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例(3篇)

时间: 2024-01-07 栏目:公文范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企业竞争力企业绩效

一、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被西方企业界的管理实践证明是企业获得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途径。按照Wright&McMahan的定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为能够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1、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企业的绩效是通过有效地为顾客提品和服务体现出来的,其载体就是企业的员工队伍,所以企业人力资源是设计、生产和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创造顾客价值以及组织自身价值的关键。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源投资等管理活动,改善员工的工作知识和技能,激励、协调员工的工作动机与角色行为,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度与工作绩效,提高企业组织的产出质量与效率。

2、获取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企业通过不断创新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活动,获得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能获得这种持续竞争优势主要是由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系统性、模糊性、嵌入性和路径依赖性,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具体活动是一个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有机系统。一项人力资源实践活动必须有其他部分的配合,必须与企业的历史和员工发展状况等方面吻合才能取得成功,这使得竞争者很难模仿和取得同样的效果。

3、服务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职能的参与程度。企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有一个清晰支持组织使命和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的业务发展总战略及竞争战略相匹配,能够增强企业的战略执行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绩效

大量研究证实,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层面的绩效具有相关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重点转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机理,探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途径。

1、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对组织具有重大价值。组织应该将人看作资本,并如同投资于机器一样投资于人,应将对员工培训、保留、激励的成本看作投资于组织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共同构成组织的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理解框架,该理论强调通过投资于员工的人力资本提升组织生产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者将人力资本看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的中介变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本含量。当员工所具有的人力资本能够对顾客产生价值时,便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在实证研究中往往将每一项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叠加为一个整体变量来衡量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组织绩效中有多少能够为某一项人力资本投资活动作出解释。

2、行为理论。行为理论植根于角色理论,关注员工与组织之间相互依赖的角色行为。行为理论认为,角色行为是员工的个人重复行为,并且与其他人的重复性活动相联系,员工行为与组织行为的互动最终导致预期结果的产生。行为理论为理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提供了另一种途径。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暗含了组织所期望的员工角色信息,员工遵循这一角色信息采取相应的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员工的行为方式反映了其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理解与解释。行为理论假设组织将战略人力资源实践作为管理员工行为的工具,并且认为不同的战略强调不同的行为规则。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准确地识别实施公司战略的行为,为员工提供机会以实现预期行为,保证员工具有必备的胜任能力,激励员工朝组织需要的方向努力。

3、资源理论。基于资源理论,人力资源被看作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能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得到培育,从而实现企业的高绩效。基于资源理论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最具特色的是将人力资源看成一个系统,它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具有难以交易、难以模仿、稀缺、独特等特点,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组织的竞争优势通过严格的选拔过程、持续的培训、高吸引力的薪酬计划、支持性的组织文化以及其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而获取。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部门被看作是控制稀缺性资源的机构,它控制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必要能力,稀缺性资源保证了其不可模仿性。竞争对手模仿单个的人力资源实践较为容易,但是要复制由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却很困难。即使竞争对手能够复制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由于复制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不与组织的特定战略或内部情景环境一致,复制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基于资源理论研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能深入地了解组织通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价值的过程和机制。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始终是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也以实现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为目标。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可以从个体层面、企业层面来考察人力资源管理,最后实现个体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统一。

1、个体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员工个体为中心展开。按照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个体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三个阶段――招聘前的管理、招聘中的管理和招聘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前,管理工作主要是工作分析、工作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中,管理工作主要是招聘和挑选;招聘后则包括培训开发、激励、领导、沟通、绩效评估、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等等。可以把个体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两个方面的职能,即能力管理和行为管理。能力管理要实现能力目标,即使员工拥有其工作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能力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力获取管理,即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获得某种优势资源;二是能力保持管理,即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把某种优势资源保留在企业内。行为管理强调拥有一定能力的员工个体在工作中的动机和努力程度,即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献身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要围绕能力目标和行为目标进行,从而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竞争优势密切联系起来。

