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08 栏目:公文范文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以经典的货币数量论为基础,通过对1990―2008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GDP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主要受制于所谓的通货膨胀惯性的影响,这反映出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效果滞后,亟待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

关键词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惯性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Gosselin(2008)通过实证分析指出,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变动、财政赤字正相关,与商业银行部的健康和央行的独立性负相关。熊鹭(2003)等人实证分析认为自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作为监测目标以来,货币供应量政策在大部分时候并不理想。

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以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进行通货膨胀成因分析。此分析方法的特点是不考虑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这是因为我国的金融体制还不像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经济对利率的反映相当灵敏,利率机制僵化,导致对通货膨胀的反映迟缓,影响甚微。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央行也只是把总的货币供给量作为管理目标,并没有倚重利率,因此,在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这种分析方法还是切合实际的。

二、模型的建立

回顾历史,经济学家已经发现了货币数量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通过考察费雪交易方程式,我们就可以分析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以及GDP之间的关系。

通货膨胀率可由比率来获得,是t期的一般价格指数,是t-1期的一般价格指数。另外,它也可由该比率的自然对数即得到。考察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我们用以下指标:(1)零售价格指数P;(2)表示中国实际GDP的Y;(3)作为货币供给一种度量的流通中的货币总数,这里我们用指标M1;(4)货币供给与实际GDP的比值M1/Y,(5)以表示通货膨胀率。以表示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成为这里我们讨论货币政策及其对通货膨胀产生效果的基础。

三、数据的选取与分析

国外的研究表明,当前货币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影响很微弱,可以忽略不计,货币增长率确实对通货膨胀率具有滞后效应,一般有6到12个月的时滞。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金融系统的传递机制很不完善,而且其过程也相当缓慢,故我们在这里就以年为考察期间。用我国自1990以来的年通货膨胀率、年货币增长率来做分析(见表1)。

由上可知,所有的变量都通过T检验,也通过DW检验,回归效果较好。

这个方程表明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不仅受到6年前的货币增长率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其中6年前1%的货币增长率会带来现期约0.06%的通货膨胀率,1年前1%的通货膨胀率会带来现期约1.67%的通货膨胀率。这说明,当局还没有意识到前一年的通货膨胀率或者是还没有来得及采取措施控制通货膨胀率,故存在所谓的通货膨胀惯性。这里2年前1%的通货膨胀率会使现期的通货膨胀率减少约0.67%,对此的解释是因为,当局已经意识到2年前的通货膨胀并采取措施进行了有效控制,故对现期的影响为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货币增长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相当滞后,而且也很不明显,我国通货膨胀率主要受制于所谓的通货膨胀惯性。

四、结论

第一,我国的货币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相当滞后,而且其效果也很不明显。这就为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央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刺激经济而不用担心其可能带来的通胀严重后果。

第二,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惯性”。从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会影响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率,而且还具有放大效应;前年的通货膨胀率则对下一年通货膨胀率具有负面效应。从这种结果我们可以知道,政府采取的遏制通货膨胀的政策虽然总的来说是有效的,但是这效果是比较滞后的,无法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三,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利率可以是一个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工具,但是上面的分析我们并没有引入利率,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金融体制还不完善,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利率机制相当僵化,还无法成为影响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为此,我们要以“入世”为契机,积极推进金融体制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这样我们才可以有更多影响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

参考文献:

[1]王中昭,李丽明.计量经济学实验及例题分析.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刘元春.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篇2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宏观调控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一)货币学派的解释

对于通货膨胀最直接的理论是货币供给量过高,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货币学派从经济增长速度与货币供给增长率来进行分析,定义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量高出需求量的货币现象,从而得出通货膨胀控制需要依赖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作用。

(二)新凯恩斯学派的解释

新凯恩斯学派将通货膨胀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需求拉动型,这类型通货膨胀的发生伴随着高需求和低失业率,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第二种成为成本推动型,是指由于成本上涨导致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第三种为固有型通货膨胀。由于雇员希望持续性提升工资,将成本费用传递至商品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又被称为称“惯性通货膨胀”或者“结构性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在通货膨胀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其重要程度一直有争议。货币学派一直坚信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决定性因素,而凯恩斯学派强调总需求的作用,认为货币供给仅仅是总需求的决定因素。

二、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一)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通货膨胀与物价水平密不可分,物价的持续性上涨是通货膨胀的特性。一般性的物价水平的提升与通货膨胀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物价上涨的因素有很多,通货膨胀是典型因素;同理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也比较多样。物价上涨并不能全面反映通货膨胀,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分。一般意义上,通货膨胀程度越高,物价上涨的速度就会越快,但是也要注意价格改革等因素对物价上涨的影响。

(二)对资金积累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资金积累有重要的影响。在通货膨胀的时期,政府、企业为了弥补通货膨胀对居民带来的损失,往往要对居民实施补贴。政府对居民直接实行物价补贴,而企业往往通过提升工资对员工实现补贴。按照现有资金的分配方式,会导致资金积累的减少,最终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水平。此外严重的通货膨胀会给居民带来恐慌情绪,这种恐慌情绪的蔓延会导致金融机构产生挤兑,形成抢购风潮,从而最终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通货膨胀会使得货币当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央行会收缩流动性,导致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将进一步紧缩。

(三)给投资消费带来不确定性因素

价格是调节市场生产消费的重要因素,货币价格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上真实的价格水平可以有效反应市场资源配置情况,而扭曲的市场价格难以对市场资源配置状况真实的进行反应。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市场价格被扭曲,扭曲的价格对市场形成一种误导,从而对资源造成浪费。市场主体的信息难以对称,信息不对称可能诱发新的投资冲动,从而使得资源更加难以得到有效配置。

(四)降低劳动生产率

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期间,企业生产者为了进一步赚取利润,只能提升商品的价格水平,而商品价格的迅速提升最终又会影响企业的销量,给企业带来损失,使得企业员工的实际利益将有可能受损,此时企业不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就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劳动生产率。

(五)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

通货膨胀会导致我国原本就不平等的收入结构变得更加不合理,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尤为巨大。低收入家庭的唯一收入是工资等现金形式的收入,这些资金收入在高通胀率的背景下,将会迅速缩水,从而对低收入家庭造成实际损失。相反那些高收入家庭所拥有的收入不仅包括现金,还包含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

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固定资产的价格会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对高收入家庭的影响是较小的。

三、通货膨胀的调控手段分析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抑制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从而抑制投资性需求,并刺激储蓄的增加,从而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升货币的购买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量,缩小信贷规模,进一步减少投资规模,实现储蓄和投资的均衡,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总需求与总供给实现均衡,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二)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方式,抑制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实现对通货膨胀的有效调控,其最终可以实现控制通货膨胀而又降低失业率。

(三)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为了有效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控,政府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趋势,运用引导性政策进行调节,加大价格检查例如。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以达到供需实现平衡。

(四)对外经济政策

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状况密不可分,当各国均出现通货膨胀时,要采取合适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缓国际性通货膨胀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展开协调工作,遏制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蔓延,从而有效预防输入性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1]张连城.宏观宏观经济运行与通货膨胀预期[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1)

[2]尹晶洁.当前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和治理研究[J].经济论坛,2011(4)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篇3

摘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区域陷入通货膨胀的状态,物价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不断上涨,并且表现出整体性的特点。追究造成这种境遇的原因,对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货膨胀政策进行研究,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希望可以通过对于历史的探究,给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以具体的引导。

关键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货膨胀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信用货币制度背景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了经济实际需要,由此引发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经济现象。作为纸币流通特有的经济现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甚至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如果通货膨胀超过了合理范围,就会对于经济,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抗战时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1抗日战争因素

抗日战争爆发,给予国民政府统治区域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产萎靡不振,社会经济动荡不安,民心诚惶诚恐,由此势必会导致纸币出现不断贬值。可以说,抗日战争是抗战时期通货膨胀的外在因素。具体来讲,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内容:其一,军事失利造成的繁荣工商业区域的沦陷,使得经济生产不断下降,社会物资供求失衡;其二,军事战争造成对外贸易枢纽被掐断,使得外向型企业生产和消费受到阻挠,沦陷区也陷入经济封锁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的出现是难以阻挡的。

