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空气净化活性炭范例(3篇)

时间: 2024-02-06 栏目:公文范文

空气净化活性炭范文

[关键词]:含氰废水处理方法原理

1.含氰废水处理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有二十余种,可分为三大类型:破坏氰化物、转化氰化物为低毒物和回收氰化物。破坏氰化物的方法有碱性氯化法、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活性炭催化分解法、臭氧氧化法、电解法、高温分解法、吹脱曝气法、微生物分解法、自然净化法。转化氰化物为低毒物的方法有内电解法、铁盐沉淀法、多硫化物法。回收氰化物的方法有酸化回收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乳化液膜法、铜盐或锌盐沉淀法、废水或贫液循环法。这些方法有些已经用于工业生产,有些还处于试验室研究阶段。

2.黄金行业处理含氰废水主要方法分析

我国黄金行业使用的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碱性氯化法、活性炭催化分解法、自然净化法和酸化回收法,近几年开始使用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

2.1碱性氯化法

2.1.1碱性氯化法的原理

利用氯的强氧化性氧化氰化物,使其分解为低毒物或无毒物的方法叫做碱性氯化法。氯与氰化物的化学反应视氯加入量的不同有两种结果,当控制反应条件尤其是加氯量一定时,氰化物仅被氧化成氰酸盐,称氰化物的局部氧化或不完全氧化:CN-+ClO-+H2O=CNCl+2OH-

生成的CNCl在碱性条件下水解:CNCl+2OH-=CNO-+Cl-+H2O

当加氯量增加时,生成的氰酸盐又被氧化为无毒的氮气和碳酸盐,称为氰化物的完全氧化,该反应是在局部氧化的基础上完成的:

2CNO-+3ClO-+H2O=2HCO3-+N2+3Cl-

通过调节反应pH值在9~11,使废水中氰化物降低到0.5mg/L,把反应控制在氰化物不完全氧化阶段,称之为碱性氯化法一级处理工艺,我国黄金行业几乎全部采用这种工艺。

2.1.2碱性氯化法的优点

1)碱性氯化法是一种成熟的方法,在工艺设备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投资少,工艺、设备简单,易操作。

2)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后,氰化物可降低到0.5mg/L甚至更低。氰酸盐能进一步水解,生成无毒物。

2.1.3结论

碱性氯化法可用于四方金矿尾矿库含氰废水的处理。

2.2活性炭催化分解法

2.2.1活性炭催化分解法的原理

活性炭对氰化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尽管活性炭能吸附氰化物,但活性炭法除氰主要有三种途径:氧化、水解和吹脱,根据条件不同,可以主要由一种或两种除氰途径起作用。

2.2.2氰化物在活性炭上的氧化

当活性炭同时与废水和空气接触时,空气中的氧就会吸附在活性炭上,比水中溶解氧高数千倍,氧化学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形成过氧化物和羟基酸官能团,构成活性表面。

活性炭

O2+2H2O+2e──H2O2+2OH-

由于活性炭吸附氧的过程产生了H2O2,而且活性炭上氰化物浓度比废水中氰化物浓度高很多,在炭表面上发生过氧化氢氧化氰化物的反应,H2O2可将氰化物氧化为氰酸盐。

2.2.3氰化物在活性炭上的水解

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氰化物在氧不足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甲酸铵:HCN+H2O=HCONH2,这一反应的发生在水溶液中并不明显,但活性炭的作用使这一反应的速度明显加快,生成的甲酸铵在加热时分解出CO和NH3。

2.2.4活性炭的填料作用

如果不考虑活性炭的内在特点,仅把它做为一种填料,由于活性炭的亲水性比其它填料好很多,活性炭所构成的填料塔是一个良好的HCN吹脱塔,向废水中充入气体时,HCN就会从液相逸入气相而被气流带走。

2.2.5活性炭催化分解法的优点

1)能回收废水中的微量金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投资小、成本低,工艺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管理。

2.2.6结论

活性炭催化分解法适用于四方金矿尾矿库含氰废水的处理,四方金矿尾矿库回水处理系统采用活性炭法中的催化水解法,该方法不需要向吸附塔内通入空气,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管理。更重要的是,该工艺可回收废水中的微量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3自然净化法