2、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展开。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个体层面已形成的竞争优势上确定企业的经营战略,提高企业效率、效益和竞争力。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源的战略匹配管理与战略弹性管理;二是人力资源的效益管理。

战略匹配管理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企业内部结构之间的协调一致。战略弹性是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保证企业战略与结构对经营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与经营战略相互依存的关系,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获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企业战略的形成与实施有赖于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信念和行为,因此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时,应该考虑环境和人力资源现状,把人的因素作为第一位的因素。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之间保持高度协调一致,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结构的一致性、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之间的一致性(包括战略匹配和战略弹性)。

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的效益管理,这也是当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课题。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的,因此必须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营战略的贡献程度,即人力资源的效益,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贡献份额和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所消耗资源之间的比率。

3、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个体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统一。要确保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个体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统一,并形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首先需要实现企业与员工的价值整合,即价值观的统一。知识经济时代,实施企业与员工的价值整合,让员工融入企业文化,就能够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其次要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整合。实施利益整合,形成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关键在于企业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模型和薪酬评价体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驱动企业与员工。绩效考核和薪酬评价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同时要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最后,应实施企业与员工的职位整合,追求人与职位的最佳匹配。这是企业与员工走向全方位整合的重要一步,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前提,也促使人们重新对企业结构进行思考。在以知识型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中,知识型员工是主体,管理者则处于一种支持性地位,充当规划和协调的角色。因此,要达到员工与企业职位的整合,必须重新设计工作任务,进行透彻的职务分析,通过多种渠道科学地招聘员工,并进行适当的培训。

四、结论

人力作为一种资源,具备有价值、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性质,而保证人力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和成本优势则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办法。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行为理论和资源理论整合的视角,可以研究上述因素协同作用时的影响机制。

【参考文献】

[1]Wright,P.M.,Dunford,B.B.,&Snell,S.A.,HumanResourcesandtheResourceBasedViewoftheFirm[J].JournalofManagement,27,2001.

[2]Wright,P.M.&Mcmahan,G.C.,TheoreticalPerspectivesforStrategyHumanResourceManagement[J].JournalofManagement,18,1992.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农业和能源产业两大方面,分析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宁夏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宁夏农业能源优势特色产业

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地域小、人口少,既不沿边也不靠海,是典型的内陆省区;既是民族地区,又是革命老区,是全国几个集中贫困连片地区之一;既有引黄灌区,又有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有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地理特征明显,在西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西部的缩影。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虽然宁夏发展较快,但与全国相比,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竞争力较弱。2008年,宁夏人均GDP为17892元(全国22640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全国15781元),相当于全国的81%,农民人均纯收入3682元(全国为4761元),相当于全国的77%。可见,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较慢,要使宁夏实现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跨越式发展”目标,还需要奋起直追。宁夏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把发展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缩小落后差距、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措施。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就必须充分认识宁夏农业、能源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努力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本文拟立足宁夏区情,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制约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宁夏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对策,目的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宁夏经济发展新跨越,促进宁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在农业产业方面,确立了加快构建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特色农业和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三大区域”产业体系。注重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构建,突出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有效衔接,主攻标准化生产、科技保障、质量安全、农民素质提升、产业化经营和政策扶持等六大支撑体系建设,枸杞、奶牛、清真牛羊肉、马铃薯、淡水鱼、瓜菜、优质粮、酿酒葡萄等区域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长红枣、引黄灌区蔬菜、南部山区小杂粮、中药材等产业规模也在逐步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宁夏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较大成绩。2008年,宁夏优势特色农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0%以上来自优势特色产业。枸杞产量占全国的50%,出口量超过全国的60%,液态奶产量居全国第八位。全区基本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产业基础。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农产品产业竞争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激烈。

在能源产业方面,宁夏有着丰富的资源,能源优势突出,煤、水、油、气、电五种能源兼备。煤炭资源储量多,开采条件优越,人均煤炭基础储量居全国第3位;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匮乏;水能蕴藏量230多万千瓦,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二位。宁夏境内蕴藏的化工材料、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等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50多种。能源资源储量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宁夏能源工业发展的重点,即以发展煤炭和电力工业为主。目前,宁夏煤炭工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电源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电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电网安全运行情况良好。