1.2经济发展因素

从本质上来讲,造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战争。也就是说,即使在战争阶段,使得流通货币量和社会生产需求量之间保持均衡的状态,通货膨胀是可以避免的。简单来讲,如果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积极生产对纸币的需求量和实际的发行量之间的比重控制的好,通货膨胀也是可控的。将国民政府战前和战后的经济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工业生产总值不断下降,国统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在走下坡路;其二,工业重点区域依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经济生产规模出现了缩水的情况;其三,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的发展速度都低于战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并没有对法币的数额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是增加了法币的发行量,使得本来就失衡的货币总量和社会需求变得更加紧张,由此陷入到通货膨胀的状态,也是在所难免的。

二、抗战时期通货膨胀的阶段

2.1通货膨胀的潜发阶段

通货膨胀的潜发阶段始于抗战爆发,止于1939年二战前夕。此时国民政府的政策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日本占领地区法币失效,使得部分法币难以进入到流通范围;其二,国民党统治中心转移,使得法币的流通范围得以扩展;其三,战争背景下的商贸资金周转速度减缓,纸币流通速度降低,使得商业资金的总量不断增加;其四,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一致对外,国民党也积极参与抗日战争,改变了人们对于国民政府的认识,对于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的信心也不断上升,其价值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表面上看物价上涨速度并未超过法币增长的速度,通货膨胀的隐患也客观存在。尤其是国民政府以增发法币的方式进行银行垫款,以满足战争需求,却没有考虑到储备金和物质生产。

2.2通货膨胀的上升阶段

此阶段从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欧战背景下,英国严格控制英汇,使得英镑不断贬值,此时的国民政府的纸币难以发挥其外延性的效能;其二,大后方农业欠收,波及面积广泛,食物供应明显不足,食物价格不断增长,再加上战争需求,食物价格自然不断上涨;其三,随着战胜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民政府军费支出不断增加,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其四,国共合作机制被打破,国民党在日本作战中不断失利,从而诱发人民对于国民党纸币的信任感。

2.3通货膨胀的成形阶段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货膨胀的成形阶段是从1942年到1945年,此时太平洋战争爆发,对外交通枢纽被阻断,由此影响到国统区的经济发展,而此时国民党军费不足,为了发挥其在东亚战场的效能,就不断的祈求银行去进行赊借。1942年,颁布货币统一发行办法,以垫款的方式去满足政府财政开支,从而将通货膨胀推动到极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停滞,生产规模缩水,物资紧缺,商业投机行为多发,市场混乱,社会经济陷入到恶性循环的状态。

三、抗战时期通货膨胀给予我们的启示

对于抗战时期通货膨胀进行科学评价是研究抗战时期通货膨胀政策的关键点,也是在这样的结论得出之后才能够引导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抗战时期通货膨胀政策:其一,以通货膨胀来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的确是解决财政困境的应急措施,尤其是在战争时期。但是要掌握好度,毕竟这仅仅是应急措施,否则将会给予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其二,通货膨胀使得社会贫富不断分化,社会生活不得安宁,正常的社会制秩序也被扰乱,使得人民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由此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3.1审时度势,警惕通货膨胀现象

正确认识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依照科学的经济理论,合理界定当前通货膨胀的层次和阶段,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规避通货膨胀危机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一点上,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就忽视了这样的问题,一味的发行法币,使得法币需求和供应之间不断失衡,并且慢慢演变成为不可扭转的通货膨胀危机。另外一方面,通货膨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都有着很久的潜伏期,对于潜伏期进行探析,也是很重要的话题内容。

3.2注重民生,积极进行调整改善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货膨胀政策正是由于忽视了民生问题,一味的将战争的压力置于人民的身上,忽视了民生问题,难以处理好战争需求和民众利益之间的关系,由此给予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对此,我们在进行通货膨胀问题解决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民生,将民生福祉与通货膨胀政策融合起来,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货膨胀政策研究,是我们正视历史事件的关键所在,也能给予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制定以具体的引导。相信随着在此方面研究的深入,我国财政政策将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申成玉.浅析19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汇率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害。政府为了救市,启动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如此巨大的货币投放,为本轮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原因分析,试图找出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中国通货膨胀现状

弗里德曼称“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当通货膨胀被定义为物价水平的持续快速上涨时,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会同意弗里德曼的论断,认为货币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2010年之前,我国通货膨胀没有引起重视,当时cpi为负值。2009年11月开始,cpi呈波浪形上涨,2011年7月达到峰值,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创37个月以来新高。本轮通货膨胀从食品消费类开始,随后推动各行各业物价上涨,最后形成全面的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分析

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近近几年经济发展与cpi数据分析,笔者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政府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调控思路,出台了4万亿投资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超过了市场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据统计,2005年之前,我国每年新增贷款一般低于2万亿元,2009年之后,信贷量则大量增加,到2010年,信贷增量为7.96亿元,引起市场需求迅速扩大。

我国货币供给分为三个层次m0、m1、m2。通过m2与m1的增长率变化,可揭示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如果m1的增长率在较长时间高于m2的增长率,说明经济扩张较快,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类型资产收益较高。相反,如果m2的增速在较长时间内较m1的增速高,则说明实体经济中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在减少,货币退出流通领域。2009年,我国m1的增长率为33%,m2的增长率是28%。2010年m1的增长率为20%,m2的增长率为18%。m1的增长率超过m2的增长率,通过月度数据相比,m1的增长率普遍高于m2增长率。数据根据东方财富网货币供给量整理而来。由此可以看出,前两年经济发展扩展迅速,货币投放量大,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通货膨胀。

第二,长期贸易顺差。我国是出口大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90年代以来,我国仅1993年出现贸易逆差,1993年以后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并且差额越来越大。2006年以后,贸易顺差高达万亿,其中07、08两年,贸易顺差都超过2两万亿元人民币。长期以来,我国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中央银行被迫增加基础货币供给量满足日益增加的外汇需求,较多的货币推高了通货膨胀,进而引起物价上涨。

第三,其他因素。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中国,推动中国经济虚假繁荣。热钱进入楼市,推动房价上涨,炒高楼市泡沫。同时热钱进入股市,对农产品进行炒作,推高物价,促使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除此,通货膨胀预期、自然灾害等因素也推动了通胀。

三、解决措施

如何有效治理本轮通货膨胀,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紧缩性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双管齐下。2010年至今,存款准备金率14次调整,已达到20.5%,对收回流通中的货币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提高存款准备金之后,银行没有多余的资金放贷,大量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得不转向民间高利贷,使民间非法集资火爆,大量的资金流向民间借贷,流向实业的资金更少,致使实业企业更难以生存。因此政府应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征收合理税收,使闲置资金流向中小企业,降低实业企业成本,当利润率回归正常水平,消除成本上涨带动的通货膨胀。

第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当下贸易顺差大,国内的商品涌向国外,国内商品供应减少,而

国外的货币涌入国内,造成货币供给量增加。因人民币的汇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一直比较稳定。当外汇增多,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以增发基础货币的方式收购外汇。基础货币在存贷过程中形成货币乘数,使流通中的货币成倍增加。如果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汇率由货币供需量决定,保持外币与本币的平衡。这样可降低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三,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消费者是通货膨胀中的直接受害者,同时盲目投资的消费者也是通货膨胀的推动者。多数购房者唯恐房价上涨,透支买房,使大量货币流向房地产。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民工荒引起工资上涨,导致房产成本增加,引起价格上涨。物价上涨之时,消费者要量力而行,缩小非必需品的消费。引导消费者认识到,市场价格波动是正常的,政府会采取政策使物价回归合理,不要盲目跟风投资,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目前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具有历史性、外生性、内生性。流动性过剩、汇率机制不完善是本次通胀的重要原因,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通胀刻不容缓。本轮通胀问题不是短时间就是治理好的,必须持之以恒、治标治本,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政策,实现我国经济又快又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董剑.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学术交流,2011(12).