2.3.1自然净化法的原理

研究表明,自然净化法至少是曝气、光化学反应、共沉淀作用和生物分解四种作用的叠加。

2.3.1.1曝气

含氰废水与大气接触,大气中的SO2、NOx、CO2就会被废水吸收,使废水pH值下降:CO2+OH-HCO3-,SO2+OH-HSO3-

随着废水pH值的下降,废水中的氰化物趋于形成HCN:CN-+H+HCN

由于空气中HCN极微,废水中的HCN将倾向于全部逸入大气中。

2.3.1.2光化学反应

亚铁氰化物和铁氰化物离子在光照下分解出游离氰化物,分解出的游离氰化物不断地被氧化、水解以及逸入空气中,达到了降低废水中氰化物浓度的目的。

2.3.1.3共沉淀作用

废水中亚铁氰化物还会形成Zn2Fe(CN)6、Pb2Fe(CN)6之类的沉淀,与Cu(OH)2、Fe(OH)3、CaCO3、CaSO4等凝聚在一起,沉于水底从而达到了去除重金属和氰化物的效果。

2.3.1.4生物化学反应

当尾矿库废水氰化物浓度很低时,废水中破坏氰化物的微生物将逐渐繁殖起来,并以氰化物为碳、氮源,把氰化物分解成碳酸盐和硝酸盐。

2.3.2结论

尾矿库除贮存尾矿外,兼具自然净化之功效。

2.4酸化回收法与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

酸化回收法只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1000~3000mg/L),当氰化物浓度低时,处理成本高于回收价值,而四方金矿尾矿库含氰废水总氰化物浓度低于40mg/L,因此该方法不适用。采用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处理含氰废水后COD增加,还需进行二次处理才能排放,该方法同样不适用。对于上述两种方法的原理在此不做分析。

3.四方金矿尾矿库含氰废水处理现状

四方金矿尾矿库含氰废水在库内自然沉淀澄清,尾矿澄清水及渗流水通过库内溢流涵洞及排渗系统排至坝前回水池,经活性炭吸附池、吸附塔过滤吸附后,全部输送至生产系统循环利用,不外排,事故状态下需外排时,则引入外排废水搅拌槽加漂白粉搅拌处理,再经过沉淀池,使外排废水中的CN-、pH、SS、COD等指标达到允许排放标准后外排。因此,四方金矿尾矿库含氰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废水循环法、活性炭催化分解法、碱性氯化法与自然净化法。

4.几点建议

四方金矿尾矿澄清水及渗流水正常情况下全部回用于生产系统,回水处理系统目前运行良好,为了在事故状态下保证达标排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外排水CN-浓度,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从反应动力学角度研究,在碱性氯化法工艺中采用的是全返混式反应器,为了使CN-浓度降低到0.5mg/L以下甚至更低,在总反应时间或搅拌槽有效容积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几个小体积搅拌槽串联比采用一个大容积的搅拌槽处理效果好得多。由于氯氧化氰化物的反应速度较快,反应器数量超过3台无多大意义。因此,可设置两个搅拌槽,事故状态下,二者串联使用,只在第一个搅拌槽投加漂白粉,第二个搅拌槽无需投加,以便使反应进行完全。

空气净化活性炭范文

【关键词】竹炭网,无土盆栽,健康,环保

一、引言

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养生之道,保健意识愈加强烈,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竹炭业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使用竹炭制品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竹炭产品也正以其独特性和实用性被大众接受和使用,市场也正逐步走向成熟。

二、竹炭的认识

竹炭是用四、五年以上生长期的毛竹,高温烧制28天而成,具有金属光泽、良好导电性、高硬度、丰富的孔隙等特点;竹炭的多微孔结构使其不仅具有水份平衡作用,吸潮除湿、去味保暖等功效,而且能净化空气和水质,并释放负离子和远红外线,从而清新空气,有益人体健康。

(一)超强的吸附功能。竹炭纤维内部有微孔、中孔和大孔,且比表面积大。据测定,1cm3竹炭的比表面积可达350m2,使竹炭纺织品能吸附多种有害气体,消除体臭和空气中的异味。此外,经高温炭化的竹炭吸附甲醛后不易脱附,而低温炭化的竹炭对甲醛的吸附能力比较弱,并发现竹炭在50℃时对甲醛有很好的吸附,亦即在夏天的高温天气中竹炭纤维对甲醛仍有比较理想的吸附效果。

