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新兴经济范例(3篇)

时间: 2024-01-31 栏目:公文范文

新兴经济范文

我们应该祝贺全球领导人,他们成功地在匹兹堡G20峰会上会聚一堂,共商应对数十年来最严重经济危机的大计。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齐集伦敦G20峰会之后的6个月,在亚洲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全球经济正在走出低谷。回升步伐虽然缓慢。但却不容置疑。

从许多角度来看,这都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中国正在走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下滑,第二季度经济较去年增长7.9%,高于第一季度的6.1%增幅;印度宣布第二季度经济增长6.1%;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亚洲主要经济体均已重新开始经济增长;即使是欧元区的两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也已踏上复苏之路。

然而,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仍是全球贸易的主要引擎)美国仍处于衰退的阴霾之中。这也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的最漫长、最严重的衰退。企业不断裁员(主要是美国及欧洲),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口再度陷入贫困,同时,全球金融机构在撤销超过1.6万亿美元的信贷亏损之后,对借贷及投资依然十分谨慎。

由此不难看出,全球决策者有足够的理由延续其精心设计、但实施不到一年的财政及货币刺激方案。毫无疑问,各国政府及央行确实需要制定同样协调一致的退出途径,以在全球经济真正摆脱危机时回收规模空前的流动性。但这个时刻尚未来临。

事实上,匹兹堡举行的G20峰会恰逢其时。全球领导人必须认识到,如果美国、欧洲及日本不断上升的失业率得不到控制,这些国家的消费者未能减少债务、增加储蓄以及扩大消费,那么目前的全球经济复苏局面将不堪一击。

除了延续宽松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外,齐聚美国制造业中心的决策者,还须反思目前已在解决危机产生的根源――全球失衡问题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由亚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累积的过剩流动性流入西方,并经投资于西方的政府债券令全球利率维持于低水平,同时导致美国及西欧消费者的过度开销现象加剧,使得全球经济出现失衡。

尽管因经济及金融危机导致西方消费者削减开支,亚洲出口型国家年内的贸易盈余已大幅减少,但无需多时亚洲的消费需求将大幅回升,这足以弥补西方的消费需求下滑。而实现由消费带动的增长模式对亚洲各国至关重要,但这需要数年的时间。亚洲各国政府正在解决的是:为人民提供社会安全网络以及医疗卫生保障,这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消费者为不时之需而过度储蓄的问题亚洲各国政府还需继续通过实施经济改革、创造就业机会以及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及生产水平,此外,深化及扩大亚洲的资本市场,以为吸收当地居民的巨额储蓄资金做准备。一直以来,亚洲企业过分依赖股市融资,经常导致市场波幅过大,甚至催生资产泡沫缺乏深入而流动性强的企业债务市场也限制了企业获得长期资本的途径。

显而易见,对西方国家而言,修复金融及经济危机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并实现可持续增长需要漫长的时间。为此,推动相对更快经济复苏之路的重任,主要落到了中国、印度、韩国、印尼及其他新兴市场大国的肩上。

事实上,这些新兴经济体已越发意识到它们的责任,并开始充满自信地履行自己的新职责中国出台规模空前的4万亿元财政刺激方案,为年内的全球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而近几个月来,印度与韩国及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为提高亚洲的贸易及投资奠定了基础。

新兴经济范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以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作为思想渊源的制度经济学,作为一个学派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初。其产生之后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切尔等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时期;20世纪30到40年代,以伯利、米恩斯和加尔布雷斯等为代表的从旧制度经济学向新制度经济学过渡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以科斯、诺斯和威廉姆森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时期。[1](p.3)而对发展经济学影响最大的是处于第三阶段的新制度经济学思想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的兴起,第二层次阐述制度分析引入后对发展经济学的改进,第三层次由制度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看发展经济学今后的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方法的兴起

随着二战以后一批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从其诞生之日起,发展经济学就与发展

市场’和‘经济集团’或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类笼统的东西。我们可以取而代之地设想交换关系存在于所有社会之中,市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行动情况中的角色既面临约束也面临机会,约束和机会的存在依靠各种结构的环境所组成的要素之中。”[2](p.351)对特定环境下个体行为的重视有可能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建立坚实的微观基础,克服结构主义微观基础建构不力的缺陷和新古典主义过于抽象的不足。

虽然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引入制度作为分析对象的前提下,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内核”,具有与新古典主义一样的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特征。但是,以诺斯和福格尔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则通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更具有动态特征。避免了新古典方法将静态方法用于分析发展这一动态问题的窘境。

2、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

新兴经济范文篇3

[关键词]发达经济体系;新兴经济体系;体系比较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069-02

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实现双赢做出了重要的努力。新兴经济体系与发达经济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新兴经济体的建立与发达国家的体制有着重要的关系,是对发达国家体制的一种变革。其次,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详细探究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之间的异同,加强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之间的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和稳定发展。

一、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的概念比较

要对发达经济体系和新兴经济体系进行充分的比较,首先要对两者的基本概念作比较,概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对于比较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对双方基本概念的对比,来对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做出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比较。