3.侯茜慧.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广场,2011(10).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篇5

关键词:通货膨胀原因治理发展

前言: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过大,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货币量。现象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还有就是商品的供应量小于人们的需求量(即供小于求)而使商品价格提高来获取更多利润。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房价上涨所引起的,物价的迅速上涨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通货膨胀在短期之内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此以往将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众多阻碍。

1.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随着国际化脚步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受到国外经济的冲击较大,造成货币贬值、成本提高,这都在无意中促进了通货膨胀的加快。但通货膨胀不会是一个原因引起的,都是由社会多方原因造成的,只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1.1货币输出的速度过快

长时间的贸易顺差迫使央行投放到市场中大量得基础货币,这也造成了目前我国市场货币流动性过剩。按照标准来说,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高于国际很多,2007年达到了163.4%,而2002到2005年平均高达180%以上,明显处于过高的水平,这都造成市场上的供应量过大。

多年来,受到国际经济的刺激,以及国际贸易的增多,投资的不断投入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消费却未见增长。因此货币在市场中就形成了供过于求的状态。

1.2进口额度过大

简单的说就是成本输入,我国对外贸的依存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大宗资源性商品上的依存度,油品、铁矿、是其中依存度较高的,有的甚至超过1/2,依存度过高造成必须要被迫接受国外资源的涨价,这就增大了我国的输出成本,成本推动了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企业成本也随之增加,这些都将从货物的价格中体现,间接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增速。

1.3国际经济的波动

众所周知,反映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就是货币的贬值,在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后,全球的经济都受到了波动,美元的持续贬值直接影响国际能源和大宗价格出现一度的飙升,引发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我国对外贸的依存度很大,自然无法避免受到波及,国内经济因素与国外的经济危机共同作用,使成本迅速提高是表象,货币贬值才是引发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的关键。

2.通货膨胀的治理与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阶段,否则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通货膨胀现在虽说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仍在持续的发展着。通货膨胀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得当,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处理不当的话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加剧中国通货膨胀的进程。

2.1掌握好宏观调控

通货膨胀是国家经济发展必然会面对的问题,因此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紧跟其后,保证国家经济的发展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房价的调控年年在提,却收效甚微,主要是市场的变动太大,国家的宏观调控没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或者说经济的发展需要高房价来给予一定的支撑。调控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包括税收和财政,具体形式就是法律、经济、行政手段。颁布法律条文限制货物价格的上涨,进而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上则要增加政府的参与,提高价格与税收来抑制通货膨胀增长的速度;行政手段相对和法律手段一样都是具有强制性的,可以在抑制通货膨胀上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干预是各国抑制通货膨胀最主要的手段。

2.2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升人民币升值

既然货币增长最大的推手是货币的增长,那么防止通货膨胀的最主要手段也应该是调控货币,适当的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最重要的手段。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其实际汇率必然升值,这是一个必然规律。人民币对外汇率的提升就是最好的佐证人民币升值不但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好处,对我国在国际上的货币购买力的提升作用也是明显的,这对于近年来我国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以及加强其他大宗商品如有色金属大有裨益。

2.3善加利用提高利率

提高利率成为部分人群对抑制通货膨胀最好的手段,但是硬币都有其两面性,2007年提高了7次利率,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开始走下坡路,我国经济在所难免开始有所回落,此时,大幅度提升利率可能收到反效果,经济将面临一定的危机,部分银行也会因此承受流动性紧张的状况,很可能造成国内经济的危机。因此,利率的双面性必须掌握好其中的界限。

2.4国家限制价格

我国是市场经济,与国外很多情况不同,国家对经济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我国正处于市场改革阶段,我国的通货膨胀属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价格管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作用,但这种做法只能是一种权益之计,时机成熟,国家必须退出市场,将市场归还给市场自己的价格调节机制,现在最应该限制的是民生类的价格,水、电、粮、油等。我国相关部门已经着手在实施。

2.5全世界共同努力

经济的变动属于牵一发动全身,因此不是一个国家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联合多方共同努力,抑制通货膨胀的严重,并且保证世界经济的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1篇6

关键词:通货膨胀价格指数

在近日的中国经济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继续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较快。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一方面,受前期货币回收过慢、力度过低的影响,国内通货膨胀预期不幸形成,并通过自反馈机制对物价走势产生影响。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处于全年的高位运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仍有可能继续上升,CPI也难以有效下降。通货膨胀高企的压力,并不来自需求的真实扩张,而是过量货币推动的结果。

1通货膨胀的概况

通货膨胀,这个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时常困扰人们的经济现象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确切的定义。在我国一般表述为: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西方经济学界在通货膨胀的定义方面大致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来定义通货膨胀。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引起的物价上涨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但多数人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流通失常的表现,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货币发行过多,超过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二是,货币贬值为根本标志;三是,物价总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上涨。

2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分析

2.1需求因素①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991-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为10.47%,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一国经济增长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CPI随着RGDP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②投资与消费需求。我国目前的需求过度情况明显可以从投资过多表现出来。在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指导下,由于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较高,社会主体的投资热情高涨,投资需求迅速大幅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聚集了大量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量投资,包括交通、能源、灾区重建等;与此同时,这些资金带动了大量民间投资,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整个方式呈现一个泡沫状,物价上涨压力巨大。

2.2成本因素①农产品价格。世界粮食减产和国内粮食价格稳中趋升是最近两年影响我国物价变动的重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我国CPI的快速上涨具有食品类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的结构性特点,农产品价格对CPI贡献率具有绝对的比重。而农产品涨价也存在其不可克服的促成因素:一方面是政府应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要求对农村经济实施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粮食生产成本增加,而市场的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旺盛,使得供求不平衡,价格也就被推高了。②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需求量相当大,而国际市场上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原材料价格走高,必然会带动我国国内上游企业生产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国内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提高会推动下游生产企业成本增加,进而这些企业生产的消费品的出厂价格上升,导致CPI加速增长。

2.3国际输入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央行为对冲外汇占款投入基础货币也增加,可以诱发通货膨胀的产生,外汇储备的增加对增强国家对外支付能力有着正面效应,对外贸易连续多年出现顺差,这项举措可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另一方面,汇率是联系本国与外国物价的纽带,是一国物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一国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进而会影响一国物价水平的变动。

3缓解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建议

3.1重点调整货币政策,利用货币和汇率政策控制物价水平针对2010年国际国内因素导致的物价全面上涨的通胀形式,需要以国际视野治理通货膨胀,坚决执行国内控制物价相关政策,引导国际热钱撤离中国。①加大对热钱的防控力度。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方面严格规制,以央行为主题、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为补充热钱防控体系得以组建,防止外商投资项目一次性或短期流入,在国外投资资金审批上应该注意采取必要措施,从而增强我国的通胀风险。②审慎控制升息节奏,防止利差导致热钱涌入。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目前都处在低利率区间,央行加息对利率加强流动性管理只能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为对冲掉加息对物价的平抑作用,防止境内外利差过大导致国际热钱加速涌入,我国货币政策调整需更加审慎。③适当减少货币供给,控制贷款规模。信贷与投资通常存在6~7个月的时滞,因此,应有前瞻性的构建通胀风险预警机制,将政策时滞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动态调整货币和信贷政策,控制贷款规模,减少新增贷款并控制地方政府融资规模的扩大。贷款规模控制要从调节总量转向调整结构,特别要扶持流动资金困难的民族企业。④人民币双向浮动及汇率利率优化组合的选择。取决于中央政府确定的宏观调控优先目标,在人民币双向浮动汇率下,利率-汇率优化组合具体选择为:一是选择人民币双向浮动与利率下降的组合,考虑治理通货膨胀同时要防止宏观经济较大幅度下滑的目标;选择人民币双向浮动与人民币利率不变的组合,将治理通货膨胀目标至于优先地位。

3.2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治理通货膨胀的核心问题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它包括对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的一系列调整。在总量严格而适度的情况下,结构调整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是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各产业之间、各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的关系;三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关系;四是企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实现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采取以下措施是必要的。第一,通过财政信贷集中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农业、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的建设和发展。第二,发挥财政贴息、专项资金、投资方向调节税、差别利率对投资的导向作用。第三,鼓励企业低成本并购进行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促使存量资产向优势产业流动,同时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其有效扩张与约束机制。第四,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协调区际经济结构,打破地域分割,鼓励各地区经济发展优势互补的均衡发展,要推动主体功能区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