(二)自动调节湿度、吸湿、蓄热保暖性能

(1)自动调节湿度性能:高平衡回潮率和保湿率赋予了竹炭纤维调湿的功能,起到除湿与干燥的功效。在高湿度环境下,竹炭纤维具有吸湿导汗功能,可使人体局部湿度下降到舒适度的60%。研究表明,在相对湿度95%时,竹炭的吸湿率可达14%;而在干燥环境下,竹炭纤维又可把吸入的水分释放出来,形成一个温、湿度良好的局域空间。因此,该纤维具有空调纤维的美誉。

(2)吸湿性能:竹炭纤维的表面、截面均为蜂窝状微孔结构,在夏季,由其制成的轻薄织物,微孔可快速吸收皮肤散发的湿气和汗液,并向周围空气快速扩散,保持皮肤干爽,使户外运动者持续保持干爽舒适的姿态。

(3)蓄热保暖性能:由于竹炭纤维的表面、截面均为蜂窝状微孔结构。在冬季,由其制成的厚实织物,微孔中能够储存大量热量,利用不同的编织工艺,可以使织物具有阻隔空气流通、防止冷空气入侵的功能,穿在身上既轻盈又保暖。

(4)特殊的保健功能。负离子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有镇静、催眠、镇痛、镇咳等功效,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增强人体免疫力。而竹炭纤维能够持续释放负离子,有益于身体健康。能够吸收和再释放4~14μm的远红外线,而此段波长的远红外线与生物之生长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故又称为“生育光线”或“成长光线”。

三、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目的。竹炭含有多种植物所需天然矿物质,可净化水质,适用于化肥,为水培植物提供一个健康营养充沛的生长环境;竹炭能自然释放远红外线,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从而使人的神经松驰,缓解疲劳,减轻压力,提高睡眠质量;竹炭产生的负离子,能净化空气,改善人们家居生活,促进新陈代谢。而将竹炭网与无土盆栽栽培技术相结合,不仅充分利用了竹炭网的功能,为人们营造一个休闲、自然又健康的室内居家环境,还有利于节约空间。

(二)方法。竹炭网无土盆栽栽培技术的探究,前期将致力于观察现代人生活现状,了解竹炭业的现状,也更进一步认识竹炭的特点。之后,采用深入实践的考察方法,查阅资料,明确该项目面向的群体以及社会需求,了解该项目可实施性的大小及必要性所在,确立项目的研究方案,发放问卷,同时辅以网上问卷调查。以抽样调查的科学方法,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结果。然后进行实验研究,对竹炭网吸收水份能力进行相关测试,以及不同竹炭网的厚度所吸附的水份所能到达的最高高度,当然也要考虑主体框架不往后倾的旋转控制支点应设立为多高才是最佳等问题。根据最终所确定的尺寸和比例,以及可实施数据,将该项目落于实际。

(三)结果。该系统(如图)采用一种新型水培方式及水培方法,水培植物的根系由上至下分为吸收营养的营养根、呼吸氧气的呼吸根以及吸收水分的吸水根。所述的根系在具有吸水浸透性的竹炭网里有充足的氧气。因此它具有环保,无需特意料理等特点。

盆栽架主体是一个竹木框架,分隔成单个水培间,内部置有一层竹炭网,底端装有4个万向轮,便于在室内外活动。所述单个水培间是由数个竹框架单个隔开,而内部依旧整体相连通。因此从形式上来看,虚实结合。盆栽架将可自由调整距离的固定装置与水培植物相互结合,可灵活移动,简单、实用、操作简便。既是盆栽也是简易绿化的屏风,盆栽架不但在使用上相当便捷,而且可以从中平添培育水培植物的乐趣。

本次对于竹炭网与无土盆栽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只是初步探究,竹炭网无土栽培盆栽架可作房间隔板,吸尘降噪,加湿净化空气,成为一个高品质的室内绿化装饰品。因此竹炭网无土盆栽架可放置于卧室、厨房、餐厅、办公场所、休闲景点或其他公共空间,在提高审美意识的同时,还倡导了环保型的生活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竹炭网无土盆栽这样的产品,一定会得到消费者认同和推广的。

参考文献:

[1]林裕仁,黄国雄.台湾竹炭业之发展与现况[J].林业研究专讯,2008.