煤炭资源是宁夏的第一大优势资源,作为举宁夏全区之力建设的“一号工程”即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重点发展的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是一个集煤炭、电力、煤化工及公共设施开发于一体的大型多元化工业基地,煤炭储量丰富,己探明储量270亿吨,煤质优良。宁东基地还有取水便利、外部运输环境优越和不占耕地等优势条件。规划到2022年,基地煤炭生产能力超过1亿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600万千瓦,外送电1000万千瓦。初步测算,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增加值1350亿元,新增地方财政收入180亿元,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超过80万人。开发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宁夏实现对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并在全区范围内实现空间上优化布局的重要途径,是切合宁夏实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将对宁夏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起到决定性作用。

目前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集中度不高,市场化程度低。近几年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较快,经济效益凸现,但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落后,分散经营问题十分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产量低,产品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差。生产以农户为主,企业经营比重低。农户与企业在生产中因资金投入、技术、市场信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效益明显低于企业;且农户市场意识较差,生产安排随意而分散,产品外销优势不明显。如中宁被誉为“中国枸杞之乡”,种植基本以散户为主,对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都较为随意。奶业、苹果等产业也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的产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脱节。由于规模养殖少,分散养殖成本高,加之加工能力过剩,致使现有的龙头加工企业原料严重不足,无法承接国内外批量订单,影响加工和养殖效益。

产业技术含量低。随着产品向国际化发展,宁夏的农产品的生产不仅要满足规格化和标准化的要求,而且要符合营养、卫生、安全的标准,经得起检验检疫。目前,宁夏农户对一些农产品的质量意识、商品意识不足,标准化意识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农户是弱势群体,缺乏技术指导。公司大户有能力聘请本地专家或外地技术能手进行指导和管理,生产水平较高,效益明显。但是对于农户而言,受经济和文化水平制约,大多还处于学习摸索和提高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夏已经形成了一批相对成熟的产业综合配套技术,但受技术保障体系不健全、技术推广机制不完善、推广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弱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全区特别是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综合高效配套技术到位率低,标准化技术、无公害技术、环境调控技术、防止病虫害技术、防疫技术、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率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量、质量、效益不高。

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较低,产业链条短,缺乏强势龙头企业的带动。宁夏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近万家,但精深加工能力弱、科技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农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企业,产业类同现象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多。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少,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弱。如枸杞的再加工形成枸杞系列产品不多;牛羊肉有其特色,但清真品牌不多;牛奶业有其优势,但未形成全国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淡水鱼的发展因有黄河之利,条件优越、污染程度低,但未形成自己的加工优势;马铃薯南部山区有比较优势,如川区早熟型菜用马铃薯外销效益好,但精深加工水平低以及未与农户建立经济共同体关系影响规模效益。

品牌培育滞后,靠品牌开拓市场的力度不够。目前,宁夏农产品品牌的个性化和优势尚未开发出来。农产品品牌的个性化培育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的知名品牌稀缺。即使是已开发的品牌,其保护难度也较大。以枸杞为例,中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枸杞产品的中心集散地,但由于外地枸杞的大量涌入,使中宁枸杞市场出现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不规范现象,甚至出现了一些外地枸杞掺入中宁枸杞中或装入中宁枸杞商标包装物进行销售的现象,给中宁枸杞品牌保护增添了难度,从而使依靠品牌开拓市场的力度大打折扣。

农业投融资渠道单一,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不够。近年来,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投入严重滞后于生产建设的需求,自治区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的扶持力度,但产业投资的主体依然是农民,在政府财政投入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民自有资金有限,产业建设资金只有通过信贷资金来完成。然而,农业投融资渠道单一,信贷资金严重不足,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村金融信贷突出了商业化、市场化供给,贫困农户、农村小企业、农村社区公共金融产品需求供给萎缩甚至无人问津。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从农村金融机构一般能取得一定贷款,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农户往往贷不上款,一些农户为解燃眉之急只好借高利贷。许多农户虽然有好的经营项目,但因无资金投入不能抢时间抓机遇白白错失发展机会。