3.3深化改革,健全市场机制通货膨胀是改革不可避免的“阵痛”,为了减少并早日结束这种“阵痛”,必须深化改革。具体来说,深化改革是所有制多元化、法治的健全、政府职能的转变、宏观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一揽子工程,其基本走向是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市场风险机制与市场制衡机制。为此,我们必须做出以下努力:第一,加速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进程。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对经营不善银行的兼并与收购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银行良性经营。同时,严格实施资本充足率要求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加强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力量,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失业救济与再就业工程,推进住房商品化与医疗保险进程,减轻政府财政补贴负担。第三,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消除垄断行为。具体包括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市场,消除收入攀比,抑制工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同时,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提高国家宏观调控的效力。第四,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要强化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积极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的实现条件。

参考文献:

[1]杜蓓.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9

[2]张红伟.货币银行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3]臧日宏.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篇7

一、内部经济形势

1、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2、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4、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

二、中国经济政策前瞻

1、抑制通胀

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四、促进机构调整

由于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以及外部经济体增速下滑等,出口形势将会恶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这时,财政政策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用于帮助经济增长方式平稳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比如,采取减税政策、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等举措。

五、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

六、改善经济结构

1、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2、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篇8

关键词:中国式的财政分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6)-0088-08

一、引言

1978年是中国经济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它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的转折点。它宣告了中国告别低效的计划经济,而开始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此以后,中国经济高速的启动的了。在过去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程当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的GDP保持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增长并非很平稳的,它是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剧烈的波动。因此,仅仅用经济增长来表现中国的宏观经济绩效显然是不全面的。为了全面的考察中国的改革前后的经济绩效的表现,必须同时考虑中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North曾经说过,要素的增长仅仅是经济增长本身,而非经济增长的原因。现在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意识到制度因素对于一国的经济绩效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背后是制度的改善和变迁,而这才是更本质的。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根源到底是什么?

同样的道理,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和投资的过度也仅仅是通货膨胀本身,而非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的文献很多,对于通货膨胀成因的判断主要集中在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和投资的过度。这些文献的观点都是基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并参考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得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观点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所有的上述观点都存在一个相同的缺点,即都仅仅停留在研究通货膨胀的表层,而没有深入到更深的制度层面。

本文就将探讨导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共同的制度根源,即财政分权。所谓财政分权,是指上级政府将征税权和支出权向下级政府的下放,使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程度的财政自。

财政分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制度变迁。它给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强烈的激励,使中国经济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飞速的发展起来了。但是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随着财政分权改革的深入而加剧。在1978年前,由于中国处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银行信贷和投资的权利都牢牢的被控制在中央政府的手中。因此,虽然当时由于计划经济所导致的短缺是经济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这种隐性的通货膨胀却由于高度的集权被控制住了,使得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间的通货膨胀率水平极低,并且几乎没有太大的波动。但是,1978年之后,随着财政分权的改革,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仅极大的加剧了,同时其波动也更加剧烈。笔者首先计算了1953-1977年之间和1978-2005年之间的经济增长率,结果是:1953-1978年之间的经济增长率为6.78%,而1978-2005年之间为15.77%,财政分权前后经济增长率增加了133%;同时又计算了1953-1977年之间和1978-2005年之间的通货膨胀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是:1953-1978年之间通货膨胀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0.009和0.039,而在1978-2005年之间这两个数值变为0.059和0.070。即财政分权前后通货膨胀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提高了556%和79.5%。

由此可见,中国的财政分权和通货膨胀具有很强的时间上的先后性和相关性。本文试图从中国式的财政分权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和影响。

本文余下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首先回顾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文献,然后将阐述中国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特有机制;第三部分是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第五部分是主要结论。

二、文献回顾与本文的理论机制

(一)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

1.关于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的理论文献

国外主流关于财政分权的基本理论,Oates和Tiebout认为“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将刺激地方政府不断主动采取措施来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从而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上升。

但是,上述关于财政分权的理论在中国并不适用,因为以上关于财政分权的作用机制在中国都不成立:

(1)、首先,“用手投票”机制在中国并不成立。相对于西方国家建立在联邦制基础上的财政分权实践,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是建立在中央与下级政府委任制的框架基础上的。换句话说,西方国家不仅在经济上是分权的,在政治上也是分权的。而中国则仅仅是在经济上分权,在政治上仍是高度集权的,其直接表现是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官员的选拔机制是民主选举,即对下负责,而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选拔机制则是由上级政府选拔,即对上负责,西方的财政分权理论中的“用手投票”机制在中国并不成立。

(2)其次,“用脚投票”机制在中国也不成立。“用脚投票”机制起作用的前提是人口可以在地区间自由流动,但中国至今还存在着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区别对待的政策,这样,政府的行为并不受到居民流动的约束,传统的“用脚投票”机制在中国也不起作用。

2.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

中国式的财政分权改革是在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可以说,中国式的财政分权改革的最大的特点是经济上的分权和政治上的集权并存。单纯的经济分权并不能形成对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激励,因为在实行经济分权后,由于地方政府存在着“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并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地方政府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产生不利于整体经济的行为,出现所谓的激励不相容。为了约束地方政府的上述行为,同时更是为了让地方政府有激励去发展地方经济,中央就必须对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加以监督并且需要设计出一个易测量的指标对其绩效加以衡量。可以认为,中国式的财政分权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将整个经济当作一个大的政治组织来对待,中央政府试图在这个大的组织内部通过财政分权模拟出一个类似企业组织的激励机制出来。由于经济增长相对易于衡量,中央就将相对经济增长指标作为衡量地方政府的绩效的关键性指标。如此,中央就创造了一套针对地方政府绩效的激励机制:在高度集权的垂直政治管理体制下,中央政府通过相对经济增长指标来考察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然后利用自身在政治上的权威来对地方政府进行奖励和惩罚,即将地

方政府官员的政治升迁和其相对经济增长绩效的指标挂钩。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各自的政治升迁而努力的围绕地方的经济增长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就是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对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激励的逻辑。张晏认为中国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这与西方国家的自下而上的标尺竞争是截然不同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西方的财政分权的基本理论在中国并不适用,但是,中国所特有的高度集权的垂直政治管理体制和经济上的分权这一组合造成了对于地方政府特殊的激励机制,从而成就了中国所特有的经济增长。

关于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实证文献已有很多,但是存在两种相反的结果。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经过实证分析,得出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例如:TaoZhang,Heng-fuZou选取中国28个省份在1980年到1992年间的数据,利用paneldata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认为,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且稳健的负相关关系;DanyangXie,Heng-ruZou对美国1948到1994年间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进行OLS分析。分析结果为,分权将会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选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作为样本,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NobuoAkai,MasayoSakata以美国为研究对象,使用的是1992年到1996年的平均数据,结果发现,在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显著且稳健的正相关关系;Kerk,Gary选取了40个国家作为样本,其中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他们发现在发达国家,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尽管小但显著的负的关系。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他们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任何关系;林毅夫、刘志强利用了省级数据估算了中国1970年到1993年的财政分权在经济增长上所产生的作用,发现在控制了同时期其它各项改革措施的影响后,财政分权提高了省级人均GDP的增长率;付文林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演化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将使用中国1980-2005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来检验中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财政分权和通货膨胀

1.关于财政分权和通货膨胀的理论文献

而国外关于财政分权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上述财政分权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般认为,财政分权是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的。财政分权对于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Damiel认为稳定的物价可以看成是一种公共品,在财政分权的基础上,由于地方居民都是不喜欢通货膨胀的,地方政府在居民“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约束和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将为降低地方的通货膨胀而努力。因此,财政分权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第二、BarroandGordont认为中央政策制定者一般都有激励去违背自己的稳定货币供给的承诺,因为非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实际经济有着正向的效应。但是,若中央将财政和货币的一部分权力转移给下级地方政府,而后者为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投资,就会较少违背稳定货币供给的承诺。在这个机制中,投资实际上起了“以脚投票”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财政分权也是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

但是,国外关于财政分权和通货膨胀的理论在中国也不成立。原因是:

(1)第一种财政分权对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成立的前提是:“用手投票”机制和“用脚投票”机制,而这两种机制在中国均不成立,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详细讨论过。