空气净化活性炭范文篇3

关键词:室内空气;动态净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Q93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及危害

1.1室内空气污染物按照污染源和污染类型可分为:(1)化学污染物: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醚、酯等有机物,硫、砷、镉、铅、汞等可溶性重金属和粉尘颗粒物,等等。(2)放射性污染:包括氡、钍、镭等放射性物质。(3)生物污染物:军团菌、放线菌、曲霉菌、葡萄状穗霉菌、病菌等。(4)电磁辐射:来源于计算机、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炉等。

1.2室内空气污染主要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室内空气污染的甲醛超标会对人体的眼睛、鼻子、喉、皮肤等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特别对人体的眼睛、皮肤刺激更大,长期处于甲醛超标的室内环境中,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新生儿体质下降、染色体异常,严重的诱发鼻咽癌,甚至侵害人体神经系统等。室内空气中苯超标容易引起人体中枢神经麻醉,出现头昏、恶心、乏力等症状,严重的引起人体昏迷甚至因为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长期处于苯超标的室内环境中,会导致人体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破坏人体造血功能引发白血病。苯对女性的危害更大,在育龄妇女长期吸入含苯的空气会导致月经失调,甚至并发妊娠病,严重的导致胎儿畸形。室内空气中氨超标会导致人体出现流泪、声音嘶哑、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导致人体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室内氡超标容易损伤人体呼吸系统,并且被人体吸收的氡会随着血液游走全身,进入肺部就会让肺细胞受损,诱发人类肺癌。人体长期在氡超标的室内环境中,会出现乏力、白细胞降低等症状,严重的诱发不孕、不育、胎儿畸形、遗传病等症状。

2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理论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是追求室内空气洁净环境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主要通过粗效、中效、高效三种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掉空气中的微粒,得到洁净空气,然后通过中央空调匀速的送风吹走有微粒的空气,让室内空气达到净化。当前我国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是从工业尾气治理技术发展而来,主要包括除尘技术、气体净化技术、杀菌消毒技术。现在我国的室内空气净化除尘技术主要采用活性炭过滤法,杀菌消毒技术主要采用紫外线杀菌消毒技术,近年来,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也发展迅速,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主要是将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氧化剂,通过紫外光进行照射,激发空气中的氧和水分子,然后让含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氧化来分解空气里面各种有机物、甲醛、细菌等。

3.1第一代空气净化方法

第一代空气净化方法以物理净化技术为主,但是对污染物的治理只治标不治本。常用的物理净化方法有:通风换气法、吸附法、过滤法、静电法。

3.1.1通风换气法

通风换气式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手段,主要是在室内开窗保持通风或者安装换气机,这种方式最为经济有效并且简单环保;因为开窗通风换气时,当室内平均风速满足通风率的要求时,可减少甲醛的蓄积;而且合理使用空调的附加功能,如负离子发生器、高效过滤等功能,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一定的作用,但所起的作用有限,不能完全依赖;因此,综合来看通风换气方式对室内空气污染情况一般的室内场所较为实用,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程度较重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1.2吸附法

吸附法主要利用一些吸附能力较强的物质来吸附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达到室内空气净化的效果。现在较为常见的一种吸附式就是活性炭吸附,但是活性炭有一定的缺陷,因此活性炭吸附在室内空气净化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几年关于活性炭吸附出了一些新的产品,如蜂窝状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等,这些新的活性炭吸附其吸附性能较好,能够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一些有害气体,并且还有吸附一些室内空气在的颗粒物。目前室内空气中净化低浓度污染物,活性炭非常有效,在目前室内空气净化设备中,活性炭也是过滤滤芯的一种主要材料。活性炭具有的良好吸附性能,但是由于它将吸附的污染物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再生重复使用较难。