(二)能源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宁夏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即煤炭和电力工业来看,突出问题表现为:一是煤炭生产规模偏小,技术装备能力弱,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不高。二是煤炭、电力价格市场化程度低,直接影响能源产业的发展。与全国和周边省区比较,宁夏煤炭和电力价格均处于较低水平。区内供应电厂的动力煤基本上执行的是计划合同价,和市场价差距较大,有些煤矿价格“倒挂”,亏损严重。同时,由于宁夏上网电价偏低等原因,即使执行目前供应电厂动力煤的价格,发电企业仍感到难以承受,有些电厂出现亏损,有些效益明显下滑,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煤电价格没有理顺,直接影响宁夏能源工业的发展。三是煤炭生产增长不能满足煤炭需求增长,电煤供应紧张。近年来,煤炭基地和电源项目开发显著加快,而电网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在新的电网未建成以前,现有输电能力十分有限。随着大电源的陆续投产,火电利用小时呈迅速下降趋势,电网公司和发电企业经营都面临较大困难。

从宁夏的“一号工程”宁东基地来看,虽然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宁东地区距离国内外经济中心和主要市场较远,物流成本高、压力大,大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因此削弱;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技术、人才等对外的依赖性高,关键技术和高端人才短缺,自主关键技术的缺失,可能会增加项目建设与运行的难度,专业人才的缺乏将成为宁东基地长远发展的制约。目前,国际领先水平的煤化工关键技术多数掌握在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手中,我国企业自主开发的工艺路线、科技成果相对较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宁东基地上马建设的煤化工项目基本都是从国外企业引进技术。

在监管方面,宁东基地多头管理、职能交叉问题严重,难以形成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的合力。宁东基地主要分为宁东煤化工园区、临河综合工业园区、灵州综合工业园区和太阳山工业园区这四个集中开发的园区。在自治区层面,宁夏政府组建了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履行管理职能;银川市特别成立宁东基地管委会,负责管理宁东、临河和灵州三个园区;吴忠市也成立了管委会对其辖区内的太阳山工业园区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属于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中的“纵向协调型”管理体制,它使得各大工业区的管理机构和经济管理权限分散,基本上都处于各自为阵的状态,难以形成合力。而且,由于多级管理,盲目招商,影响宁东整体规划。

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对策

发展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集中度不高、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下功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扩大经济总量,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加快发展。成本低、效益好的规模化生产和服务,是贯穿于现代工业化过程的主旋律。宁夏尚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尤其要把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规模化上。陕西就充分利用渭北独特的气候和土壤资源发展苹果产业,通过大范围推广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在渭北二十多个县形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产量、质量全国第一,成为我国苹果和果汁出口的主要基地,当地群众成为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的直接受益者。事实证明,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就能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地区经济实力。

发展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必须完善质量安全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管理,强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监管。积极推进产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其次,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集团,把支持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再次,要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在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区和集散地,建设一批大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发展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必须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是推动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提升农业产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的根本途径,整合资源、聚集优势,高强度扶持、超常规培育,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筛选强壮一批,另一方面引进发展一批。要培育知名品牌,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龙头企业集团化、集群化发展。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其合作,加强对关键技术的攻关,不断开发有机、绿色农产品新品种。

发展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必须实施名牌战略,以品牌化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有特色资源优势的商标是无价之宝,是地域经济的旗帜,是特色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特色资源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谁拥有消费者信赖的品牌,谁就能在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设计、营销等高增值环节掌握主动权。只有做大品牌,才能做大特色优势产业。然而,品牌的设计、推广、建设需要有一个具有一定实力投入的主体,但目前宁夏农业生产的主体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分散农户,不具备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保护的能力,所以需要政府的各种支持。政府应实施名牌产品的政府公关,树立良好的形象,考虑成为农产品品牌的代言人,集中财力物力人力进行现有优势品牌的保护。政府还应在金融、税收、出口补贴、技术等方面出政策出资金扶持品牌建设,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达标认证,鼓励企业或农户或农业合作组织积极申报“名牌农产品”、“著名商标”、“原产地保护”等,创建自主品牌。