发达经济体系和新兴经济体系都还没用一个统一确定的概念,特别是对于新兴经济体系的概念有很多的讨论,虽然至今还没有明确规定出一个概念,但是对于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发达经济体是以欧美国家为主要代表,国力相对强盛、经济发展相对较高的国家。新兴经济体还常常称为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经济体等。新兴经济体是某国家或者是某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非常的蓬勃,成了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又被分成了金砖国家和新钻国家两个梯队。其中金砖国家是第一梯队,并由印度、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组成了“金砖四国”,“金砖四国”在新兴经济体制中属于发展比较快的国家,对于世界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小窥的作用。对比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发现,在发展程度上,发达经济体系要比新兴经济体系的发展程度高一些。在国家组成上,发达经济体系是发达国家组成,而新兴经济体系从传统意义而言,都是发展中国家。

二、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的综合竞争力对比

尽管强调发达经济体系要和新兴经济体系共同发展,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而合作。但是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并不是平行的存在,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还存在着竞争的关系。竞争力的比较可以看出体系的整体实力和未来的发展。竞争力并不是从一个或是几个角度就可以比较得出的,要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比较才能得出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之间的竞争力的强弱。可以从基本要素、创新要素以及效率要素三个方面来对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基本要素包括国家的制度、宏观经济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健康与初等教育四个部分。由于新兴经济体系国家的人口在不断的增多,所以需要的食物越来越多,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更高,安全与防护方面更加重视。所以,新兴经济体系的基本要素方面对比发达经济体系想对较差。新兴经济体系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要在基本素质这部分进行改善和提高。在制度方面,新兴经济体系要注意企业制度与政治制度两个内容的完善。对于政治制度,要加强法律的细化和独立性,严厉打击各种腐败现象和行为;提高对知识产权与家庭财产的保护;坚决打击官员的腐败行为,净化政府的工作环境;坚决打击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以及具有组织性的犯罪,保障政策制定的透明化,减少商业成本。对于企业制度,要对企业的相关制度规定进行有效的改革;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审核力度;加强对企业各种投资的安全保护力度;提高公司管理层的工作效率;促进市场的监管与发展。

创新要素包括商业机制与创新,新兴经济体系在商业的发展中还不够完善,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新兴经济体系明显有很多的不足,经验不够丰富,技术不够先进。新兴经济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商业机制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要想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必须要对国家的商业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完善一个国家的商业体制主要是通过提高这个国家的商品供给者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属于商业企业在竞争方面的优势、加强控制国家分销、提高市场化的开放度来进行的。不断完善企业生产机制、加强企业的有效管理。

效率要素则包括商品市场效率、技术储备、高等教育、劳动市场效率和市场规模。新兴经济体系在效率因素方面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提升的地方:第一,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完善高等教育的体制,丰富教学资源;第二,要提高商品市场的运行效率,减少市场垄断的现象出现,促进新企业的建立;第三,要注意技术储备,提高对新技术的试验和应用,提高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第四,要扩大国内外的市场规模,促进国内消费和对外出口。

三、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的发展形势比较

(一)金融方面:发达经济体系回升,新兴经济体系问题增加

金融危机以及其他危机给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面对债务、金融等危机,促使这些受到影响的发达国家建立了非常稳固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以此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在危机过后,发达国家大多都采取强化金融监管和完善金融系统的资产结构等方法来维护和保障金融稳定。从2013年开始,美国的银行问题逐渐稳定,利润开始逐渐的回升,银行的亏损数量也在逐渐下降,欧元区的银行业出现的资金紧张的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与发达经济体系相比,由于没有完善的监管监管制度,新兴经济体系的金融体系在资本外流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双重冲击下变得更加脆弱:在债务违约上风险明显上升,银行不断暴露系统风险,债务进行融资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市场地位:发达经济体系处于支配地位

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上,发达经济体系牢牢地占据着支配地位,其政策产生的效应对新兴经济体系有着显著的影响。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还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发达经济体系下的发达国家处于支配地位。这些发达国家有权对国家金融产品进行定价。此外,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凭着自己具有发行国际货币权利的不同地位和以自己为主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深深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新兴经济体系是国家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由于新兴经济体系的结构还没有完成优化,仍旧脆弱,在应对能力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新兴经济体系在发展中比较容易受到大大小小的伤害。发达经济体系的资本回流造成了新兴经济体系的出血,导致货币在短时间内发生了严重的贬值,一些新兴经济体系陷入了保证增长和预防风险的两难之境。因而可以看出,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三)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的当下发展阶段的比较

发达经济体系和新兴经济体系的发展阶段是各不相同的。发达经济体系中国家处于国家产业链的上端、后工业化的时期,所拥有的经济结构比较成熟,受到国际产品的价格波动的影响比较小。发达经济体系的金融体系在资本流动的承受方面能力相对较强,对于一些失衡的部分,可以自发调节达到再平衡,对于实体经济,与发展中的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汇率波动产生的冲击更小。新兴经济现阶段处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底端,过于依赖国际产品,金融体系的抵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不够成熟和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的影响,新兴经济体系的局部问题非常容易变成结构性的问题和矛盾。

结语

新兴经济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和变革中,已经逐渐成为了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达经济体系从危机的冲击下逐渐恢复。新兴经济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在世界经济体系中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研究发达经济体系与新兴经济体系不仅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全球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明,肖立晟.国际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的比较[J].世界经济,2014(8).

[2]李永刚.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综合竞争力分析――基于12个基本指标的GCI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4).

[3]李永刚,赵海益,张宇.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竞争力比较――基于全球竞争力指数视角[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11).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基本养老保险(6篇)
  • 下一篇:最新中秋节祝福语集锦1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