3.1.3过滤法

室内空气净化过滤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方式,通过设置过滤材料对室内空气过滤、筛选、拦截等作用,将室内悬浮在空气中的一些大于或者接近过滤材料孔径的固体微粒或者液体微粒截留下来,达到室内空气净化的目的。室内空气净化过滤器主要有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三种。过滤方式能够去除室内空气中的一些颗粒污染物,但是不能去除气态污染物,这种室内空气净化方式还不够完善,室内空气净化效果还不佳。

3.1.4静电法

静电技术主要应用在小环境的空气净化中,是目前一种较为新型的室内空气净化手段。静电技术是利用高压静电场形成的电晕,让电晕溢出的带电粒子在空气中运动并且碰撞和吸附到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之上,然后让空气中的灰尘在电场力作用下沉积滑落,这样去除空气中污染物,达到室内空气净化的目的。静电技术的利用一般是在室内空间较小的地方进行空气净化,具有高效的除尘作用,除尘效率在90%以上,由于空气中的细菌大多都吸附在尘埃颗粒上,所以通过减少空气中微粒数量而相应的减少了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等,但是静电技术并不能去除室内空气中的一些有害气体,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臭氧,而臭氧达到一定浓度会有害于人体健康。在空调及其他室内的净化装置大多采用静电过滤技术。

3.2第二代空气净化方法

第二代空气净化方法是以臭氧净化和生物净化为主,这是一种较理想的空气净化方法。

3.2.1臭氧净化方法

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和高效消毒的作用,所以将臭氧和室内的空气混合,可以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同时臭氧的强氧化性可以分解带有异味的无机或有机物质,起到消除异味的作用。所以臭氧被广发应用于医院、公共场所、特殊场所等。

3.2.2生物过滤法

生物过滤法是基于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能将空气中有机污染物转化为H2O、CO2和生物质而发展起来的,它通常由一个结构简单的具有固定微生物群落的填料层组成,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物理特性(结构、孔隙度、比表面积、保水性容量等)和生物特性(提供无机营养和特殊的生物活性)。该法对低浓度臭味和有毒气体的处理效果明显,已成为去除空气中有机污染物有效而廉价的方法。但该法过程缓慢,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有选择性,运行和维护过程需要一定的微生物知识。

3第三代空气净化方法

第三代空气净化方法主要是通过降解空气中的挥发有机物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常用的净化方法有催化法、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法。

3.3.1光催化法

光催化法主要是利用催化剂的光催化性,氧化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甲醛产生CO2和H2O。可用于光催化技术的催化剂包括TiO2、SnO2、ZnO、WO3等,其中TiO2因其氧化还原能力强、化学稳定性高及无毒的特性而被广泛研究。光催化技术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之一,对空气中甲醛、氨气等污染物的去除降解效率很高,用于光催化的纳米TiO2同时还具有杀灭微生物的功能。但该技术不能净化空气中的悬浮物及细颗粒物,催化剂微孔易被颗粒物堵塞而失活,且成本较高,难以和常规环保技术竞争。

3.3.2等离子体空气净化

等离子空气净化法是在室温、常压下,气体被强电磁场电离出正电和负电的粒子,而整体是中性的状态,形成等离子体,这些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可以将有害气体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在等离子产生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紫外线,而这些紫外线对DNA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而且高浓度的离子会对细菌产生电离作用,因此等离子空气净化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同时,激化高能电子同废气中气体分子作用而产生丰富的离子和自由基等活性粒子,这些活性粒子再同污染物分子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生成低毒性的无机小分子化合物。等离子体产生的方法主要有低气压辉光放电法、电子束照射法、电晕放电法等。

4第四代空气净化方法

第四代空气净化方法弥补了前三代空气净化方法只利用单一净化方法的弊端,采用将人、机(空气净化装置)、环境(室内外环境)三者作为统一整体的思路,综合协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空气净化到最佳效果,并且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5结束语:

目前我国在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措施方面的研究正处于实验室向大规模工业化过渡阶段,要完全适应市场要求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应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光量子效率。同时,应加强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宣传,切实提高全民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的意识,以期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元元,张立志.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暖通空调,2006.

[2]王莹,李光浩.室内空气污染与防治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动态,2005(4).

[3]丁照兵,李娟,李波.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研究综述[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8,25(2).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纳税人申请报告15篇
  • 下一篇:【好作文整理】中秋节日记模板集锦五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