发展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必须改革政府支农方式,创新农业的金融支持环境,发挥投融资最大效应。政府一方面应加大对农业教育、科研、病虫害控制、基础设施服务、自然灾害救济等方面的投资,把原有的主要补贴流通环节更多地转向补贴生产环节和农民,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凡是直接补贴给农民的资金,都要“一卡通”直接到户,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强农业金融贷款力度。农户的显著特点决定了必须有相应的零星分散、额度小、总量大的金融服务与之相适应,所以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十分必要,对一些小农户可以采用小额贷款形式对其进行扶持,政府可以与银行一起进行扶持,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

(二)能源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对策

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新上煤矿建设项目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调整优化矿井规模结构,加快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集约化和规模化开发水平。对现有达不到最小规模标准的小煤矿,鼓励大型煤炭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小煤矿之间实施资源整合、联合重组。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做好节能减排和质量安全工作,增强宁夏煤炭企业的竞争力。

坚持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方向,完善煤炭价格形成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坚持宁夏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逐步开放宁夏煤炭市场价格。用征收自治区煤炭可持续发展调节基金的政策手段,调节煤炭生产企业因资源涨价的过高收益。供应火电厂的动力煤价格要逐步与市场接轨,在提高煤炭价格的同时,相应提高发电企业上网电价,逐步理顺煤电产业链的价格关系,待全国煤电市场条件成熟时,实现煤电一体化。

加快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针对目前宁东化工基地存在的问题,主要应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缺乏相关成熟工艺的情况下,企业采用国外技术建设项目虽然无奈,却也是趋利避害的一种理性选择。但受制于人的滋味终归是不好受的。实际上,单从研发角度来看,我国在现代煤化工领域并不落后,但是工程化速度太慢。今后,宁东化工基地的研发部门和工程技术部门应该加强联合,把已有成果转变为工程技术,力争建成部级煤化工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就人才而言,应该说宁夏具备一定的基础。宁东基地周边的宁夏化工厂、宁夏炼油厂、兰州化工厂、兰州石化等,可以向基地分流一部分化工技术人才。一些职业院校也可以扩大招生规模,定向为宁东基地培养人才。此外,宁东基地应努力搭建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平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技术人才。由于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目前入驻基地的企业之间已经出现了相互“挖墙脚”的现象,所以,宁东基地的人才引进与储备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引进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宁夏政府应在人才事业空间、收入状况、生活配套、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下大力气解决。

第三,完善宁东管理体制。宁东管理体制应遵循集中统一原则、便捷高效原则和科学布局原则,增强宁东基地项目建设合力。要成立宁东部级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授予相应职权,内设规划、生产管理、招商引资、财政等职能部门。其他各职能部门也应本着精干高效原则组建,或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各职能厅局派出机构履行职责。4个工业园区可设综合办事处,受管委会直接领导。

参考文献:

1.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委党校,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宁夏区情数据手册2008-2009[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2.陈红,眭睦.宁夏枸杞国际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篇3

关键词:后发优势机制经济追赶模式中国经济

理论分析:后发优势机制的核心

在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内部积累,以自然演进的方式而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过程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发展中国家通过利用“后发优势机制”无疑将加速这一过程。“后发优势机制”是指,发展中国家在融入全球化过程中,通过建立与外部先进经济的联系,形成一种由于“落差”而产生的外部动力,在外力带动下,经济起飞并实现高速增长;外力的作用能否真正发挥,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于发展中国家自身;外力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发展中国家能否持续将其内生化为自身动力。