(2)以上第二种财政分权对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成立的前提是:投资所充当的“用脚投票”机制能够对于地方政府的行为产生很大的约束,而投资环境,特别是稳定的物价水平对于吸引投资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点在中国并不成立。因为,在中国,优惠的土地、资金和税收政策对于吸引投资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稳定的物价水平。事实上,在国外,低水平的通货膨胀是吸引投资的前提,而中国则相反,中国的高水平的通货膨胀是投资过度的结果。

由此可见,国外关于财政分权对于通货膨胀的机制在中国都不成立。

2.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

前面指出:将地方政府的相对经济增长绩效和政治升迁相挂钩的激励机制虽然客观上促进了地方政府为了增长而竞争,但是这种激励机制在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加剧就是其中之一。可以从通货膨胀的两个层面的表现来研究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

(1)货币层面

QianandWeingast、Weingast从软预算约束的视角,认为财政分权可以向地方政府提供市场化激励,保持和促进市场化进程,即所谓的维持市场化的联邦主义。随着市场化的进程的加速,非国有经济快速的发展起来了,这是因为非国有经济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并不存在任何的预算软约束,并且其产权也更为清晰,其能够完全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从而其效率要远远高于国有经济。在这种情况下,非国有经济不断的发展壮大,其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也不断的变大,而国有经济的份额在不断的缩小。而国家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借助国有经济去继续推行国家的“赶超战略”(林毅夫),国家就必须仍然维持国有经济的就业和投资的份额。在国有经济的产出的份额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要维持国有经济的就业和投资的份额就必须有资源不断的从外面不断注入国有经济中。中央政府有三种方式为国有经济注入资源:第一、财政补贴;第二、通过银行系统的低成本的信贷资金注入;第三、直接发行货币。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并且在财政分权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大大的降低,因此通过财政补贴来帮助国有经济的方式效果不大。对于第二种方式,即通过银行系统的低成本的信贷资金注入的方式实际上也并不可行,因为韩朝华认为在财政分权的情况下,地方的国有银行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并且地方的国有银行的领导大都是由地方政府任命的,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对于地方国有银行的信贷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央政府。但是,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不会有激励向面临破产或经济绩效不佳的国有企业提供援助,因为QianandRoland认为这种援助会削弱分散的地方政府对流动要素的竞争优势。结果是,地方政府实际控制下的国有银行的低成本信贷资金更多的流入了非国有经济,而不是国有经济。最终,中央政府只得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来补贴国有经济,而这就导致了通货膨胀。

(2)实体经济层面

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使得地方政府展开了基于相对经济增长绩效的竞争。并且,在财政分权的情

况下,中央也给予了地方政府很大的权利。中央不仅给予了地方政府配置本地的剩余财政收入的权利,还将各种投资项目的审批权和各种资源配置的权力一起下放给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了通过追求本地经济的更快增长来获取更好的政绩,就极大限度的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上述权限来吸引投资以发展本地经济:由于地方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资源,就利用土地优惠政策、甚至免费赠送土地的方式进行引资;另外,由于地方的国有银行受到地方政府的控制,其就利用这种权利通过压低银行信贷资金的成本去引资,而企业由于只要通过向政府寻租就可以得到低于市场价格的资金,所以也乐此不疲;而为了吸引外资,地方政府大量的实行税收优惠,甚至给予外资远低于国内企业的税率,即所谓的“超国民待遇”。除了采用正常的权力范围内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地方政府甚至采取非法的或者变通的方法进行的财政竞争,这些措施包括:擅自减免税、变相的税收先征后返以及有意放松税收征管力度等。在上述各种优惠的资金、土地和税收政策下,企业必然产生了对各种要素的超额需求,结果是投资过度,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关于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的文献目前还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国外。例如:Daniel(2000)利用跨国横截面数据来分析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最后得出两者负相关。而关于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的中文文献目前还没有,因此,研究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通货膨胀的机制和实证影响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上面的分析,本文将对以下假说进行验证:

中国式的财政分权是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制度根源,所以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均正相关关系。

三、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本文为了检验上一节提出的假说,将建立以下的实证检验模型:

lnRGDPt=α1+α2lnFDt+α3lnPOPUt+α4D1+ult(1)

INFt=b11+b2lnFDt+b3D1+u2t(2)

这里:lnRGDP为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的自然对数,lnFD为财政分权的自然对数,lnPOPU为城乡就业的增长率的自然对数,D1为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的虚拟变量,INF表示通货膨胀率。

我们在模型(1)中加入城乡就业的增长率(lnPOPU)作为控制变量,是因为城乡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财政分权同时相关:一方面,罗默认为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就业的增长率是影响稳态的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在中国的政治集权的背景下,财政分权会使地方政府出于相对经济增长绩效而竞争。而由于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城市部门,因此地方政府具有实行城市倾向政策的激励,从而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阻碍了城乡就业的增长率的提高。由于城乡就业的增长率与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率同时相关,如果不将城乡就业的增长率加以控制而直接回归,有可能出现伪回归。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将城乡就业的增长率加以控制。

根据假说即中国式的财政分权是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深层次的制度根源,我们预期有:α2>0且b2>0。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本文研究所用的数据是从1980年到2005年的年度时间数据。这是因为对于通货膨胀这一变量,Young、Poncet和周黎安的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中国目前的一体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但是中国的各省之间的来联系仍然要远远大于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这种来联系既包括经济方面,也包括政治和文化方面。因此,中国省级之间价格指数由于地区之间的套利机制(地区间贸易)而极大的消除,从而各地区之间的通货膨胀率也将趋同。所以,研究财政分权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就不能使用省级面板数据,而最好使用年度时间序列数据。

本文用到的各种指标如下:

财政分权指标(FD)。目前文献中关于财政分权主要有两种方式度量:第一、Oates(1985)所用的财政支出指标,他用下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份额来刻画财政分权程度;第二、用自主收入的边际增量来刻画,林毅夫、刘志强(2000)使用了这一指标。张晏(2005)认为不同的指标各有利弊。而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采用第一种指标,所以本文也沿用这种指标。并且,由于财政收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分配的复杂性,使不同级政府真正拥有的财政资源显得较为模糊,所以我们选择财政支出水平来衡量财政分权状况。因此,本文把财政分权定义为地方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份额。

为了克服异方差,同时也为了消除异常值的影响,对所有取值为正的变量都去对数。本文将财政分权取对数,计为lnFD。

经济增长率(RGDP)所采用的指标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以1978年为基年)的增长率,它是以1978年的定基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计算得来,并取对数为lnRGDP。

通货膨胀率所采用的指标是用GDP平减指数(以2000年为基年)计算得来的,记为INF,由于该指标在有些年份为负值,故不应该取对数。其中,GDP平减指数来自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IFS数据库。

劳动力增长率(POPU)根据城乡就业人员总数计算得到,并取自然对数记为lnNPOPU。

由于1994年我国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是财政分权改革过程当中的重大的制度变革,为了反映这种变革,本文用D1表示1994年财政改革的虚拟变量,1994年前取0,1994年后取1。由于分税制改革实质上加强了财政集权,所以我们预期Dl的系数为负。

四、实证结果

(一)单位根检验

现代计量经济学指出当使用非平稳序列进行回归时,将会造成虚假回归,而且当变量存在着单位根即非平稳时,传统的统计量,如F值、DW值以及R-squared将出现偏差。为防止“伪回归”的产生,我们首先对指标lnRGDP、INF、lnFD、D1进行平稳性分析。常用的检验方法有Dickey-fidler检验(简称DF检验)和扩展的Dickey-fuller(简称ADF检验)。DF检验适用于变量时间序列为一阶自回归的情形,对于高阶自回归的变量时间序列应该用ADF检验。

在这里,我们使用增项的迪基一富勒方法(ADF)进行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本文使用的计量软件是Eviews5.1。检验结果见下表1。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以上所有变量的水平值都

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能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即所有变量的水平值都是非平稳序列。而所有变量的差分值都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即都是平稳序列。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上述所有变量都具有单位根,且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二)协整检验

