国经济运行体系里,财税收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的财税收入,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繁荣稳定。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依靠财政税收政策获取的,只有在经济发展中不断的完善财政税收方面的体制,才能保证政府的有效运转。在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执行主要依靠财政税收体制来进行,在我国目前经济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

2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意义

2.1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有利于政府政策的实施

财政税收是我国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财政税收政策的执行对于我国政府各项行政措施的执行和经济方面的政策有着很大的影响。财政税收政策的改革对于社会收入的再分配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对于政府行政政策影响最大的一个体现就是改变了国库的支付方式。原来的国库支付方式往往实施分散式的支付模式,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后,则采用集中化的财政支付模式。这种支付模式对于我国国家财政措施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往往在集中支付模式的引导下,采取透明化的采购方式,实现了采购过程的简约化,提升了政府的采购效率。其次,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对于我国政府的财政绩效考核政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2.2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繁荣稳定

我国财政体制的完善,对于我国社会的建设也有着很积极的意义。财税体制的改革,加大了我国的财政方面的收入,使得政府加强了对于社会的财政投入力度。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间接的促进了我国社会保证制度的完善,也促进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更促进了文化体育事业的兴盛。国家有了强大的财政收入作为基础,就可以一心一意进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而加快我国各项建设的步伐。财政收入的增加,也可以增加我国政府对于农村的扶持力度。不仅从农业生产上对农民进行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补贴,还可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医疗等。

2.3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我国预算制度的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预算制度的完善。只有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实现收支方面的平衡,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施完善的财政预算制度。这就需要对目前的财政预算制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对于我国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我国财政预算工作提升到了一定的水平,就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政府也相应的增加了对于经济市场宏观调控的能力。

3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中出现的问题

3.1我国财政税收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缺陷

财政税收制度的完善,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我国的财政预算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从总体实施的效果上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地区的财政收支情况有着过于集中的缺点。这种情况就导致了我国财税制度不能有效的得到落实,那么中央的财政支出就不能进行一定的全面分配。地方财政措施的干扰,对于中央的财政政策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预算方面存在的不足,影响着对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3.2我国财政税收的转移支付缺乏规范

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以分税制的形式来进行。分税制的出台可以对地方经济之间的差异进行一定的平衡,在分税制的前提下,纳税个人或者单位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转移支付。但是,在当前的分税制的转移支付中,往往存在资金贪污、使用效率低等问题,降低了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转移支付的规范性。我国地方财政机构在具体的运作环节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行为,导致决算时出现账目不清、财务漏损等财政问题。这种转移支付的环节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降低了我国财政税收制度对于经济差异的平衡力度,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3.3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乱收费现象

我国的财政税收是政府的主要来源,但是,在一些基层部门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乱收费现象。政府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整改措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并实施了一定的清费措施,还取消了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的不合理税收项目。但是,由于财政税收体制的落后,导致我国的财政税收机构存在尾大不掉的状况,这就阻碍了我国财政税收政策顺利的执行,对于中央正规资金的收取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有的政府部门在进行机构整理的过程中,反复进行机构的合并和精简,使得部分财政管理人员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

4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的创新措施

4.1完善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中的预算体制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完善,离不开财税的预算体制的完善。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中,我们需要将财政预算的编制工作和财政预算的执行工作进行一定的分离。在预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有一定的合理规划,并将短期的财政预算具体化。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前提下,逐渐的扩大预算工作的范围,对预算工作实施严格的管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工作做到合理的规划。只有做好预算规划工作,才能打好财政体制的改革的基础。

4.2加强对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宣传工作

除了要加强政府财政机构方面改革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地进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宣传工作。财政税收工作与广大群众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进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作就必须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使纳税人充分的理解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内容,才能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对于财政税收人员也要进行相关的宣传培训,加强他们对于工作的责任心,明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4.3建立健全我国的分级财政结构体系

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执行主要依靠国税和地税两大职能机构来具体执行。财政税收体系中的国税机构代表中央政府,而地税机构则代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在进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独立财政权力;另一方面又要做好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的平衡工作。只有健全我国的分级财政结构体系,才能在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基础上,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在这个财政结构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对两者的工作范围进行一定的明确和划分,从而减少不同财政机构上的业务竞争。

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范文篇12

对此专家指出:一方面,增速随着经济体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着眼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要求供给侧改革让中国经济“迅速回升”无疑是过时思维和急躁心态的体现。

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经济增速随着其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一个公认的规律。

中国不可能永远以6%-7%的速度增长,“新常态”可以成为中国加快改革和对经济结构进行再平衡的一次机会。中国经济的确正在调整,以前经济增长是靠外力推动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现在则是靠内需拉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

经济运行状况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总产出水平是总供给和总需求耦合的结果,而供给和需求都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要影响产出,首先要对供给能力产生影响,这需要有一个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

其实,衡量经济发展的尺子,从来都不只有“增速”这一把。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采矿业和六大高耗能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继续降低;相比之下,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44%,航空航天制造业增长27.9%,工业机器人增长24.7%,智能电视增长25%,光电子器件、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些不被有“速度情结”的人所重视的深刻变化,恰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追求的方向。

想要真正看透中国经济,亦需要明白“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这个道理。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是中国经济多年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是一个着力根本、放眼长远的深层次改革,不仅不会出现“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神功效”,而且也一定会以短期“阵痛”的形式作为必要的改革成本。只是,我们可以在改革中尽量控制“阵痛”,使之能够为经济社会所承受。

供给侧改革针对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是要去除无效、低效产能和过多的库存;其次是通过去杠杆等方式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效率;再者是通过补上经济中的一些短板,扩大有效供给。解决这些长期问题既要考虑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要对国内要素条件变化的情况和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各领域的具体措施。而措施要显现效果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和较长的时间,“阵痛”在所难免。

那么,供给侧改革究竟会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美国财经电视频道CNBC报道认为,相对较高的储蓄水平,拥有可以支持投资增长的充足资金,特别是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措施来提高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结构性改革措施,都是中国经济今后维持相对较高增速的诸多有利条件。

供给侧改革既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就需要做好整体设计,在不同阶段要把握好工作的重点。既要从相对容易取得成效的领域先期开展工作;也要把供给侧改革与扩大有效需求的措施结合起来,尽可能快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

未来,只要坚持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大培育新动能,剧央完成结构转型周期,中国经济还是会保持中高速增长。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志愿者年终工作总结(12篇)
  •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工作简历范文大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