在经济起飞的初始阶段,后发优势是低级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如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后发优势发挥和实现过程中,高级的要素禀赋不断形成和持续积累,如人力资本形成且存量不断增加,从而更高层次的后发优势被创造出来并得以利用。但是,后发优势的实现和提升并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政策,增加生产性资本积累和超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在经济赶超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制度学习和强制变迁进行社会资本积累。简言之,“后发优势机制”是将外部动力内生化为自身动力、并不断提升后发优势的过程。由此可见,外部动力仅是经济起飞和追赶的催化剂,经济追赶的真正动力来自于发展中经济的内部积累。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可借助的催化剂—外部动力—包括:外资、外部市场、外源性技术以及外部制度。发展中经济所能够借助的外部动力并不相同,如东亚在发展初期为了避免外国资本对本国或地区经济的冲击和控制,较少地利用了外部资金,而较多地利用了外部市场,普遍采取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而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起飞的初始阶段就较多地利用了外资。

不管以何种方式利用何种外部动力,其作用的真正发挥取决于在使用外力过程中,能否将其内生化为自身的社会能力(技术能力+制度能力),否则,外力的利用将是一个孕育经济危机的过程。如对外源性技术的过分依赖,可能导致经济陷入“技术追赶陷阱”,利用外源性技术的关键是将其内生化为自身的技术能力;生硬地移植外来制度可能引发自身经济体系崩溃,“休克疗法”式经济转型直接导致前苏联的解体,因此移植外来制度要注重与本国制度和文化环境的融合;对外资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拉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陷入“债务危机”,因而只有以技术标准来衡量外资的作用,才能有效避免外资的负面影响,并在利用外资时形成“后发优势叠加效应”,通过利用外资不仅缓解资金匮乏,而且,在输入资本的同时,输入国外的先进技术,新加坡主要以引进直接投资的方式利用外资,有效促进了本国的技术升级和经济增长;同理,利用外部市场的出口战略如果不以技术升级为目标,可能沦为发达国家的资源供给国。

实证分析:外需拉动型增长战略的国际比较

本文以外需拉动型增长战略的国际比较为例,对后发优势机制的核心在于将外部动力内生化为自身能力的结论进行实证分析。外需拉动型增长建立于存在外需这一前提之下,如果一旦外需消失,这种增长模式的脆弱性将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在外需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出口推动经济发展也是有条件的,仅仅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出口初级产品获取外汇收入的战略并不成功。

拉美在这方面是不成功的典型,19世纪下半叶拉美各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它们具有比较优势的矿产品和农产品,虽然某些拉美国家确实从这种发展战略中得到暂时的好处,但这些国家却不属于发达国家之列,其根本原因就是技术落后,在国内没有发达的工业体系,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经常性地遭到来自发达国家的战争威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进程;俄罗斯曾将经济增长寄托于依靠原油出口获取大量外汇收入,被学术界称为“科威特化”。

自然资源出口增加反而阻碍经济发展的例子还曾发生在发达国家荷兰,20世纪60年代,荷兰发现了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随着开采和出口量的上升,出口收入快速增长,然而,天然气出口收入的扩大产生了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副作用:由于出口外汇收入增加导致本币升值,使得制造业部门处于不利地位,制造业的不景气进而导致失业率上升,这种由自然资源的“繁荣”带来的副作用,被冠上了一个专门术语—“荷兰病”,它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继出现在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和墨西哥等国家,“荷兰病”现象更有力地说明了依赖自然资源出口对于制造业本来就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可取的。