协整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恩格尔和格兰杰提出的。协整理论是在两个或多个非平稳变量间寻找长期的均衡关系。恩格尔(Engle)和格兰杰(Granger)提出两步法估计协整向量,即首先用最小二乘法对向量进行协整回归,然后再把协整回归所得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由EG两步法得到的协整参数估计量具有超一致性和强有效性,但在有限样本条件下,这种估计量是有偏差的。而且样本容量越小,偏差越大。为了克服小样本条件下EG两步法参数估计的不足,约翰森(Johnsen)提出了动态分布滞后模型(VAR)来估计模型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得到一个有效的无偏估计。朱什利斯研究了单变量协整模型与多变量协整模型,结果显示:相对于单变量的协整模型,多变量协整模型的残差更小,解释力更强。本文用多变量约翰森(Joh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分析。

1.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

为了研究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们对lnRGDP和lnFD、lnPOPU,D1作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根据表2,我们可以得出:在1980-2005年的样本区间内,lnRGDP和lnFD、lnPOPU、D1这四个变量之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协整方程为:lnRGDP=13.34+2.171nFD+4.12lnPOPU+4.24D1

(5.92***)(22.14***)(23.83***)(3)

注:1、上述协整方程下面的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各系数的t统计量。

2.*、**、***分别表示在在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下同。

以上协整方程显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率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其符号与预期相符,这表示:在长期,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率成正相关关系,即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分权显著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其他的结论是:(1)分税制改革的虚拟变量D1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的为正,且其符号与预期不相符,对此的解释是:分税制改革虽然在表面上加强了财政集权,但是各地方政府迫于地方经济增长的压力,采取了预算外和体制外的财政收支手段,使得分税制改革在实质演变为财政分权的进一步加剧。(2)城乡就业的增长率也与与经济增长率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这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对此的解释是:新古典增长理论是与发达国家为研究背景的,其隐含的前提是就业是充分的。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就业是充分的假设显然是不合理的,相反,中国存在着大量的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和城市的下岗人员。因此,当中国的城乡就业增长率提高时,意味着劳动力要素被利用的程度提高,这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

2.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通货膨胀的效应

为了研究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们对INF和lnFD、D1进行协整检验,结果为表3。

根据表2,我们可以得出:在1980-2005年的样本区间内,INF和lnFD、D1这三个变量之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协整方程为:

INF=0.19+0.22lnFD-0.07D1(4)

(5.26***)(-5.42***)

以上协整方程显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率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其符号与预期相符,这表示:在长期,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率成正相关关系,即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分权显著加剧了中国的通货膨胀。

而分税制改革的虚拟变量的系数在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意味着在分税制改革之后,通货膨胀减轻了,这与我们前面认为分税制改革实质上演变为财政分权的加剧的分析不一致,对此的解释是:(1)在1994年之后,特别是199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中国陷入了通货紧缩;(2)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于银行信贷的控制,从而减轻了通货膨胀发生的程度;(3)1995年实行的银行业的改革使得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手段从原来的行政手段演变为经济手段,这有利于及时地对经济进行微调,从而控制通货膨胀发生的程度。

五、结论

本文首先指出国外关于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在中国不适用的基础上,然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独特的作用机制,并且用协整检验的方法研究了1980-2005年间中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一)对于中国的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财政分权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

(二)对于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的协整分析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分权程度的加大显著的加剧了通货膨胀,即财政分权是通货膨胀的制度根源。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篇9

一、各国通货膨胀会计的差异

1.各国通货膨胀会计发展时间的先后

美国早在30年代就开始提出并研究通货膨胀会计,因而,美国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居于领先地位。但在70年代以前,由于美国经济上的稳定和繁荣,使它的会计实务相当稳定和保守,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后,才加强了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与实践。

英国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起步也较早,但受到重视是在英国的物价上涨率迅速上升的60年代以后。从1971年至1974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了一些有关物价变动的文告,但因文告本身不成熟或政府干预而未能实施。1975年桑地兰兹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桑地兰兹报告《通货膨胀会计》,建议所有公司尽可能采用现行成本会计体系。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亦追随美国和英国,陆续公布了现行成本会计补充报表的试行办法。其中,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82年公布了正式的通货膨胀会计准则,澳大利亚政府设立的有关委员会也于1982年公布了有关现时成本会计的《建议准则》。

欧洲大陆通货膨胀会计发展更为迟缓,荷兰自本世纪20年代就开始使用现时重置成本会计制度,但至今尚无有关通货膨胀会计体系的完整立法。德国政府禁止在正式资产负债表中重估资产的价值,所以,1975年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一项通货膨胀会计公报《资本维护和收益计量的会计》也只能建议企业自愿编制现时成本会计补充报表。法国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于1977年由政府指定的委员会建议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报送一般购买力补充报表,但此建议未被政府接受。此后不久,议会通过了允许企业对资产进行重估的财政法案。此法案仅对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有约束力,其他公司则是自愿选择执行。

巴西从50年代起,历史成本计价就已失去作用,1964年政府税法允许企业采用通货膨胀会计,在此基础上,公司法还于1976年对通货膨胀调整中的各项技术处理措施作了详细的补充说明。

2.各国通货膨胀会计准则的会计目标差异

美国第33号财务会计准则是构成美国现行通货膨胀会计制度的一个主要文件,它制定的通货膨胀会计目标是,要求会计报表必须提供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企业真实经营成果、企业实物资本或经营能力受到多大程度损失等方面的会计信息,及置存货币性资产所带来的一般购买力损失的会计信息。

英国第16号标准会计实务公报是构成英国通货膨胀会计制度的一个主要文件,它的会计目标是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比历史成本会计更为有用的会计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并将其作为制定产品价格、进行成本控制以及收益分配决策的依据。它所维护的企业营业能力是其股本产权部分的“净营业能力”,而不是“总营业能力”,这是其与美国通货膨胀会计目标的重要区别。

加拿大通货膨胀会计准则制定的会计目标是:维护企业的营业能力;维护股东产权资本的营业能力: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维护企业资本的一般购买力;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澳大利亚现时成本会计建议准则的会计目标是向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关的会计信息。

3.各国通货膨胀会计制度的差异

美国的通货膨胀会计准则适用于大型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采用的会计制度是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时成本会计,所使用的一般物价指数是美国劳工部按月公布的消费品物价指数;计列资产的现时成本可采用现时市场价格、估价或个别物价指数、自制成本的方法。反映价格变动的会计数据仅作为历史成本会计报表的补充报表而不是基本报表。准则还要求企业提供五年比较会计数据(不变货币单位)。

英国的通货膨胀会计准则适用于全部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采用的会计制度只是现时成本会计,而不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规定企业可以用下述任何一种方法提供现行成本信息:①以现时成本报表为基本报表,以历史成本报表为补充资料:②以历史成本报表为基本报表,以现行成本报表为补充资料;③以现行成本报表为唯一报表,辅之以适当的历史成本报告资料,另外,1981年英国公布的公司法明确规定现时成本会计制度与历史成本会计制度可以相互替代。

加拿大有关揭示物价变动的会计准则是美英两国做法的混合物,但受美国的影响更大一些,其准则适用于大型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采用的会计制度是现时成本会计和某些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揭示的内容类似英国;以补充资料方式而不是以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方式揭示有关信息又类似美国的做法。而且准则要求企业披露两年比较会计数据(不变货币单位)。

澳大利亚有关揭示物价变动的会计准则也是美英两国做法的混合物,但更多的是偏向英国。其准则适用于大型公开发行股票的私营企业和全部国营企业;采用的会计制度是现时成本会计,比较会计报表与英国一样不要求披露。

荷兰是实行现时成本会计最有成绩的一个工业化国家。在实践方面,荷兰的一部分企业已经以现行成本报表作为其基本报表,但更多的企业则是将现行成本资料作为历史成本基本报表的补充信息,而按现行成本调整仅限于个别项目。计税基础仍是历史成本。

南美国家通货膨胀率很高,大多数南美国家通货膨胀会计报表是政府直接规定的,有的甚至以通货膨胀会计报表作为基本报表,在纳税要求上也接受了通货膨胀会计体系,这些国家所产生的通货膨胀会计信息大多按照一般物价指数调整,而很少采用现行价值调整。其中巴西的通货膨胀会计就有个显著特点,它的通货膨胀调整的报表不是作为补充资料,而是作为基本报表形式出现,通货膨胀调整情况全面反映在正式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上,纳税利润以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利润为依据。