因此,扩大出口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取外汇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在贸易中学习”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当以技术为标准衡量出口战略时,贸易保护就是必不可少的,在本国技术不成熟、产业处于幼稚时期,通过进口替代避免外国竞争者的冲击;当本国技术水平提高后,产业进入成熟期,再通过开放引入外部竞争而提升本国技术能力。与此同时,引进的技术必须在应用于面向国际市场的生产中,才能够在更广范围内整合内部资源,并进一步拓展外部资源的利用空间;仅仅通过进口引进技术而不发展出口产业的模式,会造成国际收支失调等一系列问题,而由于外汇短缺,进口国外先进设备将受到限制。因此,利用外部市场的战略不是简单的扩大出口战略,准确地说应是“技术升级出口战略”,这与“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形成对照。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要有效利用后发优势,必须抓住这一机制的核心—在利用外力过程中将其内生化为自身动力,促使后进经济不断提升社会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制度能力的全面提升,而这也有赖于后进经济在经济追赶的早期阶段就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因而,以追赶为目标的“发展型政府”必须有意识地进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和积累,为外力内生化过程奠定内在条件。

后发优势机制在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应用

如果说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升级是经济增长本身,那么,外资、外部市场和外部制度能否得到有效利用的关键是,能否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外源性技术”并使之得到有效利用。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跨国公司对关键技术的转让是极为有限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倾向时有抬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在加强。这都增加了获取外源性技术的难度。

然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又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源性技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世界经济一体化将增强不同国家之间的知识外溢效应;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速度加快,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为发展中国家获取外源性技术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的低成本复制和高速传播特性既增强了技术模仿型后发优势、也增强了技术创新型后发优势,技术-经济范式的更迭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后来居上的契机。能否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利用后发优势机制的过程中,抓住其核心,将外力内生化为自身能力,归根结底,是一个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断投资和积累的过程。罗斯托所认为的发展中经济将重复发达经济走过的道路的“线性思维”虽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但他所主张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同样需依靠内部积累的看法,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我国经济的起飞时间并不是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所说的1952年,而是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以年均9.8%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gdp增长了68倍。然而,经济增长的“中国速度”从微观视角来看,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使得“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从而迅速提高了gdp比例,但这种“外需拉动型”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民工荒”现象成为这种增长模式的弊端显现,突如其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过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全球性经济危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当前我国过半的gdp由境内外资企业创造,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必须向依赖内需拉动的模式转换,这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

转向内需拉动模式并不意味着后发优势将不复存在,相反,追赶型经济可供利用的后发优势将从低层次后发优势提升为高层次后发优势。技术追赶模式必须作出调整和转换,从利用技术模仿后发优势提升为主要利用技术创新后发优势;制度建构也必须以有效激励自主创新为目标。在尽可能发挥和提升技术和制度后发优势的过程中,相应要求自然资源型、资本型、人力型后发优势的充分利用和适时提升。

从依赖自然资源比较优势,专业化于低附加值、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向依靠自然资源后发优势,发展节能型、生态友好型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转型;资本后发优势要求从低层次的“资本形成”后发优势向高层次的“知识外溢”后发优势提升,这需要调整引资政策、积极发展“研发型”对外投资;人力后发优势的利用要从低层次的劳动成本低廉优势向高层次人力资本投资后发优势转变,人力后发优势的提升意味着追赶型经济体在参与国际分工模式和内部发展模式上都必须进行转型,国际分工中须从以往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国际竞争优势、被动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落后产业转向主动选择和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融入国际分工,为国民创造从事“高质量活动”的条件。从经济发展模式来看,作为人口大国的追赶型经济,劳动成本的提升意味着必须从“低工资、低效率的外需拉动”模式向“高工资、高效率的内需拉动”模式转型。

我国的28个主要产业里,已经有21个被外资垄断和控制,这可以看作我国的危机,也可以看作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通过“刺激内需”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除了提升老百姓的购买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我国老百姓的钱花在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上,创造美国人福特曾创造的:让每个制造福特汽车的工人能买得起、并愿意买的是福特车,而不是别的车。让已经开放的我国退回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走向世界就不能避免国际竞争;正在崛起的我国要强化自身的实力,必须敢于竞争、乐于竞争。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展开竞争的主战场已转到本土市场。如何利用“后发优势机制”,增强自身技术能力,收复失陷的境内市场,恢复民族企业活力,依靠的是自主创新和民族品牌的国际(国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商务印书馆,1982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跨学科教学的内涵(6篇)
  • 下一篇:保安年度工作计划()(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