二、各国通货膨胀会计差异成因

各国会计对物价变动揭示的做法不同,产生差异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政治、法律制度

各国的政治体制尽管大体相同,但具体运作还是有差别的。在法律体制上,英美两国是习惯法国家,会计法规比较简略,会计标准由会计职业团体颁布,会计方法灵活多样;德法等国是成文法国家,商法、税法以及公司法等法规中,规定的会计程序、会计收益和纳税所得常常是一致的。从纳税角度看,通货膨胀会计会注销一部分应税收益,实行通货膨胀会计不能不考虑纳税影响,因此,这些国家通货膨胀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没有英美迅速。

2.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美、英、加和澳大利亚四个英语系国家的社会环境是相似的,它们都拥有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公司股权大多为广泛的公众所拥有,比较分散,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内容的要求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其会计报表的目标主要是向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与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因而它们的通货膨胀会计制度是大同小异的。其中,加拿大与美国特殊的地缘关系使其各方面受美国影响很大,美加的通货膨胀会计目标更为重视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是更为明显的投资人导向的通货膨胀会计制度;而澳大利亚受英国影响比较深,其通货膨胀会计目标的投资人导向不如美国和加拿大那样突出。

德国公司的大股东和长期贷款的提供者主要是银行,股权比较集中。法国公司的资本主要来自政府和银行、他们实行的是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属于宏观统一基础的体制,因此,这些公司并不需要对公众提供十分详细的内部信息,财务报表的揭示程度比较有限。德法等国强调会计报表和纳税报表的一致性,通货膨胀会计也就未纳入政府规定的正式会计法规的范围之内。

3.文化传统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因而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美国人富有创造精神,倡导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因而较早创造并使用通货膨胀会计,用以揭示企业集团的经济实质,相比之下,德国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人们比较严谨,甚至有些刻板,注重法律条文的规定,较少变通,因而通货膨胀会计的发展相对缓慢。

4.会计职业的发达程度

会计职业的发展,对英美会计理论和实务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美通货膨胀会计的发展与会计职业的发达不无关系。相形之下,德法等国会计职业的发展相对逊色,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通货膨胀会计的发展。南美及亚洲国家更是如此,其中一些国家因为会计工作水平较低的缘故而采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不采用现时成本会计,甚至大多数亚非国家至今未采用通货膨胀会计。

三、通货膨胀会计的国际协调

通货膨胀会计的国际协调,旨在缩小各国通货膨胀会计理论和实务上的现存差异,是实现会计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近几十年来,有关国际组织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颁布了若干国际性准则和区域性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1年公布了第15号国际会计准则《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会计信息》(它取代了1977年的第6号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对物价变动的反应》),该准则建议股票公开交易的大公司应揭示的信息有:对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调整金额或已调整的金额;对销货成本的调整额或已调整金额;对财务杠杆作用的调整额;调整后重新计算的企业经营成果。第15号国际会计准则认为,反映价格变动的方法可以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也可以用现行成本调整,调整金额一般只作为历史成本报表的补充信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专家工作组在1977年发表的(跨国公司会计和报告的国际准则》报告中,要求揭示涉及一般估价方法的会计原则,如历史成本、重置价值、一般物价水平调整或任何其他估价的基础。又如,欧共体在1978年的第4号指令中,允许其成员国在保留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基础上,采用通货膨胀会计体系。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

关键词:通货膨胀;原因;研究综述

通货膨胀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任务。理论界对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一研究进行综述。

一、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

1.“流动性过剩说”。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通常被理解为货币发行过多,也就是“钱多”。长期以来,不少经济学家一直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更严格的说是纸币现象,即当纸币发行超过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购买力将会下降,纸币购买力下降推动货币加速流通,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王海峰在《规避通胀风险须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中提出中国通胀压力与国内流动性过剩有一定关系。他在文章中说,货币供给大于实体经济需求是通货膨胀压力剧增的根本原因。张五常在《中国的通货膨胀》一文提出,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货币发行过快,导致市场上通胀反应过快[1]。

2.“成本推动说”。当前许多经济学家把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原因归于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刘世锦在《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三人谈》提出,从整个宏观面上,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成本推动的压力趋于加大。具体地看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第二,部分生产要素价格体系离市场化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政府管制造成的价格扭曲的状况还普遍存在;第三,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大。基于以上三方面原因,中国未来将在较长时期面临着要素成本持续的上升的压力,这是推动中国目前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对付的要素[2]。

前任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同样提出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这个成本推动包括了劳动力的成本必须上升以及中国现在资源的价格是世界的“洼地”,必须对其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整[2]。

张平和王宏淼在《“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中提出资产重估引致的资产价格膨胀传导到了实体部门,推高了可贸易工业部门的成本。其次,农业部门的成本也不断提高,导致一些农产品价格走高。再次,第三产业也积累了大量的“价格压抑”。这一潜在的压力是未来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3]。

3.“需求拉动说”。面对物价的上涨,许多经济学家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于对有限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从而促使了物价的上涨。王建在《通胀是长期的,反通胀要触及深层次矛盾》一文中,提出在中国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自新世纪以来进入到拐点,单产增长率呈停滞状态,但工业化与城市化占地仍在持续,人均收入的增长也不断提升着人均食品消费水平,由此导致了食品供求缺口被拉开与拉大。这样食品的需求带动的物价压力在长期内就不是趋于缓和,而是趋于严重,通胀也就会长期化。

4.“二元结构说”。当前中国部分行业比较热,产品供不应求,部分行业却比较冷,产能过剩,过冷过热同时并存,过冷行业由于发展困难,大量资金从过冷部门转移到过热部门,导致过冷部门的生产减少、供给失衡,过热部门出现泡沫。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二元经济环境,过热和过冷部门同时存在。过冷部门主要是制造业,也包括猪肉生产、矿泉水生产等部门。由于大量资源从过冷部门转移到过热部门,由此造成通货膨胀[4]。

5.“混合因素说”。面对中国目前发生的通货膨胀,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其原因是来自多方面,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供给方面的原因。经济学家刘伟在《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一文中提出影响当前通货膨胀的两大因素,具体来讲,需求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增长过快、银行流动性过多和国际收支失衡等,供给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市场化进程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增长因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看发展要素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

光在《中国进入中度通货膨胀时期》一文中指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输入性通货膨胀,即中国经济和国际接轨,国际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一些进口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又有需求方面、供给方面、结构性通货膨胀方面[5]。

6.“价格管制说”。当前物价上涨,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既有间接的货币政策,也有直接的价格管制,从而来控制价格上涨,然而,在大家都肯定这些政策的正面效应,中国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正是政府采取的价格管制政策,才促使治理通货膨胀的效果打折。周其仁在《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提出,实行价格管制会产生一个打击生产的效果,而这对于治理通货膨胀是不利的[6]。

同样易宪容在《通货膨胀:2008中国经济第一关》中也提出:“从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来看,价格上涨往往与权力远近有关,越是靠近权利的产品,其上涨时间就越早,上涨的速度也就越快。比如,这一轮的价格上涨就是从房价开始,就是从政府完全垄断的产品开始。”[7]

7.“GDP增长说”。最近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8]在《外部冲击与中国的通货膨胀》中提出GDP的增长是决定通胀的最主要因素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国际食品价格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在中长期逐步上升;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的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国际利率变化对国内物价有影响;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因央行的有效对冲对物价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综合而言,外部冲击只是导致通胀的因素之一,而GDP增长率仍是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9]。蔡昉在《如何取得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之间的平衡》一文中提出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即“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城乡就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城乡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显著增加……而中低收入家庭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较高的恩格尔系数,……导致了食品价格上涨的需求因素”[10]。

8.“财政分权说”。尚长风、许煜、王成思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机制和影响》一文提出,中国政府的财政分权导致了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他们说中国政府对中国国有企业补贴,有三条路,其一是财政补贴,其二是国有银行低成本贷款,其三是直接发行货币,在实践过程中,第一、二条路走不通,只能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来补贴国有经济,导致通货膨胀。

二、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1.第一种观点是通过增加商品供应来缓解当前通货膨胀。张平、王宏淼在《“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中提出,面对双膨胀的挑战(资产膨胀、通货膨胀),必须进一步作出恰当和配套的宏观选择,既要抑制资产部门的膨胀,又要激励实体部门投资的欲望,从而供给增加,抑制通货膨胀[3]。

2.第二种观点是通过回收市场多余的流动性来缓解通货膨胀。张五常在《中国的通货膨胀》里提出,要回收1500亿的钞票,并提出回收的具体建议。林毅夫在《2008:高速增长的调控之道》一文中提出,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必须要“货币紧一点,物价要松一点”,“货币供应一定要控制住”[11],可见作者是希望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3.第三种观点是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抵御通货膨胀。刘世锦提出要解决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抵御成本上升的最重要手段,而现阶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来源就是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要素低成本投入推动经济增长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12]。

4.第四种观点是通过多种手段来遏制通货膨胀。许善达在《本轮通货的特点及应对之策》中提出,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很多,但重点是以下三方面,第一是货币政策,通过包括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发行票据等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第二是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供给,从而控制通货膨胀。第三是调控物价,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物价上涨。

5.第五种观点是通过控制国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来抑制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提出当前形势除了密切注视外部冲击对国内通胀的影响,但控制国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膨胀仍是抑制通胀的关键。其提出对物价上涨影响最大的是GDP,因此利用如何各类政策工具控制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上升,防止经济增长过快,仍将是抑制通胀的根本途径。

同样尚长风、许煜、王成思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要控制总需求来抑制通货膨胀,并提出要改变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降低总需求[13]。

6.第六种观点是通过改变公众的心理预期来抑制通货膨胀。张晓晶在《五大因素决定不会爆发全面通胀》中提出要治理通货膨胀,要从心理方面着手,影响公众的价格预期,从而达到通货膨胀的效果[14]。

参考文献:

[1]张五常.中国的通货膨胀[N].经济学消息报,2008-02-01.

[2]吴敬琏,等.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三人谈[J].新华文摘,2008,(10):42.

[3]张平,王宏淼.“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J].2008,(6):44.

[4]大中华经济.郎咸平:二元经济是通胀根源[EB/OL].星岛环球网,2008-05-13.

[5]/Articledetail.asp?ArticleID=3294.

[6]周其仁.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N].经济学消息报,2008-05-16.

[7]易宪容.通货膨胀:2008中国经济第一关[J].国民经济管理,2008,(4):101.

[8]负责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平,刘霞辉,张晓晶.

[9]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外部冲击与中国的通货膨胀[J].经济研究,2008,(5):4.

[10]蔡昉.如何取得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之间的平衡[J].宏观经济研究,2008,(5):3.

[11]林毅夫,等.2008:高速增长下的调控之道[J].新华文摘,2008,(10):46.

[12]吴敬琏,等.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J].新华文摘,2008,(10):41.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篇11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

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

通货膨胀的治理方式范文1篇12

关键词:通货膨胀;价格消费指数;货币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143-02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形势

通货膨胀是一个使用广泛的经济范畴。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国内外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总体来说,在国际上,学术界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主流观点:一种是凯恩斯主义学说,代表人物是保罗-萨缪尔逊,他们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强调总体需求在通货膨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货币供给仅只是总体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另一种是货币主义学说,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他认为无论何时,通货膨胀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量增加的速度造成的[1]。而国内经济学家大多数是综合二者的观点,认为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这种经济现象就定义为通货膨胀。

2010年以来,我国各种商品价格纷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国际上通常将CPI(价格消费指数)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当CPI>5%的增幅时,把它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2011年,我国全年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上涨5.4%,2011年7月CPI更是高达6.4%,创34个月以来的新高,说明我国已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

二、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

在西方通货膨胀类型的理论中,有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推进型和结构性等[3]。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并不属于某单一类型,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所引起的。

第一,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产生通胀压力。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为了避免经济快速衰退,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政府汇集大量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整个经济体呈现过热现象,物价上涨压力巨大。此外,我国货币投放量增速过快,出现流动性过剩现象。造成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来自于我国不断推升的贸易顺差(ForeignTradeSurplus),出口企业不断把收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就得不断向经济体系投放人民币。当存在流动性过剩时,货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货币贬值压力越大。这时,如果货币持有人手中的债券无法得到等值的偿还,就会发生抢购风潮,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第二,食品、能源、原材料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2008年以来,各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普遍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流动性泛滥,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大量闲散资金涌入粮食、原材料、石油等商品期货市场,推动有关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我国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对这些商品需求量巨大,而自身又是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进口依赖度较高。因此,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攀升进而引发国内工业出厂品及下游产品的价格随之提高,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4]。

第三,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我国现行的外汇制度仍是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当前全球经济下滑,国际收支持续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实际汇率有上升的压力。2011年7月20日,IMF的声明指出,IMF的24位执行董事广泛同意,从中期来看,强势人民币是提振内需、重新平衡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MF这次立场与以往不同,2010年代表187个成员国的IMF执行董事对于人民币低估与否看法呈现分歧,不过这次似乎全部赞同。我国在对待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为了减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需要不断向市场投放人民币,那么所有使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经济压力,就变成了推动物价上涨的巨大压力,最后将出现资产和价格泡沫,对经济体自身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第四,通胀预期居高不下。从一定意义上讲,通胀预期是一种心理预期,不是真正的通胀,但它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5]。由于持续性的货币快速增长,促成消费者和投资者通胀预期的形成,造成物价螺旋式上涨。通胀预期具有传递性,很容易在居民中形成一种主流预期。同时通胀预期又具有应用性,居民很容易把这种预期应用到现实的经济行为中。在强烈的通胀预期指引下,人们已经预感到通货膨胀的来临,为了避免手中货币贬值,大家开始抢购、囤积商品,人为地造成了市场上商品短缺的局面,从而对物价产生了上涨的压力,推动形成实际通货膨胀,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

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通货膨胀

1.优化货币市场结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日趋增加,央行只有通过被动地增加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来对冲外汇占款,来解决我国现在的通货膨胀。首先,应控制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供应量是治理通货膨胀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央行要增加投放基础货币来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另一方面却要控制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来抑制通货膨胀。因此,针对我国现在经济形势,央行2010—2011两年时间共十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6月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存款准备金率每提高0.5%,可冻结银行体系中流动资金约2500至3500亿元左右。这也是央行在致力于调控市场流动性、缓解市场通胀预期、强化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趋势及去除资产泡沫的有力手段。并且央行在2011年三次上调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提高到3.50%。以此来控制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现阶段,我们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的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要积极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由于经济不是很发达,应继续释放其发展潜力,主导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东部地区由于其产业基础较扎实,要在保持目前产业结构的条件下,继续加强创新发展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另外,还要激励、倡导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深化汇率体制改革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都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当考虑介于两者之间的、较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是必要的。当前,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导致国际热钱流入,虽然带来了更多的可利用资金,但也加大了投机的可能性,也会加剧流通性过剩,给国内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外汇产品,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管好用好外汇储备。

4.建立健全价格大幅波动的预警机制

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价格的异常波动不仅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且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而造成经济决策多层次、多元化的格局,加大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极易出现商品价格异常波动。如何分辨价格的正常与异常波动,掌握价格循环波动的规律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要提高对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见性,及早采取措施,将影响减到最小。我们要根据历年来商品市场的价格数据,建立相应的预测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对商品价格的变动做到及时有效地监控和预警。

5.严厉打击投机行为,防止国际“热钱”涌入

由于我国实际的负利率,使得大量的国际流动性货币进入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从而推高了房地产价格和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上升通过各种途径带动物价水平的上涨,从而造成了通货膨胀。国际“热钱”大举入侵,目的之一是进入中国股市与房市,狂卷投机利润[6]。我们要建立严格的监察制度,对投机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打击,维护房地产市场及资本市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宇,吕益民.通货膨胀概览[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113.

[2]国家统计局.[EB/OL].stats.省略/.

[3]李晓西.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09.

[4]王健.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应对政策[J].综合竞争力,2011,(1).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15篇)
  • 下一篇:景观设计学(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